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决策——《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2024-05-13

调查与决策——《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精选5篇)

篇1:调查与决策——《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调查与决策——《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总第330期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20期

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对南部县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调查

中共南部县委副书记、县长 何修礼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形成这一格局必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集中,更多的农户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让农民享受到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待遇。我们结合南部县自身实际,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政策措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布局,走出了以“四个一体化”为核心,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南部县是百万人口大县、丘陵大县、打工大县。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30万,境内15条河流纵横交错,有耕地82.6万亩、非耕地120万亩,地貌以浅丘、深丘为主,海拔400~700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日照时数1409小时,年均降雨量1020毫米,土壤属丘陵紫色土区,适合蚕桑、杜仲、速生林的生长。但由于城乡距离较远、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成片耕地较少、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城乡差别较大。两年来,南部县积极探索公共资源、生产要素和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的互动共融,坚持实施“四个一体化”战略,不断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规划工业集中区26平方公里,已建成产业园区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5户,三年内销售收入可超过100亿元。加工企业带动了农村35万亩蚕桑、30万亩速生林、10万亩杜仲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存款达到60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企业办在园区、基地建在农村,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是丘陵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南部县以丘陵地区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为依托,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形成了工业向园区集中、链条向农村延伸的“园区+基地”发展格局。

1.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农村长效产业

蚕桑发展上:以实现“旱地桑园化、养蚕集约化、经营协会化、技术标准化”为目标,按照“一年结构调到位、两年配套见成效、三年丰产成规模”的要求,整乡连片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目前全县桑园面积已达到35万亩,基地乡镇达到55个,占全部乡镇的76%。2008年养蚕发种10.02万张,产茧7.2万担,实现茧款收入5250余万元。2009年预计可养蚕发种11万张,产茧8万担。五年内实现生产鲜茧30万担目标。

杜仲发展上:在县、乡、村、社公路两旁规范栽植杜仲,形成杜仲长廊。今年栽植1100万株,明年全部栽植到位达到3000万株,既不占地又不占田,相当于增加耕地近10万亩,3年后4万吨杜仲叶、6年后12万吨杜仲皮能够充分满足元安药业的生产需求。

速生林发展上:今年全县在江河两岸、溪沟两侧及国、省道沿线和退耕还林地栽植杨树2860万株、20万亩,明年再栽植10万亩以上,3年丰产后每年能为企业提供50万立方米的木材原料。以五年计算经济效益,平均每亩速生林一年将给种植户带来1920元的纯收入。

2.依靠加工业带动农村优势产业发展

南部县在引进蚕桑产业发展龙头加工企业绿神丝绸公司的基础上,明年拟在工业集中区建一个占地500亩的蚕桑产业园,形成缫丝、生产丝棉被、提取叶绿素、桑皮纤维、桑枝地板等精深加工链条。2006年引进产、加、销一体化的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四川元安药业公司,杜仲等系列产品通过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杜仲收购加工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可生产杜仲茶、杜仲饮片,拟开发杜仲酒,产品出口韩国、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2007年引进中盐银港人造板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建设高密度超薄型纤维板生产线,今年一期工程完工后,年加工木材25万立方米,日需木材原料近1000立方米,二期工程完工后,年加工能力将达到50万立方米。加工企业的旺盛需求带动了速生林产业的迅猛发展。

3.发展合作社连接基地和加工企业

南部县坚持合作社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思路,鼓励农村能人、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经营路子,促成三者之间建立较为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并采取“收购让利”、“按股分利”、“二次返利”等新型合作社的分配方式,让农民从加工流通环节获得效益。截至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8个,注册农产品商标的合作社3个,另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1个。先锋蚕业合作社已发展成辐射南充市36个乡镇、带动农民1万余户、年养蚕发种7万多张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明年准备新建缫丝等加工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二)坚持大力度改善交通,大幅度缩短农村到城镇的距离,形成城乡时空一体化

