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联合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2022-12-19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 支架的置入反而由于异物刺激诱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可显著减少血小板表面的功能性受体, 阻断其与凝血因子的结合,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1]。本研究旨在评价替罗非班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 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各60例。2组介入治疗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2组所有急诊PCI术患者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300mg, 氯吡格雷300mg, 继而分别以100mg/d、75mg/d维持量口服。替罗非班治疗组给予欣维宁负荷量10μg/kg3min静推, 继而0.15μg/ (kg·min) 剂量持续静脉泵入36h。除替罗非班外2组用药 (包括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他汀类、硝酸酯类、ACEI类和β受体阻滞剂) 无明显差异。观察手术即刻成功率、围手术期出血及血栓并发症和MACE发生率 (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 。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标准差 (x-±s) 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术后7d内, 替罗非班组无再发心梗、心绞痛3例 (5.0%) 、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 (1.6%) 、靶血管重建1例 (1.6%) 、替罗非班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5例 (8.3%) 。对照组有再发心梗1例 (1.6%) , 再发心绞痛5例 (8.3%) , 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 (1.6%) , 亚急性血栓形成2例 (3.3%) 。靶血管重建1例 (1.6%) , 对照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10例 (16.6%)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均P<0.05) 。2组7d内无一例死亡。

2.2 安全性分析

术后7d内替罗非班组皮肤黏膜出血发生6例 (10.0%) , 对照组皮肤黏膜出血发生4例 (6.6%) 。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均P>0.05) 。2组均无脑出血发生。

3 讨论

随着药物洗脱支架时代的到来, PCI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 尽管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强效抗栓、抗凝治疗, 血栓发生率仍在4%左右。替罗非班作为一种特异性高的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 其作用环节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占据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的交连位点, 介导血小板聚集[2], 静脉注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 能进一步改善心肌灌注, 降低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 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高。该药对急性冠脉综合症、冠脉介入性治疗术后的血栓形成、无血流现象均有良好的疗效[3~4]。其它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替罗非班的临床应用[5]。本研究结果提示替罗非班能降低支架术后的冠脉事件, 并不显著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在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可靠的,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近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 (60例) 及对照组 (60例) , 比较2组治疗后的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 以及用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1周内均无死亡, 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为替罗非班组5例 (8.3%) , 对照组10例 (16.6%) , 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2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0.05) 。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结论 PCI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关键词: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参考文献

[1] Ferguson J Zaqqa M.Platelet glycoprotein IIb/IIIa receptor antagonists:current concept sand future direction[J].Drugs, 1999, 58:965~982.

[2] 曲海波, 李占全, 高阳, 等.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内顽固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一例[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 4:217.

[3] 陈练, 盖鲁粤, 李莉.国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亚急性血栓一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 (5) :410.

[4] Jeong JH, Chun KJ, Park YH, et al.Safety of tirofiban therapy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irc J, 2005, 69 (6) :650~653.

[5] 沈杰, 沈卫峰.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心血管杂志, 2006, 33 (3) :156~159.

上一篇:高职生心理特点的研切下一篇:巡察中如何有效发现财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