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2022-09-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既需要有和谐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更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和谐社会建设者。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理所当然地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依据和谐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培养符合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大学生, 是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大事。本文拟从生态意识培养的角度就和谐社会视域中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点粗浅探讨。

1 树立生态价值观是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陷入多种困境,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生态危机日趋严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和谐社会就是这样一种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和谐共生、和谐共处、和谐共荣。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种生态文明的社会, 而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价值理念的迷失和行为方式的失范, 只有通过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 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节制来缓解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人类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改变传统的在生态问题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做法, 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 确立自己在自然界正确的、合乎自然规律的地位, 确立地球及其他生物物种的道德主体地位, 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一项基本的道德原则, 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和实践, 促进人类的洗过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服从于生态规律, 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从而达到真正的和谐。

树立生态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 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其子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普及生态教育特别是重视各级决策者和高层次的骨干人才的生态教育, 是决定和谐社会建设成败和建设程度的一个关键。高校是全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地方之一, 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 理应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大学生, 是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因为年轻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也因为年轻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有知识有文化, 易于也乐于接受进步的思想观念, 并能够将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指导。大学生是传承生态意识的重要社会力量, 他们今天的生态意识状况很大程度决定着未来社会生态意识的主流, 也预示着未来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因此, 树立生态价值观是和谐社会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重视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是我国国民生态意识水平提高的关键。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 培养其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素养,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 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可以为明天的全社会普及生态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2 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生态意识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优化目标来理解和追求社会发展的一类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 是生态规律的支配作用和生态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应该包括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态环境道德意识等多方面。和谐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基本的生态道德观念和遵守基本的生态道德规范, 而且应该具备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相关的法律常识。要平等友爱、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节约资源, 自觉把个人或群体的命运与整个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提倡把关心自然、爱护环境放在第一位, 谴责、反对为获取个人或小群体财富而不合理开发自然、损害环境的行为。

从高校实际情况看, 也能真实地反映上述问卷调查的情况。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伤熊”、成都某大学发生的“微波炉烤宠物”、复旦大学研究生“虐杀30只小猫”等令人通信的事件正是生态道德意识严重缺失的典型案例。

3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大至整个宇宙, 小至一个家庭、一个寝室, 甚至一个小角落, 都应该成为一个“生态”有机体;上至整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决策者, 下至辅导员、班导师、任课老师, 广至整个社会, 应该形成一个生态教育网络。通过宣传、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指导”, 让大学生在感受自然、热爱自然中增强生态伦理意识, 树立绿色文明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既称为生态观念的载体、传播者, 又是理性的绿色消费者和实践者。这样, 他们才能够切实肩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1) 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公共基础性生态学课程建设;

(2) 充分发挥“两课”和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优势, 进行生态价值观渗透;

(3)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考察、调研活动;

(4) 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学校的教学、生活环境与整体氛围同样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学校应努力营造生态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

总之,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增强他们的生态道德责任感, 培养坚定的生态价值观和牢固的生态意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优势, 通过形式多样的生态道德教育, 引导未来的建设者与管理者树立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 热爱和尊重自然, 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 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而不懈努力。

摘要:树立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公共基础性生态学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 吴鹏举.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研究[J].生物学杂志, 2001 (3) .

[2] 王雨.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调查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3] 铁铮.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喜忧参半[J].中国教育报, 1999 (7) .

上一篇:浅谈教师“导学”之我见下一篇:激励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