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小论文?备课不要忘了“学生”

2024-05-12

科学教学小论文?备课不要忘了“学生”(精选5篇)

篇1:科学教学小论文?备课不要忘了“学生”

科学教学小论文备课不要忘了“学生”

科学教学小论文 备课不要忘了“学生”

作者/闺秀凤

记得上学期我写过一篇题为《怎样准备有结构且实用的材料》,这学期讲《水》一文时,我的材料准备得很有结构但在分发时却出现了问题。

《水》一课其实并不是很难讲解,对于不太了解科学课的教师来说可能会认为这节课没有讲的必要,其实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要通过实验证明的是学生非常了解的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先后判断在一个不透明的塑料袋中的几种不同的物质:水、糖水、橡皮、空气、木头、醋。很显然,学生在平常很容易就能用一定的方法分辨出每一种物质。但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说出判断的方法以及实验过程是否符合判断的要求及步骤。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所以说,这节课的实验是非常有必要做的。

一开始我也认为这节课的 “水在哪个袋中”的实验比较简单,所以就没有太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实验做得很不成功。三年级的学生是小学的低年段,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大多数的学生在课上,教师就是为他准备一杯水,他也会非常好奇,在那里研究来研究去,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杯水中,产生的`效果当然就是他基本不会再听老师讲的内容了。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不会跟着老师走了,而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溜号”了。《水》这一课是三年级学生的第一节真正的实验课,那么学生更是对做实验有很强的好奇心,当我把材料都发下去的时候,学生就忘了我给他们提出的要求了,完全按自己平时的想法来做这个实验,乱了套了。我要求是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能分辨出哪种物质,学生之前的回答也是用摸的方法,但当我把材料分下去以后,学生竟然能用摸的方法分辨出水、糖水和醋(当然这里我为学生准备的都是体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我很不理解,但为了实验能成功我又强调了用摸的方法能不能感觉出水、糖水和醋,为什么?(不能。因为摸上去的感觉是一样的。)基本都告诉是不能的。但学生再次做实验时却还是第一个把水拿出来,把醋拿出来,我问是怎么摸出来的,学生就说一摸就知道是水,是醋。弄得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这节课也只能草草地收场。根本没有完成任务。

回来后我就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就是没有备学生。可以说我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都很不错,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所以使实验没有成功。为了不让学生盲目地去判断,如果我把材料都分开放,一个袋子装一种物质,让学生分别来判断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或者,让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判断并适时地引导这样是不是也会好一些呢?答案当然是一定的。一节课要想讲得精彩老师一定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还要全面考虑。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第一小学校)

篇2:如何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除了在课堂上,还可以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应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以进一步了解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探究其中的奥秘,使自然科学從生活走向课本,从课本走向社会。我认为适时地让学生动手写科学小论文是对课堂教育很好的补充和延伸,既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探索创新等能力,又能与新课程标准接轨,完整地体现知识获取的过程性、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体现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形成。下面就谈谈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的意义和途径。

一、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对科学课不感兴趣,原因是他们往往弄不懂其中的来龙去脉,或是怕动手操作,畏手畏脚。如果指导他们在课外多观察、多动手操作,自己弄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就会逐渐树起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激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迸发出学习欲望甚至是创造的火化。如学了大气压强后,叫学生做嘴叼空瓶或纸片托水的实验,亲身体验大气压强,并写出一点感受,体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多数学生往往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熟视无睹。如夏天吃棒冰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很少有学生会去关注棒冰拿出冰箱后外包装上会出现很多水珠甚至是白色的霜,也不会注意吃棒冰时周围还会有“白气”飘动。当上课老师讲到这些现象时,他们只是觉得好象有,但不甚清楚。这时可叫学生课外买支棒冰好好地去研究一番,他们会饶有兴趣地去观察老师讲过的这些现象,同时观察到吃棒冰时对着风就化得快,还会思索:如果在冬天是否会有相同的现象呢?有同学就通过他们的所见所想整理成《吃棒冰的科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有目的地注意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把生活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养成积极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们谈学《科学》的感受时说:“老师,您讲给我们听,我们都忘了;您做给我们看,我们都知道了;您让我们自己去做,我们都掌握了。”写科学小论文同样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第一手资料,虽然课外实验没有像课内实验那么完备,但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学生很乐意利用家中的瓶瓶罐罐、油盐酱醋等简便材料,自己动手设计一个个小实验。如用废塑料瓶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告诉学生所需的材料,让他们自己设计方法和步骤,自己动手做,并把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写一篇自己命题的小作文。有同学写出题为《废塑料瓶的妙用》的小论文,为了说明“妙”,他还把普里斯特利实验改装了一下,设计一组对照实验,用水草和鱼在光下研究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当然实验有时不可能一次成功,也不一定十分精确,所以要鼓励学生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要经得起挫折和失败,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体验学习的欢乐,训练操作的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中,通过写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等小论文既增加了他们的社会阅历,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也使他们获得许多在课本上、老师那里学不到的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的习惯。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气象站和消防队的救火演习等。而且这样的实践给学生很大的空间,自主性强,学生可自由发挥,提出不同的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容易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使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写小论文不一定要有很精巧的构思、很华丽的词藻,但也要求学生语言表达的通顺、准确,思维要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经常练笔学生会形成一定的写作技巧,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5)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能力。初中科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写小论文还需联系语文、数学、社会等学科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使他们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升学生的品德

