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演变包括

2024-05-03

词义的演变包括(共4篇)

篇1:词义的演变包括

传统文化知识(难字词 拼音 词义)一.词语

1.一语成谶(chân):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2.媸(chī)妍:妍指美丽,媸指丑陋。本义为丑。

3.魑魅魍魉: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是古代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亦指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4.踟蹰(chí chú):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5.叴(qiú):叴叴指傲气逼人的样子。

6.霅(zhá):水流激荡声,亦指雷电交加的样子,如“~~前溪白,苍苍后岭巍。6.羞赧(xiūnǎn):因害羞而脸红的样子。7.柔荑(rïu tí):出自《诗经·硕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意为美人的素手像初生的茅茎一样柔嫩纤小,肌肤像羊脂般光洁平滑。移用到植物学上,柔荑花序是指花轴较小的单性穗状花,常见的有杨树柳树的花序等。

8.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9.管窥蠡测(guǎn kuī lǐ câ):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10.发指眦裂(fà zhǐ zì liâ):发指:头发向上直竖;眦裂:眼眶睁得开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11.茕茕孑立(qiïng qiïng jiã lì):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2.饕餮(tāo tiâ):本义指传说中龙的第五子,四大凶兽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吃。引申义为贪婪。

13.犇(bēn):本意指牛惊走。引申泛指奔跑。

14.燚(yì):火种起源之神。火貌。在人名里有平安的意思。

15.舴艋(zã měng):形似舴艋的小船。出处: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6.甲胄:(jiǎ zhîu):甲:指铠甲;胄:指头盔。甲胄结合起来亦称盔甲。

17.貔貅(pí xiū):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泄,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

18.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19.繁文缛节(fán wãn rù jiã):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20.方兴未艾(fānɡ xìnɡ wâi ài):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21.跋扈(bá hù):专横暴戾。

22.商榷(shāng quâ):商量讨论的意思。

23.僭越(jiàn yuâ):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名号。

24.纨绔子弟(wán kù zǐ dì):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25.耄耋之年(mào diã zhī nián):耄耋:八九十岁。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26.越俎代庖(yuâ zǔ dài páo):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27.槑(mãi):是梅花的梅的繁体写法。因其稀奇古怪,故很多人都用以作为名字来用,形容人很可爱。

28.骉(biāo):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

29.箜篌: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为大家熟悉的是唐朝诗人李贺所写的《李凭箜篌引》

30.曜灵(yào líng):太阳 31.霜颸(shuāng sī): 秋风。32.妙鬘(mán):乌发如云

33.虚霩(xū kuî):亦作“虚廓”。道家指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后亦指天。

34.淩澌(líng sī):流动的冰凌。苏轼 《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春愁结凌澌,正待一笑泮。”

35.菀(wǎn)枯:草木的茂盛与枯萎。比喻人的荣辱、生死。36.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37.泬(xuâ)寥: 空旷清朗,萧条之貌。《楚辞·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38.窅冥(yǎo míng):幽暗不明。陆贾 《新语·资质》:“仆於嵬崔之山,顿於窅冥之溪。” 39.毰毸(pãi sāi):纷扬飞舞。王安石 《集禧观池上咏野鹅》:“池上野鹅无数好,晴天镜里雪毰毸。”

40.濩落(hù luî):沦落失意之境。韩愈 《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41.霅霅(zhá):光耀闪烁之貌。梅尧臣《明月楼》:“霅霅前溪白,苍苍后岭巍。” 42.便嬛(biàn xuān):轻盈美好之貌。

43.岧峣(tiáo yáo):亦作“岹嶢”。山高峻貌。44.瀺灂(chán zhuï):石在水中出没之貌。二.古诗文默写

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1021-1086),北宋诗人。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2.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这一首诗,诗句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字摩诘,汉族,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

5.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卫灵公)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须先磨好工具。(本句原意是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贤者,结交仁者。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双手搂得过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是从一堆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旅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发展起来的。这一定的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成。)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10.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其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11.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1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13.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者末尾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14.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

15.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时写的,当时作者仍在被贬谪之中。古往今来,中秋之月激发过文人多少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想象。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一句话,先多用于赞扬和激励。

典故:曹操与孙权相持与濡须,曹操攻而不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颇为羡慕。于是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

