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2024-04-26

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共17篇)

篇1: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1、由乌塔想到的

在第七单元中,我们们学习了许多篇名人的成长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乌塔》这篇文章。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乌塔自己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体现了她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这使我想到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自己想独自出去玩一玩也每每受到父母的控制,更不要说是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去游历世界呢?

许多父母溺爱孩子,他们都认为这是爱孩子,可他们错了,不,他们应该是犯了个极大的错误,如果爱孩子,那应该让他们去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去克服困难!

乌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赞扬的孩子,我们应该从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四年级:哆啦小梦

2、由乌塔想到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的内心有了很大震撼。

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竟然能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想也不用想就知道中外小孩有多大区别,一个能独立自主,一个是常常呼爹唤娘!中国的孩子,就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有点挫折就泄气。我们中华民族世代代流传的坚强意志去哪儿了,难道真的要毁在我们手里了吗?我们常常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然后变成“书呆子”。乌塔是飞翔于蓝天的苍鹰,而我们是养在金丝笼中的小鸟!乌塔能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旅游的快乐,打工挣钱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与乌塔相比差得太大太大了。

中国的父母,你们真的愿意祖国的花朵毁在你们手里吗,赶快打开“溺爱之锁”给我们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四年级:谢骐鸿

3、由乌塔想到的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讲了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故事名为《乌塔》。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很有感受,从中也联想到自己。乌塔既是一个独自生活能力强的孩子,也是一个具有自理和安排能力的人。而我是一个“家中宝”。我一出校门,回到小课桌门口(妈妈在那里等我),妈妈一看见我就帮我背书包,好像妈妈是小学生,而我是爸爸,回到家写作业如果遇到不会的或没见过的题,想也不想,字典也不查,就直接问妈妈。在一次去河南八里沟过独木桥时,我惊恐万分,妈妈拉着我去走。再用我的所作所为和乌塔比,简直是远离天涯,她敢独自游历欧洲,而我连独木桥都不敢过,放佛她是巨人,而我是矮人。

我一定也要独自去做事,我要把我培养出“自立的种芽”。

山西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高思淼

篇2: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1、由乌塔想到的

《乌塔》这一课主要写了作者巧遇了一个独自在欧洲旅行的小姑娘――乌塔,赞扬了她自强自立,不依赖父母的美好品质。她是一位德国姑娘,她的自立,能干的品质给作者以及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看乌塔,她才十四岁,就已经去了欧洲,意大利等地方。在去旅游之前,她做了充足的准备,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这足以说明乌塔是一个既能干又细心的孩子。为了挣旅费,她还帮餐馆和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陪小孩玩,这体现了乌塔独立自主的意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再看看我们中国,父母都太溺爱孩子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代劳,就连上、下学家人都要接送,更别提独自出行了。在家里,父母不让孩子干这、干那,生怕摔到这,碰到那,只让我们安心学习,父母真是想让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见得学的让它们满意,从小他们就剥夺了我们学习、生活的权力,在他们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他们永远都操着孩子的心,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半点委屈,吃半点苦,而外国的`家长他从小就给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举个小小的例子:一个小孩摔倒了,如果是中国家长,他会赶快跑过去扶起来,还要埋怨几句,为何不小心?看把衣服弄脏了等等的话。而外国家长他会笑着鼓励孩子爬起来,还会表扬几句。你说这样的中国孩子能早日自立吗?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这话一点不假,所以我们应该给家长说:“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泾河园中心学校四年级:贺心怡

2、由乌塔想到的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乌塔》。讲述的是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后,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文中乌塔既心细又勇敢,他敢独自一人出国旅行,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旅费不花家人一分钱,都是她自己打工辛苦挣来的;乌塔还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或危险时请求帮助;再给家人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同在一个地球上居住,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我已经9岁了,可日常生活还需要爸爸妈妈打理,做什么事都不让家人放心,连过马路都让父母操心,每个周末都让爸爸妈妈给零花钱买吃的玩的;而乌塔却是一个自强自立的孩子,能够独自一人靠打工挣钱游历各国,并且还镇定自若。比起她,我觉得自己差得很远很远……