“实践出真知”。自然科学知识大多是前人经长期观察、多次实验再经分析、推理而得的真理,所以在学生获得素材的活动过程中能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而学生在写小论文的过程中,又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逐步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能源”教学后,可布置题为《你在做饭时想到的》、《省柴灶的思考》的小作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意识。又如“人类与环境”教学后,可作《谈谈一次性筷的利弊》、《地球的眼泪——酸雨》的命题小作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的途径

1.实验途径。实验是学习自然科学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内容要运用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在课后又有许多的小实验和兴趣实验,学生对实验活动也很感兴趣,而运用实验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结合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学生就能写出较好的科学小论文。如学了“植物”后学生学会了制作腊叶标本,他们采集了不同的叶子制作标本,同时尝到了制作过程的成功与失败,写成了《我怎样制作腊叶标本》小论文。学生很喜欢利用家中的物件、废弃物做课外小实验。如学了“光”后学生利用玩具激光发射器和蜡烛作光源,老花镜的镜片和装水的圆形酒瓶作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作凹透镜,做了光的反射、折射等实验,完成了《光学实验在家中》的小论文。

2.观察途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观察活动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观察也是学习科学课的最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现象,如动植物特点和生长活动等现象,天文、气象、地质等现象,衣食住行所需物品的结构特点等等。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特点以及观察过程和观察方法详细地记录下来,便成为科学小论文。如学了“植物”后,知道马铃薯是茎,胡萝卜是根,但它们都有一个个的“小凹陷”,学生不明白胡萝卜为什么是根而不是茎;马铃薯可发芽,黄豆种子也可发芽,茎和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有何不同?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把这三者都放在潮湿的环境中逐天观察,然后叫学生记下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便可写成《根、茎、种子的区别》的小论文。又如学了摩擦后,可指导学生观察自行车及生活中哪些是利用摩擦,哪些要减小摩擦,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等,记录下来就可写成《摩擦就在我们身边》的观察报告。

3.调查途径。调查是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观察、访问座谈等手段来取得研究所需材料,从而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制定周密的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再具体实施调查。尽可能取得所需资料,作好调查记录,然后再整理分析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如学了“人类与环境”后,可指导学生实地考察本地区的公厕与垃圾桶的卫生情况。要调查各个公厕和各居民区垃圾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可向当地环保部门和居民了解各种情况,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整理即可完成《我市公厕和垃圾桶的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4.写读后感途径。教材中有许多介绍伟人的故事和科技动态的阅读材料,还有些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观念意识相联系,这些都是让学生写读后感的好材料。如学了“杆枰”后,结合生活中短斤缺两的现象,布置《杆枰能称人心》、《杆枰的学问》等命题小作文。当学了“焦耳定律”后,完成《四百次和四十年的思考》的读后感。

当然,这几种途径并不是孤立的,有时要通过几种途径的综合运用才能写出较高质量的小论文。

通过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既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还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所以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是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初中科学课中的完整体现,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指导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篇3:美术不要忘了历史

