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以高职院校作为研究背景,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入手,探讨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心理素质提升的结合,明确创业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课程模式和内容,以期增强高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提升创业力。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中外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比较研究

(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党委;2.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江苏 常州,213001)

[摘要]心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心理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管理、队伍与发展等方面,对中外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基本状况进行多维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教育 比较研究

心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比较的视野来认识和把握中外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异同,对于科学推进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以我国大陆高校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为蓝本,*以中外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为主线而展开比较研究。

一、中外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多维比较

(一)心理教育目标的比较

1.国外重视发展性目标,国内重视适应性目标。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演变,国外高校现在更加强调心理教育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难看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性心理教育工作在国外高校倍受重视。国内高校则强调引导大学生树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识,认为心理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的过程,重视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适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建设变革,适应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与需求,适应社会现实生活挑战,注重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全面适应能力。

2.国外重视个人本位目标,国内重视社会与教育目标。国外高校心理教育倡导“消费者第一”和“无条件关注”的理念,强调以当事人和来访者为中心,给予大学生人性化的真诚关怀,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心理权益,甚至主张改变大学生活来适应人的心理需要。国内大学生心理教育虽然不排斥对人性的关注,但目标主要着眼于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和谐,着眼于促进高等学校事业的改革发展,着眼于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3.国外重视心理潜能的开发,国内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开发大学生独特的心理潜能已经成为国外高校心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课题。国内高校则比较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维护,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的自主自觉意识,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能力。

4.国外重视人格健全发展,国内重视素质全面发展。国外不少国家强调把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鼓励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大学生优良个性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现代化人格和品格的自主发展。国内高校心理教育着眼于德才兼备的“全人”培养,基本目标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指向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二)心理教育内容的比较

1.国外重视生活心理教育,国内重视学习心理教育。国外高校心理教育内容的设计更关注大学生活,指向于大学生活,着眼于引导大学生建构积极快乐的生活方式,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提升大学生活质量。国内高校大多以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观念、能力和习惯,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完善大学生专业学习心理素养成为大部分高校心理教育的工作重点。

2.国外重视自我心理教育,国内重视人际心理教育。国外高校突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的自我意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与超越自我,追求理想的自我实现。而国内高校虽然不排斥自我意识教育,但比较而言,更强调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引导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技术与艺术,克服与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引导大学生与同学、朋友、教师、父母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国外重视积极性心理教育,国内重视消极性心理教育。国外高校在心理教育过程中重视用积极的方式与信念处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心理品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认知方式。而如何预防与治疗心理障碍,如何教育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成为国内高校心理教育的主题。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矫正与治疗层面,更多关注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少数大学生,满足于大学生心理发展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与疾病。

4.国外重视责任意识教育,国内重视职业心理教育。以学会负责任为基本目标,引导大学生敢于并善于负责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能力,培养身心健康、负责任的国家公民与社会公民,是国外高校心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国内高校则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出发,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自觉调适择业心态,消除择业心理障碍,增强自主择业能力,顺利走上就业岗位,这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心理教育方法的比较

1.国外强调价值中立,国内强调价值干预。国外高校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心理专业工作者要严守价值中立的立场,无条件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不干预来访者的道德生活与自主抉择。国内高校则强调教育者或辅导者树立榜样示范意识,以自身优良的素质和形象对来访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主张心理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方向进行积极有效的价值干预。

2.国外强调心理咨询辅导,国内强调教育过程引导。国外高校大多认为心理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过程,采用一对一或面对面的个别心理咨询方式,或者开展主题明确具体、针对性与操作性很强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国内高校则强调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与心理讲座、编写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材、组织模拟心理训练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等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

3.国外强调朋辈心理辅导,国内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国外许多高校注重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学生自主参与心理教育过程,在活动、游戏、角色扮演和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真正实现“助人自助”,尤其是倡导大学生的互相帮助与心理支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心理志愿者援助与服务,朋辈或同辈心理辅导形式很受大学生的欢迎。而国内高校则坚持以专兼职的心理教师为中心,要求心理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以人格培养人格,以个性培养个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发挥教育管理作用。

