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2024-04-12

(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共8篇)

篇1:(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以平安促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平安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当代中国发展的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工作实践中,只有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与本地、本部门的社会稳定

局势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实践、实现好中央提出的既定目标。近年来,我们本着以平安促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平安建设的指导思想,重拳出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先后开展了打击农村邪恶势力、重点行业整治、城区治安治理、专项严打斗争等活动,坚持不懈地抓严打整治,有效地维护了全县的社会政治稳定。

一、强化领导抓平安

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切实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定期听取情况汇报,认真分析研究本单位、本系统社会稳定和治安形势。各级综治机构作为平安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应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切实熟悉掌握各种情况,加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切实做好检查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严格实行党政、部门、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开展工作情况作为考察、考核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黄牌警示制、责任查究制和一票否决制,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在组织领导上突出靠前指挥。为确保建设“平安陵县”各项措施在基层的全面落实,县“五大家”领导同志都明确了“包保”乡镇、县直系统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每月到所包乡镇、单位走访调查,现场办公,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督促安全防范、群防群治等活动的开展。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县的创建活动进展情况每周一调度,通报情况,督促落实,并组织有关部门深入村庄、庭队、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听取群众呼声,掌握治安动向,启发工作思路,积极挖掘、总结、推广基层的先进典型,先后对陵城镇的东关、万家,丁庄乡的大刘、郑屯,糜镇法庭等基层单位进行了深入调查,总结、提炼好做法,并适时在全县进行了推广。同时,政法机关班子成员实行带组包片制度,对排查出的治安混乱区域和重点村庄实行蹲点治理,对基层政法机关进行巡回业务指导。自今年以来,县公安局抽调4名副局长、39名公安干警深入到全县30多个治安混乱村庄进行重点治理,逐个村、逐个问题地解决,确保限期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另外,县政法机关着力加强了基层所、庭的建设,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抽调精干力量充实一线,警力向基层倾斜。

二、多措并举建平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政法机关应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最高目标,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一是以严打为龙头,开展专项严打斗争。打邪恶,打现行,破积案,追逃犯,巩固严打成果,坚持露头就打,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二是全面督促基层各项措施的落实,年终进行检查验收,突出抓好县乡司法调解中心和综治办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夯实基层基础。三是加大对娱乐服务场所和公共场所的治理。打击涉枪涉爆犯罪行为,对特种行业进行重点治理,确保社会治安秩序的安定和企业安全生产。四是强化社会面的控制。结合全国、全省当前正在开展的“大接访”活动,政法部门一把手亲自接访,现场办公,突击解决和处理一批久拖不决的涉法信访“老大难”案件;对“法轮功”及其他邪教重点在深入排查、打击处理、教育转化上下功夫。

三、多方联动创平安

要按照“党政挂帅、综合协调、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要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探索建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多元化新机制。总体上要做到“上下联动、横向联动、内外联动”,具体讲,“上下联动”,即县、乡、村,系统、部门、科室层层细化分解平安建设的任务指标,一级抓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严格落实定期调度、检查、通报、奖惩制度和例会制度,上下一条心,全县一盘棋,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横向联动”,即以县综治成员单位为中心的部门之间联动,综治办负责总组织和总协调,确保社会治安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信访部门重点搞好信访问题的集中排查,抓住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急事急办一批,防范控制一批,主动化解一批,有针对性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制定解决的方案,特别是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认真查找根源,研究解决办法,不留隐患地加以彻底解决;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实施“二五”依法治县和“四五”普法规划,提高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做好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对刑满释放分子和解除劳教、劳改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安监部门经常性地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查找事故隐患,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特别要加大对易燃、易爆和有

毒物品生产管理及对交通运输生产、公众聚集场所、食品卫生的检查力度,消除一切生产事故隐患;宣传部门加大平安建设的宣传报道,宣传典型,抨击邪恶,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努力营造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组织部门强化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发挥其堡垒作用和带头作用,为建设“平安村庄”出策出力。

“内外联动”,即政法机关的全力出击与部门、企业、社会各届形成“警民联合”,一方面有政法主力军的攻坚破难,另一方面有部门、各界的密切配合与协作,真正形成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社会防控网。

四、创新机制促平安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问题。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掌握和探索平安建设的新机制。今年以来,县委政法委先后到部分企业、乡镇村庄、基层政法机关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平安建设的情况和动态,发现典型,查找问题,督促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争取创出一些新亮点。在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方面,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例会制度,随时消化信访案件。

因地因情抓防范,构建务实长效的安全防范机制。在单位、企业、社区重点是做好自身的安全保卫工作,县综治委不定期组织治安夜查,严格落实纪律严明、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罚的处罚;在农村重点是乡村联防、村村联防、户户联防,首要是把乡镇联防队建设好,提高出警、巡逻的综合防卫能力,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快速高效地打击和处置现行犯罪。在信息预警方面严格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畅通信息渠道,确保发现得早、行动得快、处理得好。