18.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原为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巴蜀,面对滔滔江水聊以自慰的诗句。现多用于称赞他人 1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意为就像云彩都想要华美的衣裳,花都想要美丽的容颜一样,女子都想有华艳的衣裳和娇美的容颜,而贵妃娘娘就有着这极品的服饰与容颜

2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写于天宝末年,玄宗李隆基渐渐荒废朝政,无年轻时的进取之心,诗人对国家格局感到忧虑又深受排挤的感慨。

21.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2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原意为讽刺花敬定居功自傲,目无朝廷,用僭用天子音乐。

2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原为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巴蜀,面对滔滔江水聊以自慰的诗句。现多用于称赞他人 2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比喻军事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25.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西汉 汉乐府《上邪》

2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宋·苏轼《琴诗》

说明任何事都是由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没有琴或没有手都无法听到美妙的琴声 2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意为战士们同生共死奔赴战场,战士间互相勉励同生共死。后被人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28.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元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29.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30.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无以正曲直。(淮南子)

没有仪器不能进行测量,使用仪器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则。(比喻权衡事物的法度现在多已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出现,指没有规矩的约束,就不可能成为有用之才)31.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32.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3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5.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36.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杂感》 37.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夜作》

38.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戏张先》

39.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

40.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花月痕》 三.传统文化

1.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又称“大节”,是伊斯兰教重要节日之一。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成为所有信伊斯兰教(安拉)的人们的传统节日之一。2.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3.二王庙:原为望帝祠,齐明帝时,益州剌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往郫县。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为纪念中国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崇伟功德,将原望帝祠加以改建,更名为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此又改称为二王庙。

4.青城山 :道教全真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5.西湖十景 :灵隐禅踪 六和听涛 岳墓栖霞 湖滨晴雨 钱祠表忠 万松书缘 杨堤景行 三台云水 梅坞春早 北街梦寻。

6.秦淮八艳: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 柳如是、陈圆圆

7.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24公顷。

8.街子汤麻饼:”是四川省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著名的汉族小吃,该品因其火工精当,拥有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的特点,上世纪40年代被列为当时蜀州四大名小吃。9.街子四大特色文化

“花、诗、禅、茶”是街子古镇名扬川西的四大文化。在古镇下一步的发展中,也将成为其大院主题文化的重要表达。

10.街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是川西的水乡、唐求故里、兰花之乡。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市5个重点保护开发的古镇之一。

11.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男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会在门口用红线挂上一副小弓箭,长到五六岁就开始学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12.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13.妈祖文化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汉族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

14.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15.川剧变脸(川剧绝活):川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16.八阵图:传说是由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

17.蜀锦:是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

18.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19.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20.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21.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22.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23.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24.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26.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7.“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2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9.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30.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3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32.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33.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34.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35.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36.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37.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38.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39.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40.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41.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42.学三年跟三年: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

43.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44.“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45.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46.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7.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48.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â)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49.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50.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篇2:“然”的词义演变与虚化

从字源来看, 《汉语辞海》对“然”作了如下解释:“形声, 从火, 然声, 是‘燃’的本字, 燃烧。”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则这样解释:“然, 烧也。从火, 月犬声。難, 或从艸, 難。”由此我们得知:“然”最初为一个动词, 是“燃烧”的意思。后来在此词义基础上, 又引申出“点着”之义, 如:“张云锦之帏, 然九光之灯”中的“然”就为此义。由本义可以引申出“照耀”“明白”“正确”等实词意义, 由于其用法较常见, 例不烦举。

由“然”的本义假借为一个指示代词, 指代上文已言及的某种事态, 其功能实质就是对前面内容进行回指。它的意义可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译为近指的“如此”“这样”和远指的“那样”。在句中只作谓语, 不作定语, 更不能作主语。如:

彼天子固然, 其无足怪。 (《战国策·赵策》)

“彼天子固然”, 义为“那个天子本来就这样”;“然”在句中都是作谓语, 这是“然”的借代用法。

二、以代词“然”为基础的词义演变和虚化

(一) 形容词“然”和应答之词“然”的形成

沈家煊曾说过, “演化出语法范畴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实词本身, 而是实词所在的结构式, 一个实词之所以演化出功能不同的虚词是因为它处在不同的结构式中。”“然”的形容词用法以及表应答之词的用法就是在特定的结构式中形成的。我们知道, 指示代词“然”经常被用在人们的话语交际特别是用在人们的对话语境之中。如:

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 若仆耶?”辛垣衍曰:“然。” (《战国策·赵策》)

由于受认知心理的作用和影响, 人们便可能对这种语境中“然”字的语义进行重新分析。于是“然”字既可以被理解为谓词性代词“ (是) 这样”, 又可能被分析为对说话人观点的一种肯定与赞扬, 译作“是的”“对的”, 还可能被分析成对说话人话语内容的应答或承诺。这样一来, “然”的词义便向以下两个方向演化。

1.演化为形容词“是的”“正确的”

用在对话语境中的“然”, 被人们理解成“是的”“正确的”的形容词用法之后, 久而久之, 形容词“然”也可以跟宾语, 如“……然之”。这种语境中, “然”就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是正确的”。下例中的“然”, 作了句子的谓词性成分, 是说明性的谓语。

愬然之。 (《李愬雪夜入蔡州》)

2.演化为应答之词

“然”演化为应答之词, 意义同汉语中的“诺”“行”“可以”“要得”之类。于是以然诺之词参与构词所出现的双音节词“然诺”“然许”“然赞”“然信”等便开始出现。

王曰:“然, 诚有百姓者。” (《孟子·梁惠王上》)

而布衣之徒, 设取予然诺, 千里诵义, 为死不顾世, 此亦有所长, 非苟而已也。 (《史记·游侠列传》)

第一句“然”作为答话, 是谓语, 独立成句, 可译为“是的”“诺”等应答之词;

第二句“然”与 “诺”凝结成双音节词, 表应答。

(二) 连词“然”的衍生

1.顺承连词“然”

夏谚曰:“吾王不逰, 吾何以休?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一逰一豫, 为诸侯度。”今王不然。 (《孟子·梁惠王下》)

富岁, 子弟多赖, 凶岁, 子弟多暴,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 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告子上》)

第一句中的“然”是放在否定副词“不”“非”之后, 简单地对前文进行回指, 避免了相同语句的重复出现;第二句则是“使之然”的省略, 同《庄子·大宗师》中“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輮使之然也”句型是一样的。而当“然”位于句首的时候, 则明显带有了承上的作用, “然”字一顿, 以承上文。

子张问行……在舆, 则见其倚于衡也, 夫然后行。 (《论语·卫灵公》)

识其不可, 然且至, 则是干泽也。 (《孟子·公孙丑下》)

以上关于“然后”“然且”的例子中“然”字还是一个指示代词, “然”后所接的词则表示转折或是顺承的意思。

2.转折连词“然”

“然”作为顺承连词和转折连词的源头都是指示代词。因此“然”在向转折连词虚化的最初仍是指示代词, 其作用还是对前文进行回指。同时引起停顿, 后面引出的与前文意义相转的内容, 则由一个新连词“而”领起。例如:

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 倡优下贱得为后饰, 然, 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 (贾谊《治安策》)

或是由带有让步意味的“虽”来引出, 它多与“然”连用, 但各表其义, “虽”为虽然之义, “然”仍作指示代词“这样”。

虽然, 城下之盟, 有以国毙, 不能从也。 (《左传·宣公十四年》)

“然”“而”是用“, ”隔开, 指示代词“然”和转折连词“而”很明显就能识别;“然”“而”和“虽然”的形式一样也可以连用, 其功能是和分开时一样, “然”用来回指上文, “而”引出意义相反的下文, 只是这时“然”的指示作用已淡化。例如:

夫二子之勇, 未知其孰贤, 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孟子·公孙丑上》)

虽然例句“然”的指代作用弱化, 但是还能找到它所指代的内容。当“然”回指内容难以确定, 也就是说在前文里没有明确的指代对象, 这时“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和它的确切意义, 就只能通过分析句义来找答案了。例如:

吾敬鬼尊贤, 亲而行之, 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 吾是以忧。 (《庄子·山木》)

这个例子是先作事实陈述, 接着“然”字一转, 引出与上一分句相反相背的内容。再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 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 吾是以不敢。” (《国语·吴语》)

刘利先生认为这两句中的“然”仍是回指代词, “然”只是引出与前文相反内容, 释作“然而、但是”, 就十分顺畅了。“然”在这样的语境中长期大量使用, 指代作用逐渐弱化直至消失, 表转折的作用便凸显出来。“然”既可以独立连接, 也可以和“而”“虽”凝结成双音节词, 以连接两个意思相反相对的分句。这时候的“然”, 完全语法化为一个转折连词了。例如:

周勃重厚少文,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汉书·高帝纪下》)

这个例子中, 前一个“然”基本上没有了指代作用, 已经被“而”“虽”等词类化而凝结成了复合连词, 后面这个例子则是类化词脱落, “然”字单独承担起了转折连词的作用。

(三) 后缀“然”的形成

“然”假借指示代词之后, 其发展并未就此停滞下来。由于语言自身的原因, 再加上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然”随后就发生了语法化。当“然”作形容词后缀时, 即是由其代词的用法虚化引申而来的助词。其实“然”作后缀出现的时代很早, 先秦就有了。

1.形容词后缀“然”

终风且霾, 惠然肯来。 (《诗经·邶风·终风》)

悄然村墟迥, 烟火何由追? (杜甫《赤谷》)

第一句中“然”位于表情状的词语之后, 对事物情状描摹的形象性起加强的作用。到唐宋时期, “然”作为后缀发展到极致。“然”字附在描写声音情态的词语后, 描摹声音情状, 构成形容词。因形容词本身具有描写性, 加上“然”就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句就是这种用法。

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墨子·尚同上》)

此句中的“然”位于名词之后表比喻, 而且多用于句末, 意为“像……一样”, 表示带有这种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

2.副词后缀“然”

万物尽然, 而以是相蕴。 (《庄子·齐物论》)

这句中的“然”与副词重新分析组合以后便演变为适应于新语境的表示“实际情形跟预料的完全相符”的语义。然而这时“然”的语法化意义并不明显, 直至汉朝, 随着“然”使用频率的增加, “然”的指示功能也就逐渐趋于弱化与脱失, 促使其与前面的单音副词进一步融合, 这样, “然”便走完了由指示代词向副词后缀虚化的整个演变过程。

词义的虚化, 是一步一步实现的。在整个虚化过程的不同阶段, 虚化的程度往往并不一样。刚开始虚化时, 虚化义和源义的关系很容易看出来, 但随着虚化进程的继续, 虚化义和源义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 以致很难对其作出准确的训释。但如果能追寻虚化义与源义的关系, 把握其基本语义特征和功能特征, 是不难对一个虚词作出概括性强而又合理的解释的。“语法化”理论总结的实词虚化规律中有一条“保持原则”, 即实词虚化以后, 其意义在虚化中仍有所保留。这或许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在“然”被演变为形容词或应答之词、被用作表顺承或转折的连词以及被语法化为形容词后缀或副词后缀之后, 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然”仍有偶尔被用作指示代词的真正原因。

摘要:本义表“燃烧”的“然”被借作指示代词后, 随时间的推移和人们高频率的使用, 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 其词义向多个方面不断演变与虚化:有用作形容词或应答之词的, 有用作表顺承或转折的连词的, 有用作形容词后缀或副词后缀的。本文对“然”这些用法的形成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并试图揭示出“然”词义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然”,语法化,词义演变与虚化

参考文献

[1]路丽梅.汉语辞海 (彩图版) [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2]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3]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 1998 (3) .

篇3:从词义的羡余现象中看词义的演变

关键词:词义羡余 词义销蚀 词义演变

一、引言

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语言的羡余现象是语言形式相对于意义有所剩余的现象。有这样一种词汇中的羡余现象,语素或词的意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原本的意义可能变得不那么清晰,因此在原来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形式来强化意义的表达,比如“寒暄问候”、“凯旋归来(凯旋而归)”、“既然这样”、“虽然如此”、“天籁之音(声)”“悬殊很大”等等,出现了词的羡余现象,形式和意义之间出现脱节。这种词义的羡余本是违反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却可以在语言中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赵元任先生(1981)曾经说,“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一种稳定的、不大不小的单位,我把它叫做‘句法词’。围绕着这种词,常常发生羡余、矛盾等问题。在小单位和大单位之间的羡余(或其他脱节)现象是不可容忍,饶有趣味,过得去,还是完全无伤大雅,全依句法词中各成分的意义的活力强弱或衰竭程度而定。”这里便提到了意义的活力强弱和衰竭程度与羡余现象的可接受程度相关。

二、词义羡余现象

汉语词汇中的羡余现象,有反映在构词中的,也有反映在用词中的。构词中的羡余一般不涉及词义变化的历史问题,而用词中的羡余成分,往往涉及词义变化的历史,可以反映出词义的演变发展。(韩陈其,1982)本文不探讨构词中的羡余现象,想要探讨的是用词中产生的一类词义羡余现象,从这种词义羡余现象中考察词义的演变,并对这种羡余现象进行一些解释。

