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

2024-04-08

和谐社会背景(通用8篇)

篇1:和谐社会背景

文章标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背景和基本精神

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召开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认真学习《决定》,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背景、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并

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

为了加深对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理解,有必要了解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论述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时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体包括: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由此可见,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做出了深刻论述,这就为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指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入“十一五”规划之中,表明我们党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奋斗目标。这在制定五年计划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上述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党中央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中央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专门做出决定。于是就组织起草《决定》班子,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历经8个多月,形成了《决定》的初稿。经过反复征求意见,进行了50多次修改,使《决定》的内容更丰富,论述更系统,提法更准确,结构更严密,措施更实际。更有力。《决定》形成的每一稿,胡锦涛同志都认真审阅,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并先后主持召开4次常委会议和3次政治局会议,听取起草组汇报,认真进行研究,提出修改意见。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收入分配制度、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共享改革成果、落实“五个统筹”以及重视“社会文明建设”与“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等问题,更加关注和反复强调。这个《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因此,它是指导我国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纲领性文献。

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时代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根据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既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又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的重大意义可以从我国在新世纪所处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中加以深刻理解。

第一,从我国所处的国际背景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能够有力地应对来自国际上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和胜利。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大背景,必须从有利条件和面临风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我们应抓住一切机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抓住各种机遇搞好经济合作和开拓世界市场,加快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三是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发展,我们应借鉴西方的高科技发展经验,不断促进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次,还要看到“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给我国带来了各种挑战和风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围绕多极还是单极的斗争将长期存在,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和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称霸的斗争还要反复较量。二是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比如金融危机

篇2:和谐社会背景

今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香港大公报就此刊登了对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的采访文章,对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进行了阐述。

2005年春节刚刚过去,中国最精英的一批高级干部便云集在中央党校,包括近200名中央和地方大员──位于各权力机构的省委书记、省长、部长,在此参加一年一度的省部级高级研讨班。今年的研讨专题为: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

春节后办班成惯例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教授参加了这次研讨班的具体工作,严书翰教授告诉大公报记者,自本世纪始,中共中央在春节后至“两会”前召集省部级“一把手”就中共最新理论主张在中央提前进行研讨已成惯例,例如,2002年,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研讨;2003年就“十六大”精神统一认识;2004年则是研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自1989年以来,中央党校校长先后由中央政治局常委级的乔石、胡锦涛、曾庆红担任,其中胡锦涛任校长近十年。中共“十六大”后,曾庆红接替胡锦涛出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校在中共的理论建设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今年2月19日,胡锦涛亦是在中央党校,正式向外界阐述“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并首先在中共高干中统一认识,进而再推进至全党。

“一把手”统一思想

作为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参加了此次省部级高级研讨班的全过程,并对与会高级干部讨论之热烈,思想之共鸣感受尤深。

他透露说,在七天的研讨中,除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对和谐社会理论作系统阐述用了半天时间之外,闭幕式由曾庆红作总结用了半天,还用了一天半时间由五位部长作专题报告,其余四天半都交给与会者讨论,在四天半的讨论中,这些书记、省长、部长们分别联系所在地区及所分管的领域理解、发挥胡锦涛的报告,亦表示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理论及时适时,在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及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建设和谐社会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是中国未来社会之必须,亦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近200位高官云集,五位中央常委与会,多数中央政治局委员到场,其规模俨然是中央委员会的一次全体会议,而且这些中央地区级大员不得请假,闭门读书,难得有如此环境研究理论,提高理论,在中央最高学府中做七天学生。

缜密思考提出理念

文章说,曾庆红对此次研讨班寄予的厚望,评价很高,他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理清思路,谋划和谐”二十四个字作为开班宗旨。

以严书翰教授的理解,中央在中国已进入总体小康这一特定时刻提出和谐社会理念,决不是哪个人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也决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是深思熟虑后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

严书翰说,新一届中央头脑很清醒,考虑很清楚,尽管中国以2000年达到总体小康成为划时代的界碑,但是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至3000美元阶段往往是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发生夭折的关键阶段,远则拉美,近则亚洲“四小龙”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没能绕过此阶段。当然,包括香港和台湾省在内的“四小龙”成功地越过了这个阶段。

胡锦涛2月19在党校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了目前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

