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面对大学生的恋爱现状,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对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本文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的爱情教育。关键词:大学生爱情教育弗洛姆内容途径爱情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主题。

第一篇: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

对“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为了解“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与内容,本文通过对徐州师范大学“90后”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认为“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主体l生不断增强,但仍缺乏理性,需要引导,要加强对“90后”女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关键词:恋爱观;女大学生;调查

爱情是人类永不衰竭的话题,婚姻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课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女大学生们的爱情是否已经由“柏拉图”式的理想转变为物质利益至上的现实考虑?为了对“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有更准确的认识,笔者借《“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来探析“90后”女大学生的爱情观。

一、调查基本情况综合概述

本次调查以采用调查问卷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徐州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女生,调查时间为2009年底至2010年初。本次调查共发放不记名问卷220份(其中大二、大三各发放110份问卷),回收205份(其中大二100份、大三105份),回收率为93.2%。

二、主要概念界定

本文是对爱情观的调查,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爱情”。柏拉图认为,爱情分肉体之爱和精神(心灵)之爱两种,肉体之爱是低级的、卑俗的,心灵之爱是高级的、高尚的、是真正的爱情。罗素认为,性欲是爱情产生的根源,爱情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性欲的满足。基于心灵论和性欲论,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爱情三元论的观点。斯腾伯格认为人类的爱情由三种成分组成:一是亲密,是指伴侣问心灵相近,相互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对彼此的喜欢与期待,属于爱情的情感成分;二是激情,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相互吸引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力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分;三是承诺,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短期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分是指对两个人间的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的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分。

讨论爱情观,除了要讨论爱情的内涵而外,在多元化的背景中,恋爱活动的参与者也应该是明确的话题。同性恋现象的出现使得原本隐晦的问题被呈现在人们面前。恋爱除了是同性或异性之间,也存在自我欣赏的个体,也就是所谓的“自恋”。影视明星也让不同青年朋友陷入“恋爱”的“躁狂”中,这与“暗恋”某人极为相似,或被称为“单恋”。异性恋、同性恋、自恋以及单恋都是恋爱发生在不同个体之间或同一个体的感情付出,是人类正当表达情感的方式。本文为了研究具有代表性,所要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异性恋人群。

三、调查主体内容分析

本文对于爱情观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三项指标体系上,即:择友标准、恋爱观以及性观念,此次问卷的设计围绕此三项指标展开调查并作分析。择友标准可以反映出恋爱者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恋爱观则考量恋爱者在恋爱这一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性观念是对恋爱观的一个补充,此三者是构成爱情观的主要内容。

(一)择友标准,逐渐注重个人品质

通过调查了解到,“90后”女大学生在选择男朋友的标准上仍以重视个人品质为主,在个人品质良好的基础之上,家庭背景和发展前途会成为择友的基本要求。对恋爱行为的认识上,更多的女大学生希望在爱情和学习之间寻找一個平衡点,且大部分人认识到恋爱是婚姻的准备。但是在恋爱动机上则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且唯“感觉”是从。在性行为的认知上,作为恋人之间的性行为能够被宽容和理解,而非恋人之间的性行为则被否认与排斥。

在“您觉得选择男朋友重要的因素有哪些”一题中,题目为多项选择且不超过四项。调查结果显示在10个备选答案中,依重要度分别为人品(161)、责任心(134)、性格(114)、共同语言(81)、健康状况(67)、学历(35)、家庭背景(31)、外貌(24)、幽默感(17)以及其他(4)。由此可见一些外在明显的特征(如学历、外貌、家庭背景等)已经不是选择男朋友的主要标准,而内在的品质(如人品、责任心、性格等)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此外,共同语言和健康状况与备受关注,看出“90后”女大学生表现出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在“希望男朋友的性格”的因素问题中,排序为关怀体贴(146)、稳重成熟(133)、风趣幽默(42)、活泼健谈(29)、有威慑力(14)、内敛沉默(10)、浪漫诗意(6)以及其他(1)。在女大学生心目中,最好的性格品质集中体现在“关怀体贴”和“稳重成熟”。而此两者又恰恰是维系恋爱关系的重要因素,可见“90后”女大学生择友理性化因素上升。