乌塔是那样的独立自主,个性也很强。不象我们中国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做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没有主见,被捧在手心里,生怕受了半点委屈。乌塔的父母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让他们经受挫折和磨炼。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炼中成长。

读完这篇文章,我作为一名四年级学生感到惭愧,惭愧我的依赖,惭愧自己不能像乌塔一样有主见。我一定要学习乌塔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合格的好少年。

3、由乌塔想到的

乌塔,一个十四岁的女孩。你能相信她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吗?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可以,也只能游历一个国家而已,怎么可能游历整个欧洲呢?可她却去了法国、罗马、意大利、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瑞士、奥地利等国家。她,一个德国小姑娘,身上却有着我们没有的美好品质。她爱学习、开朗、活泼、热情、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独立自主,自食其力。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考入名校的学生,却因为自己不会叠被子,穿衣而被退学。这,就是对我们敲响的警钟啊!

篇3:由一个“绿”字想到的

据洪迈《容斋随笔 (卷八) 》记载, 吴中人士藏有此诗草稿, 发现修改过程是这样的:“初云‘又到江南岸’, 圈去‘到’字, 注曰‘不好’, 改为‘过’, 复圈去而改为‘入’, 旋改为‘满’, 凡如是十许字, 始定为‘绿’。”的确, “绿”字既具形象化又富有情趣, 以通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于万物的绿化作用, 一句诗俨然就是一副绝美的江南春色变化图。后来, 王安石在《送和甫至龙安, 微雨, 因寄吴氏女子》中有“除却春风沙洲绿, 一如看汝过江时”这样的诗句,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认为这“也许是得意的话再说一遍”。其实, 此句比上句更妙。上句的春风和绿是两样东西, 由于春风, 江南变绿了。此句则认为并非春风能使草木成绿色, 而是春风本身就是绿色的。因此, 春风吹到之处, 水边沙际, 就成一片绿色了。以春风有色且可染, 应该是诗人更加细致观察体悟之后的通感。可见, 这个“绿”字真是王安石的得意之笔。

但是, 针对此句中的“绿”字, 钱钟书举出了唐诗中三句用“绿”的诗句。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 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 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 小隐湖中花。”这些都是采用通感的手法。另外, 韦应物《听莺曲》中“戴胜下时桑田绿”也可作为一例。

从上面的诗句可以知道, 唐人已将“绿”字用得如此精妙。在此情况下, 宋人王安石又为什么偏要用“绿”呢?钱钟书先生认为:“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想起里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 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曾经编选《唐百家诗选》《四家诗选》《老杜诗后集》的王安石, 深知作诗的艰辛, 在《题张司业诗》诗中写了这样的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于中可见他广泛的诗歌涉猎, 深湛的诗话修养。在《答曾子固书》中, 他说:“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应该想到, 一向工于炼字的王安石喜欢“费心力”的“有心立异”, 可惜在这个“绿”字上最终不得不“跟唐人暗合”, 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向唐人认输”。当然, 宋人写诗重视法度和技巧, 这固然是时代使然, 但也与诗人的性情、阅历等有关。王安石能够融化前人, 自出机杼, 形成独立风格, 在北宋卓然成家, 被时人称“王荆公体” (严羽《沧浪诗话》) , 已见他的诗歌成就。

宋人黄山谷《奉和文潜赠无咎》:“荆公六艺学, 妙处端不朽。”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宋》 (卷五) 中说:“六一虽洗削‘西昆’, 然体尚平正, 特不甚当行耳。推毂梅尧臣诗, 亦自具眼。至介甫创撰新奇, 唐人格调始一大变。苏、黄继起, 古法荡然。”“公绝句最高, 其得意处高出苏、黄、陈之上” (严羽《沧浪诗话》) , “晚年诗律犹精严, 造句用字, 间不容发” (《石林诗话》) , 正是因为求“不朽”、律“精严”, 所以王安石在创作上努力的求新求奇。

