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演变》教案(修订)

2024-04-12

《语言的演变》教案(修订)(精选6篇)

篇1:《语言的演变》教案(修订)

语言的演变

[教学目的] 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写法,培养对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古今汉语变化的规律及说明方法(举例法、分项说明法)教学难点:古代汉语的语义 [教学设想] 通过师生互动,列出本文提纲,熟悉本文例子中提到的语言知识。[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秀才买柴”。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听过这个笑话,大家也许都会笑这个秀才真是“酸得倒牙”,买弄文字,结果卖柴人听不懂,他也没能买到柴。

但是如果我们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卖柴的人听不懂秀才的话呢?

原因是秀才说的话中很多词当时口语中已不用了,对不熟悉古代文字的卖柴人来说,怎么听得懂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语言也是不断变化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语言变化方面的知识。(投影)语言的演变

[语言小常识] 提到语言,我们天天都在使用,那么语言包括几个组成要素呢?一是语音,二是意义,三是语法。那么这几个方面是怎么变化的呢?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

[研析文章]

第一部分:“语言也在变”

1:第一节的哪一句话提出了文章的基本观点?

明确:开头第一句话:“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中心句,统摄全篇

2:朱熹听颜回讲话,是真实的事情吗?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不是,假设举例,既明确又有趣

朱熹是注明的儒学大师,是孔子思想权威的解释者,连他都听不懂,说明不是对儒学的理解水平问题,而是语音语法语汇问题了。

3:接着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邹忌讽齐王讷谏》的例子对全文的中心观点作了具体的阐释。

4:这部分从哪些方面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的。明确:

1、字形:

2、字义:

(1)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在分。

(2)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很大限制。

(3)这里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

3、语法

5: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法——《邹忌讽齐王讷谏》

比较法——古今比较

分项说明法

6:体会第一部分写的作用。

这一部分是分析一个典型的语言现象,总的介绍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给人一个总体、概括的认识——总写,下面二、三两部分则分别对语言的演变进行说明。

过渡语:

(问题:大家看第二、三两部分从哪个方面来说明语言的演变的?先写的哪一方面,写得最详细是哪一方面?为什么?)

明确:分别从语汇、语法、语音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因为语汇联系人民生活最为紧密,变化最快、最显著,所以先写、详写。

第二部分:说明语汇的变化

1:根据事先的阅读要求,在文中划出表明语言演变的关键语句 A语言的消长:

1、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有些词消失了(第l段);

2、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有些词出现了(第2段);

3、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第3段); B语言的变化:(第4、第5段)。(1)词义的扩大(第6段);(2)词义的缩小(第6段);(3)词义的转移(第7段);(4)语义的弱化(第8段)。C改变了名称:

1、很多古代单音词现在多音化了,2、有的单音词换了另外一个单音词(第9段),3、由于忌讳(第11段)。

这一部分既说明了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情况,又指出了变化的原因。

2: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法、比较法、分项说明

3:小结,明确: 第二部分中,作者由概括到具体、由大类到小类进行分类阐释,不仅揭示了语言变化的社会原因、内部原因,以及语汇所发生的演变情况,而且有区别地阐释了语汇变化的具体特征,这样就使论述观点明确,结构清楚。

这一部分中,作者为了论述观点,主要运用了典型举例的论证方法。所举的例子是与人们的生活有关,为人们熟悉的例子。读起来毫无堆砌、枯燥之感。读者从大量的例子中,对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有了具体的了解,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第三部分,说明语法、语音的变化

1:古今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1、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现在不用了;

2、有些现代常用的格式,是古代没有的。

问题三:古今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明确:由于汉字不是标音为主的文字,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变化,现代的人可以用 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样就掩盖了语音变化的真相,不易为人们所认识,其实古今汉语语音的差别是很大的。因此,文章边举例边说明古今语音变化在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押韵; 其次,平仄; 又其次,形声造字法。

本文第一部分举《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头一段为例,通过这个有趣而又典型的语言现象来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这短短一段中,有古今一致的字,又有古今意义不同、用法两样的字;有即使意义没有改变,但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部分的字,又有意义没有改变但现在使用受限制的字;还有这里所用的意义现在已经不用了的字;既有语汇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又有在语法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因为这一段语言现象比较典型、复杂,所以只需一例便可以比较全面地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这一段邹忌比美的故事,生动有趣,是人们很熟悉的,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道理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也容易为读者理解。

在论述类文本中,本文属于学术普及类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侧重于通过分析事实来阐释观点、说明道理。这一点和说明文的表达很类似。

因语言的演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现象,所以,作者综合运用了分类、举例、比较和引用等多种方法,力求把这个复杂的问题阐释清楚。

[写作特点]

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头一段为例来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运用了举例说明的写法。接下去便分别从字的意义、用法不同和语法也有差别两个方面来说明;在说明字的意义、用法的不同时,又分三种情形一一说明;在说明意义没有变,但现在不能单用的情形时,又分“有的构词能力还比较强”,“有的只在极少数词语里出现”两种情况来说明,这些都是用了分项说明的写法。在分项说明时,又逐条举例。另外,在说明古今语法方面的差别时,既说这句话古代怎么说,又说这句话现代怎么说,并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运用了比较说明的写法。这样恰当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古今汉语的差别说得清楚明白,给人留下了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2、语言通俗、准确、严密。

