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

2024-05-15

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共9篇)

篇1: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

明确职业规划 提升教学技能 ——高校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总结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大学讲台的青年教师,我有幸在暑假的这一个月中,参加了四川省第二十届高校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重新走进熟悉的大学校园和教室,这次却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这不禁让我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还是很生涩的,仍有许多相关知识需要学习。在这个时候参加培训,对九月份开始的新学期的工作无疑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我感到自己在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职业规划、教学技巧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培训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高校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群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特殊工作,因此,社会对教师群体的素质抱有很高的期望。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在治学上,我们应当抱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也要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学精神,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适应教室岗位的需要,做到真正的爱岗敬业。在价值观方面,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这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责,要求我们能够拒绝物质上的诱惑,保持教师应有的道德情操和品质。

二、教师应具备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应当对自己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教师职业和自己性格是否匹配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真正做到敬业、乐业,并在教师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另外,我们还应根据自己所处的院校、专业和自身情况,明确自己的教师

职业定位,如选择做教学型或研究型的大学教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在工作中目标明确,稳扎稳打,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日后可能出现的职业迷茫和倦怠问题,帮助我们在教师岗位上收获快乐和幸福的人生体验。

三、高校教师应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除了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当给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力量,帮助学生积极的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然而,迫于生存的压力、来自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压力,教师群体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并不在少数。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让我们提前了解了高校教师可能面对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建议。要成为一名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的高校教师,这要求我们了解自己和性格特征和人生规划,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做一名积极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在课堂教学能力方面,无疑还是需要锻炼和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对教学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备学生“的工作。我们除了应当对自己所讲授的教材做到十分熟悉,还应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以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当依据学生的反馈、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来进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另外,除了站在教师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准备,我们也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现有水平、课程准备情况和信息接受能力,了解学生,让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

在此次培训中,我们还参加了详细教案、简略教案的编写以及“微格教学“和”试讲“的环节。通过这些实践环节,让我们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有了整体把握的初步经

验,对自己授课时可能出现的教态、教学节奏、内容安排、互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收获了来自班导师和其他学员的宝贵经验和意见,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并敦促自己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高校教师应熟悉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要提高教学效率,仅仅在教师教学一方下功夫是不够的,教学作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高校教师应当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特征和常见问题有所了解,摸索出和学生沟通的有效方法,用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对学生施予心理关怀,力求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作为一名新任教师,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方方面面需要学习,而这次培训,正是自己学习之旅的开始,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学习、总结和提高。

篇2: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岩在本次培训工作总结中指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通过校领导集体与新入职教师见面并提出殷切希望,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培训期间,校领导亲自到现场指导工作,承担专题讲座,参加与青年教师交流等;承担培训任务的主讲教师认真负责,部分院系部处负责人主动承担了培训讲课任务。本次新入职教师培训内容采取了校情及师德教育、学校管理、教育理念与方法、观摩教学、新入职教师试讲点评与反思、培训工作个人总结等六个模块化设计;坚持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及时听取教师意见,初步建立起集中培训与延伸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模式;就培训工作存在的有关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大家交换了意见。

会上,XX等6名新入职教师在发言中讲述了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感想与收获,表达了对承医的热爱之情及作为一名承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务处处长李玉红、党委宣传部部长于多珠、基础医学院院长毛淑芳、科技处处长宋成军也先后就参与本次培训情况及今后教师培训工作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就构建学校、院系部、教研室、个人“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制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王海林对新教师寄予希望,希望大家作为承医大家庭中的一员,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工会的活动中来,在完成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多出好主意,把学校工会工作越做越好。

校长XX作了重要讲话,一是叮嘱各位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学无止境,希望青年教师要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认真履行好各自的岗位职责,立德树人,认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二是处理好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现在和未来的关系,立足本职,面向未来,抓住十年机遇期,迎接全方面的挑战;三是多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教研教改活动,新一轮教学改革已经来临,青年教师要勇于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四是把培训成果带到各自的工作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建设的生力军,在学校发展中起到骨干作用;五是希望各院系部处室认真做好培训工作总结,逐步建立起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成长成才更加规范、科学、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及奖惩制度并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六是各部门要研究制定如何加快青年教师培养的具体意见,以使青年教师更好地成长成才,学校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培养人才。同时,张校长向与会人员表达了新年的祝福,也祝愿青年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精彩的人生梦想。

