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闻而想到作文

2024-04-20

由新闻而想到作文(共9篇)

篇1:由新闻而想到作文

老师说:寒假是我们的“充电时间”,由一则新闻想到的感想。这个寒假,我通过读书、看报和上网等充电方式,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也了解了一些新闻事件。

前些日子,报纸和网络上报道了一些有正义感的网友在网络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一拍,解救被拐儿童”的活动。发起人呼吁大家拍下在路边见到可能是被拐的乞讨儿童,将照片发到网上,这样可以让走失孩子的家长们通过网络找到自己的孩子。

拐卖er童的犯罪分子是凶残恶毒的,他们将被拐儿童打成残疾,强迫他们上街乞讨,骗取人们的同情心,骗来钱财,供他们享乐。

曾经有一对夫妻带着4岁的孩子在四川峨眉山旅游时,孩子被人贩子拐走。5年后,这对夫妻在深圳的大街上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他已经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和一只手,成了一个在路边乞讨的残疾儿童。这对夫妻当场就崩溃了……

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心里即是同情,又是憎恨。同情的是被拐儿童的悲惨人生,憎恨的是犯罪分子的惨无人道。被拐儿童是可怜的,一个个健康的“花朵”就这么被摧残了;犯罪分子是可恨的,他们将一个个幸福快乐的家庭打碎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阳光大道,也有阴暗角落。只要你放松警惕,危险就会伤害到你。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把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生在放学路上遇到两个问路的陌生人。女生告诉他们后,他们装作听不明白,需要她带路,想强拉女生上车。她立刻意识到这两个人可能是拐卖er童的坏人,于是大声呼救。这时候,一个路人假装是她的爸爸,上前大声呵斥,帮她摆脱了危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量不要和陌生人交谈,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立即向大人或打“110”电话求救,这样犯罪分子就不会得逞了。

尽管我支持网友发起的解决被拐儿童行动,但我想说,毕竟靠个人的力量,尤其是我们小学生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任务”,甚至很有可能在拍照的时候受到躲在暗处的不法分子的伤害。最好的办法是,发现乞讨儿童,找警察帮忙解救。

同学们,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防范的心,留心身边每一个可能存在的危险,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才能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2:由新闻而想到作文

自从网上流行起“农场偷菜”游戏,我们一家三口便变成了三个“农民”和三个“小偷”。虽然我们是一家人,可我们的“农场”却截然不同,每个人分属不同的流派!

老爸属于“自私自利”派。他的“自私自利”,就是他的菜从来不允许给别人偷,就算是家人也一样。不过就是他让我们偷,我们也偷不到呀!因为老爸计算能力不错,他总能准确地计算好瓜果成熟的时间,时间一到,我们去偷菜时,老爸早已把菜收入囊中。

大多数妇女都喜欢把自己的菜地打扮得四季飘香,老妈也不例外,由此可以把老妈归为“浪漫派”。老妈的菜地我每次去都不一样,今天种蝴蝶兰,明天插几株百合花。外边围一圈粉玫瑰,里面放几棵满天星。可我却一点儿也不喜欢把农场打扮得这样花哨,没想到妈妈竟然用了我们语文书中的词语来为自己辩解:“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至于我的菜地,几乎都是低级农作物,谁让我只是个学生呢!一个星期只有周末才能上网,况且我还是个懒人,所以我称自己为“懒虫派”。我不是那种勤劳的蜜蜂,而且我认为反正没时间,种了也是白种。与其这样,还不如多加几个网友去偷他们的菜。我的偷菜座右铭是:偷别人的菜,让他们去种吧!

从爸爸的偷菜经验看出,偷菜可以提高计算能力。从妈妈的偷菜经验看出,种菜可以提高自己的搭配能力;从我的偷菜经验则可以看出,丰收的喜悦,需要自己来创造。

篇3:由儿童练习“描红”而想到的……

描红,是儿童练学书法“初级阶段”的招式.通行的方法是用一张薄纸蒙在上面,“亦笔亦趋”,待得“知其大概”后,便让他们临摹了,如果想在书法上有点名堂的话,习书者还必须脱离字帖,这样才能逐渐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来.倘若始终“描红”,或一味地仿临他人字体,则必“死于前人书下”.这其实讲的就是书法界“入帖”与“出帖”的问题.

由学习书法中的“描红”、“出入”之法,笔者不禁反思起我们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到学校来,诚然是需要接受若干现成的知识,学会教师传授的解题方法,但若止于此,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尽快走出“描红”天地,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能在教会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主动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数学教师并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是认识到了,但并没有努力去实施.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当作自己的“翻录磁带”,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并通过反复重复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如同让学生老在“描红”,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任何培养.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不和教师的备课教案一致,则一概不予肯定,更谈不上鼓励和表扬了;考卷上的主观题虽有独见,但不合“标准答案”,也照样扣分不误……试想,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的学习怎么会有主动性与创造性?他们亦步亦趋、师云亦云地读书、解题,其思维的积极性与求异性怎能不被扼杀呢?

