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4-05-06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通用9篇)

篇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永兴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县城镇人口达22.6万人,比上年增长6.5%,城镇化率达35.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一、基本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的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5.8%提高到2008年的35.3%,年均以2.4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推进。

(二)与全市其他县(市、区)的差距逐步缩小。全县的城镇化水平在全市的排位由2007年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与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桂阳县的差距,分别由2007年的45.25、24.98、26.24、5.55个百分点,缩小为2008年的44.89、24.97、25.24、5.53个百分点。

(三)规模小。全县现有建制镇8个,从人口来看,城镇人口超过5万以上的只有城关镇、马田镇,占建制镇的25%;从建城区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建城区面积最小的镇只有0.48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镇达10平方公里。

二、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规划尚欠科学。在全县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在有些城镇不同程度的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

(二)支撑力量不强。经济指数始终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脱离经济的迅猛发展谈城镇化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目前,全县的主导产业并无强大优势,大型的集约型的企业群甚少,对引进企业缺乏长远谋划,城镇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投入资金偏少。全县大部分城镇财力相对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导致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目前全县8个镇中还有15%村没有通自来水。

(四)管理体制薄弱。全县城镇综合管理运行机制还不成熟和规范,乱搭乱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

(五)配套政策尚不完备。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涉及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土地流转、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但目前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备,鼓励和激励的政策较少。虽然全县出台了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居住的优惠政策,但在可操作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吸引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放宽政策。

三、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制约。可以说,人口问题是全县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据预测,到2020年,如果要使我的城镇化率提高到55%的水平,需要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5个百分点,增加15万人左右的城市人口。

(二)资源制约。当前,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的格局,已经严重地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自然资源日益稀缺,成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资源使用不当或技术水平落后,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随意浪费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损耗,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环境制约。现代工业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等不断加剧;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绿地减少,城市“温室效应”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未能受到有效保护,使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生活质量下降,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影响。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型的复杂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含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资金流等基本要素,是人口、产业、科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等多因子的复合交融体。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更是诸多因素和因子的共生演化过程;不仅仅是建几栋房子、修几条道路、搞点亮化的问题,而是应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科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工作。

(一)科学设计,高起点规划城镇化建设。一是科学合理规划,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从全县角度进行通盘考虑,坚持突出重点,打破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梯次推进,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城关、马田等重点城镇,进而带动其他镇加快发展。二是高起点规划,走各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立足小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如柏林镇、塘门口镇以冶炼业为主体,发展工业主导型城镇;如城关镇、马田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商贸三产主导型城镇。

(二)创新体制,增强城镇化建设活力。一是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各镇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扶持投入力度,以充分体现地方财政对乡镇公共事业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二是充分盘活、整活镇区集体资产,通过拍卖、转让等形式增加对镇区建设资金的投入。三是借助外力驱动发展,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四是用活土地资源,突破土地约束瓶颈。尽快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镇区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确保城镇建设严格按照“两个规划”实施,统筹兼顾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在现有用地计划指标中,确保城镇建设用地的需要。

(三)坚持“三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

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一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各镇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二是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城镇化与服务业相结合。要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会展、中介服务等服务业,提高城市对劳动力吸纳消化能力。

(四)严格规范,高效能管理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的道路、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要齐全,园林绿化、污水治理、垃圾整治要同步进行。二是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力度,彻底转变“重建轻管”的观念,以创建卫生镇、环境优美镇为目标,大力整治环境“脏、乱、差”,着力加强对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监督、交通等方面的管理。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城镇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和管理意识,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参与管理,逐步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居民,个个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社会风尚。

篇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城镇化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是继工业化后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我们要抓住良好的历史机遇,结合我区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统筹规划未来城镇建设规划、区域交通网络和产业布局。

关键词:城镇化 同城化 交通布局 产业调整 机制保障

城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城镇化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是继工业化后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我区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向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还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走出一条具有雁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以规划为龙头,引领城镇科学发展

未来几年,随着成渝经济圈、天府新区建设加快推进以及成渝客运专线带来的“同城效应”,我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进入快车道。我们要抓住良好的历史机遇,结合我区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统筹规划未来城镇建设规划、区域交通网络和产业布局。

