哲学思维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哲学思维论文范文

自主创新与哲学思维

创新需要哲学支撑,创新者需要哲学思维,这是我国自主创新不断推进的实践呼唤。本文从人类创新史和哲学思维推动人类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入手,探讨了哲学思维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哲学思维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是推动自主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自主创新;哲学思维

倪 锋(1960——),男,江西南昌人,中国创造学会理事,江西省创造学会秘书长,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黄教珍(196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院总支书记,教授。(江西南昌 330013)。

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当今我国自主创新面临愈来愈复杂、多变和多样的问题,传统的、基于单一理论的解决方案往往很难奏效。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大智慧”,需要学科交叉融合,哲学的理性关照。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或许更需要重新认识哲学与创新的关系,探讨哲学思维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一、自主创新需要哲学思维

长期以来,人们对哲学与创新的关系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和狭隘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在观念上,误认为哲学过于空洞抽象,而创新重在实效具体,创新者去搬弄思辨概念,那是”迷途的羔羊”;二是在价值偏好上,受当代西方创造学理论研究重技法、重应用的影响,误认为创新者应是”工程师”而不是”思想家”;三是在方法论方面,过多的学者把创新方法论的作用看作只不过是把创新者的实践经验的系统化,误认为训练创新型人才,哲学思维方法没什么用。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创造学界对哲学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关注甚少;另一方面,哲学界对创造的研究重视也不够。实践向我们昭示:哲学家再不能漠视创造学和创新实践活动,应当通过它们去联系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创造学家也不能再拒绝哲学,应通过哲学提高理性思维,深刻认识变化着的创新现象。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善。近年来在国内哲学界,许多研讨会都不约而同地把”创造”、”创新”作为会议的主题,这不是一种巧合,它表明了创造、创新将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不仅如此,创造学研究本身也呼唤着哲学思维创新。2005年在南昌召开的全国第九届创造学学术研讨会,突破习惯上重技法、重应用成果的思考局限,第一次以”创造哲学”为主题,从哲学思维深层次来探索我国创造、创新的规律和方法。

创新需要哲学支撑,创新者需要哲学思维。这是我国自主创新不断推进的实践呼唤。自主创新的深度推进,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不断向理论界提出艰深难题,并日益表现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艰巨性。自主创新是一个高智慧的投入和运作过程,是创造因素同其他各种社会因素(制度的、文化的、地缘的、社会心理的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间离不开哲学的睿智。创新的全过程,如果缺乏哲学理念的牵引,缺乏理性的设计和整合,缺乏哲学思维的贯穿与提升,自主创新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创新是一个通过哲学思维发展升华创新思维从而推动创新实践的过程。

第一,哲学思维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认识基础。

哲学思维是从主客体关系中把握创新。以往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常常只停留在对创新主体的认识或对创新客体的认识上,这是不够的。因为缺乏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来把握和领会创新,就不可能认识创新本质,掌握创新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创新实践。哲学思维是从创新主体、客体、主客体统一的高度的抽象中把握创新,获得一般观念、观点和方法,给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自主创新的发展提供一种认识基础。如果一个人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哲学思维品质,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偶然中认识必然,从个别中认识一般。能够从哲学的层面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在提高创新者的认识,转变他们的观念过程中,哲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哲学思维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武器。

目前人们对创新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经验认识的层面上,缺乏对创新活动和创新概念的整体理解和本质把握。对创造的研究也局限于创造技法、创造心理的研究。创造方法和技巧,往往是从个人创造活动中获得经验,缺乏理论支撑,更没有深层次的说明,仅仅满足于”怎么样”,这也就导致了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盲目性和盲从现象。对于”为什么”这类追根求源只能由哲学思维来给予回答,别的思维是难以越俎代庖的。通过哲学思维这个理论武器,可以提高创新者理论思维能力,使创新者尽快成长起来。在创新者的成长中,自主创新也可以更快地发展。

