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研究论文

2024-04-11

大学生创业研究论文(精选6篇)

篇1:大学生创业研究论文

大学生社会网络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论文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打造"创业型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业活动,而我国青年大学生群体想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将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本,投入时间、精为转换为产出,就要摂除擬弃陈旧的就业观念和不良的就业心态,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资源,汲取他们的业务管理的经验、技巧和能力,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学会发现并抓住发展机会,创建企业,推动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本文结合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对大学生创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者分别从创业者个体特质、创业背景、社会资本等方面探讨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创业是个体获取信息,整合资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创业个体需要广泛依赖其自身的社会网络。研究发现个体在创业过程各种创业信息和资源来源于其所在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在大部分成功创业个体创业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网络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但是关于社会网络对个体的心理特质,特别是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甚少。而在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中,Bandura认为在社会网络中信息和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不仅会导致个体对其自身创业能力的认知偏差,更会影响其对创新效能、对机会的识别、风险的容忍程度、关系协调感,进而影响个体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

综上所述,本文选择我国大学生社会网络为自变量,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创业意向为因变量,研究我国大学生社会网络、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

.............................

1.2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2.1研究内容

我国对创业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个体行为特征和创业过程,对创业意向的相关研究还处于"万里长征第一步"。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创业主体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较少,将创业主体的社会网络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结合起来探讨创业意向影响的相关实证研究更加匮乏。本文以此为契机,针对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意向,引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试图打开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在三者作用机理中的黑箱。本文旨在研究在校大学生群体创业自我效能感对社会网络和创业意向的影响机理。

1.2.2结构安排

本文主体结构共分为6章,如下:

第1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以中国特色国情为研究背景,阐述本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并对本文整体研究结构的划分进行了解释说明。

第2章为理论回顾和文献阐述。针对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分别阐述分析了社会网络的相关概念及测量维度、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测量维度、创业意向的概念及测量,了解三者相关关系理论的研究现状,试图打开创业自我效能感在H者作用机理中的黑箱,明确本文研究的方向。

第3章为理论模型与假设。本章依据上一章节相关的文献研究和综述,提出创业自我效能感对社会网络和创业意向的的作用机理,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明确各变量数据来源,包括社会网络的度量、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度量、创业意向的度量,最后构建了本文的结构方程模型。

第4章为实证结果分析。通过问卷发放,收集并整理调査样本数据,对样本的基本信息做了描述性统计,对问卷变量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验证了问卷的效度和信度,为第5章模型的验证做铺垫。

第5章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针对所得到得样本数据,运用SPSS21.0及AMOS20.0统计软件对文章提出的假设进行统计检验,验证创业自我效能感对社会网络和创业意向的部分中介作用。

最后是本文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总结研究结论提出分析建议,并根据文章的研究结果和研究局限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深入规划。

...........................

第2章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2.1创业相关理论

对于创业的概念,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创业是和各种创新行为相联系的,创业是企业建立、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目标将新产品、新工艺、新组织和新市场组合有目的性的市场行为。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是一个主动寻求机会或机遇,并借此机遇将资源整合进而创建企业的动态过程。Daviidsson研究发现,创业过程是发现并抓住机遇,并创建或设立新组织、输出新产品或新服务的过程,并在此过程初期构建其化会网络。陈震红等认为创业是发现、把握潜在机会为最终消费者创造或増加价值的过程,此过程需要个体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在动态的时间和动态的环境中进行。周伟明和吕长春认为个体创造、塑造、识别并捕捉各种机会,利用自己的网络关系,创造未来增值的创业过程,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Timmons认为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创造、革新的基本能力,高超的商业技能、通盘的管理技巧、及充分的网络关系。

创业是一个独立个体寻求机会,抓住机会,整合资源,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并承担相应风险并获取利润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风险,风险由创业者自己承担,这就要求创业者必须寻求共同承担人或者分散风隐,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创业者付出时间、努力、财力,寻求相应的社会资本的投入,让市场和社会承担部分风险,创造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和新的`价值,并得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

2.2创业意向相关概念及理论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青年群体,激发并了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是了解其创业行为的重中之重。创业意向研究在整个创业相关研究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有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备受研究者青睐,毋庸置疑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关注是探索该现象的前端研究。

作为目前在创业意向领域运用最广泛、最可信的TPB和SEE模型两者被大量的运用在实证研究当中。在这些模型中,个体创业意向的形成取决于感知创业可行性、感知创业渴求度以及感知创业行为倾向等前因变量。其中,感知创业可行性包含感知行为控制;感知创业渴求度包含感知行为态度和感知社会规范。同时,起到"移置作用"的意外事件也有可能影响个体既有的惯性轨迹,诱发个体的创业行为。

创业意向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者着重探索的领域,创业意向是创业意愿的决定因素。随着学者对创业意向研究的深入,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向研究愈加关注。个体心理特质对创业意向作用研究成果并不突出,在后,关于个体的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围绕个体所处的社会网络和背景因素集中呈现。

..........................