篇3: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对策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

自2010 年国家启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 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各地都在创新举措、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山东省为例, 2013 年12 月, 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 山东省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 的通知》, 提出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聘用的教师, 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 并按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政策享受退休待遇。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教师中原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 按有关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手续。2015 年4 月,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民办高校职称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 指出政府部门不再组织评审和审批民办高校教师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不再颁发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 民办高校可以自行规定标准条件和评聘程序, 也可以参照公办学校教师评聘办法, 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条件和评聘程序, 自主评价, 自主聘用, 由学校颁发聘书, 民办高校自此获得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权。2015 年12 月,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这一系列政策为民办高校选聘高层次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

入职教育是青年教师踏上讲台的必经环节。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不同的民办高校对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 教育形式、教育规格、教育内容也有较大差异。入职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 往往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相结合。各高校的入职培训总体而言时间安排比较灵活、内容传授系统性不足, 难以满足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教育科研能力, 最大限度挖掘青年教师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的现实需要。各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设适合本校入职培训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并补充学校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定位和规划, 教学、学生、人事管理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教育, 让青年教师更深切地了解学校、获得成长。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价值

(一) 入职教育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感

就教师职业而言, 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感是指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所表现出的喜欢、忠实、敬业与投入行为等的感觉和认知。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感对提升工作绩效, 维持青年教师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稳定关系, 增强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降低民办高校的人员置换成本有重要作用。受职业忠诚感引导的职业忠诚行为, 对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当前,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以相关专业高学历应届毕业生为主的现实, 决定了入职教育是民办高校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感, 培育青年教师职业忠诚行为的关键阶段。

(二) 入职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的价值认同感

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 民办高校自身的法人属性并不明确, 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师”地位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认可。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 “公办高校讲台上站的是教师, 民办高校讲台上站的是工人”, 明显的身份差异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的价值认同感。因此, 各民办高校迫切需要通过入职教育解决青年教师思想观念上的导向问题, 引导青年教师认识自身的角色和定位, 继而促使青年教师采取切实的行动, 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通过价值认同感激发青年教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

(三) 入职教育强化青年教师的业绩荣誉感

青年教师的业绩荣誉感是指青年教师对获得业绩的发自内心的积极感悟。教育管理实践表明, 教师作为民办高校办学的主体, 是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打造品牌的关键因素。教师强烈的业绩荣誉感, 能够促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办高校通过入职教育强化青年教师的业绩荣誉感, 有利于激发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民办高校要借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入职教育, 加强对青年教师业绩荣誉的教育引导, 精心营造激发业绩荣誉的良好氛围, 优化与业绩荣誉相关的工作机制, 从而充分发掘业绩荣誉对青年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内在激励功效。

四、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对策

(一) 完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政策

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机制,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例, 打破民办高校师资培训“跟班培训, 一勺烩”的局面, 要制定并逐步完善专门针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公共政策, 从制度上实现新的突破。以上海市为例, 为加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民办高校的内涵发展, 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对民办高校教师入职培训的教学组织、各项教学管理、绩效考核、经费管理等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此外, 上海市还于2014年1月成立了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发展中心, 以“中心”为依托, 积极探索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工作机制, 为民办高校教师提供有效的专业发展支持和优质的培训服务, 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入职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 着眼长远, 发掘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价值

入职教育有利于青年教师了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 拓展高等教育的宏观视野, 树立扎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信心, 也有利于青年教师打好教学基本功, 习得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的方式方法, 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强化教学实践的策略与技巧,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着眼长远的入职教育更有利于青年教师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从而为后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学校以学生为本, 办学以教师为本, 稳定且富有活力的师资是民办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民办高校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将新聘的青年教师纳入研究团队或学术梯队进行培养, 对新聘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体系与框架, 全面掌握教学方法与技巧, 出色地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民办高校要着眼长远, 发掘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价值。

(三) 加大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投入的力度

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青年教师认清自己人生与事业的目标, 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发掘自我潜能, 解决后期可能产生的职业倦怠, 帮助青年教师增进工作满足感, 提高生活质量。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持续、系统的计划过程, 离不开各个阶段的合理投入。因此, 民办高校要加大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投入力度, 初期要高度重视入职教育培训, 强化引导, 让青年教师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懂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并且着手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民办高校后期要给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以提升他们的职业行为能力。比如, 参与和专业相关的学位培养、专题研讨、学术论坛、国内访问、挂职锻炼等, 以此更新知识、培养能力,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 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参与的程度