以前对韩国这段现代主义历史知之甚少,这次看了,真是惊讶。应该说,我们对韩国现当代艺术的了解是不全面的,总以为现代主义在西方才是。不容否认,韩国的现代主义受到美国的影响,但40年之后回头来看,这种影响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有韩国自身的逻辑和特点,不能被一概说成是西方的翻版,就如中国在80年代的青年艺术被说成是模仿西方一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总会将学习西方或像那么一点西方的东西就被认为低下,被大加挞伐)。在这里,我想说的,不是韩国的这些现代主义先驱艺术家如何像西方,而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很到位地吃透了现代艺术的真谛:勇于打破视觉的惯性。初看这些作品,真以为是在MoMA或泰特看那些现代主义作品似的,很有连贯性,显示了他们对内心形式把握,完全不计较图像的叙事。有些作品也倒颇让人联想到今天中国一些艺术家在做的作品,可知我们还在现代主义艺术上补课。不客气地讲,我们没有完整的现代主义艺术,还没等现代主义从20、30年代在中国发展起来,就来了战争,种种战乱打破了它的进程;到了50年代后,更不用提现代主义了,即便是80年代大兴现代主义,我们对它的理解也没有在中国的现代艺术知识上解决,总被一种封闭套住:这是西方的舶来品、是他们的老黄历、已经不时兴了,我们总不肯在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开放自己,总是有很多框框来限制自己—总是讲出很多很艺术的理由来否定创新的艺术、实验的艺术、不习惯的艺术。可以说,我们在艺术的知识上不是进步了,倒是退步了(很像某本书的名字);在艺术的主张上,不是锐利了,而是钝涩了。现在有了那么多多元主义理论,就认为艺术没有分别和差别了。

不,艺术还是有差别的,甚至说,艺术的历史就是差别的历史;在差别中形成自身,就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如果都是同质化的東西,就是再名气大、再以什么权位来托起自己,都不是差别的艺术,都不是历史中要叙事的艺术。这一点,凡是能够敏感于时代的,即便起步时不被人所识、即便是青涩的青年,也终究是因为他们是历史的创新者,所以才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面对现实,青年总是拥有历史的机会;面对历史,总是因为陌生化、差异化而被历史所写。历史不写权势,也不写虚名,也不屑虚名和权位;所以,在历史面前,艺术是公平的,这也是总体上人们崇敬艺术的缘由之一,因为在现实势利中,人们得不到公平,但在历史的艺术里得到(有时虽然来得太晚,如梵高、陈子庄)。同样,这些大邱的现代主义艺术家在其初始时也是被讽刺的,但今天被看作韩国的骄傲(虽然他们已经不再是今天的韩国艺术引领者)。所以,历史常常是痛苦的;为历史活着的艺术家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没有取媚于机巧才被现实所不识,也因为他们是历史的,不惧被顽固的眼睛去遮蔽,所以在现实的鼻子底下宁愿受着白眼的煎熬、物质的贫困、生存的争执,但他们的心灵却是纯洁的、是富足的。他们不活在谎言里。

历史也是进步的。大邱这些现代主义艺术存在过,今天回顾他们,是为了确认韩国有一批先行者,构成了现代主义的韩国艺术历史;但另一方面,也照出了他们今天的艺术的差别,也说明了他们的今天又在改变。如果没有这些大邱的现代主义,我们真以为韩国的艺术就是来北京赶场的那些商品化的作品;不是的,他们有过这些很纯粹的东西,甚至今天看来还是那么纯粹,比较同类的国内当下若干作品,可以现代主义地再纯粹些。相反,市场买卖收藏不是判断指标,是我们太缺乏系统批评,才把市场的买卖当作唯一的指标,好像被买了就是好东西。恰恰那些反市场的现代主义是有价值的,不被收藏才可能意味着真东西,当下即被收藏,倒说明是俗物—因为被流行的俗眼所见。纯真之眼太难了;世界上的俗人还是比不俗的人要多,因为21世纪并没有断绝了俗媚。也正因为如此,艺术的历史才显示了历史的不俗媚—它从来不把那些显示浮华过眼的东西留存,从不把那些表面的东西贴上无数个头衔。我们翻看历史的书籍,没有一切的浮华,是艺术,就写艺术;是艺术家,就写艺术家,不再写什么官职、虚名。—今天的当代艺术,实际上从来不是从虚名的头衔上开始的—纯粹的艺术家是纯粹艺术的开始(纯粹指他们做艺术的唯一性和一致性,不是形式的纯粹)。

