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024-05-0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精选8篇)

篇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题: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 3.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难点:人地关系的实质。解决方法: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新课导入】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世界环境问题”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思考视频的内容反映了什么事实?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地理问题? 【小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系列环境问题陆续产生,这些都是由于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引致的。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学习主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承转】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时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教师总结】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设计意图】以动画形式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学习主题二:直面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2】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与环境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先读出每个箭头的含义。

【分析】A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输入能量、物质;B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三废”等形式输出给环境;C当人类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资源时,环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良性反馈。D当人类掠夺、破坏环境资源时,环境将对人类产生恶性反馈,出现环境问题。

【归纳】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小结】人类社会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相互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设计意图】通过《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让学生明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人与环境处于统一关系,人地和谐发展。随着人口压力增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人与环境处于对立关系,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学生活动3】给出一组因果联系框图,让学生分析相互之间的联系。

【读图指导】对于已经给出的完整的因果联系框图,要把握住主导因素,将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给出一组填充式因果联系框图,让学生思考完成。A.生存条件恶化 B.人均收入减少 C.土地生产力下降 D.人均资源减少

E.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F.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G.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H.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I.当前的生存要求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J.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观看FLASH动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耕地面积是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讲讲其中道理。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读图指导】对于填充式的因果联系框图,要先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有关的因素归为若干组,结合所学知识,把它们的因果关系理顺,最后检查整个框图的关系是否合理。

【分析】1.贫困会引起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还使得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因此,贫困意味着人口的增加。2.人口增加使人均资源减少,人均收入减少,导致愈加贫困,为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不得不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必然造成环境恶化。3.受贫困困扰的人们,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了长远的环境保护,同时,由于贫困导致教育落后和环境意识薄弱,并最终导致环境恶化。4.环境的退化,使得人们的生存条件恶化,土地的生产力也随之下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了解人口、环境与资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承转】阅读教材P95图6.11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

【归纳】北半球问题多于南半球;发展中国家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转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

【问题2】哪一个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归纳】CO2增多──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性环境问题

【材料探究】引出《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的报道材料,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获取信息,了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分布,培养学生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得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共性和差异,培养全球环境意识,明确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学习主题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解概念及内涵,解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设计意图】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同时提高学生对结构示意图的逻辑分析能力。

【理解】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思考】美国否决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此举违反了什么原则?

【设计意图】以美国不参与《京都议定书》为例,反映了“单边主义”,违背了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虽然中国没有承担“减排”任务,但我们也会遵循以上原则积极自律。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明白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

【材料分析】

全球环境问题分布特点如何?在南北半球及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有何表现?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1.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

2.由于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就吃掉了近百亩土地,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加到40公顷。

【思考】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哪一个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什么?

【分析】第二个材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因为材料1用农田堆放垃圾会破坏土地肥力,影响农业生产,又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这种行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发展。材料2既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又增加了耕地面积,耕地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得当,可为村民提供农产品,解决温饱同时创造经济效益,达到良性循环。所以说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我们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设计意图】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让学生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第三环节:课堂反馈、小结

【总结】我们的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布置作业】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我能做什么?

篇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在教学中,注意抓住生产力发展及其对人地关系的影响这条主线,用两圆圈的那个人地关系示意图来解释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的特点,以及这一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2、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意识到了自然环境的存在及其演变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去,由于人类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为求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视自然规律,其结果是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目前的温室效应、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无节制地利用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因此,只有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尊重自然规律的必要性,才能使他们的行为有利于人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演化。其次,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相互影响性。

不足之处:

因为本内容知识比较抽象,应该以习题的形式让大家学习,这样才牢固。

改进措施:

篇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提到: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政治、经济、宗教关系都是受其支配。宗族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一种,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徽州文化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避难的人们多为整族迁来, 屯聚成村, 因此宗族观念很强烈, 籍贯的归属对每一个徽州人都很重要。即使不是在徽州出生也不忘原籍在徽州。朱熹生在福建, 而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徽州人都认为他祖籍徽州歙县;胡适寓居他乡几十年, 写自传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安徽徽州人”。宗族制度的重要在徽州宗祠的修建中也可见一斑。徽州各个宗族对祠堂的修建都很重视。宗祠是徽州最高大、最辉煌的建筑, 也是各个村落的心理中心。用于祭祖、商议大事、也做娱乐活动等, 呈坎的罗东舒祠更是以大而精闻名。