例如:“第二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例如:作为连词的‘而’、‘与’,只见于一定的文体;表示从属关系的‘之’只用于‘百分之几’、‘原因之一’等等;起指代作用的‘者’只用于‘作者’、‘读者’等等;‘美’现在不大用于 人,尤其不用于男人(‘美男子’口语不说,也不能拆开);‘有余’现在能懂,但不大用,‘八尺有余’现在说‘八尺多’。”这一段,没有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像平常说话一样朴素易懂。并且用“作为连词的”、“表示从属关系的”、“起指代作用的”来分别限制“而”、“与”、“之”和“者”,又用“只见于”、“只用于”、“不大用于”、“尤其不用于”来说明这里所说的 “而”、“与”、“之”、“者”在使用时受到的限制,用词极有分寸,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篇2:《语言的演变》教案(修订)

第三单元说明文

七语言的演变

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在历史长河中既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

2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概况和一般规律,更好地学习祖国语言。

3.学习本文运用典型实例展示概况,分类、比较揭示发展变化规律的说明方法。

4.了解科技语体在语言组合方式上的要求,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介绍古今汉语变化发展规律的普及性的事理型说明文。它把语言学,特别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汉语史常识的讲解介绍给普通读者。文章本身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但又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水平,就写得深入浅出。讲课时,既要考虑到课文“深”的一面,把握住文章的理论框架,让学生懂得一点语言学常识;又要考虑到课文“浅”的一面,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抽象的、深奥的理论讲得浅显易懂的,让学生摸到写事理型说明文的门径。

2.教课时注意体现以新知带旧知,用旧知去加强对新知。理解的特点,适当联系已学过的古汉语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联系说明文知识,讲一步把握说明文的特点。

3.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先着眼于把握整体框架,再逐层逐节消化,最后用适量的练习扩展知识面。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预习全文,理清全文结构,编写和讨论全文结构提纲,讲析第一部分。

第二教时:讲析第二、三部分,总结,练习。

第一教时

1.导入新课

(1)解题、简介课文与作者

语言,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用上,但它的本质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变化规律,却知道得很少。它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事物,很难讲明白。今天学的这篇文章以汉语为例,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了语言演变的一般规律。

《语言的演变》选自《语丈常谈》,原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等四个部分。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并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改为序数词。原题也改成现在的题目。(划线部分板书)

吕叔湘(1904-),江苏丹阳人。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文言虚字》、《汉语语法论文集》等。

2.指导预习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组说明文。其中有事理型的,如本文和下一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有事物型的,如《我国古代的车马》。作为说明文,它们都有些共同点,现在我们把学过的说明文知识理一理。

提问:(1)什么是说明文?

(2)写说明文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说明文,指介绍事物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等给人们以知识的文章。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现方法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2)写说明丈,第一,要注意把握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第二,要安排好说明的顺序;第三,要选用合适的说明方法。

指导编写课文的结构提纲:

把握说明文,和阅读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从理清思路、编写好提纲入手。编写提纲,首先要理清文章脉络,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划分段落层次,其次要整理和分析各个段落层次的要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语言的演变》这篇说明文,如前所说,是事理型说明丈,所说明的对象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作者选择了先总说后分说、纵横交叉的结构方式。请大家体会上面所谈到的,结合领略“预习提示”,略读全文,编写提纲。

3.编写和讨论全文结构提纲

在学生独立编写的基础上,教师选择1-2个样本,让学生抄上黑板,组织大家讨论、评议、修改、订正、补充,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提纲。(下附一份结构提纲,供参考)

一、语言“运动、发展、变化”的概况:

总(一)字义变化(二)语法变化

二、语汇的变化

I(一)消失(二)出现

分(三)外来词的引进(四)意义的变化

三、语法、语音的变化

(一)语法变化(二)语音变化

(这是初读课文,只求掌握梗概,不必过细,提纲也只求编到较大的层次上。)

4.讲析第一部分:

(1)讲析第一层(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体现本自然段中心观点的是哪句话?这个观点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回答,明确:“世界上万事万物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作者从一切事物都在变动的大前提中推出语言既然是一种事物就也得运动、变化、发展的结论。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立论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论,并且具体解释了什么是“演变”。

第二--四句和第一句的关系怎样?

学生回答,明确:第二句是从语言的纵向演变(历史的发展)对中心观点的说明。第三句是从语言的横向演变(地区的变化)对中心观点的说明。这两句是为了证明中心观点,是一些有说服力的材料

板书:

语言的变化

第三句中谈到朱熹听不懂孔子和弟子们讲课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作者为什么选中朱熹来听孔子讲话作为例子?

