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2024-05-05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共9篇)

篇1: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笔者认为,下一步的城乡一体化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工业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纵观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地区,如江阴华西村等,大多是依靠农业起家、工业发家、三产发家。一方面,当地工业发达使农民进了工厂成为了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农业是集中规模的高效农业,并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住房保证有整齐划一的联排别墅,出行有宽阔的大路,身份也逐渐向市民转换。因此,要大力实施以工促农战略,加快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建立产业对口转移机制,引进一批带动性强、规模大的项目,加快发展步伐,以工业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较低。我国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85∶1,而发达国家为3∶1。为此,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前伸后延,做强农业产业链两端,发展相配套的加工、储藏、市场等配套体系,使农民不但在生产环节,而且在加工流通环节都能够取得收益,得到更多的收入。

二、着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维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的基础上,将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所必须实现的一个突破,也是一个重大难点。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解决了耕者有其田,解决了当时八亿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未来农村种田主要是三种人,一是种植能收、种植大户。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农业企业,带着资本和技术下乡。这三种人种田都需要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做支撑。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规模经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千家万户小农业的经营格局还难以改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面还不广,处在“小马拉大车”境地,不仅阻断了产业链的连接,迟缓了农业机械化的进行,而且阻碍了优质、标准、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使用与研发。因此,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形式,大力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同时,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在规范经营、利益分配、监督约束等方面强化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三、加大对“三农”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一是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资金缺乏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症结所在,目前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远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金融网点,鼓励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新型金融组织。现有的贷款渠道如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门槛太高,利率接近高利贷,农民资金互助社有关政策很好,但运作不规范、存在不稳定因素,要出台相应细则规范其操作程序。要开发适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担保机构,积极探索宅基地、农民林地、农业机械等抵质押贷款方式,切实解决农民担保难、贷款 1 难的问题。

二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目前各类政府支农资金不少,但效果不一,有必要拓宽和创新财政支农思路和工作机制。一是转变财政直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转为村集体参股龙头企业的股份,使村集体随着企业发展相应增加收入;二是转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由主要扶持农民转为扶持村集体与扶持村民相结合,扶贫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给村,通过在工业园区建标准厂房等措施,达到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目的。

四、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从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看,目前有两大困境:一是“非农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二“弱质化”,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当下的农村,有的村都变成了“空心村”,剩下妇女、儿童、老人所谓的“369部队”,新生代农民又外出打工,不愿种田,出现大规模的抛荒和“望天收”的现象,科学种田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更本无从谈起。所以,现在必须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一是要培育现代职业农民,注重对农业龙头企业领办人、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农技人员、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等进行培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形成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二是加大农民创业增收扶持力度。积极完善农民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和农民创业基地,打造创业基地,推动农民集群创业,切实增加农民创业投资收入。同时,鼓励农民走出去,在国内外转移就业。

五、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是创新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割裂,加剧了社会分化。中小城市在制度创新上可积极争取,先行先试。一是放宽户籍限制,实行以具有稳定就业一定年限、固定住所(包括租房)和居住期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机制,引导常年在城镇就业、愿意和能够在城镇定居的农民转化为市民。二是进一步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逐步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本地各项社会管理,促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大幅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推进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农村低保与城镇低保衔接并轨。对于“土地换保障”的新模式,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支付能力、财政承受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等因素,实行征地经济补偿、社会保障、政府养老相结合。

三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在整体的教育状况一边是农村学校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学校“吃不饱”;一边是城市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学校“撑死了”。因此,要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与城区同步。同时,要关心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救助体系。

六、着力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努力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科学划分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形成工业、农业、商贸、居住、生态等若干片区,切实做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协调,并强化规划的强制约束力。

二是实现中心镇由“镇”到“城”的跨越。要强化中心镇建设的宣传和组织领导工作,加强对中心镇建设的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推进项目和产业向中心镇倾斜和集聚。应适时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对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口集聚、环境生态、建成区面积等达到相应标准的中心镇,率先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真正实现中心镇由“镇”到“城”的跨越。

七、加强基层组织保障和督查考核

一是完善基层管理的组织体系。要继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制度,优化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要健全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管理服务站和综治办为依托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可打破行政村建制束缚,探索建立“城乡联合党委”。要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工资报酬制度,赋予农村基层干部相应的责权,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热情。

