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

2024-05-05

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通用12篇)

篇1: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國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根据③④两段概括回答)(3分)

3.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4.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2.地震灾区的快速重建

3.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这是中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4.这是一个事实,举例证明了“这是中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的观点。(或见证了中國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篇2: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第一时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为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③ “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第一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重建也不是只讲进度和效率,而是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重建目标,建设者从一开始就冒着余震威胁在废墟上调查走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建,对于灾区发展振兴乃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而言仅仅是开始。700多个日夜的卓绝奋战显示并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急流险滩走到今天;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未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民族复兴的广阔征程上走向新的胜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根据③④两段概括回答)(2分)

3.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4.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 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2. 地震灾区的快速重建

3. 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篇3: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

提到这本书,就不得不提及本书的作者,因提出“文明冲突论”而享誉全球的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

萨缪尔亨廷顿,他是美国非常著名的政治学家,在早年曾经在耶鲁大学学习深造,之后又在芝加哥大学与哈佛大学获得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曾经在哈佛大学政府学任教,他又是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政府学系主任,曾经参与创办了《外交政策》这样的期刊,担任过美国国防部等很多部门的学术顾问。1977~1978年曾经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小组的负责人。1987年凭借着在比较政治学领域中的突出贡献就当选为美国政治学会主席。

1993年,亨廷顿在《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该文号称是自1947年乔治凯南《苏联行动的根源》出笼以来,在外交理论界引起反响最强烈、争论最多的文章,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从华盛顿到北京,从东亚地区到阿拉伯国家,或介绍或评论,或褒扬或针砭,几乎无处不闻回应之声。随后,亨廷顿又出版了他的新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宣称“西方是独特的,不是普遍的”,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固守已有的文化传统,进则用以抗衡现代化的非西方,退则用以巩固美欧战略联盟。

作者的观点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他在书中讥讽了美国自1917年以来外交政策一以贯之的普世主义野心和论调。他觉得一战时所谓建立“民主”的世界,二战时所谓建立“自由”的世界都是没希望的。因为,西方人坚信的西方文化普世论存在着三个问题:其一,它是虚假的;其二,它是不道德的;其三,它是危险的。之所以说西方文化普世论是虚假的,是因为其它文明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观念;之所以说它是不道德的,是因为“普世论的必然逻辑结果是帝国主义”;之所以说它是危险的,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文明际大战”。亨廷顿认为,代替西方文化普世论的,应该是一种正在形成的力量,这种力量要求不同文明相互适应。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他认为这种相互适应已然存在。

二、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与我国的国际关系

1、本书的观点: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是审美观、传统思想、价值观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它是一个民族的本质。而具有文明方面的共性的民族或国家之间更易取得文化认同则是这种本质的表现。从我国的国际交往来看,自古以来,中国和韩国就有很多交往,不仅是政治上的,私下的民间交往也很多。特别是儒教和道教的传播,使中韩两国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所以,有很多文明的共性,使两国更容易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2、本书认为“国家都追随与文化相似的国家,抵制与他们没有文化共性的国家”,我们国家在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东亚的核心国家曾经受到过周围很多具有文明共性的国家的不断的追随,国际交往方面也很广泛。从这样规律的探寻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说的规则其实就是由大国强国制定的。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很强的实力,能够与很多的国家拥有文明上的共通性,才能够起建立广泛的关系,也才能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在文明方面的追随。

3、各种文明间存在着较大的冲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亚各国的整体实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这对以前整个的世界秩序还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其他的方面,都具有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使一些国家产生了危机感,而且,还出现了大国威胁论的说法。