(一)完善城镇发展体系。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细化完善城东新区商业网点、城区教育布局等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根据我区城镇发展定位,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加快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抓好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土地利用和新农村建设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做到城镇发展、交通布局、产业分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特别是要结合省级示范小城镇中和镇工业重镇的定位,着力完善中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旧城商住和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形成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逐步形成以老城区和城东新区双向互动发展为中心,沿成渝公路、遂资眉高速公路为城镇发展主轴线,沿资乐路、资资路、资安路、板永路为城镇发展次轴线,普通场镇、新村聚居点为支撑的呈梯级扩散的四级城镇发展体系。

(二)优化交通路网布局。围绕加快形成“多线发展、互通成网、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完善形成多种交通模式有机衔接的区域性转换中心。全面对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围绕天府新区和成都新机场建设,规划完善成渝、遂资眉、成都第二机场连接通道及配套连接线,形成与区内循环公路相衔接的辐射路网,打通城镇发展动脉。依托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重要乡镇连接公路、通村通畅公路,优化小伍南、丹中保、临丰祥三大经济环线路网,畅通区域内部交通循环,夯实城镇协调发展基础。

(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理念,将产业发展与城镇规划布局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城东新区为中心,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医药、食品、物流等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商住聚集区、行政商务区、工业发展区、沿江休闲娱乐区四大特色功能区,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经济服务功能增强对全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以侯家坪工业园、城东医药食品园、城东(中和)中小企业园为依托,促进经济产业布局向工业园区集中,形成各具特色、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布局。围绕乡镇资源禀赋,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力争每个乡镇都形成1至2个主导产业,每个村都有主导产品,加速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强城镇发展内生动力。

二、以项目为抓手,强化城镇发展支撑

项目建设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充分发挥项目承载功能,搭借外力,激活内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加快新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商新城。坚持把城东新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阵地,紧扣“五年成规模”的发展目标,加快由构建城市框架向提升内涵转变,全力推进新区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新区交通路网、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和配套管网线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依托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资阳城东新区物流业,加快推进医药、食品、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建设,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并早日产生效益,为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围绕高铁片区、行政中心片区2个高端中央商务区,着力打造一批新兴城市综合体,加快商业商住开发,不断优化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加速凝聚商机人气注入活力。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掘特色内涵,优先发展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小城镇。以省级示范小城镇中和镇申报全国重点小城镇为契机,加快推进城镇道路、污水处理、场镇风貌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城东(中和)工业园道路、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为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夯实基础,引领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结合乡镇规划定位和新农村改造项目,加快场镇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场镇地块改造和开发建设,不断提高场镇承载能力。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把农村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末梢神经,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和新村聚居点项目。结合乡镇自身优势,精心打造优质粮油、现代畜牧、绿色果蔬等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生猪、林下养殖、名优水产等特色种养殖业,加速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按照1095个新村聚居点规划,加快新村聚居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引导农村新建房屋向集中居住点集中,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房风貌塑造力度,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三、以民生为根本,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群众和富裕群众。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改善人居环境。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继续加大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将农民工住房保障需求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统筹考虑,建立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明确建设的任务、指标、区域、标准、政策保障等内容,持续增强城乡住房保障能力。注重城镇风貌塑造和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对新建建筑和立面装饰管理和引导,对已有建筑立面进行清理,对店招广告进行规范,以“整洁、规范、有序”为重点,引领带动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二)加强就业保障。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强的优势,突出抓好服务业发展,在推进传统商贸服务业提质转型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引进新型商贸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推进就近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进一步优化就业公共服务,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方式,提升城镇化人口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推进就业平台建设,将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乡镇、行政村,建成覆盖全区的就业服务体系。

(三)加强公共服务。把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为突破口,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教育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改善教育设施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校点布局,努力构建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区、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

四、以机制为保障,激发内在发展潜力

把机制体制创新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着力完善决策、对接、管理机制,提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能力。

(一)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6大重点和5项改革,按照“分线负责”的原则,继续完善 “6+5”工作模式,统筹协调、分线推进各项工作。将区政府土地审批例会和城乡规划建设例会合并召开,进一步加强力量整合,避免工作断档。同时,由于我区市辖区体制的特殊性,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建立了市区规划工作联席例会、市区国土工作联席例会以及与市开发区的定期对接会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新的对接机制,市区一体合力破解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按照“建管并重”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加大对非法占地、违法建设的治理打击力度,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审批管理,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管理秩序。