第3章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18

3.1假设模型.............18

3.2研究假设...........18

第4章问卷及变量的数据分析............25

4.1各因素的描述性统计..............25

4.1.1性别分布...............25

4.1.2学历分布..............25

第5章结构方程模型验证..............33

5.1变量间的相关分析..............33

5.2结构方程模型验证................34

第5章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1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法来检验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相关分析用Person相关系数表示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强弱,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1之间,系数为正表示正相关,系数为负表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0.2区间,表示两变量相关性很弱;绝对值介于0.2-0.4区间,表示两变量间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4-0.6区间,表示两变量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介于0.6-0.8区间,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8-1区间,表示两变量间相关性很强。

.........................

结论与展望

现代社会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时代,更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现在存在的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意向较低,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是推动创新创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及我国政府鼓励双创政策和太学的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价值。

第一,本文通过对恃定群体大学生创业者进行研究,寻找其创业自我效能感、关系强度与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印证了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具有正向影响的结论,进一步揭示了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中所含的强关系与弱关系对创业意向的不同影响,分析了社会网络关系在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产生的影响。

第二,本文印证了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显著影响。大学生潜在创业者在构建社会网络强度,运用网络关系时,应该耐心积累,潜在创业者在较松散的弱关系维护过程中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也可以将弱关系培植成强关系。我国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向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网络强度(强关系和弱关系)和网络规模的正向影响。Bloodgood研究提出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能更好的帮助创业行为,大学生在读期间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强关系,例如老师、同院系同学、朋友等强关系增强大学生创业自信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处在高校文化氛围浓厚、创业资源丰富、创业机会集中地高校中更加容易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创业比赛,并参加创业相关活动拓宽自己的社会网络,突破网络的局限性,加强与弱关系的联系频率,不断将弱关系发展成有效的强关系,激发创业意愿。

第本文印证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包括关系协调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创新效能感、风险承担效能感的部分中介效应。但是大学生对创业效能感的敏感度在初期创业过程不高,而创业行为伴随风险,拥有机会识别的预先信息和机会认知能力才能快速识别机会,降低信息

搜索成本,并捕捉商机,减小在机会发现和开发过程中风险损失。在创业意向形成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创业类的大赛或者教育培训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敏感度进而提高其创业意向。另一方面高校组织应适应变化,主动改革,积极寻求更加贴合实际的创业课程,支持和帮助大学生拓宽社会网络,增加网络节点,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浓郁的创业氛围,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发生的敏感。敏感度是成功创业者的水平仪。

篇2:大学生创业研究论文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业市场有着前所未有的潜力。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也成了毕业之后一条不错的选择路径。本文首先具体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新特点,然后细致描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的现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模式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5年高校毕业学生有七成选择了就业,占比有所下降,创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这个结果也可以归结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有巨大的需求,但大学毕业生的基数过大,远远超过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社会每年并不能很好地消化高校毕业学生。高校学生就业难其实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模式提供了原动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市场潜力巨大。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也成了毕业之后一条不错的选择路径。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新特点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已经开始慢慢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并且这种改变是大部分人都乐于接受的。到了今天,互联网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传统的衣、食、住、行、娱、游、学等各个领域,都已经或者正在被互联网产品所覆盖,当然也在这个过程中衍生了大量的创业机会,这些机会,则为当代大学生也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比如“饿了么”这款“互联网+”饮食产品软件就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问题,也颠覆了传统的外卖行业,将其线上化,将相关资源整合,为“吃货”提供更好的服务。

2.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业平台

“互联网+”的模式已经为当下社会经济带的发展来了全新面貌。“互联网+”在社会经济方面所带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互联网+”产品的力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看到,许多传统企业也开始不断思考是否要转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互联网+”模式。有数据显示,到2015年年底,我国已经有超过6亿互联网用户,其中智能手机端用户也已经超过了5亿,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销售市场之一。在这个平台中,想要寻找用户是非常容易的。由此可见,这么大的市场容量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创业平台。