教师自答:这是假设说明和举例说明并用。在一些说明文,特别是科普性说明文中,常常把假设说明与举例说明结合起来运用。比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为了说明有些恒星密度之大,先用“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作比方,再假设“用白金造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这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用白金铸星球,人登上恒星都是不可能的。但人们一看就明白,作家把抽象的数字化为具体的、易于领略的了。本文也是这样,古今言殊,但谁也没有听到过古人的讲话,吕叔湘举了这个例子,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选中了朱熹去听孔子讲话,朱熹是南宋的儒家大师,为《论语》作注,是孔子思想权威的解释者,连他都听不懂,说明不是对儒学的理解水平问题,而是语音、语法、词汇问题了,这样很有典型性。

板书续前表

……(古今言殊)假设说明,举例说明

……(方言的形成)举例说明

文章中说“语言的变化”日子长了就显现出来,方言是“久而久之”形成的,这些揭示了语言演变的怎样的规律?

学生回答,明确:说明语言演变是种渐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逐渐变化的,它有相对的稳定性。

(2)讲析第二层(第二--七自然段)

默读第二--七自然段。提示:结合思考课文后练习一。

讨论练习一。学生回答,明确:①这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又能说明汉语历古至今的演变情况,有代表性。②这段文字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跟现代汉语差别很大。③在后面分类说明前,作者先举出这个实例的好处,是能具体地较全面地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以及汉语的演变的概貌,为后面的细说伏下一笔。

共同研读第二---一七自然段。

教师点拨:本层次用的是举例说明和比较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举例说明前面已经谈了,这里着重谈一谈比较说明。比较说明,一是要注意角度的选择,现在看看作者是就怎样的角度分别进行比较的?(启发学生看笔记,明确:1.字义,2.语法。)二是要注意比什么,即求同还是求异。三是具体分析,综合归类。现在我们不妨重复一下作者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看看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出示小黑板:

邹忌八尽,?。冠,,曰:“我孰城徐美?”其妻曰:“君美,徐公能?”城北徐公,齐国丽也。忌不……日,客从来,与坐谈,问:“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君之美也。”

教师点拔:上面没有划线的包括专名,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加框的,表示现代不用的。加一道线的,表示字义未变,现在不单用的。加两道线的表示字义未变,现在使用受限制的。加三道线的表示古代字义现在已经不用的。

划一道线的字,看看它们哪些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请举出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复音词。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中许多单音词化成了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中的一个语素)。

看划两道线的字,想想它们在使用上受哪些限制,请以其中一两字为例作一些说明。

学生回答,明确:“与”古代释为同盟者,亲信(名词),又可解释为赞成、对付、给予、等待(动词),还可解释为“和、及”(连词)同、跟、被(介词)。现在“与”主要当连词用,在一些庄重的文体中当介词用。

“而”字,在“现代汉语中缺少一个跟它相当的连词,但又不得不用它,所以不少文体常常少不了它”,吕叔湘在1983年的一封信中对文章中的说法作了修正。

看划三道线的字,想想它们的古义和今义有什么不同?试举一两个字来说明。

学生回答,明确:这类字的古义今多不用,现在用的大多是它们的后起义,但在一些文言词语和成语中古义仍有留存,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鞭长莫及”,“信誓旦旦”等。

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读后提问。

用学过的古汉语知识说明一下本段引用的七个句子各属于什么语法现象?

学生回答,明确: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疑问句代词主语前置)②“君美甚”(补语不用结构助词“得”)③“忌不自信”(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④“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⑤不若君之美(结构助词“之”的嵌用)。

除上面几句外,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同的有⑥“吾与徐公孰美”。①③是古代特有的句式,②④⑤是古今差别较大的句式。

追问,从引用的这段古文看,语法上与今天相同的是多数,还是少数?

学生回答,明确:古今汉语语法不同的地方是少数,在引用文字中只有六处,严格讲,只有五处(现代汉语述语与补语之间有时也可以不用“得”,“美甚”,可以说成“漂亮极了”“美绝了”)。

作者有没有用像我们刚才分析时用过的哪些语法术语?为什么?

教师自答,作者考虑到读者接受水平,把专门性的术语减少到最低程度,但又说得很明白,很恰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素养。

齐读第七节。小结,这一节中说,“大多数的字都是现在还用的”是指现象,差别就有这么大是指本质,关键在于“仔细”“分析”。

差别到底有多大,请看表:

板书:

5作业

(1)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

第二教时

1.导入新课

从回忆上次讲课的内容入手,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演变的内涵。

提问:语言的演变是指哪些方面的演变?

学生回答,明确:语言包括三个要素:语音、语汇、语法。语音--外在形式,语汇--建筑材料,课文一开始就从这三方面进行说明,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但是说得不细,特别是没有从理论上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作者把细说深入地说留在第二、三部分了。

2.检查作业,结合讲析第二部分。

(1)讨论“思考和练习二”

教师巡视,选出其中较好的一个,把答案写到小黑板上,写好后共同订正、补充。

参考答案:

教师点拨:这部分仍然用分类说明,不过分类的角度和层次起了变化,这里角度是语汇变化的种种状况,层次深入了

探究了导致变化的种种原因。

(2)为了加深印象,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填写下面的表格。

汉语语汇古今变化一览表(印发)

序号 变化情况 语汇举例

1 旧词消失 ?骊骓??????雒?