随之而来的是中原的文化, 也把风水等观念带入了徽州以及中原地区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这些来自中原的观念不断地同化着这里的原著居民——山岳人,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原人也慢慢被同化, 最终两者合二为一, 成为徽州人, 徽州的文化也就此产生。徽州的古村落都是按照风水在布局的, 不仅村落的整体布局如此, 民居中也有很多体现风水的细节, 比如呈坎村中的“泰山石敢当”“辟邪镜”“内八字的聚财墙”等等。在潜口我们也看到了民居的宅门斜开, 以斜辟邪的说法等等都有所体现。

中原人的入迁带来了文风鼎盛的徽州, 徽州人坚信读书是天下第一等要事, “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 往外一丢”, 徽州的男孩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往异地求学或经商。考中功名, 继而入朝为官, 被徽州人认为是成才的重要途径。在屯溪老街的三雕店铺做访谈的时候, 很多都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景象。还有三种出现的频率也非常的高, 包括在西园的砖雕上也有见到, 就是姜太公垂钓, 文王访贤, 三顾茅庐的故事, 很显然在徽州人们的心目中为朝廷做事、为社稷出力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也是光大门楣的很好的途径。

也正是因为这样, 商是儒商, 医是儒医。徽州地区人多地少, 人民生活较为贫困, 而因为得天独厚, 盛产木材、茶叶等, 再加上临近地区为浙江、江苏等商品经济发达地区, 为徽商的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徽商的活动范围基本遍及全国, 所谓“无徽不成镇”也就是说徽商无所不至, 为很多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徽州商帮大异于其他商帮的重要特色是“贾而好儒”, 徽商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 信奉“读书好经商好, 效好便好”, 文化素质的提高给徽商的经商活动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把古代文化中的谋略等化为经商的有力经验, 使徽商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独领风骚好几百年。

徽州文化受到新安理学的影响很深厚, 他们是天人合一论的主张者, 讲究和谐发展的思想, 古徽州的人们从来就有一种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指导他们的生活。比如,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封山育林的习惯, 游览期间也有所见闻。而众川河岸上的“公禁河鱼”更是体现徽州人民对生态经济的自主约束力。还有呈坎村的燕翼堂, 它的天井下依次有沙, 鹅卵石, 木炭, 对水过滤作用, 说明当初的人们依然有了环保意识。而在现在的村民的生活中, 我们也找到了生态文明的痕迹。在入户调查中, 我们发现, 生活条件较好的住户, 家中有一台沼气转换装置, 把家中厕所所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送入气灶, 加热食物等。

篇4: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标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课标内容进行解析,结合图文材料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及相应的人地关系;结合图文材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出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不同。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该教学设计为本节的第1课时。本章编排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后、区域地理之前,既是对之前知识的总结升华,又对后续知识起到引导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体现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地理核心思想,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情感的升华。本节内容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从过去、现在、未来不同历史时期阐述人地关系,列举人地矛盾引发的环境问题,试图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能通过给出的资料归纳并总结相关知识。学生处于信息发达的社会,互联网使用普遍,具有很好的查阅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可以自己或合作完成查阅资料、编辑资料等工作。由于大部分学生生长在城市,对城市环境问题有切身感受,但对农村环境问题较陌生,需要给予一定说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对学生来讲较陌生,需要教师运用图文材料予以说明。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知道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对比说出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分析人地关系思想及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提高分析归纳、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查找、分析材料,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推选代表介绍全球性环境问题,锻炼整合信息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难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原因;环境问题的成因。

六、教学过程(表1)

篇5:《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说课稿

教学“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的内容时,可将人地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也可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顺思路、掌握要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难点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对玛雅文明的案例分析,教学时可根据需要替换,或鼓励学生探究某个案例。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工业革命时期,是人类征服自然导致人地关系恶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环境问题案例很多,教师可激励学生举例。在分析图6.7时,学生除了得出开垦荒地引起恶性循环的知识外,还可通过自己在图中找答案提高读图能力,也可将图6.7作一个变式。

在学习环境问题时,教师可自己或鼓励学生声情并茂地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然后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们虽然富有了,但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下降了。

在了解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先污染,后治理后,可激发学生讨论:“我国能否借鉴发达国家的这种模式来发展?”