五、建好队伍保平安

政法部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政法工作本身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密切相关。政法队伍的素质如何,执政能力和执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党依法执政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在队伍建设中,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教育,严格要求,筑牢思想防线,保持政治坚定,坚持执法为民,恪守职业操守;要强化管理监督,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严格公正执法。必须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不动摇,健全完善执法目标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以执法质量为核心的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执法活动全程监督机制;要坚持从严治警,认真解决突出问题,树立和保持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要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的关系,认真解决队伍在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早抓小抓苗头,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切实改进作风;要坚持素质强警,严格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政法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对广大干警的业务技能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警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始终是政法机关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注意抓好载体,通过开展和延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动队伍建设任务措施的落实。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政法工作的目的。

六、长治久安促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就是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促进发展是政绩,维护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位,摆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总体要求中来考虑,摆到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来研究,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快速崛起的大目标中来谋划,坚持改革创新,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到在领导方式上有新转变,在实践过程中有新手段,在破解难题上有新举措,统筹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自觉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困难和问题,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实现和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建立实行了领导干部信访“挂牌督办”制度,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发挥乡镇司法调解中心的“窗口”作用,全力搭建同人民群众沟通的“连心桥”。建立健全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全面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各类新情况、新问题也必将会不断涌现,积极主动地排查和化解矛盾,善于用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去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任务、新问题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2006年2月

篇2:(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定义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P.R.,简称“公关”)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公共关系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新兴专业,开设大专、本科至最高硕士的课程。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 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论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建设翻天覆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又一次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更多的社会群体在改革中受益,更多的人享受着改革带来的成果,真切地感受着改革带来的幸福。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理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因此,从更深层次的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转型是为了发展,转型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目标是要发展出一个和谐社会。同时,发展也十分需要以和谐为基础,以和谐为条件。不和谐,难以发展。转型期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可以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好和谐社会?我们会从公共 关系的和谐理念中得到启发。

首先,我们要界定一下“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概念。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而和谐社会则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简单地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定义上,不难看出公共关系注重的是过程,社会和谐关注的是结果,他们的最终目标一致:追求社会和谐。尤其在我国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实和谐理念在公共关系中很早就有体现。公共关系还处在自发状态时,和谐理念就存在其中。如,中国古代的盘庚迁都,当时臣民不理解,于是盘庚发表三次著名的演说,终于赢得臣民的支持顺利迁都至殷;春秋战国时代苏秦、仗 仪凭三寸不烂之舌,应用人际传播、沟通的技巧演说于六国之间最终形成或合纵或联横。

在世界史上例子更多。恺撒大帝为了寻求大众的支持,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张报《每日记闻》,向民众宣传战争,争取民众支持,获得成功;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阐述了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来影响公众思想和行为的艺术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著作。官与民,战争与民众,通过沟通,交流达到知晓、理解、支持和谐一致,这也是一种较早的公共关系和谐理念。

公共关系产生历史,无不体现着和谐理念。在近代公共关系刚萌芽时,人们认识到运用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为组织进行宣传的重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辉煌时期。但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以及接踵而至的经济大萧条,为资本主义社会敲响了警钟。人们寻找到公共关系这一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追求社会和谐的过程。像“讲真话”、“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等“公开管理原则”无不包含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思想。不难看出,公共关系正是为了弥合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不同社会群体、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分裂、关系失调而登上历史舞台的,为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与和谐而努力着。

现代公共关系在实践摸索中不断走向成熟,和谐理念体 现也更加明朗化。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即组织与公众利益的对称,不仅要重视组织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公众的利益;还要做到组织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对称,不仅要把组织的信息,想法向公众传播和解释,同时也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向组织进行传播和解释,使之互相适应,互利双赢、达到和谐。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组织解决矛盾,化解冲突的管理机制,作为社会为摆脱社会危机困境,谋求新发展的一种选择,进入了社会组织的管理领域,为缓解社会矛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公共关系从诞生伊始就具有和肩负有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

公共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非常密切。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一种体系,它的角色中的传播沟通,教育引导;功能中的协调关系;原则中的真诚互惠,遵纪守法等无不体现着和谐理念、和谐思想。公共关系作为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管理机制,其目的就是通过对组织社会环境关系的管理,为组织创造适合其生存、发展的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理论标准,追求公共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和谐一致,强调组织与社会、公众利益一致性下的发展。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臵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在管理的实践中,公共关系强调通过人性化管理、组织的社会责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化解矛盾、协调对立和冲突,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以全面有效的调整协调,使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整个外部社会环境形成和谐安定、协调有序的良好关系。

