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

2022-05-1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相关通识课教育在我国高校普遍开展。本文结合一般工科院校实际a情况,设计调查问卷,从环境问题一般认知、环境问题原因认知、解决问题途径认知等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总体认知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包括通识课课程设置相关建议和改善方案。

第一篇: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

制度环境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分析

摘 要:根据Scott的三维度分析框架,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分为创业规制性环境、创业规范性环境和创业认知性环境。经过政府20年来的立法、政策调控,我国大学生创业规制性维度不断优化。政府作为制度的最大供给者,现阶段正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的制度支持。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普遍支持和认可。但是,囿于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创业规范性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从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是被迫式发展而不是自发、内生式发展。大学生创业认知性维度相对孱弱。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认知性维度,应该把创业教育纳入国家长期教育发展规划。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制度环境三维度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创业活动指数(15.53),高于美国(13.81)、英国(10.66)、德国(5.27)、日本(3.83)等发达国家。[1]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创业活动指数与一个国家、地区的制度环境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不仅影响创业活动的活跃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者对创业类型的选择。尤其对于进入创业活动深化期的中国而言,制度环境更是深刻影响着创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鉴于制度环境对创业活动的重要影响,本文将采用制度环境三维度分析框架来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找出掣肘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探寻优化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的路径。

一、创业制度环境的三维度分析框架

Baumol指出,合理的制度能激励创业者致力于生产性创业活动,以此来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而不合理的制度则会驱使创业者投身于导致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创业活动。[2]Scott提出了制度环境的三个维度: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3]Kosotva在Scott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制度环境三因素模型,用于阐释不同国家的创业制度环境差异。[4]Busenitz等通过对德国、瑞典、挪威、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等6个国家的实证案例分析,验证了Kosotva的国家制度环境三因素模型的有效性。2005年,国内学者肖斌,高建提出了用于评估中国不同城市创业制度环境框架模型,研究结论验证Kosotva的国家制度环境三因素模型也能适用于同一个国家不同城市之间。李雪灵和马文杰等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1999年至2010年10年间中国创业制度环境在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等3维度的变化规律和程度。当前,3维度分析框架是分析创业制度环境的有效工具。

根据Scott的三维度分析框架,我们把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分为创业规制性环境、创业规范性环境和创业认知性环境。创业规制性环境,主要是指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的金融支持、创业服务、市场环境等政策、法律等制度的支持;创业规范性环境主要指社会民众对创业活动的文化认同及对创业的价值取向。创业认知性环境,主要指大学生对创业的机会识别、运营企业及市场风险防范和产品推广等创业技能。

二、大学生创业的规制性环境

根据制度理论,制度质量越高,创新创业活动越活跃。在构建创业制度环境过程中,政府是第一行动者,也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1999年,我国宪法肯定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同年,教育部提出,采取措施鼓励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一背景下,长期打压个体、私营经济的制度环境破冰,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始萌芽。接下来的10年里,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文件。2003年,国家专门制定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环境。2008年,《就业促进法》明确指出:“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1999年至2008年,政府不仅通过法律手段从宏观上构建创业规制性环境,同时国务院、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教育部等中央各部委以及各省级政府也通过颁布各种创业政策文件,推动中国创业制度环境的变革。具体主要从简化审批程序,加大财税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持。2008年,为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2002年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等共出台创业政策文件14件,逐步支起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的规制性维度。这一时期,国家通过法律、政策对民营经济松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着重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从宏观上构建创业制度环境,为大学生创业确立了较好的制度基础。此时,大学生创业政策主要从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政策、改善行政管理、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但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创业政策还缺乏多方联动、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从2009年起,中央秉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开始多方协同发布创业政策和文件,共同制定、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与前一阶段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相比,大学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明显提高,税收减免力度加大、范围更广,规定更加详细,操作性加强。2012年,国务院针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和结构调整做出具体部署,通过土地、产业政策、公共服务等手段促进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为落实“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中央各部门也相继出台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政策逐渐体系化,政策内容更加详细具体、力度更大,创业制度支持向纵深发展。

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2014~2018年国务院及中央各部委共发布创业政策文件118件,创业政策文件呈现“专门化”的特点[5],政府持续使用金融支持、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公共服务等手段优化创业环境,并通过提供创业技术支持、创业教育培训、创业资金支持等提升创业供给服务。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登记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进、深化,我国创业规制性制度环境不断优化,正向世界一流的创业环境迈进。