二是健全城乡统筹发展考评体系。要根据各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分类考核体系,突出转变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特色发展等内容,最大限度地反映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情况,以激励基层找准薄弱环节,创新思路举措,突破重点难点,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叶帆

2013.12

篇2: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2-6 8:27:12 发布人:yujklj68kfg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今天,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这次规模较大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研讨会,集思广益,汇聚民智,不仅体现了区委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也充分反映了区委对重大决策的科学态度。按照本次研讨会的要求,根据研讨的主题,下面,就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我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方面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现在,区上把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区今后一个时期内总的奋斗目标,不仅完全必要,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首先,现阶段全区平均3800多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多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良好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打下了初步基础;其次,全区15万多城市人口占到了全区总人口的41.7%,人口城市化率在全省也比较高,众多的城市人口,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已经形成的农村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及改制和新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积蓄了后劲;第四,比较优越的区位优势,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六个建制镇以及中北部乡的小城镇基础建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第五,比较多的银行存款余额,周围的航天城、钢城、油城、核工业城和敦煌旅游城,为推动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因此,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有利于保持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好局面,有利于全区全面小康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如何快速发展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要解决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区上提出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全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这是形势赋予各级干部的重任。每个领导干部,不仅要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且应从理论上、认识上搞清楚一些问题,为指导实践打好基础。一是必须清楚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就是要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为了兼顾,为了整合,为了协调,为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二是必须清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其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有效的保障措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目标。三是必须清楚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二者都是对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新鲜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科学发展观将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深入研讨,准确定位,积极探索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如何统筹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定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好的发展思路和适合我区实际的发展路子。综合分析国策国情和我区的现状,回顾反思我区近几年城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要以科学规划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把肃州建设成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强区。具体应该牢固树立六种观念,探索走好六条路子。

1、树立发展县域经济的观念,走城乡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路子。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区来说,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有重大突破,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和农村在管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虽然没有截然分开,但其联系也还不够十分紧密,缺乏比较科学和完整的统筹全区城乡发展的统一规划。因此,要真正实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必须以县域经济的理念做先导,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统筹、同步整合、同步提升,对全区范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大整合,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尤其是在制定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三农”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等方面,要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子。

2、树立依靠工业强区的观念,走以农村工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不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就是一句空话。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富裕农民、转移农民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农村的工业化。这一点,在我区也有充分的验证,具体表现在,城郊乡镇的农民及乡镇政府附近的农民通过产品批发经营,远处的农民通过上矿山和进入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建筑企业,都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建筑行业、脱水菜加工企业大量使用的外地农民工也都挣到了不少钱。同时,由于近年来全区农村重点产业的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鸡、蔬菜、啤酒花、牧草种植等都已有一定规模,对这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既发展了农村工业,又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既促进了这些骨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以说,我区现在如果没有好为尔、好牛、祁雪、雄鹏等这样一批乳制品龙头加工企业,就不能消除农民饲养奶牛的后顾之忧,也不会有近两年来全区奶牛养殖的快速发展;没有大业草业、草原兴发等这样一些草产品加工企业和畜禽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全区牧草种植面积、肉牛肉羊肉鸡的养殖增加速度就不可能这么快;没有全区30多家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脱水菜、啤酒花加工企业,全区洋葱、辣椒、豆角、啤酒花及其它可加工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就不可能常增不减等等。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以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并通过产业在城乡的互动,进一步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城乡差距,进而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3、树立聚集资源发展的观念,走以农村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市场化运作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进一步感觉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城乡壁垒和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是造成城镇化滞后和城乡差别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发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号召,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推进农村城市化,不仅能使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聚集,也能使外来人口安居乐业,这一点,清水、西洞、西峰、泉湖等乡镇的实践经验就是比较好的例证。因此,在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把农村城镇化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进行重点研究和论证;要以新、老城区为中心,确定一批优先发展的中心镇,或在城郊的乡镇试验建设中心村,从而构建起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三个平台,以集聚农村的各种要素,来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把农民转变成居民,把农村转变为社区,在缩小经济、社会服务差别的同时,实现生产、管理方式上的根本性变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上的重大突破。