目前,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入职教育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岗前培训, 二是校内培训。校内培训由民办高校自己组织, 旨在帮助青年教师了解高校工作的特点、熟悉高校的环境和工作, 并向青年教师介绍本校的基本情况及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注重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联系, 强调实际运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由于受到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等因素的影响, 青年教师的参与程度往往不高。实践表明, 青年教师对入职教育的参与程度与实际接受程度是成正比的, 参与程度越高, 保持率越高, 入职教育取得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 民办高校要进一步丰富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 采取灵活的教育学习方式, 更加贴近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 强化入职教育绩效考核, 切实提升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参与度, 以此来提升入职教育的品质。

总之, 入职教育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实现角色转变、融入工作环境的关键一环, 也是为民办高校长远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希望工程”。因此, 在发掘青年教师入职教育价值的前提下, 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确保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冬梅, 汪玉敏.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 .

篇4: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

摘要:逐步优化的政策环境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梳理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利政策,明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正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价值,提出促进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对策,对促进民办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对策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

自2010年国家启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地都在创新举措、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山东省为例,2013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提出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聘用的教师,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并按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政策享受退休待遇。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教师中原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按有关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手续。2015年4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民办高校职称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政府部门不再组织评审和审批民办高校教师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不再颁发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民办高校可以自行规定标准条件和评聘程序,也可以参照公办学校教师评聘办法,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条件和评聘程序,自主评价,自主聘用,由学校颁发聘书,民办高校自此获得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权。2015年12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这一系列政策为民办高校选聘高层次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

入职教育是青年教师踏上讲台的必经环节。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不同的民办高校对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教育形式、教育规格、教育内容也有较大差异。入职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往往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相结合。各高校的入职培训总体而言时间安排比较灵活、内容传授系统性不足,难以满足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教育科研能力,最大限度挖掘青年教师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的现实需要。各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设适合本校入职培训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并补充学校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定位和规划,教学、学生、人事管理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教育,让青年教师更深切地了解学校、获得成长。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价值

(一)入职教育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感

就教师职业而言,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感是指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所表现出的喜欢、忠实、敬业与投入行为等的感觉和认知。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感对提升工作绩效,维持青年教师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稳定关系,增强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民办高校的人员置换成本有重要作用。受职业忠诚感引导的职业忠诚行为,对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以相关专业高学历应届毕业生为主的现实,决定了入职教育是民办高校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感,培育青年教师职业忠诚行为的关键阶段。

(二)入职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的价值认同感

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民办高校自身的法人属性并不明确,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师”地位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认可。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公办高校讲台上站的是教师,民办高校讲台上站的是工人”,明显的身份差异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的价值认同感。因此,各民办高校迫切需要通过入职教育解决青年教师思想观念上的导向问题,引导青年教师认识自身的角色和定位,继而促使青年教师采取切实的行动,履行义务、承担责任,通过价值认同感激发青年教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

(三)入职教育强化青年教师的业绩荣誉感

青年教师的业绩荣誉感是指青年教师对获得业绩的发自内心的积极感悟。教育管理实践表明,教师作为民办高校办学的主体,是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打造品牌的关键因素。教师强烈的业绩荣誉感,能够促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办高校通过入职教育强化青年教师的业绩荣誉感,有利于激发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民办高校要借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入职教育,加强对青年教师业绩荣誉的教育引导,精心营造激发业绩荣誉的良好氛围,优化与业绩荣誉相关的工作机制,从而充分发掘业绩荣誉对青年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内在激励功效。

四、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政策

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机制,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例,打破民办高校师资培训“跟班培训,一勺烩”的局面,要制定并逐步完善专门针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公共政策,从制度上实现新的突破。以上海市为例,为加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民办高校的内涵发展,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对民办高校教师入职培训的教学组织、各项教学管理、绩效考核、经费管理等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此外,上海市还于2014年1月成立了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以“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工作机制,为民办高校教师提供有效的专业发展支持和优质的培训服务,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入职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着眼长远,发掘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价值

