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

2024-04-30

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精选8篇)

篇1: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

1.智慧与知识(wisdom and knowledge)——涉及知识的获得和使用的认知优势。创造力:能想出崭新而有效的做事方法。

《闪亮的风采》(Shine,1996)

《莫扎特传》(Amadeus,1984)

好奇心:对所有不同的经验和体验感兴趣。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1999)

《天使爱美丽》(Amelie,2001,法语)

开放的心智:多角度地思考和考证事物。

《无主之地》(No Man’s Land,2001,波斯尼亚语)

热爱学习:掌握新的技能、主题和知识体系。

《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2000)

《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2001)

洞察力(智慧):能够为他人提供明智的忠告。

《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1997)

《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1999)

2.勇气——情绪优势,涉及在面临外部或内部反对力量时坚持实现目标的意志。勇敢:不因威胁、挑战、困难或痛楚而退缩。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

《爱在屋檐下》(Life as a House,2001)

坚持(毅力):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即使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坚持下去。《钢琴课》(The Piano,1993)

《重返荣耀》(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2000)

正直(真挚、诚实):说实话和真实地展现自己。

《好人寥寥》(A Few Good Man,1992)

《永不妥协》(Erin Brockovich,2000)

3.人道——人际优势,涉及关心和帮助他人。

爱:重视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那些互相分享与关怀的关系;与他人亲近。《日内瓦医生》(Doctor Zhivago,1965)

《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

《苏菲的选择》(Sophie’s Choice,1982)

《麦迪逊小镇》(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1995)

《长路尽头》(Iris,2001)

《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

仁慈(宽容、关怀、照顾、怜悯、无私的爱):愿意为别人带来恩惠和做好事;帮助他人;照顾他人。

《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1997)

《总有骄阳》(Cider House Rules,1999)

《承诺》(Promise,1986)

社交智慧(情绪智力、个人智慧):明白他人和自己的动机和感受;明白在不同社交场合下的得体行为;明白他人做事的动机。

《为黛西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1989)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Children of a Lesser God,1986)

《K星异客》(K-Pax,2001)

《爱你的五种方法》(The Five Senses,1999)

4.公正——构成健康社区生活基础的公民优势。

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忠诚、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表现好;对团队忠诚;并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洛城机密》(L.A.Confidential,1997)

《心灵访客》(Finding Forrester,2001)

《无语问苍天》(Awakenings,1990)

正直:根据公平和公正的观念,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会因个人感情而对别人做出有偏差的判断;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皇家俱乐部》(The Emperor’ s Club,2002)

《费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

领导力:身为团队成员并鼓励组员完成工作的同时,维护组员之间的良好关系;筹划集体活动并予以实施。

《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

《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1990)

5.节制——避免过度放纵的优势。

宽恕和慈悲:宽恕做错事的人;接纳他人的缺点;给别人第二次机会;不报复。《让爱传出去》(Pay It Forward,2000)

《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1983)

《死囚漫步》(Dead Man Walking,1985)

《普通人》(Ordinary People,1980)

谦恭/谦虚:不张扬自己的成就;不寻求别人的关注;不认为自己比别人特殊。《甘地传》(Gandi,1982)

《小**》(Little Buddha,1994)

审慎:对自己的选择小心谨慎;不会过分冒险;不会说些自己将来会后悔的话或者做会后悔的事。

《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

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管理自己的感受与行为;自律;控制自己的食量和情绪。《阿甘正传》(Forrest Gump,1994)

6.超越——建立与广阔宇宙的联系和提供意义。

对美丽和卓越的欣赏(赞叹、惊奇、提升):对生命中的一切——大自然、艺术、数学、科学乃至日常生活的体验,都留意和欣赏其美丽、优秀和技巧之处。

《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1985)

《天堂的颜色》(Colors of Paradise,2000)

感恩:留意身边发生的好事并为此感恩,常常表达谢意。

《阳光情人》(Sunshine,2000)

《油炸绿番茄》(Fried Green Tomatoes,1991)

希望(乐观、未来意识、未来导向):对未来抱有最好的期许并努力达成愿望;相信美好未来是能够创造的。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

《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1988)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8)

幽默感(逗乐):喜欢大笑和逗别人笑;为别人带来欢乐,看到事物的轻松面;喜欢开玩笑(但不一定说笑话)。

《心灵点滴》(Patch Adams,1999)

精神感悟(信奉宗教、信仰、目的):明白一个人怎样适应大环境;对崇高的人生目的和意义持有一贯的信念,这些目的和意义可以塑造行为和带来慰藉。

《超时空接触》(Contact,1997)