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以文人的视角对项羽的自刎表示了深深地遗憾, 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 并表明“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王安石却不这样认为, 他以政治家的眼光, 以民心向背为出发点, 创作出新颖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此诗以运思至深见胜, 不失文学家的气度, 立意高远又用意甚深。

《明妃曲》 (二首) 以翻新出奇的手法, 发出石破天惊的议论。其一中的“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 以曾经贵为皇后却年久失宠的“阿娇”与远离中原“一去心知更不归”的昭君相比, 表达“人生失意无南北”的感慨。朱自清先生在《语文续拾》中分析说, “细读这首诗, 王安石笔下的明妃, 并未离开那‘怨而不怒’的旧谱儿;不过‘家人’给她抱不平, 口气却有点‘怒’了。‘家人’怒, 而身当其境的明妃并没有怒, 正见其忠厚之极。”“当年的阿娇近在咫尺, 也打下冷宫来着, 你惦记汉朝, 即便你在汉朝, 也还不是失意?——该失意的, 在南北都一样, 别老惦着‘塞南’罢。这是决绝辞, 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的安慰语, 不过这只是‘家人’说说罢了。”其二更有如此的表达, “汉宫侍女暗垂泪, 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全篇是以琵琶悲怨见出明妃的悲怨, 朱自清说:“‘沙上行人’听着琵琶的哀响, 却不禁回首, 自语道:汉朝对你恩浅, 胡人对你恩深, 古语说得好, ‘乐莫乐兮新相知’, 你何必老惦着汉朝呢?在胡言胡, 这也是恰如其分的安慰语。这决不是明妃的嘀咕, 也不是王安石自己的议论, 已有人说过, 只是沙上行人自言自语罢了。”“后世人所见的还只是个悲怨可怜的明妃, 明妃并未变心可知。”这种平实的说法, 回应那些以王安石仅仅为了“翻新出奇”的说法, 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诗意。因为《明妃曲》的巨大影响, 使得欧阳修、司马光、刘敞、曾巩等作诗赓和。王安石《明妃曲》这样显现精深议论的诗歌, 恰恰是不同于唐人诗风的独特宋人气象。

王安石的确是工于炼字的, 如《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中的“空场老雉挟春骄”中的“挟”字也被人赞誉。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王安石“处处别出己见, 不予人同”。这种说法也赢得一些人的认可。王安石确有标新过于穿凿之处, 但其诗多能独抒己见, 道前人所不能道, 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他在诗歌方面取得的成就, 也是不争的事实。