在创业带动就业的大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在优化大学生规制性创业制度环境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建省出台《福建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从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方面,全方位部署,形成强有力、多维度的青年创业支撑网。2019年,浙江省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从推动“双创”生态、主体、动能、平台、投融资服务等维度升级,营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大学生创业的规范性环境

创业规范性环境主要指社会民众对创业活动的文化认同及对创业的价值取向。文化与规范是存在于人们意识深处的社會“烙印”,对个人创业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创业行为的选择。[6]大学生创业的规范性环境主要衡量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社会的创业氛围及这种创业氛围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程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潜在的、历史的氛围,授予其人民一定的身份。[7]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对人民的身份认定也就采取截然不同的标准。计划经济时代,从事私营活动被认为投机倒把。民众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对个体创业者持有轻视的态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创业活动空前活跃,社会民众对创业活动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民众对创业者的态度由最初的敌对、轻视逐渐转变为尊崇、羡慕。当前,支持创业的文化氛围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浓厚,国家不仅专门立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还积极通过主流媒体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是国家推动创新创业战略的积极践行者。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组织,也在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并提供各种服务支持。目前,很多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一是,创业政策宣传。高校通过学校官网、讲座、校园广播、宣传手册、社交平台等形式持续推送国家、当地政府的创业政策,逐渐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二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高校通过校园创业大赛遴选优秀创业项目入住大学创业孵化基地。在创业项目孵化阶段,高校提供资金、场地、创业导师等支持。三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高校积极引进企业资源,成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四是,提供创业跟踪、指导、咨询服务。大学生初创企业时会遇到很多有关法律、创业融资、企业运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部分高校专门成立创业咨询服务部,为在校大学生和本校毕业大学生提供援助。伴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的进一步落实,大学生创业的服务环境将更加专业化,大学生创业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四、大学生创业的认知性环境

大学生创业的认知性环境主要指大学生对创业的机会识别、运营企业及市场风险防范和产品推广等知识技能。Niels Bosma 认为创业成功主要在于创业者和创业环境两个方面。[8]大学生与创业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大学生能否成为创业者,摒除创业规制性、规范性制度障碍,还取决于大学生是否具有创业意愿、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依托于高校的创业教育。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能客观反映大学生创业的认知性维度。

1999年,为响应教育部“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号召,部分高校开始了创业教育的征程。浙江大学创办首个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清华大学首办大学创业园。2003年,教育部批复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成为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高校。同年,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举办首届全国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大学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得到发展,但仍然非常薄弱。2008年,在大学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日益突出。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创业教育开始得到重视,近百所高校开设KAB创业教育课程。此时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只有1%,远低于美国的20%。与实际创业人数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有创业意愿的达18%。有创业意愿的人数与实际真正创业的人数相差悬殊,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制于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水平。这个阶段的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创业教育只能惠及少数大学生,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影响有限。

2012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本科院校必须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并发布“‘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至此,创业教育才在本科院校得以铺开,创业教育进入较快发展通道。各种大学生创业大赛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据悉,2018“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全国2000余所包括港澳地区197所高校逾百万大学生参赛。除了中央各部委牵头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创业大赛,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纷纷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推动地方创业教育的发展。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已经推广到高职院校,高校创业教育呈现普及化趋势,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比例大大提高。

虽然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一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的认知性维度得到提升。但从总体上看,高校创业教育教材仍然比较匮乏且良莠不齐;创业师资队伍大部分仍有辅导员兼任,缺乏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创业课程内容偏向于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仍待加强。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9]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不足5%。可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任重道远,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的认知性维度仍比较孱弱。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制度环境的三维度框架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可以发现,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变迁,我国大学生创业规制性环境持续向好,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和政策调控,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规制性环境。来自政府的创业制度支持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大学生自主创业率由2008年的1%上升到2018年2.7%。

营造良好的创业制度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在构建创业规制性环境中,中央政府应持续做好创业政策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责任部委的职责。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纲领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配套方案,并且根据区域特点做出详细部署,确保各项创业政策落实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0]随着国务院推行的“放管服”改革,政府角色向服务者转变,应积极做好创业技术支持、消除经营壁垒、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增加政府采购等服务。