《来自天上的声音》(Apostle,1997)

《神父同志》(Priest,1994)

生命力(兴致、热情、干劲):以兴奋和充满干劲的心情面对生命:做事不半途而废或失去干劲,把生活当成异常离线感到充满活力和生机。

《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1988)

《我的左脚》(My Left Foot,1989)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

篇2: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

摘要: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一生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恰如一股春风,为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深入学习积极心理学理念,不仅可以调节班主任自身心理,更可以将其引入班级管理,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笔者从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场”角度谈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营造积极心理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心理场”的基本理念在积极心理学中,库特·勒温提出了“心理动力场”的概念。班级是一个小社会,也存在着“心理场”。它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组建的文化心理共同体,由文化、制度和心理环境等组成,是在班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以特有的影响力干预着班级发展的进程,系统地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消极的“心理场”学生的思维被抑制,班级气氛沉闷,学生消极抵触;积极的“心理场”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班级气氛活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如何营造积极的“心理场”

(一)学习领会积极心理学精髓,保持班主任自身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他不仅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其自身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他们比起其他老师来,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有时甚至超过父母对学生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也赢得了一个亲切的荣誉称号“班妈”。而现实的情况是: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教师的心理问题正显示出增长的趋势,教师的心理焦虑比其他职业群体更为严重。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更繁重,压力更大。因此,班主任首先应该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也是工作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就是教人怎么积极面对人生,从而得到快乐的学问。所以教师要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消除不良情绪和心理,立志于做一个积极的教师,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

(二)营造和谐优美物质环境实践证明,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人们在凌乱肮脏的环境中是很难有好情绪的。所以,班主任要注意营造优美的教室环境。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地板、整齐的课桌、美观实用的板报„„让学生置身于积极的环境之中,在享受着美的同时内心产生对班级的热爱,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而积极心理学提出,要关注人性的积极面,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个体积极人格。因此,班主任可以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共同研究制定班规、班训,班级的奋斗目标等,还可以发动学生写下“我的人生格言”“,我的奋斗目标”等,张贴上墙,使学生每天一进教室就能看到,从而潜移默化地把积极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以提升学生的价值体系。

三、加强师德修养,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像一缕阳光,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有时是一句关切的问候,有时是一个亲切的微笑,有时是一个抚摩学生头的动作,有时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篇3: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的环境关系等方面。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希望、自信、快乐、满意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 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 积极心理学已经在社会各领域里被提及或运用, 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如何挖掘员工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 0 0 5年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表明, 在所有的调查人中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而在普通员工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高达33.30%, 而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员工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 自然而然对企业形象、管理成本和企业效益产生负面的影响。当然, 对员工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采取弥补措施是必要的, 但并不是维护员工心理健康、发挥员工积极性、降低管理成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管理效益的最有效的途径。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认为, 管理者应该去挖掘员工自身存在的勇气、乐观、希望、诚信、毅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 以抵御心理疾病的困扰, 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 企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开发员工积极心理资本, 培育员工的积极心理品质极为重要。

一、培养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员工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员工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 那么, 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 可以拓展中员工的思维, 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 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 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1. 以人为本, 实行情感管理。

“以人为本”, 实行情感管理就是要注重人性, 实行人性化管理, 其核心就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消除消极情绪。管理者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员工, 充分信任员工, 相信员工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 给每一个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 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发展员工的个性, 真正体现员工工作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 只有当员工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 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工作、发展、创造中的快乐, 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 最终实现企业的绩效目标。

2. 树立员工的自信心。

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比金钱、势力更为有用的心理条件, 是人类发展的可靠资本, 能够使员工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 走向事业的成功。树立员工的自信心, 就是要求员工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 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 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 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总之,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体验不但能帮助员工消解工作中的压力, 增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而且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二、培养员工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特别注重的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 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寻求持久的快乐和成功。积极心理学家认为, 激发出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 人就会快乐。积极心理学认为, 员工的积极人格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是衡量员工内在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员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使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具有特殊意义。

2. 乐观。

积极的乐观人格品质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 对员工身心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大量实践表明, 员工乐观的心理品质对工作场所的绩效有积极促进作用。

3. 自我决定感。

自我决定理论 (SDT) 认为, 当三种的心理需要:自主性、关系和能力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管理者必须关注员工的自我决定感, 以提升员工的满足感、满意感, 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三、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氛围, 培养员工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本质力量的表现, 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内动力。员工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培养, 有助于培养员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局面。