和谐、社会和谐是公共关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公共关系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从更高角度来构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环境,是公共关系事业建立和生存的土壤.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更为宽泛与更为宏观的“公共关系大事业”.公共关系则是从微观角度来为这种社会和谐进行修补和沟通,是在为构建这种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公共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宏观社会环境里才能建立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和谐组织与塑造形象等目的.社会环境因为有公共关系事业才能更好地走向和谐与健康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建立、完善一套能够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管理机制的公关过程。而这一点对于转型中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公关与和谐社会是一个问题系列,充分认识公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着其他问题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卓越的公关支撑,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也赋予了公关新的使命,公关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积极意义。公众服务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是,现在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还没有鲜明的公众和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的不断成熟,自觉的公众和服务意识会不断提升,这种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和经济效益意识。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也应该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主人,以人为本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是公关的灵魂,体现的是社会责任。党和政府领导工作中加入这样的意识就会深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社会组织贯彻这个意识都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珍视信誉重视形象的意识。信誉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公众对组织个人言行信用总体评价。信誉是在交往中遵守信用逐步积累起来的。信誉是抽象的,形象却是直观的,对组织个人的认识一般都是从外在形象开始的。重视信誉珍惜形象可以使组织个人在同一价值上实现行为自律,有利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客观上营造了和谐氛围。

信息双向沟通交流意识。双向信息沟通交流是科学公关的基础。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双向沟通意识还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执政能力,使企业和公众结成双赢的关系,把事业作大作强。与社会公众 的信息双向沟通和交流可以减少误解,协调社会阶级阶层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真诚互惠合作道德法律意识,社会越发展,分工越专业,没有合作就不会有事业,更谈不上发展。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公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关的真诚合作遵循道德规范和法律的意识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意识。

篇3:(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关键词“社区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指导员”、“和谐社会”为检索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谷歌学术网等学术性网络媒体上查阅并下载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相关文献80多篇,进行仔细阅读、理解与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走访了解武汉市社区的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现状的态度及认识,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谈同时发放问卷。

(3)数据统计法。

运用数据统计软件对问卷和文献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武汉市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社区内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现状。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据调查发现(表1),有86%社区内拥有健身器材以及一些场地供居民使用,虽有88.6%的居民有锻炼意愿,但利用其进行体育锻炼只占56%,这说明社区的健身器材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同时也反映出社区管理者不能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优化管理。

(2)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经费来源。

调查发现(见图1),社区举办活动缺乏专项经费支撑。经费来源渠道不多,主要由上级主管政府部门提供,占总量的42.70%,其次是企业赞助,占36.70%,其他部分通过广告赞助及其他渠道,占20.60%。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缺乏,影响活动开展,同时,政府在体育文化建设这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比例,反映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经费来源不具有稳定性,同时也说明活动经费不足也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之一。

(3)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情况。

社区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区从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的社区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这仅有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还是已经退休且热爱体育运动的社区居民。大部分的社区居民希望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由此可见,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也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又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2.2、武汉市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状况

体育制度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包括两部分: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有关体育的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他们对社区居民有具有宣传与教育作用。而根据调查,目前武汉市大部分社区的体育组织处于无组织状态,以及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状态。

(1)社区体育制度执行情况。

社区体育管理机构对社区体育的发展方面具有导向作用,他们通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完善社区体育制度、推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等手段来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社区体育管理机构通过严格的执行社区体育制度来发挥他们的效力。由图2知,64.29%的社区居民不清楚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执行制度情况,说明社区举办活动的管理制度未深入人心,与体育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还有待加强。23.81%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大,说明社区管理者负任不清,制度不明,使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社区体育的管理的体系不能很好的运转。

(2)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及福利保障情况。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保障方面,国家建设部在《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民区文体设施为125-245m2/千人的建筑面积,用地面积225-645m2/千人的底面积。限制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因素中,一些居民认为是社区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体育场地设施,另外一些居民认为是社区体育福利保障方面相对落后,缺乏人文关怀。人的社会福利的实现是离不开社区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制也离不开社区这个重要载体和支持,社区在实现人文关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有着政府、市场和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功能。

2.3、武汉市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情况

(1)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

体育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趋向和选择。有些居民体育锻炼目的比较明确如强身健体,增加交往层面等。居民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体型以及健康体魄的效果,是体育文化的魅力所在之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基础就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相互认识,在建立一定情感的基础之上相互帮助,培养社区居民互帮互助的意识,逐渐形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潜移默化中来为社会服务。还有些居民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目的,这就需要社区不断加强宣传和完善活动场所的建设。

(2)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居民意识到超过30分钟以上的健步走可以锻炼身体多个器官,还促使脑部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使人心情放松保持愉悦,从而对健康产生促进作用,从而使人们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健康的益处,体育活动意识在进一步增强。