入职教育有利于青年教师了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拓展高等教育的宏观视野,树立扎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信心,也有利于青年教师打好教学基本功,习得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的方式方法,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强化教学实践的策略与技巧,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着眼长远的入职教育更有利于青年教师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为后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稳定且富有活力的师资是民办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民办高校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将新聘的青年教师纳入研究团队或学术梯队进行培养,对新聘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体系与框架,全面掌握教学方法与技巧,出色地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民办高校要着眼长远,发掘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价值。

(三)加大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投入的力度

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青年教师认清自己人生与事业的目标,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发掘自我潜能,解决后期可能产生的职业倦怠,帮助青年教师增进工作满足感,提高生活质量。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持续、系统的计划过程,离不开各个阶段的合理投入。因此,民办高校要加大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投入力度,初期要高度重视入职教育培训,强化引导,让青年教师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懂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且着手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民办高校后期要给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以提升他们的职业行为能力。比如,参与和专业相关的学位培养、专题研讨、学术论坛、国内访问、挂职锻炼等,以此更新知识、培养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参与的程度

目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入职教育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岗前培训,二是校内培训。校内培训由民办高校自己组织,旨在帮助青年教师了解高校工作的特点、熟悉高校的环境和工作,并向青年教师介绍本校的基本情况及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注重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联系,强调实际运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等因素的影响,青年教师的参与程度往往不高。实践表明,青年教师对入职教育的参与程度与实际接受程度是成正比的,参与程度越高,保持率越高,入职教育取得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民办高校要进一步丰富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采取灵活的教育学习方式,更加贴近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强化入职教育绩效考核,切实提升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参与度,以此来提升入职教育的品质。

总之,入职教育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实现角色转变、融入工作环境的关键一环,也是为民办高校长远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希望工程”。因此,在发掘青年教师入职教育价值的前提下,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确保青年教师入职教育的实际效果。

篇5: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体会

走近西译 共创辉煌

——2016年西安翻译学院新聘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姓 名 所属部门 完成时间

杨丽君 招生就业中心 2016年6月20日

走近西译 共创辉煌

——2016年西安翻译学院新聘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姓名:杨丽君 部门:招生就业中心

在这个火热的初夏,我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入职了西安翻译学院。半个月系统的培训,让我能够更加了解西译、走近西译。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宣传部老师对校史馆的讲解和祥峪森林公园的素质拓展培训。

一、传承西译精神 做好角色转变

在校史馆中,季羡林老先生对西安翻译学院的评价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中国要让历史记录的东西实在太多。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有这样一所学院,值得人们铭记,值得历史为其留下浓重的一笔。因为,这所学院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句话,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西安翻译学院在整个民办院校中的地位和价值。

我们的老院长——丁祖诒为了创办西安翻译学院,一路上所投入的心血和汗水让在座的所有新聘教师为之动容。他所提出的办学理念:“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办学方针,不做学商,就是要把从学生那里收来的学费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再全部地还给学生,而不是中饱私囊。”老院长的一生都在为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所奋斗着,为了能够让高考落榜生实现大学梦不断地努力着,让西译成为“满载希望的方舟,陶冶情操的熔炉。”最终西安翻译学院在我国的民办教育的大军中独树一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听完宣传部长对校史馆的讲解,让我们每一个新聘教师都更加清楚西译一路走来的艰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老院长用毕生的精力为我们所打造的这一片纯净而又激情昂扬的天地。

校史馆的讲解培训只是我们此次培训活动的一小部分,学院领导还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其他培训项目,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工作,也能够更快速地了解学院,和学院走得更近更贴切。所有的讲座培训项目,都让我们更明白学院的文化、办学理念和工作情况,校史馆的讲解又让我们更加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让我们更加崇拜我们的老院长。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加入西安翻译学院这个大家庭,也希望我们所有新聘的教师都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完成角色转变,能够为西安翻译学院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西安翻译学院迈向更高的台阶。

二、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共创西译美好明天

在祥峪森林公园拓展训练的那一天,是最有趣的培训日。拓展训练,让我们能够快速熟悉更多的新同事,同时也增强团队情感。无论是一开始的分组设计队名、队旗、队歌还是后来的动感颠球、高空断桥等,几乎所有的项目,每个成员都在积极的出谋划策,都在为完成一致的目标而努力。