二、几点思考

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同时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尽快走出“描红”的天地,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通过平时的教学与反思,笔者对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如下想法,希望能帮助学生走出“描红”误区.

1.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模式”走向“新课程下的高效课堂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教学只是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一接受,学生基本上是听讲一记忆一练习一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基本上是停留在“描红”的层面,学生的学习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和练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而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则是学生对有关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2)从“指挥者”走向“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等.“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与传统课堂相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并没有降低,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新课程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过去,教师只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数学、怎么做数学就可以了,学生学习数学完全是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现在则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当的点拨.

(3)“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是“主人”.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规定“上课有疑问,提问时不必举手,答案可以突破教师现成的结论”,受到学生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激发了教师上课的热情,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有生机.

2. 优化课型建设,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

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优化课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从课型建设入手,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常见的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课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体型.

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体性.

(2)目标型.

重视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导向功能,其中,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有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目标.而高中阶段正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开展创新性学习的最佳时机.数学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48基础教育论坛[2010年第10期]养学生勤学好问的探索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本领.

(3)交互型.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强调师生合作,教学合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4)情感型.

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而情感是维系这一过程、贯穿这一过程始终的纽带.课堂教学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渗透内容,而且也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功能.通过学生的内化和吸收,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就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成为这一体验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过程,升华为创造能力的培养.

3. 改革评价导向,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科学创新的氛围

新课程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杠杆,随着新的课堂教学任务的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课堂教学特点的展示,势必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评价.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指挥功能,并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新的评价体制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会学”,突出教学效果评价的指向性.

要通过这种评价,使教师明白:“教学生学”是维持性的教学,只是一味地面向过去,而“教学生会学”则是创造性的教学,他面向未来,旨在引导学生迎接未来的知识挑战.

(2)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突出教学方式评价的权重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又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又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日记等方式.不同的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另外,还要通过评价,促使教师敏锐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要在教学方式的评价中设立教学方式有创新或勇于实践先进教学方法等条目,并加大这方面的正向权重.反之,对采用题海战术,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师,则趋向于负向权重,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3)从“笼统”、“模糊”到“量化”、“标准化”,突出教学活动评价的规范性.

一个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在天天新、课课新的努力中营造创新氛围,要通过“量化指标”来体现,要通过“标准化”的运作来展示.例如,一堂数学课是否完成了任务,至少要有以下几个达成目标: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能否有40%的时间去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动”的面是否能在90%左右;80%以上的学生是否能掌握80%以上的新授内容.另外充,满创新氛围的课堂,还应是“民主型”和“合作型”的.

三、结束语

篇4:由“上善若水”而想到的

一个学生即将毕业,向我索字留念。我问,写点什么好呢?他倒早已想好——就写个“上善若水”吧,我喜欢您在课堂上古往今来海阔天空,虽然一时还不能完全领悟其中的哲理玄机,但我会一直记在心中的。您在一次课上说起老子与世无争、无为而治的思想,我至今记忆犹新,愿借此句铭记您的教诲……

天啊,我竟被感动得一时语塞,这也许是我作为老师的最大欣慰了。我知道自己素不善教,于分数排名之类常居人后而不上心,还常常迁怒于试题的僵化、教案的死板。我原以为,这样与考试不大相关又让人觉得深奥玄妙的东西学生是拒绝接受的,毕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没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体验,似乎感觉还很亲切,看来祖先们那种朴素而高明的观物知人的思维基因并未完全丧失。

我便幻想,倘若学生们能因我于课本之外的只言片语而产生一份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对传统的眷念之心,对现实的反思之心,也许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比别人多一份个性,多一份创造,多一份超然和恬静。于是我又联想到了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更是常常使我陷于苦恼:总是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修饰;要么开篇要切题,主体要充实,首尾要呼应……一阵口干舌燥之后通常是索然无味不知所云,学生自然更是云里雾中收效甚微了。再牛的语文老师也不得不为应试作文而“折腰”去潜心研究高分攻略,再牛的学生的作文训练也都是为写好一篇应试作文而阅读成堆的满分作文宝典。久而久之,老师学会了隔靴搔痒,学生学会了无病呻吟。

我不敢妄谈如何写作,即便是在同学们面前。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关于作文的想法,我又想到了我练字时经常提笔写下的那几个字——听起来有点答非所问的几个字——“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中的“上善”也许能启示我们:做人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我知道,情感是写作的精神支柱,品格是写作的最终归宿。“怎样写”其实远远没有“写什么”来得重要,我更知道,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又远比写文章更有价值。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快乐幸福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人性的美好,那么写作一定不是什么问题。于是我觉得,那些观察自然、发现生活、感悟人性的态度和品质才是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的内容和培养的目标。而“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德,善良、仁爱、宽容、诚实等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的优良品性才是支撑我们写出感人至深的美文佳作的性灵之源。是的,与其想写出性灵,不如用性灵去写作——我想对于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或者尚未独立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如此。