分配不公矛盾复杂

所谓发展的黄金期,就是任何一个国家进入这一时期都会有大的发展和大的举措,例如中国从新世纪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修建青藏铁路和南水北调等。

所谓矛盾凸显期,就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的矛盾比较集中的时期。首先,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从中折射出国家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其次,人民内部各阶层的分配差距拉大。尽管彻底否定了阶级斗争,现在国内不存在阶级对抗,但工农等各阶层之间存在着分配不公的问题。工人中还存在着低收入、下岗、失业;农民内部也有变化,有的成为企业家,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失地或无地农民;公务员内部也有利益矛盾,“阳光工资制度”出发点是好的,将公务员的收入放在阳光下,但目前只有沿海几个省实行,中央和国家机关无法实行。各个阶层之间利益发生了变化,虽然对抗不存在,但差别和矛盾肯定存在。

下层百姓须得实惠

篇3: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背景初探

2002年11月8日,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的和谐问题,和谐社会建设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命题,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至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明确提出。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和谐、社会阶层之间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等”。归根结底,社会和谐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和谐社会理论的不是凭空提出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深刻的现实背景。

二、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论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厚理论背景。

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为我们规划了未来的美好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正如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样的联合体里,每个人要把其他人的发展看作是自己发展的条件,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去促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每个人要就要像关心自己的发展一样去关系他人,因此能够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且提醒我们,要保护自然,不要过分贪婪地向大自然进行攫取。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保护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解与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相关论述,是我国和谐社会理论重要理论来源。

毛泽东的社会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矛盾的性质不同,当然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在一九四二年,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讲详细一点,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或者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也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对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邓小平的理论体系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社会”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共同富裕”理论中。早在1985年3月7日,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对于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距问题,邓小平也有预见性的论述。他说,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太大不行,“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 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也提出了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方针。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中,同时指出:“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并于1992年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指出:“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对于解决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外,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他说,我国“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提倡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植树造林“这件事, 要坚持二十年, 一年比一年好, 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 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 造福后代”。可见,邓小平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无论是“共同富裕”理论,还是处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论述,都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因此,邓小平理论是“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和谐社会理论的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不和谐现象,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深刻的现实背景。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以环境污染为例。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 却走着一条高投入、高消耗的路子。我国资源消耗率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也正在透支着我们宝贵而有限的资源。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环境污染令人触目惊心。“中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江河湖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5年初,在瑞士达沃斯发布的世界各国 (地区) ‘环境可持续指数’ (ESI) 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133位,全球倒数第12位”。这些都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

另一方面,人与人的不和谐,以贫富差距为例。我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并日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当前社会最大的不和谐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达到了0.46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我国不到20%的人口占据了8 0%以上的社会财富。2004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一份收入调查显示,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02年的3.1”。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从区域差距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都取得长足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随之扩大。“如东部五个省的G D P占全国G D P总量的5 0%,西部1 2个省G D P占全国G D P总量的1 8%,上海和贵州的人均GDP相差13倍。”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还是贫富差距过大,都将造成人与人的对立甚至是摩擦和冲突。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有着顽固的“GDP崇拜”情结, 还一味地认为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只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必要代价, 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正在吞噬着我们经济建设的成果, 仅2000年, 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7807.9万元。贫富差距扩大更不能轻视, 已经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成为威胁我们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无论是环境污染问题, 还是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都破坏着我们经济建设的社会条件, 阻碍这我们的经济建设, 都到了我们必须正视和下决心解决的时候了。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须下大力气缩小贫富差距, 达到人与人的和谐。

摘要:和谐社会理论的不是凭空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厚理论背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不和谐现象, 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刻现实背景。

关键词:和谐社会,理论背景,现实背景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9.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2.

[3]、贵州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5, (5) :31.

[4]、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364、365、369-370.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10-111、364、111、374、312、363、21.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64.

[9]、秦宣.超越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殊背景分析[J].学习与实践, 2006, (11) :16.

[10]、吕秀兰, 苑来学, 张开聚.“先富论”与和谐社会理论历史背景之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5) :113.

