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已成为中国大学普遍的价值追求。在校园文化视野下,大学校园的和谐主要取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大要素及其内部的和谐。为此,要分别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约束与激励的和谐、批判与构建的和谐,以推动和深化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研究论文 篇1:

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和谐大学文化建设论析

[摘要]和谐大学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推进和谐大学文化建设将直接为大学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构建和谐的大学文化,对于提高大学教育的绩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生命力强的和谐大学文化,需要在精神理念、制度体系、校园环境、发展目标等各个层面力求突破。

[关键词]和谐文化;大学文化;新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尤其是教育更应关注民生,注重人才培养。大学的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专门人才。而大学是通过什么培养人呢?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化。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功能,它负有传承文化、研究文化、融合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和使命。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育人。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者,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一、和谐文化与和谐大学文化的内涵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

和谐文化,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十七大报告特别关注民生,指出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我们来理解和谐文化。“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从种系发生上来说,人生而有文化,文化生而要发展。人类就这样建立起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反过来又让自己再适应于不断发展的文化环境。“和谐”一词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两种以上不同要素的协调、结合、融合与发展。和谐文化的提出表明文化问题工具化的新趋势,它预示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新变化。和谐文化的价值,即经济、社会、政治、道德和精神利益的共享及合理的分配的方式;换言之,追求共同幸福的目的,是人类解放的主要条件。没有一次同进步有关的人类活动会脱离和谐文化而实现。和谐文化在内涵上应当是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和精神,形成共同的和谐社会理想,奉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等,直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和谐文化就是关于人、社会和自然各自及其相互之间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说到底,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文化。

(二)和谐大学文化的内涵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理想追求、道德情感等的哲学抽象,它主导着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等方面;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实体存在和外在表征,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施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科研与生活环境等构成。三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和谐文化的语境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指校园文化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大学文化必须在传承社会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协调,以崇尚真理、追求科学为本质;传递价值文明,是理想主义的精神家园;它以引领时代潮流,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标志,与时俱进以实现自身超越;它包含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以体现历史使命。

(三)和谐大学文化的特质

和谐大学文化要为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活动提供动力、氛围和必要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大学文化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1 “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才,尊重人的精神力量,尊重人的创造力,尊重个体的个性差异,尊重不同群体与个体的意见。让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2 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不惟书,不惟上,不惟他,不惟洋,一切从实际出发,严谨治学,遵守学术规范;摈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

3 崇尚创新、追求真理的理念。尊重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提倡建设性的批判思维,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4 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学术无禁区,思想不强制,体现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科学道德、科学规范的和谐统一。保护脱离主流、有悖传统的观点。

5 信任、平等、开放、合作的学术平台和人际关系。在开放式的学术平台上实现学科的综合交叉、不同观点的碰撞启迪;合作和竞争互动,不迷信权威,不论资排辈,不排斥少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6 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应从四个方面来思考:是否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否有利于激发大学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是否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引领社会前进。

二、秉持和谐大学文化构建的策略

以人为本的和谐大学的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适应我国和谐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大学文化,以这种文化来培养人、教育人,并以这种文化辐射和影响社会。

(一)构建和谐大学文化价值体系

目前,大学文化中还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一些科研人员为晋升技术职称、职务而科研;学生以就业、考试过关为导向来学习,有一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气,缺乏在科学研究上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进取精神,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中华文化中蕴含着许多鼓励和谐、不断创新进取的要素,如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大学应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这些和谐价值观念,同时突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对僵化和保守,重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要深入研究、借鉴国外创新文化。在大学树立起以创新为荣、创新为魂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科研风险意识,提倡理性的批判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构建和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新和谐文化价值体系。

(二)着力于教育理念的现代转化

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影响,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和谐大学文化,必须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转化。要认真分析发达国家大学的教育理念,吸取其先进的带有共性的内容,如借鉴亚里士多德与纽曼的自由教育理念,营造学生自由地参与学习研究的氛围;借鉴苏格拉底“老师是知识的助产婆”理念,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借鉴近十年在西方加速发展的“合作教育”理念,加速从传承式教育向研究式教育转变;继承中华传统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相长”、“和而不同”的理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并进”的理念,以及努力引导学生“从知之、好之到乐之”的理念等等,从而实现教育理念的综合创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和谐大学文化的理解。