篇6: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本条“标准”属情感、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是使他们“领悟”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落实在学生个人行为的变化上。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一)讲清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本节主要从人地关系这个传统问题入手,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质。归根结底,人与环境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不协调,则出现环境问题。教学内容编排将按照追溯人地关系的演变(过去)──环境问题的表现(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未来)这样一条主线展开,重点把握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及理解人地关系。

(二)教会学生判读联系框图和生产流程图。对于填充型的因果联系框图,要先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有关的因素归为若干组,再在组内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或提示,结合所学的知识,把它们的因果关系理顺,最后检查整个框图的关系是否合理。对于已经给出的完整的因果联系框图,要把握住主导因素,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对于生产流程图,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把握中心环节,系统地理解整个生产过程,用工农业区位等知识分析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

3.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联系框图和生产流程图提高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一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人地关系的实质。

七、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整体思路

导入新课

(以视频形式导入新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引出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

学习主题一:过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以动画形式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

学习主题二:现状(直面环境问题)

(以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说明人地关系实质;以因果联系框图培养学生判读方法,了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图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京都议定书》为引子说明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学习主题三:未来(可持续发展)

(展示“可持续发展示意图”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以材料分析形式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课堂反馈、小结

(以漫画来考查学生能否挖掘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后果及解决措施)

十、知识框架

十一、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世界环境问题”,思考视频的内容反映了什么事实?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地理问题?

【小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系列环境问题陆续产生,这些都是由于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引致的。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学习主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承转】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时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活动1】观看FLASH动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教师总结】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设计意图】以动画形式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学习主题二:直面环境问题

篇7: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内容摘要: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知识点通常比较零散,不同的区域内容共性方面不明显,同时,与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内容联系不紧密,人地关系的思想表现得不深刻,因此,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理清知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人地关系思想,最终达到与高中必修内容之间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关键词:高中区域地理教学 人地关系思想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孤立地讲述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地理要素,罗列事物、堆砌地名的现象。当然,这与市面上出现的教辅资料不无关系。然而,这种忽略地理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不重视认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八股”式教学,与高中地理本身强调的人地关系思想不相吻合,也是很难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尝试了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突出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揭示各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人地关系结构网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指导思想和依据原理

首先,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与编码储存在大脑中,待需要时提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越能表现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线索,就越利于储存和提取。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 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

第二,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的诸矛盾中都有起决定因素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

第三,就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而言,任何地区都存在着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区域分异,从而形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些都使我们能够将看似零散的内容贯穿起来,找到它们之间或鲜明或隐含的内在联系。

第四,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区域地理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为此,就要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新构组教学内容框架,建立一个人地关系的结构体系。

二、操作方法和教学要点

1.教材处理和教学内容设计

(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特征是以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的。故而往往从这里入手,按照各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即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发)的和最具特色(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并以此追寻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教材是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的。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

(2)理清知识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明确了区域的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后,就要按照区域地理的综合性,找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经济地理各生产部门间以及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个相关的知识系列。

如:《巴西》一章是以“热”和“大”为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形成了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两条主线,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3)贯穿人地关系,建立网络结构

一个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结构体系。这正是新教材教学原则、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域地理结构教学的主体核心。因此,要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题,将知识系列与知识系列归类连网,找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的教学结构。仍以巴西为例,将上述内容横向归纳,就会清晰地表现出这一结构体系。

2.教法选择和教学过程要求

(1)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首先要以充实的地理事实材料为依据,使地理知识“理”性的认识建立在足够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之上。为此要充分运用文字、数据、表格、图象等资料,以及投影、录像、电脑动画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2)设置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

区域地理知识点、线、网的建立,实际上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三个步骤,这里还必须有教师启发引导的连续性问题。它是控制学生思路,训练逻辑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极重要环节。问题的设置应将整体教学内容串联,环环相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问题的切入既可由基本点出发,推衍出相关的知识,也可以逆向联系,追本溯源。

