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科论文

2024-05-02

教学学科论文(共8篇)

篇1:教学学科论文

浅谈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在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张海鸥邮编:211102

【内容提要】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九年级历史复习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实践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笔者经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中的“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即教师讲为主导,学生读要指导,议要引导,练要辅导。

【关键词】四导教学法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运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一个没有普及历史知识的民族将会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京市在2006年将初中历史纳入中考,作为考查科目,与政治同场开卷考试。纵观现阶段我们九年级历史教学的现状,教师单向灌输的多而学生主动学习的少。尤其是复习中教师读学生划,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考学生背,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甚至有的复习课堂波澜不惊,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终端成绩显示必然让社会、学校、家长不满意。

我们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出发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授课中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以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实施在历史复习教学的每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变革传统复习课的弊端。

笔者在长期实践教学中逐步总结出历史复习课中的“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

一、“讲”-------教师讲为主导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人对课堂上教师的“讲”产生反感甚至进行批判,于是对讲授式教学方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优劣并存、瑕瑜互现的,历史学科具有知识性、过去性、时序性、综合性等等特点,必须要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趣味性、启发式的讲述来实践,尤其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上,讲授式教学是其他所有教学方式选择与使用的基础与前提,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真正地学会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教师的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发挥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进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1

时,“知识追溯---创设情景”需要老师来讲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究梳理归纳,复习目标需要老师来讲述内涵与要求,重点难点“三大改造”需要突破到位,零散的知识点需要老师来讲述引导串珠成线,师生合作共同建构出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复习课中导入、师生互动、教学小结、练习反馈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述。初中的课堂教师必须有驾驭、掌控课堂的高超教学艺术,“讲”是主导。

二、读----学生读要指导

目前南京市的中考中历史是开卷考试,一方面确实可以减轻学生负担,符合考查科目的需要,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开卷考试对学生的复习态度影响是恶劣的,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有严重的依赖心理,“我平时不需要看书读书,考试时我翻书就是了”这是相当多孩子的看法,实际情况是考试时间2个小时,需要翻的历史书有6本,政治书有5本,还有大量的资料,时间紧张,翻的心烦意乱,成绩不理想是必然的。在复习中必须让学生熟悉教材,引导其学会翻书。

复习中需要设计一定时间来让学生读课本,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具体做

法是:教师结合复习目标,考试要求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学生阅读时注意事件的内在联系,要做到先粗后精,适当勾划,注意归纳总结,读懂教材内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如:复习《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加强、巩固与发展》这一专题史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就这一专题去阅读教材,找出与之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梳理出资本主义的酝酿、确立、加强、巩固、发展等五大方面,就思想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加强的方式、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等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梳理归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的过程中老师设问,学生也会去质疑设问,主

动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课堂也会生动活泼高效。

三、议----学生议论要引导

议指在复习课堂中学生之间的议论,讨论。是这个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开

卷考试,试题的命制必然有开放性,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价值体现,复习中要引导学生适当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把历史学活。南京市中考中比较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启示等能力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借史明理,把历史性、时代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就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是必要的。

议的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的看法,然后指导学生去查阅资料,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下寻求正确答案等。例如复习新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先指导学

生阅读教材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然后设置问题“请你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提出建议”,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敏感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复习近平代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学生往往出现偏激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和平才能促进彼此以及世界的发展。教材的观点是国家的观点,教师应代表社会的主流思想并超越时代发展。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

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使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整合者甚至是知识的运用者,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心理愉悦。

四、练---学生的练习教师要辅导

成绩最终是要学生考出来的,复习的效果必须经过练来体现。尤其在复习阶

段练是重要环节,课堂上要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及时巩固;课后延伸拓展作业回顾;检测考试查漏补缺。练得到位与否决定了复习的成效。