历史和史书都是匠人所为—即倔强的人做的事,明明历史不可写,却偏偏要证明给历史看;明明历史的书写在某些时刻被权力把持着,为权势歌颂,却偏偏有秉笔指书的人要重写历史。近代中国美术的历史也是这样,很多历史故事都被写歪了,私欲很多,再来四十年肯定是历史的写作大变样。等不到那一天的人,就努力相信自己的艺术那一天会被写到:前提是自己最为纯粹而真实地以艺术为志业,而且是一生的,不是客串的,也不是赶时髦的;是有一己思想的,不是人云亦云的,不是趋媚的。在今天而言,是需要超越单一的媒介,是需要空间化处理东西,是新的视觉媒介手段大力使用的时候,是不说“艺术”的时候。

篇4:不要忘了林语堂

这部巨制缘起于作家译介《红楼梦》的设想,因为“再三考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林如斯《关于<京华烟云>》,刊该书卷首),一直专攻散文、杂文的林语堂才第一次涉猎小说创作,用娴熟的英文完成了洋洋七十万言。当时,抗战已经全面爆发,步入“不惑”三年的林语堂,尚处在一般研究公认的所谓“思想转折期”(胡风语)。

《京华烟云》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反映了中国一九○○年秋至一九三八年春的伟大变革;作为一部政治小说,表现了“过渡时代的中国”(同上)缓慢却很实在的前进历程,作为社会小说,叙述了北京姚、曾、牛三大家三代人的生活;小说描绘了许多男女的婚恋故事,又可当作人情小说;作为风俗小说恐怕还是作家的初衷,介绍了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古玩古画、赋诗作对、测字相面、求道成仙之类的中华民俗文化;论其艺术成就,虽深受“红楼”的启示与局限,也不乏某些弘扬创新。这样结构宏阔、内涵博大的小说往往能从许多方位去理解把握,却无论什么方位都很难理直气壮地以为非我莫属,在这意义上,我们不妨赞同林氏长女如斯“此书的最大优点……是在其哲学意义”(同上)的断言。

林语堂一辈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全部幸运和不幸都在于是生活在中国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狂人的自大和自信在西方的实力前早已瓦解,从技术到管理到教育乃至政体的一系列改良亦告失败。这一代中国的先知不得不将反思的矛头直指他们赖以生存的文化,不得不承认“文化断层”时代的降临。西学以无法阻遏之势汹涌东渐,时代赋予这一代先知前所未有的万幸:开阔的视界和深邃的目力;也赋予他们难以超脱的不幸:理智的矛盾和情感的困惑。西学就已那么繁杂,德先生、赛先生、尼采、杜威、马克思……,传统的反思也只能首先是确认传统的多元,儒家、道家、墨子、孙子、韩非子……,还须再作西学与传统的掂量!选择已令这一代人几乎寸步难行,而历史又把重建中国文化的使命(这是我们这几代人都难以胜任的)加上他们的双肩。无怪乎这一辈先知先觉者们的言论和举动在今天看来是那么反复无常:在新文化运动高潮阶段几乎无一例外地高举“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旗帜,尔后又几乎无一例外地不同时间不同程度地呈现了向传统复归的势态。其实,不论西化抑或复归都只是表象,“西化一复归”的两极摆动实质正是他们矛盾心态的最高体现。

对于作家来说,他们比哲学家、历史学家幸运的是,不必拘泥于表述的抽象性或理论的体系性,不必将原本是矛盾体统在的文化意识一扯为几、忍痛割爱,而可以把全部理性、感性的矛盾困惑,把人格、个性、气质乃至潜意识毫无保留地倾注于文学文本,使后辈们比较易于逆向而上,以确立他们作为特殊文化现象的历史价值。显然,我们可以强调《京华烟云》的文化意义,因为这是作家身处“临界线”时表现自我的方式,隐含着作家的人格选择、生活道路,而且,时间证明“林语堂”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种典型现象,强调《京华烟云》的文化史价值就更为必要。

《京华烟云》的时间跨度将近四十年之久,有事件的更替、地点的迁移,也有新人物的不断出现,但却没有人物性格的发展,没有作家视角的变换,表现出显著的静态性特征。按照林如斯的解释,凡此种种都归因于作品旨在表现“哲学意义”,即所谓“全书受庄子影响,或可说庄子犹如上帝,出三句题目教林语堂去做”(同上)。这种看法似准以完全接受,倒不在于将《京华烟云》视作哲理小说,断定它表现了道家的思想会拔高作品的价值,而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华烟云》及其作者林语堂都成为过去的“文本”了,即便是形象化地阐明了一个哲学体系也只有放在文化的历史考察中,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揭示其真正的意义。