在感情的问题上,女生更加容易接受循序渐进的温和的追求方式(如图二),认为爱情不同于其他的情感,它是人类恒久的追求,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幸福的体验,需要两个人之间不断接触和相互了解,这也是一直以来大多数女生所持的观点。而追求方式如何,是决定恋爱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真心固然重要,但是女性也很在意对方表达爱情的方式方法,往往理解为对自己是否尊重和对这份感情是否珍惜,调查结果直接可以反映出“90后”女大学生的传统特质,以含蓄内敛为主,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人,也不会轻易地表露心声。在面对喜欢自己而自己却不喜欢的人时,“90后”女大学生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有超过70%的人可以真诚地拒绝对方,如图三。当面对自己喜欢而不喜欢自己的人,也有超过60%的人选择了放弃(图四)。由此都可以看到,“90后”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

(二)恋爱观,尚待进一步完善

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恋爱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样本量为115),认为“两者没有关系”的样本量为82,占到有效样本量的40.4%。还有6人认为两者不可兼得。当面对两者冲突时,有121人选择了“游离在两者之间”,坚持“以学业为重”的个案数为76人,占到37.1%。以“爱情为重”的个案数,仅有8人。由此可见,“90后”女大学生对恋爱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的,能够正确地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具有恋爱的意向;在处理两者关系上处于一个摇摆不定的状态,并倾向于维持这两者的关系,但是半数的“游离”状态足见对爱情的渴望。虽然认识逐步理性化,但恋爱和学习的正确协调关系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使之趋于平衡。

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60%的同学认为“恋爱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有77位同学认为恋爱只是“跟着感觉走”,只有不到3%的认为“恋爱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有近四成的人认为恋爱不考虑将来,则说明部分“90后”女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认识存在着认知不明的现象,对恋爱观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成熟。

对于校园恋爱现象的看法,也直接反映了本身是否会做同样的行为。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人对于“校园内拉手拥抱”的现象表示了“不合适”,但是同时也认为“这是属于私事,不干预”,有69位同学认可了这个行为,并且表示自己也会做相同的行为。还有占全部样本量17.1%的学生认为“佩服他们的勇气,但是自己不会去做”。这反映了女大学生对于校园内拉手拥抱现象的宽容和理解但并不认可。调查数据还显示,27.3%的同学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宝贵经历”,有7人没有考虑过在大学恋爱,绝大多数的个案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需要“顺其自然”。这也说明了,虽然在心理层面向往恋爱,但是在实际中却不一定能够拥有爱情,并且对爱情也持一种“随缘”的态度,这种认识是现实而理性的,但缺乏积极成熟的认知和理解。

恋爱动机可以直接反映恋爱者在其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并且也可以说明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于恋爱追求的价值体现。根据调查结果,以认可度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127)、“感觉来了”(118)、“到了应该谈恋爱的年龄”(38)、“为以后寻找伴侣”(34)、“弥补内心空虚、以寻找精神寄托”(32)、“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4)以及“对方追求强烈、不好意思拒绝”(3)。由此可见,“90后”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更多是一种感性的选择过程,是一种追求自己价值观念表达的方式,并不具有要寻找一个能够相伴一生的伴侣的成熟想法,这样的恋爱动机反映也说明了,“90后”女大学生们的恋爱观还不够成熟,虽然较之传统思想有了现实且理性的表现,但仍需要正确的教育,使之日趋成熟健全。

(三)性观念,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此次调查发现,性知识的获取渠道分为八类,并按照关注度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报纸杂志(121)、同性同学(118)、学校教育(82)、网络(81)、异性同学(29)、父母亲(21)以及其他(19)。由此可见新时期下,性知识获取渠道中,报纸杂志和同性同学成为来源主体,并辅之以学校教育和网络。但是从报纸杂志、同性同学以及网络中所获得的性知识是否科学合理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对于大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的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婚前同居是一个老话题,受到了现在青少年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20%的人“坚决反对婚前同居”,有108人认为“只要自己愿意,赞成婚前同居”(如图五)。对于“一夜情”的认识,有99人表示“坚决反对”,66人表示“不反对,自己也不会尝试”,而有37人占全部样本量的18.0%表示“慎重,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这两项测量中,明显可以感受到对于“婚前同居”和“一夜情”的接受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差别就在于两者对象之间关系的不同,婚前同居主要是男女恋人之间,一夜情通常发生的对象却不是男女恋人。大部分女大学生对一夜情是不认可的,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种性的宣泄,一种纯粹的生理需要。女性的生理特点也决定了,若是发生一夜情,自身受到的伤害大大高于男性。并且,女生要承受的身心压力在这方面比男生大得多。能够认识到一夜情是没有感情基础的,更谈不上爱情的保障,一招不慎,女生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对“包养”现象的看法(如图六),有158人认为是“追求虚荣和富貴、一步登天”,占到全部样本量的77.1%,仅有40人认为是“出于自愿”。由此可见对“包养”,“90后”女大学生依然持批评意见。在“爱上已婚男人”的抉择中,大部分表示会“克制自己的感情,不会充当第三者”(151人选择了此项),约占全部样本量的73.7%,有17人表示“可能充当第三者”。