首先要根据讲、读、议中呈现的问题,学生复习中的薄弱方面精心命制习题,这是练发挥作用的前提。其次坚持“有讲必练,有练必阅,有阅必评,有评必讲”的原则。最后至关重要的是要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借题发挥”,找重点去扩散,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不仅要强调巩固本题,还要联系相近相关的内容加以巩固。就答题的规范性、审题技巧、书写方面进行辅导强化。如一轮复习中实行考点基础过关制:默写、训练、纠错,采用多种方法夯实基础。

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之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坚信,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定能实践课改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复习中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带来和谐高效的复习课堂,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实

践证明:只要沿着“讲、读、议、练”的教学思路,定会迎来硕果累累的六月!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2002年版;

2.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3.刘克明主编:《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问题与问题解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篇2:教学学科论文

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依据

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是将其课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

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

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

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这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基础。通过网络查找素材,上网搜集素材,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课前资料准备充分,为美术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行为、所有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因个体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可以开阔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发教师的思维;可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误区,有利于美术教学开展;可以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美术学科的艺术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为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条件。例如,对美术流派通过动画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3.美术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作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计算机美术作品创作,通过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优点,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出艺术品的创意。通过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篇3: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论文献综述

1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

在探究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本质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下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义。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义一直富有争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职业技术教育一个明确的定义,此定义也是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界定所通用的,即“包括学习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以及各种职业的技能、实践知识、工作态度和理解能力在内的学习形式和阶段教育过程”[3]。

明确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义,那什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呢?黄炎培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首创者,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指出“职业教育,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谋生者皆是”,并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最终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4]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作用就是社会化。欧阳河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5]

还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表述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职业教育本质属性。[6]

2 职业教育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一些学者则着重从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地位方面讨论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它依托于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学和整个教育科学的理论成果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7]而部分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与技术学的交叉学科,具有显著的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特性,提出“教育学其实涵盖不了职业教育学[8]”,洞见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将使职业技术教育学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一级学科地位的正当的学科领域。

从上文不难看出,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比较模糊,缺乏独立的思考和严密的逻辑体系,还没有较为完整的、独立的理论。总之,职业技术教育要获得一级学科的地位还有漫长的探索之路,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者的不懈努力。

3 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史的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口头传授到阶级社会师徒制,再到现代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纵观整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有学者将改革开放前的职业教育分为孕育、萌芽和创立三个时期;将改革放以来的职业教育分为恢复、成长和反思三个时期。

唐林伟《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现状省思》一文中就最初理论界对职业教育学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发展历程方面。随后,理论界开始了对职业教育学科较为全面的综合性研究,除了对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历史持续关注外,对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成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4 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范式的研究

几乎每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逐步形成一些共同的范式。范式其基本含义是,为学科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需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本世纪初,我国学者热衷于本世纪初,我国学者热衷于研究职业教育研究范式,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和理论。

基于职业教育的研究起点把目前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式分为经济学范式、人才学范式和技术学范式。经济范式以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为依据进行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由经济驱动”。而人才范式则以职业作为逻辑起点进行研究。

总之,如何建立与完善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体系正成为一个引起研究者们高度重视的热点,运用不同的理论分析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式可产生不效用。所有学科的建设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总是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经验才能不断完善,对于职业教育更是如此。

总之,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通过职业教育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必将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刘显泽.试论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提出.职教论坛[J],2003年第17期.

[2]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三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5-12.

[3]出自《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条例》.

[4]柴宝林等.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2007(1):26.

[5]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与就业,2005.

[6]彭干梓,夏金星.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发展观.职教论坛[J],2003年第5期.