总之,丰富的资料与精心的设问,往往前后呼应,相辅相成,使学生形成一种在地理事实基础上的感知、理解、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式学习。如: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及影响下的农业生产,就是通过一系列资料与问题逐步得出的。

(3)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区域地理丰富的内容还决定教学方法的多样和课堂活动形式的不同,其中尤以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区域位置和地理事物的分布应进行读图填图的训练;分析综合地理事物特征和成因可采用分组讨论;探讨区域发展的方向、途径可进行“地方官”角色的扮演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树立观念。

(4)教给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整理归类,纳入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个原有的知识系统就是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只有懂“理”才能晓“地”。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结构去分析解决问题。

(5)采用纲要信号的板书结构

这种板书一般可分为文字框架式和图象符号式两种。前面谈到的巴西属于前者,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图示的中国农业,是以图像符号表明我国三大农业区的自然条件、经营方式、作物种类、优良畜种等方面的知识,是在学习完中国分区地理后复习中使用的。课堂上边复习边画,形象直观、高度概括,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

前面已经谈及,学习区域地理不仅是掌握区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区域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因此每学习一个区域,都要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线索,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否协调,评价人类活动是否合理,注意从中借鉴有益经验和失败教训,探讨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三、教学意义与优势

实施上述区域地理人地关系结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利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人地关系的结构教学贯穿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建立点线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提高了观察能力、利用图表的技能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罗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3.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和陶冶。人地关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结构网络的建立,使学生自始至终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资源、人口、环境观的教育。通过评价、分析区域问题和发展途径,更能使学生从小树立人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念。

4.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5.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区域地理知识的系统、简化,板书的条理、精炼,使学生理解得快,记忆得牢,同时也使教学时间大大缩短,而知识容量和深度却大大增加,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时间一般可缩短到原来的2/3甚至1/2。实验班的学生平均成绩由70分左右提高到80分以上。

6.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之内涵,找出诸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科学精致的板书。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促进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8: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关键词:乡村聚落,人地互动,空间形态,发展策略,苏北地区

1 前言

乡村是人类最古老的聚落形式,也是当代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形成了形态各异的乡村聚落。自古以来人类就存在着生产和生活这两种生存方式,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联系,形成了人与地的互动[2]。就农耕地区而言,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为田地,而从事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村落。在不同的历史地域条件下,生产和生活这两种活动之间的不同联系产生了相应的村地关系,进而形成了对应的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可见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是人地互动的产物。

苏北地区的乡村聚落类型多样,正处于快速迭代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江苏省为振兴苏北地区也提出要加大对该地区小城镇和乡村环境建设的组织推动和资金投入力度。因此研究苏北地区乡村聚落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实地调研了苏北地区多个乡村聚落的基础上,从人地互动角度研究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并根据不同类型乡村聚落的特点,提出相关发展策略,以期为新时期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帮助。

2 三种典型类型

苏北地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和盐城这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865平方公里。经济较苏南来说欠发达,但就全国而言仍处于中上等水平。农业发展程度高,人口密集,人地互动频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自然环境下,人地的互动使得乡村聚落形成了多样的村地关系及空间形态。通过实地调查将该地区的乡村聚落概括为三种典型类型:团块状“地围村”型、散列状“村含地”型和条带状“村围地”型。选取各类型的典型区域,绘制农户点状图(见图1、图3、图5),并通过GIS软件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村庄的空间分布密度图(见图2、图4、图6),更直观地反映出村庄的空间分布和集聚能力。

2.1 团块状“地围村”型

团块状“地围村”型乡村聚落的居民点呈团块状布局,村庄密度小而农户密度大,集聚能力较强(见表1、图1、图2),主要分布在徐州、连云港大部和宿迁西北部地区。单体农宅多为有院墙围合的合院,各合院按一定的规律排布,院落之间的间距较小,形成团簇状或方块状的空间形态(见表2)。农宅集中布局在一起,农田在村庄外围,村与村之间的分界明显,形成“地围村”的村地关系。

图1团块状“地围村”型村庄农户点状图(调研地区:徐州市丰县师寨镇)