语言措辞中典型的词义羡余现象的词组比如说:寒暄问候、凯旋归来(凯旋而归)、虽然如此、既然这样、天籁之音(声)、免费赠送、悬殊很大等,其中带“然”的和“悬殊很大”等词组已有研究探讨得较多,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寒暄问候、凯旋归来(而归)、免费赠送、天籁之音(声)”这几个词组,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寒暄问候

“寒暄”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为“见面时談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词性是动词。“寒”表示冷,“暄”表示(太阳)温暖,“寒”和“暄”连用,有“谈论天气冷暖和问候”之意。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寒暄”共搜索到547条(不包含“寒暄问候”),“寒暄问候”只搜索到2条,分别是:

①某某公极亲切,叫坐坐,想谈谈,既然不便退出,只好向前一拜,寒暄问候。某某公打听近几年家境,得知详情以后,颇伤脑筋,不免唉声叹气。

②……说着,从身旁接过孩子,并向客人亲切地寒暄问候。

可以看出,“寒暄问候”用得并不太普遍,“寒暄”单独作动词使用占绝对优势。“寒暄”着重见面时问寒问暖,不带有特别的尊敬之意,而且多为应酬之需,如需强调问候,或者带有亲切的感情,在“寒暄”之后加上“问候”就是应时之需了。

“寒暄”意义的清晰度并不是特别强,“冷”和“温暖”的意思比较明显,而“问候”之意从字面上难以看出。正是因为词义的销蚀或者人们对词义的模糊认识使得原本的形式不足以实现表达的需要,因此增加语言形式成为了一种解决手段,于是出现“寒暄问候”这样的说法。虽然不规范的说法不应提倡,可是这反映出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词组或词语中的成分意义模糊或者消亡时,会促成表达同样意义的新的形式的产生,而通过在原来的基础上直接增加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

2.凯旋归来(而归)

“凯旋”是动词,意思是“战胜归来”,“凯”表示胜利,“旋”表示归来。“旋”的本义是周旋,是“旌旗之指麾也”。段注说,“引申为凡转运之称”。[1]在古代汉语中,“旋”的主要用法是用作“周旋”,还有一个常见的意义是“归,回来”。《诗经》中有“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旋”和“归”并举,“旋”也是归来的意思。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搜索“凯旋”,共有686条[2],“凯旋归来”共有53条,“凯旋而归”共有34条,这样看来后两种说法可以说已经非常普遍了。在运动会之后,祝贺的条幅上经常会出现“欢迎某某凯旋归来”的字样,虽然听上去觉得语义重复,“凯旋”已经有了归来的意思,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归来,变成了“胜利归来+归来”?但是人们用起来习焉不察,觉得很顺口,也不去注意其中的词义羡余。

“旋”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意义是“旋转”,“归来”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见了,只保留在“凯旋”这样的复合词语素义中。“旋”在先秦文献中当“归”讲可以单用,经过词汇系统的变化发展,这样的单音词丧失了活动能力,进入现代汉语中成为不自由语素,只能参与构词,不能再单独使用。王宁先生(1997)提到,“构成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不自由语素,相当一部分保留着先秦文献的古义”。古代的单音词沦为现代汉语的不自由语素,并且有些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这是汉语词汇系统演变发展的结果。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出新事物,每个时期会增加很多新的词汇,同样的意义可能会产生适应这个时期的新的形式来表达,较古的形式的意义可能被人们淡忘,但是书面语仍保留了形式,因此人们在原来的形式的基础上加上新的时期的形式,本意是为了使表达更清晰,更精确。在过渡阶段可能还不被社会所接受,觉得语义重复,显得啰嗦不合语法。经过时间的推移,语言的约定俗成性突显出来,新的表达逐渐获得社会认同。

3.免费赠送

赠送表示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赠的本义是完好相送也,既是赠,则不受钱财。“免费赠送”为了突出免费,在赠送的基础上再标明免费,语义虽是重复,但是在口语中由于强调的需要,措辞重复是允许存在的。例如商家打广告,若有“免费”字样当然更吸引眼球。“赠”中隐含的免费之义难以从字面上看出,赠即送,连用时也就被当成了“送”而已。