4、树立城乡协调才能快发展的观念,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近年来,我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柱产业和骨干龙头企业培育、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及新城区开发等方面,都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好的作法,应该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予以参考。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省内外一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好思路、好措施,从而找准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打开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城市和城市现有企业,如何发挥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工业、商业服务业比较集中,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口密度大,信息交流快,消费水平较高等优势,在企业反哺支持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延伸、农民消费和发展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发挥好带动辐射作用。农业、农村、农民如何依托城市和小城镇,用市场经济的观念为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搞好服务,尤其是针对城市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在农产品的种植、畜禽产品的养殖、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品位的提升、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培训输送等方面做强做大,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消费需求,使城乡资源实现合理有效的流动、整合和配置,形成城市的扩大繁荣和综合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参与;农村的富强、农民的富裕离不开城市和城镇的带动,真正使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居民和农民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兴共荣的有机整体,用城乡的协调一致,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5、树立环保优先的观念,走生态环保型推进的路子。近年来,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绿化美化工作有明显成效。工业废水、废气、烟尘、粉尘、噪音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治理;城区花园式住宅小区、公园、广场、道路的公共绿地面积显著增加,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6平方米;农村植被保护、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庭院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林木覆盖率近6%。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条件。但是,我区毕竟处在干旱少雨地区,加之周围沙漠戈壁的影响,自然生态的大环境仍然比较差,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程度还比较严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这又对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在加快全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项目建设与污染治理、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城市城镇建设与绿化美化、人居环境与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治理与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解决的好,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就会促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解决的不好,就可能与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结合,形成更为恶性的循环。因此,要树立环保优先的意识,把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依法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尽量消除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篇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是坚持统筹兼顾, 编制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规划是发展的先导, 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一体化, 首先要靠科学规划。目前, 我市城乡规划分割严重,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镇规划与农村规划不统一、城市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同步、总体规划与其他分区域和专业规划不一致等问题, 有必要加强规划的统筹、协调, 有必要积极推行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叠合。

二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更加重视农民增收。对农村而言, 最大的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 缩小城乡差距。要扭住发展不松劲, 注意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作为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珍惜和保护好农村的生态。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时, 要特别注重保护好农村生态, 始终坚持又好又老路。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感恩的心态关注农村民生问题。城乡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民生的差距, 关注民生必须首先关注农村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没有农民辛勤挥汗、劳动种粮, 就没有社会的粮食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现在, 城市发展起来了、工业基础增强了, 应当以感恩的心态, 更加关注农村的民生, 加大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 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努力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篇4: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住户调查;思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部署,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已全面推进。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对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想法。

一、明确一个工作主体

2012年12月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分市县住户调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确立了国家调查总队会同省级统计局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实施调查工作的模式,要求从整体设计制度、统一实施调查、严格数据质量控制和强化数据使用及发布管理等四个环节加强和改进调查工作。

我们认为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国家统计局确定的队局联合工作模式有待商榷。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的“居民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工作在省、市一级应明确由国家调查队组织实施,统一扎口管理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调查数据的评估和发布等各项工作。对于设立调查队的县(市、区),应由县级调查队负责本县(市、区)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并对市级调查队负责或对调查总队负责。对于未设调查队的县(市、区),应由县级政府统计部门负责本县(市、区)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并对市级调查队负责或对省级调查总队负责。关于对数据的评估和公布,按照《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应遵循“谁组织实施谁评估公布”的原则。只有保证了调查主体的唯一性和独立性,才能避免工作上发生相互扯皮、争当主角等不利于调查工作的现象存在。

(一)从现状分析,两个主体不利于工作开展。无论城镇住户调查还是农村住户调查,在我们江苏省都存在调查数据由江苏调查总队和江苏省统计局联合审核和发布。但由于存在两个调查主体,一方面造成县级间数据可比性下降,另一方面导致统计调查机构力量内耗,数据公信力下降。

(二)从职能分工看,调查实施主体为国家调查队。《国家统计局关于部分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分工调整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国家调查队负责住户调查。《国家统计局关于理顺和规范国家抽样调查任务工作机制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今后各地在有国家调查队的地方,如需开展与国家抽样调查任务有关的调查,其业务由国家调查队统一管理、组织和协调。