大学生创业规范性环境也随着改革浪潮发生巨变。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普遍支持和认可。但也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较十年前有所提升,但是与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比较悬殊。究其原因文化氛围也是一大影响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奉行“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考上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走上仕途,从此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很多大学生也深受此文化理念的影响,一到毕业季就忙于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根本没有创业的意愿。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中产阶级,有很多大学生家境比较优越,没有生存压力,再加上很多家长比较宠溺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坚持给孩子做比较安逸的职业规划。在这种氛围下,有较好就业岗位的大学生更加抵御不住高薪诱惑,难以真正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文化氛围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也随着历史环境变化而改变。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创业逐渐成为时代潮流,大学生创业的文化土壤也将越来越肥沃。从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是被迫式发展而不是自发、内生式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水平整体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大学简短几年的创业教育更不能批量生产创业者。大学生是否有创业意愿,尤其是能否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自身是否具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管理团队的能力以及创新、冒险、进取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创业教育,而应把它贯穿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政府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把创业教育纳入国家长期教育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中国创业活动指数以15.53超美青年创业者成主力[EB/OL].http://www.funxun.com/news/34/2016129110836.html.

[2]Baumol W. The Free-Market Innovation Machine: Analyzing the Growth Miracle of Capitalism[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3]Scott WR.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87.

[4]Kostova T. Country institutional profil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1997:180-189.

[5]高秀娟,彭春燕.国家创业政策演化和发展的计量分析:特征与前瞻[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190424.1730.002.html.

[6]李雪灵,王利军,姚一玮.城市创业制度环境满意度的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10):1-8.

[7]Lewis T.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fit-what can we learn from borrowing the German Dual System[J]. Compare,2007,37(4):463-477.

[8]魏红梅.高校教师创业制度环境分析——基于制度环境三维度框架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68-73.

[9]晋浩天.2019年大学生就业关键词:月收入升、创业收益高[N].光明日报,2019-6-11.

[10]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 http://cpc.people. com.cn/n/2014/1110/c64094-26001014.html.

作者:王翠娥

第二篇: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摘 要: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相关通识课教育在我国高校普遍开展。本文结合一般工科院校实际a情况,设计调查问卷,从环境问题一般认知、环境问题原因认知、解决问题途径认知等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总体认知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包括通识课课程设置相关建议和改善方案。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教育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面临较为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从1994年的《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到201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已深入人心,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迫切需要的是所有公民的觉醒和一致行动,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念,都极大程度地决定世界的未来。目前,环境通识课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得到普遍开展,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社会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3]。特别在理工科院校,各专业领域和环境保护相关性较大,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十分重要。本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学本科生为对象,对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强化相关课程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一、安徽理工大学环境保护通识课教育开展情况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医、管、文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采矿、能源、安全、地质及相关专业是其特色专业,同时和环境保护关联性较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5年均设置成全校公选课,主要针对非环境科学及未设置相关基础课的相关工程专业的学生,每年选修课人数800人,占在校本科生生人数的1/30。

二、问卷调查方法

本问卷于2016年3月在安徽理工大学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86份。问卷共设置4个部分,分别为:(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家庭职业背景等方面;(2)对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包括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公众环保意识、主要环境热点及了解途径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3)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判别认知,涉及政府、公众及企业三个主要层面;(4)解决问题途径的认知及相关预期。

调查学生中理学、工学及其他学科(经管人文等)学科学生人数所占总人数比率分别为14.84%、75.27%和9.89%,男女生比率分别为84.07%和15.93%,体现了工科学校的主要学科特点,四个年级的学生百分比率分别为15.38%、32.97%、23.08%和28.57%,分布比较均衡。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总体认知情况。

(一)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在对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部分,大部分学生对环境问题十分关心,其中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率为65.38%,关心的占35.16%,而不关心的只为1.10%,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及自身生活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认为我国环境质量很好或逐渐改善的比率为24.18%,而认为一般或较为稳定的占53.85%,不好或恶化的占到30%以上,表明我国环境质量离较理想状态还有不少差距。

在对不同环境问题感知中,大气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及固体废物(垃圾等)被认为存在主要问题,认为大气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占51.10%,而认为水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占24.47%,其次分别为土壤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及生态环境问题,各占10%左右,即学生对日常生活、个人健康的相关的环境问题关注度最高。