(三)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文化环境

要倡导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尊重师生的学术自由,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提出新思想,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使每个人都获得发展的机会,“让金子都能闪光”。

(四)打破传统体制,“不拘一格降人才”

建设大学和谐的制度文化,鼓励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勇挑重担,通过一些重大项目来凝聚英才,又要尊重个人兴趣爱好。改革管理评价体系,改变目前片面追求成果数量的评价体系,注重反映成果质量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出发,鼓励以专有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加大对团队合作攻关的技术创新的支持,同时,又为个人的主动选题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改革人事制度和科研体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和谐环境。

(五)整合并充分利用大学基础资源

改变大学资源短缺,同时又存在浪费的现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大学重大基础设施的配置,整合大学现有资源,加强资源管理,建立共享的和谐的平台。

三、寻求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新突破

(一)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国家的发展不能忽视精神力量,大学的发展同样也要依靠精神力量,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构建和谐大学文化首先是要大力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在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中,要体现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第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必须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民族性是文化最大的个性,维护文化的民族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前提,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创新中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第三,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创新大学文化。当今我国正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大学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国家和时代的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大学文化。第四,必须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又相互冲突的辩证发展过程,大学文化也是多元文化激荡交融、矛盾冲突的产物,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又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借鉴西方及世界其他文化的先进因素。

(二)推进大学制度文化创新

首先要增强大学自主办学意识。当前大学制度文化中存在“行政化”、“官本位”意识,大学里的部门采用行政级别的科层管理方式,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各种考评和约束性管理制度下,大学渐渐产生依赖意识,制约了办学活力,不利于大学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利,大学应在新形势下树立自主办学意识,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在招生、教学、科研、资产管理、人事、经费等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其次是建立学术型管理制度。学术型管理制度的特点是大学以学术权力为主导,实行非科层式的管理。大学负有学术责任,追求真理是大学永恒的价值观,学术自由是大学管理中的一条普适性原则,它保护学者自由地从事学术研究,有利于学术发展。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建立学术内行组成的学术评议制度,减少行政权力等非学术性力量对学术事务的干预。最后要保持大学与社会的协调。大学是“象牙塔”,因为它研究高深学问,是“科学知识的文化典范”(cultural paradigm of scientific knowledge,RobertBellah语)。大学既要“走出‘象牙塔’融入到社会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起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服务社会责任和国际责任,更要超越‘象牙塔’,在坚持大学应有的基本的理性和学术价值的基础上自觉地以其创造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引领社会前进,成为发展人类文化,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21世纪大学已成为社会中最前沿的组织,它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必然要回应时代变化带来的冲击,回应社会与国家对大学的各种要求,因此,大学制度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在坚持学术独立与自主办学的同时,要保持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三)注重大学教师学术团队的培养

大学需依靠优秀的教师学术团队才能完成大学应肩负的使命——培育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在当前,大学实力的提升更需要依靠优秀的教师学术团队。大学文化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教师学术团队形成的核心凝聚力,对于教师学术团队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学术团队又赋予了大学文化真正的内涵,他们不仅受传统大学文化的润泽,还发展并创新了大学文化。和谐大学文化建设,既要利用学校原有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教师团队,促使良好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学术团队尽快形成,更要依靠、鼓励教师学术团队传播、发展和创新大学文化。

(四)重视大学文化意义符号的建设

校训、校歌、校旗、雕塑物等是体现大学文化的一些意义符号,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吸引、激励大学人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象征。在和谐大学文化建设中要注重这些意义符号的建设,利用它们来提高师生的内在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特别是要发挥校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积淀和凝练,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大学校训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社会功能:在校训的感染和熏陶下,大学培养优秀的人才为社会服务;校训所蕴涵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影响引导社会进步;大学校训所代表的人格力量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培养和生成。要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充实发展校训新的内涵。