“上善若水”中的“若水”也许能启示我们:学会观察和体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观察可以教会我们明察秋毫,帮助我们启迪心智。老子便从我们最常见最不起眼的水中看到了纯洁明净,也看到了幽静深远;看到了柔弱谦卑,也看到了力量非凡。如此这般,他看到的便不是水了,而是人性的至高境界。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中说得更是玄乎:“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于是他的《边城》,水边的故事也浸满了水的一切特性。你还觉着作文言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吗?也许你更应该把眼球转向你身边更真实可见的枯藤老树、鸡飞狗跳、闲言碎语,因为那背后有你能捉摸到的世态人情。

篇5:由新闻而想到作文

今天发生了一件令大家都不高兴的事,也令我很惭愧。

事情是这样的 ,我们有一部分同学正在教室了学习。而这个时候,另一部分同学却冲进了原本安静的教室。我们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哥哥都以好奇的目光望着教室门口。我看到杨小伟哭了,满脸通红。他和班长吵了起来,旁边的.男同学还在笑。我以为是在开玩笑的,就回过头继续学习。可这时,班长说;‘‘要不我们出去打。’’旁边的同学都大叫‘‘好’’。他们涌出教室。不知什么时候,我心里涌出了一个念头;是在这袖手旁观,还是去向老师报告 。我又想了想;如果我告诉了老师,他们会不会来报仇,我的心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唉,每次好心帮别人,到头 来还不是挨一次骂,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了。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吧。不知在什么时候老师来了。我的心便平静了。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我突然感到惭愧。我一直在辱骂自己,当时为什么就是那么的胆小,被骂一次,也好。

我真为我的行为,感到惭愧不已。我更为那些出去看戏的同学感到疑惑,难道他们就那样的铁石心肠,那样的冷漠。我想不是,他们可能只是好奇吧。

篇6:由泥鳅而想到的散文

有专家在网上告诉我们:“泥鳅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糖类,矿物质(钙,磷,铁)维生素(VB,VA,VC)的含量均比一般鱼虾高,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体内含有的艹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抵抗血管衰老。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肾三经,具有补中益气,强精补血之功效,是治疗急、慢性肝炎,四肢乏力,阳萎,痔疮等症的辅助佳品。”当初在家务农时,泥鳅是再平常不过的菜肴,没想到这灰不溜秋的小家伙竟有如此高的营养价值,真所谓: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啊!

那时在农村如果想吃泥鳅是再方便不过的事情了,就是我这个不合格的农民也知道好多捕捉泥鳅的办法。

耘田时,身后背一个小竹箩,摸到泥鳅、黄鳝什么的往里一放,一天下来总能有不少收获。那么何谓耘田呢?(题外话,顺便说两句。)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耕耘,不但要耕,更需要耘。耘田在我们江南水乡的水稻区当时是争取高产的重要环节.秧苗返青以后就得耘田,一番、二番、三番,这是必不可少的。耘田又是怎样的一个劳作过程呢?说起来现在的年轻人也许难以置信。就是双膝跪倒在水田里,胯下骑一棵稻苗,右手边有三棵稻苗,左手边有两棵稻苗(以前宁波人把种田人称为摸六株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必须一行一行地用双手去摸爬,补齐残缺的秧苗,去掉水田里的.杂草,深挖水稻的根部让它向下生长,同时还得拔除稗草。请想一想,双腿泡在泥水里,稻叶像锋利的尖刀刮擦着皮肤,下遭蚂蝗叮咬,上受烈日暴晒......这样的劳动是何等的艰辛!幸好偶尔能捉到几条泥鳅、黄鳝,还能在心中漾起些许快慰。

遇到难得的休息日年轻人和大孩子就会结伴出去滔车沟。三四个人一起将车沟(农田的出水沟)用泥土一截一截地堵住,然后挥动料勺、面盆等工具把水滔干,一把一把地翻转底泥,把泥下躲着的泥鳅、黄鳝、黑鱼,甚至还有甲鱼统统捉起来。战斗结束,战利品按人头分成几份抓阄分配,公平公正,皆大欢喜,然后高高兴兴回家,美餐一顿。

炎炎夏日,水稻田那浅浅的一层田水热得发烫,泥鳅大都会钻进表泥底下去躲起来。聪敏的孩子们早半上(上午八九点钟宁波人就叫早半上)出门,沿着稻田田埂,每隔一段距离就在边挖一个深深的坑,由于比其它地方深,水就会比较凉快,当其他地方的水渐渐变烫的时候,那些懒惰的泥鳅懒于打浑(泥鳅尾巴一甩,尖尖的头一钻就钻进泥土,并将泥水搅浑,这就是打浑)三五成群地游到深坑里来避暑。这时孩子们就可以头戴笠帽,手提网兜和木桶开始收获了:一个坑一个坑地掏,少则三五条,多则十几条,轻轻松松就能满载而归。(懒惰招来杀身之祸,勤劳当然丰衣足食)