三、对我国文化发展的看法

从目前,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表现为文化民族主义之上的文化大同主义思想,或者说是真正有远见的民族主义文化必然应该是世界大同主义的思想,这当然也是儒家传统思想的基本内涵。而在将来,中国文化体系应该是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即是我们自己的,当然也是大家的,所以说,要不断的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关系,特殊性以及普世性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冲突与融合的关系。所以说,中国的文化建设当然要有世界的眼光以及胸怀,寻求国际层面的理解和认同,这样的话,才能够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决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更不是原教旨主义的。随着世界各种文化的混合过程加快增多,各个文化正在支流交汇,形成一条七彩的河。正如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三家,相互独立,相互斗争,却又互取所需,互相融合一样,中国的文化也可以与世界上各种文化相接通。彩虹有七色,色彩不同而和谐;互不交叉而同体。随着中国政府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一种“大同”的、“和而不同”的彩虹文化正在出现。

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这样的论述,就说明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我们现在所在的时代和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是非常相似的,是一副礼崩乐坏、诸国争霸的世界图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当然应该以自己的文化传统为主体来吸收消化很多的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同时我们也要以自己的文化传统为主体来参与世界多元文明的融合与冲突。今天,各国的文化涌入我国,信息时代更使我们坐在家里就能够了解天下大事,我们应该秉承大同思想的和谐、平等、互爱的理念,立足于适合本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社会理念,采五大洲文明之精华,贯五千年传统之大道。而只有这样的集大成,才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正当途径。

摘要:这本书名字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 不仅仅是作者成功的预测了9.11事件, 更主要的是这本书在文化研究领域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冲突世界格局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星.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学与中国文化整合[J].青岛大学学报, 2006-02-28.

篇4: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过去30年中国已经对世界做出了“三大贡献”,即经济增长贡献、贸易增长贡献、减少贫困贡献;今后30年中国将对世界做出“三大新贡献”,即绿色发展贡献、知识创新贡献、文化创新贡献。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深刻影响。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也是中国(最需要)的世界。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中国在世界经济科技格局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是世界强国,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角色与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利用和配置国内资源转向更大范围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从经济全球化边缘化者转变为最大的受益者;从世界性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落伍者转变为最大的成功者;从世界事务的被领导者转变为领导者;从全球公共产品的搭车者到提供者。这既为中国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同时也存在不利的条件。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事务的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创造更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睦邻友好环境,也符合中国的最大国家利益。

正确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扩大内需是长期发展的基本方针,对外开放是长期基本国策。使两者相结合是中国最成功的经验,也是今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的作用,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使十几亿中国消费者福利最大化。

不断地开拓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就业密集的服务贸易,成为世界重要的服务贸易商,加快转变单纯依靠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增加国内短缺的资源、技术、知识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

从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包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有利条件,将国际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国内的有利条件,还要将国内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国际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利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人力资源、充裕的自然资源),获取更多紧缺的国际战略性自然资源和知识资源;不断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继续积极实行“引进来”的投资自由化战略,保持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大的纪录;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来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国际技术,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和海外收益。

实行全面开放的、互利共赢的国际战略。对最不发达的国家,中国应当先予之、后取之,多予之、少取之,帮助其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对周边国家加强睦邻友好,积极推动区域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交通设施一体化;对发达国家“继续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在更大范围内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主动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这是中国在国际上的最大软实力。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服务业便利化,利用国际机制妥善解决经贸摩擦;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为稳定全球经济做出贡献;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主动减排温室气体;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地区安全合作,解决共同安全问题。

篇5: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阅读答案

A.在中国文学史上,使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来表现商人那普通和灰色的生活,《金瓶梅》当属首次,而这也正是它的最伟大之处。

B.《金瓶梅》继承和发展了当时的短篇白话小说对商人的表现,因而实现了对前代以历史和传奇为主的长篇小说主流的超越。

C.《金瓶梅》中描写的几百个人物形象都不同程度地与商人有关,描写的商人生活和商人世界近乎达到百科全书式的丰富程度。

D.《金瓶梅》里的主角西门庆《水浒传》里也出现了,但是这两个形象却大不相同:前者更像是商人,而后者更像是恶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形象可谓超越了一般的善恶教条,达到了“圆形人物”水准,几乎体现了一个商人所可能有的所有方面。