[7]张家祥,钱景肪.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4: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论文

一.整合的主要目标

英语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增加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了解等。因此,以网络资源辅助实现语言教学目标、促进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交流互动是非常明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很多教师不知不觉地把利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看作使学生自觉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本末倒置的。没有教师对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方面的归纳和指导,学生仅仅依靠网络很难系统理解英语语言规范和感受英语语言特点或语言表达之美,难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1.“有声有色”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兴趣激发起来,学生的 学习效果也会因之显著提高。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能使学生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 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 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 “有声有色” 声形并茂、 , 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 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 horse , hen, sheep, cow 这几个动物单词时,我用多媒体设计听动物叫声猜 动物,或者看动物的尾巴猜动物,当答案揭晓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在这个动 物单词上, 老师教授单词就事半功倍, 此时又及时引入诸如 goat, lamb, pig, mouse, elephant 等单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2.“有情有景” ,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 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 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不同 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栩栩如生, 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 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 好动的心理, 学生触景生情, 激发起表达的欲望。 例如, 我在教学 Fruits 等单词时,根据学生生性好动,对外出游览活动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设计了“In the fruit garden” (在水果园里)的教学主题,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将整个授课环节──“游览水 果园”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看着图片,伴着歌声, “来”到了美丽的“果园” ,带给学生新奇 的感受,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新课前的复习单词这一环节,我巧妙安排了一张导游图,导游 图上呈现着若干个已学的单词的图片,这几个单词图片分别代表着几个景点。随着参观顺序 的逐层展开,学生看到了若干种不同的水果,并一一对这几种水果的音、形、义进行复习。 操练过程中,我设计了看影子模仿,猜的游戏,摘果子并做统计的游戏。看影子模仿是这节 课最为关键的新授阶段。教师通过四张不同的阴影,由易到难,引出并操练了本课的关键句 型“Is this a/an.?Yes,it is. No,it is not. ”此时,全体学生已进入 Fruit garden, 参与摘果子的游戏,只有正确说出 Is this a/an...时,才能得到果子,又由于这一活动 是在学生之间进行,所以,学生敢于开口,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到了语言知识。最后,每 一组成员都要完成一张水果调查表,以反映他们的“劳动所得” ,接着在全班范围内评选出所 得水果最多的小组,并予以奖励,将学习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

音乐生态课堂教学的浅议

阳城县演礼中心学校 张向鹏

关键词:生态环境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表现欲望

当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人就会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的教育也一样,当新课程实践到一定的程度,就是要抓住“人”这一最活跃最基本最具有生命力的细胞来实践。肖川先生提出的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的课堂,应该是生态课堂。用爱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着眼于儿童内涵的整体丰富,为儿童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与广阔的自由、自发的空间;引导儿童愉悦、主动、体悟、表达音乐的内容。让他们在自然健康、绿色活泼的生态教学环境中,享受着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在新课程中茁壮成长。

一、唤醒自然中的学习意识

生态总是和环境联在一起,关心生态就是着意改善学习生态环境。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感到美妙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的的教学情境。

1、以“趣”带路

我们农村音乐老师面临两大尴尬,一是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二是学生爱唱流行歌曲而不哼必唱歌曲。MP3,MP4许多学生都拥有的,可以说他们流行的歌曲唱“溜靠”,国歌唱“玩靠’,书上的歌曲唱“侬靠”。老师们肯定觉得很郁闷、很烦,我认为其实这是一种很不错的生态状态,起码可以确定学生是喜欢音乐的。就像喜欢奶茶一样,只是不喜欢这种味道而已,那么我们就要重新调料、适当放配香料。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音乐老师要必须去完成的。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要有儿童生活气息,与他们的兴趣、知识经验相吻合。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声进行教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可以降一个调、两个调来唱,让学生的嗓子减负,不疲劳,感到舒服,感到这歌曲是为我而写的,我适合我要歌唱。在背唱歌词时,用电视上一个节目形式-《我爱记歌词》来激发学生记的兴趣。师生接唱、生生抢接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环境。

2、与“美”同行

其次在反复练歌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唱的情况,那么就要利用故事、音、画来分析歌曲内涵激发积极性。如新课程十册第四课《童心是小鸟》,利用小姑娘的故事,展示春、夏、秋、冬画面,体会不同的歌唱情绪心理活动;又如在最后一句:

(1)432176—55.3—433-—

(2)432176—55.3—431-—

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 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

