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论文

2022-04-15

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与教育策略浅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和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十分脆弱和敏感,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此造成的心理危机,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格外关注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教育策略

大学生时期是人生最富梦想的绚丽多彩的时期,然而,当今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多种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有的适应不良,有的厌学,有的人际关系紧张等等。那么,大学生存在心理危机问题主要成因是什么呢?

一、客观方面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高中阶段他们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学习基本靠老师的讲解;而大学阶段接受的是专业教育,老师讲得少,需要自觉、自主的学习。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由此产生了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心理问题,有的同学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美国人类资源心理学家赫伯特说,未来的文盲已经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初入大学的新生正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才阻碍了知识的获得和智能的发展,进而导致心理紊乱的。

2.生活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没有寄宿经历,进入大学后,班级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为主要生活区域,日常生活完全要自理,这对那些习惯于依靠父母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便造成了这部分同学的心理失衡问题。

3.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任何人都要与周围的人产生交往。而大学生正处在步入社会的关键期,他们从内心渴望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他们对交往的本质与技巧缺乏认识与掌握,以致陷入交往的误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果造成了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于是他们开始闭锁自己,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形成了忧郁、交际恐慌等心理疾病。

4.生活上的挫折。一些偶然的因素,诸如失恋、失去朋友、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等,都会给大学生带来生活挫折,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受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从而表现出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

5.经济贫困的困扰。实践证明经济困难也是困扰部分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学校的一些学生经济上的困难,而经济上的困难也造就了经济困难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八十年代的贫困是普遍的,谁也不讥笑谁,那时的贫困大学生是地地道道的缺衣少食,而今天的贫困大学生有相对贫困的特征。尤其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自费上学,双向选择,造成了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扭曲。

6.择业的难题。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

二、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1.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考取大学后,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歇脚心理。有些大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出现了“理想间歇期”,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便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歇脚心理,致使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无动力。

3.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其他事情不敢涉足,生活单一。

三、教育策略

了解了造成心理问题的成因,便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我们应该对症下葯,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促使问题的解决。

1.加强对学生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时代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作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多方法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做自我的主人;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使之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身心承受能力。

2.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大学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成长压力、时代压力和环境压力,这三重压力对个人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个人求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甚至中小学都开始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4.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正确的教育措施与方案。高校一定要重视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要利用新生入学的机会,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心理档案,为今后的危机干预提供考证依据。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宽松理解的校园文化氛围。

6.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测试制度。在对学生德、智、体定量考核的基础上,应增设心理素质测试制度,作为毕业分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供用人单位录用时参考,这样能促使学生自觉地提高其心理素质。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的迫切任务,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为圆满完成这一光荣任务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范琳琳

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干预与生命教育

摘要:极端心理危机会给宝贵的生命带来风险,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伤害,极端心理危机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缺乏生命教育,漠视生命的价值,对生命的一维性、不可逆性的特点认识不足是其中很重要的认知上的原因,因此,进行生命教育,认识生命存在、体悟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意义是进行极端危机心理干预的关键所在,在极端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极端重要价值。

关键词:极端心理危机;生命教育;干预

一、极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其特定的角色、身份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在求学、恋爱、人际交往、人格成长和其他社会化的过程中所爆发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1]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又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最极端表现,是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出的行为是自杀和他杀,可能危及宝贵生命,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伤害。结合相关研究,我们将极端心理危机定义为“有自杀或杀人倾向或已经表现出自杀或他杀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通过收集相关案例并进行访谈,发现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有五个特征。

1.危害巨大。处于极端心理危机状态的大学生会做出对自己或他人生命有危害的行为,这一行为实施成功与否,对当事人都会造成巨大精神创伤,对家庭造成伤害,对学校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对社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在收集相关资料时我们发现在天津市某高校某教学楼的某一楼层在三年内连续发生四起坠楼事件。由此说明自杀事件在社会上对正处于极端心理危机状态的人具有某种示范性效应,可能造成系列悲剧事件。