第三,哲学思维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精神动力。

对于自主创新发展而言,它所需要的精神动力是很多的,但是在众多的精神动力中,哲学思维具有独树一帜、不可替代并且不可削弱的作用。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将提高创新者的创造精神。哲学思维是永不间断的,不满足的探索、追求、询问与思考;哲学思维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思维,它突破已知、已有、已认定的知识和价值,向未知、未有、未认定的层面推进;突破局部、片面、相对隔离的状态,以求”通”;突破具体事物、知识和价值的形质和物性,感悟到它们内在的精神。它不满足于表层的、局部的解释,而追求更高、更深、更广的知识和价值。这种永不满足的”求”,这种每时每刻都试图超越原有的知识和价值设定的努力、张力,就是哲学思维的本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哲学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新精神培训,它将明显改进和提高人们的创新精神素质,使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好地适应创造创新活动发展的需要。

第四,哲学思维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发展更需要”大智慧”的指导。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是什么制约着我国的自主创新呢?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方式都可以引进,但是创新的智慧是无法引进的,只能靠哲学思维。纵观几位世界级的大师,无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深邃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新观点,创造性的思维。哲学思维的智力支持作用最集中最主要的体现在它可以引导人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启发人们开动脑筋,寻求答案。因此,哲学思维也为成长中的创新者提供智力支持。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学理论的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为生产开辟了各种新的道路,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信息产业的基础;运用相对论原理,形成了核技术,引发了核工业;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发展了生物技术,并且催生了有巨大价值的生物产业。由此可见,要实现自主创新,首先要进行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的基础是理论思维。科学技术的任何创新,没有一定的理论思维都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因此,要提高一个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提高这个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说到底,也就是哲学思维能力。恩格斯曾经说过,要提高人的理论思维能力,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没有别的途径。学习以往的哲学,就是训练哲学思维,以此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一部人类创造史表明,人类的创造活动,尤其是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多种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因此,我国科技要摆脱模仿尾随的困境,就必须要重视哲学思维创新。

二、自主创新发展有赖于哲学思维创新

人类创造智慧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哲学思维的创新。实际上,”科学发源于两种古老传统的融合,开始于古希腊的哲学思索的传统与甚至开始得更早、而在中世纪欧洲繁荣起来的工艺技术的传统。哲学给科学提供概念,而工艺技术则提供工具。”从”哲学思索”与”工艺技术”这两种不同的传统出发,戴森界定了两种科学革命:”有些科学革命产生于用于观察自然的新工具的发明,而另一些科学革命则产生于用来理解自然的新概念的发展。”就刚刚过去的20世纪而言,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标志的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由此而来的一场涉及整个生命科学的革命,主要是由工具所驱动的;而发生在物理学领域的由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所代表的科学革命,则基本上是由观念变革所驱动的。人类创造史表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哲学思维,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也就不同。那些具有较强创造力的民族,都具有符合那个时代创新特点的先进的哲学思维。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就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源于《易经》,其顶峰为《周易》。它形成的整体观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既反映在元气说、阴阳五行说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也反映在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发展观中。在明代中叶以前,中国科技在诸多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这应当归功于其朴素的辩证思维,它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先进的哲学思维。

自然科学发展到了近代,仅有朴素的辩证思维就显得不够了,不相适应了。因为朴素的辩证整体观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还是直观的、笼统的、粗浅的。它不善于分析,不善于作分门别类的研究。中国缺少分析型的思维,这是抑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知名学者费正清教授在论及中国近现代科学不发达的问题时也认为,”科学未能发展同中国没有制出一个更完善的逻辑系统有关”[2]。

西方的主流哲学思维是机械整体性思维,这种哲学思维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的因果关系”[3]。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个传统观点是:科学始于观察和实验中获得线索,发现问题,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得出科学结论,然后由观察和实验加以检验。这种形式逻辑的思维,是适合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并使之获得辉煌成就的最好的思维。以致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段话:”牛顿啊………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惟一道路”[4]。

但是,分析型思维是机械思维,它把宇宙的一切联系,都看成唯一的机械相互作用来思维。它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形成了把自然界看成僵死不变的思维定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单靠感觉经验和逻辑推理是得不出来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及其推论如”尺缩效应”、”时缓效应”、”光线弯曲”、”四维时空”等,不是靠实验,靠逻辑推论得出的,而是在突破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哲学体系和形式逻辑体系的基础上靠想象力,靠创造思维作出来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5]。他强调非逻辑思维对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他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6]。