4.国外强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国内强调教育关系改善。国外高校注重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心理测量、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工作场所与环境的布置讲究人性化,心理咨询与辅导室的设施先进。国内高校则着力于建立良好的心理教育关系,强调“硬件不足软件补”,通过建设健康积极的心理教育师生关系,通过建立“真诚、移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专业情感关系,来弥补心理教育硬件设施与技术的短缺与不足。

5.国外强调多元方法整合,国内强调学习、借鉴和运用。国外高校在心理教育上关注多重方法与模式(包括个体的、团体的、家庭的和组织的)的整合与运用,使用多样的心理评价工具和干预策略帮助来访者,甚至对东方心理文化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国内高校注重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教育方法与技术,介绍、移植和引进西方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技术比较多,自主创建和实践比较少,缺乏真正本土化、有特色的理论建构与探索。

(四)心理教育管理的比较

1.国外强调市场调节运作,国内强调行政力量推动。国外高校心理教育相对比较成熟,显示出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态势,在服务收费、教材建设、工作报酬、人员培训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基本上实行市场化运作,在管理机制上大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内高校比较注重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强调要按照一定比例明确工作经费,加大心理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检查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开展的各种心理服务基本上是属于公益性的无偿劳动。

2.国外强调行业协会管理,国内强调上级领导重视。国外非官方的心理学行业或心理教育专业协会的组织比较健全,实践运作与专业指导科学规范,专业指导工作比较到位,对国外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而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主张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把手”工程,则成为不少国内高校推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共同呼声。

3.国外强调社区参与,国内强调独立运作。国外高校大多积极主动与社区专业心理机构联合,发挥社区工作机构中心理教育人员与资源的作用,采取“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策略。国内高校则基本是在校内“关起门来”开展心理教育,力图摆脱心理教育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实际存在的附属地位,希望实现“自主创业、自力更生”,独立拥有属于自己管理的心理教育专门人员、仪器设备、工作场所与教育资源。

4.国外强调多元化管理,国内强调统一管理。从国外高校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多元化管理,其隶属关系不一,有的属于教育部门,有的属于卫生部门。教育管理分权制国家如美国主张加强专业学会的领导、管理和监督职能;教育管理集中制国家则倾向于实行地区或全国性的系统领导。国内高校大多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规定的方式作出统一要求,明确归口管理的高校职能部门,当然目前实际状况也并非如此,在高校还难以真正实现统一管理。

5.国外强调法制化管理,国内强调职业伦理约束。国外高校心理教育强调依法管理,制定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使得心理服务在法律规定的平台上进行,初步走上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据统计,作为一名合格的美国高校心理学专家,所必须遵循的职业法规多达上千项,其范围从学业要求(包括专业课程)、实习时限、学历要求、职业道德、量表限制、收费标准、服务设施乃至服务的准确性和效果等均作了详尽的规定,从而使心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证。[1]国内高校则更强调从业者要自觉遵守心理教育工作的伦理标准,严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甚至无私奉献。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出一部明确规范的学校心理教育法律法规。

(五)心理教育队伍的比较

1.国外要求队伍专业化,国内要求队伍专门化。国外把高校心理教育视作是一种职业、一个行业、一个专业,强调专业人员在诸多方面发挥其专业职能作用。在心理教育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奥地利、瑞典等,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专业化的职业,已经具有了专业的全部特征:完整的知识体系,独立的文献积累,已获得认证的、可提供专业培养的大学院系,从业执照,认证和颁发执照的专业组织与机构,工作机会,道德准则,继续教育体系等。国内高校强调要有专门的心理教育工作人员,在人员数量和工作任务上要符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人员编制要求,对心理工作者的实践技能还没有上升到专业化的要求。

