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2024-05-11

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精选6篇)

篇1: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一)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

我国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将教育定义划分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的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

二、教育概念的演变(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原始性;(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一)学校的产生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教育形态

(一)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社会化。第三,教育生产化。第四,教育民主化。第五,教育国际化。第六,教育现代化。第十,教育多元化。第三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联系,即作为“状态”的系统要素

(一)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指的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三)教育中介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二、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即作为“活动”的系统运行要素(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2)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

(3)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关系。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问答法的步骤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l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三、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56年以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1913~)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J.S.Bruner,1915~)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P.Lengrand,1910年)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

自1972年以来,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把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创造性地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中加以具体化。1975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详细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在对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人探讨之后,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第三节 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第四节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2)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3)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4)系统方法;(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二、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文献法;(3)调查法;(4)实验法;(5)比较法;(6)个案研究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与生产力(一)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二)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三)教育优先发展其基本含义有两个:第一,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高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第二,教育发展要优先于社会其他行业或部门而先行发展。

二、教育与生产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基础 一方面,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这体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第二,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者削弱一消解作用。第一,在通常的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第二,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第三,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进步理论,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加速变革的作用。

(二)教育与政治制度

1.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第一,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第二,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影响着社会风俗、道德风尚和思想潮流。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得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二)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三)学生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四章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一)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第三节学校教育在个俸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三、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2.初中教育的

篇2: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一、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

一般认为直观教学是教育技术的先声,并把美国20世纪初期兴起的“视觉教学”运动作为教育技术专题研究的开端,并由此掀开了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序幕。

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美国可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主要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但都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相关,在这期间,媒体教学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教学系统方法逐步融合为一体。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已逐渐成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领域和学科。其演变过程如图所示。早期的各个化教学

二、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人们对教育技术比较认可的是1994年AECT对教育技术新的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一)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能及时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

(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根据AECT’94的定义,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三)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1、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2、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各种学习资源并不总是能够促进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地综合利用。教育技术中的系统方法是一个计划、开发和实施教育的自我纠正的、逻辑的过程。其步骤为:(1)阐释和分解既定的教育目标;(2)分析满足目标所需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3)制定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4)安排教学顺序;(5)选择教学媒体;(6)开发和确定必要的学习资源;(7)评价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8)修改策略和资源直到有效。

3、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而教育的效果是在教育控制的作用下取得的,所以要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就要实现对教育的最优控制。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4项:(1)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2)选择和使用最优教育效果的测度;(3)选择和采用最优的教学活动;(4)选择最优的环境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特征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类从事教育活动的手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进而也对教育活动本身产生了诸多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突出“现代”二字是为了更多的探讨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取现代科技成果、系统理论和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性,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许多专家在学习研究AECTl994年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定义:“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如下特征:

1.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3.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4.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

国际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三大领域:教学设计、远距离教育和多媒体教学。

1、教学设计。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有很大的变化和新,教学设计是在满足信息社会对教学效率、效果等急切的需求中应运而生的。所谓教学设计就是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而当其作为教学工作中的最基本环节时,则需不断更新一些新概念,包括教学系统观念、教学信息念、教学反馈观念、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和教学整体优化的观念等。

2、远距离教育。帕尔顿(perraton)在1986年把远距离教育定义为“这种教育过程有一大部分授课由一个空间和时间上与学习者分开的人进行”,此人与学习者的联系,则通过各种通信媒体和辅导的方式实现。虽然印刷媒体仍是大多数远距离教育体系中的主要交流渠道,但其他媒体的引入扩大了学生与中心交流的可传性。面对面辅导、电话辅导或师生间更为复杂的交流方法,补充和促进了教学过程,电报、电话或微机网络则可拓宽学生之间的交流环境。然而,健全的组织结构之重要决不亚于对最佳媒体及其使用方式的选择,对于管理不同信息,帮助学生消除障碍及学习过程的孤立感以及维持后勤与行政工作等,都需要建立完备的结构。

