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2022-04-21

和谐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谐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媒体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进行探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1:

矛盾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论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矛盾运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刻把握矛盾、和谐、过程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和谐的过程,就是矛盾斗争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它是一个由矛盾推动并在矛盾的持续运动中展开的历史过程。矛盾与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关键词:矛盾;和谐;过程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一个伟大的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消灭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如此深入一般人的意识,以致它在这种一般形式中未必会遭到反对了。”在这里,经典作家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命题:任何事物的发展、存在,都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用了很长的篇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到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空想;从经典作家的理论构建,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无不在启示这样一个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也必须是一个历史过程。

这样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的时期。第二个大的阶段,可以截至1917年的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这样一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在哲学上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吸收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实践为基础,并运用推广至社会领域,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个大的阶段是从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现在。其中,又可以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不论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在1949年后的中国,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付出了艰辛努力、不懈探索和沉重的代价。直到1977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探索才重新走上了科学的发展之路。在21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正在华夏大地阔步推进。

二、矛盾运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动力

(一)矛盾运动贯穿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亲身目睹的现实寻求破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实现人类解放、和谐社会的科学路径。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文中,他对无产阶级人类解放思想作了最初的论述:资产阶级作为追逐私利、奴役工人的力量,已使它发起的“政治解放”陷入不可解救的矛盾之中,法国大革命不过是资产阶级解放的实现。而真正的人类解放,只有诉诸于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消除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横沟,把社会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实现。这个在当时多少带有抽象思辨的论述,表达了马克思后来一直始终坚持的无产阶级人类解放的重要原理。这种思想在随后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重要著作中得到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阐述。

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一根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理解为一个由多个历史阶段组成的,经由政治革命,转入社会革命最后实现“自由^联合体”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二)不断解决现时代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

1 社会利益冲突加剧。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人们在利益问题上,不论从观念还是从实际维护上,经历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所限,人们的个人利益的诉求降至极限,从某种程度上说,处于休眠状态。改革开放政策唤醒了人们的利益意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竞争迅速升温,并日趋白日化。在政府和社会还来不及制定和形成规范的市场规则的时候,这种激烈的竞争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各种恶性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腐败与社会腐败、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裂痕的产生就是表现。

2 社会心理失衡加重。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裂痕的出现和扩大,引起了人们社会心理的失衡。生活在体制内与体制外、社会中心与社会边缘、上层与下层的社会群体相互敌视与仇恨的情绪在持续的增加,各种经济犯罪和社会犯罪有所增长。如何医治或修复社会心理的失衡状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3,社会道德失范与诚信缺失。在利欲的驱动下,人际关系呈现商品化、实用主义化和机会主义化的倾向。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社会诚信严重缺失。这与和谐社会的目标严重相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构社会道德伦理体系。

4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但是,相比较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体制性障碍还有待铲除。

5 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依然面临许多阻碍。传统的人治观念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现代法治观念在短期内还很难从根本上替代人治思想。迈向现代法治的目标还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6 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迫不容缓。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信号。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付出了较为沉重的环境代价。尽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仍然是严峻考验。

三、“矛盾”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毛泽东指出,“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磋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矛盾的持续运动,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所以,“矛盾”与“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的意蕴;“谐”即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避免抵触、冲突。“和谐”就是和睦协调。把和谐运用

到宏观社会发展领域和对于社会发展状态的描述,则其内涵丰富许多,可以从诸多方面进行表述。

要理解矛盾的含义,首先要区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不符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混乱。它与我们理解的辩证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列宁指出,“‘逻辑矛盾’——当然,在正确的逻辑思维的条件下——无论在经济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应当有的。”恩格斯在为撰写辩证法著作《反杜林论》准备材料时指出,“对立——如果一个事物具有对立,那末它就同自身处在矛盾中,而且它在思想中的表现也是如此。例如,一个事物是它自身,同时又在不断变化,它本身有‘不变’和‘变’的对立,_这就是矛盾。”嗯格斯在这里指出了矛盾的最本质含义:对立,同时说明了矛盾本身就一个不断持续的变化过程。

这种矛盾与和谐的持续运动过程的辩证关系一旦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多样性相结合所产生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产生迷惑、偏差和难以把握。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异常复杂性有亲身体会的毛泽东同志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在探索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他指出,“这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作者注),在中国懂得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许多人说来,承认这个规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和善于从哲学的高度思考问题,从哲学的高度总结经验。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和谐、过程的关系,曾庆红同志有一段重要的讲话,虽略长,但仍然值得深思。他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如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因此,我们既要把握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统一。”

作者:官晴华

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2:

和谐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探

和谐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谐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媒体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进行探讨。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坚持以正确的思想舆论为主导,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道理念。要充分发挥媒体疏通、沟通和引导功能,善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社会矛盾和其他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三贴近”,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决策、政策和措施,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意见,使科学理论、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占领社会舞台,增强人们建设幸福生活、美好未来与和谐社会的信心与动力;二是要科学把握我国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自觉承担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疏导关系、平衡心理和维护稳定的责任;三是要以积极正面的报道,鲜活的话语,和谐的表达方式,吸引读者、引导读者和打动读者,凝聚和鼓舞人心奋发向上,团结一心构建和谐社会。