2.国外要求专家小组协作,国内要求全员积极参与。西方一些国家实行心理教育群体组织服务形式,如法国由学校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和心理动力发展专家各一名组成“心理-教育援助小组”巡回在几所高校上门服务。在纽约地区,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一个由学校心理学家、学校社会工作者、教育评估专家、学生辅导员和语言矫正师组成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辅助组”(School-Based Support Team,即SBST),为普通大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日常心理辅导、心理诊断、心理咨询、评估和干预。国内高校则倡导树立“心理育人、人人有责”的意识,在少数心理教育专家的引领下,从学科教学、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和生活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全员化参与。

3.国外要求队伍规范化、职业化,国内队伍以业余兼职为主。国外许多高校基本上按照1∶400~500的比例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实行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开始从“科学家-实际工作者”模式转向职业化培训模式。而目前国内高校真正专业化、高水平的专职心理教师还是凤毛麟角,基本上是以兼职为主,一些专业工作者从事这方面工作凭的只是个人自学、业余爱好和满腔热情,或者只是参加一些短期的学习培训获得结业证书,没有取得规范的专业准入资格证书。

4.国外教育角色地位重要,国内专业化发展前景看好。国外许多高校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大多由校长直接领导,能够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直接参与高校教育管理和改革的全过程,进行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和咨询工作,在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国内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这方面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在岗位设置、职称、待遇和工作报酬等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近年来这方面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尤其是教育部2002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人们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心理教育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可以说我国高校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前景越来越看好。

(六)心理教育发展的比较

1.国外发展速度比较快,国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国外大学生心理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操作体系,在各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发挥了积极的专业作用,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心理教育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著名高校的教育管理比较完善,师生观念比较先进,心理教育发展得比较到位,工作相对比较成熟,但东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不同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水平差异相当悬殊。

2.国外发展重视研究推进,国内强调实践需要。国外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各种形式的研究上,而且课题研究经费充足,时间有保障。研究已经成为国外许多高校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各个层次的课题研究来推动专业工作创新,提升工作水准。国内高校则崇尚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践探索,忽视或者无暇顾及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研究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总体状况还是主张实践先行,边学边干边提高,然后再考虑进行自主反思、总结提高与逐步完善。

3.国外主张跨文化发展路径,国内积极寻求本土化道路。国外高校主张心理教育要走科学化发展之路,主张跨越国界,超越文化局限,建构世界各国普遍适用的心理教育理念与技术。而国内高校则越来越清晰认识到,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文化出发,从高等教育制度和各类学校实际出发,合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心理教育思想与技术,但不能盲目搬用、机械套用。这种积极探索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十分难能可贵,需要进一步推进。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发展。“比较的观点可以导致提出一些十分有用并且有时是全新的问题。”[2]对中外大学生心理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并不是要区分国内外高校心理教育范式的好坏优劣。多维比较研究心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创新思维和有益启示,拓展工作思路,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二、借鉴与启示

国外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实践现状及趋向,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需要积极调整思路,转变认识观念,全方位改进心理教育实践与管理,使之与国际大学生心理教育发展的科学路径相接轨。

1.在心理教育认识方面要强化服务性。我们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明确树立“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和谐发展是重要的而不是次要的,是必需品而不是点缀品”的新理念,高度重视心理教育在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增强心理教育为社会转型期高校文明建设服务的力度,特别是积极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教育服务意识。

2.在心理教育功能方面要突出发展性。我们要以实现心理教育的主体发展性功能为根本,兼顾预防性功能、补救性功能,也就是要以积极性心理教育为主,消极性心理教育为辅,使高校心理教育在培养具有较高心理素养的现代化建设者、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方面体现其现实价值。

3.在心理教育对象方面要把握人文性。我们要以现代人性观为指导,树立以大学生人格现代化为本的意识,确立“全心理教育观”,面向全体大学生,而不只是少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全面、和谐与自主发展,这是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新的生长点。

4.在心理教育实施方面要强调系统性。我们要确立“大心理教育观”,把握系统性,探索建立从学前、小学、中学到大学科学衔接和有效沟通的心理教育机制,通过学校各科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整合与优化心理教育的各种途径。这是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与新视野。