现代的小说叙事理论区别了作者与叙述者,这里勿庸赘述,因为我们可以认为在《京华烟云》中,唯一的叙述者就是作者林语堂本人。其在小说中的地位是如此显赫,以致于《京华烟云》相对忽略了小说的艺术品性,忽略了作品人物形象的丰富个性及其合理变化,使作品人物的血肉之躯可以不太夸张地抽象成为服务于叙述者的积淀着特定文化意味的符号。

小说中,曾家大媳妇孙曼娘很值得重视,她端庄善良温驯,体现着儒家传统的妇德,叙述者的情感基调是衷心的景仰,当然也不排斥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谴责;曾文朴是典型的正统儒生,叙述者对他有一种温和的否定;对于变质的朽儒牛思道,既不得儒又不得道,叙述者持无情的批判态度。倍受叙述者欣赏推崇的道家信徒姚思安,是京华一大富商,作品多借他的口宣扬庄子、道家,但其行为却无太多道家风度,最鲜明表现道家“归返自然”意味的逍遥云游也只是十年,且未详加描写,姚思安实质“思安”,最终回到人间天堂“静宜园”安享晚年;姚氏公子体仁的生活是其父青年时代的复现,放浪形骸,自然叛俗,但姚体仁受到褒扬的却是后来的转变:孝敬父母,安居乐业,向儒家道德理想的转变。

由此,我们似乎不难感觉到,与其说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选择是推崇道家的,毋宁说林语堂在叙述中以巧妙的中介情理态度,表现了选择的困难。换言之,《京华烟云》主题构成的特征不是某一特定哲理贯串整部长篇,而是一种思想的矛盾同时集中地体现在所有文字中。

固然,即使从文化角度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表现了“文化断层”时代普遍的矛盾心理也只是获得历史地位的一个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这许多作品的成就更多也是取决于作家“走出矛盾”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倾向,取决于作家对时代现实以及历史中自我地位的理解与思考。由于鲁迅对“自身与社会传统的悲剧性对立”和“自身.与这个社会传统的难以割断的联系”(汪晖《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载《文学评论》八六年第五期)的深刻反思,形成了自己是传统向中国新文化变革过程中的历史中间物的悲剧意识,因而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无以替代的大师;而很大程度上,林语堂正是在这些关节眼上缺乏鲁迅式的悲观与深刻,终于虽和鲁迅一度合作“语丝”,却必然分道扬镳。

鲁迅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照、批判国民“劣根性”,他的小说里从未出现新文化新人的形象;相反,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煞费苦心地塑造了一位富家小姐姚木兰,她不仅是七十余万字的线索人物,林语堂名之“道家的女儿”,而且是作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在林语堂的意念中,作为中国新文化的典型新人,姚木兰是最获赞美的,她的行为实践是那么圆满地解决了矛盾困境,简直让林语堂在文化意识问题方面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这位“道家女儿”既有整个社会文化肯定的传统美德,又受过父亲道家思想的耳濡目染,也有西洋教会学校求学的经历。具备了较好地顺应世界,处理各种自然变故和人际关系的物质、精神基础,所以,虽然大半辈子承受了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终还能达到“知天命”的境界。

显而易见,木兰形象在小说众多人物中应该是最丰满的,读完作品感到木兰的意识、行为是多样甚至对立的,也就很自然了。比如,姚木兰的爱女“三·一八”惨死于军阀枪口,她思虑女儿的早亡给她与家庭带来的不幸,当独子奔赴抗日战场后,她关心儿子的性命远过于战争的胜败,这里绝对没有庄子丧妻“鼓盆而歌”的洒脱,倒有绝对的个人主义之嫌;不过,这位姚木兰也会在小说结穴之处的大逃难中,接二连三地收养孤儿寡女,合理的解释固然可以是,童年离散的人生经历与痛苦体验的唤醒、促动,而我们也不必否认蛰伏于木兰心灵的素朴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精明强干的姚木兰鼓励丈夫纳妾,又较为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思想:既不妨害正妻的地位,又能促进家庭的和睦稳定,从而超然于世俗矛盾之上,何乐而不为!