在了解环境信息和认知途径方面,新闻媒体所占比率最高,为78.57%,其次是政府宣传,占11.54%,其他途径如相互交流、实际调研等方式所占比率极少。尽管我国政府机构在环保宣传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关注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使人感同身受且表现方式单一,这两个原因得到了71.43%的调查学生的认同。

问卷还考察了学生对我国一般环境政策及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对世界环境日的判断中,只有36.81%的学生能够作出正确选择。而对热点环境词汇“生态文明建设”、“新型能源”等,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听说过但了解较少,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6.59%和73.63%。相对比较专业的政策如“水污染防治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占了58.24%和65.38%,选择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学生比率分别为26.92%和25.82%。而认为和环境问题最相关的专业中,65.93%的学生选择了“化工”,23.08%的学生选择了农牧渔业,其次是制造业,为17.03%。由此可见,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及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缺乏了解。

(二)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认知。关于对环境问题的原因认知方面,主要设置了人们环保意识、政府责任及法律制度、企业利益、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模式、环保技术及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选项,79.67%学生将环境问题原因归结于“人们环保意识差“,其次认为“企业主要重视自身利益而忽视环保”的学生占63.19%,而认为“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及“法律制度不完善或执法不严”两项的选择比率分别为48.21%、48.90%,涉及我国国情的人口、资源、产业结构与环保技术的相关原因只占到20%左右。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将问题归结于管理和意识层面,而对我国实际情况认识不够深入。

认为政府对当前污染的监管力度一般或不够的占42.86%和52.20%,有趣的是,在最主要责任认定方面,政府、企业和公众意识分别占12.09%、12.64%和73.63%,即大部分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保护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切身责任问题。关于经济发展济和环境的关系认知中,选择“环保优先”、“经济优先”、“二者并行”和“二者矛盾、不可调和”的人数分别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0.88%、10.44%、64.29%和7.14%,可见大部分人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可协调发展或实现环境友好是认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认知与预期

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配合、社会的监督、公民的参与、完善的管理均被认为同等重要。在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措施方面(多选),81.32%选项是政府加大宣传和监管、治理力度,78.57%是工厂排污治理,其他的措施分别为环保意识提高、媒体宣传,这两个选项的选择比率为64.84%和60.99%。在投资机制方面,77.47%的认为应当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

问卷同时设计了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问题,42.86%的人选择了“经常”,42.86%选择了“偶尔”。对于“如果生活必需品因为提高环保要求而价格上涨您是否愿意,如果愿意,您能接受价格上涨的范围是多少”的问题,愿意接受5%上涨幅度的人占40.11%,5%~10%的占34.62%,在超过了10%的幅度后,90%以上的人不愿意接受。同时,如果学校组织开展有关环保活动和参加的兴趣活动发生时间冲突,37.36%的学生选择参加环保活动,其他的人则选择参加兴趣活动或下次有兴趣再参加。

在日常生活环保意愿中,63.74%的人愿用环保袋替代塑料袋,87.91%愿意使用节能灯,82.97%愿意节约用水,做到循环使用,76.37%的愿意将带到教室的早餐或用完的废纸随时带走,但只有44.51%的人能拒绝一次性的生活用品,76.37%的可以做到约束自身行为,注意保护环境。

在实际行动方面,当受到周边生活环境困扰时,45.05%的人选择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去改变现状,其他则选择适应和离开环境。而对于“如果所有其他条件允许,您是否会考虑移民到环境更好的国家”这样的问题,33.52%选择“会”,其余则不确定。关于环境预期,设置了“您认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还需多少年能达到一个您期待的状态”这样一个问题,选择5年的学生仅仅占1.65%,10年、20年内的分别占17.58%和35.16%,50年及以上占26.92%和18.68%,表明一般院校的工科学生中,尽管大部分学生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信心充分,但认为需要较长的时间。

四、结论

针对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问题认知情况,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结论: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环境问题十分关心,最为关心的是和实际生活环境及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中对大气环境问题最为关注。学生主要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相关环境知识,但总体上对国家的重要环保政策、环境热点问题了解较少,部分仅限于听说。

(二)在对我国环境环境问题原因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政府、企业、公众意识等方面同等重要,但对涉及我国国情的人口、资源、产业结构与环保技术方面认知较为缺乏。即大部分学生将能将问题归结于管理和意识层面,而对我国实际情况认识不够深入。

