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我国率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全书以通俗化的形式、大众化的语言吸引了群众读者,堪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研读《大众哲学》,对于我们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篇:大众哲学论文范文

刍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进入新时代,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彰显其现实指导意义,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辩证地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化”大众,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改造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大众的社会实践;二是以大众来“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用大众的社会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就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紧紧围绕社会需要,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与应用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普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理论创新不足。一段时期内,一些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都带有一定功利性,并非完全站在为社会、为人民谋福利的角度去研究。这些研究或多或少存在浮躁与造假的现象。一些研究人员闭门造车,不调查、不实践,就去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假大空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教育方式落后。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管是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模式都相对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几乎是灌输式的枯燥演讲,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既没有跳出形式主义的框框,又不能以理服人,这种教育方式很难培养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信徒。

信仰危机的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输出自己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人们的思想领域。一部分人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假象迷惑,有的人被物欲、私利蒙蔽了双眼,拜金主义思想泛滥,出现了信仰危机。这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其实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目标理解的一個相对初级的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更重要的是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满足客观存在的需要。

增强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在于真理性、科学性,其活力在于永不枯竭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一步,是从变化发展了的实际中提炼出反映历史本质和规律、事关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即时代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经典样板。

提升教育生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要结合实际去教、去学,使其进一步具体化、实践化,使教育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而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灌输,这样才有利于人民群众愉快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且乐意以其作为准则规范自身和解决其他问题,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理论联系实际。任何理论只有满足社会需要和民众需要,才能焕发其思想活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其真理性作用,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最终为大众所接受。

借助新媒体发展。互联网的崛起,使得信息传播手段产生本质的飞跃。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好的环境。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宣传工作,必须提高传播者和解读者的哲学修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通过网络化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象化、生动化,赋予其时代内涵,使深奥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地认识自己,积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觉养成积极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坚定崇高理想,提高品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新风正气,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用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务实的态度,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聪明才智。

作者:齐斌 郑霖

第二篇:《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摘要]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我国率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全书以通俗化的形式、大众化的语言吸引了群众读者,堪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研读《大众哲学》,对于我们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人民大众的实际出发,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着力点,要充分运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关键词]《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艾思奇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代表作,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大众哲学》产生的缘起

社会大动荡的年代,也是思想大自由的年代,《大众哲学》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环境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正在日本留学的艾思奇看到祖国的危难,毅然弃学回国,于1932年在上海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活动。1934年,艾思奇进入《申报》工作,主要负责副刊“读书问答”栏目工作,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做革命理论的宣传和启蒙工作。同年10月,艾思奇主办《读书生活》杂志,由于刊物贴近现实、内容活泼,一经出版便广受欢迎,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这期间,艾思奇承担了“哲学讲话”大部分稿件,后来名为《大众哲学》并不断出版。

(一)抗日战争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革命面临新形势和新情况,国民党反动派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残酷镇压革命,对外屈从日本帝国主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广大青年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十分担心,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感到愤怒和失望。如何驱散青年心中的迷惑,使他们看清国家的未来,引导一批青年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成為摆在革命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党内只有小部分人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绝大部分人对于马克思主义还知之甚少。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艾思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讲深奥的哲理,只讲平凡的道理,有针对性地回答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疑惑,使马克思主义变得通俗化、具体化,给迷茫的人们以正确指引,《大众哲学》因此应运而生。

(二)人们知识文化水平低的现状。陕甘宁边区文化比较落后,人们知识水平有限。党中央和红军到达陕北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动员广大群众进行抗战,就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全党和全体人民,需要在思想领域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基层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体,在边区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群众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低,特别是文盲、半文盲民众居多,大大影响了理论宣传的效果。这就亟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朴实的、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知识水平有限的民众了解、掌握并运用。

(三)党的理论工作开展和革命实践的需要。在阶级矛盾仍然尖锐的同时,民族矛盾又进一步加剧,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也只有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在建党之初我党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翻译了许多有关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但这些著作大多深奥晦涩、抽象难懂,只能在党的理论工作者或知识分子之间传播。很长一段时间内,党员对党的基本主张和策略了解十分有限,甚至有些党员不理解党的阶级性,把党看成是工农党或穷人党。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要说普通党员,就连党的某些上层人物也没有做到。历史上以王明所犯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最为典型,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伤害。此时,编撰一部通俗易懂、能够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显得尤为重要。《大众哲学》这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读物的面世,便成了广大党员思想上的“即时雨”。