B.像西门庆这样的与官府勾结的商人形象,由于其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商业畸形发展的真相,所以和普通商人形象一样具有典型性。

C.西门庆通过合法或非法赚来的大量金钱维持其寻欢作乐的生活,对于这种生活方式,小说作者表面上加以批评,实际上欣赏肯定。

D.相对来说,《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慷慨大方,不失为一个最讨人喜欢的角色,并没有像在《水浒传》中那样受到一味的否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文学中也有一些短篇白话小说对商人有所表现,不过较之它们,《金瓶梅》用长篇小说形式表现商人可谓是一种扩而充之的继承和发展。

B.作者一方面描写西门庆的精明能干,一方面又认为这是市民社会的实态而不加否定,因此就小说的形象本身而言,他可说是市民中的“时代英雄”。

C.表现商人题材的长篇小说《金瓶梅》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文学中此类题材的作品被提升到了最高的层次,可以与任何其他题材的作品相媲美。

D.让我们自豪的是,随着《金瓶梅》的出现,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和商人形象,更胜于好汉世界、英雄世界、儒林世界或才子佳人世界与同类形象。

参考答案

1.B(强加因果,原文中“继承和发展当时的短篇白话小说对商人的表现”和“实现对前代以历史和传奇为主的长篇小说主流的超越”,二者只是并列,没有因果关系。)

2.D(选项虽然表述和原文一致,但少掉原文中一个条件——在《金瓶梅》那“毫无英雄主 义和崇高气息的中产阶级的环境里”。少了这个范围之后,选项的“相对来说”所表示的比较范围和比较对象就和原文不一致了:原文是《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和书中的其他形象相比,而选项变为《金瓶梅》和《水浒传》里的西门庆相比了。)

篇6: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

①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

②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在他的作品中,已领略到中国诗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展现时的神与韵。翻译家们的努力让人看到,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

③其实,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一位网友说,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④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琅琊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域:在“武侠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400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说。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

⑤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成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⑥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人民日报》20xx、5、31第5版)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音韵优雅、意境浑融。

B、从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将宝玉错认为女孩,到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说明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

C、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只是包裹着传统文化外衣,不能真正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

D、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③段举例论证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

B、文章第④段举例论证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并总结了原因。

C、文章第⑤段客观评价了“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指出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打造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

D、文章第⑥段引用季羡林的话,强调中国文化之于世界的意义,呼应标题。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是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但在国外的接受度依然很高,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在一些论坛上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

B、近年来,中国文化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主要是得益于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

C、一位独居荷兰的女士手抄《月下独酌》送给一位帮助过她的网友,可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

D、中国诗词既是国外读者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他们不仅涉猎广泛,而且还见解深刻。

【答案】

篇7: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城市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西部正在掀起迅猛的城镇化浪潮,但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其城镇化应该有特有的路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是产生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但强烈的人类活动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则是引发和加重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是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在西部社会经济条件下,非农化进而城镇化是实现社会经济转型,从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作 者:陈怀录 姚致祥 苏芳 CHEN Huai-lu YAO Zhi-Xiang Su Fang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中国沙漠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年,卷(期):25(3)分类号:X171.4关键词:生态环境 城镇化 生态环境重建

篇8: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

关键词:现代教育,师生关系,尊重,关心

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要求主体间权力与义务的对等,同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产生了新的价值冲突,传统的师生伦理观受到挑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待建构。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平等友爱的良好师生关系。

一、“考卷上的一百元钱”案例分析

近日,在青岛论坛上一个名为《改卷子的时候发现空白处贴了100块钱》的帖子很受关注,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发帖的王老师。该老师任教于青岛市一所中学,前段时间,他在批改高中会考模拟试卷时,发现一份卷子中间夹了东西,翻到背面的时候发现一道试题的答题处竟然贴了一张百元大钞,他将这张钞票掀开发现,答题处是一片空白。看到这份“答案”,王老师哭笑不得。最后,他“无情”地给这道题打了零分,将这100元钱还给了那位同学,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记者经采访得知:王老师所在的学校每学期的会考成绩都会记入学生的综合成绩表,并最终写入档案,所以每次会考都很重要。可能这名学生因为不会答这道题,便将钱贴在试卷上,想让老师手下留情。王老师告诉记者:“孩子家中比较富裕,但是学习一般。孩子追求好成绩的精神是好的,但是努力却用错了地方。”