(三)从法律关系看,国家调查队有权指导管理地方政府统计机构。目前国家统计局确定的队局联合工作模式,我们分析主要是考虑到县级国家调查队的机制不健全,要依靠县级地方政府统计机构开展住户生活状况调查。但我们认为,省、市一级国家调查队完全有权指导管理地方政府统计机构。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居民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既是国家统计调查任务,又是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义务要执行。

二是国家统计局《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第十条明确规定县级政府统计机构要按照上级统计机构的要求,接受统计调查任务。本条所称“上级统计机构”,应包括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和地方政府统计机构。

二、注重行政推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个人隐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调查工作中的“入户”、“登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详细“记录居民家庭个人收入和支出”等越来越难以开展,仅依靠统计调查机构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圆满完成的。因此,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尤其到了市、县一级,更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因此,建议在省一级要积极争取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文件,明确各级政府及公安、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基层组织要积极配合统计调查机构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加强行政推动。同时,各级统计调查机构也应积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依靠政府各部门的合力,降低居民的顾虑,提高配合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三、增强样本代表性

我国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往往要对政府进行逐级考核。一般情况下纳入考核的项目地方政府会比较重视,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有所倾斜。“十二五”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都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出台了一系列增资政策。如何及时准确公布城乡居民收入,开展分析研究,找出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保证地方政府工作成绩“有数可依”,为地方政府工作出谋划策,既是我们工作成果的展现,也是我们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应以满足我国层级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为前提,这样可以使住户调查工作得到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为此,调查就应该充分考虑分县级样本分布,使最后的常规记账样本能够对县级有足够的代表性,保证我们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比较详细的分县(市、区)的数据。

四、落实经费保障

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作为大型统计调查工程需要有专项经费的保障。《统计法》中对居民配合非普查类统计调查工作没有强制要求,对居民不配合统计调查的更没有明确法律责任,这就增加了这项调查工作的难度。从目前做法来看,一般采取人性化管理手段,通过感情联络、补贴到位等方法争取居民的配合,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的支持。但由于经费有限,目前对调查户的补贴往往比较少。以泰州市区为例,目前对记账户的补贴标准为每户每月50元,加上年底补贴,全年为每户700元,仅占2013年泰州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3%,这样的补贴远远低于记账户所付出的劳动,更谈不上有什么激励作用。为此,建议国家统计局要建立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相适应记账补贴标准和增长机制。同时,积极争取在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中明确经费支持的内容。通过及时足额的补贴,提高记账户的积极性,增加记账户的配合程度,保证住户调查数据质量。

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是统计调查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十二五”时期全国统计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改革事项。只有完善的调查制度、科学的调查方法、合理的组织模式,才能及时准确提供城乡可比、标准统一的收入数据,及时反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变化情况,准确完整地反映全体居民收入、支出、消费、投资等情况,及时监测贫困家庭群体的生活状况,为国家和地方制定和落实改善民生政策提供可靠扎实的统计依据。

篇5:对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一体化教学的推进谈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过:“在当今社会,工人素质是否高,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学校和教师一直努力探求的课题。如果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理论课和实习课分开讲授,就会存在理论和实践不同步,达不到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理解理论的良好结合,就会造成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厌烦和懈怠,也会导致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为解决学生、企业需要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根据国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和国家职业标准,明确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即为“一体化”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程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即为“一体化”教学。下面笔者就如何推进一体化教学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灵活运用教学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目前,一般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两周在教室由理论教师教授各科知识,两周在实训车间由实习教师传授操作技能。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学生做大量练习以巩固所学。教师的讲授是教学的中心环节,结果产生了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而传统的钳工实习教学模式以手工操作为主,又脏又累,训练单调枯燥,课题缺乏新意,总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我们推进“一体化”教学,意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与以往形式截然不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在实行一体化教学后,打破理论课与实习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教学场地的一体化,并且理论与实习由一个教师授课,实现了教师“一体化”,使得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创设学习环境成为可能。例如在讲授《焊条药皮的作用》一节时,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枯燥的理论分析全在教室中讲,学生不爱听,也不一定听得懂。而实行一体化教学就可以先把学生带到实习工厂,发给他们没有药皮的光焊条和有药皮的焊条,让学生试着各焊一遍,对比二者在焊接质量、焊接性能方面的不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焊条药皮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可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自觉地学习,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体现,教学效果肯定比传统方式好得多。