4.天籁之音(声)

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籁本是古代的一种箫,也指从空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籁”本身就有声音的意思,所以“天籁之音(声)”都是语义重复,可以说是不规范的说法。在使用中,为了形容声音美妙自然,宛如自然界的声音,因此用“天籁”作为声音的修饰语,后面又加上了“之声(之音)”二字。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词义的羡余现象多是出于突出表达效果,强调表达内容重点的目的,比如“让人看了一目了然”这样的羡余现象同样如此,为了使得表义精确,说话人采用超出意义需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跟直接重复强调的内容类似。另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语义的销蚀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原本的意义如果不经常使用,就会被人们遗忘,意义也就面临消亡的境地。先秦文献中的常用义如果只保留在复音词中,难以从字面上看出时,人们就会采取增加现代汉语常见的语言形式来突显要表达的内容。

三、词义理据的淡化

从上面分析的词义羡余现象中可以看出,词义理据的清晰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原本清晰的词义变得模糊,原本常用的意义失去活力,为了精确表达的需要,需要增加语言形式来辅助表义。有时甚至习焉不察,出现词义羡余,可能还有人会说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的求经济性和求精确性总是互相作用,共同推动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一些词的意义销蚀后需要增加新的同义的形式共同表义,还有一些词的意义如果再参与构成双音复合词的话,原本词的意义就要压缩到一个语素上面,让词发生语素化进而重新参与构词,这些都是语言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四、结语

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语言中的表现以词汇的表现最为活跃。新词新语的产生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词义的羡余现象反映出词义的消长,词义一旦衰竭失去活力就可能被新的语言形式取代。生活当中出现的一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说法,可能隐含着语言发展的规律。

词语的形式总是和意义相关,形式的变化反映着意义的演变。上面所举的这种词义的羡余现象涉及到词义理据的淡化。也就是说,原本的语言形式所承担的意义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变得不那么清晰,词义理据变得不清晰之后,人们如果仍使用原本的形式,便觉得表达不出想要表达的意义,因此需要加上一些语言形式来明确表达,这就造成了词义的羡余。当然这种羡余现象最开始可能是完全不合格的,是被社会大多数人所不认同的,上面所举的例子有些现在仍被认为不是非常规范的说法,有些曾引起过语言学界的讨论。经过反复使用和广泛传播之后,原本不合格的形式逐渐获得认同,虽然中间经历的过渡阶段会出现明显的形式与意义的脱节,最后会固定下来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形式。语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不为人所察知,微小的变化累积起来,语言的面貌就会发生很大的改观。

注释: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这里的数字不包括“凯旋归来(而归)”。

参考文献:

[1]曹凤霞.汉语羡余现象类型与语言演变理据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韩陈其.汉语词汇的羡余现象——汉语羡余现象综合研究之三[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2).

[3]黄钰鹏.汉语中的“羡余”与对外汉语教学[J].成才之路,2011,(29).

[4]龙又珍.语言羡余信息的性質、特点、分类及应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8,(12).

[5]沈卢旭.谈谈词语的羡余成分[J].咬文嚼字,1996,(10).

[6]王宁.训诂学与汉语双音词的结构和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

[7]徐盛桓.语言的冗余性[J].现代外语,1984,(2).

[8]徐时仪.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9]赵元任.汉语结构各层次间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1,(1).

篇4:词义的演变包括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捻粉香归洞户, 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宋代贺铸《减字浣溪沙》)

晚霞落尽, 春寒月夜, 尽管更垂帘幕护窗纱, 还是难耐比昨天还冷的东风。

“夜来八月五日, 你不出来, 今日八月十六日, 你可出来。” (元无名氏《度柳翠》二折)

句中“夜来”对“今日”, 分明是“昨天”之义。

“那妇人道:“叔叔却怎地忘了, 夜来已对叔叔说了, 害心疼病死了。”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做娘的问道:“这东西是那里的?”李安把夜来事说了一遍。 (《金瓶梅》第一百回上)

以上两例中, “夜来”都是“昨天”之义。

宋元时期的“夜来”, 多可明确为“昨天”。元杂剧:石君宝《秋胡戏妻》一:“我想夜来过门, 今日当军去。”关汉卿《鲁斋郎》二:“好女人也, 比夜来增十分颜色。”郑庭玉《后庭花》三:“老婆子夜来晚间在狮子店里安下。”贾仲名《萧淑兰》二:“夜来清明, 满家上坟, 惟淑兰托疾不往。”

