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30例疗效观察

2022-09-12

夏秋季腹泻, 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季节性疾病, 主要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 临床上无特殊治疗方法, 多予抗病毒、补液、纠酸、对症治疗等, 病情恢复较慢, 有时迁延不愈。本文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临床上诊断为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颗粒经特殊处理外敷脐部, 辅以叶酸口服治疗, 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就诊患儿60例, 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龄8个月~2岁不等, 均为留置观察和住院病人, 全部病例均有轻度至中度脱水, 其中不同程度的酸中毒38例, 呕吐28例, 发热43例, 全部病例营养状况均属正常。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 2组发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

1.2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 均有如下特点: (1) 秋冬季发病, 年龄8个月~3岁小儿; (2) 腹泻次数每日数次或者数十次不等; (3) 可伴有发热、呕吐、酸中毒, 轻到中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4)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多正常, 分类正常或者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大便常规镜检, 白细胞阴性或有脂肪球, 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5) 病程<1周, 营养不良及重度脱水患儿除外。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常规使用利巴韦林10~15mg (kg·d-1) 静滴或者肌注, 根据脱水及酸中毒情况给予口服或者静脉补液, 纠酸等, 同时给予思密达、妈咪爱常规剂量口服, 有发热者对症处理。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配免煎中药经调制后敷脐。基础方:丁香9g、肉桂9g、五倍子12g、白胡椒5g、石榴皮20g, 研成细末, 用姜汁调成糊状。敷贴方法;用75%酒精消毒脐部后, 取少量纳入脐孔, 用纱布覆盖, 胶布固定, 在用绷带围绕脐腹部敷紧, 以防脱落, 每日1次, 连用3d。同时辅以叶酸5mg/次。3次/d口服。

1.3.3 2组均以3d为1个疗程, 1~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 疗效判定标准、统计学方法及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腹泻疗效判断标准补充建议[2]; (1) 显效:治疗72h后, 大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 (2) 有效:治疗72h后, 大便性状次数均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3) 无效:治疗72h后, 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明显好转, 甚至恶化。

2.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结果

治疗组30例, 1个疗程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 显效12例, 有效10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73.3%, 治疗组腹泻总疗程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组比较, 无论从总有效率还是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结语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发病急, 大便次数多可并发脱, 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小儿秋季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好发秋冬季, 由于小儿护理不当, 加上易被风寒, 湿邪所袭导致腹泻, 因此治疗上宜健脾利湿, 涩肠止泻。基础方中丁香辛温, 温中散寒, 理气止痛, 白胡椒辛热, 温中散寒而止泻, 肉桂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温脾止泻, 石榴皮具有涩肠止泻功效, 而五倍子具有涩肠, 止血, 解毒, 其收敛作用而减轻肠道炎症[3]。以上诸药合用, 芳香走串, 外敷加强渗透作用共奏温中散寒, 健脾涩肠止功效。中药药理研究证实石榴皮具有解痉作用, 并富含鞣质, 对肠炎形成的粘膜溃疡有收敛保护作用, 嫩较好收敛止泻, 丁香肉桂均能驱除肠内积气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 嫩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并能抑制胃肠蠕动而止痉, 还有抗菌及提高对病毒的免疫作用。

因此通过临床以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较单纯性西医治疗好, 病程缩短, 无明显毒副作用, 而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自制中药方简单易行, 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患儿均采用纠正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退热、口服思密达、妈咪爱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自配中药方调制敷脐, 辅以口服叶酸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敷脐辅以叶酸口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药,敷脐,叶酸,轮状病毒,肠炎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90~1299.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药卷[M].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 2005:602.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下一篇:化验室无机类废液的收集与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