“飞来飞去”学生“飞”不好,容易唱错节奏和音高,反复的练唱很乏味又没效果。我们可以比喻在飞途中遇到了大风大雨,鸟儿被折了一下来表示音432176的下行。两个“怀抱”的音高,前一个比喻是鸟儿飞到了我们的眼前又飞回出去,没有落下,第二次的431-—“怀抱”才落到我们的手心,捧在怀里。这样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情况下,深刻地解决了难点。那么在学会歌曲后,还可以利用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来个自由发挥尽情创作,把歌曲表现出来,优美的律动、愉快的合作让学生切实感到音乐的享受,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

二、开启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课程标准下的音乐生态课堂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实生活经验,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让学生体会到“我真能干”。

1、从“新”开启

篇5: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分享

创新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浅谈引导学生感悟言文本的策略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指出是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语文课与其它课程的最大区别也在于前者是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感悟文本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呢?

一、层层朗读,引导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是感悟文本的基点,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语文教师不变的坚持。读书感悟追求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境,在读中悟法。因此,以读为本,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以期提高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是扎扎实实进行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苏教版小语课本中很多都是文质兼美、情意深切的佳作。但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等原因,不可能一下子就深入地感悟到精彩语句的深刻含义。这就需要教师的扶助,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朗读,细细品位,去感悟文本中蕴涵的深意和深情。

《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一位老师在教学的一开始就抓住了文本的“牛鼻子”——“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但此时学生的朗读只是把语句读通、读顺了。由于缺少深入的感悟,学生的朗读明显缺少感情。

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去练读,表达感情。精读课文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品读“求治时态度镇定”、“手术前坚持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勉强一笑说清刀数”时,每品读完一个片段,教师均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学生在层层品读中不断感悟到这句话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学生的朗读也随着感悟的深入不断进步。

在总结课文时,教师又进一步引导:课文学完了,我们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毅力、钢铁般顽强的意志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让我们饱含深情,再次把沃克医生赞美刘伯承的话读一读。这时,学生水到渠成

免费

分享

创新

地读出了真情实感。

读书是感悟的基础,学生的感悟又能通过朗读来表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读书不仅要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作者“情动而辞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作为读者的我们,就要“披文而入情”,通过解读“三分文章”去感悟“七分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文学习中层层朗读关键句,不断强化,就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因此,学生也自然而然的悟出了真情,读出了实感。

二、注重积累,丰富感悟。

厚积才能薄发。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

首先要积累语言材料。一靠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自问自解、自求得之,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力就会提高;二靠多记,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断,使其不断“厚积”;三靠多用,要鼓励学生把摘录的好词佳句运用于平时的口头表达或习作中,使“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开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加积累。学生通过“读、记、用”,为“薄发”储存了丰富的材料,无疑会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顺畅表达,促进感悟力的提高。

要提高悟性,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新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在阅读中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的“活水”帮助理解,丰富感悟。

《船长》一课中有一句: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为了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船长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我让学生联系影片《泰坦尼克号》、地震等体会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的心情、表现。学生的感悟一下子就丰富了。

学生: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当轮船撞到冰山遇险时,人们争抢着逃生,现场一片混乱,有很多人因为争抢落入冰水中死去。哈尔威船长“大声吼”是为

免费

分享

创新

了让救援工作变得有序。

学生:在地震中,有很多解放军和无名英雄为了救他人而受伤、遇难,哈尔威船长和他们一样具有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学生:上次有一条小蛇游进了我们的教室,同学们都害怕得争着涌向教室门口,结果好多人把门口挤住了。可是哈尔威船长面临死亡,从容镇定,还一心要把别人救出去

学生:哈尔威船长说“把60人全都救出去”,其实一共有61人,他把自己忘了。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学生的积累丰富了,感悟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感悟也会更丰富。

三、多种演练,促进感悟。

思维是感悟的关键。没有灵动的思维,也就不会有深切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多种演练,让学生的思维灵动,从而促进学生的感悟。