2 新词产生 椅凳桌

3 吸收外来语 葡萄、咖啡、沙发、尼古丁、卡车

4 生活变化引起词义变化 床、坐、钟、肥皂

5 词义扩大 江、河、菜

6 词义缩小 肉、谷

7 词义转移 涕、信

8 词义弱化 很、普遍

9 单音词变多音词 耳(朵)、眉(毛)、发(头发)

10 单音词换单音词 首(头)、口(嘴)、食(吃)

11 因忌讳引起词义的变化 老虎(大虫)蛇(长虫)解手(大小便)

(3)这部分内容相当丰富,教师着眼于利用课文中的例子去深入领会理论,不必多加补充。只在比较难于理解的地方作一些点拨。

①讲“旧词消失”时,可以问一问作者为什么举《诗经鲁颂》中“马”的多种名称为例?

学生回答,明确:在农业社会中,马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耕作和交通的重要工具,人们为了便于交流信息,给各种各样的马起了专名。

②讲“词义转移”时,指出古今义不是并存的,而是新的意义代替;日的意义。如“交通”,古义为彼此相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今义是往来通达。

③讲“词义弱化”时,注意与“词义缩小”比较。弱化,表程度由高到低,由强而弱;缩小,表范围由大变小。以“公”为例,古代用来表爵位、尊称,现代汉语中不用或用得很少了,词义在缩小了。再如“甚”,古代表示程度很高,有“太”、“非常”的意思,语气也很强;现代汉语中说“甚美”,虽有“很”的意义,但语气削弱多了。

④讲“因忌讳引起的词的变化”时,说明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便直说该事该物,就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长久下来,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说法,引起了词的变化。

3.讲析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部分。指名复述这部分的内容,教师抓住学生复述的要点随手板书:

(2)教师点拨:①注意第一节的结论:“可是总起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语汇的变化那么大。”古今汉语语法差异第一部分已经谈了,这里是进一步说明,并逐渐收束。②语音不同于词汇、语法,可以直接从文字材料中找出古今汉语的差别,它要转个弯,从押韵、平仄和形声字的声旁去揣摩,证明古今发音的不同。③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押韵与今天不同,是指的古韵,荣(ong)属东韵,“生”、“城”(eng)和“情”(ing)属庚韵,因此作者说读起来不押韵了。我们今天读起来并不觉得拗口,那是因为在普通话中同在一辙--中辙。(按:辙,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用以押韵的韵部,比古韵宽泛。)

4.总结全文

(1)结构特点--语断意连,环环扣紧(板书)

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虽然用数字把各部分隔开,但彼此仍然血脉贯穿,联系紧密。构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初学本文时就提到的总分式顺序;一是环扣词语的使用。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开头的一、二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二句,读时教师要学生们随手标出反复出现的词语。教师出示小黑板,请学生注意加点词语。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里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里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

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二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重复出现的词语,前后相应,像环一样把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扣起来。再看第三部分,第一自然段开头是“语法方面”,第二自然段开头两字是“语音”和第二部分开头相扣、并且揭示了本部分的内容。

(2)写作方法--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使用(板书)

教师讲析:本文三个部分20个自然段,除1个自然段没有举例外,其余19个自然段,或多或少都举了例,运用了举例的方法。但是同中有异,同为举例说明,有假设举例,如朱熹听孔子谈话;有典型举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有列举举例,如《诗经鲁颂》的《驹》提及的十六种马的名称。此外,表示举例的一些带标志性的词语用得富于变化,有“比如”“如”“例如”“又如”“像”“……的例子”、“……的事例”等等,使得文情多变。

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使用,如第二部分第四节,先后举了三个例子,说“几”、“床”、“坐”三个词的内涵是怎样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时,讲“床”结合运用了解释说明的方法,讲“坐”结合运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

(3)语言特点--通俗、准确、风趣(板书)

①通俗比较好理解,全文平易朴实,尽量少用专门术语,多用浅显的实例来说理。注意适当的重复,引导读者由初知到较深入的理解。

②准确。共同看《思考和练习三》加深对这点的体会。教师点拨:如小题“1”中“大约”是约算,是根据出土文物去零数后的折算,“大概”是推测,是从汉尺推想到战国时的齐尺与公尺的比例。

③风趣。朱嘉听孔子讲话,大有侯宝林相声《关公战秦琼》的味道,让人们从荒唐中窥见真理。

5作业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浚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战国策秦策三》

A文中除人名、地名外,古今意义一致的字有。

B.意义未变,现在不能单用的有。

C.意义未变,但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的有。

D.文中所用的意义现在已经不用的有。

E.橐载的意思是,这种格式在古汉语语法中叫做。

F.“蒲服”的意思是“匍匐”,因为两者同为,音近而相通。

(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文后的问题:

语言是经常在变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短时间内看不出,时间长了就明显了。因此在对某一种语言进行研究时,必须明确是在研究它的现状还是研究它的历史①。第一个强调语言的共时研究(主要指当代)和历时研究的区别的语言学家是瑞士的Fde索绪尔,他这个主张对后来的语言研究影响很大。可是有一点是索绪尔当时没怎么强调而是后来的语言学家加以发挥的,那就是历时的研究是以若干个共时的断面研究为基础的②。这个认识对于汉语研究待别重要,因为直到不久以前,还有很多人把“古代汉语”当做一个单纯的东西来论述③。

--吕叔湘《语言和语言研究》

①语言研究有两个方向,为什么作者要强调研究者必须明确研究方向?