“道家”似乎是个很顺手的标签,但想想一部《世说新语》就有多少共名殊相的道家,那么,林语堂的“道家”也只能是“林语堂式”的道家,看来这个标签是好使却无用,无济于说明一个独特的林语堂。纠缠于道家与否,还不如由林语堂的生平尤其是文化教育入手。“亲情近海的基督教家庭”(林语堂《八十自序》第7页)中生长的炎黄子孙林语堂,从小学到大学念的都是教会学校,没有像鲁迅、周作人、郭沫若他们在“开蒙”阶段打下传统的扎实根底,就通晓了外语并开始留学生活,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身为没有语言障碍的“双语作家”,林语堂能够广泛地接触西学的实践主体——西方社会里的中产阶级,更易认同、羡慕、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但是,林语堂毕竟出生在中国福建的一个乡村,他的“格局”依然是悠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切便决定了林语堂的尴尬处境,也免不了地成全了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中国人接受西学诚然有其无法摆脱“集体无意识”的一面,但由于中西现实生活条件、历史发展状况的对比是过于强烈了,而追求“彼岸”又是人类的永恒天性,因此不可能拒绝会有中国人比西方人更膜拜西学的另一面,就好比东方的禅目前在西方更热门。我们想说的是,林语堂确乎是致力于“调整”才达成“平衡”的一位,他不仅知识结构上西学先入为主,而且文化意识及其最初形成亦最根深蒂固、的世界观,也是以西方思想为主体的。同样,至少从结果上看,林语堂对西方上世纪末兴起的思潮隔膜得很,也没有选择基督教文化的那种悲剧精神和来世思想。大概就是这儿,文化积淀在林语堂身上显露,以实用理性为重要特征的传统文化向来是种乐感文化。所以,西方的个人本位主义,原始宗教式的人道思想,尤其是享乐主义意识成为林语堂选择的重心。这是不足为怪的,我们分析姚木兰的人生态度和文化意识结构也会得到相同的结论:

以自我为中心,以享乐为宗旨,在此前提下悲天悯人博而爱之。

林语堂的这套理想模式是很内在的,甚至不为他本人所体认,但是,一种主要在西方形成的思想实际上成为林语堂精神再塑造无法突破的先化范型。当林语堂回过头来读了读传统后,他忽然发现原来中国文化是更适合他的,——首要的无外乎成为林语堂口头禅的“闲适”“性灵”之类。“闲适”在传统士大夫那里多半是无可奈何的别无选择,而到了林语堂则是心甘情愿求之不得的了。不仅于此,林语堂还把他误解了的“闲适”当成中国文学以至整个文化的正宗,并一直追溯到老庄。于是表面上林语堂彻底地转了个身,很虔诚地弘扬,起道家哲学,实质,这个“道家”已经谬以千里了。林语堂一生信仰多变,且擅走极端,相信“夫子自谓”只能达到一笔糊涂帐,动辄命以“转折”亦不妥。从我们的“矛盾”观点想,这很正常也很容易理解:并非是为了故弄玄虚的缘故,林语堂把东西方文化实在是混合得太多,连他自己都难辨东西,无所适从了。

在接受美学看来,“林语堂式”的道家未必就不是“道家”,是无所谓“谬”或“误”的。道家哲学既然就本体意义而言并无实存,任何阐释道家原初观念的企图实质都只能是“接受”。在传统士大夫的“期待视野”中,道家作为儒的补结构,是“独善其身”的法宝,道家通过个体的绝对宇宙化、自然化可以达成一种心态的平衡,虽然有些虚幻;而只是随着西学东渐,“林语堂式”的道家才更多地走向了感性生命的个体追求和现世享受,确实很实在,但同时也抛弃了传统知识阶层实实在在的“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林语堂的人生实践和思想意识体现的正是这种“文化断层”时代对传统道家的全新接受。作为发人深思的精神现象,尤其是其中的功过成败、是非曲直是很难一语道破的。