(五)积极开展大学文化研究

和谐大学文化的建设,有赖于理论的自觉。大学文化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在现实中呈现,更事关未来的发展。我国现代大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风格和办学特色,总结和研究这些大学的文化传统可以加深我们对大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增强建设和谐大学文化的自觉性,对于大学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社会有机体,大学须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积极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研究大学文化有助于大学做出改革发展的正确决策,肩负起大学应有的历史文化使命。因此,大学应普遍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深入思考如何适应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构建和谐大学文化,并将之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了“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旨在研究大学文化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目前,全国历史悠久的二十多所著名高校正在酝酿联合开展“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并筹划将研究成果汇编成系列丛书出版。可以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会更加关注大学文化研究。

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和谐社会体现民生的‘轴心机构’。和谐大学文化必将成为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必将促进大学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功能,培育和造就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为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服务,并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和谐大学文化建设也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贴近社会现实,关注民生,贴近师生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优化文化结构,丰富文化内涵。

作者:周奔波 王冠甫 姜美英

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研究论文 篇2: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

〔摘要〕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已成为中国大学普遍的价值追求。在校园文化视野下,大学校园的和谐主要取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大要素及其内部的和谐。为此,要分别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约束与激励的和谐、批判与构建的和谐,以推动和深化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形式与功能”,“约束与激励”,“批判与构建”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高等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独特性。“相对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高等教育或大学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方式”,〔1 〕 这一存在方式决定了和谐大学校园构建所必需的文化性关照。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最为基本的是具有物质、制度、精神等三大层面的要素。因此,从校园文化视野来看,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关键取决于大学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层面之间的和谐及其内部的和谐。

一、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

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固化体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大学和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实现和谐的外在环境。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实体,物质与精神并无明确的界限,两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物质文化环境。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并非只指单纯的物质实体存在,也包括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尽管如此,总体来说,校园物质文化还主要是通过校园物质载体实现的,而校园物质载体的重要部分是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既具体又抽象的二重性。具体性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具有直观性、形式性。校园作为文化实体,是教育主体按照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特色,有目的、有计划构建的实施教育的物质载体和环境空间,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内,教育过程得以展开,体现了学校成员的集体智慧、力量、整体感,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抽象性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具有间接性、功能性。物质空间创造出一种境界、一种氛围,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及其所折射的精神特质,具有明显的“环境育人”的功能,给身处校园中的人们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和熏陶。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虽然是以空间的形式出现,是物化的,但在内容和发挥功能的方式上更体现为精神的。因此,从物质文化方面看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则首先必须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物质文化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和高等教育理念更新的过程。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高效、发展和开放的社会。因此,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依赖于对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科学规划。

第一,要着眼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理念,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新时期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就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来说,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安排方面,都应该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为出发点,特别是校园“标志建筑”不是“形象工程”,要考虑到学校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行为的需要,要以人的审美标准与行为规律为基本立足点,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

第二,要着眼于推进校内外交流,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依据现代校园“环境育人”的特点和要求,大学校园交往空间应构建功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内部共享空间框架,体现校园环境的多层次性、参与性、立体性、系统性空间布局特点,既反映现代信息社会对交往空间的流通开放要求,又保持传统空间布局亲切宜人的价值尺度,进而创造出由公共、半公共、半私密乃至私密空间的协调转化,为在校师生以及来校人员提供各种知识融会、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合理空间,促进各学科间交流、师生交流和校内外交流,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

第三,要着眼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功能,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空间开放。“社会越是需要更多的新知识和高技术,高等教育就越会成为社会的中心。” 〔2 〕 (P51)在规划校园空间布局时应重视社会与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设计,通过大学校园的空间开放和文化辐射,真正使大学成为文化传播和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大学积极参与营造高层次文化氛围,带动和影响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在景观规划中,通过在校前区、图书馆、体育场等场馆区,在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区等空间区域内,设置合适的交流场地,或直接通过场馆开放,或通过举行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加强大学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文化交流和信息沟通,以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大学校园与社会的和谐。

二、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保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约束与激励”的和谐

近年来,制度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大学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更是提出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明确目标。良好的制度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就是规范和激励同时起作用。所以,约束与激励是制度存在的重要依据,而发挥好制度的约束與激励功能对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十分关键。