1、在表演中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小学生好玩爱动,具有强烈的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理解文字感悟文本。如一位老师教学《黄山奇松》时,让学生摆POSE,表演迎客松。然后老师问:“此时你正站在悬崖上,夏天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你还站得稳吗?”学生坚定地回答:“能!”“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你还站得住吗?”“能!”“秋天,树叶飘落,寒霜铺地,你还站得稳吗?”“能!”“你真是一棵名副其实的迎客松。你经历了无数个春秋,经受了无数的风雪,真是——”“饱经风霜。”这位老师巧妙地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到“饱经风霜”的意思。学生学得愉快,悟得轻松。

免费

分享

创新

2、在媒体欣赏中感悟。

文字的描述固然美丽,但毕竟是白纸黑字,没有斑斓的色彩,也没有变幻的形态,学生难免会缺少感性认识。适当的运用媒体,便能开拓学生的视听,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将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美景中,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如《莫高窟》一课向我们展现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课堂上,通过媒体让惟妙惟肖的彩塑、内容丰富的壁画和姿态不同的飞天配以美妙的古筝乐曲呈现于学生之前,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般的欣赏,心潮澎湃、激情荡漾,心中充满留恋与赞美,真切的感悟到了彩塑、壁画的是艺术珍品。

3、在简笔画或实验中感悟。

有的课文可以通过简笔画或实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难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感悟语言描述的情节。如教学《詹天佑》一课一些学生对“人”字形的线路,火车上山的方法,以及到南口后多出一个火车头变拉为推等问题一时难以理解。这是就可以采用板演简笔画或做实验的方法,学生对文中语句的感悟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4、在练笔中感悟。

《莫高窟》总—分—总的文章结构是非常有特点的。学完课文,我让学生仿照文章的写法进行片段练习,如:课间十分钟、教室前的小花坛等。学生通过练笔,对文章写法的感性认识真正提高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再如学习了《诺贝尔》一课后,让学生写写读后感,更能促进学生对诺贝尔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入感悟。

四、文本对话,提升感悟。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理念,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至高追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因生活经验、个体感悟因素的不同,理解角度、理解深度的不同,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必然有所差异。但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悟,是自己真实的体会,我们都应当为他们的发言喝彩。教师要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力

免费

分享

创新

量来加深感悟、提升感悟。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黄鹤楼送别》一课,当学生学习“李白依然伫立在长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时,我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提升学生感悟人物深厚的情感。

师:媒体上出现画面与文字。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欧点点。“友人的白帆早已消失,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久久地凝视一江春水,也许他在想些什么呢?”

学生再次与文本进行“对话”,很快,他们有了自己的感悟:

生:也许他在想:孟夫子,我们的友谊一定会像这长江的波涛一样永世不绝。所以李白一直凝视着滚滚长江,仿佛还在回味着孟浩然说过的话。

生:也许他在想:就让这一江滔滔的江水捎去我对孟夫子的无限思念吧!生:也许他在想:我和孟夫子的分别一定时短暂的。明年的烟花三月,我们一定会在黄鹤楼上把酒言欢,重叙离别之情的。

生:也许他在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不应该为了这短暂的离别而忧伤难过,我们的友谊是深厚的,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即使远在天涯,也是近在咫尺。

„„

李白在江边凝视远望,内心必然思绪万千,作者以省略号留下了艺术空白,给学生以广阔的感悟空间。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心灵对话,文本对话,使学生感悟到诗人内心深刻、丰富而细腻情感。学生有了文本做依据,有了“底气”,就能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对人物情感的感悟也有了提升。

篇6:初一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王伟吉

【摘 要】:教育应该以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性美和富有浓厚趣味的学科。本文从分析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出发,提出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对策,以解决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问题及对策

一、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发扬,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过去的应试教育把语文变成了技术之学,知识之学,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综合性人才。所以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将会是今后语文教学一个发展方向,也是语文基础教育在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