三、分析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强,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到来,给我国带来了全新的价值理念和理解视角。一直处于缓慢更新状态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多元价值取向的冲击。传统婚恋观也受到了这样的冲击,追求婚姻独立、追求性解放、追求独立自主,都成为了这个时代女性运动的特征。对处于知识更新最快、接受内容最多的“90后”女大学生来讲,面临着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和激进理论方面的冲突,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借助于此次调查,笔者认为“90后”女大学生的爱情观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注重在恋爱中的主观感受

调查中发现,有近四成的人认为恋爱就是跟着感觉走,在表述谈恋爱的动机时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感觉来了,且认为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在对“恋爱是否应该以结婚为前提”的态度上,超过半数以上人认为恋爱不一定要以结婚为前提。只有部分人认为恋爱和将来的婚姻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都说明了“90后”女大学生对于大学期间的恋爱更多是追求一种爱与被爱的感情,与以后的婚姻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婚恋中"90后”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自我的主观感受成为婚恋中重要因素,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二)选择男友的标准中仍以人品作为主要考量标准

以往调查中反映出经济基础是女大学生择友的重要标准,但是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对于“90后”女大学生来讲,人品好、性格好、关怀体贴以及稳重成熟成为她们择友的重要标准。当问及为什么没有选择经济基础较好的男友时,大多数人的看法是生活不一定要富有,但是一定要幸福,而富有的生活却不一定幸福,一起奋斗才知道生活的幸福。可见“90后”女大学生择友的标准也更注重精神层面,心态更为积极,对于幸福观的认识更为理性和辨证。

(三)注重情感交流成为女大学生择友的重要准则

调查中发现,面对一个自己喜欢和一个喜欢自己的人,这是女大学生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更多的人愿意去等待一个喜欢自己且自己喜欢的人。这也就说明了,情感交流已经成为女大学生选择男友的重要准则。爱情永远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单方面的主动是得不到美满生活的,它需要双方的互动才能产生,“90后”女大学生的情感理性增强,对情感的要求也日趋提高。

(四)性观念逐步开放,性约束认知理性客观

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价值体系多元化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性刺激因素增多,“90后”女大学生的性观念也受到了冲击。对于性表征的一些行为已经能够接受,例如,对婚前同居已经有一定的宽容度,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也表示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于一夜情、包养等性越轨行为仍持严肃的排斥态度。在性知识获取方面,显示了学校对于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总而言之,“90后”女大学生的爱情观趋于合理、趋于现代性,但是在调查中还是发现很多女大学生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不足,缺乏对社会的了解,活在纯理想化的生活中。尤其表现在对于工作和婚姻生活的估计不足,表现出太多乐观。同时还发现,“90后”女大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过于单纯,缺少应对爱情危机的处理措施。因此必须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恋爱婚姻意识和社会意识教育,这将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需要漫长的摸索和实践过程。

[责任编辑:杨荣华]

作者:张吉东

第二篇:试析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摘要: 面对大学生的恋爱现状,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对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本文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爱情教育弗洛姆内容途径