在制度层面上,现代大学制度主要包括大学自治制度、学术自由制度、教授治校制度。为此,在制度设计方面应包括:一是规范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外部关系的制度;二是确立大学自身地位,体现大学特点和本质的制度;三是调整大学内部关系,实现协调发展的制度。

第一,就大学外部关系来说,应推进“有限政府管理”的大学治理制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外部结构涉及到政府与大学、社会与大学之间的互动和谐。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后发外生型”特征,伴随这一特征,政府发挥作用的“主导型”特点也很明显。基于这个原因,对于中国大学发展来说,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更具有根本性和现实性。所以,在强调现代大学应该坚持以社会办学为主,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社会的意愿和要求的同时,还应立足国情,积极争取政府管理的支持。当然,政府的这种“管理活动”绝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有限政府管理”,即政府通过加强指导和引导、整体规划,尤其是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注入,并且积极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环境,搭建人才成长成才的有效平台,提供大学生创业就业机会,对大学发展提供支持。〔3 〕

第二,就大学自身规定来说,应推进大学“有限自治”的大学治理制度。高校的本质是学术性组织,其自身规定内在地要求大学必须秉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坚持大学自治精神。但是,强调自治精神不等于“不受限制”。高等学校的自治不能绝对化和扩大化,不能自我封闭成为一个小社会,而应与政府的“有限管理”相适应。现代大学制度条件下的高等学校必须实施“有限自治”的大学治理制度,实现如后勤等部分功能的“社会化”,从而促进和激励高校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运用到人才培养和发展学术上。

第三,就大学内部关系来说,应推进“以人为本”的大学治理制度。“以人为本”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发展观,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以师生为本”,基本内涵应表现为以学术人才为本、以拔尖人才为本、以青年人才为本、以学生为本。在实际运行中,要落实依法治校的原则,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和公平正义的激励机制,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处理好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四者之间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增强校园活力,推进校园和谐。

三、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核心,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批判与构建”的和谐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最高表现。大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大学精神派生出了几种对立统一的大学品质,表现为独立批判精神与顺应潮流的价值取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超越精神与功利主义等。独立批判精神是大学精神最为核心、最为本质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批判精神,才能衍生出自古至今人们所谈到的各种各样的大学精神。

大学批判精神不仅体现为大学校园文化对社会生活的超越和反思,同时也在理性和价值方面对社会现实不断进行着谋划和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现代化运动所带来的“现代性”特征,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现代化的整个历史定位,本质上应当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之间的整个社会化商品经济时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性”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人类和个体对自己劳动产品的依赖,类与个人的关系曲折地通过物来展现,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对此,马克思明确地表达了批判态度。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者须将其作为应有的社会批判内容。但批判不是目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于构建。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这种构建作用的发挥有了重要途径,就是大学专家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所特有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的构建能力。因此,审视和确立大学的批判精神和构建能力,对于确立现代大学精神,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方面,人类的大学史就是一部大学文化的变革史。如果要对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予以概括的话,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应是其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融入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要赋予大学文化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4 〕 变革创新更是大学文化的主旋律。中华民族的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要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要靠社会运行机制的创新,归根结底是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批判功能对创新的特殊作用,表现为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提升创造力的高度、熏陶创新人才等许多方面。可以说,对创新教育的呼唤本身,就意味着对批判功能的呼唤。〔5 〕 高等学校的创新性,是以其批判功能的释放为基础的,越是重要的创新,就越是要以批判功能为基础。

另一方面,赋予大学文化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就是要求大学以自己的方式去回应或超越社会文化的变革或转型,使大学对变革之“时”与 “势”有所把握,保证大学文化有对社会文化做出审慎思考、选择和构建的空间。如何保持批判扬弃和构建引导二者之间的弹性和张力,是每一所大学面临的难题。大学应当在引导社会发展,主导社会潮流的方向上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适当超然于现实生活,超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当前的问题是,大学往往为某一特定的目光短视甚至浮躁浅薄的社会现实价值取向所左右,缺乏甚至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不仅没有引领现实,反而拉到同社会现实同等的水平,这无疑会削弱大学的本体功能,使大学难以承载起在理论思想和道德精神上引领社会的责任。〔4 〕 在精神财富的增长远低于物质财富增长的今天,在现代性特征明显的科学主义、功利主義、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学文化应当而且必须自觉担当起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的理性批判和价值引领,自觉成为对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对理想有所奉献的精神殿堂,而不应只是一般知识的传授场所和技能的训练机构,那样只会制造浅薄和媚俗。