5.在心理教育管理方面要体现实效性。我们要依靠教育行政机构和心理教育的学术团体制订和建立相应的管理条例、工作细则,健全和完善高校心理教育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对大学生心理服务工作进行科学的“行政干预”与务实的“专业干预”,切实提高科学性与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心理教育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6.在心理教育资源方面要实现整合性。我们要积极整合高校、社区、家庭、自我等多方面的心理教育资源,形成目标一致的心理教育合力,在“四结合”上来拓展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新空间,注重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建构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心理育人、人人有责”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7.在心理教育队伍方面要提升专业性。我们要加大高校心理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培训力度,推(试)行高校心理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提升心理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准,通过落实编制、职称评定、校本全员心理教育师资培训等举措,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校心理教育师资队伍。

8.在心理教育模式方面要支持多元性。我们要按照“高起点、易操作、有特色”的要求,积极实践,自主建构,努力探索多元化的心理教育实践与管理模式,探索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教育之路。这是21世纪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9.在心理教育技术方面要保持先进性。我们要切实加强高新技术和现代化手段的学习、训练,善于运用快捷方便、丰富多样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增强心理教育工作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科学意识,使大学生心理教育更加富有成效和影响力。

10.在心理教育研究方面要注重科学性。我们应当理性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困境与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根本变革,尤其要加强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开展多学科整合研究,重视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改进和重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范式,推动高校心理教育研究真正走向规范、成熟和科学。

[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课题“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对策的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04JYC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本文主要涉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这些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教育工作的提法不尽一致,如大学生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服务等,但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本文统称大学生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朱永祥.国外学校心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93(3).

[2]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3.

本栏责任编辑朱国栋

作者:朱爱胜 崔景贵

第二篇:高职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课程构建

[摘           要]  以高职院校作为研究背景,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入手,探讨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心理素质提升的结合,明确创业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课程模式和内容,以期增强高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提升创业力。

[关    键   词]  创业心理素质;创业力;创业心理教育课程

创业活动是激发国家经济活力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大学生作为创业的热门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各高职院校也积极开设了多门创业教育课程,期望通过创业教育,一方面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大学生提供全新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持续为国家产业提供新的发展型力量。但创业教育的总体效果却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显著,其症结点何在?高职院校应如何改进创业教育课程?

一、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的概念源自西方,198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第一次把创业者的培育提高到與学术性教育、职业教育同等的高度。自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被教育界广泛关注。教育部1998年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正式明确我国的创业教育理念。从目前来看,国内高职院校都将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热点,开设有各类创业教育课程,但现有的创业教育大多聚焦于创业知识与创业方法培养而忽视了高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提升。面对不断变化的创业环境以及复杂的经济形势,高职大学生在准备创业或创业过程中,自身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创业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创业也不是单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这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创业课程必须对接真实世界的挑战,全面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

创业,是用不确定的风险来换取不确定的收益,创业过程本身充满挑战。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必须面对创业带来的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的考验。大学生作为未来创业的主体,其创业心理素质是创业的前提。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大学生进行与创业有关活动时的各种能力、意识、意志以及性格等方面的总和。本课题围绕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四方面设计了自编问卷,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开展创业心理素质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01份。

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主要是“00后”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其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以下问题。

(一)具备创业意识,但创业动机不足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为“00后”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优质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舒适的生活变成了他们人生中的常态,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安于现有生活,缺乏吃苦拼搏的精神。

调查发现,回答“你认为大学生创业是有价值的”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同意的学生占27%,选择同意的学生占48%;两组学生相加,75%的在校大学生都高度肯定创业的价值。但当问到“你自己会去创业”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两个选项的学生只有12%。剩下的大多数人认为,比起自己创业,还是在大公司里取得一份职业,更容易取得成功。

(二)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00后”这一代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家长的关心爱护,是家中的核心人物,依赖性较强。而且“00后”的学习成长历程和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发展过程互相重合,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使“00后”大学生越来越容易获得在高校学习的机会,特别是通过单招考试进入大学的“00后”,并未真正体验高考的剧烈竞争与压力,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也相对薄弱。反映在创业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缺乏创新精神,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循规蹈矩或已有成熟的经营模式,缺乏创新性和对市场探索的勇气。