二、《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1]p851毛泽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髓,即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向大众,运用“群众的话语”,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使马克思主义为大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党内普及走向社会普及的过程。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当初只被少数理论家、知识分子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变为被亿万群众理解接受并以此指导自己言行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用大众化而非小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加以推广;二是“化”大众,即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化”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动准则。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来看,其已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虽然打破了哲学被少数剥削者垄断的局面,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但哲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学习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批判的武器”转化为广大革命群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转化为“武器的批判”,是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前具有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对哲学大众化做了大胆探索,著述《大众哲学》,使群众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就有哲学。艾思奇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大众哲学》第一章第一节中认为哲学并不神秘,在日常生活里,随处都有哲学的踪迹。艾思奇通过朋友出门谋生,多年后归来“相视近嫌陌生”的例子说明人生沧桑;用身边的工厂、商店繁荣倒闭说明社会巨变,最后得出“万物皆流变”“一切事物离不开运动”等辩证运动理论。之后他又循序渐进地讲到了哲学的真面目,通过人对待失业和生活难的四种态度,顺理成章地讲出了四种哲学思想“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而将神秘的哲学引入了实际生活,拉近了哲学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起着巨大作用。

(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哲学的大众化从来都离不开哲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是从阶级斗争学说和唯物史观开始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撰写了大量文章和专著,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但都没有达到通俗、普及的程度。艾思奇对哲学表述的通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艾思奇编撰的《大众哲学》一扫以往哲学艰深玄奥的特点,从每篇的题目拟订到内容表述,都十分注重通俗化,力求简单易懂。例如用“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用照相作比喻”“追论雷峰塔的倒塌”“七十二变”“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等等来做小标题,通过把深刻的哲学思想融入故事中,并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哲学思想。艾思奇在书中回忆道:我选的第一条路径“把专门研究者的心情放弃了,回复到初学时候的见地来写作。说话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体……我以为如果每一句理论的说话都要伴随着一句事例的解释,通俗读物要求每一句都要有明白具体的解释”。这也就是“故意写的幼稚”[2]。事实证明,这种写法使哲学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易于为大众所了解和接受。

(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哲学要真正成为大众的哲学,就必须关注和回答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正视时代所提出的重大课题。《大众哲学》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除了其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之外,还在于它反映了时代的需要,紧扣人民最为关心的民族救亡图存这个主题。蒋介石就曾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艾思奇能编撰出这样一本紧贴中国实际的启蒙哲学,与他关注民族命运的爱国情怀分不开。早年在父亲的影响下,艾思奇认为工业可以救国,于是两次东渡日本学习工业。随着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艾思奇渐渐意识到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真理武装干部和群众,才能指导和推进中国革命。全书紧扣中日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直击人们的现实需求。此书一经出版,就像革命的火炬一样,给黑暗迷茫中的人们以正确的方向指引,启蒙了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

三、《大众哲学》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众哲学》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成功范例,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借鉴意义。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人民大众利益为着力点。哲学只有时刻关注并解决广大人民关心的现实问题,才会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艾思奇在写作该书时,明确将读者定位为广大人民群众,在“关于《哲学讲话》”这一小节中,艾思奇回忆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自始至终,就没有想到要它走到大学校的课堂里去……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些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却不敢妄想一定要到尊贵的大学生们的手里”[2]p593。基于这一定位,艾思奇各方面都围绕读者来写,力求文章简单易懂。对此,很多人批评该书不简洁,没有剪裁和布置。艾思奇解释道:“这是在写作的当初故意要这样做的,因为顾虑到本书的读者对象,我以为要使更多的水准较低的读者了解,是应该把每一个问题反复申说才对的”[2]p593。

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要以人民大众利益为着力点,准确掌握不同阶层、不同大众的特点,时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广大群众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回答人民最关心的话题,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会被人民真正接受,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使用大众化的语言来阐释理论。哲学,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能指导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但很多哲学家喜欢用高深的语言来阐释哲学,而现实情况是广大人民群众知识水平有限,这就造成了社会大众很难读懂哲学。艾思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在《大众哲学》绪论中首先就讲到“哲学并不陌生——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讲出了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的道理。为了拉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的距离,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观点,并用人们熟悉的例子做解释,例如:“果树林里找桃树——哲学是什么”;“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目的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等。当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消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神秘感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要运用简洁晓畅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融入生活中,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哲学工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写作技巧。在“我怎样写成《大众哲学》的?”这一章里,艾思奇这样回忆道:“写作通俗文章比写作专门学术文章更难,通俗的文章要求写的具体、轻松、和现实打成一片”,“写作《大众哲学》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如果我用同样的精力来做专门的学术研究,我想至少也可以有两倍以上的成绩了罢。一本不到10万字的小册子,前后竟经过了一年才写完”[2]p602。但《大众哲学》无疑是成功的,我们不能不被他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叹服。目前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版物很多,但大多写的高深玄妙,通俗读物少之又少,哲学与人民群众生活严重脱节。这就要求哲学工作者做到:第一,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中,自觉地将先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努力将其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第二,每位理论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强化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写作技巧。第三,能够关注社会生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树立为人民写作的思想。