或许,“文化断层”时代,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的是一种永恒的悲剧性命运。

传统向新文化的变革过程中,知识者的选择是决定性的,在愚昧落后的中国实现“新文化”化,大众的觉悟是根本性的。因此,作为先知先觉,知识分子在思想意识上必须变超前的可能为现实;作为启蒙者和解放者,他们应该压抑行为方式同步超前的感性欲望,而保持中国传统的人格传承,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这种历史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使知识分子的生命分裂状态成为悲剧性的,直面这种悲剧性,勇敢地承受它,就更是悲剧性的了。

所以,鲁迅是伟大的,也是唯一的;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中,更多的人面对东西方文化现实的巨大落差,采取的是“为我所用”的立场,一种合乎“经济学”“美学”原则的选择,既避免游离的痛苦,又成全现实的人生,而且西方理论的确证使得行为本身问心无愧,甚至,谁又能说中国的“新文化”化期待的不正是这样觉醒独立、自由幸福的个人?但是这种选择并不符合“历史学”法则,获得了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却无法获得历史性的永恒存在,这对于“林语堂”们也未尝不是一个悲剧,虽然他们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

时至今日,“文化断层”时代尚未结束,东西方文化的落差依然存在继续加大的巨大隐患。然而,较战争年代远为和平安宁的环境、进一步发展了的物质的诱惑,以及过分沉重的中国知识分子史的教训,……无疑是为“林语堂”们,而不是为“鲁迅”们,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这也正被眼下的许多事实验证着……

所以,我们说,不要忘了林语堂。

篇5:希望社会不要忘了我们

自2002年年底到2003年年中,从中国南方开始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肆虐全球,在人们心中留下许多难以磨灭的恐惧记忆。两年过去了,那些身染疾患的幸存者们如何呢?近段时间以来,记者来到北京郊区三家医院,寻访了这一特殊群体。

2005年年底,就在医学界还在对SARS病毒、激素和股坏死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时,董薇、李铃、刘远和北京几百名SARS后股坏死患者默默承受着身体、感情、家庭的一个又一个变故。

只能成了一个梦想

急诊区的走廊里,董薇小心翼翼地走在脚步匆忙的同事中,天蓝色的护士服一摆一摆地,看起来空荡荡的。董薇很瘦,这和之前接触的SARS后股坏死患者有些不同。这是她12月1日重新开始工作的地方。董薇目前只能上半天班,早8时到11时。为了照顾她,医院还特意加派了同事在这个岗位上。同事总是抢着干,所以大多数时间里,董薇就倚着操作台看着,递个东西盖个章。即便这样,回到家时,董薇还是觉得很累很乏,什么事都不想做,晚上八九点钟就一定要睡觉。再有一个月,就该恢复一天8小时工作了。身体是否吃得消的疑问让董薇开始考虑换岗的事:“急诊的护士哪个走路不快,我能走稳就不错了。”为此,原本计划读护理大专的董薇将专业改为医学信息管理,她希望能留在医院里,“做个图书管理员也行”,这多少也是为日后治疗费用报销问题作考虑。

董薇是2003年4月在医院抢救室被非典病毒感染的。因为住院期间病情较轻,出院后董薇并没有特别留意,直到同事确诊为股坏死,一直以为自己是脱钙的董薇才意识到右腿内侧的疼痛越来越重。结果出来了,右侧股坏死。刚刚对生活恢复希望的董薇再次绝望了,“感染非典那会儿死了也就一了百了。股坏死,就算不拄拐,也是一个残疾人,终身残疾”。这对一个爱玩的姑娘意味着,下了班她不能和同事去逛街、打球、唱歌;她计划中的远足旅行,只能成为一个梦想。

董薇不仅失去了原本绚烂的生活,还失去了她7年的爱情。刚刚确诊股坏死时,董薇就正式向男友提出了分手。董薇告诉男友自己不再是个“正常人”,很可能终身残疾,并把所有可能面临的家庭、生育问题一点一滴地说给他听。男友的态度很坚决,不同意。董薇庆幸自己遇到一个好男人,安心地收拾行囊到郊区参加集体治疗。然而没过多久,男友突然提出分手,原因是男友向父母说明原委后,两位老人听说未来儿媳妇是个终身需要被照顾的人,坚决反对。毫无准备的董薇哇地就哭了,她说她恨男友太懦弱。

不要忘了我们

听说董薇和男友分手了,年龄相仿的几个病友突然静了下来。“那时董薇的心情很糟,很快就离开了这里,这件事对我们影响也很大。”在董薇曾经治疗的医院病房里,柳眉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说,不仅为了董薇,一想起这两年的日子,心里就会特别难过,就会有太多的委屈和无助。