那么,适合现代科学创造活动的哲学思维是什么呢?有人说,21世纪的主流科学是生物学,生物是一个极端复杂的大系统。如人体的研究,对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分子、每一个原子都研究透彻了,也不一定就能了解人体。对这种复杂系统,光靠分析法是不够的,还需要综合法。生物学的突破不是靠往深处发掘,而是要从整体观念探索横向的联系,要考虑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现代科学创造活动正在向整体化、综合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具有辩证的、系统的哲学发展观,在继承古代优秀思维传统的基础上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辩证整体性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发展,是从混沌的统一,经过近代科学分析的洗礼,再进行综合,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由此可见,人类创造创新要永葆其活力,首要的是哲学思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为它是一切创造创新的基础。没有哲学思维的创新,一切创造创新都无从谈起。人们常说要创新就要有”观念创新”,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哲学思维是解放思想的利剑,它具有强大的思想解放力量,不断解除那些妨碍我们自主创新的思想束缚。哲学思维要能够承担起思想解放的历史责任,必须首先实现哲学思维自身的解放,不断清除那些束缚自主创新的哲学观点和哲学思想,克服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必须不断批判教条、僵化,批判静止、绝对的思维方式。中国科学要摆脱模仿尾随的困境,就是要独立思考,尤其是要善于吸收包括自己传统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的思想成果。在继承、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造性回答当代创新实践中的问题,创建现代创新哲学,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维创新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三、哲学思维创新与自主创新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

哲学思维创新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并不是自主创新单方面的向哲学思维”求助”,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为自主创新不仅是对哲学思维的呼唤,也是对哲学思维创新的推动。人类自主创新活动的不断扩展,他们提出的新问题对于我们传统的哲学思维体系来说,实际上是挑战多于膺服,冲击大于求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事实上不难看到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新发展出现的许多重大问题,已经不是在传统理论框架内所能够回答的,而是包含着对传统理论观念及其前提的一种超越性要求。需要对籍以思考的哲学思维体系本身加以实质性的反思、修正和发展,只有在重新批判地思考并回答一些基本前提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它们做出有效的回答。

在人类创造创新实践中,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些新的创造思维。它们所揭示的世界已经逐渐为人类的传统思维所越来越不能理解和想象了。因为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有限的,常规的,传统的概念思维上。从哲学思维上来看,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实践的成果所体现的一个最重大变化,就是突破了概念思维的局限性,走向实践思维。概念思维是抽象性、隔离性、凝固性的思维;而实践思维是综合的、历史的、动态的思维。实践思维的第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从实体思维进入到关系思维。从实体思维走向关系思维,就是把作为动词的”存在”问题,即研究一切事物是如何存在的问题,提到了中心的议题。这是哲学思维发展的前沿,它和现代人类科学创造的发展进程也是相互一致的。在自主创新中,创造思维发展不是一个自发过程,它始终是沿着哲学思维路径向前发展的。从哲学思维创新推动创造思维发展过程中,展示了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研究的哲学思维新视角。

在认识论路径上对于哲学思维创新的探讨,有助于引发新的创造思维。认识论是哲学思维创新推动创造思维发展的必要路径。因为要使哲学思维发生新的进化或突变,从而推动创造思维发展,重要的是使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相互关系的理论发生重要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哲学思维创新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突破。如”虚拟实在”这一概念的提出,总结了一个世纪的技术发明。同时,也带来诸多值得我们重新反省与探索的问题。”虚拟实在”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是探索哲学思维创新必须关注的一个新领域。

方法论路径是从哲学思维创新推动创造思维发展的关键环节。一切创造实践和理论探索,归根到底都是方法的探索。近代科学是以经验论及其方法论归纳法为主导的,然而,现代科学明显地呈现出理性主导、经验趋淡的大趋势。由于作为理论的基础和推演的前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无法从经验中直接归纳出来,只能靠直觉去领悟,因此思辨、猜测、想象乃至幻想都是重要的创造方法。在方法论的路径上对哲学思维创新的探讨有助于激发更新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所呼唤的哲学思维,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它将促使创造方法上升为创造方法论,从而为创造思维发展提供持续性的、长期性的、直接的激活动力。