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大学的批判与构建功能,更重要、更根本、更长远的则在于养成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进而塑造形成真诚、独立、负责的知识分子建设性人格品质。这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社会责任,而这种价值和责任的实现和履行,必将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成功地应对时代发展的种种挑战,建设性地承担起应该且可能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毛亚庆,许 联.大学文化冲突与中国知识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

〔2〕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董漫雪.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10,(4).

〔4〕许士密.大学文化委顿状态的成因与治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唐进元,刘光平.批判精神与创新型大学〔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责任编辑 杨在平

作者:宋思运

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研究论文 篇3:

和谐大学构建视野下的大学制度建设

【摘要】和谐大学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学急需建立起适应其历史使命的现代大学制度,重点是建立起独立的法人制度,做好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很好的融合,建立人性化的教育制度。

【关键词】和谐大学;视野;制度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和谐大学的建设。大学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大学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同时和谐的大学才能内动力十足,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职能,培养和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一个公平公正、文明高雅、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和谐的大学校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度建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一、制度建设在构建和谐大学中的意义

当前我国大学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改革同时又是大波动时期。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课题数量和科研经费连年攀升,校园建设日新月异,学科专业与日俱增。但在这一派繁荣景象之下,却隐藏着种种危机,包括资源危机、价值危机、质量危机、公信危机等,这是由多种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解决这些危机,需要大学在办学思想、学校规划、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按教育发展的本来规律办事。这些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必须有制度的保障。

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个人之间、各级各类单位之间、各类人群之间、各种活动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双边与多边关系。学校的正常运行及良好秩序的建立,不是仅靠教职员工以及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所能做到的,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制度。和谐大学的构建不仅取决于有没有建立制度,还取决于建立了什么样的制度,以及这些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地执行。因此,健全并完善各项制度,确保高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必然要求。

二、和谐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教育和学术发展规律办事的原则

大学活动是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的活动,不同于社会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规律不能代替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规律。大学组织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的工作模式,如果大学不能依据其内在逻辑即教育和学术发展规律来确定组织模式和发展方向,大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更不用谈构建和谐校园。因此,大学管理者要立足于大学的这一特点,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大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促进学校和谐运转。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制度由人制订,又用于约束人的行为。人可以被动地接受它,也可以主动地适应它。要使制度发挥好的效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是教师和学生的联合体,是学术共同体,大学制度应该保护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教格与学格)与人权(教权与学权)。从这一点出发,大学不是行政机构,大学的所有教师拥有平等的治校权利。大学的校长、院长不同于军队的首长,他们是服务员。大学的制度首先以学生和教师为本,以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很好完成,以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英国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说:“管理一所大学的教师队伍与管理一个商业组织决然不同。教师的意见以及对办学目标的共同热情是办好大学的唯一有效保证。”大学在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不仅要激发教师学术、科研和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确立广大教师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遵循学术研究的规律,给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和创造力。一般而言,知识分子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比其他群体强,教职工非常重视自己在学校事务中的知情权、学校管理中的参与权以及对权力的监督权。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运行中,应充分保证教职工的上述权利。要完善各项教师聘任制度、考核制度、教代会制度、工会制度等,健全教师申述和信访制度,建立教师身心健康方面的保障制度,营造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机制,为教职员工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三)高校和谐校园制度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与时俱进是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需要,对构建和谐校园尤为重要。因为社会在不断变化,不断有新问题、新矛盾产生,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就要针对学校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来维护校园内各要素的利益平衡,最大程度地减少矛盾,促进校园的稳定发展。