(三)创业意志不足,心理抗压能力较差

创业不仅要求创业者心怀梦想,有激情,更要求他们有坚定意志去执行创业想法,实现创业梦想。“00后”大学生的成长之路大多是平坦舒适的,在此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单独面对并解决困难与挫折,心理抗压能力普遍较弱。然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很多在此之前都没有出现过,甚至会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伴随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准备不足或心理抗压能力差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包括抑郁、焦虑、无助感、无价值感等,容易造成自暴自弃,导致其放弃创业。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目标

创业力是每个人在职业化生存中必要的一种能力。“创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当老板。创业力,更多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以及一种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创业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以现有创业课程为基础,在创业知识、创业技巧、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融入创业心理素质的内容,以期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创业力。

创业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驱动力

具备创业的强烈动机,面对变化,时刻能保持学习;遭遇挫折,不失斗志;在整个创业过程中能不断驱动自我。

(二)领导能力

特别是有效沟通、有效组织,以及跟各个层面的连接能力。因为在创业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沟通力、执行力和组建团队的能力。

(三)综合能力

创业不是为了快速致富,而是为了满足社会上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创业要成功,需要保持对机会的灵敏度和孜孜以求的态度。既要对技术有充分的理解,又要对人的需求、产品体验的把控以及商业模式有足够的敏感度,具备组织、整合资源的能力。

四、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课程构建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大学生的创业动力不足、创业意识不够,并非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或现实困难无法解决,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创业力,创业心理素质不足。因此,通过创业心理教育课程,增强创业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效果,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利用现有的创业课程,融入大学生创业所需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创业课程与心理课程融合

高职院校现有的创业课程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教学内容,将创业心理教育的内容穿插至与之相关联的创业课程中。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情绪。(1)理解情绪的两面性,在创业过程中学会接纳负性情绪和情绪对话,能帮助大学生在创业力方面取得突破。(2)情绪可以作为工具,帮助创业者快速解决问题。

这种混合课程模式可减少开发新课程所需的人力和时间,关联课程间知识的融合,也更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同时不增加新的课时量,有利于减轻大学生的课业负担。

2.将心理学的多种活動引入创业课程

创业课堂活动多元化,在常规创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心理学的课程活动,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人物访谈等,以活动作为知识传递的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创业热情。

3.增加创业实践,激发创业禀赋

创业课程不是知识的注射器,而是要把大学生在创业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挑战,打包浓缩,提前体验,触发学生的创业禀赋,因此在创业心理课程的构建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创业课程的实践性。

(1)改变上课环境。将创业课堂设置在创业基地或企业内,便于学生直接体验创业环境,这样的课堂环境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灵活、生动、有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业动机。

(2)举办创业大赛。借助高校创业园的平台举办创业大赛,配合理论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创业比赛中真正拥有锻炼自己和检验所学知识的机会,为未来的创业活动打下基础。

(3)改变课程考核标准。课程结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创业项目实践,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以创业计划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

创业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性素质,是创业精神的内核。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课程,需结合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来筛选教学内容。建议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人格以及创业意志这四大模块,并注意和原有课程的合理对接与融合。

1.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前提,将创业意识相关内容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让大学生认识就业和创业的异同,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培养创业意识。

2.创业动机

创业动机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内在驱动力,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起着激发、保持、导向的重要作用。在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中要先行讲授创业动机的内容,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能在创业活动中保持较高的内在驱动力,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创业动机。

3.创业人格

创业力是在创业人格制约下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创业人格作为创业素质中的调控系统,影响和制约着创业力作用的发挥。对创业人格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锻造创业人格。

4.创业意志

创业过程充满了风险与艰辛,创业是意志力的实践。通过创业心理课程,引导学生像创业者一样去思考企业面对的问题,像创业者那样去做深度思考,像创业者那样去和同伴合作,像创业者那样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个体的创业意志力。让学生对创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和准备。

五、总结

对各高职院校来说,重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育,重在“创”字,有创新,才有创业;有创业教育,才有创业人才甚至创新人才。普及创业知识与提升创业心理素质并重,建立有效的创业心理教育课程体系,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预防创业心理障碍,将成为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李苏燕.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模式及案例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2]张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7(6):7-11.