2.监管控制困难。人是社会人,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会面临压力,也就是说人人都可能面临心理危机。我们常说“心理危机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在危机中得到成长,使危机成为契机”。实践也证明心理素质较好的人自己可以渡过危机并且获得体验和成长。但极端心理危机并非人人都会遇到,由于主客的原因,处于极端心理危机中的个体的自我帮助、自我转变会十分困难。如果相关专业人员不能事先有所察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和控制,而当事人又没有积极求助动机的话,心理危机一旦进入极端心理危机状态后,其可控性会大大降低,极易发生危机生命的极端事件。

3.多诱因共存。心理危机的诱因有许多,尤其是极端危机心理的形成一般都不会是单个因素起作用,往往是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学业、情感,人格特征、环境、生理上等众多因素的相互叠加、交互作用,促成大学生个体由一般心理危机转变到的极端危机心理状态。“情感因素在大学生极端危机心理事件中处于首要地位。但情感因素又与个体的人格特点,比如内向、敏感、自卑等交织在一起。”[2]因此,要想帮助一个处于极端危机心理状态的个体仅从某一方面入手就变得十分困难,干预会变得更加复杂化。

4.个性与共性并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每一例极端危机心理事件虽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会危及生命,但每一案例又都各有其特殊性。我校近三年发生的自杀或未遂事件中,自杀方式有坠落、服毒、溺水、自缢、割腕等,导致自杀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学业、家庭、认知等各种因素,甚至选择自杀的时间也各有特殊性,可以推测其心理活动过程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极端危机心理事件各有其特点,我们相应的干预策略就应该既有共性的指导还要有个性的方式方法,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不能千篇一律。

5.隐蔽性强。大学生遭遇心理危机会时会有一些反常现象,比如沉默、不愿与人接触,情绪不稳定,交流少,“但个体一旦决定要实施极端行为时,又表现得十分平静”,所以大学生极端危机心理事件在发生前如果没有专业的心理测验,没有专业人员的细心观察很难被发现。我们收集到一个案例:一名大二的男生因为宿舍有人丢了钱,宿舍的同学提议搜查一下大家的衣柜和包,这位男同学认为同学们在怀疑自己,便留下一张“我没有偷钱”的纸条后就从宿舍六楼窗户跳下,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身亡。事发突然,其内心活动极具隐蔽性,同宿舍的同学对这位男生的行为难以置信,长时间无法接受。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应该是预防为重,防范措施之前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二、生命教育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最可珍贵的,只有保全了人的生命我们才有可能去创造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而言的价值,才能享受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作为人群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一旦发生类似自杀和杀人的极端危机心理事件,就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今天在大学校园里的极端危机心理事件却频繁发生,人们在为逝去的生命扼腕痛惜的时候,都在质问:这是为什么?我们认为自杀或杀人事件的发生由很复杂的内外因造成,但与事件当事人不尊重生命、轻视生命的观念和意识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命教育不足或缺位密切相关。

1.生命教育的界定。生命教育是一种比任何知识教育都更为重要的教育。其基本理念是“生命高于一切”。关于它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因而生命教育也有多种定义。我们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完人教育,不仅有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3]

2.生命教育的实践。最早提出生命教育的是日本人谷口雅春。1964年,由于当时日本过于强调唯物教育,物质至上,物质独尊,从而带来了家庭的亲子关系、学校的师生关系紧张、对立甚至决裂,正是忧虑这一严重的社会现象,著名学者谷口雅春在1964年写了《生命的实相》一书,认为要让整个日本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须重视青少年的生命教育。美国人在1968年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并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并在“阿南达村”付诸实施。由此开始,生命教育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兴盛开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尽管各国在具体层面上各有特点,关注点也不尽相同,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可喜进展。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界开始倡导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张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我们认为在素质教育全面启动的过程中已经内在地蕴含有生命教育的内容,可以说,伴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开展,也是我国的生命教育的开端。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各类各级有关促进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各省市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文件、纲要出台,如上海市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此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生存教育提出了建议。我国的生命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