这则消息一经传出,便在网络上兴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现在的学生“心眼”太多了,竟然想到用金钱收买老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现在学校里确实存在着一些金钱交易,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圈子中,耳濡目染,难以保持纯洁。但高中生还是应该保持学生的纯真,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一定的抵制意识。考试成绩只是对一定阶段学习成果的检测,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及其结果。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及考试观。对于这种事件,家长在教育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家长应该用积极向上的教育方法和目的去教育引导孩子,不能让孩子认为是为了完成学业而学习。同时,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尤其是那些比较富裕的家庭,家长一定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告诉孩子不要炫富,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我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各种关系纷繁复杂,传统的师生关系格局已被打破,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首先,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要求师生平等的愿望日益强烈。其次,在教师方面看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师的职业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一些教师在利益的驱动下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在个别高校中,师生关系已经基本上变成了赤裸裸的权力关系或者金钱关系,分数录取和毕业答辩的推荐,都变成了赐予和接受的奴役过程。师生间没有正常的辩驳和讨论,只有压服,老师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学识和以理服人的层面上,而是建立在特权之上。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只能服从而无法反抗,长期积压必然爆发。学生正处于心理波动期还无法像成人一样作出恰当的举动,在特殊情况的刺激之下容易产生过激行为。此外,这类事件不全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也有些错误的地方。在现代社会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重较大,不少家长对子女溺爱,子女缺乏挫折教育和关爱他人的教育,缺乏同情心和团队精神,个人主义增强,经常表现出自私自利的心理,并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金钱和关系达到目的,将正常的师生关系演化成变相的权钱交易。

由此可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不仅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育教学的环境已经成为当下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及现代的师生关系进行梳理,辩证地看待各阶段师生关系的优势与劣势,由此找出各阶段师生关系的问题和不足,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建设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师生关系。

二、我国师生关系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现代师生关系的现状

师生关系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孔子及其弟子的师生关系是几千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也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典范被后人效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教育工作者们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师生关系问题的经验,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师生关系思想,其中有许多思想具有永恒的价值。我国百年来的师生关系思想正是以这些合理的思想为重要思想渊源的。但传统的师生关系充满着“师道尊严”的压制与顺从。师道尊严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唯师独尊,唯师独从”,“天地君亲师”的传统伦理观念使得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有了天然的代际鸿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现代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师生地位不平等。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师生不能平等交流。这一现象在中小学更为常见,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多于鼓励,呵斥多于沟通。

2. 教师的管理意识浓厚。

学校的管理规则中充斥着大量“规制性”的规定,如“不准”、“严禁”、“禁止”等。长期以来,教师对这些规则是否具有合理性也不质疑,并且常常将自己视为“正确者”、“执法者”,师生之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并非我们所倡导的协作关系。

3. 教师的侵权行为。

一些教师习惯以知识的权威自居,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不惜侵害学生的权利。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被认为是正常的。许多侮辱学生人格的行为就是在所谓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名义下进行的。