篇4:和谐社会背景下妇女参政探析

[关键词]妇女参政 问题 原因 对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妇女广泛参与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男女平等发展的重要前提。妇女参政,就是男女享有平等的参政权,是衡量一个社会平等公平的重要标准,关系到能否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妇女参政主要存在的问题

妇女的政治地位是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核心指标,所以,对政治过程的有效运用对妇女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性。然而,我国妇女对政治过程的参与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妇女参政比例较低。一是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代表、委员比例中,妇女的人数与比例始终在20%左右徘徊;二是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比例增长比较缓慢,妇女在省级、地级、县级所占的比例从2000年至2006年逐年增长率不到1%;三是在基层组织中,截止到2006年,村委会主任中的妇女比例仅为2%左右,村委会成员中的妇女比例仅为20%左右。

(二)妇女参政结构不均衡。其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副职多,正职少;虚职多,实职少;底层多,高层少;做本职多,兼职少。据统计,女性正职部长仅占3.4%,正职女市长里不到10%,在公务员中的女性负责人只占8%,农村村委会主任女性仅占10%。

(三)妇女参政投入度不高。一是在参选比例上,妇女在地方一级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参选比例为73.4%,低于男性4.2个百分点。在投票质量上,妇女主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投票的比例为26.1%,高出男性5.8个百分点;二是社会参与度不高,在主动给社区单位提建议的人中,女性为31.3%,低于男性37.4个百分点;三是妇女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度低,主要将精力投入家庭中。

二、妇女参政问题的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妇女参政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主要从文化、政策制度和妇女自身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中国几千年来遗留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将妇女依附于男人。奠定以男性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以“男主外、女主内”将妇女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家庭私人领域内;以“女不言权”“女不干政”剥夺妇女参与政治公共生活的话语权:以“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遵守妇道”的角色期待作为妇女社会认同的美德。尽管现在这些思想与观念己没有市场,但是现实中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直接影响到妇女参政的接纳和支持。

(二)相关的政策立法的模糊和缺陷。目前,我国为了维护妇女权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妇女参政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但是仍然存在认识上、执行上和政策自身的问题。一是在制定的政策缺乏性别意识,妇女干部选拔制度多是从男性成长和生理规律来制定的;二是在政策执行中存在偏差。有些党政领导对妇女参政的认识不够,在提拔干部时出现男多女少;三是法律法规模糊性,要么规定过于弹性,要么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具体落实。

(三)妇女干部选拔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女干部培养力度不够。妇女干部缺乏完善的培养措施和专门的培养计划,女干部获得的培养机会要比男性少,成长的空间狭小;二是妇女干部选拔力度不够,一些领导常常为了应付,要么有规定配额制就只配备最低限额,要么“唯亲是举”、“唯近是举”;三是女干部考核制度力度不够。女干部考核任用双重标准的存在,该提拔而没有得到提拔,使得女干部的政绩没有得到充分肯定。

(五)妇女自身的示弱。一是妇女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相对较差,依附、依赖心理仍较严重;二是妇女担重任的自信心不足,妇女对自己的能力估价不高,奋斗目标不够远大,影响了妇女对政绩的不断追求;三是妇女缺乏自我宣传意识,在参选过程中多数处于被动地位,觉得宣传自己或拉选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四、提高妇女参政的对策

妇女参政是两性和谐发展的体现。和谐社会的发展要为妇女参政提供良好的机会,提高妇女参政水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动先进的性别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拥有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妇女参政才能得到社会和家庭的理解、关心和支持。首先,要剔除传统社会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应大力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活动,借助媒体的力量,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妇女参政的意义,普及男女平等的文化观念,形成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其次,要公正客观地评价妇女,消除在评价妇女时的双重标准。

(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创新干部选拔机制。现阶段,妇女参政仍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女性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首先,应努力将性别意识纳入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妇女的需要,加强政策的超前研究、创新研究,建立女性立场的政策制度;其次,调整以男性为中心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在选拔妇女干部上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女同志”的原则,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最后,应根据不同地方的性别比例将保护妇女参政政策措施要更明确些。