纵观我国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大多坚持正面宣传和正面报道为主,为社会的团结稳定、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也有极少数媒体,为提高社会知晓度,获取较高发行量、较高网上转载率和点击率,过度渲染腐败、贪污和灾害,过度充斥暴力与色情等。甚至个别记者为完成发稿任务,达到社会轰动效应,在眼球经济的推动下,违背新闻的基本道德标准和记者的职业操守,不惜牺牲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制造虚假新闻。这种做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坚持真实、铲除虚假”,保证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千里眼”和“宣传队”,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大量出现,资源、能源紧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性不平衡,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拉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严重犯罪活动等对社会稳定与和谐造成严重影响,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日益增多,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和分配不公等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媒体要客观公正地带着科学的眼光去报道这些新闻。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国际化和多元化,在经济新闻报道领域,中国和欧美等国家纺织贸易谈判、人民币升值、国内房价走势、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重大问题,媒体要及时发现、认真分析、积极引导,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以国家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缓和利益集团间的对立与冲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鼓与呼。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舆论监督的最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体现舆论监督的公信力。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而不是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必须做到“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要按照“出以公心、服务大局、事实准确、客观公正、注重效果、遵守纪律、加强学习”七条原则,从四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辩证地搞好舆论监督:既要坚持惩治腐败现象,反对不正之风,又要使人民群众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又要帮助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既要有利于某一问题的解决,又要有利于同一类问题的解决;既要对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进行揭露与批评,又要实事求是,不以偏概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搞好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必须做到“八要八不要”:一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集中批评。二要帮忙,不要添乱。三要真实准确客观,不要刻意炒作。四要注意时效,不要旧闻新翻。五要抓好信息来源,不要捕风捉影。六要出于公心,不要掺杂私念。七要注意反馈,不要唯我独尊。八要善于运用内参,不要千篇一律。新闻媒体对有些事实已核准但不宜公开的批评性稿件,采取内参的方式专送有关部门和领导。这既能对错误东西及时制止,又体现新闻的有效监督,促使问题有效解决。

总之,新闻监督必须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和依法监督。舆论监督既受法律保护,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严格依法办事。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

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变化多端的商品经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不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诸多公共安全问题伴之而来:台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SARS、禽流感等传染疾病的爆发和流行,矿难、坠机、车祸等安全责任事故等等。在大规模的突发事件中,社会公众常态下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社会原有规范的暂时失效,易引发一定范围内的心理和社会应对体系混乱。媒体一旦传播不当,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与和谐。面对突发危机,必须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序应对。其首要任务是让媒体为政府决策机构、专家和公众之间搭起快速高效的沟通平台,“第一时间”把政府的应对和处置危机事件的指示及要求,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公众,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传播机制。在时间紧、非常态的情况下,要使危机传播在危机事件中有效实现,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

——设立危机传播新闻中心。专门负责危机信息的对外发布、协调与联系,实施有关危机的传播工作,并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政府有关部门,应随时向记者传递有关信息。

——选准新闻发言人。危机发生期间,政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媒体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特别是重大危机信息发布时,由领导人充任的发言人更是政府媒体形象的代表。通过展现领导人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人格魅力,提升公众对政府控制危机的信任。因此,选准新闻发言人尤为重要。

——及早准备新闻发布资料。危机事件在任何时间、任何区域都可能发生,其方式、规模、造成的后果以及事件的性质等都难以预料。危机事件突发时,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所涉及的公共事务,及早准备应急的新闻发布资料,包括应急新闻稿、事故报告书、背景材料、情况说明与证明观点和详细通报,尤其要回答“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效控制危机的措施?”等问题。有条件的单位,应准备足够的视听资料和影像资料。要保证新闻传媒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信息获取和传播的畅通,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向公众公布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

——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要真实、准确地与公众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尽快向社会公布事实真相,及时澄清负面消息,杜绝或减少流言的产生。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中的首因效应,提高政府危机传播的效果,使公众认识危机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政府,同心协力应对危机,争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达到把住先机,争取主动,消除恐慌,稳定人心,快速控制事态,迅速平息事端的效果。

——做好危机善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主要是消除危机处理后遗留的问题和影响。媒体要十分重视危机善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工作,如政府组织力量恢复重建、对各种损失的弥补等情况,要作大量深入细致的报道,广泛建立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良好关系,增进社会进一步的团结与和谐。

(作者单位:第一财经日报社)

责任编辑:何莲女

作者:熊 欣

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3:

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全新的价值目标,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的角度出发,认为“和谐社会”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拓展,又是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晶。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同理想;传统文化;现代文明

“社会更加和谐”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接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极具亲和力的执政理念和全新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这个概念,和以前提出的“小康社会”“诚信社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拓展,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认为是传统社会的大同理想在现代的升华。本文从“大同理想”的角度来谈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解。

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对“大同”和“小康”理想社会的具体描述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皆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1]287。