(二)我国现代师生关系的困境

现代教育强调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双边互动活动。传统的伦理型师生关系虽然能够通过道德伦理规范使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充满制度化,但有时候做法并不人性化,而人的和谐发展才是教育的追求和最高理想。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具有群体性和个体性,但从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来说都属于不成熟的年龄阶段。因此更需要来自教师方面正确的指导。由于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发展的变化,以及传统师生观的影响,导致师生关系出现新问题,师生关系面临困境与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1. 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出现新特点。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结构趋于丰富和多元化,新旧价值观念、中外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与冲突。我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已经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新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表现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功利意识日益加强。在交往中,人们更重视利益与效率的实惠,而逐渐忽视感情因素、伦理观念等传统的价值观念,人际交往也不知不觉渗透了等价交换原则。随着思想领域的解放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教学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些原本支撑教师信念与言行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和知识状态的变化中显得难以应对,教师群体陷入教师角色危机的困境之中难以自拔。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教育的产业化倾向和高收费也使得社会对教师职业颇多微词,师生关系出现异化趋势,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受到冲击,由此,师生价值观的冲突也日益显现。

2. 教师角色发生改变。

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知识传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地位尽管不会由教育技术完全代替,但教师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面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师。教育的这种后现代态使教师角色面临挑战,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去摸索,而不是凭借个人经验去引导。这就迫切地要求教师改变角色意识,教师角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还是与学生共同探索、创造、体验,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朋友。因此,现代师生关系更应该是一种反思性的民主平等、协作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的界限开始模糊,教学相长并不是过时的思想或是不可追求的理想。师生共建才可以更好地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3. 教师权威面临挑战。

在信息社会中,知识的多少、重要性、实时性等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随社会发展变得日益重要。那些掌握着知识技术化手段的社会机构和团体对知识具有最大的支配权和话语权。知识技术化使得知识获取对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传授的依赖性减弱。同时,知识商品化使得知识的交换价值进一步增加,知识消费者对知识拥有者的价值认同降低,以至于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力地位日益丧失。面对这种危机,重建教师价值以摆脱危机至关重要。现代社会知识的传递不限于传递信息,还应包括加工信息和补充信息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而且要促进学生这种能力的进步。因此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以上讨论看来,我们必须重建适应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观念。两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时代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理解、民主、平等、合作、和谐将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

三、现代社会应构建以尊重和关心为基础的师生关系

尊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就在于生命的不断成长,在于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把师生关系确立为交往关系,也就确立了尊重在师生关系中的核心地位。交往活动本身离不开尊重,主体之间的交往所体现的主体间性更离不开尊重。尊重是交往活动和主体间性的内在要求。

尊重原本就是传统师生关系的核心,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难免有老话重提之嫌,然而,传统师生关系下的“尊重”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古代把教师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尊师重道”等都体现了尊重教师的传统。在古代专制制度下,教师可以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尊重教师与尊重家长和尊重君主属同一个范畴,因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对等也不平等,学生理应尊重教师,但教师不需要尊重学生。在这一传统下,“尊师爱生”成为理想师生关系的特质之一。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民主化和平等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也有被尊重的需要。“尊师爱生”只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爱,但对学生只有爱而缺少尊重是不够的,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尊重是爱的前提,没有尊重的爱是不完善的爱。因此,现代师生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在现代社会,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行为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制度能使人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动,做自己该做的,不做自己不该做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每个人在获得一定权利的同时,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现代师生关系也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明确教师和学生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并使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是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此外,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每个生命都有生存与获得成长的需要,走入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也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注、认可、关心与关爱。教师作为关心者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巨大挑战,它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对受教育者的情感、愿望和需要麻木不仁,或者只是将他们当作等待装填知识的容器,而是要去接受、理解被关心者生命的意义。关心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以一种人格平等、态度宽容、自然的姿态去倾听,体会并同被关心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真诚的对话。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爱、关注、关心,也完成了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

教育是为了人类幸福的事业,理解并追问人生的意义应是其本质的体现。当今社会正由“学会生存”向“学会关心”转变,关心理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倡导“关心型的师生关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的国际教育口号进一步表明了时代教育的人性化走向。学会关心的教育目的是对人的关注与关心,是对个体成长的生命关怀,是对个体整个人格发展的关照。关心的教育理念充满了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教育这项艰难的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倍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神圣事业。

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彼此的心才会靠得更近。我们期待教师与学生能够多进行换位思考,少一些争执和误解,我们期待中国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158.

