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走向职业化的自我成长路径探讨——以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实践为例

2022-09-11

高校辅导员走向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时代发展要求辅导员走向职业化;高等教育市场化和法制化要求辅导员走向职业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要求辅导员走向职业化。

如何引导学生的思想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共振, 需要高校辅导员队伍迈向职业化, 需要辅导员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行家。教育作为一种市场运作的社会活动, 需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 高校为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必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变革作为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要求辅导员队伍具有与传统教师管理不同的职业素质。新形势下艺术院校学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走向, 一是发展定位个性化;二是发展方向多样化;三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四是家庭背景差异化。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有专人指导, 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人生规划。总之, 职业化必将有利于辅导员队伍观念的转变, 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必将促进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作为高校辅导员中的一员, 笔者就辅导员队伍走向职业化作为思考, 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和亲身实践体会, 试对辅导员自身成长路径进行探讨。

1 艺术院校教育目标对辅导员提出的职业化要求

艺术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按适应社会职业分工和岗位群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在传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强调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其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潜质”, 引导学生凭借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去扩展能力, 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人才。如何使艺术专业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所提出的问题。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着重塑造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思维和创新潜能,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开拓心和文化创造力的复合型、个性化、多层次的艺术人才。

艺术院校辅导员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 在培养合格艺术人才, 特别是在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的培养提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是学校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的直接实践者, 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辅导员是学生在学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 是正常教学秩序的直接维护者,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 是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 是艺术院校人文精神的直接营造者和传播者。简言之, 辅导员是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学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中的贴心人和心理上的疏导者。

所谓高校辅导员职业化, 是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的专业化以及工作状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方向, 需要辅导员队伍努力朝着具有良好的职业化素养、具备胜任工作的职业化技能及体现出职业化的行为规范这个方向发展。

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 (1) 有效开展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2) 具备艺术审美鉴赏能力。 (3) 具有对学生学习方法个案分析指导能力。 (4) 就业指导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能力。 (5) 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的能力。 (6) 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与组织能力。 (7) 预防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成长路径探讨

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工作围绕教育目标——培养艺术专业人才开展工作, 笔者从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实践谈起, 就走向职业化的成长路径进行探讨, 认为以下几个途径可促进职业化发展。

2.1 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艺术院校辅导员与普通高校辅导员一样, 应当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而且是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能够从理论结合实践, 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批驳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 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的知识, 这样才能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 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前沿动态, 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规律性, 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工作, 成为时代称职的教育者、管理者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者。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思想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艺术类学生不仅具有新时期大学生的许多共性, 同时也具有很多特殊性,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日俱增, 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挑战。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和生活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要想顺利地开展工作, 就必须要比学生拥有更深层的思想、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广博的知识。所以, 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内涵与知识结构, 既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工作的需要。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根据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 需要不断学习的知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一般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两大方面。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 必须要系统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及与其相关的艺术概论、艺术史论、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青年学、历史学、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课程, 更需终身学习, 掌握新的知识, 丰富新的知识结构。

辅导员要具备适应岗位的能力, 就必须做到:有强烈的事业心, 自觉加强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 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思想上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当今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信息创新的年代, 同时也是教育创新的年代, 谁占领了教育制高点、谁抓住了教育新思路, 谁就把握住了教育主动权。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 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的, 所以辅导员要自觉深造学习, 掌握前沿理论, 提高修养。

2.2 更新思想观念, 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当前, 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 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种新问题也层出不穷, 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艺术专业的学生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不同程度上更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和影响, 艺术市场化的强势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辅导员需更新思想观念, 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班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做到教育、管理、服务三种角色互相融合。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导师, 就必须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职业化要求辅导员成为学习型的专业人才, 积极占领辅导员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首先, 新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的业务培训;其次, 参与编撰《学生工作》等相关内部刊物;第三, 建设融信息交流与学习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学习与交流平台——“辅导员之家”、“学工园地”等网站, 及时收集国内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和学生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第四, 加强学院学生工作信息的交流与借鉴, 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第五, 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研讨会, 促进工作总结、交流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第六,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干部交流、学习考察等活动,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第七, 积极参加各种辅导学习班, 与兄弟院校的同行多交流学习;第八, 多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 掌握专业学习特点, 利用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创意思维, 将审美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辅导员需善于利用课堂教学, 提高授课能力, 促进教学相长。2 0 0 5年, 教育部明确规定, 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马克思主义所属的一门二级学科来建设。辅导员从事的工作直接对口这一专业。辅导员应自觉提高学历水平, 创造条件地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取得高校教师资格, 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学科建设和自身的深造,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型”辅导员, 让所学的理论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和检验, 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学科创新的源泉。这样, 辅导员在完成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同时可以进行课堂授课, 可申请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 同时在以上几个方面申请科研课题进行研究, 争取科研成果的产生。辅导员在讲授理论观点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特别是针对艺术类学生重个人发展轻集体利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强、自主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力相对弱的特点, 辅导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发生在同学们中间的活生生的事例进行教导, 入情入理, 将课本的理论观点渗透在平时生活中, 使同学们容易接受并理解, 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在当前信息网络高度发展的时代, 艺术院校辅导员更应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 开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渠道, 使互联网成为改进与创新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高校网络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继续保持互联网发展技术的领先地位、高校将成为互联网应用领域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发源地。高校网络文化正在形成, 目前针对广东艺术院校的一项调查显示, 71.5%的学生认为“校园网络媒介已经成为校园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5 7%的学生认为“校园网络媒介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55.6%的学生同意“校园网络文化对我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这一观点。特别是在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群里, 使用校园网络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93.82%, 校园网络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 作为艺术院校的辅导员, 应掌握好信息网络技能和必要的网络知识, 占领信息沟通平台, 培养快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 做到迅速地抓准问题, 促进与学生的互动,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