篇5: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

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数量增多,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尖锐和对立的程度加剧。有的人据此便认为,当前一些社会不稳定的现象源于对“以人为本”的提倡,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了把维护社会稳定与坚持“以人为本”对立起来的现象。其实,这些不稳定现象并不是产生于坚持“以人为本”,而恰恰是多少年来在“以人为本”方面做得不到位而积累、遗留下来的问题,只是这盖子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被集中揭开来罢了。我们不要堵塞、压制、掩饰出来的表面稳定,而是要通过疏导、化解、消除而出现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本质稳定。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要依靠全新的理念和做法来实现。这新的理念与做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真正实现有机的、良性的、持续的、健康的社会稳定最终还是要靠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其他。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经济工作八个重点的第七项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在明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中的第六项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而再地点出“以人为本”,即是此意。在我看来,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权利、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下社会的“不同”确实多起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面对这诸多的不同,很多社会管理者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以至于有一种恐惧心态,在应对中要么如临大敌,要么就搞一刀切。其实,本不必如此。社会的“不同”、“多元”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有道是“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和谐社会就是“和而不同”。由于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表现在社会结构中就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自然会有其不同的阶层群体意识、不同的利益获取与维护模式。所有这些群体阶层合法的利益,都要、也都必须要一视同仁地去尊重、去保护。不能为了某一群体、某一范围的利益,就动辄以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名义去取代、压制别的社会群体应该有的合法和基本利益,特别要反对一些既得利益群体过分的要求以及对普通人民群众利益的伤害。尤其在今日的中国,尊重人更多要体现在尊重最广大人民群众方面,这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前提。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不是人民群众,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其可实现程度之间差距的扩大,以及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落后于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等等原因。我们固然不能把群众胃口吊得太高,但也不能让社会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益差距太大,让一些利益群体早已“超英赶美”,其获利速度、程度让一些发达国家目瞪口呆,而另一些群众生活的改善却赶不上相应的社会发展进步水平。不论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还是维护社会稳定,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仅仅就矛盾谈矛盾、就稳定谈稳定,恐怕永远只能疲于奔命而不治本。说到底,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力量,但这一力量能否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取决于我们对社会公平问题的真正解决。如果社会公平解决好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力量;如果不去解决或者说没有解决好,就会把人民群众推向社会稳定的另一面。虽然说人民群众素质的相应提高使得传统的保持社会稳定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但从长远发展看,人民群众素质——至少包括基本生存和发展技能、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和真正提高,其实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把这三方面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这就是要把“为了人”作为实现社会稳定的归宿。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没有稳定也就没有发展,稳定压倒一切。但稳定并不是目的,我们是要通过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的需要,进而实现人的发展。这才是目的。所以,不能为稳定而稳定,更不能为了稳定而去压抑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社会稳定,一定要把“为了人”作为最高要求和最后归宿。

篇6:和谐社会背景

体育在中国所表现的不仅仅只是一种运动,还应作为一种文化对所有从事体育的人进行一种真正的人文教育.本文提出了和谐社会体育人文精神构建的目标,应遵循的原则,要构建的内容以及实现途径,以期促进体育人文精神在和谐社会的.条件下更好发展,同时使体育人文精神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 者:王家磊 邓娴 作者单位:王家磊(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邓娴(宜春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篇7:和谐社会背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1],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现实中他们的劳动权利保障缺失并屡遭侵害,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直接关系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2].一、农民工和农民工劳动权利的界定

“农民工”从字面上理解,是指在城镇打工的农民。一般认为,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介于农民和工人(或城市户口居民)之间。从身份上说,农民工来自农村,是农村户口,仍然是农民; 从职业上说,农民工在城镇的用人单位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可以说,农民工是一个身份与职业不一致的群体。严格来说,“农民工”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在我国的《劳动法》中,对于靠付出劳动换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来说,没有什么“农民工”、“城市工”等等的区别,劳动者都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权利。学者们也一致认为,我国《劳动法》并未将农民工排除在该法的适用范围外,而且,2006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工会十四大的报告中,也已明确进城务工人员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根据我国农民工的现况,我们完全应当认识到他们已经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是城市的一分子。农民工劳动权利,是指农民工作为国家公民和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社会劳动,获得作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职业的权利。农民工的劳动权利,首先来自宪法的规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而它是一种应然的权利。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见,如果将“农民工”作为一个区别于其他劳动者的特殊群体,是对农民工在宪法实施中的歧视。依据我国《宪法》、《劳动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民工的劳动权利主要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组织工会和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等。