(二)强化要素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有效整合城镇开发、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缓解资金压力。加强区属投融资平台公司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研究探索新的融资方式,提高融资能力。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征地组卷上报力度,优先保障城东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化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和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保障能力。

篇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 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 对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有些地区对于推经城镇化建设的理念还不十分了解, 不能够将城镇化与环境节约型社会、循环性经济发展、集约型产业结构等联系起来, 由此导致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往往是以牺牲大量的能源及自然资源为代价, 与国家所提倡的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背离。还有一些城镇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关注新城区的建设, 而对于旧城区建设则关注较少, 由此严重损害了当地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继承, 破坏了当地城区的文化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统一协调性发展, 但就当前的城镇化建设情况来看, 明显存在着重城市、轻城镇的情况, 城市与城镇的发展明显脱节, 而且缺乏科学规划, 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一)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全面发展

我国加快构建城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 更好地满足其经济发展需要, 并使更多的人们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城镇化的推进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这不能够是以牺牲环境、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当前有些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人的主体性, 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殆尽, 能源用光, 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恶劣的环境, 居高不下的物价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此, 坚持以人为本是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应当不断促进人的素质及能力提升, 促使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素质相符合, 不断加强农村人民的素质教育, 培养其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知识能力及生产能力, 同时不断摒弃旧的生活、生产方式, 形成现代化的生产及生活方式, 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 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二) 加快制度创新, 强化社会保障

近年来, 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对于进一步满足人民需要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但是,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及户籍制度还较为落后, 导致大量在城市常住的人口还并未纳入到城市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在我国7亿多的城镇人口中, 有1亿多人口属于农业户籍, 他们虽然在城市常住, 但却只能享受农村的待遇, 甚至还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他们只形成了半城镇化, 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因此加快制度创新已经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政府应当消除由于户籍不同而导致的各种不公平差距, 恢复原有的人口统计管理功能, 最大限度的实现公民的自由迁徙和居住, 放开对于农民的落户限制, 根据职业来确定人们的户籍, 同时逐步采用身份证制度来代替户籍制度, 确保农村户籍的居民可以享受到与所在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以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其次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 农民工不同于城市的其他人群, 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对此, 应当对于由固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实行同等的市民待遇, 努力解决新生代的农民工问题, 以促进他们可以在城市真正落脚。同时, 当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或者是合法权益受损时, 政府应当给予其免费的法律援助和社会救济, 以确保农民工的最低生活水平。最后要建立相应的农民工制约培训制度, 以进城务工为职业培训重点, 使他们可以掌握一技之长, 从而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及劳动素质, 从而更好地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 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三) 调整城镇结构,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就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情况来说, 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虽然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7亿多, 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城镇化规模已经居于全球第一位, 但是我国固有的东西部差距导致城镇化发展差异显著。政府对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 不断促进其经济进步, 但对于中西部提供的优惠政策则相对较少, 即使这样也仍旧导致中西部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房价飙升等情况, 大中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 而小城市及城镇的发展则越来越慢, 与大中城市的差距越发明显, 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再加上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盲目的模仿西方发达国家, 从而导致其难以立足实际, 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此, 要想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关键在于分析我国的实际存在的基本国情, 构建属于我国的特色化城镇发展道路。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作用, 将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优势惠及中小城市及城镇, 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 同时政府还要加快中小城市及城镇的经济发展, 不断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 并形成独有的发展特色, 以对农村人口形成新引力, 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以缓解大城市的收纳压力, 从而确保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并不断的提高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 为城镇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服务。

三、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核心战略, 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要给予城镇化建设更多的关注, 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 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异, 以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实现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勇.以城镇化为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6) .

[2]孙光堂.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左权模式”之一——左权县“1城34村”特色城镇化路径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4) .

[3]石磊, 石万曲.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重庆市城镇化进程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 (05) .

[4]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01) .

[5]张元林.让传统村庄逐步转变为现代农庄——实现中国城镇化的有效途径[J].建设科技.2010 (23) .