时空距离一体化是丘陵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近年来,南部县抢抓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实施补助的难得历史机遇,把建设老百姓长期受益的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工作重点,大规模、高质量推进农村水泥路建设。目前,全县90%的乡镇距县城的车程不超过1小时,大大缩小了城乡群众在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距。

1.形成路网

交通难一直是制约南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去年以来,全县拟用两年时间总投资6亿元,建设270公里县乡道、884公里村道水泥路。列入国家建设的两条高速公路和一条铁路、一条渠化江河陆续开工,广(元)南(充)高速公路建设界桩埋设、征地拆迁工作全面铺开;兰(州)渝(重庆)铁路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南部段开始准备征地拆迁;嘉陵江(流经县境78公里)全江渠化后到2010年500吨货轮可由广元、重庆直航出川。目前,铁路、高速公路、水路构成立体交通网络连接周边,44公里国道、117公里省道贯通全县,县城与乡镇、乡镇与村社的多通道路网已经形成,实现了乡乡、村村通水泥路。

2.提高等级

质量是公路的生命,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宁可少修一公里,修一公里就管20年”的农村公路建设理念,采取国家项目补助、发动群众筹集、在外

乡友捐赠三种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将农村公路全部建成让百姓长期受益的水泥路。2007年建成通乡公路65公里、通村公路830公里,其中乡道水泥路16公里、村道水泥路158公里。2008年开工建设的通乡公路167公里、村道公路726公里全部建成水泥路,大大提高了农村公路等级。

3.养护到位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县交通局负责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监督管理,县公路管理养护一段和二段负责业务指导,乡道公路由乡镇人民政府、村道公路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养护。农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长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采取道班、个人承包等方式,每2至3公里选聘1名养护人员负责日常维护。乡道油路或水泥路县财政每年每公里补助2200元,村、社公路的管理养护费用由群众采取“一事一议”或村规民约的方式解决,推动了农村公路建、管、养协调发展。

(三)坚持引导农民进城镇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人居环境一体化是丘陵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近年来,南部县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居民在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先后被列为“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县”。

1.大力开展城市环境整治

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力争用两年时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投资4000万元整治柳林溪和状元溪,完成城区11条主街道柔性路面和瑞安路、万达广场商业步行街改造,整治了县城四大进出口道路,城区路面硬化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3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投入运行,投资4000万元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以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为重点,理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大力整治市容市貌和城市秩序,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善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市政设施,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大力开展场镇环境整治

针对部分乡镇场镇建设“脏、乱、差”的现象,南部县在各中心镇成立了村建环卫服务中心,编制完成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和集镇水污染治理规划,启动了集镇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5个集镇规划落实了垃圾堆放场。依法划定4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伏虎镇投资15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个生活污水湿地处理系统。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

3.大力开展农村卫生村创建

按照“以城带镇、以镇促村”思路,切实加强以“两管五改”为重点的农村爱国卫生村创建工作。近两年来,新改建电灌站71处,新建、整治水利工程1291处;全面取缔升钟水库6382口养殖网箱,连续3年在全县开展水葫芦集中整治,新建人饮工程2.4万处,三年人饮工程任务一年完成,彻底解决了2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先后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一期、二期和未改造村抄表到户工程,城乡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大力开发利用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沼气池19760口,并围绕沼气进行大面积改厨、改厕,既实了环保又解决了燃料问题。以庭院型、街村型、城郊型为主要模式,实施以改厨、改灶、改厕、改圈、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户办工程,建成有环形道路、优美环境、特色产业、增收项目的示范村36个。目前,南隆镇12个创建村已通过省级卫生村验收。

(四)坚持公共财政适度向农村倾斜,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丘陵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近年来,南部县始终按照一手抓产业培育促发展、一手抓民生问题促和谐的思路,在农村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救助、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1.农民同城里人一样老有所养