(3)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举办情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见表2),39.71%的社区1-2个月举行一次体育活动,说明社区领导对社区体育活动足够重视;社区体育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社区居民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高涨。而35.29%的社区半年以上才举办一次体育活动,主要是社区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举办社区体育活动,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2.63%的居民对社区举办体育活动非常满意,是社区管理者与社区居民在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因为共同的价值观是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21.05%持满意态度,原因在于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高涨;社区体育队伍建设较完善,具有良好的全民建身氛围。60.53%的居民认为一般,是因为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缺乏大众性,居民参与度不高。还有15.79%居民对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不满意,由于社区领导对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重视度不高,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文化的需求。

2.4、社区体育公共体育文化现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既关注人类,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携手,生物与非生物共进,时间与空间协调,实现与未来的对话,过去与现在统一。体育如同人类活动一样,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社区体育活动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也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二者必须相统一,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武汉市社区公共体育文化不够完善。

3、结论

(1)社区健身器材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社区管理者不能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优化管理;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比例,经费来源不具稳定性。社区需要专业性的社区体育管理人才,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区的需要;

(2)社区相关领导对有关体育知识以及体育信息宣传力度不大,缺乏有关体育健身知识讲座;武汉市社区体育组织多数处于无组织状态和锻炼者自发形成状态;

(3)社区举办体育赛事少之甚少,但是,从居民对健康人士角度分析,人们对体育健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体育活动意识在不断增强;

(4)截止到目前,武汉市社区体育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然而,社区体育活动环境比较差,出现乱、脏、不安全状况,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共享率比较低,房产商追求利益最大化,回避小区体育设施建设。

4、建议

(1)由政府牵头,以居委会为依托,培养已有的社区体育活动团体,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壮大组织力量,在此基础上,开发社区已有的体育资源,健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让社区体育文化走上规范化轨道;政府要加大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经费的投入,积极动员赞助,建立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

(2)社区管理者与社区居民在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是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办好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社区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把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社区发展上来,配备社区体育指导员,引导社区居民和社区体育管理者积极投身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3)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服务体系。增加社区内部居民与社区内个单位组织之间的联合,拓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渠道。要努力构建体育文化精品工程,形成社区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

(4)全民健身被列为2016年“七大任务”之首,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法律保障,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5)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来营造良好体育锻炼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就进一步发挥社区体育文化在城市文明创建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宗有智.对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培养途径的思考[G].中国成人教育,2005,10.

[2]张明星.济南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3]周晨虹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6(1).

[4]吴亦明.社区保障与社会福利机制的再选择[J].泰山学院学报,2003,25(2).

[5]徐娇,于可红.基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模型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

[6]徐丽娟.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

[7]韩俊伟.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篇4:(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两冀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新阶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对内,表现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表现为积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两者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实现充分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三者构成了一副生动的立体图景,呈现出“一体两冀”的清淅架构。其中,科学发展观是管总的,是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和和谐世界建设的总方针,而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世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切实贯彻和体现。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是向世界申明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也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目的是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为人类共同进步作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贡献。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注目,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人民币,约为2.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却只有1700美元,排在世界一百名之外。中国人民需要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继续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争取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和谐世界”理念表明,中国不仅一心一意发展自己,而且愿意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始终是各国人民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友好合作的伙伴。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的良性互动

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提出和谐世界也是为中国国内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全球化所产生的相互依存使得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和谐,能否实现长治久安,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社会是否和谐。国家和地区和谐是国际社会和谐的基础;国际社会的和谐反过来又能够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和谐。如果把一国的和谐建立在国际社会的动荡之上,这样的和谐是不可能持久的。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我们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需要,在国际上提倡建立和谐世界,也是出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需要的考虑。构建和谐世界,昭示了我国领导层不仅在本国社会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且在国际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潮流。

推动建立和谐世界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相辅相成。二者拥有同样的哲学理念,就是多样性共存与发展的观点、和而不同的理念。从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延续的观点看,推动建立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合乎逻辑的延伸;从内外两个大局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点看,构建和谐社会可为推动建立和谐世界提供坚实的物质与非物质基础,即硬实力与软实力基础;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可为维护战略机遇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充分的保障。

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首先,“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平发展道路的保障。走和平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中获取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不仅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只有面向世界,为世界所接纳、欢迎,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因此,必须通过在国内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更加紧密地把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的发展始终和世界的发展相协调,使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相一致。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和平发展道路,还要求我们用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必然会对世界形势及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落后,世界无法达到普遍繁荣;中国无序,世界也难以实现和谐。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迈向“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成功必将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增添新的内容,必然增强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能力。中国在自身构建“和谐社会”努力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也体现了一个爱好和平、讲求正义、尊重秩序的大国的责任意识,代表的是开放、民主、不断成长的中国对世界未来的期待与承诺,是中国对人类发展理念的新贡献。