爱情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主题。大学生作为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年龄一般在18—24岁,正处于由异性向往向恋爱择偶期的过渡时期,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形成和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和热烈的追求。长期以来,高校的爱情教育仅限于思品课和事发后的处理,缺乏对学生爱情观的教育和引导,缺乏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爱情观的相应措施。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爱情教育必不可少。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社會学家、伦理学家和哲学家埃利希·弗洛姆(1900—1980)在其著作《爱的艺术》中阐释了有关爱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一些理论对大学生的爱情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难道只有那些能帮助人们猎取到金钱和名望的东西我们才考虑去学?”爱是需要学习的,这是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的,一般人的爱,关注的是如何找到一个可爱的对象,而很少注意对象本身及爱的能力或可能性的理论认知。“尽管有不少人明显遭到了爱情的失败,但极少有人去努力学会爱情这门艺术”。在这本书中,弗洛姆批判了对爱的三种误解;其一,把爱理解为如何得到别人的爱;其二,认为爱是简单的,与生俱来的;其三,认为爱只是爱的对象而不是能力。他还指出,“要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正如生活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如何去爱,就得像学习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或者医疗和工程一样去开展行动”。如果一个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没有基本的文化修养、爱情道德、传统美德,人格就是不健全的。要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就应把爱情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弗洛姆关于爱的构成要素

弗洛姆对爱是这样界定的:“爱是指热烈地肯定他人的本质,积极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在双方各自保持独立和完整性基础上的相互结合。”由此可以看出,爱既是人处于克服孤独的需要,追求与他人结合,又是各方维护自我、保持个性,不把自身消融于他人之中。爱是一种活动,一种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平等、各自独立、相互肯定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结合。弗洛姆把爱分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兄弟之爱、母爱、性爱、自爱和上帝之爱。为了不使爱变得抽象,弗洛姆提出了爱的构成要素:给予、关心、负责、尊重和了解。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

首先,爱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给予不是在物质领域,而是在人文领域,给予人的整个人格或生命,把他一生中最宝贵的生命活动、兴趣、理解、知识、幽默、欢乐、悲伤等无私地奉献出来。通过给予,“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足、我的能力”。

其次,爱意味着关心。这在母爱中表现得最为显著。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就没有爱。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爱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们为所爱之物而劳动。

再次,爱是责任。“责任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需要的响应”。负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需求予以响应。

最后,爱是尊重。就是承认对方的自由和独立性,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对方独有的个性并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缺乏尊重、责任心会很容易变成控制别人和奴役别人的另类心理。

弗洛姆把爱看作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一种情感体验,从精神上界定爱,指出爱的本质是给予。弗洛姆的这些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大有裨益。

二、爱情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素质是描绘个体条件和能力全貌的综合性概念。对未来研究极具权威的罗马俱乐部总裁佩西在《未来一百页》的报告中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揭示未来,有一点是首肯的,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又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按素质系统划分,即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而大学生的爱情教育则关系到培养人、塑造人的问题,教育学生怎样走好人生路,是高校教育必须担负起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跟青年男女个别地直接谈有关爱情的事情是很有益的。跟十七八岁的青年直接做没有掩饰的谈话,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需要的——需要教导青年来谈爱情。

首先,爱情教育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人从出生到成熟直至死亡,各个阶段都有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也就是说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明显的年龄特征。人在一生的发展中既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又表现出了连续性,心理学家们都把人的一生分为阶段来研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0—1.5岁是婴儿期,人格发展是信任对不信任;1.5—3岁是学步期,人格发展是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3—6岁是儿童早期,人格发展是主动性对内疚;6—12岁是小学期,人格发展是勤奋对自卑;12—18岁是青少年期,人格发展是认同感对角色混乱;18—24岁是成年早期,人格发展是亲密对孤独;25—65岁是成年期,人格发展是繁殖对停滞;65岁以后是老年期,人格发展是自我完善对失望。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至24岁之间,正好属于埃里克森所划分的成年早期,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体验爱情的实现。发展亲密感对顺利地进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由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可以看出,情感是人的生存的必然需求,这个时期心理发展特点表现为需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亲密感,恋爱是这个时期人的成长过程较为显著的特征。如果人为地阻止大学生这种心理成长,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成长。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对真正爱情的含义、爱情的本质及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很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爱情观。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爱情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什么是爱、爱的价值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使学生明白爱情产生的生理、心理因素,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如何被爱。

其次,爱情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能正确驾驭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应该使学生对人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婚姻、爱情、家庭。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才产生了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才开始了人类的发展史。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爱的需要。