三、大学生极端危机心理干预需要生命教育的介入

大学生极端危机心理干预的最终目的是让青年大学生不仅要保持生命存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危机能力,获得自我成长,提高生命质量,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具体而言,危机心理干预的目标有:一是保持生命存在;二是减少自伤和伤人的危险性,缓解不良情绪;三是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生存技能;四是获得自我成长,自我认同。这四方面目标的实现无一不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

1.生命教育主张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可以有效地减少自杀和他杀行为的。“干预自杀,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生命教育是重点。如果学生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死亡,他会懂得珍爱、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而不选择死亡。”[4]在生命教育中使大学生领悟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是唯一的、不可逆的,从而形成“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研究显示生命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减少自杀率。

2.生命教育主张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思想要求危机心理干预和策略要“价值中立和价值引导相结合”。人是追求意义的理性存在物,生命教育可以挽救心灵的迷失,找到生命价值之所在。人在物质条件恶化的情况下会失去自然生命,而意义世界的失落则会使人失去精神家园,没有精神的人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要对极端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拯救生命,关键是救赎心灵,建构生命意义。人生意义的获得在于让人体会到自我的存在感、现实感,从而让生命充实而富有生气。在极端情绪的状态,为保持其生命安全,可以不进行价值判断,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但心理危机的本质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其观察问题的方式和所持有的价值观,因此,要真正有效地干预极端心理危机的当事人,还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其扭曲的价值观和错误的认知态度。

3.生命教育主张的“生命成长高于一切”要求危机干预要重建认知,获得成长,追求意义。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干预不能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仅仅关注缓解此时此刻的情绪上。危机心理干预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转危机为契机”,通过生命教育和心理干预,充分调动当事人的心理正能量,在有效应对当前危机的前提下,还能获得心理经验,调整认知模式,在危机中找到生机,变得自信,从而全面提高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陈迪明.大学生自杀与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22.

[3]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l,(5):152.

[4]樊富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郭玉云

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论文 篇3: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及干预研究

[摘 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呈现出产生人数比例加大、产生原因复杂、表现过激等特征,其引发因素主要源于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措施,需要在早期进行准确的识别与评估,以便更好地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解决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危机可从关注高危群体、完善防范机制、建立个案管理体系、强化自我管理、多主体协同应对等方面采取干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干预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人数剧增,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复杂,等等。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竞争的心理素质、心理抗压能力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及引发因素分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虽然是一种内部的心理反应,但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外部的刺激有关联,即个体遇到了重大的外部冲击而自身无法回避也无法解决所引起的心理反应。高校心理工作实践表明,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多种多样,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

(一)特征

产生人数比例加大。心理危机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成长中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人数比例不断加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生发生心理障碍的比例为23%左右,但近几年该比例已超过30%。同时,大学生自杀率也在不断升高。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发生心理障碍的绝对人数自然也在增加。

产生原因复杂。导致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很多,如自然灾害、生活环境急剧变化、个体遭遇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挫折等。就大学生而言,学习压力、就业竞争、情感挫折、个体性的心理障碍、生理疾病、家庭变故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表现过激。心理危机的最严重后果是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事件的发生。如某市有所高校一年间相继有3次大学生跳楼自杀和自残的事件发生。就自杀方式而言,大学生大都采取跳楼方式,这种自杀方式极少能挽救自杀者的生命,而且极易给其他大学生留下巨大的消极影响。

危险高发于假期前后。從高发时间来看,假期前后是较危险的时期,需要重点关注。假期给了大学生一个稳定、空闲的时间,但同时也让大学生有时间思考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并试图寻求解决办法。一旦解决效果不理想或失望,大学生可能因不堪其扰而选择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这就非常容易造成难以避免的悲剧。

(二)引发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虽然引发因素各有不同,危机轻重程度各异,但归结起来主要源于两大因素:社会因素和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因素。

1.社会因素

大学生心理危机大都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从大的方面来说,社会因素包括整个社会大环境,如制度、法律、时代变迁等;从小的方面来说,社会因素还包括个体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文化、人际关系等。这种社会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适应社会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法律、道德、制度、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变化,社会变革在加剧,人际关系变复杂,多元文化在冲击,人才竞争变激烈,一旦大学生无法适应这种社会变化,其心理危机就会产生。