二、我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现状分析

应当说,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劳动法为主体、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为配套的、保护公民劳动权利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以及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后,各级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问题,出台并实施了多项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措施,农民工的劳动权利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位,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和平等对待在农民工身上尚未得到完全体现,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平等就业和自由择业权利受限制

就业权是劳动者劳动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赖以生存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自由择业的权利[3].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制度和现实原因,城市对农民工实行歧视性就业。例如,某省曾经规定农民工就业“六不准”,一些城市对农民工实行总量控制和职业、工种限制等,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限本地城镇户口”。由于农民工在城市打工遭遇就业歧视,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普遍较低,使农民工被排斥到所谓的“次属劳动力市场”上,从事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脏、累、险、苦、重”工作,成为城市社会的底层。

2、劳动报酬权受侵害

劳动者付出一定的劳动后,理所当然地应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这是劳动者神圣的权利之一。然而,用人单位却屡屡侵害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一是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很低,并且往往由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用人单位决定,有的甚至低于国家最底工资标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主要集中在500-800元之间; 二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城市人同样的工作,却拿着比城市人低的报酬; 三是劳动报酬得不到保证,一些行业随意拖欠、克扣甚至拒付农民工工资情况严重,一些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给农民工支付加班工资或少给加班费[4].3、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

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我国劳动立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时间,并对用人单位延长劳动时间作出了相应限制。现实中,用人单位却利用劳动力处于买方市场的特点,延长劳动时间,占用农民工的休假休息时间,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据统计,中国多数企业对农民工没有完全执行国家法定每周工作40小时的制度。《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也显示,农 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劳动时间长,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

4、劳动安全保护权利被漠视

劳动安全保护权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有获得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保障的权利。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惜以牺牲农民工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侵害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保护权利,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是不给农民工配备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是不按国家标准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在有毒有害岗位上大量使用农民工,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较高以及工伤事故频频发生。有调查表明,非公有制企业发生工伤事故,农民工占伤亡总数的80%以上,因生产安全事故残废的90%以上是农民工。

5、职业技能培训权利难兑现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北京调查总队2006年在全市范围内针对不同的行业,对1100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37.%的被访者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的培训,63.%的农民工没有取得任何专业技术证书。2006年10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表明,未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民工高达76.%.6、社会保险权利缺失严重,劳动福利待遇少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法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多数城市的社会保障基本上都把农民工排斥在外,虽然近年来有些城市开始出台政策措施保证农民工的某些社会保险,但多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且不配套,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和劳动福利权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北京农调总队2006年的调查显示,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重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73.%、62.%、78.%、61.%.国家统计局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也显示,七成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保险,以上四险由单位购买的比例分别只有11.9%、12.1%、8.1%和23.9%.另外9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近80%的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还有80%的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

7、劳动合同签约率低,致使维权难

实践中,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的规定要求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要么不签合同,要么采取口头约定或者签订“生死合同”等形式来规避法律责任,减轻自己的义务。《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指出,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0%.2005年陕西 省农村调查队对350名农民工调查,未签定劳动合同的达208人,占59.%.在建筑、矿山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到10%.由于没有劳动合同,农民工缺乏集体谈判能力,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加上法律法规不健全,维权程序复杂、维权成本高等,农民工一旦劳动权利遭受侵害,有的放弃维权,有的拿不出维权依据,还有不少农民工则为了保全工作机会而忍气吞声,从而导致农民工的劳动权利更加得不到保障。

三、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和谐社会与权利保障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社会成员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才可能有社会和谐可言; 另一方面,只有和谐社会才有能力使所有人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5].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的合法权益之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真正和谐。

2、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和目的之一实现社会是公平正义,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6].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该保证每一个人、各个社会群体的生存权利,要保证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并让每个社会群体都获得幸福。对权利的平等配置和平等保护既是现代和谐社会对权利保障的核心要求,也是公平正义的体现,它主要包括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配置实行无差别的平等以及对所有人的权利给予同等的尊重和平等的救济[7].因此,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尊重和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尤其是社会劳动者(包括农民工)的权利,这既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受到侵害是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冲突的。只有让农民工充分享受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和谐社会还必然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广大农民工虽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在城市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并没有平等的享受应有的权益。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缺失并屡受侵犯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一些地方和企业劳资矛盾尖锐,因为拖欠工资和工伤事故等引起的社会问题突出,造成劳动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没有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就会 构成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威胁,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立。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而劳动关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四、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保障