3、多媒体技术。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系统,它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更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采用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可以和通信卫星、光缆传输系统等现代化通信手段相结合,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与任何其他的技术一样,它的发展也要遵循从低到高、从简到繁、从幼稚到成熟的规律。例如,多媒体系统必须在综合信息传输网和大型多媒体数据库的技术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制中,综合考虑多种信息的实时处理、预测到合作者做出各种反应和选择的可传性、解决多媒体信息的时空同步问题等等,都是多媒体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1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科学理论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统称为系统科学。近几年来,三论的许多原理被广泛运用在教育系统分析、课堂教学的信息加工、反馈与控制等方面。在教学设计中,常用的三种理论基础有三对相关概念和三个原理:三对相关概念是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状态,三个原理有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20世纪50至60年代期间,系统方法在美国军事、工业、商业、空间技术等领域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成功应用实例的推动下,系统方法也在教育界日益受到重视。60年代末期至今,许多教育技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际的研究,逐渐形成教学系统方法,并应用于各层次的教学系统的设计之中,从而建立起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到70年代,由于系统方法在教学媒体设计、个别化学习过程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媒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设计三者综合为一个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技术领域。

二、传播理论

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用传播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解释教育现象,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是它对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的归纳。由于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所以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条件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同时力图从对操作条件反射研究中总结出学习规律,由此重视强化作用,提出强化原理和程式,认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按合乎要求的反映次数以及各次强化之间的时距的适当组合而做出的各种强化安排,因此,形成了学习与机器相联系的思想,制造了教学机器来实现“小步子呈现信息”,“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部刺激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在内部构建其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这就使认知学习理论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迈出的决定性一步。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重视和尊重,任何正常儿童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并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丰富人性的形式,而人际关系又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习中创设了“接受”的气氛,从而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为此出现了三种教学方法:随机进入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由此,教师的主要任务由单方面的灌输知识转向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这个任务主要包括制作软件、提供学习指导、执行教学计划等。

四、教学理论

对教学过程性质和规律的认识以及如何基于教学过程基本性质、规律的认识、基于对人类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来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开发新的课程,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则是教学理论所要研究的内容。

各种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学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各子领域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学理论各个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支持。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充分考虑本学科的性质,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积极借鉴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把它们作为自己重要的理论基础的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信息科技逐渐在教育领域普及,以及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在教育技术领域运用,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一)我国电化教育名称的产生

20世纪20--40年代,在新兴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批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纷纷远渡重洋,他们接触到当时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幻灯、无声电影、广播等,认为这些手段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当时文化素质普遍很低,甚至是文盲的广大国民的教育,因而积极引入到中国,为当时的国民教育运动服务。

1919年开始有人运用幻灯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进步的标志。电化教育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并推广沿用至今。当时的电化教育专门指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

自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内涵作过多次界定。受国外教育技术的影响,8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领域出现了名称的争议,并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辩论,经过全面的讨论,大家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为了便于开展国际交流,对外一致使用教育技术的名称,;考虑到电化教育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已有较长的实践历史和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内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个名称并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关系

“教育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国外,现已在我国正式使用。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从概念的本质上说,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是相同的,两者都具有应用学科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两者的特点、功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

但是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教育技术指的是所有的学习资源,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要素;而电化教育所涉及的则主要是利用科技新成果发展起来的声、像教学媒体。由此,在处理问题的方法方面,教育技术主要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它所考虑的是整个教育的大系统,即“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能运用于教育系统的不同的层次,可以是教育规划方面的宏观问题,也可以是课程开发层次的问题,还可以是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电化教育虽然也用系统的方法来考虑、处理问题,但它的重点放在电子传播媒体的选择、组合和应用的小系统。当然,电化教育有时也涉及到较大范围的问题,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大、中系统的其他因素作为不变条件,而主要去研究小系统的控制和变化效果。

如此看来,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部分,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是注重现代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性的教育技术,是狭义的教育技术。因此,尽管“电化教育”这一名称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和很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用“教育技术”来取代它,则是必然的趋势。

二、我国今后的教育技术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针对国外教育的趋势看我国教育技术实际,我国今后的教育技术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教育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不应限于一些零散的教学软件的制作和几次媒体的使用。应针对各学科的特点,开发和设计软件,使其达到一定标准,并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对象特点等因素,完善教学设计方法,这些需要在一定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

2、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教育的研究。继续开发这两种教育,在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软件制作水平的同时,注意卫星电视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及时找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农村电化教育工作的研究,这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3、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应利用辅导、模拟、练习等多种形式,注意软件的人工智能化研究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特点;在计算机管理教学中,不仅使计算机成为一种管理工具,还应注意网络建设等问题,加强信息资源存储还原技术和软件制作方面的研究,提高多媒体系统的易操作性。随着有线电视、电话等通信设备的加入,有效提高所有媒体融于一体,实现更高学习效率的研究等都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4、教育技术学科的自身建设。一门学科的成熟,不仅在于它对社会生产的指导作用,更在于其自身的完善。成熟的学科的基本概念是简洁的,由概念组成的规律也是简洁的。概念和规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其成为一个简洁完备、和谐的体系。这不在于是“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的名词之争,而在于概念的一种内在完善,在于由概念形成的规律能对电化教育现象和过程做出解释、控制和预测。这就要求研究中应用科学方法形成概念和规律,借鉴国外经验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简约现有概念和规律,使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并及时注意各种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任重而道远的。