图2团块状“地围村”型村庄空间分布密度图(调研地区:徐州市丰县师寨镇)

图3散列状“村含地”型村庄农户点状图(调研地区: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

2.2 散列状“村含地”型

散列状“村含地”型乡村聚落的居民点呈散列状布局,村庄密度较大而农户密度小,集聚能力较弱(见表1、图3、图4),主要分布于宿迁中东部、连云港东南部和淮安地区。单体农宅也多为有院墙围合的合院,院落排布较为松散,在南北方向上的间距较大,从而形成一部分田地。按照排布的规律将其分为规整散列状和自由散列状(见表2)。大面积农田在村庄外围,小部分农田在村庄内部,村与村之间的分界不是很明显,形成“村含地”的村地关系。

2.3 条带状“村围地”型

条带状“村围地”型乡村聚落的居民点呈现沿河流或道路条带状分布的局面,村庄密度大且农户密度也较大,没有集聚性(见表1、图5、图6),主要分布在盐城的广大地区。单体农宅多以主房和配方呈“┏”或“┓”形布局,形成没有院墙围合的类院落空间。河流将田地划分为“井”字形网格,沿河流分布的村庄也形成相应的空间形态,根据河流走向将其划分为横向条带状和纵向条带状(见表2)。在某些河流或道路的交汇处会形成规模较大的村落,呈现菱形状的空间形态。村与村之间没有明显分界,形成“村围地”的村地关系。

图4散列状“村含地”型村庄空间分布密度图(调研地区: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

图5条带状“村围地”型村庄农户点状图(调研地区: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

图6条带状“村围地”型村庄空间分布密度图(调研地区: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

3 人地互动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既然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是人地互动的产物,那么“人”与“地”就是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两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从中获取各种资源,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的演变也深刻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空间特征和地域差异[2]。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与“地”的互动达到一种平衡,就会形成相应的村地关系和空间形态。当“人”和“地”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各自系统内的变化,进而引发人地互动的变化,那么村地关系和空间形态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3.1 人地互动的第一阶段——乡村聚落的形成

3.1.1 人——人口迁徙

人口是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明初全国性的大移民给苏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人口。徐州等西北地区主要受山西“洪洞县移民”的影响,而盐城等东南地区的移民则主要来自苏、松、嘉、湖、杭等江南地区,史称“洪武赶散”。徐州等地至今仍流传着不少关于先辈来自山西“大槐树下老鸹窝”的说法,而很多盐城人也都说祖上来自“苏州阊门”,这些都体现了明初移民给这一地区留下的印记。人口的迁徙使得迁入地人口增加,从而促使新的乡村聚落的形成,但其在形成与融合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迁出地聚落形态的影响。例如从徐州等地逐渐形成的围合院落中可以看到北方四合院的影子,而盐城地区无院墙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江南地区的影响。

3.1.2 地——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条件

乡村聚落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人的一些主观因素,但更多的是受当地环境的限制,因此环境是影响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因素。苏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只在北部有少量山地,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大致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南的盐城及部分淮安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的徐连宿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

徐连地区全年日照充足,地表水、年降水量较少,适宜旱作为主的农业生产,耕作半径较大,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的劳动量较少,客观上就可以允许耕地距离村庄较远,村庄密度较小。由于地表水较少,人们的生活用水主要靠井水,另外村庄里会开挖一些池塘用以蓄水,因此逐水而居的特性使得聚落在形成初期就具有较强的集聚性。宿淮地区位于里下河平原北部,地表水、年降水量较多,适宜一定量的水田耕作,因此耕作半径较小,农宅周围会有一些便于耕作的田地。生活用水受河流分布的影响较大,聚落在形成初期较为分散,集聚性不强。

盐城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清时期,该地区以盐业为主,由于受黄淮水患的影响,乡村聚落多集中在高地上且以简易的草房为主,至今在一些大河两岸的高地上还留有集中布置的村庄。第二阶段为清末之后,由于历史上的黄河夺淮使得海岸线逐渐东移,盐业逐渐衰落,清末就有不少盐民开始私自垦田。到民国初年,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在盐城地区大规模废灶兴垦,各盐垦公司的河网化、条田化工程使得该地区形成“井”字形河网结构,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初期种植水稻淋盐用以降低土壤盐分,然后再栽种棉花,至此该地区的生产活动由熬盐转变为农耕。基于节地、近水、日照等原因,农宅分布于东西向河流的两侧,村地关系发生改变,形成了条带状空间形态的雏形。