对于创造思维而言,价值观念对于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没有价值观念的转换和变革就没有创造思维的转换和变革。价值观念作为人们关于价值现象或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或看法,实际上成为一种评价标准或选择尺度,从深层次上规定或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实践活动。但是,仅仅局限于价值观念的作用,尚不能使创造思维走进哲学思维。只有价值论才能进入从哲学思维创新推动创造思维发展的”直接通道”。在价值论研究的发展史上,”关系思维”克服了传统的价值主观主义和客体主义的局限,提出了”主客体统一”的新思路。离开了具体的主客体关系,就无所谓现实的价值。由于我们是在仅仅与人相联系的意义上来谈论价值,所以这一基本思路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彻底的、全面的贯彻。这需要以对实践的科学全面的理解为前提。20世纪人类科技创造的重大进展提出了许多事关人类生存和尊严的重大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例如,究竟如何理解”人”的生命或人的存在的空间与时间界限?当代人类创造活动业已经将”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来,并要求提供比以往更精确的回答。面对这种挑战,哲学思维必须在反思和批判传统价值观念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推动创造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2]李世闻.理性精神:李约瑟问题有钥匙[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1).[3][4][5][6]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74,624,284.[7][美]弗里曼·J·戴森.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M].北京:三联书店,2000.

【责任编辑:高 玫】

作者:倪 锋 黄教珍

第二篇: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到哲学的思维方式

摘 要:哲学是什么?有一种回答: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总览哲学,哲学史这一纵与基本方式和当代哲学观这两横而构成,对哲学自身的追问、解释和回答的关键就在于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解释和反思哲学是一种不同于常识、科学、艺术思维方式的思维方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反思”,那么何为“反思”?这并不是指我们常识意义上的反复思考,而是说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的思维方式。而对反思的进一步认识,更需要我们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入手进行讨论。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历史进程出发,重新理解思维和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合理性,并且从此问题到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反思”的思维方式的内容。

关键词: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思;思维;前提批判

或许对每个学习哲学的人来说,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基本问题到底对哲学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会是这个?本文重点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整个哲学或是对哲学史的意义及由此引发的对哲学思维方式的思考。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传统理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中,在本书恩格斯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并且在传统教科书的影响下我们将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划分为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似乎是我们接触哲学时要学习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思想。对这两个基本方面的回答的不同理解又划分为哲学的基本流派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主要派别即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本章从传统意义的角度,阐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一)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传统解释

自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后,通常的传统解释大致有以下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以被看作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因此有说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质上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第二,由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这两者何为本原?何为派生物?并由此问题的不同回答衍生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问题也被称为是“本体论”问题;第三,由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精神是否可以认识物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被称为是“认识论”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又划分为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第四,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它们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本原即物质或是精神,在这二者之外,还有人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前者我们可以称为是哲学的“一元论”,而后者也就是哲学“二元论”;第五,唯物主义是坚持物质是世界本原,在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构成了三种基本理论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同时,唯心主义也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其实隐藏于其中的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否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会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怎样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去讨论哲学“反思”的思维方式?以下,我们要探讨恩格斯是如何定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基本问题的发展历程。

(二)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像宗教学一样,是在蒙昧人和低级野蛮人之间流行的这样一种观念,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的作用”,“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1]。蒙昧时代是指人类产生和人类思想意识形成的初期没有任何文化知识的时代,那时人们不能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并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认为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这样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这种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就是后来哲学理论中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根源只是在历史发展不同时期,思维和存在的二者关系问题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纵观哲学史,哲学的始祖泰勒斯首先提出世界的万物由水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柏拉图一直致力于研究“善”是什么;到了康德开始讨论我能认识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能希望什么。近代开始,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反对宗教斗争,哲学进入了发展快速并相对成熟的时期。恩格斯非常明确地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非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两者既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有很大的区别。精神和物质的二者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二者何为本原何为派生物的问题,是一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问题;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还具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显然,“存在”这一词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同时也包含着“精神”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的就是“思维和物质存在”和“思维和精神存在”的关系;同理,“思维”的含义也不仅是“精神”,它不仅包括“意识的内容”,也包括“意识的形式”。这说明,“思维”和“存在”这两个词由于本身的含义丰富、关系复杂决定了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