二是不堪承受各种压力。学习方面,如果学习成绩不理想,大学生自然会产生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的自责情绪。人际关系方面,来自各地的大学生文化差异很大,人际关系复杂,大学生如果不善于处理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就业方面,目前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毕业即失业”的压力使很多大学生为之焦虑,甚至引发心理危机。

三是突遭某种生活变故。许多大学生一直在学校学习,未经历过太大的风雨,生理上已接近成人,但心理尚未成熟。一旦生活出现大的变故,如罹患疾病、发生意外、家庭解体、父母亡故等,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心理承受力去应对,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心理危机。

2.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因素

面对同样的社会环境,经历同样的生活遭遇,有的大学生能够从逆境中站起来,有的大学生却一蹶不振。显然,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另一个因素是个体心理,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是自我调节能力欠缺。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消除个体自我认同危机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它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探索自身未来发展。但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自我调节能力欠缺,不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一旦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由此而引发心理危机。

二是自身的承受力差。大学生进入高校伊始,对生活、友情、爱情都充满了美好的愿望,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自尊意识,但同时又要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加上许多大学生尚未建立起合理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体系,其社会阅历和经验缺乏,当现实与理想形成巨大反差时很难承受这样的压力,就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三是自身有性格缺陷。许多大学生极端心理的产生,通常和大量消极情绪的积累和长期的负面心理状态有关。大量的数据显示,70%的自杀者一般都伴有抑郁症病史。相关研究也显示,高校大学生中,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缺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性格封闭、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识别和评估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措施之一,就是能够在早期进行识别和判断,以便更早地介入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判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学校管理者根据其学生工作经验来判断,另一个是借助专业的技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心理状态评估。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信号的早期识别

大量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通常会伴有一些次生特征,比如抑郁症者,早期通常伴有学习成绩下滑、上课开小差、逃课等现象,然后逐渐发展为脱离朋友,脱离群体,进而出现较严重的挫败感和无望感[1]。具有一定的心理常识和危机意识的学校管理者,通常能够从大学生这些日常变化中发现心理危机的隐患。早期的识别有助于学校管理部门根据预警信号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然后进行科学的干预,有效避免一些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管理者还可以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筛选,并加以防范和干预,有效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其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危机信号。

一是要关注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异常表现。比如,当大学生学习成绩出现大幅度下滑甚至好几门功课不及格时,要了解其原因;当大学生突然出现经常性的逃课行为,或是课堂纪律懒散、无心学习时,要注意鼓励其克服困难、积极向上;当大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感到迷茫、多次遇到挫折时,要主动关心和引导;当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时,要注意教育引导和纠正;当大学生遇到重大变故,如遇到意外伤害,家庭出现变故,和同学发生冲突,感情遇到重挫等时,要注意其有无异常心理和行为;当大学生经受重大的纪律处分、学业无法完成时,要关注其承受能力;学生有精神病史、自杀未遂史或家族遗传病的,要关注其日常行为有无异常。

二是要关注大学生心理与身体的异常表现。比如,大学生经常无缘无故说一些与死亡相关的话题或者经常性出现焦虑、恐慌、无助、失望等心理情绪又或者感觉不舒服但到医院却检查不出病因。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学生,要注意其病情和情绪的转变。

三是要关注大学生行为和情绪情感方面的异常表现。当大学生郁郁寡欢、拒绝交往时,要注意其可能出现的异常行为;当大学生主动咨询心理问题,经常怀疑自己的行为时,要关注其是否有心理异常;当大学生遇到重大挫折陷入消极困境,或者突然出现异常行为,如突然赠送珍贵物品,对朋友交代后事等时,要注意其可能出现的极端行为;对有精神疾病史的大学生,要关注其情绪倾向和行为表现;当大学生有臆想症状、幻听行为、自说自话时,要密切关注其异常动向;当大学生突然出现异常行为,如坐立不安、深夜独行、封闭独处等时,要注意其心理是否出现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程度的评估