春耕、秋收时节,稻田没有水,地面上根本找不到泥鳅的踪迹。只有在田地被翻耕的时候才会翻出泥鳅以及黄鳝。有经验的老农民,一手扶着犁梢,一手挥动着长长的“呼啸丝”(打牛的竹竿),稳稳地指挥着耕牛拉犁前行,而他的眼睛绝不会闲着,翻起的泥土中跳动着的泥鳅、黄鳝基本上逃不出他的手掌;而他后面跟着一群孩子也是争前恐后与他争抢这盘中的美餐。(要不是老农有慈善之心,孩子们怎能欢天喜地地回家)

隆冬雪飘,百花凋零,泥鳅冬眠了。它已贮存了过冬的营养,等待春天的到来。由于这个生命在地下的存在,地表的植物就会生机勃勃,这就是泥鳅草。悲哀啊!泥鳅让冬草生机盎然,冬草却在无意中向聪明人透露了泥鳅的行踪。于是乎,顺着泥鳅草,人们挖出了浑然不觉的泥鳅。

以上种种捕捉泥鳅的手段如今已少有用武之地。因为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野生的泥鳅几近绝迹。市面上的泥鳅多半由人工培养。

篇7:由泰森之败而想到的故事

而泰森却从一个太富有的人走向贫穷,负债累累,生活无以维系。

舆论总是这样,可以把一个人捧上天,更会把一个人打入地狱。事实上你什么也没变,但社会对你的评价变了。

泰森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以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成功是属于他的,是必然的,是自己实力的象征。后来他变得谦卑了。赢了后不再挥动拳头,友好地扶起对手,然后跪下来向上苍祷告:感谢上帝的恩赐。

十八年后的泰森,38岁的泰森又复出了,他不得不继续他的拳击生涯,因为他要生活,他要还债。当然他热爱拳击。

可怕又可以想象到的一幕出现了,以前几个回合就能击倒对手的泰森,今天在第四个回合就被对手狠狠地击倒在地,眼角鲜血直流,他重生地坐到了地方,眼神中那种绝望让人的心一阵阵绞痛。

泰森倒下了,泰森时代结束了,这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打拳击了。

他要生活,他无法全身而退。以青春换取财富的他,却在青春已逝后重操就业,想借此谋生。这是怎样的人生啊,悲壮,泰森。

忽然想到自己的人生。奋斗这么多年,只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年青还能到处演讲,同样吃青春饭的我不知老了后靠什么生活。我还能演讲吗?还有人听我演讲吗?我还能激情四溢吗?

当我不再有价值时,社会是否会抛弃我呢?也许社会没有说要抛弃我,我也会抛弃我自己。

擂台是拳王的舞台,讲台是演说家的舞台。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离开了舞台生命也就失去了乐趣。这是艺人的悲哀还是骄傲。

过于投入就会执著,无法放下。

太大的成功,总是让人会有或多或少的变态,至少不能享受常人所拥有的幸福。有人说:这是成功的代价。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只是觉得人们需要我,我就去讲了,用我所有的心血,所有的爱心,同情心,让人们找到生存的勇气。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我了,我就会在舞台上消失。如果有幸,我能靠自己活下去,那就活着,如果我无法养活自己,那就走吧,走入我的世界,只有我自己的世界。

篇8:由新闻而想到作文

在国民经济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化, 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 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探索旅游景区营销, 无疑是旅游业所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 它关系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系着国计民生。是旅游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四大支柱之一, 最能显示出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程度。针对我国旅游业的现状, 它又是最具有潜力的旅游产业。

笔者曾去香港旅游业考察。除知名的娱乐设施外, 最能吸引旅游者的便是“购物天堂”这一响当当的世界名片。“购物天堂”的美誉, 就是香港最成功的营销之举。

真是名不虚传的天堂, 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领先世界的儿童电子产品, 让你眼花缭乱。周到细致的热情服务, 真的让你很有当上上帝的感觉。物美价廉的商品誉满全球。因为是无税港, 顾客总能以最少的钱, 购得最好的商品。它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使之趋之若鹜。旅游者的购物消费占到旅游总收入的60%-70%, 相比于国内旅游商品收入不到20%的数字, 让我们咋舌, 更让我们脸红。在巨大的差距面前, 我们只有沉下心来, 进行反思、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 找出原因, 迎头赶上, 才是出路。

一、旅游景区营销商品的心理价值及意义

旅游购物是旅游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商品, 自然就应追求效益和利润。成功的经验表明:旅游营销商品的收入占到旅游总收入的40%到60%, 才能保持稳定增长, 显示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旅游消费中的一颗明星:

购物和娱乐是旅游消费的派生物, 又是极富消费弹性的派生物。正是它的弹性属性, 才成为最有挖掘潜力的旅游资源。能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好, 其意义自然非凡。它既能提升旅游质量, 又能改善旅游品质,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地方政府GDP。