而要实现上述课程的安排,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即打破原有的理论与实习两周一循环的教学管理模式,由教师视学生学习需要和教材内容、进度,统筹安排上课形式、上课时间及上课地点。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它能使学生既掌握好理论知识又掌握好操作技能,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得以提高,这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很有现实意义。

二、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高”技术能手

要想实现一体化教学,人是第一位的因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人才基础和必要条件。

1.明确师资队伍的培养方向

专业理论课教师大多毕业于理工科大学,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储量,但缺乏一线生产、管理经验,特别是缺乏一些与生产设备使用或工艺流程关系密切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中难免缺乏深度和立体感。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关键是要从提高、调整知识结构,取得实践经验着手。对他们除了进行教育理论、教学基本功培训之外,主要是要定期到生产企业去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一至两个岗位的操作技能。而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是工厂调入工人或留校毕业生,他们的专业理论往往达不到要求,理论功底不足,因此,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主要应从教育理论、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入手,使他们逐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2.加强现有教师的再培训

现在在一些院校、一些专业的授课过程中,学校安排两名教师为学生授课,一名理论教师以理论为主,一名实习教师以实习为主,两人相互学习、相互配合,以此种形式来实现专业教学的一体化,不得不说这只是学校在师资队伍达不到一体化要求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无奈之举。结果只能是理论与实习各行其是,很难真正融合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不可能融会贯通。因此,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终生教育”的理念,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帮助教师参加各种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基础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或知识的再培训。同时也可建立竞争上岗,不同岗不同酬等激励机制,督促教师学习和为一体化教学挑选合格老师,为一体化教学做好师资准备。

三、改革传统教材,协调授课进度

如果按照原有的标准版教材进行授课,那么要实现一体化教学无疑是不现实的。要想实现理论与实习的协调统一,实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相互促进和巩固,就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教材。

这套教材应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将学生当前水平与工业企业需求密切结合、传统理论与新工艺及新技能密切结合的新型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这套教材为依托,打破工艺与实习原有体系与顺序,将与工艺内容相关的实习操作尽量安排在同一阶段内进行,使学生技能的熟练掌握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避免因缺少知识造成的盲目模仿。比如第一学期讲气焊、气割操作时,配合以气焊、气割工艺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试验、观察,直观地认识、理解工艺参数的选择、设备型号及各类安全注意事项,就好像把书本的内容摆在眼前,使学生一目了然。相信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职业院校以工学结合方式培养技术工人的教学出发点。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理念做好教育。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使自觉、自愿提高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教法成为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篇6:推进学生军训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学生军训从试点到普及,走过了20多年历程,由于于各级领导比较重视、业务部门主动作为、地方院校积极开展、广大学生热情参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效应。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学生军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学生军训特点规律,以更坚强的领导、更开阔的思路、更得力的措施,推进学生军训工作创新发展。

一、健全领导机制。加大领导力度,确保学生军训有序运行

(一)要把学生军训纳入国动委工作运行机制加强领导。学生军训是涉及军地诸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必须统合多方力量,才能确保顺利进行。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是由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主要领导组成,军地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组织领导机构。把学生军训纳入国防动员工作运行机制之中,有利于加强组织领导,有利于军地协调配合,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国动委应积极担负起对学生军训工作的领导责任,不仅要在方向上牢牢把握、政策上大力支持,而且要在召开会议时列入议题常研究、开展活动时增加内容有位置、解决困难时引起重视见行动。各级学生军训领导小组和业务部门,要主动向本级国动委汇报工作,积极邀请国动委领导和成员单位参加学生军训活动,增进工作了解。赢得广泛支持,形成领导合力。