②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关系怎样?

③怎样理解吕叔湘所批评的“把‘古代汉语’当做一个单纯的东西来论述”的倾向?

附:参考答案

(1)A.出、行、伏B.载、昼、饵、乞、食、兴C.而、于、为D.卒、至于、霸E.用口袋装F.叠韵

(2)①语言的历时研究着眼于纵向比较,而语言的横向研究着眼于横向的搜集、综合和分析、比较。前者着眼于研究语言古今差异,后者着眼弄清某种语言的特点。

②共时的语言研究为历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篇3:《语言的演变》教案(修订)

1.1 经典语言能力观

1965年在语言研究中乔姆斯基将“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表现” (linguistic performance) 一起提出来, 他的语言能力观在语言学研究中影响广泛。他认为语言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解释语言能力, 为了便于研究, 他将语言能力理想化, 定义为理想化的说/听者关于语言的潜在能力。他认为语言知识实质上是由规则支配的, 而且认为语义、句法、语音等成分不同, 有不同的规则。语言能力是人具有识别和理解句子的能力, 也包括对语言材料归纳、推导出句子的能力, 生成合乎句子规则的能力, 有时人们虽然不能明白地把这些表白出来, 心中确有这种语感。

乔姆斯基称语法能力是静态的知识系统, 但他及追随者研究的生成语法论述的是语句转换生成的过程, 规则是静态的知识, 而它们有序地组合是动态的, D结构到S结构是变化的, 所以, 他研究的不是完全静态的语言能力。

Chomsky的语言能力是一个有限的、狭义的、表状态的概念 (Taylor, 1988) , 虽然它可能适合于解释人类共有的语言知识, 但无法应付语言系统的发展变化。

1.2 应用语言学派关于语言能力的论述

1.2.1 社会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Hymes的语言能力观与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观的交汇。

Hymes在1971年以《论交际语言能力》为题撰写了一篇理论性很强的长篇论文, 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观针锋相对地提出并阐述了交际语言能力。海氏指出乔氏的语言能力观忽略了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 “将人的语言生活切成两半, 一半是语法能力暨理想的天赋能力”;他认为“社会生活不但影响外在语言运用, 而且影响内在语言能力”。乔姆斯基后来也接受了Hymes这一观点, 在他原来的语法能力的基础上加上了语用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 , 也就是运用语法知识的潜在能力。

Hymes在评论乔姆斯基语言能力定义后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概念, 把乔姆斯基的语言运用的内容归入语言能力名下。交际语言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语法知识 (形式上可能) 、心理语言知识 (操作上可行) 、社会文化知识 (语境中合适) 和实际存在的知识 (实际运用) 。

综上所述, Hymes的交际语言能力概念比乔氏的语言能力概念意义更广, 包括大部分乔氏定为语言运用范畴的东西。他们之间的争论焦点是如何看待语言行为但是他把众多内容纳入语言能力范围, 致使其意义含混不清

1.2.2 Canale和Swain关于语言能力的论述。

他们指出语法规则和语言运用规则是相互依托的, 离开任何一方, 另一方都是无用的, 用交际语言能力指语法能力 (语法规则知识) 和社会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规则知识) 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交际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他们没有把运用能力 (ability for use) 纳入交际语言能力, 因为错误地认为“运用能力”概念不是交际语言能力研究中探讨的问题, 任何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恐难充分阐述, 两者的语法能力概念相同。社会语言能力相当于乔姆斯基后来提出的语用能力, 但是, 增加的“策略能力”使问题复杂化了, 策略能力指学习者用于交际而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ability) , 因而自相矛盾地把运用能力纳入交际语言能力, 此外, 没有指出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的策略共性与差异。

1.2.3 Bachman在Canale和Swain交际能力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

Bachman把交际能力改称为语言能力 (language competence) , 认为语言能力应由两大子能力组成: (1) 语言的组织能力, 包括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 (2) 语用能力, 包括言外行为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与Canale模式相比, 该模式突出了语用能力和语言的功能, 突出了理解话语的交际意图。新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被称为“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

Bachman的模型充分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所涉及的范围无疑超出以前所有的模式, 在理论上是迄今最为完备的, 无论对语言教学还是语言测试都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很多语言测试都是以他的能力模型为基础而开发的。

2.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程

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观是语言测试发展的最终目标, 即用语言测试直接准确地反应被试的能力,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测试模式, 至今为止的语言测试还未达到这个目标, 语言测试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2.1 传统的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常见的题型有填空 (如填写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动词的时态、语态) 、语法分析 (例如在句子中某个语法成分下面画线, 指出句子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 、改写句子 (例如改句子中的人称代词, 把动词从一般过去时变成过去时, 用学过的词语替代句子中的某个词语) 、将外语翻译成母语或者把母语翻译成外语、书面问答 (例如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 、缩写 (将一篇较长的文章缩写成短文或用一段文字来阐述短文内容) , 以及命题作文。听力、口语被认为是附加的, 不是大纲或测试的必要组成部分。这种测试方法十分重视语法规则、词形变化和词语的用法, 通常考语法、词汇、阅读和翻译, 重视书面用语, 一般只有笔试, 没有口试, 没有听力题。命题人不大注意测试的可信性、客观性、科学性之类的问题, 不懂得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收集、处理数据, 因而有人把这种外语测试方法叫做“前科学阶段测试”。

