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意蕴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哲学意蕴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深刻变革,它立足于现代性批判,探索人类未来解放之路,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哲学。然而,时至今日,部分学者仍然以传统哲学为视角去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哲学,更多关注的是马克思哲学对于传统哲学的贡献,而马克思哲学对于现代哲学的贡献却相对被遮蔽起来。

第一篇:哲学意蕴论文范文

循环经济的哲学意蕴

摘要:循环经济作为新的技术范式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模式。它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为根本目标,强调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低排放、低投入、高利用。粗看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属经济范畴,其实它的理论底蕴应当到哲学的深处去寻找,因此,从哲学角度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词:循环经济哲学意蕴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临诸多挑战。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树立新的发展观,从人类与自然和谐、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高度,以更坚实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必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发展的最佳选择。

中国是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富裕的国家,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损害不断加大,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重要因素,需正确认识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才能突破增长的极限,实现没有极限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行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兴起阶段。英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来“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地球就像在宇宙飞行的宇宙飞船,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这是循环经济早期代表。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外现处于实际应用阶段,已经取得较好效果。从国外现状看,推动循环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需要提供高效完善的法律、政策等保障条件,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我国现仍处于概念引进、实践操作初始阶段。目前,尽管循环经济在学术界已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但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具体应用实施还处于起步、推广阶段。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等,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作为新的技术范式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为根本目标,强调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而且能够通过废弃物的少排放甚至零排放,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粗看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是经济问题,其实它的理论底蕴应当到哲学的深处去寻找,因此,从哲学角度研究尤为重要。

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自然的关系”。即马克思所言“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为“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他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是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从历史阶段上看,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均受制于对自然的认识和处理。原始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界生存,从而产生了对自然的畏惧和崇拜;在农业文明阶段,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依靠农耕牧鱼生产生活,对自然逐渐得以认识,人同自然的关系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欧洲文艺复兴带来了人类思想的革命性变化,由此催生近代科学及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极大发展,同时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分离与对立的机械论自然观。近代哲学创始人培根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提出“人对自然的支配权只依赖于技术和学问”,笛卡尔也宣称人是“自然的主人及所有者”。在近代哲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彻底变成了人单方面掠夺、统治自然的支配关系。在物质文明和经济繁荣背后,所带来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影响成为人类不得不吞食的苦果,以至于达到威胁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程度。通过历史的反思,人们终于意识必须承认自然界本身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一种深刻的思维范式转换。

诚如马克思所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如征服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认为人对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不尊重自然界本身存在和发展的权利,那么这种对自然界的“人化”,就会产生自然界的“异化”,反过来加倍地报复人类。汤因比说得对:“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需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归根到底必须和自然共存。”

马克思、恩格斯目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带来的恶果,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为创立循环经济理论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于他们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循环经济就是最佳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它充分考虑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使之达到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必须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只有放错地方的废弃资源”是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柱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只能在能量作用下以固有规律作形态结构上的物理、化学变化,在一个物质流动相关系统内周而复始循环。物质的表现形态呈形形色色,其资源的基本属性却永恒存在。既然物质是永远不能被消灭的,这意味着废物能够反复利用,并以互联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为构成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只要合理利用,废物可转变成资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物质都必须是有着其特定的使用价值。因而,所谓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废弃资源指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失去或部分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资源,即马克思所言“生产排放物”和“消费排放物”,消费的废物重新加入生产过程就是废弃资源的资源化。循环经济的本质是该物质在运用过程中尽量变成为永续利用的资源。

马克思指出;“几乎所有消费品本身都必须可以作为消费的废物重新加入生产过程。”我们认识了物质的属性,便可将它们优化配置、科学组合,为社会造福。应当看到,在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资源能够恢复、更新、再生,像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畜禽粪便等都有着不同的用武之地。弃之为害,用之为宝。要是大量流失,弃之不用,不但会污染环境,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此,对于易受污染或易被误用的资源,要正确把握其利用方向,使之各得其所。当然,循环经济根本目标并不是倡导产生废物,而要求在现代产业物流中通过预防避免废物产生,尽可能多次使用各种物品,尽可能地使废弃物资源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整个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扩大,社会系统具有更强的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循环经济要求实现方法论的转型: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转向系统思维,生产方式从链式转向循环,生活方式从物质享受转向生态文明,思维方式从个体转向整体。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因此有限的自然资源需要不断循环再利用,才能满足无限的社会经济增长需求,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24、2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3卷. 人民出版社,1972: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518.