(三)对问题解决办法与预期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配合、社会的监督、公民的参与、完善的管理同等重要,认同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在个人行为方面,大部分人愿意选择较为环保的生活方式,但在环保活动和个人兴趣活动、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仅有1/3左右的人会选择以环保利益为重,即大部分人以生活的便利为优先考虑。在环境质量预期方面,大部分学生学生有信心,但认为需要时间较长,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一般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关注和关心我国的环境问题,对环境问题的原因认识也较为深刻,但总体上相关环保知识缺乏,对国家重要的环保政策及相关战略认知不足。因此,工科高校结合专业或行业特点,积极开展环保意识和素质教育有良好的基础,但在促使教育切实转化为学生理念并付诸实践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对相关课程在教学方向、内容设置和教学效果方面应予以重点加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彭赵旭,闫怡新,李金荣.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兼议强化公选课教学效果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5(12).

[2]王洁.高校环境教育公选课建设研究——以三峡大学《环境保护》公选课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2015(S2).

[3]赵本良,章家恩,秦钟.高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实践及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作者:易齐涛

第三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

摘 要: 随着我国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的学术实现了发展,但是随着大学生扩招现象普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受到挑战,大学生浮躁的风气见长,这些不良现象不利于高校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可以结合一些新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环境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诚信教育 大学生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是当代大学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支撑力量,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我国不同领域广泛应用。截止到2010年,我国网民达到4.2亿人,其中大学生占主要部分。新媒体技术结合了一些网络客户端的使用,如微信、微博、QQ等技术,为人们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数量非常庞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可以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诚信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特征,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提高他们遵守诚信的意识,使大学生坚定信念,不能为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有损道德的事情。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让他们在社会上立足。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一)新媒体的内涵。

媒体指的是为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媒介,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途径,也是一类新的工具。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哥伦比亚广播电台提出的,最初意思是电子录像的意思,经过长期演变后,成为一个新的词汇,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可以实现广为传播的媒介,可以针对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为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媒介,实现不同交流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在技术范畴提出的,是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形成的一类新的技术,必须以技术为依托,代替传统媒体,如搜索引擎、网络、博客等都可以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而且新媒体是一个时间上的范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多样化,实现了数字化的传递方式,而且实现了立体化的信息传播。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1.实时性

新媒体技术在信息传递方式上,更具有时效性,让人们可以更及时地获取信息,人们可以将身边刚刚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然后传播到网络上,新媒体的反馈机制是及时的,借助新媒体技术,信息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手边的移动终端,实现信息传递。

2.交互性

在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信息传播具有单向性特征,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中,传播形式更多元化,而且实现互动,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实现双向互动,大众可以借助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心声,人们的言论自由权得到充分发挥。

3.共享性

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新媒体的信息传递实现了共享性,不论是任何年龄、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实现交流,信息的传递具有开放性,人们可以通过下载和分享的方式,传播各类信息,信息传递更便利。

二、新媒体环境对学术诚信的冲击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进入信息化时代,他们在学术分析中常常借助网络查找各类资料,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各类资源,为大学生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导致大学生治学方式转变。大学生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研究课题后,缺乏学术的诚信教育,导致过多地引用他人的文献,甚至出现剽窃的问题。新媒体为大学生学术研究提供便利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学术失信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新媒体为培养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提供了新的途径,高校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采用新媒体技术,借助各类有效的传播途径,使大学生实现良性发展。大学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其学术性特点非常突出,诚信建设是推进学术教育的重点。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措施

(一)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提高媒体素养。

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中,应该树立有为的理念,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是高校的责任,面对网络技术时,高校和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对诚信环境教育的优势和挑战。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核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发展的支撑,大学生是未来发展的支柱,所以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祖国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老师和学校都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实现以德树人。高校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的主要实施机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优点,积极参与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力量和技术理念,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各类需求,建设以新媒体为阵营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新媒体运用产生的影响是多面的,网络上也有一些不良信息传递,对大学生身心造成侵蚀,因此,学校组织领导应该实现主动有为,结合新媒体进行正向能量传递。