最初的设计队名、队形和队歌项目,每一个队员都为队伍的建设积极地出谋划策,大家没有任何的隔阂,而是相互帮助和协作,最终我们飞翔队几乎获得了现场教练的一致投票认可。在动感颠球的项目中,大家一致共同努力,不直接向教练讨取经验和技巧,而是通过自己先摸索,一次次的失败大家还是愿意一次次的尝试,只为能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虽然我们飞翔队最后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相比其他两队受限于场地和天气,我认为我们队的表现依然是最好的。下午的高空项目,我们队顶着烈日,每一个人都勇敢地跨越,为我们队的每一个人喝彩致敬。下午三队的室内比拼项目,我们飞翔队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虽然不是第一名,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全心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为最后的荣誉努力拼搏,我想成绩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每个人在这次拓展训练中所收获到的情谊和感动。

为什么在训练中大家都能如此的团结?因为大家的目标完全一致,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你自然会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才能挖掘出团队最大的活力与竞争力。在整个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寻找到快乐,在感悟中得到升华,我们都自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的顺利过关而满足,为同伴的成功而欢呼。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真切,是那么具有合力。即使在整个训练过程结束之后,大家都很累,可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训练中的事情,都感到回味无穷。参加拓展训练使我们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强化了团队意识。

篇6: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总结

学习收获:此次学习培训时间紧任务重,但是贵师大教科院的领导、老师特别尽职,安排具体,服务到位,一些细节工作落实得好,如学员的住宿、生活安排等,令学员比较满意,评价很高。

此次培训课程设置合理,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此次培训以讲座如具体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首先是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特别是范院长的《骨干教师的形神观》和《道德经与现代教师道德建设的思考》两次讲座,让我终身受益。

其次,让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强调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以及改进方法。

再次,此次培训用较多的时间安排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利用学员具体上机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弥补了学校一般计算机培训的空白,在能力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篇7: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体验幸福。

“每一个学生都是那样可爱!他们有时上进得令我欢欣鼓舞,有时顽皮得使我欲怒不能,有时又贴心得让我感动流泪。我和孩子们在一起,内心充盈的是满满的幸福。” xx老师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让我受益匪浅。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若把自己的爱心和温暖倾注于每一个孩子身上,满满的幸福感便会充盈内心。作为教师,要给予孩子爱和希望,做学生心中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享受给予的幸福!

智慧教学,无为而治。

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我对xx老师的班级“无为而治”的管理办法颇为震撼!班委的民主选举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主题班会,如: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而设计的主题为《我也是一颗闪亮的星》的班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切感受到作为教师,要用会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孩子的行为,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智慧去帮助孩子们成长成才。

创设舞台,帮助成长。

xx老师坚信“学生有多大舞台,就能有多精彩的表演”。xx老师学生的一篇篇对文章、诗文的导语,点评精彩至极!我想很大程度也得益于xx老师让教室处处是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现才华有很大关系。此外,xx老师还让班级文娱委员带领全班同学组织每月一次的文娱活动,让学生在组织中成长,在锻炼中成长。这些都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去学习、去探索的。

终身学习,自我成长。

篇8: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

我们知道, 教师的成长呈现出阶段性的规律, 要经历新手、胜任、熟练、专家几个阶段。对青年教师而言, 在从教的最初阶段, 其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不断从新手成长为能够胜任工作的合格教师。胜任型教师的素质集中体现为此阶段所应具备的理念、品性、知识、能力、行为几个方面。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及培训需求, 寻求更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策略, 从而提高培训与培养质量, 切实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对东西湖区近三年入职的130多名青年教师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问卷60份, 有效回收44份。同时, 为了增强调查的针对性, 我们采取了自编问卷的方法。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 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景

在对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景的调查中, 我们从职业倦怠程度、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近三年教育教学的提高程度和目前专业成长最大的障碍和困难四个维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 在被调查的青年教师中, 有轻微职业倦怠感的占63%, 无职业倦怠感占30%, 很有倦怠感及极度倦怠感分别占5%和2%。这说明大部分青年教师开始出现职业倦怠, 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 仅有30%的青年教师有职业幸福感。在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方面, 有55%的青年教师希望成为学者型教师, 36%的青年教师希望成为学科带头人, 7%的青年教师希望成为学校管理者, 仅有2%的青年教师只愿做一般教师, 说明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意愿度很高。而在近三年教育教学的提高程度方面, 68%的青年教师自认为有提高, 但较缓慢, 25%的青年教师认为基本上没有提高或者不清楚, 仅7%的青年教师自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在目前专业成长最大的障碍和困难方面, 32%青年教师归因于学习机会不多, 29%的青年教师归因于教研互动难, 25%的青年教师归因于自身知识不足, 14%的青年教师归因于自己的懒惰, 这说明青年教师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需要用更有效的策略去培训与培养他们。通过四者比较分析, 我们发现青年教师一方面自我发展目标较高, 同时也由此带来一定的无助感和焦虑感。