篇4:由《乌塔》一课所想到的

那天,我要讲授的《乌塔》一课是略读课文。按照惯例,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预习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即,乌塔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具体表现在哪里?上课时,我说谁愿意把你预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平时爱发言的七八个同学们交流起来,有的说,乌塔年龄和我们相仿,她热爱生活,胆识过人,勇于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真让人敬仰。也有人说我很羡慕乌塔,她有理解和支持她的开明的父母……”听了他们的议论,我忍不住加入了他们的交流中。我说乌塔的自主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令我敬佩,至今我还不敢独自游欧洲呢!同学们,你们和乌塔相比怎样?为什么她能独自游欧洲,你们到现在书包还让爸爸背?到目前为止,你们独自最远到过哪里?独自做过哪些事?正是这几句不经意的话,全班学生打开了话匣子。张某同学说,我独自哪儿也没去过,上公园有爸爸妈妈领,上学有爷爷、奶奶接送,就是在楼下玩,他们也不放心。牛某同学说:“我独自做过最大的事,就是在楼下的小卖部里打酱油,我也想向乌塔那样,可我们没有那样的环境呀,爸爸妈妈不让呀!”何某同学说:“我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多次要求父母同意我独自上学、放学,可爸爸、妈妈就是不答应。他们说现在社会多乱呀,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多猖狂啊,你一个小孩怎么对付得了他们?”我说:“哪有那么多的犯罪分子?”他却说:“电视上、报纸上不是天天报道吗?万一遇上了怎么办?听父母这样说,我也不反对他们接送了。”姚某同学说:“乌塔之所以有那样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我认为是他们国家的大环境和教育共同发挥的作用。德国人普遍自信、执著,她们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而且亲朋好友也会全力以赴支持。而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国民素质也不高,小孩独自出门风险很大,要么受到不公正待遇,要么遇到坏人被拐卖,有哪个父母能放心地让孩子独自出远门呢?再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没给我们留太多的成长空间。每天上学既要完成学校作业,又要完成家长布置的练琴的作业。老师,我们哪有按自己体验和认识世界的机会呀。老师,我们能力不强,不能全怪我们,你们大人也得反省反省。”柴某同学说:“老师您的孩子十一、二岁时,让她独自出过远门吗?”她的一句话问得我瞠目结舌,一时语塞答不上来。“因为我的孩子上高中了也没让她动手洗过自己的衣服,她的独立能力一点也不强。正因为如此,我才强烈希望你们努力向乌塔学习,好好地锻炼自己。”“同学们,听你们刚才的讨论,我感觉你们认为乌塔这样的人在你们中间不可能产生,是吗?”“老师放心,我们会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他们七嘴八舌地又谈论起来……

这是一节有趣的课,这节课上他们思绪飞扬,话如泉涌,让我深感意外。为什么会如此呢?我苦思冥想认为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找准了课文与学生生活的交点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时,我紧紧围绕这一意图不断地寻找突破口。最后,我决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交流阅读感受上,从学生的交流中随机寻找突破口。正如我预料的那样,突破口被找到了,那就是:“乌塔为什么能那么自立自强独自游欧洲,你们却不能?”因此,而引发了学生心灵深处话语洪流的喷发。

二、做到了平等与学生对话,真诚与学生沟通

整个授课过程我始终面带微笑,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放下了老师的架子,蹲下来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打消了顾虑,畅所欲言。试想,当学生谈到他羡慕乌塔,因为乌塔有开明的父母,有自由的社会生长环境时,我反问他,你的父母难道不开明吗?你们生长的环境不好吗?他还能兴致勃勃地谈他的感受吗?一定不能。所以,他们童真流露,是因为我做到了平等、真诚地与他们对话沟通。

三、解开了束缚他们的绳索

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上,我给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氛围,让他们入情入境,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有缺憾的观点,我也不武断地加以否定,而是进行巧妙的分析和引导,让他们自己发现不足,加以修正。

四、我选对了角色,当好了配角

平时上课,我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把学生当成了台下的观众。上课时只顾兴致勃勃地完成角色任务,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根本不顾学生的反应和感受,很难与全班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这一课我明白了,教师要当好配角,真正还课堂于学生,才是明智之举。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说,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改则殆。做教师的就得在不断思考中成长。

篇5:由《乌塔》想到的作文

乌塔的影子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乌塔是一个既有独立自主精神,又非常勇敢的小姑娘。她才只有14岁,却敢独自一人出国旅游;乌塔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小姑娘,她能事先设计好路程,相好战胜困难的方法;乌塔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她一人在外,不忘记向父母报平安,不让父母担心自己;乌塔是一个勤俭懂事的好孩子,她不向父母伸手,而是自己打工挣旅费。乌塔的这些优良品质,使我感到十分敬佩。

小小年纪的乌塔如此优秀,和她比起来,我相差很远。

去年暑假,我和奶奶一起去内蒙古旅游,出发前我没有做任何计划,只是依靠奶奶带着我;我没有挣一分钱,反而要奶奶给我出钱买玩具;不管参观哪个景点,我都紧紧拉着奶奶的手,生怕自己走丢了。看来,我胆小的性格还需要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还需要提高。