篇5:(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针对我国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化、严重脱离实际需求和人才就业思想僵化的状况,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出恶性循环发展的怪圈,把构建城乡一元的公共教育体制作为城乡和谐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广开教育渠道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种途径来解决西部地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困难。

关键词: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城乡二元结构;教育;发展模式

一、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现象及根源

现象之一:全国总人口达到12.7亿,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左右。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则为:美国13.4年、英国、加拿大11.6年、日本11.1年、法国13.1年、澳大利亚14.4年、芬兰13.5年、爱尔兰11.7年。到,我国人口基数预计将达到15亿,缩小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导致了特殊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举世公认的长足发展,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从而决定了投入教育的资源总量有限。无论从纵向上还是从横向上比较,都不难看出我国落后的经济支撑着庞大教育的窘境。

现象之二:从相对量来说,我国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处于世界靠后的位置。发达国家的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绝大多数在1000美元以上,瑞典超出美元;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在1000美元~1500美元之间。中等发达国家在100美元~500美元之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于100美元。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只有9.4美元,低于印度的11.5美元[1]。

现象之三: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投入和结构不合理。全国80%以上的地方教育经费来自于中央和地方财政,西部有的省份达到90%以上。税费改革以后,在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再难以负担庞大的教育经费投入。

现象之四:办学形式以城市为主导,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诸多方面不切实际地实行“统一”,使得城乡教育价值取向与目标效果产生背离。

现象之五: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育发展产生明显的地区差异。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看,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文盲率分别为6.4%、7.5%和11.5%;而相应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总人口的4.5%、3.5%和3.0%;具有高中和中专学历的人数分别占13.3%、12.1%和9.3%;而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6.9%、37.6%和46.6%[2]。

究其上述现象的产生根源,综合学术界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将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育发展不平衡视为“三农”问题的组成部分。而农村的基础教育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教育发展上的突出问题。

首先,城乡二元体制使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教育发展的状况,受制于政治经济的状况及其需求水平的制约。公共资源的分配,远非教育系统自身能够解决。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多年来严重不足,一直没有达到占GDP6%的国际标准,导致老百姓不得不付出沉重代价为教育买单。结构性问题不解决,教育边缘化现象还将持续。

其次,城乡二元社会组织模式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极不均衡,长期表现为“城乡分制,一国两策”。20,全国“两基”达标地区人口覆盖率为85%,而西部地区仅为71%。到底,全国尚未“普九”的490个县中,西部地区占了433个[3]。我国高校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有13个省没有重点大学,不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全国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也比较显著。目前,城乡适龄青少年受教育年限相差3~5年左右,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再次,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十多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虽有了突破性发展,但教育观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比较陈旧。

二、构建城乡一元化公共教育体制,推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几乎一切公共资源分配都向城市倾斜,教育投入也不例外。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针对我国城乡二元教育格局的状况,创新教育发展模式,走出恶性循环发展的怪圈,应将构建城乡一元的公共教育体制作为城乡和谐和社会公平的基础。

农民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限制了他们进入社会主流。要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就必须从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入手,建立农业和农民的自我发展机制。机制的建立不仅要靠农村和农业改革的深化,更要靠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靠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而所有这些,又都与农民不能享受同城市居民大体公平的公共教育体制相关。可以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当前城乡之间最主要的也是根本性的不公平。因为收入的不平等多源于机会的不均等,特别是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费改税之后,政府采取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民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但是由于县财政能力有限,对于庞大的教育支出力不从心,而中央的转移支付有限,农村教育经费匮乏的困境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每况愈下。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教育公平问题,还要致力于重构城乡一元化的公共教育体制,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城乡儿童享受均等的公共教育资源待遇的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

党和政府近年来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战略,客观上要求公共财政在实现城乡公共教育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之前更多地补贴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城乡间公共教育的公平程度。反哺之义,当不止于减负少取,更在于加大投入,使公共财政更多地补贴扶持三农,其中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理应是重中之重。要做到这点,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让教育投入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把农村义务教育的政府供给和城乡一元供给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义务和长期目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因为客观上的城乡差距还将持续,在获取受教育的机会方面,基础教育仍然是农村人口可以享有的重要教育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获得其他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竞争,从而成为改造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前提。

再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看,要从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来发现不同要素变化的趋势,从中分析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把发展落实到竞争力要素的动态变化上。辩证地把握本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优势中发现劣热,从劣势中寻找优势,把有竞争力的领域作为区域发展教育的动力和重点。发达地区并不等于没有弱势,欠发达地区并不等于没有优势,从这方面找到自己发展的重点,对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面把握教育发展要素,创新西部教育发展模式