3.为学生提供更低的创业门槛

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发布的《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中指出,2015年由微信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次达到了近200万,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近1000万,这个庞大的数据显示,“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低的创业门槛。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腾讯总计开放的应用平台软件已经超过了240万款,这些软件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生活、教育等各方面,而创业者也已经超过500万,且分布于全国各个城市。上述数据表明,“互联网+”时代因其开放、包容等特点,已经全面降低社会就业、创业的基本要求,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下的大学生创业现状

1.创业活动频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为大学生创业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与创业基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时代热潮的到来,自主创业的崛起已是必不可挡的趋势之一,“互联网+”的创业模式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自然也会越来越明显。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自主创业中的代表人物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榜样型人物,他们的奋斗史对于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创业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他们激励着大学生抛开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挑战,自主创业;也促使当下大学生创业活动频繁,这个群体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可阻挡的创业力量之一。

2.创业空间深化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及良好的商机。此外,高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为大学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当然,“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并不仅仅只是行为上的转变,更是思想上的转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生产、消费、商业等多个维度的思想都产生了一定的变革,创业空间不断深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理论上来讲,“互联网+”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获得的商机,但是,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的概念,产生传统商业模式中的颠覆,才是“互联网+”模式带来的价值所在。

3.创业意识不足

“互联网+”的时代特点虽然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其实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还是会遇到非常多的挑战,并不代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机会多,创业就变得简单了。其实,大学生对于创业的了解还是单单停留于大脑中的想法,或者说是概念上,并未对要创业的领域的实际情况、未来发展情况、创业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简而言之,大学生创业的市场观念过于单薄,对于社会中的现实情况、经验又少。而且,大学生在创业中还存在急于求成的通病,导致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其实,经验老成的商人在与投资人交谈中,会更多地涉及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大学生则会更多地显示自我产品的市场及利润问题,会给投资人目光短浅的感觉。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

1.“互联网+”零售模式

网络购物是“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最直接体现。网络购物作为惠普大众的互联网实用工具之一,颠覆了中国线下购物的传统模式。随着国内网络购物风潮的兴起,网络购物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前景越来越光明。大学生可以就网络购物的强大市场,进行“互联网+”零售模式的创业。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网络购物,基于网络购物透明的价格、方便的网络购物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网络购物。此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网络购物中的线上支付、物流等问题相较于其他城市也会更发达一点,以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此外,经济越发达的城市,网民的网龄也会相对较长,所以,针对“互联网+”零售模式,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以优先开拓发达城市的客户量,从食品零售、日用品零售、服饰零售等行业进行创业。

2.“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也是近几年比较火爆的新兴项目之一。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线上支付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支付方式之一,与之相关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自然应运而生。在C2C的网络购物体验中,线上支付流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在庞大的B2C互联网购物体验中,线上支付规模也逐渐强大,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近几年,各种P2P平台不断兴起,为贷款方、借款方提供交易平台并承担一定的交易风险的金融交易平台已经成为当下人们使用的主流理财平台之一。此外,利用互联网炒股、购买基金等金融产品也是当下互联网平台中较多的应用之一。当然,通过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实时查询个人账户中的相关信息,并在线上完成交易,非常方便。

3.“互联网+”旅游模式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慢慢提高,旅游已经逐渐成为各个家庭的娱乐消费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旺盛,“互联网+”旅游创业模式的前景自然也是不可估量的。通过“互联网+”旅游模式,可以线上实现旅游出行等方面的各项需求。比如可以线上预订酒店、车票、机票、门票,还可以在“互联网+”旅游产品中寻找自驾游、自由行攻略、指南等。在几年前,“互联网+”旅游产品的应用人群往往集中在高端网民群体中;但到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平民化、大众化,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产品。并且“互联网+”旅游产品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全套式旅游出行服务。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在网上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预订过机票、酒店、车票或旅游产品的人次从2.22亿人增长到了2.6亿。