又例如:

本云:“夜来老僧不在, 有失迎迓, 望先生恕罪。”生云:“欲来座下听讲, 不期昨日不得相遇, 今能一见, 是在下三生有幸矣。” (《西厢》一之二)

张世英上云:“昨日萧公举家拜扫。……”正旦扮嬷嬷上云:“……夜来清明, 满家上坟。……” (《萧淑兰》剧二)

以上两例中文化程度高的人讲“昨日”, 文化程度低的人讲“夜来”。侧面反映了当时二者的文白差异。

如今, 表“昨日, 昨天”义的“夜来”仍保留在山东方言中, 鲁中、鲁北、鲁南、鲁西、胶东、胶南地区通用。例如, “夜来我们去你那儿, 咋就没碰上你?让你今儿去, 你夜来就去了, 不怕揭得锅盖早了?”

《汉语大词典》“夜来”释义有四:

“1.入夜。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 啼杀后栖鸦。”

“2.夜间;昨夜。唐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卑人夜来俄得一梦。”《水浒传》第五六回:“敢是夜来灭了灯时, 那贼已躲在家里了。”

“3.昨天。宋贺铸《浣溪沙》词:“笑撚粉香归泪户, 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夜来八月十五日, 你不出来, 今日八月十六日, 你可出来。”《水浒传》第三四回:“总管夜来劳神费力了一日一夜, 人页尚自当不得, 那疋马如何不喂他饱了去。”

“4.魏文帝爱妾薛灵芸的别名。”

由上观之, 除义项4为专用名词外, 其他3个义项都是与时间有关系的, 对《汉语大词典》中这三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笔者分析如下:

义项1“入夜”:这里“夜来”中的“来”为“来临, 降临”之义, “夜来临, 夜降临”, 故此义项释为“入夜”。

义项2“夜间;昨夜”:这里“夜来”的“来”当解释为“过往”之义, 查阅《汉语大词典》“来”有释义为“往昔, 过去。《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 遹追来孝。”在《故训汇纂》中“来”也有以下释义:

“9.来, 往也。《读书杂志·史记第六·太史公自序》“遹追来孝”。王念孙按《经义述闻·诗·遹追来孝》“文王有声篇:遹追来孝”王引之按。

“10.来即往也。《读书杂志·史记第六·太史公自序》:“晋语:自今以往, 吕氏春秋上德篇作:自今已来;吕氏春秋察微篇:自今以往, 淮南道应篇作:自今以来。是来即往也。”

“11.来与往意相反, 而谓往为来者, 亦犹乱之为治, 故之为今, 扰之为安也。《读书杂志·晏子春秋第一·内篇谏上》“自今已后”王念孙按。

所以《汉语大词典》义项2的“夜来”应理解为“夜过去, 夜往”之时间。在“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中“夜来”与“花落”对举, 可见“夜”与“来”结合并不紧密, 表示“过往”义的“来”还可以与他语素组合成表过往时间的复合词, 如《汉语大词典》中有“来日”一词, 如下义项可作例证:

“3.往日, 过去的日子。《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 口燥唇干。今日相乐, 皆当喜欢。”唐李白《来日大难》诗:“來日一身, 携粮负薪。道长食尽, 苦口焦唇。今日醉饱, 乐过千春。仙人相存, 诱我远学。”王琦注:“来日, 谓已来之日, 犹往日也。”宋陈与义《和王东卿》诗之二:“来日安榴花尚稀, 压墙丹实已垂垂。”

在《故训汇纂》中“来日”也有一义项为例证:

“97.来日, 谓已来之日, 犹往日也。李白《来日大难》‘来日一身’王琦注。”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在当时“夜来”在有些情况下可能还是一个词组, 但很多情况下已演变为一个复合词, 此时正处于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向合成词复音化快速发展时期。

义项3“昨天”:此义项中, “夜”与“来”已结合得足够紧密, 固化为一个复音词。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站在认知视角的角度, 以“现在白天”为视角点, 对“刚刚过去的夜晚”来说, 应该是“昨夜”。人们的认知有个习惯问题, 即习惯上会把“清晨”作为一天的开始, 既然清晨是一天的开始, 那之前的“昨夜”自然就是“昨天的一部分”了。词义在发展演变中, 人们会逐步形成以“部分”代替“整体”的习惯, “夜来”的词义即由“昨夜”义发展演变为“昨天”义了。