景区营销的商品, 尤其是纪念品和工艺品, 有的是手工制作。归于劳动密集产业, 能吸纳大量劳动力, 解决就业吃饭等诸多问题, 同时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积极作用。更能解决当地土特产品的销售, 增加居民收入, 于国于民都是双赢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

3、传播地方文化艺术。

使游者陶冶情趣享受旅游精神、身心愉悦。地方色彩浓郁的历史文化, 西安的秦兵马俑, 被称为第八建筑奇迹, 享誉海内外;八达岭的明长城;徐州的汉代三绝;各地历史遗存等, 使游者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舞、曲艺剪纸、风俗民情尽现眼前, 旅游者深感世界的多样性。没有地方的, 就没有世界的;没有历史的, 就没有现代的。

二、景区营销商品的现状分析

随着旅游形式的丰富多彩, 人们对旅游呈多样化要求。如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体验旅游、红色旅游等等差异化旅游, 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就势必要求旅游景区营销商品的丰富多彩, 以满足不同人群, 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因此, 旅游景区营销商品的开发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旅游景区营销商品的现状, 不能跟上市场的要求, 颇不能令人满意。

由于营销理念的落后, 使大多数景区还处在只是想着如何把景区这个产品卖出去的层次, 而没有从根本上考虑旅游者真正的需要。因此导致不少旅游景区营销内容陈旧或者雷同, 或者是名不副实, 过度夸张;或是味同嚼蜡、乏善可陈。

1. 旅游景区营销商品品种单一, 新品种开发不足, 传统陈旧商品居多

景区中营销的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大都雷同、形势单调、缺乏活力。有的景区还以陶瓷、泥塑、木雕为主, 笨重而不方便携带;有的传统食品, 花色、品种、口味等几十年如一日, 陈旧而缺乏创新, 使游客望而生厌, 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景区在开展营销工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但是目前大多数景区的市场营销仍处在生产导向的阶段。不进行市场调研, 不了解市场需求, 不进行系统的营销规划, 盲目营销, 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2. 营销理念落后, 满足吃老本

现实中景区的营销工作普遍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如认为景区营销是地方政府的事, 是主管部门的事, 不属景区日常工作的范畴;对自己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过于自信, 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 不必花很大力气在景区的营销上。认为景区营销是“公共工程”, 做得好, 有可能为别人做“嫁衣”, 做得不好, 投入多却收效甚微, 得不偿失。

目前本地的土特产加工粗糙、包装低劣。旅游商品大路货居多, 新颖、吸引眼球的太少, 知名度不够, 档次不高。如本地特产, 三十年前叫响全国的“群酥之冠”, 到今天还是产品依旧, 毫无长进。而同一时期的上海糖果, 早就改朝换代, 华丽转身, 深受市场喜爱, 销售量扶摇直上, 两相对比不可同日而语。

3. 营销手段单一, 缺乏新技术的运用

近年来国内外的旅游促销活动层出不穷, 但每次活动中旅游景区在形象设计、展位布置、宣传手段等方面几乎雷同, 方式往往只是派发宣传单页、景区资料简介、景区宣传碟, 一套模式打天下, 这种宣传手法与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相比显得单薄无力。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 依托媒体、网络进行宣传营销是很多企业转而采用的模式。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 使得景区在营销手段的选择方面还是较为单一。

景区纪念品、艺术品销售渠道单一, 方式落后, 让游客深感不便。很多景区的小摊位、铁皮房大都雷同、千人一面, 阻挡了游客的购物热情, 从而影响了景区的快速发展。

三、旅游景区营销商品的思考

笔者看到张贤亮的《出卖荒凉》一文后, 前往观看, 深为张的商业头脑所折服。其慧眼造富的作为使人震惊。一片不被重视的荒草湖坡, 不仅被开发成知名的影视基地, 还拍出了国际上获奖的影片《红高粱》而蜚声中外, 这就是“影视营销”的早期尝试。从而利用其价值变成了日近斗金的旅游景区。之后, 景区借助媒体炒作, 宣传推广, 广告置入等精心的营销策划, 解决了部分当地富余劳力的就业、吃饭问题, 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地方百姓增加了收入, 改善了生活, 得到了实惠。这件事对我们的旅游营销有深刻的触动, 也有更多的启发。

1. 把具有悠远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厚的元素整合开发成旅游营销商品, 展现在旅游商品之中以吸引旅游者。如徐州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烹饪文化、楚汉文化、战争文化、历史古迹、红色旅游文化等等, 整合系列景区、景点, 运用科技手段让游客有从远古时代走来, 历史就站在眼前的亲切之感。产生经历时空隧道的新鲜感, 经受强烈的刺激而身心留下悠远的回味。

2. 笔者曾在旅游卫视的节目中看到欧洲的旅游业, 景区、景点的工艺纪念品, 其精美、其别致、其丰富多样, 让人把玩不舍, 爱惜有加, 贵重的旅游商品让游者流连忘返, 啧啧称赞。我们何尝不能对景区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市场营销方案,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参观游览, 以徐州地产商品为主, 下大力气深度开发, 变成做工精美、地方特色鲜明的纪念品、工艺品。