1995年,南部县率先在永定、龙凤、柳树等乡镇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到1998年底,参保人数达到4.1万人,滚存结余基金970万元,后因国务院决定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清理整顿,全部打卡直发了该类参保到龄人员的养老金。从2008年6月1日起,南部县全面推行“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率先解决农村具备参保经济条件群体的老有所养问题。目前,全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4200余人,征收基金775万元;到2010年,将基本建立起具有南部特色、统筹城乡、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农民同城里人一样病有所医

2005年,南部县率先在全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5-2008年,参合人数和参合率逐年上升,参合人数分别为52.6万人、82.6万人、96.5万人、102.4万人,参合率分别为50%、79%、90%、95%。生病住院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以上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分别为50元、300元、800元,住院封顶线6.8万元(含二次补偿5万元),有效解决了生病群众的经济困难。同时,县政府投资对74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增业务用房4万平方米;投入500余万元添置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全县1053个行政村村村建有卫生室,切实保障了农民生病有地方治疗。

3.农民同城里人一样困有所济

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五保”户,无钱、无粮、无自救能力的“三无”户,因灾、因病、因残或重大意外事故造成家庭经济收入年人平低于700元的农村特困群体,切实做到低保应保尽保,低保金全部打卡直发。2008年1-10月,全县农村低保救助65316人,月补助标准40元;五保供养9577人,月均救助标准100元;医疗救助13万余人,人均救助82元;安排资金122.1万元,对407户五保户、特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

三、几点启示

坚持“三个发展”是关键。全县只有坚持“三个发展”,把工业办在园区、基地建在农村,始终围绕比较优势和加工企业来确定农村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村产业规模发展,才能实现“三化”联动,才能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形成35万亩蚕桑、20万亩速生林、5万亩杜仲及4万亩中药材的产业基础,形成25万立方米木材、300吨杜仲、1200吨蚕茧的年加工能力,实现19个乡镇的产业、水路等整体连片推进。

尊重自然条件是根本。丘陵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其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可能完全照搬沿海发达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区的路子,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围绕产业发展、时空距离、城乡环境、社会保障四个方面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形成梯度有序、相辅相成、快速推进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满足群众愿望是目标。要通过“四个一体化”的建设,使农村有了高效益的支柱产业、高规格的基础配套、高档次的人居环境和高标准的社会保障,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满足农村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2-24录入用户:admin-swzys)

篇2:调查与决策——《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常宁市委办公室

统筹城乡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常宁立足市情实际,坚持以规划为蓝图,以产业聚集为支撑,以公共服务为保障,以社会管理为服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城乡建设格局。着力于城乡规划先行,以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一是科学规划全面覆盖。按照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打破原有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聘请湖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城市总规,按照“一座城、两条河、三个环、四个湖,七纵八横”的城市总体构想定位山水园林城市,“十二五”末将达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规模,2025年将达70平方公里70万人口的规模;按照“中心镇、标准村、宜居房”的要求,正在编制2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二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做好11个专项规划,如电力、道路、公交、消防、改排水、园林绿化、环卫设施、商业网点等,为130余个项目做好修建性详细规划,详规覆盖率从2008年的30%提高到80%。目前,已编制完成教育黄线、邮政报刊亭等8个专项规划及27个重点项目控制性详规。按湘南工矿重镇的标准,高起点编制完成水松地区总体规划。抓好塘湾、桐江、蔬菜等一批新农村示范村,着力打造省道S320线沿途兰江乡八

一、和群、元山 1

—培元办事处莲花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完善设施加强对接。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推进城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到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实现共建共享。目前,全市97%的村通了水泥路,单位面积公路密度、万人公路拥有量居衡阳市前列。全市27个乡镇(办事处)政府所在地及周边村组都用上了自来水,为15.27万人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洋泉水库集中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成为全省县级中唯一的10万吨/日供水处理系统。农村电网到组到户改造率达到100%。