二、思維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历史演进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强调“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表面上看来恩格斯这个论述的含义是古代哲学没有关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将二者割裂开来,一味地寻找何为本体,也就是“本体论”哲学。换句话说,自西方近代哲学开始,哲学家们才开始关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入了“认识论”哲学。黑格尔曾在《哲学史演讲录》中提出:哲学就是哲学史,也就是说哲学研究只有在哲学史的意义上才有其价值。每个哲学家有其自己的思维方式,哲学是思想者的对话而非是一个人的自述。本章力图从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的阐释中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思想内涵。

(一)古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早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知识贫乏,思维幼稚,不可能意识到主客体的对立,于是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局限于梦境和肉体这样范围内朦胧的认识里。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已经开始有了对自然的思考,人们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主客体的对立。从哲学的发展历史上看,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哲学处于一种“本体论”哲学时期,首要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也就是探讨物质和精神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并由此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然而恩格斯对这一时期的基本问题曾提出:“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呢?”[1]事实上,何者为本原的这种时间性先后问题似乎通过科学和生物进化才能给出答案,但这个问题的提出对哲学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想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重新审视常识和科学的前提。

(二)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具体地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近代哲学“才被十分清楚的提了出来”,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出现与近代哲学的影响是不能割裂开的。人们经常把近代哲学的发展过程称为“认识论转向”。如果说古代哲学关注的是时间顺序的问题,那么近代哲学关注的则是逻辑顺序,相比于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是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而谈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可谓是近代哲学的巅峰时期,极大地升华和丰富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康德讨论的是:我能认识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能希望什么?康德通过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来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证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到了黑格尔,他超过了康德哲学,他通过辩证的方法去论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由此,近代哲学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影响下追求思想的客观性,从而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三)现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蓬勃发展在整个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代哲学也有其自身的不足。整个近代哲学始终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来回答和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近代哲学脱离了人及人的实践活动来回答。正是对于这种情况,马克思也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称为“实践哲学”,这是因为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思维是建立在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发展进程也应该建立在人类的实践过程之中。马克思所指的人并不是费尔巴哈意义上的抽象的个人,而是现实的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从前的旧唯物主义未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唯心主义则抽象的发展了人的方面,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根源也一定是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通过实践来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攻克了近代“认识论”的主客对立,实现了“实践论转向”。

三、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现在了哲学的思维方式中,有什么样的思想是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古代哲学一直寻求一种追求和谐和统一的思维方式,便产生了古代哲学的“一元论”思想;到了近代,科学发展迅速,人类的实践活动开始影响世界,大力張扬人的主体性,征服自然,开始追求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近代哲学的“二元论”思想;现代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上达到顶峰,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寻求思维和存在的二者统一。通过前文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探析,我们可以通过对基本问题去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

(一)反思的思想

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构成思想即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及反思思想即对思想的思想。黑格尔曾做了一个对比,人去把握这个经验世界有三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一是表象思维,也可以被称为物质思维;二是形式思维,也就是形式推理;三是思辨思维,即哲学思维。人的思想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外在的世界也可以看作是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我们外在的经验对象,也正是它构成了我们思想的内容,这种思想内容最根本的存在方式就是概念,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反思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批判活动。但是,人不仅要构成这个世界的思想,也要思考这种思想是合理的吗?怎样去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呢?于是就产生了对思想本身的思想,即反思。黑格尔还具体地指出,这种哲学思维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3]。黑格尔称之为“思辨的思维”。在对思想的思想中有两个层次: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也就是平时我们对思想内容的自我反思;还有一种就是哲学的反思,即思想前提的自我反思。哲学中的反思指的就是对构成思想本身的依据进行思考,是一种对思想的前提批判。