2.2 分离式测试。

分离式测试通常把语言测试按照语言技能分成若干部分, 例如听、说、读、写4个部分, 分别进行测试。由于语言构成在不同方面有层次之分, 语言测试也分方面和层次。例如, 可以分成语音、词汇、句子、短文等或者分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估。命题人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怎么分, 考什么。分离式测试试卷中通常题项较多, 各题在内容方面通常是孤立的, 每一个题都有具体的目标。例如, 有关句子的大题中, 某一小题是考动词现在分词的, 某一小题是考动词不定式的。即使是听力理解方面的题项, 对同一听力材料提出的若干问题, 在内容上尽管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各个问题也有自己的目标。例如, 有的是管细节的, 旨在了解辨认事实的能力;有的是管整体的, 旨在了解确定中心思想的能力;有的是涉及逻辑思考的, 看看受测者是否善于根据听到的内容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些, 在有经验的命题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命题之前, 已经作了准备, 确定了试卷的内容比重、范围及层次。分离式测试非常讲究测试的科学性, 注重应用教育统计学对题项及整份试卷进行评价, 当今我国英语测试, 采用分离式测试的较多。

2.3 交际式语言测试。

交际式语言测试是以在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的海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使用语言不但要按照语法规则产出形式合格的句子, 而且应具有在不同的语境中合理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 于是就有了交际测试。交际语言测试的主要特征是: (1) 重点是意义; (2) 语境化; (3) 语言活动带有可接受的目的性; (4) 语言与真实使用的语言

WENJIAOZILIAO

相同; (5) 使用的语言材料是真实的; (6) 选用的文本具有真实性; (7) 反应结果具有不可预见性; (8) 以互动为基础; (9) 考生在真实心理状态下展示语言能力础; (10) 根据交际结果判断成绩。

语言测试的题项, 一般在话语这一层次, 而不是在单词或者句子层次。这样做, 便于设置所需要的语境, 迫使受测者联系上下文考虑问题。一些采用这一方法命题的试卷, 按语言技能分成若干部分, 例如可以分为听、说、读、写4个部分。从表面来看, 与分离式测试方法相同, 但是交际式语言测试的题项是围绕任务设置的, 命题人很注意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

2.4 语言测试的种类。

根据考试用途、考试方式、考试模式、评分方式、考试目的等, 语言测试可以分为:学习成就测试、语言水平测试、语言学习能力测试、诊断性测试。一段学习后, 学期、学年结束时或毕业时进行, 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

语言水平测试与课程或大纲没关系, 主要关注学生在即将从事的任务中对语言的掌握能力, 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和语用语言的能力能否达到某种学习、工作或某种实际需要的程度, 如托福考试、雅思考试等。

语言学习能力测试是对语言学习者还未从事某一外语学习前的测试, 即考查语言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能力。

诊断性测试是找出学生通过某段学习后的优缺点。

3. 语言能力观与语言测试在语言教学中的交汇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言教学的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唯一的教学目标, 而语言测试主要是检验语言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1 以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观为基础的规则性语言训练的传统教学法。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知识实质上是语言规则的支配, 而且视语义、句法、语音等成分不同而有不同规则。乔姆斯基的这一语言能力观对传统教学法影响较深, 如传统教学法中的语法规则教学、语音规则教学及翻译法教学。这些教学法方法单一, 让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但它比较适合成年人迅速掌握第二语言, 在教学方法种类繁多的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有利于夯实语言学习基础。

3.2 以Hymes的语言能力观为基础的情境交际教学法。

情境交际教学法是教师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基于Hymes的交际语言能力概念。情景交际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 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交际目的为中心的, 必须为交际目的服务。

情景交际教学法尽量呈现交际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有利于帮助学生恢复自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3.3 以语言应用和语言测试为导向的听说语言教学法。

语用能力最早由乔姆斯基提出, 后来许多语言学家在这一方面都有建树。目前在我国的教学中涉及较多的是学生的听说教学法。它强调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反复操练直到养成习惯。

在我国的教学史上曾出现重读写不重听说的哑巴外语教学, 听说法的优点以句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 并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充分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找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完全摒弃学生母语广泛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它的缺点是轻视读、写能力的培养;机械的句型操练枯燥乏味;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 忽视内容和意义。

分离式语言测试的教学导向是不断扩充结构来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以此导向的教学操作以技能训练为目的, 语言测试按结构规律和技能项目进行离散型测试的教育。

目前随着对教学法研究的深入, 新的教学法层出不穷, 在同一节课中同时体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听是说的基础, 说是听的提高;读是写的基础, 写是读的提高, 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在一起, 既有分离又有结合, 既有侧重, 又有综合统一, 这样才能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3.4 语言测试与教学的相互作用。