二、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一是发挥企业集聚效应。以“一区二园一廊”产业发展为重点,切实提升项目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度。“一区”,即水口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在引进高新科技类产业上求突破。“二园”,即松柏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工业园、白沙冶炼工业园,重点发展矿产采选冶炼、资源再生利用的精深加工产业。“一廊”,即宜阳工业走廊,重点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规划5平方公里,重点承接IT、光伏等产业。积极引进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鞋帽加工、纺织服饰、玩具制作、电子加工四大产业集群。二是形成农业规模效应。按照“优势更优、产业连片”的思路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粮食、油茶、烤烟产业。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创建蓬塘、三角塘和罗桥等三个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2011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20.01万亩,粮食总产45.48万吨,居衡阳市前列。做响油茶产业品牌,引进中粮集团开发油茶产业,开工建设全国首家油茶批发大市场和

油茶文化风情园,打造百里油茶示范带和高速公路油茶走廊,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向世界伸出“油茶枝”。坚持烟叶富民,稳定扩大烤烟生产面积,建设万亩烟叶走廊和湘南浓香型烟叶基地,连续三年完成烟叶收购任务,今年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3.8万亩,预计收购烟叶12万担。三是提升三产拉动效应。引进了一批金融保险、电子商务、职业技术教育等新兴服务产业;建设了帝煌、印山国际等一批高端品牌酒店,提高接待设施建设水准,鼓励休闲娱乐业创新发展;引进一批知名物流公司,加快建材大市场、万村千户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逐渐形成现代化的特色服务体系。打造中国印山、天堂山风景区、塔山西江漂流等旅游品牌。积极发展以果蔬采摘、避暑休闲为主的农业生态休闲产业。

三、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全面进步。把社会事业投入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构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城乡公共服务平台,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一是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在城区,抓好常宁二中和宜阳小学搬迁,建设一批中小学,化解大班额。在农村,大力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按照《常宁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近年计划撤并49所(含教学点),目前已撤并11所;加大对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的支教力度,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边远山区轮流支教,安排新进教师到偏远地区锻炼;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覆盖全市95%以上乡镇,开设公餐,有力地缓解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压力。二是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近年来,先后投入1400余万元

对全市3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共增加病床300多张。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为所有的卫生室添置了必备的医疗卫生设备,市、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健全完善就业、养老、医疗、救助等民生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在所有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站,至2015实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互联,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农村低保、大病救助和农村五保救助标准,落实城乡低保对象44038人。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52%以上。积极推行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力保障农民的基本健康权益。

四、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加快城乡文明共建。一是生态共建。大力倡导循环生产,把原来无用的废渣、废气、废水再度进行提炼,提高使用效益,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由原来60%提高到现在90%以上,企业效益明显提升。目前松柏工业园已建成年产值过30亿元的冶炼化工循环产业集群,成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二是文化共享。建成22家综合文化站、707家农家书屋,第二轮远程教育覆盖全市50%乡镇,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互联网络村村通”、“送文化科技下乡”等活动全面开展,大大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三是文明共创。坚持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大力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活动。开展“一隐

篇3:调查与决策——《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 四川丘陵地区又是四川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核心地带, 因此, 统筹四川丘陵地区城乡发展在全局发展中举足轻重。四川丘陵地区共66个县 (市、区) , 占全省180个县 (市、区) 的36.7%;幅员面积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8%;耕地面积246万公顷、占全省的57.6%;总人口5053万人、占全省的59.9%, 其中乡村人口4315万人、占全省乡村人口总数的62.3%。目前, 四川省平原地区经济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潜力较大, 而丘陵地区发展则相对困难、办法不多。推进四川区域经济新跨越, 重点在丘陵地区, 难点也在丘陵地区。

顺庆区是南充市的中心城区, 也是四川具有代表性的丘区之一, 2007年被确定为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 2008年正式启动实施, 2012年被列为南充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近几年来, 顺庆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并学习借鉴成都的经验,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及时了解顺庆区统筹城乡改革试点的基本情况, 并分析总结其经验, 从而为南充实施“一区八镇九村”统筹城乡改革试点, 乃至为南充甚或丘陵地区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经验, 笔者于今年3月, 历时2个月, 深入顺庆区各乡镇进行调研访谈。