4.“互联网+”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也开始在互联网领域不断发展。网络教育由于其实时传播、跨时空学习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传输的知识分享、传输、交流与学习的教育模式,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强化人们的自主学习知识行为,还可以促使人们在学习中进行交流与分享,通过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自动化的教学考评方案,来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此外,由于移动终端产品的不断兴起,“互联网+”教育模式更是深入人们生活中,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时间安排,利用碎片化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这种教育、学习方式将慢慢取代传统的集中授课教育方式,成为今后的主流教育方式之一。

篇3: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研究

一、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因素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 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 也有个人因素。从教育因素看, 高校对创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比较突出的因素有:

1. 创业氛围不浓。

学校对学生创业不够重视, 认为在校生创业会影响学业, 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创业素质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在校生创业实践对于提高其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还没有形成创业与学业、学术同等重要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业文化内容, 学生社团没有上升为创业团队。学生群体中还没有形成创业氛围, 自主创业、参与创业的学生凤毛麟角。

2. 创业准备不足。

知识准备特别是市场知识准备不足。大学生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 缺乏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心理准备特别是失败心理准备不足。大家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 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条件准备特别是资金条件准备不足。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85%为家庭自有资金, 来自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的, 分别只占1%。因此, 一些学生即使有创业计划, 也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创业。

3. 创业实践不够。

当前, 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模拟创业、参加创业大赛、创办企业创业等。模拟创业毕竟不是真正创业, 参加创业大赛、创办企业创业的学生毕竟只有少数人, 因而在总体上, 大学生创业实践是不够的。

二、发挥创业教育提高创业能力的基础作用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关键在实践, 基础在教育, 发端于学校, 成就于未来。因此, 高校要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作用, 积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

1. 把培养创业意识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全过程。

培养创业意识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前提, 没有创业意识就不可能进行创业, 也无所谓能力。因此, 要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增强学生的创业责任。要把培养创业意识贯穿于新生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管理, 贯穿于创业教育全程。

2. 把创业知识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

要让所有大学生都了解掌握创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 及其相关的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形成与创业有关的知识结构体系, 为提高学生创业综合能力打好基础。

3. 把提高创业能力作为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要着力加强专业教育, 丰富专业能力内涵, 提高专业能力水平;要着力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筹人、财、物、时间、空间的合理组合的能力;要着力锻炼学生发现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 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适应变化、利用变化、驾驭变化的能力, 决策、用人、交往、公关、社会活动能力等等。

4. 把培养创业心理品质作为创业教育必修内容。

著名专家郭广昌曾说过, 创业要为失败作准备。把培养创业心理品质作为创业教育必修内容, 就是要在创业教育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心理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敢冒风险、敢于拼搏、勇于承担的心理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顽强努力的心理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善于克服盲目冲动和私利欲望的心理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善于适应各种变化、进行自我调查和角色转换的心理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善于认同别人、学习他人和善于交往、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质等。

三、努力拓展创业教育途径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说:“大学之所以存在, 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的研究机会, 而在于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情氛围转化了知识。在这种氛围中, 一件事就不再是一件事实, 而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2]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要靠联合起来营造氛围, 在氛围中转化为能力。这种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正是创业教育应当并且必须采用的方式。当前, 要通过拓展创业教育途径, 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基础能力、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1. 普遍开设创业课程, 增强学生的基础能力。

开展创业教育必须普遍开设创业课程, 科学把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一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要与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联手开发创业教育课程, 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适应开放的国际教育市场, 实现课程发展的国际化;促进理论教学与创业实际相结合, 实现课程载体的实践化;顺应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要求, 实现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推出一批精品课程与教材, 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化。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应体现层次性, 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创业项目团队和面向创业精英的关系。要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性改革, 挖掘本专业应有的创新性教育内容的同时, 融入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探索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 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任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渗透创业教育。要改变单纯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传统标准, 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把学生创业参与率、成功率作为评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三是积极优化以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要通过开展诸如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参观创业企业、模拟企业管理、举办创业沙龙等, 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2. 强化创业实践环节, 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人的能力来源于实践, 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强化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 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一要强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环节。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精心组织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实际能力。二要强化校内创业模拟实训环节。校内创业模拟实训是使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 帮助大学生在训练中寻找创意, 激发创业灵感, 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 催生更多大学生创业者和参与创业者。三要强化校级创业实践及孵化环节。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科技园、软件园或创业园,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免费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提供场地、项目指导、手续办理等咨询、指导和服务, 让创业的大学生体验创业的全过程, 在创业的真实环境中提高能力。四要强化校外创业实践环节。高校要依托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 积极拓展建立校外大学生创业基地。政府也要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充分享受优惠政策,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自主创业。