1.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日常生活工作的关心, 加强企业的人际交往,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基本理念, 体现大家庭的温暖, 满足员工职业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际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提高企业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培养员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乐观的员工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抱有浓厚的热忱, 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也能不畏艰险, 勇于拼搏, 敢于创新,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 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 要以人为本, 实行人性化管理, 要帮助员工优化心理素质, 帮助员工营造健康快乐的工作氛围, 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 2005, (2)

[2]郭学静苏宝利陈海玉:管理员工的心——谈职业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管理, 2005, (3)

篇4: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培养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要以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出发,倡导以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并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和快乐。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学生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人为本”,实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竞选班干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形成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成人、成功、成才。

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学生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鼓励、激励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特别注重的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寻求持久的快乐和成功。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人就会快乐。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衡量学生内在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特殊意义。所以,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利用可以让学生产生幸福感的因素,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史室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利用学校运动会培养学生的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让学生喜欢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幸福感。

2.乐观。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绩效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积极影响。所以,班主任、任课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以及合理的情绪,碰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班主任可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讲解一些名人战胜挫折的事例,同时进行激励教育,这样学生就会在碰到困难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问题、解决问题。

3.自我决定感。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当三种的心理需要:自主性、关系和能力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决定感,以提升学生的满足感、满意感,最终实现有效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同时也能形成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使学生的自我决定感得到了满足。

三、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内动力。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1.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校风具有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心灵的力量,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接受和仿效,成为学生的行动方向。校风和学风具有暗示性和激励性,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好的规范和品质。所以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养成,可以通过制定《班级公约》、《个人争创三好规划》等形式,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师生平等相处,彼此尊重,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体现大家庭的温暖,满足学生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际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3.用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教师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爱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性格与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尤深。教师性格活泼开朗、为人随和、爱护学生,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处事公道、恩威并济、一丝不苟,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许多心理障碍会在教师感染下得到缓解。如果教师性格怪异,脾气暴躁,处事不公,就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促进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总之,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新进展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

[3]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4]杭州实验学校.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策略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

篇5: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

北京建华实验学校 岳艳春

【摘 要】宏观认知教育是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而设计的一种教育方法,在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宏观认知教育对减轻中学生学习压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篇6: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论文

一、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内涵解析

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国外基本上都是在实证研究和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抽列出了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具体表现,侧重的是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的特质。国内研究代表性成果是孟万金等编制的《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将中国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分为智慧、人性、勇气、节制、公正和超越六个维度,涵盖21个大项目,66个小项目。以此为测量工具,研究者们对不同类型(如高职院校、特殊教育学校等)、不同阶段(如小学、初中等)学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但对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还较少触及。笔者以《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得出的关于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六个维度,对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骨干教师、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和访谈的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对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集中在勇气、人际、智慧、节制、超越、公正等方面。提名频次较高的几个品质依次是:热情活力、友善、爱与被爱、兴趣和创造力、洞察力、诚实品质、社交智力、多维度看问题、勇敢坚持、审美、宽容、公平、希望和信念、热爱学习等。[1]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并可以发挥引领幼儿健康发展的导向作用。

二、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行为

好奇心是一种对新异刺激的反应倾向,是幼儿探知世界的原动力。幼儿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也是不稳定和不持久的。在客观环境和成人引领的作用下,好奇心会发展为较为稳定的兴趣,进而引发幼儿的探究行为,内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如果幼儿教师是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思维发散和灵活,敢于坚持、尊重孩子,就会更敏锐地捕捉到孩子好奇心的表现,更机智地把握引领孩子探究的教育契机,更智慧地提供物化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材料,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感知和操作的能力

幼儿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来认识外部客观世界的,是通过直接经验来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幼儿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幼儿教师不能为了预设的正确结论对孩子进行机械的训练和灌输。教师能不能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给幼儿创设充分感知和操作的机会和材料,与教师的教育智慧、个性特征有极大的相关。幼儿教师如果更多的拥有提名频次较高的这些积极心理品质,就更愿意也更智慧地引领孩子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在游戏中学。

(三)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不断完善

幼儿社会性的完善是其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尊重的权威体系核心之一,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幼儿教师的乐观、宽容、爱心、责任心、诚实、自信、公平等会很好的影响孩子,具有这些品质的幼儿教师也会更注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帮助其建构起这些内容。