最后,大学生中出现的爱情问题需要教育引导。不同学者对我国大学生恋爱的情况都作了调查,尽管调查年限、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调查所得数据不同,但是从这些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恋爱已是大学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显示,有56.4%的大学生谈过恋爱。笔者2000年对西北边远落后地区大学生恋爱情况进行调查,有恋人的大学生占28.3%;2006年对宁夏师范学院大学生恋爱情况进行调查,正在谈恋爱的学生中05级占29%,04级占32%,03级占38%。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恋爱表现出下面几个特征:

①年龄低龄化。它是当今大学生恋爱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往大学生恋爱以高年级或毕业班居多,而现在许多学生入校不久便加入恋爱大军。

②方式公开化。我们知道,大学生的爱情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改革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谨慎严肃期(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学生被禁止谈恋爱,谈恋爱处于地下;开放突破期(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文化的交融引发了社会观念和大学生自身观念的变化。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行为有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大学生的恋爱方式日渐开放,由地下转入地上;网络条件下的速成期(2000年至今)。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不在乎别人的注目和议论,在校园里形影不离,大庭广众之下卿卿我我已较为普遍。

③爱情表达方式缺乏修养。表现为恋爱行为不检点、不约束、甚至放纵。

④恋爱动机简单化。只恋爱而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恋爱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不少恋爱者的动机只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或虚荣心的需要,消除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充实课余生活,满足好奇心,随大流等。

当然大学生爱情观的主流是健康的,认为爱情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在相互学习中建立。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一部分学生中,爱情观不成熟,表现为爱情至上,把爱和被爱视为人生的第一目标,终日沉溺于爱情之中;游戏人生,一些大学生谈恋爱奉行的是“只求现在拥有,不求天长地久”,消除寂寞,打发时间;恋爱中缺乏责任,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未来没有一个清晰构架,对于未来家庭生活中需要担负的责任,还没有心理准备,爱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在脑海里闪现的一种拥抱的冲动而已。从大学生恋爱中表现出的特征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谈恋爱的时候,不理解爱情的真谛,不理解什么是爱,不能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道德、恋爱与性等的关系。

如前所述,爱是一种能力。爱情不仅仅是一种瞬间强烈的性爱激情,还是一项挑战和意志抉择,一项生命本质追求的价值判断,一个人生历程的切实承诺与实践。爱情是意志行为,是个体人格成熟发展的需要,爱情的指向是自我独立意志的主动抉择,是人类成熟个体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拥抱爱人的生命,是以自己生命的本质去体验爱人的生命真谛。爱不是无师自通的情感,面对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教育工作者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要引导大学生善待自我和他人的情感,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了解自我,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爱情观,为拥有完整和谐的人生做准备。

三、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内容、途径

大学生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爱情观,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不是鼓勵学生谈情说爱。鉴于此,爱情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爱的本质,爱的道德教育,爱的情感教育,爱的艺术教育,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教育,失恋教育,爱情与性的教育,生理教育,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关系的教育,法纪教育等。爱情教育的核心是爱情的道德教育。卢梭说:“道德的美必然增添爱情的美。”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爱情能使理智有助于感情,能向感情注入道德力量,使内心活动在道德上趋于高尚,而不使人去盘算他所爱的人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只有当感情和思想融合成人对人的道德责任感,爱情才会是高尚的。”

大学生爱情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下:

首先,加强爱情的理论学习。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艺术。爱情实践的基础是爱情理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首先要解决爱的理论问题,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处理恋爱中的各种关系,等等。可以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推荐有关爱情的名著如《情爱论》、《爱的哲学》(瓦西列夫)、《爱的艺术》(弗洛姆)等,提高大学生的爱情理论水平。

其次,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开展同伴教育,发挥群体效应。团体辅导是指在团体指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互相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群体既表现为具有独立性、有主见、不盲目服从,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又因其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喜欢参照和效仿,同时渴望认同和学习,希望得到支持和肯定。团体辅导的功能可以满足和适应大学生的这一需要。通过同辈群体的互动,助人自助,面临同样问题的学生能一起分享爱情问题中的烦恼与挫折、喜悦与欢乐,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爱情问题的认识,培养健康人格。

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具有良好的校风的学校环境和一个温暖融洽、团结和谐、好学上进的班级环境,给学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感染和思想熏陶,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恋爱心理活动和行为。

最后,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大学生恋爱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弗洛姆著.赵正国译.爱的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3.

[2]张成山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8.

[3]黎文森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8.

[4]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5]张向红.我院学生恋爱观探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

[6]刘涛.近十年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研究综述.江西教育科学,2007,(11).