总之,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一定要在新的形式下,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电教系统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财力资源,逐渐实现由集中教学向个别化教学的转变,建立和完善教育科学研究的工作体制,通过引进和合作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卫星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教育技术专家介绍

南国农教授,1920年生,江西清江人。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于1953年来西北师范大学任教。曾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电化教育中心主任,电化教育系主任。现任电化教育系名誉主任、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兼任华南师大、陕西师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师大、南京师大、江西师大、河北大学、新疆师大等10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是全国电教专业教材和丛书编委会主编、《电化教育研究》主编、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电化教育协会顾问、甘肃省教育协会副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南先生自1978年以来,致力于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他在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何克抗-本人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奖,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1997年月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目前是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ICE)第一副主席,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著名刊物JCAL(JournalofComputerAssisted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编委。

乌美娜,教授,1939年生,浙江人。

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在物理系、电子学系、教育技术系从事普通物理、物理教法、电子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及教育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工作。曾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1981年以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ss、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ETV Network of Stanford University 做访问学者,1988年在日本东京学芸大学等高校任客座研究员。曾多次作为中国专家或顾问参加教育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学术活动。

先后承担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国家、省部级等科研攻关项目并多次获奖。兼任高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理事,中国电教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开放教育》、《中国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研究》等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开发、评价与管理,远程教育及教育电视。黄荣怀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实验室主任。1996.9-2000.7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学系教育技术专业在职博士生,师从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于200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育、协作学习、保密通信。开设模糊数学、泛函分析、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课程;目前指导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多媒体信息网络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方向)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

黄荣怀,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于湖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青少年保护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专家组组长,《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中国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和期刊的编委;曾任第六届、第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

徐福荫,教授,1944年8月出生,广州人。196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本科, 1981年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1985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教育电视、计算机教学、教育传播、教育评价等。

篇3: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差生”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高频词, 在教育学研究的著作中, 在教育学家们的论述中以及在教师和学生们的言语中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词语了。在词典的定义中, “差生”的定义为不能按规定完成学校作业或学习成绩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 (《教育大辞典》) 。还有的词典定义为后进生或者学业不良的学生。人们用这个词的时候基本上是贬义的, 带着强烈的价值判断和评价色彩, 指代那些前途无望的青少年。这种标签化的称谓带来了教育上的不良影响, 促使学生把不良行为合理化, 剥夺了这些学生一些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一般来说, 人们会把差生归纳为由学生个人因素造成的, 是教不好的, 教师可以因此推卸责任。

国外学者对“差生”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英国心理学家施奈尔 (F.J.Schonell) 从智力角度探寻差生的概念, 日本心理学家羽生义正把“差生”称作“学习不良者”, 苏霍姆林斯基则把“差生”称作“后进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等等。国内教育界逐渐意识到“差生”的标签伤害到受教育者的尊严, 于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 又有了“后进生”、“困难生”这些概念。“后进生”指学习或品德、行为按正常要求暂时落后的学生, 即“后来进步”之意。“学困生”狭义的概念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 但学习成绩低于能力潜能的期望水平, 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学生 (卫娟娟, 2007) 。学习和品德都未达标的称为“双困生”。这样的称谓不仅仅是多了一些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分析, 带了一些人性化的色彩, 这种概念的变化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不把学生学习成绩落后、行为有问题直接定性为差生, 只是说明这些学生在这些方面有困难。有困难的意思就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教育理念已经从简单的对人进行优劣区分到对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