(四)坚持制度的公平公正原则

公正是大学制度的灵魂,是大学制度的根本属性。公正性是保证大学制度能够执行的前提。制度的制定是少数人进行的,如果这些人只考虑对自己有利而不去考虑其他群体的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占绝对数量的弱势群体就会表现出一些“不友好”的行为,从而影响群体的稳定。大学制度的公正不仅要求制度本身公正,还要求制度可操作性强,保证程序公正、执行公正。

三、当前高校制度建设着重应做好的几个方面工作

今日中国的大学,看起来似乎有不少制度,但这些制度只是局部的、分割的、非根本性的,甚至是缺乏可操作性的、相互矛盾的。我国大学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第一,大学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第二,大学依然是一个官本位体系;第三,大学的定位趋于模糊,大学功能的泛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大学急需建立一套针对其历史使命的现代大学制度。所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明确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和义务,全面把握和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力和责任的一种管理制度。我们的现代大学制度,应该是在吸收欧美等现代大学发展较为成熟国家的大学制度先进性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百年来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大学所承担的现实使命,来构建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独立的法人制度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已经赋予了大学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但大学的法人制度迄今并没有建立起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制定关于大学法人权利与义务及相关保障制度的文件,大学的运行基本上沿用以往的那一套制度和规范。建立大学法人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大学独立办学的地位。比较重要的改革措施有:改变政府直接办学的模式,最终取消高校的行政上级,使大学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改革大学拨款制度,由政府和大学之外的第三方进行高校办学质量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拨款;建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大学校长按照学校发展的需要,由专家系统经过深入细致的遴选产生;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通过高校职员等级制的建立,最终取消高校各级干部的行政级别。

(二)体现学术本位,确立教师在学术管理中的权益

大学是以学术为本位的,如果一所大学仍没有建立学术至上的价值观念,教师不拥有学术权力,那么无论它的楼宇多么高大、校园多么优美、设施多么豪华,它也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更不可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大学行政组织管理工作不是学校的功能性活动,而是辅助活动,是为功能性活动的有效开展起帮助、支持和维护作用的,因此相关制度应当是服务性的,行政组织管理的价值体现在服务于师生教学研究活动中。当前我国高校存在着行政权力的泛化,高校的管理干部有着跟党政机关干部一样的级别,官本位思想在高校泛滥成灾,行政权力干预甚至代替学术权力行使职权,行政权力的滥用导致了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的冲突和对立。大学要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改变这种状况。首先以大学根本“法”的形式明确大学的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内容及边界,将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相对分开,将以学术权威为基础的大学学术权力制度化,并建立起组织保证机制。具体来讲,可以借鉴其他国家较为成熟的经验,将我国大学代表教师意见的学术咨询机构或审议性机构如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变为学术决策机构,同时要有制度化的措施保障教师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保证教师在学科发展、教师评聘、学生培养等学术管理中拥有充分的权利,从而使学校依靠专家教授的良知和智慧得以发展。

(三)建立人性化的教育制度

如何让我们的大学围绕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更好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制度上更多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充满人文关怀,从而极大地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教育的师生互动和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在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力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志和选择;二是要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例如,招生工作中实行多元人学制。多元人学制主要包括学生来源多样化与入学标准多元化,通过制度来确保大学有足够的能力、魅力和胸怀去吸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富有生命活力、学术潜力和创造激情的优秀生源。还应该允许大学通过自己的考察方式增加各种特长生和天才生的招收名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进行培养;完善弹性学制和选课制,使學生有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追求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甚至选择专业的权利;另外还要在奖学、助学方面建立贫困生的救济制度,建立学生权益的申诉制度等。总之,不仅大学文化上,同时要在制度上体现大学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体会人生、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吕雪峰.论大学和谐校园及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3).

[2]王大鹏.浅论创建和谐校园之高校行政管理[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1).

[3]别敦荣.吴国娟论大学制度的公正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4]王英杰.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冲突解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

[5]郭冬生.构建人性化教学管理制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作者简介】向萍(1969—),河南人,中国民航大学副研究员,教育学学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作者:向 萍

上一篇: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论文下一篇:地理信息技术下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