[3]严毛新.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创业教育回顾与思考[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4]王鹏,王秋芳.专业化的创业教育: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75-78.

[5]周富彦,郭瑞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及实践教育:以西安理工大学创业设计大赛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3):40.

[6]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2).

[7]罗莹,李晓婷.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宜春学院学报,2011(10).

[8]严毛新.基于政、校、企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编辑 冯永霞

作者:钟雯昕 王信

第三篇: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整合的研究

摘要: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经济发展日益兴盛,国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也日渐强盛,与此同时,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用于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也越来越多。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课程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显然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特点,但是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积极心理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就以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整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积极心理教育

1.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整合的重要意义

1. 1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及根本方法指导

以哲学的眼光看,每一个独立个体其思想的逐步形成必定和其成长环境及自身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需要有实践的支撑。接着通过实践当中反复确认的过程便会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运用最多的便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该理论知识可以充分保障心理素质的逐步形成和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现阶段的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时候,往往需要引入附加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如此便可以确保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独特性和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可以确保保教育能够获得更大的实效。对于当代大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同步辅以思政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实效。

1.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

不论是心理教育还是思政教育,这两种教育都是相依相存的,首先,思政教育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和教育方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协助学生充分接受思政教育,由此可见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说,它可以有效弥补思政教育当中存有的弊端。对于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而言,其教育形式均已课堂教授为主,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授过程当中,仍然存有一些明显的不足,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认识的偏差,认为思政教育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从本质上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心理素质教育,以此导致大学生浅显地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若想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就要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要,引导大学生自发地学习思想政治。

1. 3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引导途径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思政教育中囊括了心理教育。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具备了同等地位,各自具备其独立性,然而它们的教育目的是大抵相同的。由此可见,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形成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心理,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讲是一致的。

2 创建积极向上的思政教育机制

2.1 将积极心理学作为导向,展现大学生思政教育价值取向的积极性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以人类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主导在大学生教育中的核心展现。以积极心理学为向导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再把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作为焦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大学生的不良品行,而是注重发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以他们自身的积极面为切入点,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刺激学生潜在的能量和品质,同时引导大学生自主地运用教育环境当中所包含的积极因素,用以优化自己的品質,在积极品质不断培养形成的过程当中逐步摒弃自身的不良品行。上述教育方法是对传统思政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更是对教育原本价值的回归。

2.2 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开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不断进步,促进学生优良人格的培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往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以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为主题的,突显思政教育的政治色彩,不再强调学生的个性追求。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工作者也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只要把人原有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才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渲染力。这不但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更加深入,还可以帮助教育者开辟新的教育途径,使教育者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了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应该注重发掘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2.3 充分利用多元化手段,开辟大学生自主接受思政教育的新方法

实施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决定其教育品质和教育实效。一般意义上的思政教育均是通过直授灌输的方法进行的。但是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积极机制能够激发积极特质的产生、发展和表现,从而刺激产生积极主观体验。高校理当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机会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成长的根本需求,实现自我教育。高校理当对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予以高度关注,创建积极向上的思政教育环境,营造出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优良氛围,在实际的思政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自身的心理和认识为切入点,在传统直授法的基础上,辅以案例法、角色扮演法等的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与教学过程完全融合,协助学生获得直接的课堂经验并收获积极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自我反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对情感的体会、对品质的升华,最终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3 结语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逐步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开辟了新的教育形式,这两者的整合不但能够有效加强思政教育的渲染力和吸引力,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逐步培养,从本质上解决思政教育的难题,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周玉梅. 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7):21-23 .

[2] 周炎根,仲云香.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理论与改革,2014 (1):121-123 .

[3] 才忠喜. 论积极心理学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 教育与职业,2012 (21):98-100 .

作者:王源昌?杨弼钦?吴烈荣

上一篇: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下一篇: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