[2]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9) :233-235.

[3]杨晓.后现代教育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育科学, 2004, (5) :47.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5]刘薇.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J].计算机教与学, 2005, (9) .

[6]吴小鸥.论关怀型课堂[J].江西教育科研, 2005, (11) .

[7]闫梅红, 续润华.如何构建教学过程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教书育人, 2005, (12) .

[8]叶澜著.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 1999.

篇9: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阶段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改革开放以来算起,这一关系已经走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邓小平时期。邓小平为了现代化,力主对外开放,开放的方式不仅有引进资金,还包括引进管理方式,逐渐形成改革开放的大潮。第二个阶段是江泽民时期。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两者结合起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平台就是加入WTO,加入经济全球化。当时党内外有些人忧心忡忡,但事实证明,这一步是正确的。中国加入WTO以后,成为世界上得益最多的的国家之一,另外一个受益最多的是美国。第三个阶段,是胡锦涛主政时期。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强大起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防范也就来了,各种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正是在这一时期,党中央提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说,中国发展起来以后不争夺领导权和世界霸权。我们还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和平发展的中国在强大起来以后,将与世界和谐相处。当然,和谐世界的提出是作为一种理念,而不是作为一项具体的政策。把和谐世界作为政策是做不到的。 最近几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周边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邻海主权争论也趋于明显,一些人据此怀疑我们的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理念是不是还能坚持下去。这些都表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需要讨论,并且好好谋划一下如何使中国更好地和世界融为一体,用世界的资源来发展我们自己,因为和平发展道路最根本的定义,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促进我们发展,通过我们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这个对我们根本上有利的局面。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给我们的外交与战略提出了新的课题。十八大政治报告就中国与世界关系这一问题提出的观点是八个字: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一提法体现了我们对于中国与世界关系新的考量。例如大家讨论最多的中美关系。双方的利益已经决定了,中国离不开美国,美国也离不开中国。尽管双方有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的差异,并带来全球利益上的矛盾,但是大格局是谁都离不开谁。这个大趋势谁也改变不了,无非是怎么把它调整到最佳方位上去。十八大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也是一个新的题目,我的理解,这不仅包括中美关系,与俄罗斯等大国也要建立新型关系。 这一新阶段的新意,也突出体现在全方位这一点上。我们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指向的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原来我们的和平发展道路更多针对的是美国、欧洲,而现在,我们不光考虑美国、欧洲的问题,我们还考虑其他的,比如说非洲这一块。这是一个全方位实施的和平发展战略。 我们的开放战略需要调整,开放的范围要向西部推移。如果说以往我们的开放是往东走的话,那么现在往西的方向也在逐渐打开。在这个方向上,有上合组织的国家,有金砖国家,有非洲。此外,还有普遍被忽略的南亚地区。 南亚地区这个区域值得我们在战略上好好投入与经营。依国别来说,巴基斯坦是我们的铁哥们,全天候的朋友。还有斯里兰卡,也是我们的好朋友,那里除了毛泽东、周恩来时代打下的友好基础,还有我们最近所做的工作。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与我们存在着边界问题。但我们同印度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我们在与印度主要的政党,包括执政党、在野党的交谈中,得到的一个强烈印象是,印度是从一个大国的定位来思考世界事务。它要成为大国,不愿意成为附庸,愿意和世界大国平起平坐。印度这个大国的理念对我们是有利的。还有孟加拉国,我们也不能忽视。将来,我们的石油通道一定要避开马六甲海峡。可以说,整个开放方向正在发生调整,东部往太平洋去的方向我们要继续做工作,而西进,包括西南方向,则是我们下一步要开拓的新的方向。 以上是描述新阶段下,我们对外开放的若干新方向。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把握几个政策上的要点:第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第二,中国崛起之后绝不当头,不挑战国际秩序,但是要同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化国家一起来推进世界秩序的改革。我们绝不挑战世界秩序,但是我们要改革,而且这个改革不只是中国一家要改革,是大家一起改。目前,世界秩序的不适应之处都暴露出来了,不只是中国认为要改,世界都认为要改,中国要跟大家一起来探索世界秩序的改革问题。第三,在和平发展合作基础上坚持共赢原则,形成更广泛的利益交汇点,扩大利益共同体。可以说,我们从对外开放开始,到加入WTO,走和平发展道路,实际上就是努力形成和扩大各方的利益交汇点。第四,在战略互信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危机预防和控制机制,把危机控制在安全和发展的范围内。国际事务中不可能没有危机,关键是形成危机预防和控制机制。我们要形成利益共同体,也要形成一个利害共同体,利益和利害都是共同的,才是最安全的。第五,通过深化国内改革来引导国际舆论,向世界展示中国强大而可亲、可信的新形象。现在很大的问题是,中国强大的形象有了,但是离可亲和可信还有距离。毛泽东1950年代说过建立一个强大而又可亲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应加上可信这一点。 除了上面这五个需要坚持的政策性问题,我认为还有三个问题是我们在思考中国与世界关系时要注意的。 第一个问题,是怎么走出去的问题。中国要在世界上真正立足,必须把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结合起来走出去,再加上我们文化也要走出去,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今天的世界不再是殖民主义时代,靠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现在我们走出去虽有国家战略层面的倡导,但实际上还是散着出去的,力量并不集中。当然,现在散出去也有好处,因为人家没有感到威胁。比如说,许多人在谈论资本外逃,我不认为是坏事。该出去就出去,资本出去以后在外面投资,内外联动,最后利润都会回来的。 第二个问题,是文化软实力问题。我曾讲过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成功,关键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文明的复兴。软实力不是取决于你投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的文化被人家认同。文化认同上如果不能做出像样的文章来,只靠办几场演出,送票子请人家来看,是不能成事的。我们离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的路,还有很远。 第三个问题,与前一个相关,是关于如何在对外关系中发掘共同的价值观纽带。比如说,金砖国家是我们可以借用的平台,但现在一个非常大的软肋,就是缺少能够长期维护发展的纽带,也就是各方的共同价值观。我们需要研究金砖国家的价值观是什么,上合组织的价值观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冷战后北约的转型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例子。北约原来是针对华约存在的集体军事组织,冷战结束后华约不存在了,一段时间内,北约存在的理由似乎也不再存在。但是,美国强调北约是大西洋两岸所有国家共同价值观的组织,这样就把一个军事组织变成了一个价值观组织,凡是挑战他们共同价值观的威胁,北约军队都有权介入。于是,我们在从阿富汗到索马里海域,都能看到北约的介入。它实际上用价值观为北约的存在找到理由。而在我们的国际合作中,很大的短板就是缺少价值观的东西,缺少持久发展的内在纽带。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nlc202309031916