3. 法国巴黎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一年四季游人如织, 名震四海, 大有百看不厌的强烈感受!淮海战役纪念馆的陈列艺术获得全国十大陈列精品最受观众欢迎奖, 这就是打造精品品牌的良好开端。因为我馆属军事专题纪念馆, 在小商品销售活动中, 当属仿真枪支系列的打火机最为畅销, 其他均为大众化小商品。因此, 我们还应努力开发旅游商品的精品品牌, 使之富含着精神上的象征意义, 远远超出它的实体价值。能够产生出这样的效果, 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长时间的磨砺, 才能构筑成金字塔上的明珠。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要看到品牌产生的漫长与艰辛, 也只有这样, 才能锻造出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生命力!

目前, 我国旅游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现已快速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中国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 从而促进中国旅游业迅速朝着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锋.旅游景区营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篇9:由日本人的鞠躬而想到……

【关键词】鞠躬 握手 最敬礼 同时礼 敬语

【中图分类号】K8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22-02

一、导 论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礼为最常用的见面礼节,在日常的见面和分手道别、感谢、道歉的场合,日本人频繁地使用“鞠躬”,它作为一种形体语言广泛使用于日本社会的人际交往之间,不仅是一种以行为举止表示谦恭的重要手段,也是非常重要且经常使用的礼仪。

本文就日本人寒暄时,表达的敬意程度与鞠躬的深度、使用语言的节奏以及敬语的使用;寒暄内容的简与繁等进行了多角度的展示和分析。

二、鞠躬的原则

鞠躬在日语叫做「お辞儀」,根据场合及表达敬意程度,将腰弯曲不同的角度,以表达不同敬意、问候、歉意等。鞠躬有其固定的原则。

1.在标准的站姿或正座的基础上鞠躬,眼睛注视对方。

鞠躬动作要缓缓地进行,鞠躬时保持身体笔直,手中不许拿东西,头上不得带帽子,手也不可以放在衣服的口袋里。在行立礼时,男子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也就是说手指触摸两侧裤线;女子则将两手手指重叠置于前面。

2.鞠躬的「礼三息」的做法

这是鞠躬时气息的运用方法,三息是指人的三次往返呼吸,即鞠躬时吸入的气息将腰部向前倾,在前倾结束后静止时将气息吐出,然后吸入气息,挺起腰身,恢复原姿势。这样做可以给对方极深的礼貌印象,同时可调整自身的姿态。

三、鞠躬的形式

从鞠躬与语言寒暄的顺序来看,鞠躬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为语先礼后和同时礼。根据表达敬意的程度及场合等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鞠躬方式。

1.「語先礼後」

是先说出自己表达谢意、歉意、谢罪等思想感情的语言,然后再行鞠躬。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行礼方式比较生硬,只有在距离对方较远的时候,或者在极为正式的场合才会使用。比如,在神前祈祷、向他人谢罪或表示极深歉意的场合等。

2.「同時礼」

这在日本使用得最为普遍,就是说语言与动作同时进行,即在鞠躬过程中把表达谢意、歉意、谢罪的语言全部说完毕。如在做早礼、相遇时等。在日本多数为鞠躬的同时讲出寒暄语言。

四、鞠躬的种类

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日本的鞠躬分为座礼、立礼两种。

1.座 礼

座礼就是坐着鞠躬的礼仪形式,这里所说的坐是日本的「正座」,即跪坐的意思。躬身是座礼的基本,是在正座的基础上开始的。因为日本的传统建筑为木质结构,室内铺有榻榻米,起居等生活活动均在榻榻米上进行。客人入室后主人是坐在榻榻米上(当然也有起立的)与客人寒暄。日本的礼法是在铺有榻榻米的和式房间进行的,所以日本座礼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座礼有9种。由浅礼到深礼可分为首礼、目礼、指建礼、爪甲礼、折手礼、拓手礼、双手礼、合手礼、合掌礼。在日本茶道分为「草礼」「行礼」「真礼」三种。这9种礼法中,后7种是根据手放置的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这些礼法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使用。本文将日本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的座礼,即最敬礼、普通礼和浅礼进行探讨。

(1)最敬礼

在正座姿势基础上躬曲上身,这时保持身体、头部笔直。手放在大腿上,随着身体移动向前滑动,滑动的右手先行于左手。脸部与榻榻米平行保持5厘米左右的距离。两手放在双膝前方7厘米左右的榻榻米上,保持在两食指间可以插入自己的鼻子的距离。手掌不要完全接触到榻榻米,而是手心略微空。两手摆放出正三角形的两条边形状。肘部贴着榻榻米,手臂紧贴身体。

最敬礼是最礼貌的座礼,全过程要进行10秒左右。最初3秒为躬曲上身,之后3秒静止保持最敬礼,最后4秒恢复正座姿势。

在气息方面,先行吸气,在躬身结束时开始吐气,吐完气后屏住气息(眨眼两次),然后一边起身一边吸气,在起身完毕的瞬间再吐出气。在起身时手随着身体的活动自然滑落到大腿上,左手先行于右手。恢复正座后,视线不要凝视对方。