对心理危機的程度进行评估,有助于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和干预心理危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程度的评估,一是评估其是否丧失了原有的社会角色功能,二是评估其行为是否会引发极端行为。在实践应用中一般将评估的危机标准分为三个层级[2],此标准可以作为高校大学生工作管理者评估大学生心理危机程度的参考。

一是潜在的心理危机。一般表现为连续出现情绪低落情况、人际关系出现较大冲突、生活突遭重大变故、家庭关系恶化、情感及学业等遇到重挫等,另外还要关注一些特殊群体的潜在心理危机,如有性格缺陷者,有自杀倾向者,有精神障碍及抑郁症者等。

二是显著的心理危机。也就是大学生已经出现明显的心理危机信号,一旦没有得到合理处理极有可能会出现极端行为。如大学生公开讨论自杀的事件并在不同场合流露出厌世的想法,突然表达人生虚无及解脱的观点,言行突然出现暴怒、恐慌、冲动等异常情况,出现幻觉、幻想等异常行为或者反社会的攻击性行为,以及精神障碍者病变明显等。

三是极端的心理危机。极端的心理危机是指已经出现了极端行为,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和社会影响。如大学生自杀未遂或自杀身亡,或者其攻击性行为造成严重伤害和影响,或者其破坏学校和社会秩序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精神障碍者出现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的严重行为等。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重在防范和干预,其干预措施和策略有很多,其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种。

(一)关注心理高危大学生群体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单亲家庭、有较严重身体疾病、有家族精神病史等特殊类型的大学生,其存在心理危机问题的比例要远远大于一般类型的大学生。因此,对于这些特殊类型的学生,学校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收集好这些大学生的相关资料,单独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在其大学学习期间给予持续关注,一旦发现其产生心理危机问题就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机制

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事前的有效防范比事后的妥善处理更重要,这种事前防范需要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危机防范机制。其一,要完善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院系、班级、宿舍与心理治疗专业机构的“4+1”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模式。其二,要做好早期的监测工作,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工作,定期组织相关大学生开展心理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向。一旦出现异常即可发出警讯,从源头上遏制其心理危机的形成和发生,实现对其心理危机的超前管理。其三,要完善心理危机的处理流程,一旦有情况就马上做出应对,拿出合适方案,实现对其心理危机的及时干预。其四,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通过筛选预警名单、一对一心理访谈、高危人群跟踪等方式,进一步监测和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完善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实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大数据管理。

(三)建立大学生个案管理体系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和引导,同时也是一个微观介入的过程,需要针对个体进行对症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需要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介入。为此需要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以便于一对一地实施干预,更能够取得有针对性的效果。个案管理可以有针对性地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个别干预引导他们勇敢面对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要重视建立大学生个案管理体系,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对个体提供帮助,为解决个案的心理危机问题提供更为完善的支持和服务环境。

(四)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防范网络

为弥补高校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有必要构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防范网络,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社团等朋辈心理互助组织建设,把朋辈辅导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必要补充,发挥各级学生干部的朋辈作用,动员大学生发挥自己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关心身边的同学,用心帮助处于困境的同学,强化大学生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如高校大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以在大学生中构建心理委员机制,即在宿舍设立寝室心理观察员,在班级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在院系建立心理健康二级工作站,在学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从点到面形成四级网络化布局,发挥学生心理委员等学生干部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方面的作用,以便做到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防止和减少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五)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合作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不只是高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社区及社会其他主体的配合,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干预。其一,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专家队伍、专业知识等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保障,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成效。其二,建立高校与专业医疗机构间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借助心理治疗专业机构等社会医疗资源介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救助。其三,逐步建立家庭與学校联动机制,通过假期走访、邀请家长参加活动等方式,以及建立一封家书、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等沟通平台,不断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特别是加强与心理高危大学生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四、结语

总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客观存在是高校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有效防范,及时识别,尽早干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主体协同,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共同应对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Danuta Wasserman.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M].李鸣,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1.

[2] 马喜亭,李卫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判与干预模型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03-107.

[3] 胡伟,胡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66-67.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邓军彪

上一篇:预结算控制工程造价论文下一篇:新技术下的岩土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