(一)创新西部教育发展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理性认识西部教育发展的机遇与困难,为教育发展提供体制保证。西部大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但教育发展要从西部区域的实际出发,利用现有资源,避免盲目攀比和追风,利用机遇优势,克服空间制约因素,走特色发展道路。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

(2)全面把握教育发展的要素,为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机制保证。要认真研究和关注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物质和精神环境、资源等的关系,把教育发展建立在对众多因素的科学把握上,科学编制和落实发展规划,为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机制保证。目前,我国普通教育和幼儿园在校生数为2.4亿人,成人学校在校生数为7880万人,尚不算非正规培训,两者加起来就是3.2亿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教育人群。但是,由于经济实力薄弱等历史原因,我国的.劳动力结构重心偏低,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3)教育结构调整必须有利于构建城乡社会和谐。现代社会进步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发展,更表现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既不能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教育,也不能为了达到短期目的而急功近利。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前提,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西部教育的教育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不能盲目仿照发达地区而严重脱离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切实将西部教育办成着眼现实、瞻望未来的强国工程和希望工程,而不是“失望”工程、“面子”工程和所谓的“政绩”工程。既需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要始终把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以学生为本,追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形成制度,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创新西部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

(1)深入贯彻先进的教育观念。就目前而言,观念更新的内容主要为:一是要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基础教育是人才形成和素质提高的基础的观念,克服教育上的短期行为;二是必须确立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是消费而是投资行为的观念,深刻认识教育投资的方向和意义,着眼于长期效益,以对人的投资吸引和推动对物的投资,以人的素质的提高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更新教育理念,把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摒弃以升学率为学校追求目标的理念。

(2)由粗放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型发展转变。一是必须在确保投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育内部的潜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杜绝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二是应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改革用人制度,加强人才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充分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确保教育经费充足,为教育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在教育经费的保证措施上,一是要提高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只有切实提高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才能水涨船高。二是多途径筹措西部地区教育专款。中央政府应把对教育的支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下大决心保证财政投入,使比例逐年增加。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根据财政实力按比例分担基础教育费用。同时,辅之以社会力量办学,以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基础教育。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相当数量的乡级、县级政府财力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主要靠地方财政补贴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扶持西部教育,可通过向世行贷款、发行国债和教育彩票、征收教育税等渠道筹集资金,为西部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4)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促进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把文化知识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要适度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要设置一些直接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专业。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的教育网络,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结构体系,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

(5)推进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的教育经费投入新机制。要加大改革力度,扩宽思路,拓展财源,合理配套,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同时,强化教育资金的运作增值,增强教育的良性循环能力,为建立区域现代化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树立“教育投资消费观”,强化“办好教育为人民”这一改革宗旨,使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有一个根本基础。强化国民的教育投资与教育消费意识,促进社会和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变,引导国民文明消费的内容和取向。确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教育成本的新观念,使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逐步完善,成为教育事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的支撑点。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教育目标与基础的统一

教育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当前和今后几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机遇期[4]。但有机遇并不意味着成功与发展,如果不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西部基础教育结合,则很难把握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在现代社会,教育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依据,与一个人的就业、收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决定性的影响。在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唯一可以让人参与角逐、向上流动的希望所在。通过教育和因教育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是主导社会流动的重要机制。教育是人力资本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的、潜在的、导向性的、综合性的。西部地区要实现全面小康,基础教育发展是关键中的关键。

首先,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是通过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持续地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提供不断丰富的物质和文化产品,满足人类自身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应当把加强基础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向基础教育。

其次,全面建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决定了教育是最重要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说,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准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水平。从人的个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满足程度或者自我实现程度,即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对于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于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来说,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指绝大多数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态的好处。因此获得充分的受教育机会本身就是全面建设小康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之一。

第三,基础教育是更高层次教育的前提。对于农村全面小康来说,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和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将从根本上决定着农村全面小康、乃至全国小康的水平和状态。

综上所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关于西部教育的发展目标也令人鼓舞。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滞后依然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也影响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规模、提供优惠政策的实际效果。

教育发展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与物质和精神环境,与可利用资源等的关系密切,要使教育发展建立在对众多因素的科学把握上,科学编制和落实发展规划,缩小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为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机制保证。要理性认识教育发展的机遇与空间,为西部教育发展提供体制保证。西部教育发展一定要从区域的实际出发,盘活现有资源,避免盲目攀比和追风,利用机遇优势,克服空间制约因素,走特色发展道路。要找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

参考文献:

[1]郑宝华,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5.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4-29.

[3]牛嫱.教育:中国教育距离世界有多远[N].北京青年报,-07-15.

[4]教育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2004-20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于连坤.努力形成公平与效率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机制[J].理论前沿,(5).

[6]田成川,李宝庭.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N].经济日报,2005-03-03.