篇6:由《乌塔》想到的作文

读了这片文章,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10几岁的孩子不能独立?难道“安全”就是对孩子所有的爱?我的答案是中国的孩子好比是一群小鸟,渴望着自由飞翔,可家长们总怕我们有这样那样的危险,于是就把我们“囚禁”在“鸟笼”之中,就像中国老话说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就像是我,我现在的衣服全都是妈妈在收拾,每次在我写作业的时候都能看见妈妈忙碌的身影,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换洗被褥都是妈妈一个人来完成的。

记得上次我看见过一则新闻,说有一位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因为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的衣服、被子就连书包也不会整理,就这样甚至被学校退了学。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名言:“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也听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

篇7:从《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在中国,有很多家庭让孩子不干任何家务,以至于很多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洗手帕这样的小事都不会干,自理能力几乎为零。

我的妈妈不仅要我在学习用功,生活自理方面也费了一番苦心,所以我的自理能力也不错。

如果只是学习好,德智体美劳一样都没有,那也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有哪个企业,哪个老总会用连自己的生活都解决不了的人呢?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篇8: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回想起前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好奇心”, 不少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低幼化倾向, 通篇在概念上做文章, 结果是胡扯一气, 缺乏实际内容。还有不少学生写人民子弟兵因为好奇心才参加四川5.12地震抗震救灾, 这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更有甚者, 不顾所给材料的限制和要求, 竟然大谈特谈人生、社会是不需要好奇心的。就去年的“品味时尚”来说, 这种现象依然很严重, 好多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 看似语言华美, 实则思想空洞, 满纸荒唐之言, 当然难以激起阅卷老师的共鸣了。

那么, 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鉴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学生作文水平过低的现状不能避而远之, 不能是每次考试后发点感慨, 或者是有点想法而没有什么实际行动。要树立大语文观, 不能死抓课堂,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不能因为高考的压力就让学生“与世隔绝”, 直至“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 必须先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和体味生活, 大千世界, 千姿百态, 社会人生, 万象纷纭。决不是凭空想象或随便看看就能写出好文章的, 对事物观察、体味、比较、分析、判断, 进而深入思考, 既要观其形貌, 更要究其本质, 并强化记忆, 熟记于心, 如此, 写作时方可文思如泉涌。当然, 这需要全社会为之努力。但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首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并为改变这种现状而积极付诸行动。

2.彻底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一改传统的满堂灌,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重过程的体验, 而非纯知识的传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课文仅仅是例子而已, 要通过举例, 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也就是说, 学课文不是目的, 只是手段而已。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学点写作的路数。同时, 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流, 强调课外阅读重要性的同时, 还要有具体的指导, 包括读什么书、怎么读等等。

3.要多动笔, 把平时所学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如何写好作文, 古人有比较精辟的论述, 欧阳修有言:“文章欲佳, 无他术, 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自工。”熟方能生巧, 不反复练习, 何言掌握要领。要想写好作文, 仅仅靠课堂上练那么几篇显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当然, 首先要帮助学生消除“害怕”心理。时下中学生当中不是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吗:“一怕写作文, 二怕周树人。”学生怕写, 主要是因为平时动笔太少了。作为语文教师, 要想办法去引导乐写, 必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写作的机会。当然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说课前演讲、征文比赛、辩论赛、黑板报等等。

4.增加课堂训练的机会, 改变传统的批改模式。每周必须写一篇大作文, 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说到这, 可能有教师要反对了:“那怎么行, 没有时间改呀。”这话固然不错, 但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思路。

其实未必写一篇就改一篇。实际上, 也确实不能再用改作业是否仔细来衡量教师的责任心, 尤其是作文。试想, 如果我们对每一次的每一篇作文都精批细改的话, 等到我们辛辛苦苦地把全班作文改完再做下一篇时, 学生可能已经把它忘得差不多了, 又何来热情呢?我个人认为, 作文批改的形式可多样化。教师可以批改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部分, 并进行精批细改, 找到个性和共性的东西。更可以发动学生相互批改。如此, 既解放了自己, 又节省了时间,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尝试, 效果非常好。

篇9:由《乌塔》想到写给爸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好!