3. 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增强学生的潜在能力。

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潜在动力和能力。高校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建设, 进一步营造学校的创业教育氛围, 形成良好的文化导向。要广泛建立学生社团和创业工作室, 使社团活动成为创业教育实践训练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职业规划大赛、青年创业论坛、创业计划竞赛、科技作品竞赛等多项具有品牌效应的系列实践活动, 进一步提升与彰显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创业典型案例宣传, 通过举办创业成功人员讲座、创业典型案例事迹展等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潜能;积极扶持一批学生创业精英的成长, 发挥典型带动的作用, 积累一批可学可用的成功案例, 让学生在创业文化熏陶中增强能力。

摘要: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核心知识仍显不足。从高校来说, 主要是创业氛围不浓、创业准备不足、创业实践不够所致。高校要积极发挥创业教育提高创业能力的基础作用;拓展创业教育途径, 包括普遍开设创业课程、强化创业实践环节、营造创业文化氛围等。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能力,高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方晓冬, 翁丽霞.创业教育学科建设:历史、进展与问题[J].江苏高教, 2012, (2) :81.

篇4:大学生创业研究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

近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弥补岗位的缺失,同時也能够为其他社会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发达国家目前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在20%至30%,而我国仅为1%至2%,造成这一数据差距巨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缺乏社会资源、缺乏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是比较突出的几个关键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网上创业兼具了门槛低、成本小、风险小等优势,因而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选择、新趋势。

1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特点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校大学生创业作为提高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水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从一开始就得到了高校的鼓励和支持。然而由于在校大学生作为学生的特殊身份,其创业缺乏经验和指导,创业现状令人担忧。个体单打独斗创业的多,团队创业的少;利用所学专业开展专业性(技术含量高)的创业实践少,非专业性(技术含量低)的创业居多;大学生创业者大多不能正确处理学业与创业的关系,往往在创业中迷失方向;创业者中成功者甚少,失败者居多。

2大学生创业利弊分析

诚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实现就业,不失为缓解当前高校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一方面,学校提倡和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利用自身优势创业,同时为创业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指导和服务,开设各类创业讲座和开展创业教育,同时给予在校大学生创业所需场所支持、技术指导等一些必要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也大力支持,并提供政策倾斜与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贷款优惠、减免税收和法律保护等。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能提高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

但是,在校大学生毕竟年轻,尚未真正走入社会,社会经验不足,管理经验缺乏,创业能力、素质不高,经济实力、资金承受能力有限,学业任务重,创业时间、精力难保障,导致大学生创业中成功者不多,能坚持下来的不多,能做大、做强、做成品牌的更是寥寥无几,同时还有部分创业者因此而影响正常的学业,还有的因创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等等。

3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3.1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创业。首先,各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促创业。地方高校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党政工作的要点。学校学工处、团委要积极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教务处要改革创业课程教学及培养方案,定期开展创业实训等。要利用学生宿舍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开辟创业办公场所,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支持等。其次,努力开展校园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向校内外招聘具有经营管理知识的教师、企业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通过树立创业典型、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3.2大学生应审时度势,科学创业。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创业观。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创业,创业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得好不仅对于大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把握得不好则可能既耽误了学习时间,又损失金钱。所以,创业前要权衡利弊,理性做出抉择。另一方面,要全面看待创业,创业需要创业者资金、技术、能力、素质、心态等全方位的准备,要经过长时间实践和磨炼,才能出成果,所以且不可盲目冲动创业;创业有可能成功,更有可能失败,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创业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要科学地规划,制定科学的创业计划和实施方案。其次,要苦练内功,提高创业能力。创业者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创业能力,具备创业所需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创业需要广阔的视野和广泛的知识,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需要良好的素养和心态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校大学生创业前,要利用图书馆广泛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业技能;要利用其他一切有利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要做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行业的运行机制、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同时,创业还需要创业者惊人的胆识和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者要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和不断超越自我。

3.3大学生创业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家长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后盾,要多花时间关心、指导大学生创业。要利用家长的社会经验,多为大学生创业出谋划策。无论创业成功与否,要多肯定和鼓励,为其创业树立信心。同时,家长对于大学生创业不要提太多要求,毕竟在校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在校创业只不过是大学期间的一次宝贵经历而已。

参考文献:

[1]张衍群.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J].河南科技学

院学报,2012,(08):62-63.