另外地理环境对单体农宅也有一定的影响,徐连宿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相对低些,冬季温度较低且受北风影响较大,因此农宅多形成封闭的院落抵御冬季的寒风,院落的进深较大以便于获得更多的日照。而淮盐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相对较高,冬季温度较徐连宿地区稍高且受寒风影响较小,因此农宅大多没有院墙,半封闭的院落进深较小。

3.2 人地互动的第二阶段——乡村聚落的发展

3.2.1 人——人口增长

在人地互动的第一阶段,人口密度较小且增长缓慢,乡村聚落形成相应的规模并缓慢发展,人地达到一种平衡,形成最初的村地关系和空间形态。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原有乡村聚落的规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人地平衡再一次被打破,乡村聚落快速发展,村地关系和空间形态面临新的变化。因此,人口的增长是乡村聚落发展的内在因素。人口增长的差异导致各地区形成不同的人口规模及密度,而人口的规模及密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宿淮地区的人口规模及密度都低于徐连地区,没有足够的人口数量,也就无法形成规模较大、集聚性较强的乡村聚落。在盐城地区,人口密度大的乡村聚落已经沿河道发展成“井”字状的空间形态,而人口密度小的乡村聚落因不具备在纵向上发展的人口数量,所以依然呈现横向条带状的空间形态。

3.2.2 地——地形、水文、道路

人口增长迫使聚落发展,但发展的模式却受“地”这一因素的影响。对于徐连地区来说,聚落发展受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大,人们新建住宅时更倾向于靠近道路以方便对外联系。据此将乡村聚落的发展模式总结为中心外扩型、跳跃发展型和线性延伸型三种类型(见表3)。

中心外扩型:乡村聚落附近不具备能吸引其朝某一方向发展的因素,因此村落的发展大多是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向外围均衡扩散,没有主要的发展方向。随着村落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村落内部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村级道路,聚落进一步沿道路发展,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团簇状空间形态。

跳跃发展型:乡村聚落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会分出一部分人口在附近建立新的村落,若周围没有显著的影响因素,那么这两个村落就会按中心外扩型模式进一步发展,形成距离相近的两个团簇状村庄,有的最终连成一片,形成不规则的团簇状空间形态。

线性延伸型:乡村聚落与道路的关系较为密切,交通便利成为吸引村落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内部或外围有一条村级道路穿过时,村落的发展往往沿道路向两边延伸;当附近有镇级道路时,村落的发展往往向道路方向延伸,有的甚至横跨道路,在另一边继续发展。由于有特殊因素的吸引,这两种乡村聚落均容易形成方块状的空间形态。

对于宿淮地区来说,水田面积增加使得耕作半径减小,耕作半径成为影响乡村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气候、地形及风俗等因素也对乡村聚落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将乡村聚落的发展模式分为侧边延伸型和跳跃延伸型(见表3)。

侧边延伸型:乡村聚落形成初期规模较小,农宅大多三五成行,新建农宅多在原有农宅的侧边选址,受日照、通风及建房风俗的影响,新建农宅的前后院墙要与相邻的农宅一致,形成整齐的行列式,乡村聚落的发展为向单边或两边延伸。

跳跃延伸型:随着乡村聚落的发展,需要开垦更多的田地来养活增长的人口,当聚落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出于减小耕作半径的考虑会分出一些人口在附近建立新的村落进行延伸发展,另外有一些村落是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进一步向侧边延伸,也会在附近另起一行延伸发展。

在乡村聚落的发展过程中,地形会影响聚落形成的空间形态,受地形影响较小的聚落会形成规整散列状的空间形态,而受地形影响较大的聚落则会形成自由散列状的空间形态。

对于盐城地区来说,历史上的垦田工程形成了交错的河网结构,特殊的地形及水文条件成为影响乡村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将其分为横向延伸型、纵向延伸型和交叉外扩型(见表3),这三种类型往往具有时间上的顺序。