[5]转引自.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40.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2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239.

作者:边胜男

第二篇: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意蕴

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深刻变革,它立足于现代性批判,探索人类未来解放之路,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哲学。然而,时至今日,部分学者仍然以传统哲学为视角去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哲学,更多关注的是马克思哲学对于传统哲学的贡献,而马克思哲学对于现代哲学的贡献却相对被遮蔽起来。面对这一问题,知名学者贺来“深耕”马克思哲学的“原本”,“立足”现代性生存方式的反思批判,“情系”人的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探求,“还原”了马克思哲学对现代哲学变革的根本意义。《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哲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一书便是其研究成果的结晶。该书引经据典,史论结合,以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独到的哲学视角,深入探究了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哲学变革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存在方式的现代变革

贺来教授肯定并论述了马克思哲学在实现现代哲学转向中作出的贡献。他指出,很多时候,人们已经把哲学看成是一门学科,一门学术专业。哲学更像是一种学术工业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然而,哲学学科在追求自身“繁荣”的同时,也逐渐把自身禁锢在“象牙塔”里,在不断生产论文、著作、项目、课题、奖励等产品的过程中迷失自己,遭遇“生存危机”,哲学越来越像科学,而不是它自身。哲学在世俗社会的“追名逐利”中也与真实的现实世界越来越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哲学的出现和存在方式就具有了重要变革意义。贺来教授认为,与其他哲学不同,马克思哲学“在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的出场和存在方式,它超越了现代性学科体制的规训和界限。”①它强烈反对哲学的“学院化”“书斋化”“专业化”“建制化”,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本源于时代的人的生存方式,安命于现实生活的前提性追问。哲学是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是鲜活的人塑造自身生活的一种方式。哲学一旦走进“专业化”“建制化”,也必将“学院化”“书斋化”,失去其与现实的关联,成为一件艺术品,除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外,将真正成为“无用”的学问。

贺来教授一向认为哲学必须关注现实,应该把哲学思考扎根于现实世界,通过对“实然现实”的反思性批判,寻找到对其超越的一种“应然现实”;祛除“假装生活”的外衣,展示“真实的生活”的“真相”。贺来教授认真梳理了马克思关于哲学与现实世界的“有机联系”的洞见,肯定了马克思哲学对现代哲学合理存在方式揭示的理论贡献。从“现代性反思”“形而上学”“实践哲学”等多个视角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在实现现代哲学转向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观念的现代变革

哲学内容的核心是哲学观念,在该书中,贺来教授精确分析了马克思哲学在哲学观念的重大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哲学本身发展和人类现代困境突破的重要理论贡献。

在现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批判,是学者们一直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体性”被人们等同于“认知主体”或“思维主体”,甚至认为“认知主体”就是“价值主体”。贺来教授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解读,深刻理解到,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性”的“载体”不是“认知主体”或“思维主体”,而应该是“价值主体”。人的存在与动物不同,他首先是一种“价值存在”,这本源于人的存在的自觉性、自由性、创造性。人的“价值主体”展开为三个方面:第一,“价值主体”是“自由主体”。这里的“自由”与康德从道德价值视角理解的“自由”不同,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由”。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更多是基于自己设定的尺度去进行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价值主体”是“目的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才是社会的最终价值追求。第三,“价值主体”是“责任主体”。人需要对自己发展可能出现的结果承担相应责任。