一般认为,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缺失并屡遭侵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衍生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不完善、歧视性就业制度、劳动执法不力,加上农民工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等原因。

针对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的现状及其原因,要切实有效地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需要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综合运作,但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法律是最有效、最根本的制度手段。[8]在法治社会,对农民工劳动权利的保障最终要上升为法律问题[ 9 ].1、加强和完善立法,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保护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体系

保护农民工劳动权利,首要的问题是加强立法,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这是实现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根本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离开了法律保护,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立法理念选择上,应倾向选择以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为基本立法理念,同时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等; 在立法模式上,学术界有制定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和将农民工纳入劳动者的范畴一并加以保护等两种意见,笔者主张制订专门法来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免受侵犯,解决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主体立法定位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民工的特殊性和“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10] ; 在完善现有法律制度方面,首先是宪法要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改革或废除二元的户籍制度,其次要修改、完善《劳动法》,赋予农民工作为一般城镇劳动者应享有的各种基本劳动权利,修改《劳动法》中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条款等,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再者,要修改《工会法》,要建立健全与《劳动法》配套的劳动保障法规和规章,尽快出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资法》等,还要进一步清理相互矛盾的法律法规(包括地方性法规),删除现行法规政策中存在的限制农民工的歧视性条款。

2、规范并强化劳动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

实践证明,劳动行政执法环节是农民工劳动权利能否得到保护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劳动行政执法要求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等基本原则,以使劳动执法规范,防止权力滥用。但现实中能否贯彻上述原则,既取决于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自身素质,也取决于制 度设计是否完备。要切实保障好农民工劳动权利,除了要求劳动保障监察人员重视自身素质提高,重视法律素养培养,依法行政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大维护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执法力度,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责任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权,要改变执法方式,由临时性的或突击性的或运动式的检查向常规性的、规范性的执法方式转变,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规范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处罚标准和监察执法检查程序,还要依法严肃惩处劳动行政监察人员的不作为行为。

3、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保证农民工能够进入司法救济环节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提供司法救济,是法治社会对政府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在其劳动权利受侵犯时若再没有最后的救济手段,易导致这类人群盲目过激行为产生,不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农民工劳动权利法律保护必须包括保护农民工进入司法救济的环节。目前在我国,保证农民工进入司法救济最主要的手段是开展法律援助。《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把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法律援助资金,为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针对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和农民工打不起官司的现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如司法行政、劳动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建设等部门要建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包括劳动权利)的案件进行法律援助,减少农民工维权成本,保证农民工能够得到及时的司法救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关怀。劳动法(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蒋慧,张忠民。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实现与政府责任[J].河北法学,2006,(2)。

[5]郑成良。和谐社会与权利保障[N].文汇报,2005-05-23

[6]王金水。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7]王旭宽。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6,(1)

[8]房文翠。和谐社会与劳动者权利保障——以农民工权利保护为视角[J].学术研究,2006,(4)。

[9]兰建勇,李辉敏,杨福忠,窦竹君。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河北法学,2005,(6)。

[10]邓秀华。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问题探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编号:0604002C]“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部分成果。

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篇8: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的策略

事实上, 涉及学校德育的研究早已见诸各种文献资料, 本文将以实际为基础对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策略与原则进行研究。因为学校是学生生活时间比较长的地方, 学校德育教育若过于呆板, 会使学校德育失去吸引力。所以要注意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教育。尤其要注意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潜移默化, 让学生在亲切、温暖的气氛中受到德育教育。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1. 身教重于严教的策略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 无论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都要以身作则。因为, 教师们时刻都要意识到身旁有一双无邪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所以但凡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处处多示范, 少说教。例如:要学生尊敬孝顺长辈, 那么首先教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尊老爱幼, 让学生耳濡目染, 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教育形象, 学生才能依照正确的引导正常发展。

