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2022-10-15

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都属于体育的范畴,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应注重科学性。区分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搞好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有积极的意义。

1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相同点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两种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文化种类。他们血缘亲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共同的表达方式——人的肢体语言,即用身体的动作。姿势构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承受运动负荷。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儿童时代,即生长发育阶段。它们都是教与学的双边统一活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都受身体、生理、心理的影响,都需要防伤、防病、保护帮助,都受场地、器材、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讲究思维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并贯穿着思想品德教育等。故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相互渗透的,两者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人们一般容易只看到体育教学与身体锻炼等是为了增强体质,提高有机体的机体能力。实际上,运动训练也是以全面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揭示和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过程中,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都要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因为人的有机体不可能从母体中带来有关技术和技能的遗传因子,这些都只能靠后天“学即知之”即使最简单的生活技能-走步,最简单的健身方法-跑步,也都要经过学习,掌握要领,才能走(跑)得正确、科学、有利于身体健康。

2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不同点

2.1 概念不同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具体说,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体育教学包括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实践课教学)两种基本形式,并以后一种教学形式为主。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国内外有些学者从比较广泛的角度认为:运动训练是运动员为创造或保持专项运动的最高成绩所准备的全过程。有些学者将运动训练的前一种定义看成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后一种定义看成是广义的概念。两者的立论均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现代运动训练的含义。

2.2 目的不同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这就规定了体育教学要从人体健康出发,利用内外环境因素,促进身体发展,达到心身健康。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不断提高运动水平,在比赛中出成绩,创纪录,拿金牌,有一定的商业性和政治性,这就规定在运动训练中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某一方面的潜能,为了提高运动成绩,采取大负荷的运动量,或药物介入等。

2.3 内容不同

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球类、田径、体操、武术和生理卫生等大部分内容。并且,有些重要的教材内容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重复出现,像田径,部分球类等,不过,各级学校对相同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是有区别的。运动训练则是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利或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门性。各运动项目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而每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特点也各不相同,虽然有些运动员有可能在几个性质相近的项目上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但是却很难在几个性质不同的项目上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因此,训练内容相对体育教学专一。

2.4 负荷不同

人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必须在适宜的刺激下才能实现,体育教学参与过程中的心理也同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适度的心理条件下,进行适度的生理负荷练习,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要想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体育教师就必须把握好适度原则。而运动训练则是根据用进废退原理和生物适应现象在负荷保持在一定的范围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体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也就越快。同时,竞技体育一般都是在高强度的直接或间接对抗下进行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登顶最高峰,所以训练过程也要承受心理负荷的极限。

2.5 实施手段不同

运动训练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最大潜力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要根据项目特征、运动员的个性以及不同训练阶段,正确选择具体训练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才能获得良好的训练效益。体育教学方法更强调启发性、多样性、兴趣性,应促使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吸引学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锻炼。我们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方法过于刻板化等因素,导致了许多学生并不喜欢体育课,能够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就更少。因此,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

2.6 对场地、器材要求不同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同。运动训练要求场地器材标准化,而体育教学则要求数量、安全、实用等,甚至可以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总之,正确地认识两者的关系,深刻理解各自的特点,结合素质教育对体育的要求,体育教学应该转变过去老一套的注入式、训练式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重复过多、竞技性较强、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发现体育的真谛,体验运动的乐趣,为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练习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使体育工作者能更好地区别两者的异同点,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技体育

参考文献

[1] 中国运动训练专业委员会.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吴志超,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4]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1986.

[5] 曲宗湖,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上一篇: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探讨下一篇:浅论计算机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