(二)要把学生军训纳入各单位整体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学生军训工作涉及院校教学的各个方面,牵扯部队的战备训练和教学资源的调配使用,必须搞好统筹规划、总体设计、科学安排。各级教育部门和军事机关要本着“自上而下、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原则,兼顾院校和部队两个方面,认真制订年度学生军训计划,合理区分各院校军训任务、时间划分、实施阶段,明确派遣军官、帮训官兵保障,调配好场地、器材等训练资源,适时督导承训单位完成规定任务,切实解决好什么时间训、训什么、谁来训、训到什么程度、怎么保障等问题,防止出现争人员、争时间、争器材、争场地现象。

(三)要把学生军训纳入各院校统一教学体系狠抓落实。组织学生军训既是《兵役法》、《国防教育法》赋予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要责任,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各院校要树立“两手抓”的思想,把学生军训工作与其他学科教育同等对待,纳入教学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考核评估;根据学生军训工作的特殊要求,在经费、场地、物资、器材保障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学区别对待,统筹协调,加大力度,努力提高学生军训工作质量。

二、建强“两支队伍”。发挥职能作用.提升教学训练整体质量

(一)要选拔好“两支队伍”。省军区系统和有关军队院校要严格按照编配相符、专业对口、结构合理的原则,采取摸底、考察、考核、试用等方法,选配好派遣军官。派遣军官必须政治思想坚定、军事素质过硬、组织纪律严格,并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胜任教学工作。各单位不得侵占、挪用派遣军官编制和抽调派遣军官担负非学生军训工作任务,不能胜任教学组训任务的派遣军官要及时进行调整。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军事教师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军事理论课教学需要,按照与新人学学生1:600的比例,配齐配强军事教师。高级中学采取专、兼、聘相结合的方法编配军事教师,逐步建立一支政治坚强、规模适当、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二)要培养好“两支队伍”。派遣军官和军事教师应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过硬的执教素质和勇于探索的研究能力。各级各院校要把“两支队伍”培养摆到重要位置,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健全培训考评机制,采取集中培训与在岗培训、送院校学习与送部队代训、以老带新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方法,增强教学组训能力,提高教书育人的业务素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军事机关每年至少应举办1次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以全面提高派遣军官和军事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

(三)要使用好“两支队伍”。学生军训工作水平高低,质量好坏,“两支队伍”的作用很关键。地方教育部门要根据院校军事理论教学需求,会同军队学生军训机构制订派遣军官教学计划,明确教学时间、任务、标准和要求,积极为派遣军官发挥职能作用创造条件。要教育派遣军官和军事教师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在本职岗位上安心尽职、有所作为、建功立业。省军区和有关院校要按照教育部、总政治部规定,认真做好“两支队伍”职称等级评定工作,落实相关待遇,建立激励机制,开展评教评学。充分调动他们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三、整合现有资源,完善保障机制,促进学生军训有效落实

(一)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学生军训是国家行为,也是政府行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军事机关要积极商请地方政府把学生军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生军训经费逐年递增机制;要会同有关部门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地制定学生集中训练期间伙食费、服装费和其他消耗性费用的收取标准;各院校要严格学生军训经费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公示学生军训费用使用情况,确保公开透明;严禁多收多要、严禁挪作他用、严禁出现漏洞,确保专款专用。

(二)加强军训基地建设。按照“总体设计、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强化功能,积极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宜建则建、宜合则合、宜用则用。有条件且高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可筹建综合性训练基地,其他地区可以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训练基地为依托,进行综合整治和扩容改造,拓展教学训练功能,规范使用管理,使训练基地建设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多家合用的要求。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能,把训练基地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切实解决土地划拨、经费保障、人员编配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要严格控制民营学生军训基地审批,不具备训练条件的应坚决予以取缔。

篇7: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胡梦琪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协调指导作用,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配置方面尊重市场主导地位,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配置资源、经济增长极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做好这篇文章,让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需要从国家层面科学谋划、精心布局指导,地方层面科学分工协同,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协调指导作用,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配置方面尊重市场主导地位。