篇4: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区域协调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全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现象,一些城镇只考虑表面繁荣,忽视了城镇的内涵建设,“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的质量不高。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中,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加速推进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左右。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日本以东京为中心的城市圈,面积仅占全国国土的3.5%,但人口占到全国的27%,GDP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德国目前全国有11个大都市圈,聚集着德国70%的人口,整个国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90%。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现行中国城市发展,经过从2005—2015年连续10年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两个五年计划,城市规划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2001—2010年中,我国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中,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85%--90%。据统计,全国城镇化水平2012年达到了52.6%,201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数量达7.31亿,城镇化率达53.7%,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但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现代发达国家,不仅城市化率高,而且城市化的质量也很高。而我国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城镇数量和建成区面积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城镇化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生产总值虽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 还排在世界100位以后,并且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而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中,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脆弱的国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郊区城市化不断蚕食有限的农业耕地,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传统城镇化模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抓紧解决已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已经形成普遍共识的问题,在城市创业创新环境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处理好人和城市的关系,把人口城镇化和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要解决2亿农民工与7000万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因此,在新型城镇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由点到面,由量到质,可分类分步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让有愿意、有能力的农业人口逐步转移城镇,并让这一部分人口真正地在城市中安定下来,最大化的满足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依托产业园的建设为城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有效地解决市民化了的农村居民的就业,吸引居民向城镇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建设,利用现有城市和区域已有的优势,促进优势项目进入园区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并为产业园区提供相应配套服务的效果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产业、城市以及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之中。一方面必须做好城市规划,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不能盲目追求高、快、大、宽、亮等形象工程。另一方面,要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与开发平衡,产业与就业并举,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镇。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资源节约的新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资源节约型发展的新思路。城镇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的使用。资源是有限的,城镇化的建设不能简单以实现“土地城镇化”为目标,地方政府不能单纯注重城市建成区的规模,改变透支资源,过度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而要根据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挖掘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机制,节约、合理、高效地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有限资源,将资源节约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倡导资源的保护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并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不断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为推动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不断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以提高农村产权有序交易流转,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一方面,尽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实施等资产所有权及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开放、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超标住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农户将闲置的宅基地按市场原则退还给集体,使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实现市场化流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制度,使交易市场信息发布及时,收费标准合理,监督管理到位,保障农民利益。从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形成。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既有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产价值,也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多元的投融资体制的建立为保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资金保障。而资金的筹集,既需要市场的力量,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政府为主导,市场多元化参与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创新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通道与机制,引进PPP模式等先进做法,为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打开通道,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同时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新娜、王爱萍.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经济师 2015(6)

篇5: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市、农村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宏观管理,合理城镇化发展布局。

一是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就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而言,应抢抓“对接武汉、比学九江、建设鄂东特大城市”这个契机,把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战场和示范区,构建由“一个中心城区、一个副中心城区、若干个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本框架的城镇发展体系。二是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布局。编制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要多听群众想法、尊重专家意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的合理布局,坚持社区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五规合一”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三是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人才,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来管理城市。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要保持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不能政府换一届、规划就换届。

二、坚持产业支撑,注入城镇化发展动力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结合我市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化支撑城镇化,以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注入活力,真正把新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产品流通的“周转站”、产业发展的“集聚地”。既不能像俄罗斯“鬼城”那样脱离产业发展城镇,最后农民全部外出务工,农村空如“鬼城”;也不能像美国底特律汽车城那样过渡依赖汽车业发展,资源高度枯竭,大量人口外迁,最终导致城市申请破产。所以要把城镇化发展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结合起来,要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有机协调,增强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能力。同时,新、老区域之间要优势互补、定期交流、错位发展,形成以交通为“脉”、以市场为“台”、功能和要件相互渗透与补充的产业化格局,促进产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三、保持地方特色,打造城镇化发展名片

规划建设新的城镇体系,要做到聚散相宜、大小适度、错落有致、特色鲜明,避免千城一面、千镇一面。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保持地方特色,探索独具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要传承地方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因地制宜,着力培植区域内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工业重镇”、“商贸大城”、“物流中心”或“旅游强城”,做到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城镇名片。例如外地一些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特别注意突出城镇化建设的特色功能,积极组织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和“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做特做新中心镇,做好做强中心村,其房屋尽量保留原始风貌,百年不改造。