(二) 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

我们从自主学习和论文撰写两个方面调查了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青年教师在自主学习方面:从读书上看, 每学期读书在10本以上的占14%, 五本以上的占18%, 两本以上的占50%, 没有读书的占18%;从网上专业学习来看, 每星期网上学习3小时以上的占40%, 2小时左右的占39%, 1小时左右的占14%, 没有学习的仅3人, 占7%, 说明大部分青年教师的自我学习的热情较高;在论文撰写方面:近3年撰写过论文的占64%, 其中撰写3篇以上的青年教师占23%, 2篇以上的占18%, 1篇的占23%, 但有36%的青年教师没有撰写过论文, 说明大部分青年教师有教科研的意识, 但这种意识还不够浓厚;也说明青年教师做教科研存在一定的困难。综合两者分析, 我们认为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比较强劲。

(三) 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

1. 培训目标:

在培训目标方面, 青年教师希望通过培训、培养促进教学实践 (30%) 、提高教研能力 (27%) 、促进自我反思 (22%) 和开拓视野 (21%) , 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说明青年教师希望通过培训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培训定位:

51%的青年教师认为应定位在教师综合能力提高上, 25%的青年教师认为要定位于任教学科专业与前沿知识, 15%的青年教师认为要定位于教学方法研讨, 仅有9%的青年教师认为应定位于课程改革, 说明青年教师更注重与自己结合紧密的培训

3. 培训内容:

56%的青年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技能, 24%的青年教师注重教学研究技能, 15%的青年教师注重组织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 5%的青年教师注重应用教学媒体技能, 说明大部分青年教师急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4. 培训方式:

在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促进方式方面, 青年教师选择的顺序课堂实践、自我反思、外出观摩、听课评课、教学基本功竞赛和理论学习、专题讲座, 分别占43%、29%、19%和9%, 说明青年教师更喜欢实践性及案例式学习方式, 理论学习和专题讲座对他们吸引不大;在课堂实践的培养中, 他们最喜欢的授课教师分别是一线骨干教师 (69%) 、教科研人员 (18%) 、教材编写者 (11%) , 说明他们更喜欢听优质且对他们有帮助的课;在课堂教学指导方面, 青年教师最需要的是身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 占32%, 其次是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 占27%, 再次是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 占19%, 第四是与同事共同阅读理论材料并进行相互交流, 占17%, 选择纯理论指导的青年教师仅有5%, 说明青年教师更喜欢与课堂教学紧密的培训方式, 对于理论学习兴趣不大;而且在认为哪种听评课形式对你的帮助最大的调查中, 56%的青年教师选择了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并研究改进, 19%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点评, 14%的青年教师选择了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 11%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听区骨干的课, 说明青年教师不仅仅希望听骨干教师的课以及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 同时希望借助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点评更清晰地认识到课的得失, 在此基础上, 他们更希望专家、优秀教师能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并研究改进, 以便得到更全面的指导;在教科研方面, 青年教师希望参与科研形式依次排列的是跟教研员参加课题研究、工作所思形成论文、学校课题组成员和自己申报课题立项研究, 分别占总体的32%、29%、22%和17%, 说明青年教师都有参与科研的意愿, 但在科研形式上有所侧重。一方面, 青年教师希望与教研员参加课题研究, 借此得到教研员的指导和带领, 同时也希望得到学校同伴的帮助, 更有部分青年教师希望科研能建立在对自己工作的思考上并有自己独立的课题研究。

二、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 我们对如何提高东西湖区新入职青年教师培训与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 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个体差异, 确保培训与培养的针对性

由于青年教师存在不同的入职年限和发展层次, 他们对培训与培养的需求也不一样, 因此需要我们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性,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与培养。