一、顺庆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及问题

1. 主要做法

(1)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构建城乡互动的产业体系。顺庆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鼓励城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农村扩展或转移,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同时加大农业自身产业调整的力度。在工业上, 重点打造潆溪、潆华两大工业集中区, 提升承载能力, 加大五大产业集群在园区内有效聚集。在农村, 重点发展“百村四带”产业经济带。一是国道212线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产业带。二是沿江绿色蔬菜水果产业带。三是城周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四是潆新线特色农业产业带。

(2)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 加快农村“路、水、气”建设, 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目前, 顺庆区农村基本形成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道路体系, 基本完成农村改水、改电、改厕和农村通讯网络建设, 最远的乡镇到城区的距离由以前的4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半个小时。加强了城乡生态建设, 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 提高森林覆盖率。

(3)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将城市公共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一是城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低保全覆盖。二是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七个一”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每个乡镇、每个村 (社区) 建立了一个便民服务中心 (点) , 每个乡镇建立一所寄宿制学校、一所规范化卫生院、一个标准化文化中心, 在每个村建立一个甲级卫生站、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惠民读书点, 推进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其中便民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经验得到省委领导肯定, 全省现场会在顺庆区召开, 顺庆区经验在全省推广。

(4)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平等。实行城乡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服务和劳动用工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平等。扩大社区就业面, 促进失地无业农民充分就业。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增强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以上。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加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 实现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

(5) 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支持, 促进城乡和谐协调发展。一是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深化户籍管理改革。逐步对本区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 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 凡在城市有固定住所和生活来源的农民, 允许迁入城市。被征地拆迁农户原则上安置到城镇社区居住并落户。二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城市工商业主、科技人员、各类创业者和农村经营大户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和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 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 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的问题。积极探索宅基地集约化经营使用办法。

自2008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 顺庆区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区工业化率提高到46%、城镇化率提高到71.2%。全区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2006年的基础上分别实现了翻番, 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十七位、丘区第四位、川东北第一位。社会事业发展、城乡环境形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城乡党的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顺庆区在探索城乡相互融合、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随着体制转换和结构变动的不断加快, 城市和农村之间固有的一些体制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 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今后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障碍因素。

(1)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遭遇制度障碍, 是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原因。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与现有的政策法律的规定存在着矛盾, 使得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改革难以推进。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然面临深层次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主体“虚置”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农民土地产权权能不完整、土地征用政府行政垄断难打破、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等。二是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仍不适应现实需求, 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劳动就业的公共管理职能界定仍然存在缺位和越位现象、劳动就业服务产业链尚未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城乡社保对接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等。三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仍需加强, 如公共服务市场化动作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

(2) 丘陵地区经济财力薄弱缺乏物质支撑, 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问题。四川省丘陵地区是四川省四大类区 (平原、丘陵、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中人口最多的区域, 66个丘陵地区县人口比重达占60%, 经济总量接近全省的50%。然而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却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规模工业、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40%左右。丘陵区发展滞后, 人多地少、资源相对匮乏, 环境承载能力差,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艰巨。从目前顺庆区及至四川丘陵地区统筹城乡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多数改革措施是以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为保障的, 而丘陵地区经济落后, 造成有些改革措施因政府财力的制约而不具有持续性, 所以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财政资金的支持压力很大。

(3) 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统筹城乡发展遭遇素质“瓶颈”。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就是农民要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 具有现代化的科技文化素质、开放化的思维意识、市场化的竞争观念。在农民转为市民、传统乡村社会转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过程中, 只有农民自身素质适应这样的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才会成为可能。但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转移。

二、克服发展“瓶颈”, 深入推进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克服丘陵地区发展“瓶颈”, 深入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规划、通盘考虑、重点突破、循序渐进。

1. 优化城乡经济发展模式, 为推进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

首先, 要加强城乡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布局, 统筹规划城乡区域结构, 根据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总体规划, 根据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 完善城镇体系建设规划, 着力推进大中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构建特色明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逐步形成特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 (镇) 和农村新型社区为一体的市域城镇体系。