四、注重生态环保,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把生态优先理念融入规划建设全过程,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城镇化发展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并对各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城镇化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像阳新大王镇“砷中毒”事件那样片面追求城镇的快速发展,致使水、土和空气污染,最终只是得不偿失。而开发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中,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材料,现已成为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还要注意保留存在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转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篇6: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翠屏区政府副区长廖霆

党的十七大科学总结了国内外城镇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基本内容之一,创新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为科学推进我国城镇化指明了方向。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全省工作基本思路,明确提出把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战略重点。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把两化互动作为今年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把产业做强、城市做大,不断开辟经济发展新空间。结合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心得,简要谈谈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些思考。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符合当代城镇化发展规律

国外先行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付出了相当大代价,导致尖锐的城乡对立、巨大的城乡差距、严重的“城市病”。我们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城镇化道路,牺牲农村利益、排斥农村发展、严格限制大城市发展、粗放且不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不能再走下去。根据我国国情,我党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总结和反思,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新型城镇化符合人类社会城镇化发展规律。城镇化进程大体要经历由分散到集聚再到分散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城乡发展差距总体呈倒U型曲线形态。我国过去的城镇化建立在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是城镇化初级阶段的客观反映。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条件。党的十七大提出以统筹城乡的思路推进城镇化,符合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道路。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由于面临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决定了我国不能走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必须选择新的城镇化道路。既不能“过度城市化”,片面发展大城市,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小城镇,搞“小城镇化”。应该集中型与分散型城镇化相结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避免或减少“城市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对我国城镇化道路深刻反思的选择。

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对于以偏重城镇数量规模和城镇人口增加为特征的传统城镇化而言,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城镇化,其“新”就新在更加注重内涵提升,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建设,更加注重人的生活感受,是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动力和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城乡一体规划为引领

新型城镇化要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起来,走以规划为龙头的道路。科学规划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城镇品质和推动农村发展为动力,以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为着眼点,科学规划和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规划是新型城镇化的指南、原则和规范,规划编制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规划体系。新型城镇化要坚持规划引导,强化城乡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规划编制要体现科学化,规划的执行要体现严肃性。

坚持统筹,全域规划。要在发展空间布局、规划体系上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加强控规和城乡设计编制工作。做好重点村镇的规划工作,抓好防灾减灾、水电汽管网、生态环保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的优化和完善,以实施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推动控规编制工作更加深化细化。

保证质量,有机衔接。要确保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三规合一”,并与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川南城市群等区域规划统筹协调,同时做到城市总体规划、场镇总体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上位和下位规划实现整体对接。

完善功能,协调发展。既要做好空间布局,更要突出功能要求,做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重创新,提升水平。利用新的科技手段编制、管理和实施规划。不断创新制度机制,提高规划透明度,使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的“阳光规划”。加强空间拓展方面的创新,实现从平面向立体,从实际空间向感觉空间拓展。加强功能配置方面的创新,在停车场(库)、网络通讯、养老设施等规划建设上体现前瞻性。

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规范化。依法办事,严格执行规划,落实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规定,加大城乡规划实施监管力度,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

加强组织领导,把规划工作作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建设的第一抓手,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政府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工作目标责任制,依法严格责任追究。完善规划咨询论证制度,健全规划公示、政府部门规划会审等制度。加强区级和街道乡镇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廉洁的城乡规划工作队伍,推进规划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能向基层延伸。提升全社会的规划意识,加强宣传,坚持开门规划,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提高公众参与度,使编制规划成为集中民智、广纳民意、群众认可、促进落实的过程。

按省市要求,我区要全面完成城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工作,加强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利用两年时间,建立一套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的完整规划体系,为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要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取向,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发展全过程,通过绿色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两化”良性互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目的,通过强化城市绿地建设和生态保护、降低能耗水平、积极开发新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各项措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低碳城市、环保城市。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从资源型城市的传统发展轨道转向可持续发展轨道。针对市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建立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应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支撑,以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为导向,形成高端、低碳、生态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每个公民自觉改变传统生活方式,争当绿色生活方式的先行者。要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注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营造宜人居住环境。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消除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障碍。要大力建设绿色生态文化,引导群众践行绿色交通、绿色居住、绿色消费。要积极推广使用各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开创绿色生活全民创造、全民创新的新局面。