2. 尊重和欣赏学生的策略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作风民主、和蔼可亲。在学校生活中, 教师对学生既是长辈, 也是教师和朋友, 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 能站在学生的角度, 去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在分析和处理学生的问题时, 切忌主观武断, 草率从事。因为, 在学生身上发生的任何缺点或错误, 原因往往都是多方面的。比如, 学生任性, 不听话这一现象, 原因就是多方面的。或许是教育方法不当, 学生有意见;或许是要求过高, 学生不能接受;或许是处理不公平合理, 学生有看法;或许是学生的合理要求, 教师未给予满足, 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或许是教师言而无信, 常常食言;或许是教师对学生经常迁就让步造成的, 等等。诸如此类原因, 教师要作客观分析, 查明原因, 分清责任, 冷静对待和处理。如是教师的责任, 自己就要改正;如是学生的过错, 就要耐心教育, 正确引导, 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 一顿责骂或体罚, 这样做不仅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还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任性, 越来越不听话。教师教育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接受教育, 只有学生心服口服, 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并愿意改正, 才能使他们进步。教师若把学生当“敌人”对待, 硬把他推向对立面, 他只能“屈而不服”, 多么有道理的话也听不进去。因此, 教师在处理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时, 需要克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绪, 做到心平气和, 有耐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体贴, 爱护, 从而激起他们对自己过失的悔恨, 并给予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力量和信心。况且, 学生正在成长中, 即使缺点较多, 也不可能没有任何优点。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充分加以欣赏和放大。一般当别人称赞你的学生时, 基于中国人传统的谦虚美德, 你会说:“这没什么, 他平时很顽皮的。”其实, 这样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在无形中已经伤害了你的学生。学生会觉得教师并没有以我为荣, 是不是不爱我?所以, 正确的处理方式就要肯定学生的成就, 要充分欣赏学生的优点, 并且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 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他知道教师以他为荣。那么, 他会将这一优点更加充分发挥, 可能还能引申到其他方面, 对其以后的发展是有益而无害的。

3. 建构和谐学校氛围的策略

学校气氛是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因素, 它能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作用。学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良好的学校生活气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和睦友爱、热情温暖、舒适优美、井然有序的学校中成长的学生, 情绪稳定, 性格开朗, 热爱教师, 关心别人;相反, 如果一个学校争吵不休, 冷漠寡情, 混乱不堪, 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使学生变得孤独怪僻, 任性放纵, 身体虚弱。事实证明, 学校中师生关系不和睦对学生神经系统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 学生年龄小, 还不懂事, 学校中师生关系的不和对他影响不会太深。实际上, 学生的感觉是十分灵敏的, 学校中的不和睦, 最先出现的是生活气氛异常, 人际关系紧张, 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安全感, 使他们的神经时常处于紧张状态, 久而久之会导致感情淡漠, 心情抑郁。另外, 学校不和, 成员相互间关系冷淡, 学生也会模仿成人的冷漠任性、急躁偏激甚至于攻击性行为。团结和睦的学校应该是, 成员之间相互关心, 相互理解, 尊老爱幼。学校气氛和谐, 学校中充分讲民主, 有事协商解决, 教师和学生相处和谐平等, 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是十分有益的。因此, 为了学生, 教师必须学会协调关系, 处理好各种学校矛盾, 以身示教, 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校环境中茁壮成长。

4. 净化学校环境的策略

首先, 给学生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众所周知, 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伤害, 长期生活在噪音过高的环境中, 不但人的性情变得粗暴, 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学校生活噪音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如教师的叫骂声、搓麻将声、训斥学生声、家用电器的噪声等等。据观察, 出自噪音大的学校的学生或性格怪僻、暴躁, 遇到不高兴或不顺心的事, 暴跳如雷, 又喊又叫;或郁郁寡欢, 沉默不语, 遇事慢吞吞, 对任何事都不感受兴趣, 甚至听力下降。他们虽然没有受到有形的伤害, 但他们心灵受到的创伤往往更为严重。另外, 从学生的生理特点来讲, 他们的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 过强的声音会震破鼓膜, 影响听力。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宁静的环境, 那么如何创设宁静的环境呢?教师首先要注意学校中人际关系的和谐, 气氛轻松, 相互尊重, 说话和气, 遇事冷静, 不吵不闹;和学生谈话、教育学生要耐心, 不大声训斥, 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 说怪话;看电视、听音乐时音量要适中;为了学生, 不要将学校变成“赌场”、“舞厅”, 让学生在宁静、欢乐的学校环境中健康成长。

上一篇:奶茶开业活动方案下一篇:几米阳光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