“大同”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贤人主政、诚信和睦、互相关爱、人人各尽其力而不为己、安全稳定的和谐社会。而“小康社会”则是大道既隐以后的“家天下”社会,以礼义为治理社会的纲纪,保持社会的稳定,虽然不如“大同”社会那么理想,但也不失为一个和谐社会。《礼记》中的“大同”思想,对人性的自私及社会不平等、不公义的否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影响了人们的政治取向。中国历代的仁人志士,都因此为蓝本提出救世之道。

大同理想之所以受到历代知识分子推崇以及视为民族的理念,其实也是由于《礼运》汇合与总结了先秦诸子的社会理想,它其中包含不止一家的社会理想。首先主要是儒家的,大同思想本来就是借孔子之口提出来的,而孔子也曾经提出“博施济众”(《论语·雍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理想。《礼运》发挥这一思想,强调了“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次,《礼运》把“大同”社会憧憬为“大道之行”,把“天下为家”的社会称之为“大道既隐”,其想法渊源于道家的历史观念。“谋闭而不兴”的观念也应该是道家“智慧出,有大伪”思想的延伸;第三,“选贤与能”这一段,则又可能源自墨子一派注重的尚贤原则。墨家讲“尚同”,《墨子·尚贤》说∶“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其他还可看到农家思想和阴阳家思想的影子。可见,《礼运》的大同理想是儒家集古代社会理想的大成。在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先秦诸子思想从争鸣趋于合流,《礼运》以儒家融会先秦诸子的社会理想于一炉,使大同理想成为中华民族关于理想社会的共同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虽然始终活躍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但遗憾的是人们一直没能找到一条通往大同的正确道路。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人们很快发现其中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有很多相近之处,因此很快引起中国知识界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曾做过清晰的论述:“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2]223

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二者存在着本质区别。大同理想没有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找不到实现理想的正确路径,而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则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性和坚定的革命性的基础之上的。而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如财产公有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群体至上与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等等。因此怀抱大同理想却找不到实现路径的先进中国人一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便为此所吸引就理所当然了。

在近代中国,很多知识分子就以“大同”来命名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很多知识分子都把列宁主张的社会主义理解为世界大同,认为俄国人的主义就是要创造一个大同世界。可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奠定了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基本一致的,“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此,则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世界。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营、幼者有所教。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唯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3]36。稍后,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明确指出:未来的社会目标共产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4]391。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在给黎锦熙的一封长信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大同理想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於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可以看出,早期先进知识分子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是融会贯通的,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了很好的铺垫。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就,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譬如在“人民公社”的实践中,我们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大同理想中平均主义的因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消极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进而否定大同理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积淀对未来的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大同理想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心理诉求,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文化基础,也是中国人民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心理起点。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并与我们当前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战略转移,目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逐步走上现代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目标,从而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1979年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至1 000美元,低于发达国家现代化标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的国家”。“小康”目标的提出,很明显与《礼记·礼运篇》中的小康社会有明显的承袭关系,主要是社会发展的经济目标,是作为大同理想的过渡目标提出的。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已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目标,但同时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为实现中国社会快速、稳定的发展,消解存在的矛盾和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这是“小康”社会的全面深化。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會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2月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那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由此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化和深化,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社会的最高目标——大同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相结合,我们才能更全面深入地把握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六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的继承,又给古老的大同理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点是“天下为公”,也就是实现财产公有、贤人主政、诚信和睦、人人各尽其力而不为己、安全稳定的和谐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按性别、年龄和社会需要进行分工,各尽所能,为社会服务。人们没有私有观念,没有战争和盗贼,社会安定团结,人民丰衣足食。可以说大同社会的核心理念就是和谐,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今中外的人们构想理想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公平,在大同理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天下为公”的观念,人们认为这才是理想社会的根基所在。但很明显,在大同理想中是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的,因此很多时候会流于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依赖于民主法治的制度保障,由于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制度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通过各项制度和政策缩小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的经济差距,更大程度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正义首先应体现在分配上,缩小贫富差距,同时也应该贯穿于经济、法律、道德等各个层面。公平正义是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

2.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诚信友爱倡导人们之间讲求信誉、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修养,从而培养人的和谐精神;充满活力需要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掘,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展现,这是人在社会中各尽其才、各尽其用、各尽其职的生动证明。诚信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同理想中“讲信修睦”的具体表述,一个尔虞我诈、相互倾轧、人情淡薄的社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社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状况当前还比较普遍,需要从多方面引导人们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同时要营造一个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氛围,这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和谐意味着有序,一个无序的社会是不可能和谐的,一个动荡的社会是不可能和谐的,和谐社会肯定是一个安定团结、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安定团结,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阶层之间、干群之间等各种人际关系中导致紧张乃至冲突的因素的及时消除。社会运行有序,就是在社会生活中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则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一个社会的安定有序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大同社会的安定有序是不言而喻的,那是一种“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和谐状态,即便是小康社会也特别强调“礼义”带来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还特别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时代赋予理想社会的新内容,是传统的大同理想所未涉及的。这既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积淀,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精华,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特征,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晶。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礼记译解(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毛泽东早期文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陈正炎,林其锬.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侯外庐.中国历代大同理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8]中国大同思想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59.

作者:吴尚泽

上一篇: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文化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