横向延伸型:“井”字形河网将田地划分为若干块,出于充分利用土地及便于取水的考虑,房屋的选址多靠近河道。由于需要充足的日照,聚落多形成于东西向河流的两岸,当聚落发展时就会沿河流横向延伸,形成横向条带状的空间形态。

纵向延伸型: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沿东西向河流发展的聚落趋于饱和,这时在南北向河道的两侧就会出现一些散户,当聚落发展时就会沿河道纵向延伸形成纵向条带状的空间形态,而在整体上则会呈现“井”字状的空间形态。

交叉外扩型:某些具有优势区位因素的地区人口规模较大,而沿横向、纵向河流两侧布置的乡村聚落都趋于饱和,这时就会在河流或道路的交汇处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较大的村落。这些村落比较容易形成菱形状的空间形态。

3.3 人地互动的第三阶段——乡村聚落的停滞与转型

3.3.1 人——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农业生产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农村新一代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城市或城镇工作并定居,在乡村聚落中留守的多为老弱妇孺,乡村聚落发展停滞并产生空心化现象。而留在乡村聚落定居的年轻人大多对原有住宅进行翻建使之更适合现代化的生活。因此村庄规模停止外扩,转而在内部进行自更新。可见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乡村聚落规模发展停滞的主要因素。

3.3.2 地——农业生产多元化

新的时期,家庭生产逐渐落后,农田的规模化经营及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同时农作物的类型也在调整,经济类、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作物比重逐年上升,农业生产趋于多元化。土地的集中使得少部分人获得大部分土地的经营权,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因而具有更多的选择,人们不再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小型加工业、养殖业等一些非农产业也在乡村聚落中出现,一些村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原有的乡村聚落已不适于新时期多元化的发展,随着人地的进一步互动将形成新的村地关系和空间形态。

3.4 适于现阶段人地互动的乡村聚落发展策略

人地的互动导致了乡村聚落的发展演变,在现阶段人地互动产生了新的变化,原有的聚落形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因此需要发展新的乡村聚落形式。随着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将分散的人口集中起来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许多地方也都新建了集中居民点。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及对自身实际情况的忽视,一些地方盲目地进行村庄撤并,破坏了原有乡村聚落的空间肌理。村落空间的调整应该是渐进过程,村庄撤并还需谨慎,要符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另外乡村聚落的空间肌理是人地互动在该地区的印记,具有地域性特色,应该予以重视。例如盐城地区乡村聚落的条带状空间形态就体现了历史上“废灶兴垦”运动给这一地区带来的影响。因此要基于各自人地互动的特点,因地制宜的提出符合新时期乡村聚落发展的策略。

对于团块状“地围村”型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大,集聚性高。应该主要加强中心村建设以带动周边乡村聚落的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散列状“村含地”型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集聚性较差。应该适当的进行村庄撤并,对原先的农宅用地进行复垦,将零散的农田连成一片。对于条带状“村围地”型乡村聚落,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没有集聚性。应该适当的规划集中居民点,加强城镇建设。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取适当的发展策略进行村落空间的调整,同时应该注重对特色乡村肌理空间的保护。只有在遵循人地互动的基础上,才能使乡村聚落的转型与发展更符合新时期的需求。

4 结论

人地互动是乡村聚落演变的根本因素,它存在于乡村聚落形成、发展、停滞、转型的各个阶段。现阶段人地互动正在发生变化,乡村聚落面临转型,当人地互动趋于平衡时就会形成新的村地关系和空间形态。从人地互动角度探讨乡村聚落的村地关系和空间形态,能为新时期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转型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岚,刘大威.2012江苏乡村调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张秀清,周巧姝.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院报,2009(4):64-67.

[3]薛力.乡村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C]//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小城镇规划,2005:743-752.

[4]朱彬,马晓东.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J].人文地理,2011,26(4):66-72.

[5]李全林,马晓东,沈一.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2,31(1):144-154.

[6]朱彬,张小林,马晓东.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4):453-459.

[7]赵之枫.乡村聚落人地关系的演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9):299-303.

[8]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QZZN论坛_广东公务员考试全攻略下一篇:教师节经费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