篇6: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发言关于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与各位共勉。公路养护看上去是件很平凡的工作,但运作起来需要“精雕细琢”。公路养护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差,安全与畅通,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便捷与畅通,更关联到每个养路工人的命运与前程,加强精细化管理对于构建平安公路,和谐交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根据我本人多年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养路事业通常被形容成默默无闻的铺路石,但把每一件简单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不平凡,要做到“不平凡”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不容易的。我们的每一个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养路工人,人在路上,要路在心中。公路每一处病害,每一段路况,每一天的变化,每一刻的安全,每个细节都决定着公路事业的成败,从春季早期养护,规范防护到夏季公路绿化工程,小修中修养护作业,从秋季自然灾害防治,公路大整修工程到冬季除雪保通,时间的指针告诉每一位公路养护人员都清楚了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该怎么去做好每件事。目前,在公路管理部门,养护职工人员多,分布范围广,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公路养护职工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待遇清苦。

近几年来,某某某某所紧密结合公路部门的特点和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创新加强公路养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公路养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公路养护表面上松弛、浮躁也就是个粗糙活,实际上公路养护有着严格的从业规范和职业纪律,更有扎实科学的职业技能和精细的养护管理模式,不允许有半点粗心大意,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公路养护,重点突出“严、密、细”的工作作风,达到“十个好”标准。

一是做到路容路貌好,二是路面养护好,三是路基养护好,四是桥涵养护好,五是绿化管护好,六是安全生产好,七是文明养护好,八是标志标牌好,九是出工出勤好,十是道班管理好。

要达到“十个好”标准就应该做到“七有七无、三齐全”。

七有:日常养护有记录,路肩边坡有绿化,村镇路段有边沟,养护作业有标志,养护工程有监理,桥梁养护有专人,危旧桥梁有监控。

七无:路面无病害,路肩无死苗,边沟无积水,路段无失养,路树无死苗,沿线无垃圾,桥栏无缺损。

三齐全:就是标志标线齐全,绿化苗木齐全,排水设施齐全。

最后,我想说,公路人、养文明路、做文明人、增强责任感,从“严、实、细”上下功夫,找准位置,找到结合点和控制点,精细化养护,提高公路养护的高效能和规范化管理的自觉性,大力提倡“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工作精神”,把严格监控,务实求效,精细管理作为公路养护与发展的“三要素”加大引伸力度,培养公路人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价值观,使我们的思想和公路整体有机结合起来,使公路人团结在公路交通发展目标的旗帜下,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安全无小事,安全重如泰山”这个意识灌输到了每个职工头脑中,把安全工作渗透到了每个工作环节,增强了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篇7:(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初步实践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各方参与,廉政文化

建设的格局初步形成。抓宣传发动。通过召开会议、刊出宣传橱窗、制作公益广告等,有计划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抓政策措施。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做出具体部署。抓组织协调。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党风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形成合力,提高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效能。

(二)挖掘资源,提炼精华,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提炼传统廉政文化精华;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实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开展“读书思廉”活动,让广大领导干部在阅读我党领导人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革命先辈清正廉洁的崇高风范、中外名家修身齐家的千古美谈、腐败分子蜕变堕落的忏悔反思等廉政文章中修身养德。逐步建立基层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村民大事公决等制度,引导和规范了人民群众强烈的民主意识,赋予了廉政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大大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科学施政、依法行政、民主理政的意识。

(三)创新载体,建设阵地,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和手段日趋丰富。一是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从政道德主题教育,使广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掌权、怎样用权”的问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廉政文化宣传,开辟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专栏,积极组织撰写党风廉政的系列文章,激浊扬清,引导舆论。三是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大力宣传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等一大批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正气,激励先进,对先进文化的培育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四是运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拓展廉政文化发展空间,开通了廉政网,点击人数已近*万人次。运用手机短信、发布廉政公益电视广告等形式快速传播廉政信息,有针对性、个性化地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五是创作小品、诗歌、歌舞、书画、故事等文艺作品,举办廉政广场文艺汇演、反腐倡廉图片展览等活动,讴歌清正廉洁,抨击腐败丑恶,传播廉政文化,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廉政文化的辐射面不断扩大。以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校园、企业、农村、家庭为重点,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覆盖到全社会。主要通过廉政公益广告、廉政文化长廊、廉政书屋、社区廉政纳凉晚会、播放廉政电影等形式,开展了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和载体,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廉洁意识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的良好道德品质。通过评选表彰廉内助、举办领导干部家属培训班、赠送廉政台历等形式,组织领导及其家属同听廉政课、同测廉政题,促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

二、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党员干部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荣、以廉为乐的精神境界和良好氛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