后来“弱势群体”这个概念又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这是来自社会学的概念, 国外研究得比较早。在欧美国家有关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文献中, 主要是从丧失劳动能力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两方面对弱势群体进行界定, 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福利制度中他们属于“依赖人群”。弱势群体 (vulnerablegroups) 主要指那些在社会生活中比较脆弱和易受伤害的群体。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丧失或没有劳动能力, 普遍缺乏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经济收入 (王海东, 2009) 。因此, 他们理应获得社会和国家的帮助、保护和服务。我国政府第一次正式使用“弱势群体”一词, 是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当时考虑的主要是农民工、城市下岗职工等低收入群体, 表现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把弱势群体界定为: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 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这是从广义上来看的定义。从狭义上来看, 学者们也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对弱势群体进行各自的界定。有的从个人贫困角度 (钱再见,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 , 有的从资源分配角度 (李学林,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 , 有的从社会地位角度 (沈立人, 《中国弱势群体》) , 有的从能力角度 (邓伟志、苏红, 《关于弱势群体问题》) , 还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弱势群体进行定义。总的来说涉及到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处于劣势等方面。

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从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到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及学者们的研究, 再到高校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产生, 反应了高等教育理念的一种进步态势, 更加关注教育的公平公正, 更加以人为本。罗尔斯认为, 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 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 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处于较不利地位的人们。有位专家说:你不一定在弱势群体之外。关心弱势群体就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怀。

二概念背后的理念和意义

从“差生”到“弱势群体”, 概念演变的背后伴随着教育的实践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西方国家对残疾人教育的探索和“全纳教育理念”的形成。美国政府早在1965年就颁布“提前开端”计划。该计划就是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 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负责的学前教育。开端计划10%的费用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培养。根据李霞 (《美国全纳教育之研究》) 、佟月华 (《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进程》) 等学者的研究, 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 即回归主流运动时期、以普通教育为首时期、全纳教育时期。

199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 会上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这一理念, 该理念的核心是:教育是一项人权, 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教育体制不应该排斥、歧视任何人。可以说, 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教育公平。全纳教育是基于这样一种价值观, 即悦纳由于性别、民族、种族、语言、社会背景、教育成就水平以及残疾所产生的多样性。

据1996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调查, 有78%的高校为1995年秋季入学的新生提供至少一门关于读、写、算方面的补习课程, 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高校和两年制公立高校都为在校学生提供相关的补习课程。有29%的大学新生需要补习至少一门有关读、写、算方面的课程, 特别是数学方面的课程。

哈佛大学崔凤鸣博士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哈佛大学在为残疾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上有着更为人性化的理念。例如为聋人学生设计专门的宿舍设施, 门铃和电话铃都是发光的, 而不是发声的。盲人学生有专门的辅导人员协助其记课堂笔记, 通过盲文设备交流。很多盲人学生从小就接受了定向训练, 可以独立越过障碍物行走。这样的做法带给我们的是理念上的震撼, 为人类文明进步程度感到震撼。这里适用的已经不再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而显示出了人类作为类群体存在精神上的高贵, 那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帮助。

我们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在这方面离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 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国家放开了对入学学生生理条件的限制, 残疾学生也有机会进入大学。虽然这个比例还不算高, 在各个高校都没有成为显性问题, 但全纳教育的这样一种理念高校不能缺失,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应将全纳教育的理念应用到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上。高等教育绝对不能过于世俗和功利, 培养目标只锁定在那些能成为杰出校友或者对学校有实质回馈的学生身上。高等教育一定要有脱俗的一面, 象牙塔不仅仅是追求学术和真理的地方, 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家园。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 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

三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1理念上引领社会潮流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落后, 整体国民素质不高, 因此从全社会角度来看,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较西方发达国家远远落后。作为高校, 应该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灯塔, 高校中绝不能出现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冷漠、打击等现象。不能以完全世俗功利的目的看待这些学生。认为这些学生不能成为佼佼者, 不能为母校赢得荣誉, 更不会带来什么物质回报就放弃对这些学生的关心和培养。高校承担着引领社会文明的使命, 追求公平公正首先应从高校开始, 对弱势群体关注首先从高校开始。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2学理上提出建设意见

高校的学者们有义务对弱势群体进行研究, 了解其生存状况、实际需求、存在困难。因为对高校弱势群体的救助不是高校能独自完成的, 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的联合。很多学者对西方国家全纳教育的研究,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就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学者们有义务呼吁, 无论从立法角度还是从政策制定角度, 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敦促政府及相关部门逐步地采纳这些建议, 推动我国教育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3行动上践行公平教育

作为高校的教师, 不仅仅要把大学生弱势群体当做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 更应该把他们当做实实在在的教育帮扶对象。秉承公平教育的理念, 不歧视任何存在弱势的学生, 以教师的大爱温暖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在某些方面存在弱势的学生, 更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弱势群体需要社会支持, 不仅仅包括客观可见的支持, 还包括主观体验的支持, 这类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这种支持正是需要我们教师给予的。作为教育者, 我们更加有义务在教育实践中践行公平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卫娟娟.“差生”称谓与教育公平[J].教育科学研究, 2007 (8) .