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密切相关, Bachman区分了两大用途的语言测试。 (1) 作为教育规划背景下决策制定的信息源; (2) 被作为能力和品性的指标被用在语言、语言习得、语言教学之中, 他认为测试可以用来选拔、分班和诊断。

教学内容决定语言测试的内容、语言教学思想, 决定语言测试思想。语言测试既服务于教学, 又对教学有反作用力。它可以影响教学的各个方面, 是语言教与学的导向。它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通过对语言测试的分析, 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好坏、教师的好坏, 可以了解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好的语言测试对教学产生好的影响, 可以培养学习者好的学习习惯。反之, 将有负面的反作用。语言测试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3.5 逐步完善语言测试, 使其更精准地反应语言能力,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传统的语言测试往往采用过时的语言材料;分离式语言测试淡化语境, 强化语言结构的熟练程度, 操作中使用语篇但有时缺乏真实性。

语言测试应具有时效性、直接性, 尽量反映真实的生活情景, 突出应用功能。我们力求使学生在语言测试中所表现的与其语言使用能力保持一致, 使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在测试中有所体现。

4. 结语

对语言能力观的研究和对语言测试的探索, 其目的都在于使语言学习者更好、更快地掌握语言。课堂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语言能力观和语言测试的深入研究能更好地服务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2]LyleF.Bachman.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0.

[3]Chomsky, N.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Oxford:BasilBlackwell, 1980.

[4]乔爱云.简论加强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 2004, (5) .

[5]高淑玲.语言测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7, VOL36, (4) .

[6]曾葡初.论语用观的语言测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3) .

篇4:《语言的演变》教案(修订)

[关键词]“两学一做”;群众;群众路线;党章修订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9-0025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群众路线内涵最准确、完整、规范、权威的表述,从十四大党章确定以来就未曾变动过。作为管党治党的根本大法,建党以来,我们党总是把各个时期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都写进党章,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遵循和主要依据。可以说,理解党章中的群众路线演进,就是抓住了党章学习的根本问题,扣紧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关于历次党章中“群众”出现频率的简要分析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就是党的服务对象。所谓群众,一是泛指人民大众;一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的人;一是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1]如果以“群众”作为关键词,从一大纲领到十八大党章进行一个出现频次的统计,会发现“群众”的多寡与党自身的发展历程相呼应。具体而言,从一大纲领到四大党章,并没有出现“群众”这个字眼;五大党章则第一次出现了“群众”,次数为6;六大党章则回落到2次。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党在艰难探索着发展方向与路径。到了七大党章,“群众”暴涨到24次,八大党章更是出现了38次。这一时期是党成熟发展并最终成为执政党的重要时段,“群众”出现的次数之多是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完善密不可分的。而到了九大至十一大时,党和国家经历了动荡,这一点也影响了“群众”的出现,分别只有12、8、15次。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一直到十八大,“群众”则处于稳步有升的态势,从42次一直到51次,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党的群众路线趋于稳定并在不断拓展其更深更新的内涵。

二、从历次党章修订内容看群众路线的大致演进

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教育的。”[2]因此,要理解并学习好党章的内容,就首先要了解党章中群众路线的演进。

(一)从一大到六大:群众路线的发端。一大纲领第三条就明确规定开展群众的革命斗争为党的中心工作,“把工人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3]党一成立就将发动、组织群众作为行动纲领,一大纲领无疑是群众路线的历史起点。二大的第一部党章在条文中虽没有涉及群众路线的内容,但在大会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4]这是目前已知我们党最早提及“群众概念”和党与群众关系问题的文献,二大党章可视为群众路线的理论雏形。三大党章依然没有涉及群众路线的内容,但大会宣言强调要加强对工农的宣传与组织,高度重视发动和组织群众。四大党章仍然没有涉及群众路线的内容,但《对于组织问题之决议案》强调了引导群众参与革命的问题“实为吾党目前之最重要的责任”。[5]五大党章第一次将“群众”写了进去,首次增添“党的支部”一章,将之视为“党与群众直接发生关系的组织”。[6]六大将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又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一次将“争取群众”作为党的总路线提了出来。[7]一大党纲到六大党章表明了党对群众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提出群众路线。

(二)七大和八大:群众路线的成熟。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到,“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这就是说我们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8]七大党章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基本成熟的标志,虽没有提出“群众路线”,但首次把其基本精神明确载入,初步构建群众路线的理论体系。八大党章则进一步对党执政以来的群众路线进行了总结,第一次将“群众路线”写入党章。八大党章的总纲对党的群众路线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阐明了其重要地位、根本方法、基本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则进一步对党章关于群众路线的修改和补充做了说明,强调了七大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执行群众路线的结果,同样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和危害也大大增加。八大党章既丰富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又突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了群众路线理论体系。

(三)九大至十一大:群众路线的曲折。党的八大后,由于党内“左”的思想不断发展,群众运动逐渐被当作走群众路线的唯一形式,特别是“文革”期间,党的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党的群众路线的探索与实践也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九大党章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取消了总纲中此前关于群众路线的内容表述,十大党章也无实质变化。十一大党章在没有根本纠正“左”的错误基础上,率先恢复了群众路线的有关内容。叶剑英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强调了“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持和发扬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9]百废待兴非一朝之功,十一大党章所彰显的内容已经预示着群众路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得到健康发展。