辩证法是现代哲学的重要议题,也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贺来教授指出,对于现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境,我们需要以实践理性而不是理论理性作为研究起点,从实践理性的辩证法出发,“通过‘对话’、‘宽容’与‘相互承认’来寻求这个矛盾的克服,实现社会的团结与社会的统一性。”②可以说,贺来教授把辩证法的理性基础转化为实践理性,既在理论上开创了辩证法研究的新范式,又在实践上重新找回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本真内涵,把辩证法从“变戏法”的泥沼中“拯救”了出来。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是马克思哲学并列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一问题也是现代哲学非常关注的。贺来教授指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哲学并列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东西,“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也是“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具有辩证性的品格,二者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两种不同的阐述方式。贺来教授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性:第一,“辩证法理论所实现的重大变革,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③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使得辩证法对历史的认识从抽象的、思辨的历史转变为“现实的人的历史”。马克思对于辩证法的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通的。第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现代辩证法的根本内容。第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具有批判和革命的本性。从根本上说,历史唯物主义也同样具有批判和革命的本性,这种本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对一切以“‘绝对真理’自居的抽象观念和形而上学教条的自觉否定和拒斥”④;另一方面,“它结束了一切关于存在最终的人类历史完美状态的幻觉,自觉地拒斥和否定了把某种社会秩序永恒化和完美化的观点和做法,真正把社会历史的发展理解为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过程。”⑤贺来教授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性的指认,为正确评价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哲学乃至整个哲学史上的贡献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可行的路径。

三、马克思现代哲学变革的时代意义

贺来教授从马克思哲学与现代社会深层关系入手深刻探讨了马克思现代哲学变革的时代意义。关于这一问题,贺来教授围绕当下人们现实生活关切的重大问题,论述了马克思哲学“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马克思哲学关于“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理解,以及马克思关于“价值虚无主义”的思考等问题,揭示出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现代哲学意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下十分热门的话题,从哲学层面进行反思,是现代哲学不可回避的课题,同时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一直思考的问题。对此,贺来教授从马克思哲学出发,探讨了马克思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关联性。他指出,马克思把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哲学中的“类本质”;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还包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类思维”。“类思维”是对分裂人与人的“物种思维”的克服和超越,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⑥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必须要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来消灭“物种思维”“支配一切权力”和“资本逻辑”等“抽象力量”的束缚,“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顺利得以实现。

“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的问题,就十分值得关注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的首要条件就是,“人成为自由、自觉‘价值主体’并因此而成为了内在的目的。”⑦只有这样,人才有可能实现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同时,还需要两个重大前提:其一,私人领域的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共领域的社会正义实现有机统一;其二,确保人是一种全面丰富的健全的生命存在。贺来教授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厚的理论功底,阐释了马克思哲学中关于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的問题,回应现实重大关切,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的现代哲学意蕴之魅力。

马克思的现代哲学变革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对现代人“价值虚无主义”的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上。这一问题在哲学层面上始终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贺来教授深刻意识到理清此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在该书中深入阐释了马克思的现代哲学变革对于克服“价值虚无主义”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贺来教授认为,马克思揭示了价值虚无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现实根源,那就是现代性本身。现代性对理论理性过度张扬,以及在理论基础上承诺的人的解放的“无根性”与“虚幻性”,是价值虚无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而资本的“虚无主义力量”是价值虚无主义产生的现实根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哲学还提供了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途径,即“瓦解资本”,“超越资本对劳动的奴役,拯救人自由自觉的生存本性,从而实现‘劳动解放’。”⑧

总的来说,《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哲学变革》一书很好地诠释了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意蕴,清晰地展示了马克思哲学对现代哲学合理存在方式、现代哲学观念重大变革,以及对解决现代性困境的指引意义,问题意识精准,观点多有创新,理论功底深厚,对马克思哲学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当代中国问题的哲学思考都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哲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第4、181、128、138、140、253、297、325页。