最近你们都很忙,一直没时间管我的学习,我只好写一封信来向你们诉说我最近的情况。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乌塔》,是讲一位14岁少女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从中我感受到:要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有主见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而且对我的触动也很深,一名14岁的.少女竟然能用自己的钱独自一人游欧洲,说明为这次旅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同时,我又想起了自己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别说是欧洲,我连离家里最近的景点也不敢去。

我有时候怀疑,难道我连乌塔也不如吗?我觉得应该锻炼一下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了。

敬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篇10:从《乌塔》想到的作文500字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乌塔一课。学完后,使启发非常大。

《乌塔》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十四岁小女孩乌塔住在汉堡,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游历欧洲。通过作者与乌塔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乌塔是一位既勇敢又有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强的孩子。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是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打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厅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段话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乌塔在这次旅行中,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有计划),每到一地就先查当地的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和危险及时请求帮助(有安全意识),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不草率)。说明她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仔细回想我们中国的孩子:自理能力有乌塔好吗?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一人出远门?为什么不能独立?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家长过分的溺爱而造成的。我们也想一个人出国旅行,可是你们的溺爱使我们感到窒息。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才会变得衰竭!乌塔小小年纪就敢一个人游历欧洲,真勇敢,如果是我绝对不敢,以后我一定加强自理能力,做事情有条有理,长大像乌塔一样游历欧洲。记得有一次,爸爸和一位好朋友约定好了去四川游玩,可是在头天晚上爸爸妈妈骗我说:“如果我们不去了你自己去怎么样。”把我吓得连忙说不要呀。但是自从学了《乌塔》这一课我感到很惭愧,她只不过比我大五岁,但是他都敢自己旅游,而我不敢,我一定要像乌塔学习。

篇11:从乌塔想到的作文400字

我读了〈〈乌塔〉〉这一课以后,我觉得外国的孩子与中国的孩子分别很大。同时,我也非常崇拜“乌塔”的做法。

我读了〈〈乌塔〉〉的第七自然段。这段讲了“乌塔”为了准备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时间。她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为了旅行时的安全,早就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路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多么周详的计划啊!要不是写〈〈乌塔〉〉的作者亲眼目睹,我也不会相信!

说句心里话,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是多么的惭愧!“乌塔”

篇12: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一、学生自评

所谓学生自评, 就是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学生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 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 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 使自己的习作成为一篇合格的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文章不厌百回改”, 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 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 也不能袖手旁观, 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是笔者的几名学生自评作文的评语:

黄麒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我要举荐他》自评:我用了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写, 很有说服力。语句通顺, 字迹工整。没有错别字, 值得表扬。我以后还要更上一层楼!

李纪春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我的建议》自评:“草地上有花有草, 五颜六色的花, 仿佛是一个大的花毯, 镶嵌在碧绿的草地上。毛茸茸的小草像绿毯铺在大地妈妈的怀中。”我在这段话下面画了波浪线, 并在旁边写了:我合理运用了平时摘抄的好词佳句!

魏成龙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为钢笔输血》自评:我想象力极为丰富。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被我一写, 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句子也很通顺。有一个缺点就是既然知道写作业不能三心二意, 可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呢?请三思!

这一条条鲜活的、张扬个性的评语, 无一不是作文效率的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见证!