三、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职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积极心理品质是多维度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如好奇心、探索、爱、乐观,感恩、宽容、坚持等,这些积极的品质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但这些美好的积极心理品质并不是自然的就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就能稳固地存在于人的心理结构之中,甚至在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还完全有可能从人们的心理结构中消失。因此,积极心理品质需要呵护与培养。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主体的力量不可忽视,但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预,更是心理品质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外部的影响仅仅依靠潜能或自我成长的力量,人就很难发展自我并达到自我实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着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幼儿教师群体需要建构起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结构。调查显示,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整体状况不尽理想,在智慧、勇气、人际维度水平偏低,和理想的模式需求有很大的距离。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职后的培养很重要,职前的培养更重要,更可行。因为心里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提升的过程,职前的培养能缩短幼儿教师入职的适应期。职前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和资源,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较为系统地进行准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四、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职前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有益于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专业文化氛围

1.创设有益于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能更直接更便捷地影响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可以着力创设一个有益于培养学生形成热情活力、乐观、创造力、乐于交往、审美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环境。如创设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班级墙饰文化,能彰显学生青春活力的创意作品展示,能有利于学生交流和交往的多形式座位排列等。通过这些举措,营造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和谐、唯美、自由、富有灵性的物质文化环境,浸润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2.创设有益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精神环境

大学生是富有青春活力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愿意表现和富有朝气。学校可以根据学前学生多才多艺的特点和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与主持竞赛、创意手工、创意环境设计、专业艺术技能展示、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答辩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检验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如领导能力、团队精神、职业信念、职业精神、职业追求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开设有益于形成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课程

1.形成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资源

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形成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资源,采取集中培养和分散突破相结合的方式,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2.整合课程形式,体验、表现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改变的过程,更需要学生在不断的感受、体验的过程中去内化去践行。学校可以采取更灵活的课程形式,如团体辅导、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心理拓展训练等方式加强学生的体验,强化内部动机,稳定行为表现。

(三)开展有益于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社会实践活动

1.通过与社会积极互动,体验积极心理品质

个体是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发展自我、表现自我、证明自我的。鼓励学生努力去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更积极、更有效地去维系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体验在建立和维系自己的支持系统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会让个体变得更为乐观、自尊、自信和自强,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又提升了个体参与社会的自信心和适应力。

2.通过与幼儿积极互动,践行积极心理品质

篇7: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

一、智慧与知识;

二、勇气;

三、仁慈与爱;

四、正义;

五、修养与节制;

六、心灵的超越

积极心理学的二十四种优秀品质: 一、智慧与知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1.好奇心。你对世界的好奇和情趣,你对任何事都感到好奇。你经常发问,对所有话题和题目都感到着迷。你喜欢探索和发掘新事物。

2. 喜好学习。你喜欢学习,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自学,你都喜爱学习新事物。你喜爱上学、阅读、参观博物馆和任何有学习机会的地方

3.创造力。你有创造力、独立性和完整性及开放胸襟,能够想出新方法做事是你拥有的重要特质。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你决不会满足于用传统方法去做同样的事。

4.开放的思想。你有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原创力,能从多角度思考和考证事物是你重要的特质。你不会妄下结论,只会根据实际的证据做决定。你能够变通。

5.智慧和知识。包括社会智慧、个人智慧、情绪智慧。你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你知道该做甚么,也知道要做些甚么,才能使其它人感到自在。

6.独特视角。有统揽全局、洞察力和观点见解。你不认为自己有智慧,但你的朋友却认为你有。他们重视你对事物的洞察力,并向你寻求意见。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无论对自己和别人来说,都具有意义。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一致

7.勇敢。英武、勇敢和勇气。你这个人无所畏惧,绝不会在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前畏缩。即使面对反抗,你仍会为正义声疾呼。你会根据自己的信念而行动。

8.坚持不懈。坚持性、努力、勤奋和坚毅。你努力完成自己开展的工作。无论怎样的工作,你都会尽力准时完成。工作时,你不会分心,而且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9.真实性。正直、诚实、真实。你是个诚实的人,不止说实话,还会以真诚和真摰的态度生活。你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不虚伪,是个“真心”的人。

三.仁慈和爱:人际交往的品质;

10.仁慈善良慷慨。你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别人请你做事,你从不推搪。你享受为别人做好事,即使是那些人和你认识不深。

11.爱与被爱的能力。你重视和别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那些互相分享和关怀的关系。那些给你最亲密感觉的人,他们同样感到跟你最亲密。

四.正义:文明的品质;

12.精神。责任、团队精神和忠诚。指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团队精神、忠诚。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你的表现突出,是个忠心和热心的队员。你对自己分内工作负责,并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