(2)普通礼

普通礼的做法与最敬礼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鞠躬至面部与榻榻米的距离为30厘米静止,面部与榻榻米保持平行。躬身方法、手的滑落、手的放置位置、手的形状的与最敬礼相同。肘部紧贴着身,手掌着地,肘部可以稍微离开榻榻米。视线停在双手食指尖。气息运作为先行吸气躬屈上身,吐气时静止,在行吸气还原上身。鞠躬过程大体上为2秒半躬身,3秒静止,4秒还原上身。

(3)浅 礼

浅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上身躬曲30度,是表示敬意不那么夸张的鞠躬方式。手的放置位置男女不同。女子两手自然并拢放置膝盖部,男子两手分开放置膝盖部,随着躬身自然下滑。鞠躬过程为4秒,1秒躬身,1秒静止,2秒起身。浅礼可以躬身同时吐气,起身同时吸气。

2.立 礼

立为站立之意,顾名思义就是起立或站立鞠躬,是最普遍的、最为日本人所喜爱的礼仪形式。鞠躬按照表达礼貌的程度分为最敬礼、敬礼和点头三种。

(1)最敬礼

是指从直立姿势往前倾45度以上,视线落在自己的脚部或前方80厘米处,手随着上身前倾而向膝盖部滑落。注意手的滑动不可先于倾身,这样容易造成脊背不直。它表达礼貌程度最深。最敬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多,这主要用于传达深深的感谢、谢罪的心情及求助他人、接收邀请等,或者在神佛前才会使用。

(2)敬 礼

敬礼是普通的表示谢意、歉意等心情的礼貌形式,鞠躬的角度为30度到45度之间,视线落在脚部前1米处,是使用最为普遍的寒暄形式。主要用上下班、出入接待室及接受上司的命令等。如见面时寒暄用的「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道歉时用的「すみません」「ごめんなさい」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所使用的语言稍短,但也不能过短,其长短的标准应该与寒暄的节奏相吻合。敬意程度虽然不比最敬礼的尊敬程度,但仍然较为尊敬礼仪方式。在日本的服务行业常常训练职员正确使用敬礼。日本把这种训练缩称为「よいオアシス」(有益的绿洲),即:「よ—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い—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ア—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シ—しつれいいたします。」「ス—すみません。」

(3)点 头

点头日语叫做「会釈」,是最为轻微最为常见的礼貌形式,将上身向前弯曲15度左右,视线落在1.5米处。如果只是弯曲颈部而不躬身的话,那么不仅表达不出自己的心情,而且还给对方一种没有礼貌,轻视对方的印象。所以,需要伴有一定的鞠躬角度。熟人等彼此见面时的一种打招呼或在走廊等地方擦肩而过的时候常使用点头。使用的语言随着鞠躬15度的结束而结束,因此语言简练,即使使用的语言较长也应该快速说完。如「ありがとう。」「ごめん」「失礼。」「じゃ。」等。再如日语中「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有的日本人将其减缩为「お―す。」(你早),因为在较短的行礼中说出如此多节拍的语言较为困难。

五、日本人的鞠躬心理

鞠躬和握手是日本的寒暄礼仪中最常用的两种方式,都是向对方表示友好的方式。但两者体现行为者的心理有所不同,由此所表达的礼仪存在着细小的差别。鞠躬表现的是对对方敬意;握手表现的是彼此间的友善与和解。

1.鞠躬表现的是对对方敬意

鞠躬的动作是将自己的颈部伸出给对方,即将自己身体中最弱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展示给对方,这时如果有人击打它的话也许就会死去。由此就产生了通过鞠躬将自己的生命交给对方的意思。再有鞠躬时双手重叠放置,表明不会给对方带来伤害。所以,鞠躬是向对方表示敬意的最为重要的行为。日本鞠躬最早出现是在日本弥生时代,当时的鞠躬是一般庶民对身份高的人的一种敬意,他们跪坐在地上将头垂下,所以应把当时的鞠躬叫做服从、顺从的表现。鞠躬作为寒暄礼仪是在飞鸟、奈良时代,参照引进的中国礼法,制定了适合身份的鞠躬形式。

2.握手表现的是彼此间的友善与和解

握手同样也是日本寒暄礼仪行动之一,是指在二人相会或分别时,互相轻轻握住对方手的礼仪。握手起源于伊斯兰教,表示打仗的手没有拿武器的意思。所以握手是为表示彼此间友善与和解,是为友好而进行的。拒绝握手被视为违背礼仪原则而对对方抱有敌意。寒暄时,将手朝着前下方向对方伸出手握手,很多人采用摇动握手。近代以来,随着西洋文化在日本的深入,握手这种方式也逐渐在人们中得到普及。异性间,男士只是轻握女士拇指以外四个手指。握手时眼睛注视着对方,握得过重或过轻都不好,过重会给对方不舒服的感觉;过轻不能充分表达友好的心意。摘掉手套是握手时的礼仪规则,但穿着礼服的女子除吃饭外也可以不摘掉手套。男子和女子之间,如果男子要求女子和自己握手的话,则被视为是轻视对方,或把对方当作娼妇对待,是非常不礼貌的。