非典痊愈后,柳眉同样没有多想,股坏死在她看来是“不可能的事”。上班第三个月,疼痛越来越频繁,柳眉被确诊为双侧股坏死。“那时还没有组织集体治疗,一个人奔波在医院间检查治疗,感觉很失落。”后来有了集体治疗,还有专家会诊,柳眉觉得有了希望。在诊疗中心,柳眉积极配合理疗、按摩、药浴,太阳在病房里投下的影子长了又短,短了又长,病情却没有转机。

几经衡量,柳眉决定奋力抓住在她看来惟一的机会——2005年3月做了植骨手术。术后3个月,医生告诉她恢复得不错,可以弃拐了。这着实让柳眉惊喜了一番。又过了3个月,柳眉被告知,手术的结果并不乐观,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柳眉惊呆了:“这句话对我就是晴天霹雳。”

两年间的起起落落让本就纤细、内向的柳眉更加谨小慎微,对未来有了太多太多的担心。比如工作,哪个单位会养一个什么都做不了的员工呢。“很多不便是很难用语言说清的,更不是正常人能体会到的,我也是渐渐感受到的。我现在就在担心,如果回到医院工作,一进门的那三四级台阶就成了问题。”

这些担心中,柳眉最没有把握的还是健康状况,她有些焦急,“能不能呼吁一下,帮助我们尽快恢复健康”。还没说完,她又低下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希望社会不要忘了我们”。

更沉重的打击

和柳眉相比,大声说话、大声笑的李铃实在不像在这里生活两年的患者。这个冬日的下午,窗外的寒风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好兴致。同学照例来看她,两人偷偷在病房里做起了可乐鸡翅,音乐开得震天响。

李铃是在医院实习期间被感染的,病愈后就乐不可支地去工作,投入新的生活。完全没有预料的李铃拿到“双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股坏死对每一个死里逃生的非典患者来说,是更沉重的打击”。面对不懂医的父母,李铃一切都往好里说,可是父亲还是从各方面了解到真实情况,急得病倒了。李铃2005年4月进行植骨手术,手术后半年不能下地,李铃的妈妈从城里赶来照顾她,把患脑血栓的父亲托给了姑姑,家对三个人来说成了一座空房子。

李铃说,自己可以不在乎生活标准下降,但她担心的是自己再没有能力去照顾父母。

慢慢来吧

和这些没有成家的年轻人相比,四十出头的刘远说自己“没有时间”去流泪、去绝望,“我有家庭、有女儿、有员工”。12月10日,匆忙结束第一次治疗,刘远收拾好东西等着家人来接,手边是十天治疗的费用清单,除去购买理疗仪的2900多元,各种治疗费4000多元。按院方要求,一个疗程应该是三个月,“这么大一笔费用将来如何报销,还得跟公司再协商。”

刘远是非典治愈两年后,2005年9月,突然感到左腿内侧疼痛的,检查后确诊为双侧骨股头坏死,而且不轻。刘远知道,十天的治疗对于他的病情是没有意义的,但作为主管生产的经理,他丢不下工作。他想忙过年底这一段,春节后再来医院认认真真地治疗。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离开是否就意味着永远失去,刘远不愿去想。他总是微笑着说,“担心有什么用呢,慢慢来吧!”

年近五十的黄玉芬和刘远在同一所医院就诊,不过她已经住了整整两年。作为黄玉芬的主治医生,蔡大夫理解她的压抑与烦躁,“黄在非典前是单位的骨干,准备提副高,职称英语考试、论文都准备好了,结果非典来了,身体垮了,一切都没了。加上治疗效果缓慢,不少患者情绪失控是很常见的”。黄玉芬说自己,“以前风风火火一个人,现在多愁善感的,看个电视随便有点煽情的就跟着掉眼泪儿”。

两年下来,黄玉芬的身体情况基本恢复了,但她说心理上还会有波动。毕竟“链子断了,珠子落了一地,很多就找不回来了”。

其实,无论是黄玉芬的心理问题、刘远的事业,还是董薇的婚姻,所有问题几乎是非典愈后患者生活的翻版。两年,仅仅是艰难旅程的一小段。

上一篇:关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综合评语下一篇:中华民族河北施工图审查机构抽查情况的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