篇7: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

酒都宜宾是“长江第一城”,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金沙江、岷江、长江在此交汇。全市辖1区9县,幅员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535万。宜宾能源、矿产、水能等资源富集配套,工业发展基础较好,拥有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宜宾人口众多,农业资源、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又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市。长期以来,宜宾由于城乡发展脱节,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导致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带动能力弱,作为城乡经济结合部的县域经济成为发展“短板”,制约了宜宾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以后,宜宾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2006年以来,宜宾按照城乡一体化、市区一体化的“全域宜宾”思路,围绕打造百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新村四位一体发展,统筹规划城镇道路、市场、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努力建设相互衔接、系统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全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8.3%,提升到2009年的36.6%。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宜宾重视统筹规划、完善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味,培育产业生态、助民就业增收。与城乡统筹之初的2002年相比,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52元,增长了1.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873元,增长了1.12倍。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翠屏区进入四川省县域经济前十强,各区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部过亿元,走出了长期以来困扰

我们的“市强县弱”的困境,呈现出市县共荣的崭新局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拓展了宜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为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将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所在。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在工作中努力探索实践。

第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强力推进城镇化。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经济刺激政策的延续。只是在模式上由全国一刀切逐步走向东、西部分层次指导,实行西部促增长、东部促升级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涉及区域发展规划,加强重点经济区开发。国家重点推进“成渝经济区等经济区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四川实施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战略,推进川南、川东北、攀西和川西北经济区建设,以及各种产业规划,将带来一连串的包括项目、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重大机遇,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从经济规律来看,人口积聚产生需求,市场积聚产生城镇,城市拓展拉动发展。集聚竞争越快,效率越高。因此,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必须顺应规律、顺势而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村建设良性互动。同时,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中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切实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到新的水平。

第二,以“三化”带“三农”,助推富民强市。

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是带动“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市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一种跨越,城市经济是对农业经济的一种跨越。城市经济发展成本效益

比率,高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效益比率;农村的投入产出、投资回报,始终低于城市。工业化高效地创造财富,城市化快速地积累财富。市场经济的主战场在城镇。新型城镇化、以城带乡、城乡统筹,是一种国家战略,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特别是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城。农民进入城镇购房或者建房,可以找一个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结合点,他们在城镇就业、发展,就会延伸产业链,促进城市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增加就业岗位,更好地解决市民就业增收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而这个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是引导城乡居民增强知识、技能、管理、经营能力和素质的过程。由农民变为市民,是工作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整体素质的可持续提升,能够更多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会达到富民强市的目标。

第三,在新型城镇化中,强化产业支撑。

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看这个区域有没有带动力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看这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如何,它的综合竞争力包括产业支撑力、经济辐射力、社会管理力、政府领导力、文化软实力、甚至包括人心凝聚力。比较而言,第三产业是财富的积聚、配置和资本的增加,它不能离开第二产业,不能离开城市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城市化的内涵、农业产业化的动力。在这方面我们有比较深的体会,宜宾最近几年“工业强市”战略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强力发展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不仅让城市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而且也较好支撑了城市的发展。宜宾的城镇化率从2006年以来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工业化带动城

镇化快速发展的结果。同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还应通过积极发展商贸、物流、旅游、金融、信息、咨询、房地产等服务业,不断壮大城市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兴旺。

第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注重提升人的素质。

篇8: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很快。1978至2013年间, 我国城镇化率由17.9%提升到53.7%, 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8个, 建制镇已达20113个。目前,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诸多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加大。

首先, 生态环境压力着日趋加重。全国有近90%的大中城市在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治理方面有待提高。有近70%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流经城市的河流有近9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各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 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快速发展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其次,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目前, 许多地区出于地方利益保护等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的进展不快。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并且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2012年, 我国单位GDP能耗水平是美国的3.3倍, 是日本的7倍, 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2.5倍, 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另外, “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纷纷依托生态学相关理论开展“生态城市”建设, 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符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 土地集约利用不足、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低及相关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较突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镇化建设要破解人口与资源、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及城镇就业等方面的发展难题, 需更新发展方式和理念。我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等。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充分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软实力的培育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硬实力主要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基础设施等方面, 软实力主要包括科技、文化、教育及体制机制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 目前, 世界各国日渐注重“软实力”的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软实力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所起的作用日渐突出。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尊重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延续, 注重培育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人文精神及价值文化体系。应逐步完善城镇的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和环境舒适力等软实力建设。