(四)十二大至十八大:群众路线的发展与创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决议》)再次阐述并重新确立了群众路线思想:“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0]紧接着的党的十二大,第一次在党的根本大法中写入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1]值得注意的是,《决议》中的表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十二大党章中没有出现。党的十三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关于群众路线没有做修订。到了十四大党章,群众路线才第一次被完整表述:“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2]上述表述一直沿用至十八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近四十年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扬,推动了党和群众关系的积极改善和创新发展。

三、一些思考

纵观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的历史演进,可以说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坚持得不好,就遭受损失。群众路线的发展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时刻以党章为镜,避免重蹈覆辙,让错误再次发生。对每一位党员,则应该从党章中群众路线的学习,来更深刻的理解群众路线的历史演进和基本要求,认清这一基本路线的来之不易,从而有动力更加积极践行党章要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082-1083.

[2][8][9][11][12]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Z].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316.259.234.98.168.

[3][4][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90.379-380.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50.

[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1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7.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篇5:《语言的演变》教案(修订)

活动目标

1.对汉字的来源产生兴趣,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汉字,尝试进行图画、象形字、汉字的对应匹配。

3.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汉字产生的规律并对相似性原理进行运用和迁移。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CD《仓颉造字》。

2.汉字演变过程示意图;象形文字、图卡和汉字卡若干套(山、火、水、月、日);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汉字宝宝(山、火、水、月、日)让幼儿认读,导入活动。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汉字吗?汉字有什么用?

小结:很多地方都有汉字,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的汉字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有了汉字,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交流,知道更多的东西。

2.欣赏教学CD《仓颉造字》,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

(1)教师:汉字是谁发明的,你们知道吗?

(2)播放故事后提问:是谁发明了汉字啊?他是怎么发明的?(可视情追问:没有发明文字时,仓颉想了哪些办法记录他管理的工作?这些办法好吗?他后来又想了什么办法?)(3)幼儿发言后教师小结: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工作,仓颉根据事物的外形发明了象形字,后来的人们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进一步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汉字。

3.大胆想象与匹配,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1)教师出示“人”的外形,引导幼儿猜想:看到这张图片后你们会发明什么字?(可视情追问:为什么或根据什么发明“人”字呢?还有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肯定幼儿的想法,演示“人”字的演变过程:你们的想法可真棒!我们来看看仓颉根据人的外形发明的象形字“人”,和后来人们把它变成的简单的“人”。古代的人记录下来的字就像一幅图画,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又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简单,变成现在的汉字,我们祖祖辈辈的中国人真了不起。

(2)逐一出示火、月、水、日、山的象形字的图片,提问幼儿,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字呢?

(3)引导幼儿发现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小结: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汉字。汉字是最优秀的文字,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汉字创造的。现在有很多的人从不同的国家来中国学习汉字。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们要努力学习汉字,长大后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的汉字,喜欢中国!

4.游戏:找个朋友变变变。巩固对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

(1)游戏:找朋友。放背景音乐,幼儿每人选择一张卡片(事物的外形卡、象形文字卡、汉字卡),玩“找朋友”游戏(3人一组)。找到的幼儿坐到座位上,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找对,将结果展示在白板上,展示时引导幼儿说:我是图片……我是象形字……我是汉字……句式。

(2)游戏:变变变。教师出示目的字:口、大、小、人等,鼓励幼儿和朋友一起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字形,及时发现并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合作行为。

5.拓展讨论,迁移经验。

提问:仓颉根据事物的外形创造了字宝宝,还有一些科学家找到事物相似的地方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猜猜,科学家看到小鸟在天空飞发明了什么?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发明的?jiefangjun在森林里战斗为什么要穿上迷彩服?它是根据哪种小动物的本领发明的?

活动提示

1.本活动的重点是对汉字的来源产生兴趣,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汉字是对中国人发明的文字;难点是了解汉字产生的规律并对相似性原理进行运用和迁移。

2.汉字的演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可以制作动画,变抽象为具体。游戏环节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尽情表现,充分体验与汉字互动的乐趣;迁移经验环节可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进行取舍。

3.在语言区提供操作卡《象形文字》,引导幼儿观察、猜想和对比,进一步了解文字从象形文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

4.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更多不同的象形字,一起探讨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的奇妙与魅力。

附录仓颉造字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多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时学生都热血沸腾。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他们能与枯燥的汉字历史、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兴趣。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孩子们最熟知的“新华书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寿时的“寿”字,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小孩儿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那就让故事的内容集中到汉字上吧!

从汉字起源的“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到“仓颉说”,从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监狱里造出隶书的故事,把枯燥的学术知识一下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乐在其中。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这节课上,不仅让学生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篇6:《语言的演变》

1、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课文――古今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差异。

2、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运用本文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促进文言文的学习。

3、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

2、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的变化。

3、古今汉语在语音方面的变化。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阅读法等。

媒体设计

教师可将语言演变各种具体情况的实例、素材提前准备在powerpoint幻灯片中,以便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10分钟演讲幽默下一篇:覃婉玲 名师八桂行课堂观摩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