二、学生互评

作文由学生互相批改, 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兴奋, 认为自己也成小老师了。出于好奇, 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时就特别有兴趣, 所以评改时也就特别认真。当然, 每个同学都知道, 自己的作文也要被人家挑毛病, 因此作文时就会特别细心, 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圆满些。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相互启发,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 激发兴趣。

步骤和方法是: (1) 互改。让学生同桌, 或小组内, 或自愿结对子交换评改。 (2) 交流。让学生谈一下修改情况──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

下面是几名学生互评作文的评语:

袁梦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我的建议》是建议大家去人民公园春游。宋思佳 (四年级学生) 为她这篇评:书写工整, 用的好词好句令文章更生动具体, 看后使人陶醉在其中, 真想去那儿游玩了。我今后也要多看书多积累。建议袁梦同学把字写成略带长方形的字。

魏成龙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为钢笔输血》, 汤情同学 (魏成龙同学的朋友) 为他评:汤情同学在“我们在确定了血型相同不会给输血带来危险以后, 便开始输血了”下面画上波浪线, 旁边写:你的想象力好丰富啊!把钢笔当成人来写, 把钢笔写活啦!我认为“输血”要打上双引号。文章总评是:前几个自然段围绕着钢笔可不可以相互“输血”这个问题写了自习课上的趣事。接下来写了想尝试, 但又不敢尝试的疑团, 最后写了通过动手做之后解开了这个疑团。可是你知道写作业不能分心, 为什么还要明知故犯呢?

学生的互评有肯定, 有表扬;有建议, 有疑问。不要小看这些“小老师”!他们的潜力确实无可估量啊!

三、家长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我们可以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作文评改之列中来!毕竟, 家长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知识认知等方面和我们教师能起到互补的功效。他们有着独天独厚的优势:能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直接交流、沟通。家长和自己孩子的心理距离较近, 在家长评改时, 孩子可以和家长争议, 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原因。家长还可以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 孩子也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到对自己劳动的尊重和心理满足。家长呢, 也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多视点地审视引导自己孩子写作。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现状, 了解孩子的情感态度, 还能缩小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 增进了解, 沟通情感。

下面是几名学生家长评自己孩子作文的评语。

张凡同学的爸爸在孩子第三篇习作后的评语:写字有进步, 较认真。只是结尾处“我特别高兴”是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发现了自然界的一个小秘密?所以你以后还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 勤于思考, 争取更多的发现。

从这则评语中, 我们不难发现, 这位家长一直关注孩子的学习, 在家长的督促下, 孩子书写有进步。孩子在有成就感的同时, 有兴趣争取更大更多的收获。

陶池同学家长给孩子习作《我的建议》的评语:写字较认真, 但还是有点粗心, 错漏字较多。修改前后区别很大。希望知错就改, 总结教训, 平时多注意观察, 多留心身边事物。

不难想象这位家长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直接交流、沟通, 共同分享喜怒哀乐的情景!

四、教师评

当然, 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教师还要因材施教, 使学生人人过关, 个个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

(一) 全面审阅, 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自评、互评、家长评后, 作文本交上来, 既看原文, 又看批语, 还看评价, 并随时做审阅记录。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 以掌握自评、互评、家长评情况;阅评价, 以发现学生的收益, 再做精辟总评。对自评、互评、家长评后仍有问题的作文, 还应进行必要的“师评”指点, 并要求在“师评”指点后再进行自改或互改等, 直至人人“过关”。

(二) 全班汇报交流点评

作文的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在作文本上完成后, 还有一项就是全班汇报交流点评。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的交流, 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的赏析, 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成果, 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过去作文由教师改, 学生并不知道教师劳动的甘苦。现在, 学生的作文由自己互相批改, 他们体验到了“字字句句皆心血”, 即使一个标点、一个记号, 也要认真地去推敲琢磨。认为别人改得好的, 往往点头赞许, 恍然大悟, 后悔自己当初没能看出来;认为别人改得不合理的, 往往还要去和那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或请老师裁决。可见重视的程度与前大不相同。