1.从职业倦怠程度来看, 有轻微职业倦怠感的占63%, 无职业倦怠感占30%, 很有倦怠感及极度倦怠感分别占5%和2%, 这说明大部分青年教师开始出现职业倦怠, 且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 仅有30%的青年教师有无职业倦怠感。这就需要我们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给他们提要求, 给任务, 压担子, 更要注重关爱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 更多给他们以人文关怀, 增强职业吸引力, 把职业倦怠消除在萌芽状态, 从而激发和保持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2.从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发展结果及归因分析来看, 有55%的青年教师希望成为学者型教师, 36%的青年教师希望成为学科带头人, 7%的青年教师希望成为学校管理者, 仅有2%的青年教师只愿做一般教师, 说明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意愿度很高。然而从近三年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程度来看, 68%的青年教师自认为有提高, 但较缓慢, 25%的青年教师认为基本上没有提高或者不清楚, 仅7%的青年教师自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在归因上, 目前32%的青年教师把专业成长最大的障碍和困难归因于学习机会不多, 29%归因于教研互动难, 25%归因于自身知识不足, 14%归因于自己的懒惰。这就要求我们对以往的培训与培养进行全方位的反思。首先, 对于青年教师的学习热情及发展动力, 我们要从东西湖区域层面和学校层面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方面我们要创造条件, 为青年教师学习提供平台, 如提高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等, 另一方面, 对青年教师的自主学习加强引导与帮助, 如向青年教师推荐学习网站, 或推荐书目, 或赠送书籍等。同时, 我们要通过激励机制, 对学习热情高, 发展程度好的青年教师及时肯定与奖励, 进一步激发和固化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我们要准确定位, 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认为在培训和培养中,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目标定位:把目标重点放在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上。我们要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进行科学分解, 并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性, 形成目标体系, 每一阶段着重培养青年教师某一方面的能力, 做到小步子, 缓坡度, 走踏实, 渐提高, 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教研能力和开拓他们的视野。

(2) 确定培训主题, 明细培养内容:基于以上培养目标分解, 在每一培养目标中, 我们都要基于青年教师存在的困惑确定培训主题, 明细培养内容, 如课堂教学中的备、教、改、导、考、析, 其中每一点又可细化, 如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等;再如班主任工作中的如何开展主题班会, 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如何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别教育等等。总之, 培训主题必须具体而鲜明, 培训内容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 选择恰当的培训与培养方式:在培训与培养中, 一方面, 我们要组织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的案例式专题培训, 解决青年教师理论上的困惑, 专题培训最好能分学科进行;另一方面, 在专题培训的基础上, 我们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通过师徒结对、片级活动、观摩活动、现场指导、同伴交流、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等形式, 把专题学习的东西外化与固化, 每一种形式都包括备课、听评课、研究问题, 改进与完善课程设计, 再尝试等环节, 形成活动序列。

(二) 精挑细选, 构建优质师资库

篇9: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

[摘要]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入职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认清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期职业发展的特征,利用这个关键期全方位促进师德发展,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入职期 师德发展

[作者简介]李方裕(1976- ),男,乐山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杨霞(1963- ),女,乐山师范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师教育。(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55-01

近年来,青年教师占高校师资队伍的比例逐渐增大,多数学校在60%以上。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与师德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他们的年龄经历、学习目标、社会心理和角色心理等入职期职业发展特征给学校的师德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如何利用入职期这个关键期全方位促进师德发展,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新思路与关键所在。

一、年龄经历特征提供师德发展契机与方向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处于22~35岁这个年龄段,从经历上看,他们一直是在学校这一环境中学习和工作,虽然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但是环境的单一和经验的同质性决定了他们经历的封闭性。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步,师德经过教育引导,有可能朝着社会预定的方向发展。这种阶段性的进步虽然与生理年龄和一般心理特征的某些发展有关,但更多是与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密切相关。这种阶段性进步主要是以道德认知的积累与提高为主,却不一定伴随行为的进步,因为知与行并不构成必然的因果联系。

事实表明,高校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使他们的社会经验缺乏,而这是影响其自主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职业经验和社会经验匮乏会带来自我追寻中的统合危机。尤其是非本意从事教师职业者,存有一种与职业学习相异的心理,这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增加了难度。因此,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补位,更是一种引导的过程,重视知行合一,在引导他们职业定向、生活价值定向的同时,要注意启发他们的人性和良知,教育他们去体验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历程,即关注其内心德行良知的成长,尽量引导他们把师德的良知转化为师德,再转化为师行。