(责任编辑:颜冲)

作者:赵亮

第三篇: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

[摘 要]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把握哲学意蕴,深入理解现实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牢牢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松懈,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和事业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 认识论 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黨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把握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深入学习这一重要理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大有裨益。

一、群众路线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的。人民群众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活动的能力,进而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其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作基础,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切精神财富的最初的丰富的源泉是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之中的。最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但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创造着社会生活本身,推动社会前进。[1]p350-35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与成功。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宗旨、党所从事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一切为了群众。毛泽东同志指出:“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2]p71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党的根本宗旨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毛泽东同志还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出发,发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得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3]p1031这一科学论断。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实践的历史,强调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始终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推动的。因此,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要尊重历史规律,尊重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4]p49-51。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这一正确立场,我们党才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5]p581面对旧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社会留下的满目疮痍,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6]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措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一条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p279,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带领全国人民迈向了新的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要思想,面对国内外新问题、新形势,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阐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8]。一切为了人民,梦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一切依靠人民,实现梦想便有了不懈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必须最大程度地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

在中国革命时期,我们依靠群众路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依靠群众路线,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使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新发展。因此,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要求,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成功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二、群众路线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应有之义

要想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概括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生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生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9]p273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历来十分强调我们党的这一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3]p899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就是把群众实践中得出的零碎的、分散的观点集中起来,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环节,使初步的认识得到升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与飞跃,然后再到群众中去指导工作和接受检验。这是我们工作实践的正确方法,毛泽东同志再三强调:“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2]p324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理论联系实际,并以实践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领导者在集中听取群众意见及诉求之后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让群众通过实践去检验和评价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是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一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经过这个过程制定出来,以这些方法来进行贯彻落实,并不断用群众实践的新经验来加以丰富和發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牢牢树立实践的思维方式,要“真抓实干”,要踏实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用切实的行动深入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才能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说的就是这个朴实道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基本的工作方法,即:群众和领导相结合、民主和集中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批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其一,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认识论,就是要领导者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对从群众实践中搜集来的个别的、分散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综合,形成正确认识,并据此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迫切问题与切身利益。其二,民主和集中相结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认识论,就是要领导者深入到实践工作中去,发扬民主,运用集体智慧解决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力量。其三,一般和个别相结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认识论,就是要领导者既要考虑到每个群众的特殊利益诉求,也要考虑到群众的普遍利益诉求;既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好个别群众的问题,也要处理好带有普遍性的群众问题。其四,批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认识论,就要领导者勇于面对群众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同时也要以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

三、群众路线深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反映着人们最重要、最有意义、最值得珍视的追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理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追求和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理想,以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评价标准的价值体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者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重要、最有意义、最值得珍视的价值追求。

群众路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3]p1094—1095群众路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也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不动摇,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出发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

群众路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者以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体现在价值观内容上,必然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早在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3]p1004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写入了党章,从制度上保障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也是群众路线的核心要求与基本内容,也就意味着群众路线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群众路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原则。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价值观的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以集体利益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把集体主义作为了基本原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所谓“集体利益”反映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它既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某些群体、集团的特殊利益。集体利益既是对集体中每个个人利益的代表与反映,也是集体中个人利益的普遍追求和共同利益。群众路线要求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最普遍的,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这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原则的进一步深化。

群众路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既然代表了人们的某种利益追求,也就必然内含着对于利益追求的评价,而任何一种评价都有某种尺度、标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评价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区别于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根本所在。只有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把推动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才能提出正确认识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善恶、是非界限,才能有效地实现正确的价值选择。我们党一直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以人为本”,把“依靠人民,为人民造福”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评价标准进一步的深化。○

参考文献:

[1]肖前,李秀林,王永祥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周育平,周作武,熊琴而.对毛泽东群众路线认识论的再认识[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8-23(1).

[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1).

[9]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责任编辑 冷 波

作者:吴瑾菁

上一篇:地域建筑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律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