[2]化新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与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4):

篇5:大学生创业论文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出路在哪里?“就业难,创业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明智的选择;鼓励大学生们走自主创业之路,已成为国家公共政策越来越重视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普遍对自主创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创业知识,创业经验都显得十分不够,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知识的生成化水平比较低,已严重地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进程。有的大学生想创业但缺乏底气,时常是欲行欲止;有的“下海”后不慎呛了几口水就打起了“退堂鼓”;更有甚者,东拼西凑地筹集到一点资金自主创业,可不但不能赢来事业的发展,反而弄得血本无归.......因此,我想提醒正在蓄势待发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们,创业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要想创业成功,我们不仅要学习前辈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也要有创业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来充实自己。为将来创业之路铸就一把披荆斩棘的宝剑。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准备工作,创业这样一个关系我们一生的工作但然也不能例外,创业准备是每个想成功创业者必不可缺的环节。那么就有人要问创业准备我们到底要准备什么呢?有人认为只要准备资金。但我认为我们要想创业成功有许多东西要准备。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开始准备。自信,勤勉,执著,创新,诚信,乐观,勇敢等创业特质是每一个成功创业者必不可缺的,这些特质使我们思想更加成熟,提升我们的人格形象,避免我们脑袋一热做出错误,幼稚的决断。健康的人格特质是创业活动产生的源泉,然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等创业能力的具备则是创业者能否获取创业成功的保证。知识让你拥有财富,知识让你改变命运。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仅具有基本的素质还远远不够,还要做好专业知识,经营知识,财务知识,税收知识,法律知识,金融知识等创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创业知识的积累。现在社会呈现许多的创业方式,例如,创办新的企业,购买现成生意,加盟特许经营,边打工边创业,网络销售创业,自由职业创业......因此我们要对社会上繁多的创业方式要有一个了解并且能够分析出每种创业方式的优缺点,市场适应情况。然后才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为自己选择一个正确的创业方式。这样不仅省时省力省钱,还能降低创业失败的概率。

古语云:“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团队合作是大学生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创业项目要获得成功,同样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创业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经验,如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甚至产品技术知识。而大部分青年大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更是匮乏,很难做到全才。因此懂技术的有必要找一个懂管理的做搭档,懂管理的也有必要找懂技术的做搭档。创业者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必须选择志同道合而且能独挡一面的精兵强将加入团队,明确团队成员职责。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创业者还必须掌握沟通技巧,学会倾听、感化和商谈,来保持与巩固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

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项目,假如没有详细有效的计划,失败几率将大增。实际上,计划是一张路线图,指引项目实施者如何从当前的位置到达想去的地方,没有它,项目实施者可能到不了那里。大学生创业同样如此,也需要一份详尽可行的创业计划书,作为创业成功的前提。

创业计划书一般包括:①计划摘要:包括公司介绍、主要产品和业务范围、市场概貌、营销策略、销售计划、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者及其组织、财务计划、资金

需求状况等;②产品(服务)介绍:包括产品的概念性能及特性、主要产品介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发展新产品的计划和成本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预测、产品的品牌和专利;③人员及组织结构:包括公司的组织机构图、各部门的功能与责任、各部门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公司的报酬体系、公司的股东名单(包括认股权、比例和特权)、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各位董事的背景资料;④市场预测:包括市场现状综述、竞争厂商概览、目标顾客和目标市场、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地位、市场细分和特征等;⑤营销策略:包括市场机构和营销渠道的选择、营销队伍和管理、促销计划和广告策略、价格决策;⑥生产制造计划:包括产品制造和技术设备现状、新产品投产计划、技术提升和设备更新的要求、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计划;⑦财务规划: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

创业计划书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启动您的业务或扩展您的业务所需的资金;二是如何最快捷地得到回报。

创业计划书的本质是在你真正开始创业前,先停下来思考,考虑如何把它做得更好。它就象战前的沙盘演练,通过沙盘演练,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欠缺之处,想出克服办法,把事情想周全。必须认识到的是,撰写创业计划书是为了将事情做好,而不是为了好看。