二、学习目标特征引导师德发展的价值取向

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新一轮和谐奋进的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强,对教师的评判标准不断提升。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教师,前提在师德。现在的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学历,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表现为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但这与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学识渊博、为人师表还有相当的距离。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对教师的特殊要求呢?对青年教师而言,就要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熟悉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此外,还要有过硬的从教技能、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特殊性直接规定了师德的培养方向和理想价值取向。它对高校提出的要求是关注、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培养师德、师技、师表等各方面优秀的青年教师,使高校青年教师真正具有敬业乐群、身正道高、技精自律的品质,在教育实践中形成自身特有的职业信念,做学习型知识青年,不断丰富和完善职业道德,使之与社会需求最大限度地相符。

三、社会心理特征规定师德发展的过程和原则

高校青年教师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是指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与信仰。这个时期属于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的心理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社会成员已有明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追寻方向。

就高校青年教师而言,这一时期职业发展最大的特征就是获得职业的自我认同感。依据其程度,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自主型、徘徊型、朦胧型和排斥型。自主型青年教师职业定向鲜明,学业态度积极,成绩出色,职业心理稳定,容易开展师德建设,也容易实现组织的引导目标,是典型的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同一。徘徊型和朦胧型虽有差异,但都对职业心理准备不足,职业定向犹豫不决。表现在行为上是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对自己所担负的角色持消极评价,认可程度低。就算工作勤奋也不是因为热爱教师职业,而是基于“不甘落于人后”这种心态。尽管如此,适当的教育和管理也容易在他们身上见效。最难的是面对排斥型教师,他们非本意从事教师职业,只是在择业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表现在工作上有两种典型:一是消极对待工作,把教师职业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厌倦和鄙视本职工作,无继续学习和积极工作的动机;另一种是学习动机强烈,但也具有强烈的改行意识。

师德的养成是高校青年教师个体、学校、教师群体协作的结果,师德的养成过程就是师德的培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要符合青年教师的心理发展,遵循年龄增长与阶段性进步基本统一的心理发展规律,符合“职业涵化—职业适应—职业进步”的规律。在职业涵化阶段,师德培育过程应遵训因“德”施教、循序渐进、先他律后自律和教育内容、方式生活化与现实化的原则。

首先,四种类型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差异直接反映在师德水平的差异上。因此,针对不同青年教师的道德认知状况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手段,做到因“德”施教。如对于毕业于师范院校的青年教师,由于他们已受过师范技能的基本训练,能较快地把师德转化为师行,教育就要因势利导,及时提供操作策略和评价标准;对于从业前未受过师范技能基本训练的青年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职业要求,引导他们体验职业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师德建设要循序渐进。教师的职业生涯由一系列前后连贯的阶段构成,每个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受制于教师专业实践与整体专业水平的发展。根据道德的发展理论,各阶段之间只能逐级渐进而不能越升。

再次,师德引导必须遵循先他律后自律的路径。通常而言,师德培育先是外化的,然后才是内化的。师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过程,它需要青年教师经历长期的学习和反复的亲身体验,也就是一个不断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

最后,师德教育内容、方式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在教育中应注重采取恰当的方式,如年轻教师与年长的优秀教师的交流探讨,可以使年轻教师感受到年长者的人格魅力和教师职业的魅力,从而增强对教师职业的信心,明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也避免了师德建设中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灌输。

四、角色心理特征检验师德发展的状态与水平

受年龄经历、学习目标、社会心理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意识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角色意识的困惑。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处于“欲进”“渐进”的心理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具有新鲜感和较高的热情,但也有困惑。此外,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怀有较高的职业理想,而当发现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的时候,容易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二是角色意识的假想特征。因为青年教师刚从大学生转变为教师,容易对自己的教师角色产生理想化的假象和幻想。其结果是盲目自信,与学生的不认可产生矛盾。三是角色意识的被动性。目前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并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没有受过师范基本行为训练,因此在向教师角色变换的初始阶段心理因素不稳定。而高校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又越来越高,导致许多青年教师压力大,处于被动状态。

当然,这些在入职初期表现出来的角色心理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能不能被转化,能不能实现角色认同,成为检验师德发展状态与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师德建设成效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傅维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文华.师德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J].当代教育科学,2004(18).

上一篇:邀请函俄语下一篇:五年级第三单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