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特征,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些平台,如QQ、微信等,达到良好的网络交互效果。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道德素养是通过不断学习构建的,所以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合作为方式,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实现可持续的互动学习环节,借助智能化的网络互动手段,实现实时交流,在相互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让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新媒体交互性的理念和特征,掌握新媒体环境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会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节中,新媒体环境的交互性可以充分发挥其辐射性作用,让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接受诚信教育,可以受到感染。而且新媒体环境的改善需要诚信教育实现,在诚信教育的实效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

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应该充分分析多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通过声音、影像等元素,使诚信教育更生动形象,改变原有单一说教的气氛。借助传统媒体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其宣传的时效性比较差,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而且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是单向的,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是比较被动的。借助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可以畅所欲言,对诚信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形成良性的沟通机制。

(二)践行诚信规范,提高诚信自律能力。

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时应该结合社会、政府等层面进行系统建设。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诚实守信的原则,在良好氛围和机制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才更具有凝聚力。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诚信教育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发生很大的改变,随着这些改变的发生,一方面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带来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诚信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我国市场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合理市场机制的形成有待发展,这就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形成产生削弱作用,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冲击,社会上带有功利化的倾向,很多人由于利益驱使出现道德观念扭曲的问题,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的诚信风气,投机取巧行为时有发生。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发展,各项制度在建立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这就导致诚信机制的建设存在局限性,在很多不良道德观念下,大学生会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还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辐射的作用,对绿色诚信教育环境建设还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很多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功利化,甚至具有享乐主义思想,过于追求安逸和财富。面对一些负面的社会情绪,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诱惑,推动绿色教育机制的传导,政府和社会等应该不断制定规范,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提供一定的基础。

(三)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建设。

新媒体作为一些社会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是一类新型的技术,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迎合大学生崇尚平等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的生活一直被新媒体技术包围。在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中,可以将共青团作为牵引,完善正能量的辐射功能,增长新媒体的引导力和影响力。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到主要作用,所以高校领导应该分析学生的心态,对他们使用新媒体的趋势进行分析,广泛运用信息平台宣传诚信教育的内容,定期为学生发送手机报的形式,在实名认证的人人网、QQ群等平台上进行积极引导,通过互动方式,让大学生处在诚信大环境中,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共青团系统的方式,在共青团系统中,实现对新媒体的宣传工作,请专业人员对新媒体环境中的诚信环境建设进行评估,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教育环境构建进行整体指导,然后领导全校进行诚信环境建设、信息化建设尽管效率比较高,但还是需要人管理,如果高校领导可以准确把握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的心态,可以及时收集有效的信息,并且及时反馈这些信息,对于涉及诚信问题的时事加以总结,作为案例引导大学生。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应该实现共青团与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诚信教育的深层次传播,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努力学习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强化新媒体的互动效果和服务的多样化,完善诚信教育理念,并且将这些理念深入实际行动中,大学生如果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认识到新媒体的便捷性,便会增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认同感,自觉采用新媒体技术接受诚信教育。在对高校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中,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各类网络资源分散,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节约大学生在新媒体上搜索各类内容的时间。

(四)强化高校诚信制度的建设。

考场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大学生考试中,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对学校校风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考试作弊最基本地反映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比较差,因此,高校应该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标准化考场建设,强化诚信教育效果。

高校应该建立相关诚信机制,积极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各类考场建设的标准,将其作为标准,然后在校园中实现校园一卡通的信息化管理,完善信息化服务方案,防止徇私舞弊现象发生。高校在考场标准化监控应该采用实名制刷卡的方式,完善考试信息一体化制度建设。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应该完善诚信评价的体系,使诚信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常态。

(五)强化社会诚信环境建设。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完善大学生的自我形象。高校应该通过各类政策,促进新媒体具体运用,积极创造和谐的环境,为大学生提高自我形象提供良好的软件、硬件和文化的烘托,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提供技术支持。高校应该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让学生明确网络文明规范。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冲击下,多数大学生是可以明辨是非、公正分析社会热点的,但是还存在少数大学生迷失方向的现象。高校应该让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让他们通过解读案例的方式,了解在网络上宣传虚假信息的严重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具有时效性,而且受众可以互动,避免单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传递更有效。与此同时,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特征,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这就导致很多虚假信息,或者很多不良风气的传播,对大学生产生侵蚀作用。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应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卫国,梅贞.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03:110-115.

[2]杨敏.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2:182.

[3]刘洁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认同路径探究——基于佛科院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的调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203-204.

作者:王丹

上一篇:社会生活与法律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