2.3 提高综合素质, 努力增强人格魅力

作为艺术院校辅导员, 接触的是艺术鉴赏力强、思想活跃的大学生, 应时刻清醒和牢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利用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 处处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言传身教,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用行动感召他们, 用人格魅力影响他们, 在他们中间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

掌握科学工作方法对于顺利开展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发现, 利用调查研究法有助于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辅导员应努力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敏锐的洞察力, 科学的判断是非能力, 不偏信, 不以偏概全, 凡事要调查取证。要解决某些问题, 首先要对问题原因, 具体情况有细致、客观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进而从本质方面人手, 采取相应措施, 解决问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 笔者认为说服教育法是另一重要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 直接切入正题, 把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来, 或举实例或充分分析问题本质、帮助学生预测问题后果;也可以是间接的, 采取迂回方式, 或用比喻表达抽象道理或侧面揭示事物本质,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教育。

艺术类学生, 对现实事物的观点、立场有自己的看法, 思维较为活跃, 观点也较为多元, 受市场经济的功利思想影响较大, 所以加大与学生的谈心力度和效度就显得极为重要, 扮演好老师和朋友的双重角色, 在做到严慈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辅导员应经常走近学生, 特别是一些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学生, 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聆听他们的心声, 同时把握好“引导、谈心、严格”的尺度。深入了解学生, 理性地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 掌握不同学生的各种需要, 开启困难学生的心扉, 更多地使用个性化方法, 先分层次、分对象, 再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的特点和个性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用老师的真心呼唤他们的真心,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此外, 辅导员应具有较强的开展集体活动的组织能力。当今社会需要精专业、善管理、会组织、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和谐环境, 关键是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 通过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发展。在指导学生干部的具体工作过程中, 遵循“合作、理解、交流”的原则有利于师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与学生干部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 在合作中提高工作的效度, 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干部, 在信任和理解中提高工作效度。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干部, 他们往往要比其他同学承受更多的压力, 在艺术上追求唯美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在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上追求完美的状态, 因此在各种学生活动的准备工作上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这就需要辅导员大力支持学生干部, 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信任, 与他们共同完成各种大小活动, 同时通过各类大小活动的育人功能来规范全体学生的言行, 培养学生的健康理念, 陶冶他们的情操。

再者, 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做好预防与处理突发事件的发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感性思维相对发达, 经常凭激情、意气做事, 自我主体意识较强, 艺术市场化也使学生的利益意识增强。这些特点要求辅导员充分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 万一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正确处理。预防工作关键在于科学的预测, 辅导员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预测出动机后, 及时改变不良动机, 使之产生良好的动机和行为, 把工作渗透到学习、生活、文化娱乐活动中, 有针对性地应用多样化、多渠道、多载体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新方法, 正确引导教育对象走出困境, 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做好预防工作需要辅导员深入细致、全面地了解学生以及所处环境, 准确把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深刻掌握他们的需要状况、思想道德状况、兴趣爱好、意志和性格, 特别是掌握特殊 (个别) 学生的人格特质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知道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可能产生的动机和行为, 力求做到科学预测, 抓住苗头, 因势利导, 防患于未然,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前头。如学生毕业时, 对以后的艺术发展道路充满着激情与期待, 同学间难舍难分, 难免聚会喝酒, 有的个别学生就会酗酒闹事, 辅导员一方面可以采取健康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加以引导来改变外界环境刺激的条件;另一方面严密关注有此类倾向的同学, 从而有效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万一突发事件发生以后, 冷处理应该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即不急于作出结论, 而是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对当事双方的说服教育, 使他们自己对问题本身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后, 再做结论和处理。从实践经验得知, 冷静处理有利于辅导员客观全面地了解事情真相, 公正地处理问题;有助于学生自省自悟, 促进问题妥善解决;有利于教育其他同学, 促使他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从中吸取教训, 达到教育目的。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 , 行政管理起着不可缺的作用, 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辅导员在具备管理能力的同时, 还要及时、准确、因材、因人、因时、因势施教, 以保证学生从辅导员身上学到更新更丰富的知识, 增强人格魅力。关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需具备广度和深度, 同时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需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

3 结语

辅导员走向职业化是一个过程, 中间需要每一位辅导员积极提升自身素质, 掌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善于总结经验, 提高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 掌握职业化技能, 促进整个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发展。

摘要:高校辅导员如何走向职业化, 是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提出的问题。以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实践作为例证, 高校辅导员必须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更新思想观念,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及提升人格魅力, 努力完善自我, 以适应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艺术院校,成长路径

参考文献

[1]  潘晴雯, 职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趋势[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 4.

[2]  梁梅年, 苗真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探析[J].教育导论, 2006, 8.

[3]  陈石研.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探究[J].琼州大学学报, 2006, 2.

[4]  张敏.高校应切实加强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J].教书育人, 2006, 2.

[5]  樊春妹.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J].思想理论教育, 2005 (7-8) .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下一篇:消费新增长点培育的政策性建议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