[7]王守纪等.爱的艺术与爱的教育——弗洛姆爱的理论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5).

[8]潘清泉.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思考.柳州师专学报,2005,(4).

[9]何桂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恋爱观演变轨迹的探讨.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

作者:张向红

第三篇:论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关于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能够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入手,分析了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爱情缺乏理性思考,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吸引力等原因。关于如何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大学生正确爱情观,主要包括加强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与分级管理,选择优秀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辨别能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影视作品;大学生;爱情观;影响

影视作品是电影作品和电视作品的统称,由于包含丰富的信息和多种传播渠道被广大观众喜爱,在观众中占很大比重的是大学生群体。影视作品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爱情”,它所传达的爱情观对大学生的爱情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在耳闻目睹和身临其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无声中激励着受众去探求人格的完美,促使受众在美的情景中主动参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1]。分析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积极和消极影响,探讨社会、学校和家庭如何利用影视作品向大学生群体输导正确的爱情观, 引导他们理性地对待爱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

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应当重视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努力克服消极影响,通过选择正面的影视作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消除大学生爱情观中功利化和物质化的倾向,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积极影响

在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形成的过程中,影视作品扮演着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由于爱情影视包含信息的娱乐性和丰富性,其中包含正能量的主题和情节必然会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爱情关系中突出无私奉献。注重对爱情的奉献与守护是中国传统爱情观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对于爱情的奉献与守护,我们可以在很多爱情影视作品中看到。如电影《山楂树之恋》,这类现实主义题材的爱情片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别样的爱情体验。纯洁爱情关系当中,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让对方知道,只要把这份爱情默默地守护在心底,就能体验到内心甜蜜的幸福。这类影视作品中的爱情强调默默付出,不管最终能不能感动对方,都能收获心灵的幸福。

二是在爱情挫折中学会坚韧执着。爱情观尚不明晰的大学生觉得有困难波折的爱情就不是真爱,喜欢把错误归咎于对方,甚至期待下一段感情会更好。在电影《云水谣》中,陈秋水和王碧云两人之间海峡相隔、音讯全无。但为了坚守对爱情的承诺,王碧云执着地守候爱人归来。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无视于岁月的前行而依旧云水不变的爱情,他的眼中有痛苦、无奈,但没有丝毫的动摇和疑惑,虽然他们之间的时空在拉长,但他们之间执着的情结始终系着彼此的心。其实,爱情中矛盾在所难免,只有彼此包容,耐心地去培养感情,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心灵,只要愿意去执着地坚守,那么这份回馈就一定是值得的。这类爱情影视作品在让大学生体味爱情的包容与执着的同时,也会让他们学会更加珍惜彼此,加倍呵护这份情感,在执着和坚守中共同成长。

三是理性地在感情与物质冲突中做出抉择。人类追寻爱情本质上就是追寻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感,在爱情中过度注重物质也就使爱情失掉这个本义,爱情最终会不复存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所传达的主题就是寻找那个“正确的人”。女主人公文佳佳最终意识到没有感情的金钱供养关系让人心寒,优越的生活条件并不是爱的真义,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男主人公弗兰克“豆浆油条”般的不离不弃和无微不至。在这部电影所传达的爱情观中,一段感情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双方人格都是独立的,是精神上相互理解和沟通。大学生在面对感情与物质冲突必须做出价值选择时,要清楚物质保障固不可少,但是心灵相通带来的愉悦、情感相依来的安心才是爱情中最难得、最珍贵的部分。财富可以在未来通过努力共同创造,而情感迷失了就真的很难再找回了,只有感情的存在,恋爱双方才会被幸福感所包围。处在爱情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应当如何来寻找和培养真挚的爱情,是为了物质丢弃自我成为另一方的依附还是注重在双方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精神沟通,这部影视作品给出了理性的选择参照。