其次, 要加快城乡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只有各项产业得到发展, 才能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一是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支持有关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税收优惠等, 引导城市的社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根据规划积极促进城镇和乡村产业合理布局。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互融”的原则, 调整工业布局, 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和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促进产业转移, 把适合在农村发展的工业放到农村, 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2. 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 为推进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一直以来, 我国没有形成一个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 农村难以享受城市土地市场流转带来的权益。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经济发展, 要进行土地制度创新, 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和农业承包地流转制度。按照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设计不同的流转方式和实现途径, 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集中, 以提高城镇化水平, 增强城镇带动能力。按照“三集中”原则, 即人口向城镇和农民新居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 建立以行政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 以租赁为主、投资入股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

3.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推进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保障机制

当前, 丘陵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与福利制度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二是社会保障需求与社会保障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丘陵地区困难群体量大面广, 因而对社会保障具有多层面的需求, 而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项目不全、覆盖面不广、保障水平低, 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社会保障需要;三是传统体制束缚仍是制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的重要因素。现行户籍制度派生出的“重城抑乡”的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制度, 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割裂, 最需要保障的人群不能全部享受到有效保护。为此,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4. 进一步争取多方融资, 为推进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农村金融服务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动力, 为此, 要努力在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上实现新突破。首先, 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支农项目资金要集中管理, 不管是由哪条线下来的资金, 都应归入“三农”账户统一管理, 严格监管其使用过程与评估其使用效果。集中后的“三农”项目资金要根据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统筹安排, 重点投入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业资源开发领域之中, 尤其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农业品牌的打造。其次, 要探索农村新型金融互助合作组织。该金融系统的服务对象仅限于农村与农民, 限制系统内资金流向城市。对于较大金额的贷款项目, 政府的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可与之衔接起来, 提供担保。最后, 要积极吸引社会闲散资金, 广泛吸引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的各方人士投资创业, 经营开发。

5. 注重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为推进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新农村, 应该按照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把提高农业发展能力、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活跃农村的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 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 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发展基层民主。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 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根据四川省2012年统计年鉴计算.

篇4:调查与决策——《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篇5:调查与决策——《坚持四个一体化 推进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调查与决策

4大力推进“四化”发展丘陵地区现代农业

中共内江市委政策研究室、中共资中县委政策研究室 联合调研组

近年来,资中县充分利用浅丘、深丘地形特点,积极探索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大力推进“科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改革、集约化发展”,在打造农业发展的亮点和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科学化生产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根据地形特点、基础条件等的不同,以园区为示范,扶持各地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园落户的银山镇综合实力强、区位优势好,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四川省科技示范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省级示范镇,成渝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以及沱江贯通全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2万亩,辐射5万亩。目前,示范园重点发展的特色林果产业、设施蔬菜产业、特种水产业、优势畜牧业、乡村休闲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等已初具规模。示范片以重龙镇杨柳滩村、甘露镇玉皇村和资甘公路沿线为核心区,辐射21个行政村,其农业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区内水源充足,土壤适宜水果、蔬菜生长。目前,示范片重点发展的枇杷、柠檬等水果产业、生猪等养殖业和蔬菜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21个村全部建成了“一村一品”示范村。截至2010年底,全县种养比调整为52.3∶47.7,并成功创建全国商品粮、生猪、水果和特种水产基地,纳入了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和现代畜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的范围。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广先进生产模式。近年来,全县以示范园和示范片为重点,初步探索形成并逐步推广了沼气开发型、绿色生产型和立体种养型农业循环经济。一是大力发展沼气开发型农业循环经济。在沼气池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发展“养殖业-沼气-肥料-种植业”的能源生态循环生产方式,形成了农业内部的循环,以及农业与加工业等其它产业之间的循环。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型农业循环经济。近年来,全县,特别是示范园和示范片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农业耕作法,不施用或减少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养殖废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减少了农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立体种养型农业循环经济。目前,全县共探索了林禽兽种养结合、稻鱼鸭种养结合、鱼鸭养养结合以及食用菌、果蔬立体综合开发等几种生产模式。