篇10: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阅读题参考答案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任何艺术作品,都需要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再创造。

B.张璪的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与韩干的臣自有师在艺术美与现实美方面强调的内容是对立的。

C.艺术创作要产生美,须结缘社会生活,但艺术的美更需要艺术家创造的自由和自觉。

D.黑格尔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之说,说明艺术创作的美和现实生活的美是成正比例的。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白石笔下的虾、徐悲鸿画中的马,凝聚着两位国画大师的创造性劳动,不是客体美的再现,而是艺术家主体美的表现。

B.绘画大师石涛的山水画,尽显大自然的神韵与律动,创造性地将思想情感熔铸到秀美河山之中。

C.罗中立的名画《父亲》的创作灵感源于他深入生活,认识到那些含辛茹苦的农民养育了自己。

D.画家韩干拒绝跟随画马名家学习,而以陛下内厩之马为师,独具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

14.为什么艺术美高于现实美?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12.C(解析:A项,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主体错误,原文是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创作客体;B项,强调的内容是对立的错误,张璪的名言强调画家要向大自然学习,即艺术美离不开现实生活,而韩干的话强调的是绘画要从生活中领悟,这两者都强调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非对立;D项,无中生有,是成正比例的错误,原文是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这句话说的是艺术美与人的心灵美成正比,而不是和现实美成正比。)