一、京津冀要有立足环渤海面向全世界的对外改革开放战略格局

经济学界、实业界普遍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动力一是改革创新、二是城镇化。做为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地区要有立足环渤海面向全世界的对外改革开放战略格局,除区域内部资源配置外要全球思考资源配置,要有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思考定位,在改革创新中发挥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和这个区域内高科技人力资源比较富足的优势,大力鼓励国内、国际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成生产力,培育大批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研发机构,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重点,在区域内建立科技创新分部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在城镇化方面,新型城镇化不是单一的经济进程,而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 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性进程,在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方面首都的世界政治、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与天津河北的全国重要航运口岸和环渤海口岸经济区定位要明确。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要均衡协调发展,土地城镇化是重要载体,产业城镇化是重要基础,人口城镇化是核心。除首都、天津世界级城市外,打造市域次中心城市和首都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卫星城。加快建设田园风光型、工业主导型、商贸物流型、城郊结合型、休闲旅游型等特色城镇。

二、京津冀要实现一体化发展

京津冀要实现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区域内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配置方面尊重市场的主导地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这个前提下发挥协调指导作用。放开并实施区域内自然资源共享补偿机制,资本资源自由流动机制,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分享机制,人力资源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民生问题区域内自由流动即时结算机制。有了这四个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机制和水、电、网、气、路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京津冀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有如有了源头活水,必将激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

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区域内部功能区划布局分工要尊重自然禀赋和市场的作用,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协同发展包括城市内部的协同、城市之间的协同、城乡的协同和口岸经济与其它经济的协同。城市内部协同以往一般都进行了处理和注意,要特别注意城市之间的协同和口岸经济与其它经济的协同。城乡协同方面,构建独具特色城乡一体化格局,推进中心城市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县城与中心城市一体化、重点镇与县城一体化、中心村与乡镇一体化,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互促。

四、京津冀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京津冀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是京津冀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试金石。京津冀一体化的改革创新和城镇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发展的目的是要让区域内的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区域内的公共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区域内无论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要放开产业发展壁垒,充分发挥区域内的比较优势,使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发展乐土。要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加强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化、业生态化发展。科学统一规划区域内城市规划、产业规划、人口规划,让区域内城市亮起来、产业活起来、人口动起来。北京、天津、河北不仅要自主创新创业还要积极主动接受世界范围的创新创业群体到这里来创新创业,区域内不仅要进行产业分工产业转移,还要主动接受吸引世界范围的产业分工产业转移。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综合进程,是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科学市场化配置过程。京津冀 地区有希望有能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增长极。(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胡梦琪 联系电话:***;邮箱:459325809@qq.com。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邮政编码:

篇8: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改革发展, 必须着力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

1.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举

推动科学发展, 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就一刻也不能放松农业农村发展;我们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 就要把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实现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良性循环, 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2.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是加快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农民生活持续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得到明显加强。但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推进,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尚待解决, 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尤其突出, 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

3.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既有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积淀的深层次矛盾, 也有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和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村迄今仍然是我国多数人口居住的地域, 只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 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 才能使我国这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顺利的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坦途。

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 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 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国广大农村明确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 但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如何形成既能保障农户权益、发挥分散经营的积极性, 又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问题上, 至今尚未真正破题。两亿多农户的分散经营, 不仅导致了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需求难以有效衔接, 而且导致对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本偏高。因此, 从总体上看, 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和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需要着力解决好以资金和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如何更多的进入农业农村, 农业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如何更顺利的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问题, 加快建立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尽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2. 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目前,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仍然处于粗放落后的状态, 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对农产品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在现有生产条件下, 为满足消费需求, 部分农产品进口数量在逐步增加, 而目前国际市场上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矛盾突出, 价格快速上涨, 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在加剧,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因此必须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严格保护耕地、不断加大投入,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保障我国的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 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

近年来, 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加速发展, 但和城市相比还是大为滞后, 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得很不均匀, 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8年,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00元, 比上年增加560元, 增收额创历史之最;而同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84元, 比上年增加1998元。1978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6:1, 这一差距在1985年曾缩小为1.86:1, 但2002年又扩大为3.11:1, 到2008年这一差距已扩大为3.21:1。因此, 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方面, 我们仍然面临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 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明显增强, 大量农民工外出转移就业, 不少传统的农村出现了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 这些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遇的新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农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同时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这些对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自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实行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 一方面农村对关系切身利益事务的决策和监督权有了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一些人利用宗教、宗族、家族等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的沉渣泛起现象也时有发生, 因此需要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 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不断加强农村的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