(二)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前提批判

思想的前提批判是什么?它可以说是思想幕后那双“看不见的手”,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演员就是思想,而构成思想的前提就是剧本、就是导演,它是在思想中隐含着的,看不见的,这就是思想前提的隐匿性。由什么构成一个人的思想和前提,那么就一定会按照构成思想的根据和前提去思想下去,不改变构成思想的前提就永远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构成思想的思想内容,这是思想前提的强制性。纵观哲学史,哲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我们思想基本观念的前提批判,比如对存在、自由、正义、平等等等观念的批判,当我们评价是否正义时,是因为头脑中有一个正义的观念。同时这也是对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的前提批判,因为每个人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以什么样的方式把握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图景。比如一棵树,如果植物学家看到,他会注意年轮、科目等等;如果是一个画家,则会考虑色彩、线条。这就是构成思想的基本方式的前提批判。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感性逻辑构成了基本逻辑,西方哲学史中,从康德到黑格尔,一直致力于通过形式逻辑而产生出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三者统一的哲学。哲学的前提批判可以说从根本上指向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批判。离开了反思的思维方式,离开了对思想前提批判就无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如果无法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更无法理解哲学。哲学作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就在于他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前提批判,是真正的哲学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作者:马靖涵

第三篇:哲学拓宽思维,理性渗透生活

【内容摘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哲学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基石。因此,高中生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把哲学知识内化,利用哲学道理来树立正确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政治 哲学 理性 实用教学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理性进行认识活动的再认识,是对认识的科学反思。哲学的对象是思想,而思想思考的主要方式是反思,学习哲学可以让人做到“知而能识,学而能思”。老师在讲述哲学时,可以一定的生活资源为教学素材,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和教学,使个人提高修养和理想思考,也使哲学渗透到生活的日常方面里,进而能够帮助每个学生理性地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标。

一、哲学教育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教学体制僵化,缺乏灵活性

在我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传统的以知识本位为主导的教学体制依然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往往是以讲授法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哲学常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背诵和记忆,而不注重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教师引用的例子很少与时事政治相结合,一些例子用了又用,缺乏创新性,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而哲学的本质就是要用联系的、矛盾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长此以往致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缺乏独立自主思考的机会与理念,这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应试教学目的,忽视理性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例如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盲目崇拜偶像思潮、感性认识超乎理性认识及一些功利主义的思潮,缺乏学习哲学知识的兴趣,认为哲学是枯燥无味的无用之论,不能带给他们实际的帮助,而作为引导者作用的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客观引导,只是注重追求高分数、高成绩,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的哲学素养即哲学智慧、哲学情怀、哲学精神和哲学境界很难得到激发和培养,哲学思想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运用更成了奢望。

二、高中政治哲学教与用的策略

1.哲学的教学

创新哲学式情境,启迪哲学思维。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等,创新教学情境,原因在于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在探究教学的情境中启迪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提高哲学教学的水平。

例如在哲学教学中渗透诗词、成语或是名言警句,中国古代诗歌具有脍炙人口的特点、而成语本身更是在阐明道理时简洁明了、精辟独到,名言警句易于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够激起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这一哲学思想时,引出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另外还有古代的一副对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日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都非常直截了当,清晰地阐明了这一哲学思想,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启迪学生的哲学思维,良好的课堂导入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出良好的铺垫。

2.哲学实用

哲理学服务生活,知识端正心态。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哲学的知识建构应该以生活为基础,以哲学理论知识为依托,实施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将哲学思想融入到生活当中,来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教师要改变以往认为哲学是一门枯燥无味、不切实际的思想认识,通过赋予哲学知识以生活化的意义,使学生最终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利用哲学使学生端正心态,服务自己的生活。

如当自己处于心情低谷之时,利用“道路是曲折发展”的哲学理论,可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因为既然处于低谷,再努力即为朝着向上在发展。

老师引导大家思考生活里的哲学案例,如为什么大小城市都在提倡“绿色出行”?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一分为二去看待科技,科技方便了生活,却使人们懒惰,使环境负担加重,使“一小部分人”得到便捷而给“大部分人”带来麻烦了。

哲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用生活常识或经验来体会哲学的深刻含义,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用能力,用客观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指导学生的学习,并让哲学造福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仁安.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高中哲学教学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1(4):2.

[2]郑小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哲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8):154-155.

[3]李宏亮,田国生.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M].北京:龙门书局,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

作者:钱洁

上一篇:当代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