13.A(解析:A项不是而是关系错误,原文是不仅是同时也是。)

篇11: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很大,东西文化的差异同样显著。即便是在南北两个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同的东西文化。例如在黄河流域,由西向东,依次就有关陇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文化的地域差异,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对文学家的创作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或者载体,便是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另一方面,这种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就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它对新一代文学家的`成长就愈有利。

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感受、体验、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另一方面,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除了有选择地吸收、消化当地的人文养料,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反哺于当地文化。

还应该注意的是,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虽然大量存在,但不会是,也不应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单纯。大量情形下,这种影响并不是显在的,而是隐性的。浙东农村的目连戏这种文艺形态对鲁迅的创作不能说没有影响,有时还相当明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浙东那个“报仇雪耻之乡”的精神文化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他,影响着他那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然而,并不一定每一个浙东作家都会深受这种民间文艺形态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都会有这样的气质与风格,如果是那样,则一个地域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一些气质相仿、风格雷同的文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扫兴的事情!实际上,一个文学家会接受哪种类型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与他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是有密切关系的。

1、下面有关文学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使文学家的创作表现为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

B、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就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C、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D、文学家的迁徙流动会使作品本籍文化色彩有所减弱,从而使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文化的差异入手,目的是论述文化的地域差异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

B、第二段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创作,产生地域的文学或文学的地域性,文学也会影响人文地理环境。

C、第三段从作家流徙的动态角度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表明文学家的迁徙可能会使作品发生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会反哺于当地文化。

D、第四段进一步论述地理环境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强调由于文学家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不同,其接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具体情况也会有差异。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就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也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

B、由地域的文学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反过来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进一步强化文学的地域性。

C、鲁迅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民间文艺形态与浙东独特的精神文化因素的显在影响。

D、一个文学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影响着他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说明文学家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主选择性。

答案:

1、答案:D

(强加因果和递进关系,原文为“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同时省去了副词“可能”。)

2、答案:A

(主要目的是引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的观点)

3、答案:B

篇12:国学与当代世界阅读及答案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

然而,人们往往根据近代西方的.学术分科来指责国学含混笼统,陈独秀便是如此。其实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已经指出,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往往觉得西方近代的学术分科天然合理,而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则没有独立成科的资格,中国传统学术只有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人们反对国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学术无国界,世界各国都没有它们的国学,为何中国却有国学?但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国有所谓日耳曼学,美国有美国学,而日本也有其国学,焉有说只有中国才有国学?

其实,质疑国学者既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也没有太多的学理关怀,他们有他们不便明言的担心,有他们的言外之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能否脱华入欧,进入所谓普世文明。他们都认为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西”字可以讲,“国”字要不得。因为“国故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万万没有对等的道理”。(毛子水)这种决绝的态度,在一部分国人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20世纪到今天,反对或质疑国学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出于学理或学术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的理由,就是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什么本来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纠缠了中国思想界一个世纪都未有定论,而且那些似曾相识的反对理由和质疑论据不厌其烦地被人一再重复。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8.下列有关“国学”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验研究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生长着的思想。

B.研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或存亡继绝,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立于天地之间。

C.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与现代汉服、祭拜、假古董“热”不无关系。

D.国学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应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品格。

9.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没有独立成科,应该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B.质疑国学者的真正目的在于中国能脱华入欧,进入普世文明,并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

C.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现在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

D.在现代国人中仍然存在着国学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比不上欧化的学术的观点。

10.下列不能作为人们反对“国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人们认为国学分类含混笼统,西方学术分科天然合理。

B.国学无国界,国学只有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国学。

C.国学质疑者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美、日都有自己的“国学”。

D.出于政治的理由,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

8.C

9.B

上一篇:应用文——关于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的请示下一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