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I号方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疗效观察

2022-09-10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改变, 近10余年来, 发病明显上升, 且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 治疗不当, 常引起心肌细胞广泛变性, 导致扩张性心肌病, 或出现严重的后遗心律失常, 预后不良。病毒性心肌炎在中医的历代文献中均有所记载, 属无其名有其实, 中医“胸痹”、“心悸”、“虚劳”以及“温病”的诸多变证都涵盖此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有“心动悸, 脉结代, 炙甘草汤主之”之论述。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主要是休息、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而中医中药在抗病毒、免疫调节方面, 有其独到之处, 在临床也确实取得很好的疗效。笔者结合老一辈的秘方, 融入个人的一些临床经验, 采用心肌炎I号方加味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参加研究的共32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 包括急性期7例、恢复期15例、后遗症10例, 年龄为7~51岁的男女, 病程18d~3年。病史中全部病例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胸闷、胸痛, 心悸、气短、乏力。

1.2 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内科学》 (陈灏珠主编) 附录, 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1.3 组方运用

心肌炎I号方:太子参、麦冬、生牡蛎、黄芪、酸枣仁、丹参、远志、桂枝、生地。加减:心律不齐或有早搏者加苦参、黄连、胸闷气短加郁金、枳壳, 咽痛者加大青叶, 木蝴蝶。心悸失眠者加磁石、紫石英。每日1剂、水煎服。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心电图恢复正常, 心肌酶谱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心电图明显改善, 心肌酶谱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心肌酶谱基本正常, 心电图改变不明显。无效:临床症状和心肌酶谱、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善。

1.5 治疗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 此32例患者中, 治愈20例, 显效8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3%。

2 病案举例

吴某, 女, 32岁, 初诊日期:2006年10月16日。患者在1年前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经常感到胸闷, 乏力, 感冒后加重。因多方治疗无明显疗效来诊, 1周前患感冒, 胸闷气短更甚, 伴有烦热口渴、头晕、失眠多梦、咽痛咽赤、舌红苔白、脉弦时结。心电图:频发室性早博,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心神不宁。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宁神。方药太子参20g、麦冬30g、生牡蛎50g、黄芪30g、酸枣仁30g、生地20g、丹参20g、远志20g、苦参20g、黄连15g、大青叶15g、郁金20g、枳壳15g、木蝴蝶10g。服药7剂后, 胸闷消失, 但仍时心悸、多梦。故于上方加生龙骨50g, 继服14剂, 心悸减轻, 睡眠明显好转, 随后加减治疗3个月, 症状逐渐消失, 心电图正常, 临床治愈。随访1年, 无复发。

3 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 (VMC) 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现代医学认为, 病毒性心肌炎系指病毒感染 (主要是柯萨奇B病毒) 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心肌疾病, 可归属中医“胸痹”、“心悸”、“虚劳”、“温病”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外邪入侵为病毒性心肌炎发表的根本原因, 正气亏虚为发病的基础, 若病毒性心肌炎未及时治疗或失治误治, 则温热毒邪“逆传心包”耗气伤阴, 就会出现心悸、失眠、气短、乏力之症, 疾病日久, 正虚邪恋, 就会出现:动则气促, 脉律不齐。所以气阴两虚是该病最关键的病理机制, 因此益气养阴当贯穿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始终。疾病早期在注重清热解毒的同时, 适当应用益气养阴之品, 可截断传变, 防止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在疾病的中后期, 病机特点总以气阴两虚为本, 热毒淤血为标, 治疗更以益气养阴为主, 益气可选黄芪、太子参, 养阴可选生地、麦冬等。心肌炎I号方中黄芪、太子参益气养阴, 麦冬、生地养阴生精, 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桂枝通阳化气生牡蛎镇惊安神, 益阴潜阳;现代医学表明以上诸药有抗病毒, 提高机体诱生干扰素能力, 促进抗体生成, 促进损伤心肌修复, 改善窦房结供血, 消除异位兴奋灶, 防治心律失常, 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等作用。众多资料表明, 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 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它可以明显缓解症状, 预防控制心率失常、心衰等并发症, 减少后遗症, 缩短病程,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药。方法 对32例经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采用本方加味治疗。结果 疗程短、疗效满意、且无复发, 有效率93%。结论 本方加减运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疗法,心肌炎I号方

参考文献

[1] 杨英珍.病毒性心肌炎[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1:27.

[2]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 1987, 26 (10) :597.

[3] 朱红俊, 陆佳.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0 (16) :96.

[4] 陈家畅, 李树英, 苗利军, 等.黄芪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性损伤保护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J].新中医, 1990, 3:52~53.

[5] 陈灏珠.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J].实用内科学附录, 2008.

上一篇:电火花线切割在模具产品加工中的实际应用下一篇: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维护保养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