项目控制,说到底就是项目的管理,也就是制定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按照计划执行,管理将成为一件简单的作业。但是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由于环境的变化、认识的偏差、能力的不足等,造成了实际状况与计划的偏离。而要保证项目围绕计划开展,就得用到项目控制。项目控制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控项目,发现项目活动与标准之间的偏离,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解决。要对创业项目进展、费用、质量、风险等都进行控制。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有否按计划推进,进展比预想的快还是慢了,比如时间过去1/3了,而市场拓展才达到1/5;或者费用过半了,而业务量才做到1/3等,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检讨,迅速提出解决办法进行纠正。

篇6:大学生创业论文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

江苏是一块创业的热土,民营经济兴旺发达的省份。江苏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国教育行业的前列,高校众多,但由于岗位差异,每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创业也逐渐成为众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

一、创业是一种职业

创业,是种职业活动,更是一种最复杂的职业行为。根据创业目标不同,我们大致可以把创业者分成三种类型:

1.谋生型创业者--迫于生活压力或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才决定创业的;

2.投资型创业者--已经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实力,创业只是为了获取更大经济回报的;

3.事业型创业者--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把创办的企业当作自己毕生事业的。

很显然,我们目前所谈的大学生创业绝大部份是第一种即谋生型创业,也就是说为了实现自主“就业”,以及带动更多人就业,而进行的创业活动。

二、社会现状分析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

(一)狂热背后是浮躁

大学生创业热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大赛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们”的114份创业计划,在当时被誉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这次大赛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业风潮。1999年3月,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高校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轰轰烈烈地展开;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开展了首届“亿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都无疑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从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是学生创业的狂热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创业心理呈现出明显的浮躁特征。

1.把创业简单化。学生几乎到了人人想创业的程度,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反而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觉得只要开张就会马到成功。2.追逐互联网泡沫。在大大小小各方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上,参赛的大多是网站创业计划。

3.对自身创业素质认识不足。学生普遍不习惯对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而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

(二)失败过后显理性

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滑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滑入 低谷。之后,经过失败、苦闷、放弃、坚持的自我调整,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学生的创业心理渐趋成熟,学生创业也进入到平稳健康的理性时期。这时呈现得特征有:

1.创业激情依旧。而这种激情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缺乏理智的激情,而是经过冷静观察与思考后迸发出来的激情,是成熟型的激情。2.创业理性增强。3.创业预期降低。4.创业困难清楚。

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社会各方面都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更加成熟,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大学生创业条件

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必要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就业的高度入手,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

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正确引导,是每个高校应尽的职责。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会教学。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含义。

2.引导学生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3.引导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的务实心理。

其次,政府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主要可以采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在努力落实现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创业实践出台符合当地的创业政策,达到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

再次,社会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促进就业的公众舆论环境,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最后,在具备良好创业环境的基础上,大学生自身创业水平与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环节。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在自身具备足以创业的技术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应的技术优势;有必要认真学习相关创业知识,积极调整心态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心理与知识准备,在自己创业前可通过模拟创业或实习为创业积累相应的经验;有效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多方寻找风险投资与融通资金;组建具有相应能力与水平的创业团队,以有效克服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在创业取得一定进展后有必要把握时机做大做强,而在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挫折时,也有必要积极应对妥善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在促进社会就业的同时,为科技创新与提升科技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利与弊

(一)对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而言,绝大部份并不适合创业。

单从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来看,对大学生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一般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的专长和经验,客观的说,这些能力和素质并非短期培训所能练就的,有些素质甚至就算是培训也很难达到,比如谋略、胆量,比如识人用人等,这些大部分都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的训练和积累才能具备。

(二)对于部分有准备的大学生来说,现今的社会环境益于创业,毫无疑问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良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都会催生诸多新职业。在新兴的市场中,大学生反而因为没有传统经验主义的束缚,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像IT电子商务、管理咨询、医药科技等这些新兴产业,早已被创业者们列入名单之中。

其次,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充分借专业之机。对于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增值产业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机会。IT领域的创业项目前期投入少,适合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学生。学习通信或医药专业的学生,技术上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这些是我国政府重点发展又是全球关注的领域;对于学习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可用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进行创业;当然对于大众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自身在学校期间所积累的能力优势、人脉资源等,在一些资金需求不大,项目周期不长,人手配备要求不多的项目上开展自己的事业。

六、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七、结语

当代社会需要有志之士特别是大学生投入到创业中去。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舞台上,会真正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学生创业英雄,会流传一个个大学生创业的传奇故事。

班级:电子商务0901 姓名:马林

上一篇:2024年人力资源主管述职报告下一篇:《工程问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