(一)在道德意识方面,要修身立德,强化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道德性是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政当先重修德。“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进一步深化“读书思廉”,把读书作为领导干部的一种生活方式进行大力提倡,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在加强领导干部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坚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按照“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重点,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先进性意识、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篇8:(论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区文化,和谐社会构建,引导力,凝聚力,精神审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构想。社区文化作为社区群众的精神家园和情感依托, 对社会的繁荣发展, 和谐振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要积极活跃、繁荣社区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一、社会生活的变化要求社区文化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 社会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21世纪初, 广东人民奔康致富的幸福指数跃居全国前茅。

但是, 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 使得人民群众对精神审美需求也日益增长并呈多元化发展。蓬勃兴起并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社区文化, 就是这种客观事实的反映——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由社区成员共同创造、共同承载、共同分享, 对社区成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作用。鉴于在一个社区里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单位, 缺乏了解和交往的机会, 不利于人际交往, 致使人情淡化。社区文化恰好在这方面为居民提供沟通、交往的机会, 协调居民之间的关系, 增加居民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因此,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能够形成融洽与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当前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

1、社区文化活动的特点

近年来, 广东的社区文化工作在完善文体设施, 巩固文体阵地, 丰富文化活动, 积极营造和谐、文明、欢乐的社区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归纳起来, 社区文化的特点体现如下:

(1) 居民对社区文化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多样化, 社区文化处在快速发展期。它具有鼓舞、引导、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催人奋进、团结向上的重要功效, 是人民衣食住行以外最为迫切期望的东西, 因而深受居民的欢迎。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 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所以, 重视与关心的程度不断提高。

(2) 社区文化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广东省以“创建星级社区”为目标, 在全省开展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居民满意的新型社区创建, 省电视台拍摄了许多节目进行宣传, 开展了各类喜闻乐见文艺系列活动。这种“群众看戏、政府买单”活动如火如荼, 送戏、送电影下乡进社区;制定文艺巡演等文化活动, 组织举办了才女技能、歌咏等比赛。

(3) 社区文化建设队伍规模越来越大。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 关键是队伍建设。社区活动抓好文体辅导队伍建设, 组织参加省、市、区文化辅导和社区体育辅导员的培训, 成为社区文化、体育的骨干, 然后带动社区文体运动的开展。社区抓好晨锻炼队伍建设, 它是一种全民健身活动, 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 受到社区群众的喜爱。现在在广东省每个居委会都组织团体, 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 有的社区有四五个各式各样的健身组织, 开展的红红火火。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 广东省关于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 群众满意度很高, 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社区文化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极不适应。主要问题有几点:

(1) 社区文化活动品位不高, 有待于改进。

具体表现为。 (1) 对团队建设指导培训需要加强。 (2) 社区活动室活动内容单调, 大多数是以麻将、图书为主, 高品位的活动需要补充。 (3) 特色文化团队活动不够活跃。在现有的社区文化形式中, 虽然也有腰鼓队等, 但大多都是自由散乱的, 书画、合唱、健身等特色团队缺少规划。

(二) 群众参与程度不高, 有待于鼓励。

目前社区文化活动大多是离退休老同志参与, 如各社区的晨锻炼团队和文化体育团队基本上都是以离退休人员为主, 常使人感到社区文化就是“夕阳红”的错觉, 在职职工、学生基本不参与, 参与面较窄, 需要扩大队伍, 拓宽年龄, 充实人员。

(三) 文化设施配套不全, 有待于投入。

有以下表现: (1) 社区活动室面积小, 环境差, 设施不齐全。社区中大多数只有棋牌中心、聊天室、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等; (2) 图书陈旧、老化、利用率低是社区图书室普遍存在的问题; (3) 新建小区文化设施配套不好, 有待于跟上。

(四) 经费投入不足, 有待于提高认识。

在社区文化建设上, 每年的基础设施投入不多, 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健身房、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的投入非常大, 这些经费靠社区自身解决是不可能的。因而领导的重视认识尤显关键。

三、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

1、社区文化内容要围绕着道德基本行为规范展开进行, 注重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 内容应该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广泛开展志愿者和社区义工活动, 推进包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等现代社会的人性化思想和行为的形成。

2、社区文化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丰富多彩的。鼓励创新, 激发责任感, 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蓬勃开展;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按照“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社区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从改善环境、强化服务、转变风气、严格管理等入手, 改善社区居住环境, 活跃居民文化生活, 提高群众生活、文化质量。

4、开展丰富多彩社区文化活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活动, 大力倡导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 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文化部门要把“送电影、送春联、送图书、进社区”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从而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5、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工作机制,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以制度促进和保障和谐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苏文虎《繁荣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文化大视野》第十卷, 2008年9月, 文化艺术出版社。

[2]、《中国群众文化大辞典》, 1990年版, 解放军出版社。

上一篇: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查报告下一篇:天 大 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