[2]余晓玲.美国针对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保护措施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 2005 (5) .

[3]王海东.我国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4]邹茜.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学校个案工作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 2012.

[5]姜文静.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7.

[6]杜军.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分析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7]李铮.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篇4: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关键词:书院制度 演变 现代启示

一、书院制度的历史演变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书院制度的演变历史如下:

书院兴起于唐朝,当时进士科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而民间也开始出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需求,部分文人开始设置学斋来进行教育活动。所以书院一开始主要是私人治学的形式,而唐朝也设置了官方书院作为政府的学术机构,如比较出名的丽正书院以及集贤书院,但是讲学仅仅是其附属功能。

到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书院也开始承担起教育任务。这一时期书院的讲授内容逐渐和科举制联系起来,开始形成了书院的三种教育内容:讲学、供祀以及藏书。北宋时期也有很多著名书院也是我们现在还知道的有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

南宋时书院到鼎盛时期,正式作为一种文化制度而确立起来。而最为出名的当然是朱熹先生主持的白鹿洞书院,我们从历史课本中也能够找到这一内容,而其所著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也明确的解释了教学的目的以及修身、处事和讲学的基本要求。同时讲学制度也开始得到了较快发展,各个学派的集大成者在书院讲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元朝时虽然朝廷积极支持书院发展,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管控,这一时期的书院逐渐成为了政府控制人民思想的机构。

明朝时政府开始控制书院的发展而支持官学,但是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在明朝后期朝廷也逐渐认可书院,因此对岳麓书院与白鹿洞书院进行了修复,加之理学大家王守仁以及湛若水的影响,书院得到了一段时期的繁荣。但是同一时期,以东林书院为典型的部分学院开始关心政治话题,也出现了具有政治性的团体,这和封建社会集权统治思想是背离的,因此朝廷对其三次禁毁,这也代表了书院全盛时期的结束[1]。

直到清朝,在同光中兴之后,书院也开始随着封建统治的瓦解而开始朝着近代化的趋势发展,1901年清政府新政,将书院更名为学堂,至此发展延续千年的书院制度也最终结束。

二、书院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德育教育的启示

查阅朱熹所著《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相关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其特点主要是把传统的道德规范整理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同时以制度规范的形式交给书院全体师生。现在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德育教育,就可以借鉴这一特征,把我们看起来复杂冗长的道德规范内容凝练为我们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与记忆的内容,同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整理,通过学规的形式下发给我们,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学校对我们的道德行为要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

(二)课程安排的启示

古代书院制度中提出的分斋教学给其教学融入了实学内容,也为学生创造了选修其他课程的条件;书院中相对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分别制订了学习计划。而今天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现代教育可以借鉴书院的实学内容,合理的设置一些实用性课程。这样一来我们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感兴趣的实用知识;另外建议学校可以按照我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年龄层次来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

(三)管理方式的启示

学生直接参与管理是古代书院制度的十分重要的特征,当前有很多学校中也组建了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但是我们在参与这些组织中可以发现,这些组织基本上都是我们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并非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现代学生可以借鉴古代书院制度中推举优秀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法,从而让我们能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等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但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学校真正成为我们喜爱的乐园。

三、结语

书院属于我国历史上一种卓有成效的教育组织,其在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都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书院制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篇5: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儿童能力概念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能力概念是儿童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可以看作是能力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如任务难度、努力等相区分的过程.儿童对能力与任务难度的认识发展分为三个水平,这一发展对儿童任务选择有一定影响;儿童对能力与努力的认识分为四个水平,其能力概念发展对失败后的反应等成就行为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学校和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任务卷入情境,以减少儿童能力概念发展的消极影响.

作 者:邴倩 王美芳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B844.1 关键词: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儿童  

篇6:物理学中因果性概念的演变

物理学中因果性概念的演变

本文考察了物理学中因果性概念的.演变过程,阐述了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牛顿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的因果性概念.

作 者:侯新杰 许海波 肖振军 Hou Xinjie Xu Haibo Xiao Zhenjun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刊 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1999 27(1) 分类号:N02 关键词:因果性   力学因果性   几率因果性  

上一篇: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下一篇:遂宁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