13.公平。平等、正义:对所有人公平,是你坚持不变的原则。你不会因为个人的感情,而影响你对别人作出有偏差的判断。你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14.领导能力。你在领导方面表现出色。你鼓励组员完成工作,令每名组员有归属感,并能维持团队的和谐。你在筹划和实践活动方面表现良好。

五.修养与节制:谨慎处世的品质;

15.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感觉与行为,是个自律的人。你对自己的食量和情绪有自制力,不会反被它们支配。

16.谨慎小心。你这个人很小心,选择也是一贯的审慎。你不会说些将来会令自己后悔的话,或是做会后悔的事。17.适度和谦虚。你不追求别人的注视,比较喜欢让自己的成就不言而喻。你不认为自己很特别,而你的谦逊是公认和受重视的。

六.心灵超越:个体与整体人类相联系的品质;

18.欣赏美和完美。对美、卓越的敬畏、欣赏和领会:在生命中的一切一切,从大自然、艺术、数学、科学以至日常生活体验,你都有注意到和欣赏到其美丽、优秀,和富技巧之处。

19.感激、感恩。你留意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但从不会视为理所当然。由于你常常表达谢意,你的朋友和家人都知道你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20.希望、乐观。对未来充满期望:你对未来有最好的期望,并为此努力达成心愿。你相信未来是掌握在你手中。

21.心灵上的有目标和信仰。精神追求、对目的的观念,你对祟高的人生目标和宇宙的意义有着强烈和贯彻的信念。你知道自己怎样在大环境中作出配合。你的信念塑造了你的行为,也成了你的慰藉之源。

22.宽恕、怜悯。你宽恕那些开罪你的人,也经常给别人第二次机会。你的左右铭是慈悲,而不是报复。

23.风趣、幽默。你喜欢大笑和逗别人开心。对你来说,为别人带来欢笑很重要。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尝试去看事情轻松的一面。

篇8:论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康人格,疏导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信心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说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德育渗透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不管你从事教学还是从事管理工作,都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正能量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本人更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能量的化身,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你、尊敬你、喜欢和你谈心和你交朋友,给学生创造更多敞开心扉的机会,更加有效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造成中职生不健康人格的主要原因

中职学校门槛比较低,因此可以说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对待这样的学生就应该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觉得他们不比别人差,让他们充分感受集体的温暖,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近年来,单亲家庭比较多,而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性格比较偏执、内向、自卑,甚至有暴力倾向,这些孩子由于在成长过程中见证了父母婚姻的不幸福,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他们的不幸福感增强,改变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不抱有希望。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不单要倡导学生和他们做朋友,教师更应该和他们做朋友,一点点拉近距离,让他们体验到被爱的滋味,慢慢融入集体,感受温暖,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二)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的主要方法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和计算机教学工作有十几年了,我的个人感受主要有两方面:(1)有兴趣的学生,对待任何事情的态度大多时候是积极的,加强引导就好了;(2)无兴趣的学生,对待事情态度往往消极、冷漠,甚至叛逆,很难与其沟通。因此,每一位教师应该是具有广泛兴趣的教师,这样才能懂得如何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他们找到兴趣所在。

自信代表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多数中职生缺少的往往就是自信,经常妄自菲薄、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缺乏韧性,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多体验成功,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利用他们的优点,给他们充分的肯定,尊重学生;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2.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让学生有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勇于担当,信守诺言等。因此学校教育要做到: 分配任务,从职责入手;目标训练,从管理入手;榜样感染,从模仿入手;习惯训练,从小事入手;专题教育,从典型入手;游戏活动,从课外入手;情绪感染,从心灵入手;心理辅导,从问题入手。

3.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教师语言。在教学中,学生需要教师富有启发、感召、趣味和果断性的教学语言。教师风趣的语言,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乐地完成每节课的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每一个教师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抛开一切问题和烦恼,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教学,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学会精选拓展,优化教学内容。精选适用性强的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关键性的内容进行拓展,紧紧把握考点和社会需求,对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影响很大。

三、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方法,促进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还原健康和快乐。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听心理健康方面讲座,看心理教育的宣传片, 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沟通的技巧,打造他们的健全人格,进而提高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心理疏导

有些学生由于心理原因,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心理比较恐慌, 比较焦虑,及时疏导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应该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尽量避免由于心理压力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加强中职生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建构健康人格,使他们不但学到一技之长,又具有了健康人格,成为适应社会竞争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结伴前行演讲稿850字下一篇:拥政爱民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