在当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探究《大众哲学》成功的原因,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艾思奇全书(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梁发明

作者:张烨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评析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途径。无论在前苏联还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目前,大众化却遇到很多困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这个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历史演化 困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现实,最终也要实现现实。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不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不仅是马克思的初衷,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要求

马克思关注现实,从中学时期就树立了为人类福利而奋斗的理想,在中学毕业论文中他就写道“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1835年他进入波恩大学,专业是法律,但他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哲学的学习上。马克思一开始就反对宗教神学,肯定人的作用,他对宗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根本的否定,使批判从天国回到尘世。这奠定了其哲学为大众服务的最根本基础。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进入《莱茵报》工作,在这期间,他关心民间疾苦,反对普鲁士王国限制人民的自由,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公开揭露封建势力对劳苦大众的剥削,为劳苦大众申辩,批判封建国家的本质。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哲学一开始就有服务大众的取向。在后来的斗争中,他支持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将会开创一个新世界,而这个新世界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届时剥削被消灭,人们克服异化实现真正地复归。“不消灭哲学,就不能使哲学成为现实”,同样“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消灭哲学”。而最好实现哲学的途径就是哲学的大众化。不仅在理论上,在现实活动中,马克思也积极参加各种工人运动,在晚年的著作中,也始终贯穿大众解放这条线。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演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无论在前苏联还是在中国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列宁一开始就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杂化,建议把深奥的哲学理论用简单明了的知识进行表达,他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他认真研读马克思哲学著作,并亲自撰写简单明了的马克思哲学文章和著作,通俗易懂,使民众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马克思哲学,更好地用马克思哲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列宁之后,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简化,变成几条结论,这样虽然更有利于人民的传播和學习,却明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和庸俗化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中国最早由艾思奇等人提出,艾思奇认为哲学应该揭开神秘面纱,走进大众的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毛泽东也认为应该“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毛泽东反对把哲学仅仅当做学术研究的对象,他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路,他在《矛盾论》和《实践论》中就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转化为更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掌握的思想武器。在毛泽东之后,我国的许多理论家们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做了不少努力,他们用通俗到位的语言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合理的框架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面临一个困境,就是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而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就在于大众化的问题上。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庸俗化。斯大林出现的问题,在我国依然得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过分简化,以至于有庸俗化的趋向。部分人不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深入研究,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科学内涵,用几句话妄断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不仅是极其不端正的学术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偏见。这种庸俗化在群众中得到传播,也将影响群众的判断,对大众化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在当代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许多学者为了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价值,对马克思经典进行深入钻研,力求回归本原的马克思。这本身是一种好现象,但难免也有些人偏离了根本方向。钻研学术价值与大众化本不是相矛盾的,他们却在实际中造成了这种现象。他们闭门造车,不关心现实社会问题,与大众脱钩,回归到更高层级的抽象和思辨,这实质上是对马克思精神的违背。有些人在形式上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实际上只是经院哲学。

最后,国家以及学界的不够重视。市场经济的潮流促使一部分人有了少谈点主义,多务些实际的思想。这固然不错,但不应该忘记主义也就是思想能促使我们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少走弯路。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觉得大众化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十分困难,极易陷入误区,因此有心无力;而另一种则是觉得不屑于搞大众化的哲学,他们反对哲学的大众化,认为哲学本身就不应该被大众化,在他们看来,大众化本身就等于庸俗化。但笔者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哲学不大众化,只会深陷死胡同。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时代的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坚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途径和要求。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打破经院束缚,走进现实,与时俱进。马克思的那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或许可以用来警示现在的一些马克思哲学研究者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必将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关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历史形态及其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10(4).

作者:康炜

上一篇:对外汉语论文范文下一篇:少先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