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一方面,资中县把农业园区作为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实训基地,邀请高校和科学机构的专家、教授到示范园和示范片进行实地培训,传授各种技术,为加快示范园、示范片和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整合全县教育、劳动、农业、卫生等部门的职业教育资源,依托水南高级中职学校,组建成立了全市第一所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培养新生代农民的实用技能。

推广先进设施装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村落村庄整体

规划,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以来,全县新建硬化道路1160.6公里;新建改建渠道96公里,建蓄水池536口、山平塘368口,新增有效灌面3万余亩;完成集中供水工程40处,解决了49979人饮水安全问题;整治土地91234亩,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农业生产的条件。

二、以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扶持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资中县坚持把培育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长期战略,严格落实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优特色,帮助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开发、质量水平、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加强基地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按照建成“四个10万亩,一个100万头”和“五个区域化产业带”的目标,资中县围绕企业和市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初步建成了七大种类的农产品基地:以枇杷、血橙、柠檬、“不知火”、优质梨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以加工型蔬菜和非设施反季节蔬菜为主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以“四大渔业”为主的名、优、特、新水产品基地以及优质稻双低油菜基地、两杂种子制种基地、畜牧生产基地、蚕桑生产基地,被国家林果协会授予中国塔罗科血橙之乡,塔罗科血橙基地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构建利益共同体,缔结产业联盟。在推进产业化的过程中,资中县特别注重处理好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合同收购、最低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利益联结形式,使各个环节的参与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三、以社会组织为纽带,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

架构市场桥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资中县坚持走专业合作的道路,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把分散的千家万户农民组织起来,架起农户与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截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立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9个,骨干会员48712人。其中,资中县养猪协会、内江市羊业协会、资中县球溪河三江鲶鱼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强市场监管,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资中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狠抓农业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了在同一基地实现品种、技术、流程、加工、检测、认证、品牌、营销“八统一”的体系,已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6.3万亩、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万亩。同时,资中县注重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产品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扩大市场影响,狠抓品牌培育。资中县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市场体系过程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加强品牌创建和保护。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做好特色农产品品牌商标注册工作,争创国家、省、市知名商标品牌。另一方面,加强包装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推广宣传资中特色农产品,组织农民协会及合作社参加农产品推荐会,大力提升资中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促进市场营销,加快流通体系建设。资中县围绕区位优势打造农产品流通平台,开拓市场,保证农产品产得出、收得来、销得出。一方面,积极引导“农超对接”。2010年,资中县组织塔罗科协会和“不知火”专业合作社参加了京、渝、蓉以及泸州等地的农产品推荐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2010年,新建和改造了10个标准化农贸市场。目前,甘露镇枇杷专业批发市场客商云集,乡镇标准化农贸市场热火朝天,有力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

四、以机制为保障,大力推进集约化发展

完善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加大财政投入。资中县建立了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8年至2010年,县财政共安排农业切块资金6401万元,年均增长16.9%。二是整合支农资金。资中县是财政部确定的西部六省的两个整合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试点县之一。2008年以来,按照“集中使用、重点扶持”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管理渠道、核算方式的前提下,整合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支农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上,整合资金100554万元。三是推行“一事一议”。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上线控制”的原则,广泛宣传、统一标准、规范程序、强化管理,大力开展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带动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完善流转机制,提高土地综合收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和推广置换、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重龙、甘露、银山等镇依托镇农经部门,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站,提供土地流转信息,搞好土地流转中介服务。

完善保险机制,降低业主经营风险。以生猪保险为重点,与人保财险公司、中华联合财险公司、法国安盟公司合作,按照“政府补贴一点、业主(农户)缴纳一点、保险公司在费率上优惠一点”的办法推广生猪保险。同时,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增强了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

(责任编辑:王 淇)

上一篇:角的度量教案设计下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