(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城镇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及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及广大民众等各方的具体利益, 如何平衡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 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对各个群体利益诉求的整合程度。在城镇化建设工作中, 政府部门几乎主导着所有方面的工作, 应通过深化社会管理机制改革, 逐步改变过多依赖于政府的工作状态。西方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强调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提出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合作, 从而建立有序高效的社会管理模式。截至2013年底, 我国共有社会组织54.7万个, 比上年增长9.6%, 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及法律服务等诸多领域,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社会组织构建参与城镇化建设建立平台, 逐步实现政府正由管理性向服务性转变。

(三)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目前, 我国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 由于农村的经济组织的规模普遍较小, 很难和大市场要素去对接。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经营, 以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发展要求。据农业部统计, 截至到2013年11月底, 我国农民承包土地中, 仅有26%实现了经营权流转。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城镇化建设必须注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以上措施的完善对加快农业的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入, 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还应进一步创新农村及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体制, 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城市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

(四)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注重“生态效率”贯穿始终

生态效率主要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效率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 。目前, 我国城镇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比仅为8.7%, 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筑的比重仅为2%。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效益统筹兼顾, 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就必须讲求生态效率。首先, 政府部门应在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时应该正确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按照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经济发展要素合理的安排城镇化的发展布局。其次, 通过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单位GDP能耗、城区人均建设用地、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等生态效率相关指标的约束,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再次, 由于政府部门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应把生态指标纳入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评价、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等指标体系中。另外, 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水、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 鼓励利用新型节能建材型建设节能降耗型城市。

(五) 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发展的“内涵”和“质量”

具有关部门统计, 2013年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是7.3亿人, 虽然统计城镇化率为53.7%。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36%左右, 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大量驻留城市的农民工及家属, 没有进入城市的住房、社会保障等综合保障服务体系。2012年, 我国城镇常住人口 (不含16岁以下人员及在校学生) 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66.9%。众多常住人口在医疗、社保及教育等诸多方面没有融入城市发展体系中。新型城镇化应以人为发展核心, 要注重人口的素质的提升及社会综合保障水平的提升, 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涵”。

篇9: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以人口聚集为主体,以物资开发、利用、生产为特点,以聚集效益为目的,是集政治、经济、物资为一体的有机实体。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形势

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大战略”曾成为事关全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小城镇之所以发展快速,除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带动外,主要得益于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了城市之前,经济率先转由市场调节,社区率先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较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容易,对政府压力相对较小。

小城镇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渠道,这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国情及小城镇多劳动密集产业和多种成分小企业的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三)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讲,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小,不足9000人,按非农人口统计则规模更小,聚集效益不明显。许多小城镇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基础设施简陋,城市景观差;人均占地多,用地制度需要健全完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小;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分而言之:

1、乡镇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直接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待续稳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告别了短缺经济,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也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及人流、物流的支持。

2、“二元化”的户籍结构影响人流向小城镇聚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195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是短缺经济的结果。附加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各种权利和福利因素等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赋予了户口不应有的福利功能。本质上正是这些不合理的功能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制。

3、小城镇经济结构趋同,产业层次偏低。我国80%以上的小城镇均由农村型居民点发展而来,使这些小城镇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农产品集散和初加工型城镇的特点。这种建立在农业开发之上的城镇类型在发展中无疑缺乏足够的竟争力,趋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各级小城镇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4、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许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沿袭了农村型居民点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用地集约性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景观风貌缺乏特色等许多问题,使小城市镇的舒适度、安全性等不尽人意,进而减小了小城镇的吸引力,影响到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5、城镇功能不健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正是由于城镇建设水平低、管理薄弱,使城镇功能普遍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拉动性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对策

1、提高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要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规划是龙头的观念,用规划去统领小城镇的建设,做到规划和设计先行。要深化传统建设方式的改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片开发、配套建设。

3、要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根据我国的国情,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办好市场,激活经济,带动相关产业。一定要引导乡镇企业到镇区进行集中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规模经营和聚集效应,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才能共事能源、交通、信息和市场。

4、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要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为了鼓励农民进城,一定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

上一篇:小班安全教案消防下一篇:人力资源公司代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