综上分析, 《汉语大词典》中“夜来”三个主要义项的历时演变过程可描述为“夜, 与‘昼’、‘日’相对”与“来, 往昔, 过去”“来, 往也”结合逐步复音化为“夜来, 入夜”义, 进一步发展到“夜来, 夜间, 昨晚”义, 以至“昨天”义。至此我们对“夜来”的“昨天”义的演变历程十分明确。

在《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一书中, 董秀芳将“来”的用法归为“时间词后缀“来”的专指化”, 她认为“来”在古代汉语中可以作为时间词后缀, 结合面比较宽。并举例, 如:

“娥英姜姒, 盛德之妃, 未有配食于郊者也。 (三国魏高堂隆《后妃配郊表》, 《全三国文》卷三十一)

“闻汝与诸友讲肄书传。 (汉孔鲋《与子琳书》, 《全汉文》卷十三)

“复雪, 弟各可也。 (晋王羲之杂帖, 《全晋文》卷··二十三)

“何似江南后, 一行如画隔遥津。 (唐孙鲂《杨柳枝》词)

“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之六)

“至今, 十有二载, 是谓一纪。 (南朝宋谢灵运《上书劝伐河北》, 《全宋文》卷二十二)

“吾平平, 但念玄度, 体中便不堪之。 (晋王羲之杂帖, 《全晋文》卷二十二)

“我先要去寻他, 只因父亲死了, 不曾去得。家私庄院废尽, 我如今要去寻他。《水浒传》第三回) ”

董秀芳指出, 在以上例中, “X来”都是时间词与后缀“来”形成的结构。后来, “来”的这一用法衰落了, 能产性丧失, 一些由“来”组成的派生词中词根与词缀之间原有的派生关系变模糊了, 导致这样的一些词从词汇系统中消失, 而另外一些则固化为类单纯词而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如“近来”、“向来”。

笔者认为董秀芳将“夜来”的“来”归为时间词后缀有待商榷, “来”在汉语词汇发展前期与表时间的词素结合是有实际意义的, 这在“夜来”一词的词义演变中得到证实。所以, 表“昨日, 昨天”义的“夜来”也不是派生词, 而是由词组逐渐演变而来的主谓结构复音词。

“昨日, 昨天”义除了可用“夜来”表示外, 还可用“夜儿”表示, 最晚在清代被记录下来。清代孙点《历下志游》十三:“谓昨日为夜儿, 前日为前儿, 明日为明儿, 后日为后儿, 此口头常语, 无可考证者。”

“夜来”一词在山东方言表示“昨日, 昨天”义, 实际应用中, 还演变为“夜儿”、“夜门儿”、“夜儿夜儿”、“夜天”、“夜儿个”、“夜儿里”、“夜儿地”和“夜来个”等不同变体, 例如:这事儿, 夜来个我就知道了, 你还当新闻传呢;夜儿个半后晌, 村里开来挂板蛤蟆车, 听说来了个洋人。

“夜来”表示“昨天”义这一用法至今仍保留在山东方言中, 这对我们研究汉语词汇化、词义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要:“夜来”一词具有“昨天”义, “来”具有“往昔, 过去”之义, 这在《汉语大词典》中已有收录。“夜来”一词无论是表示“昨天”义还是非“昨天”义, 都应视为主谓结构的复合词。“夜来”三个主要义项“入夜”、“夜间;夜晚”、“昨天”均与时间有关, 三个义项之间具有其内在关联。“夜来”在表“昨天”义时是派生词, “来”为时间词后缀的说法有待商榷。“夜来”表示“昨天”义这一用法至今仍保留在山东方言中。

关键词:夜来,夜,来,昨天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1989.11. (电子版) .

[2]赵艳芳著.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3.

[3]陆俭明, 沈阳著.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

[4]宗福邦, 陈世铙, 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 2003.7:109.

[5]董秀芳著.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7:303.

[6]董绍克, 张家芝主编.山东方言词典.语文出版社, 1997.1:20.

[7][清]王念孙撰.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9.

[8]白维国编.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 1991.3:621.

[9]王力著.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1980.6.

[10]蒋绍愚著.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 2005.9.

[11]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2.

上一篇:乘创意浪漫七夕广告词下一篇:以人为本构筑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