篇13:从乌塔想到的作文600字

我在看完这篇课文后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孩子们和外国的孩子们比有什么不同之处?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便知道了答案:中国的孩子在放假期间都是由妈妈、爸爸或姥姥、姥爷等一些亲人带着出去玩。因为家长,尤其是老人都怕外面的世界太乱,怕出安全问题而不让孩子加强生活的自理能力的训练以及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可是外国的孩子呢?自理能力特别强,都是家长精心培养的,这也与他们从小自己独立锻炼分不开的。就像乌塔说的:“有时我们会一起出去玩,但我们兴趣不同也会自己出去玩。”向外国的一些名人,小时候都会自己独立生活。有的名人小时候会自己出门卖报纸,有的会自己去草丛里观察生物,还有的自己会和老师一起研究电子……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孩子还应多加锻炼这种自理能力、独立面对外界的能力。

因为是姥姥把我带大,有一些事情都是姥姥帮我做好,我很少帮姥姥分担家务,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姥姥分担更多的事情。每天洗自己的袜子;每天帮姥姥扫扫地;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每天饭后帮忙收拾碗筷;周末帮姥姥买菜、洗菜、择菜……因为我还太小,只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条理,同时也让我学会了更多生活经验。

篇14: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最近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14岁就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我深深地被乌塔那善良、大胆、细心的品质所折服。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里掀起了巨浪,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咱们中国有很多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呢?难道所谓的`“安全”就是对孩子全部的爱吗?其实,我们是一群渴望去窗外自由飞翔的小小鸟,家长们对我们的溺爱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父母亲对我们的过分关爱让我们喘不过起气来!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是因为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甚至连自己的书包都整理不了而被迫辍学!由此可见,有很多中国家庭的孩子多么缺少自主意识啊!这才导致了现在有很多孩子在单元作文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思想上有太多的束缚,所以使得孩子们在行动上有太多的无奈!我呼吁:请那些用“溺爱之锁”把孩子们锁得很紧的家长打开你们的“溺爱之锁”吧!让孩子们拥有一片独立自主的美好天空!

乌塔是幸运的,她有丰富的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她有亲自实践、亲自品尝生活里苦、辣、酸、甜的神奇经历,而我们呢?虽然是幸福的,但却是有缺憾的幸福!

篇15:由乌塔想到的作文300字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自己一人游历欧洲的事。她总是先在家里就把行程安排好,每到一个地方,她就会先查这里警局的号码。她很自立、不怕苦,也不怕自己的力量单薄。

在中国,爸爸妈妈都把自己的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决不同意让孩子们一个人出去。而乌塔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让乌塔自己去受苦,去磨练自己。

有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去补课都胆战心惊的,更别说让我去旅游了。但乌塔自己跨国旅行都不怕,而且还自己打工赚钱,真是让人佩服。

每次我都找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吃吃喝喝的。而乌塔却自己赚钱把生活安排得很有条理。

乌塔的爸爸妈妈认为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吃点苦头,受点折磨,这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

篇16:由城市细节想到的

从这个城市细节我不禁想到,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而教学细节就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

教学细节不是处理局部的教学问题,而是整体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细节不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而是解决如何教得更有效益的策略性问题;教学细节不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技能技巧问题,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细节不仅包含了教学法的走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理应为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有所建树。

日常教学中每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都蕴藏着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现的大空间。教师应该在这些细节上多加研究、精心挖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为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就会不断地给课堂生成智慧,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

篇17: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乌塔11岁就为他旅行做好了准备,他阅读了很多国家的书籍。为了能早点挣够旅费,她每天出去打工,帮餐厅,市场发传单,假期还盗别人家里,陪小孩儿玩,自己挣钱。

乌塔14岁就拿自己去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她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在给家人打个电话或者寄张明信片,不让家里的人担心。

每天,我都在父母的催促声中干这个干那个,天气要变了,也不知道增减衣服,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依赖着父母。

上一篇:奔跑的童年作文下一篇:地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