以上诸多矛盾和问题表明,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 这充分表明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繁重性, 只有加倍努力, 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毫不松懈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的大好形势。

三、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深入科学发展观, 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 不断破解农村发展中的各类难题, 为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1.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眼于最大限度保护耕地资源和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明确农业投入保障、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补偿,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 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围绕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措施, 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在制度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 在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为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方面取得新进展。

2.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另一项重大任务。要加快建立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 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目标,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 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 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3.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实现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 教育农民群众,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集中精力解决好关系农村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力度, 才能推动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和农村民生极大改善。

4.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要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统一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篇9: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医疗保险 城乡 制度 发展

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和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实施,覆盖城乡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三项医疗保障制度在管理经办工作中的多重标准成了制约医疗保障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已成为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新任务、新工程。

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现状,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瓶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带有政府对困难群体基本医疗保障的扶助性质,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均属于低水平保障。如城镇经济发展与农村有一定或较大差距,必然导致农村人口因经济能力只能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法纳入更高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从而无法与城镇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同水平运行,严重制约了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另外,农村人口所占辖区总人口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一般而言,农村人口绝对数较少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财政有能力加大投入经费和补助力度,比农村人口绝对数较多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易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二是政策制度林立,管理分头,给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开展带来难度。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主管,而城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则由人社部门主管,均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但政策规定、财政补助、工作机制和网络构架等各行其是,之间又无政策转换衔接,造成了成本大量浪费和政策的冲突。例如,一农民在当地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外出务工在务工当地又必须按《劳动法》等规定参加农民工医保或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如发生住院医疗费该如何报销?如只可报销其一,则另一险种保费等同白缴,享受不到相关待遇;如两者皆可保险,报销比例如何确定?如何确保不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重复、不合理支出?三是户籍身份限制,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障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均有户籍限制,虽然个别地区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方面解除了外出务工农民和外地户籍学生儿童限制,迈出了可喜一步,但还在试点阶段,未在全国范围普遍推行。如一些地区其农村经济发展较好,部分农民有能力也有愿望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更高统筹层次的医疗服务待遇,但限于户籍身份限制,则无法实现,造成了大量应收基金流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不仅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也影响了社会保险公平性原则,给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造成了极大障碍。四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滞后,影响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经费短缺,基础设施简陋缺乏,服务条件低下,达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条件,导致农民看病购药不得不流向市县级医院,加重了经济负担,加剧了看病难这一突出矛盾,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浪费,不利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平稳推进。

目前,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要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成一个基本制度是不现实的。因此,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目前只能实行初级阶段的模式。

结合实际,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引导农民全部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在各级政府给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补助的基础上,地方政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倾向于农村居民中的低保、残疾、低收入、60周岁以上老人和学生儿童这一困难及特殊群体,采取多缴少补、少缴多补、以奖代补给予农村居民缴费补助或按一定比例给予其住院医疗费补助等形式,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村民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二是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公平性”原则为核心,以解决农村户籍人员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为重点,消除户籍和身份限制(包括农村户籍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整合在一个制度框架内,参保者均有权利进入这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内。并根据辖区实际和各类人群的经济能力分设学生、儿童和非学生、儿童两类标准,其中非学生儿童缴费标准又分高低两档,参保者根据经济状况自由选择缴费档次和待遇享受层次,不同缴费对等不同报销待遇,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三是统一管理机构。便于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有利于政策的调整完善及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工作效率。整合经办资源,提高经办工作效率。整合两个机构,重新进行人员配置,实现两项政策经办的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减少管理成本。尤其是利用现有的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及中心数据库,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一个经办平台,同时完成两项经办工作,降低经办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成本。

综上所述,各地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实际,以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出发点,积极进行科学调查论证,建立多方协调机制,破除制度障碍,大力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的资源,探索创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不可盲目照搬、建立实施不符合本地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致影响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兼顾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绍华.医疗保险学[M].科学出版社,2009

[2]周泽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探讨[M].新世纪出版社,2003

[3]杨恺.保险的本质[M].科学教育出版社,2011

[4]柴敏杰.国家的制度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下一篇:新员工入职旅检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