3.日本人倾向于使用鞠躬礼仪的原因

在世界范围内,握手是最为普通使用的礼仪方式,在日本虽然也使用握手这一礼仪方式,但更重视鞠躬礼仪。其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日本是受中国儒教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日本社会是重视上下级关系的社会,人们认为握手是同辈份、同级别的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行为,所以很难接受握手的习惯;再有日本夏季潮气较大,人体汗渍较多,身体接触使人产生不愉快之感;再有日本是个岛国,不像欧美等其他国家,其对他国及他民族的警戒心理较弱等等因素,所以两种方式的礼仪比较起来,鞠躬的使用多于握手。日本人见面时不喜欢握住手臂、接吻、拍背或任何别的身体接触。握手已是他们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许多日本人甚至不喜欢这种西方式的动作,握手时软弱无力。欧美人基本上没有日本式的鞠躬礼仪,甚至将日本人视为极其正常的站立将手置于身体前面的鞠躬行为看成脱衣舞的舞台动作而感到害羞。这是因为在基督教国家,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亚当和夏娃用双手遮拦自己的性器的姿势。

六、鞠躬深度与敬意表达、语言节奏及敬语使用的关系

1.鞠躬深度与敬意表达

鞠躬深度与敬意表达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鞠躬深度不同所表达的敬意程度也不同,表达谢意、歉意、谢罪程度越深鞠躬角度越大,反之越短。如对天皇等身份极高的人物时,鞠躬深度有时可以达到90º。在鞠躬礼仪的座礼、立礼这两种礼仪方式中,从由浅到深的表达敬意程度来看,分别为这样的顺序,座礼:浅礼、普通礼、最敬礼;立礼:点头、敬礼、最敬礼。

2.鞠躬深度与语言节奏

鞠躬深度与语言节奏直接相关,一般来讲,鞠躬时腰弯的角度越大、表达的敬意程度越深,那么使用的句子越长,腰弯的角度越小、表达的敬意程度越浅,那么使用的句子越短。日语中的较长的礼貌用语,应该和鞠躬的节奏相吻合。最敬礼的语言节奏最长,敬礼稍短,点头最短。寒暄的语言越长,鞠躬深度就越大,表达敬意程度就越深。以日语中的“对不起”为例,按照最敬礼到敬礼再到点头的顺序,可以说成「まことにもうしわけありません」「ごめんなさい」「ごめん」。不能使用最敬礼的同时而语言却较短,这和最敬礼的鞠躬程度不相符。躬腰45度这一相对较长的礼貌过程,如果使用诸如「ありがとう」「ごめん」等这种较短的语言措辞,那么语言节奏与鞠躬不相符合,而且不能充分表达对说话对象的诚恳的谢意、歉意等内心的思想感情。

3.鞠躬深度与敬语的使用

在鞠躬这一礼仪方式中,语言表达上使用敬语是不可缺少的,日语中敬语的使用比较繁杂,日语中的敬语分为尊敬语、郑重语和自谦语三种,这三种敬语在日常鞠躬礼仪中无不得到应用。同时根据鞠躬深度的不同可以将部分敬语句省略。如:

「よく、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た。」(尊敬语)—「いらっしゃい。」

「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郑重语)—「おめでとう。」

「どうぞ、宜しく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自谦语)—「宜しく。」

七、结 论

日本人主张低姿态待人,鞠躬几乎伴随着每一位日本人的一生。当今鞠躬礼的普遍程度与规范程度已经远远高于中国和朝鲜。日本人从孩提时就开始接受这种礼貌教育,从小在家里就养成了逐一向亲人行鞠躬礼的习惯。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对新来的职员都要进行专门的礼仪训练,其中鞠躬是特别需要苦练的。连日本首相对议员演说之前,都要先行一个鞠躬礼。其他行业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商店、饭店、宾馆等地方,营业员和接待员通常要向每一个顾客鞠躬好多次,真可谓:弯腰成习惯,鞠躬成自然。

跨文化交流中日益融合的今天,我国和日本人民的交往比任何其他时候都要多,了解日本人社交礼仪规则,理解与尊重日本人社交寒暄的知识等是避免文化冲突、实现平等交往、成功合作的前提,对人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兰英、藏运发.日本风俗习惯[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小笠原、敬承斎.美しいふるまい―小笠原流礼法入門[M].淡交社,1999

3 陶智子.近代日本礼儀作法書誌事典[M].柏書房,2006

4 篠田知和基.日本文化の基本形[M].勉誠出版,2007

5 福富太郎.お辞儀三回、小判十両 [M].ごま書房,1992

上一篇: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专业介绍下一篇:《喇叭花电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