(二)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的消极影响

当前,影视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平台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屏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消极影响”[2]。一些影视作品尤其是西方的爱情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诱导大学生在爱情中崇尚性开放。近年来,西方影视剧通过网络吸引了大批大学生观看,其中部分爱情片对于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西方爱情影视剧中传达的是西化的爱情观,恋爱关系相对复杂,对性的观念也比较开放。这些影视使一部分大学生进入了对于影视作品欣赏的误区,盲目崇尚感官刺激的恋爱方式,导致有的大学生对待爱情不够珍重,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二是诱导大学生在爱情中过分强调物质享受。部分影视作品强调爱情中的物质享受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思想冲击,使得部分青年大学生爱情观的错位、扭曲。这类影视作品使许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女大学生过分迷恋追逐钱权,进而以此作为首要择偶标准。如在国产电视剧《蜗居》中,大学毕业生海藻无法忍受购房的压力与生活的辛酸,丢弃感情选择物质享受并陷入第三者的困境。还有部分影视作品直接或间接地把爱情物质化,把爱情变成了利益权衡中的“快餐式”爱情,使得爱情观念由传统的专一、责任爱情观转变成“物质化、金钱化、游戏化”的爱情观。

二、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产生影响的原因

对于长期处在校园里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过多地接触社会,对爱情抱有相对多的渴望与幻想,为了更多更便捷的了解异性,影视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它们对于大学生这样特殊的群体造成影响的原因主要有:

(一)大学生对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缺乏理性思考

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还处于形成阶段,当他们面对爱情时,还不能对一些问题做出理性判断和处理。一部分学生对影视作品中腐化、炫耀、堕落的恋爱方式不加辨别地接受,有的大学生忽略自己的经济基础艳羡并效仿在影视剧中的奢侈生活方式,模仿爱情剧中男女主角之间的浪漫享受,盲目追求时尚奢华的爱情。爱情的培养需要很强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判断力,而不是一时的心理冲动和生理快感,如果对情感问题的考虑欠缺细致周到的分析,一旦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给双方带来痛苦的情感体验。

(二)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吸引力

关于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吸引着大学生的关注,大学生之所以喜欢爱情影视的表现形式,大致出于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影视作品能够形象地渲染爱情氛围。影视作品以一种包含声音、图像、语言和行为的形态,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各种感官,唤醒了大学生关于爱情的各种情绪,从而满足了他们对于爱情浪漫场景的想象和渴望。如《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罗斯站在船头的经典镜头,这个美妙的画面能够深深打动观众,容易得到对爱情期待渴望的大学生的认同。

第二,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相对于课堂教学,其故事情节紧凑完整,对于人物的刻画更为细腻,矛盾冲突更为强烈。这种完整的情节和矛盾冲突能够唤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使得大学生对于爱情产生了强烈的期待、好奇、茫然的心理。在影视世界里,他们时而渴望《泰坦尼克号》的凄美,时而被《浪漫满屋》的温馨所感动,影视作品的导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展现。

三、利用影视作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对策

如何传播影视作品的正能量,利用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并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与分级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要把监管落到实处,加强完善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与分级管理,使社会主义影视文化依法健康传播。针对当下的影视作品传播现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对影视作品加强审查并进行分级管理,对于爱情观扭曲的影视作品严格控制其传播渠道,影视制作单位也不能仅仅为了逐利和迎合错位的消费口味而忽视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选择优秀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

为了避免纯粹理论灌输导致的教育低效,可以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采取“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模式[3],将经典爱情影视运用于显性课堂教学,通过非传统教育形式灌输符合教育目标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片,用生动形象的影视作品强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如运用获得奥斯卡奖的经典影片《美丽人生》作为影视教学资源,以该剧的剧情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在爱情挫折中的具体问题设计教育专题,按专题内容要求将该片加工成为专题教育的题材。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分析,提高他们应对爱情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辨别能力

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目前在高校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可以通过系列化、常态化的课堂讲学、专题讲座、心理咨询、读书沙龙对大学生进行定期辅导,此外,还可以利用经典影视赏析等形式潜移默化的提高大学生的对于爱情真谛的深入理解,以引导他们在恋爱问题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理智选择。培养大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辨别能力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面对影视作品中的爱情观,能够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地选择内容加以赏析,不断加强自我约束能力。

总之,影视作品从诞生之日起就已深入人心,传播影视作品的正能量对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积极影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多方共同支持和努力。(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三峡大学为例”的研究成果,三峡大教〔2013〕16号。

参考文献:

[1] 刘晓:试析红色原创影视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

[2] 张法,赵勇:网络影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与屏障[J], 电影文学,2010(16).

[3] 连泽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界,2009(7).

作者:闫少华 邢涛

上一篇:论法律与道德论文下一篇:特殊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