二、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节奏松散,教学枯燥

在目前有些语文课的正常教学中,整个师生是在松散的课堂中度过的,这个都与教师的自身认识有关,部分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只要听,认真做好笔记就可以了,以保持自己绝对的权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在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没有充分的调动课堂的气氛,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和学生的厌学情趣的滋生。更有甚者,部分教师的教学情节“杂乱无章”,教学活动寥寥无几,教师没有有效地掌握教学节奏,任凭时间悄悄地“溜走”,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没有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教师总是抱怨课时太少,课程繁多,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学习方法不妥

由于长期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很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仍是按“识生字--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思想”这三步进行。目前,语文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不高。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的认知也在不断加强,因此老师必须采用灵活的方法,“寓

教于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钻研精神。

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缺乏情感交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地情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这也是导致教育工作的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渲染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的浓度,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形成亢奋的思维状态,迅速自然地进入教材所揭示的情感世界,在盎然的兴致中很快的就掌握了要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具有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掌握好教学节奏,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 丰富教学手法,实现“ 教” 与“学”的结合。对于课堂教学。笔者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我们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激趣法”、“情境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应该注重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善于捕捉时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这也是丰富教学手法之

一。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加强了基础训练,发展了学生智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改变了过去重视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倾向,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增长学习语文的能力。

3.增加师生课堂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活动,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师生间的课堂上的互动和思想情感的交流。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民主意识,注意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创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同时,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语文教材内容的广泛性,通过自己巧妙地加工,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去体验教材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达到“以情促知”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只要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语文基础知识学好学牢,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

篇7:体育课堂有效教学学科论文

体育课有效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在有效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过程只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个人认为: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结构,总要考虑三个要素:

(1)学生每堂课都要能学习到体育知识,并能熟练掌握体育技能。

(2)一节课合理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以上。

(3)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从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应该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向性、多变化的目标去安排,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什么样的体育课堂目标才是有效的?即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在备课时,教师设定的目标既要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又要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的身体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实实在在地学到一点有用的体育知识技能。让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性动机,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对活动的具体要求越是明确,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真正高效的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全面、适度、明确而具体的。为此,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牢牢把握住体育课程的理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健康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新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境,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这项工作只能依附于运动技能发展于身体的练习中进行,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的心理因素,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改变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都局限在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应用讲授、练习、发现、引导、问题等各种方法,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提高各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引起兴趣,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地运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利用网络,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加强练习和反馈信息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唯一途径

有效地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今的课堂练习却陷入严重的缺失状态,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使学生练习带有目的性、方向性。练习应穿插于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进行,同时,练习要富有方法性。

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一切发展的,但是它离不开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我们常提三基,这是体育课特有的提法,而一般文化课的是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体育课程中之所以增加了一项任务,就是因为体育课从事的身体练习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得技术又能掌握技能,可见体育课的技术和技能是离不开身体练习的。并且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再次制定有效的练习方案。

六、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课堂教学评价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评价应具有发展性,强调的是教学进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而自评与互评的结果差别很大,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把自评与互评成绩直接进入教室评定中。可以将教师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价成绩,将自评与互评成绩列入学生成长记录与学生成绩单上。另外,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平时的记录,有选择地采用,有效地防止学生的评价成绩出现偏差。

篇8:教学学科论文

1 国际论文的学科和机构分布情况

1.1 《科学引文索引》 (SCIE) 的学科和机构分布特点

2013 年, 《科学引文索引》 (SCIE) 收录甘肃省论文3006 篇 (注:只包括Article、Review两种类型文献) , 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其中基础学科论文2003篇, 占总数的66.6%, 较2012 年增长18.7%;工程技术论文659 篇, 占21.9%, 较2012 年增长7.7%;医药卫生229 篇, 占总数的7.6%, 较2012 年下降2.6% 。 甘肃省SCIE论文的学科主要分布在化学 (878 篇, 占29.2% ) 、 物理 (431 篇, 占143.% ) 、 材料科学 (271 篇, 占9.0%) 、生物 (256 篇, 占8.5%) 和数学 (197 篇, 占6.6%) 等学科中。 自2009-2013 年, 排在前5 位的均为以上5 个学科, 其中, 化学和物理学连续5 年排在前两位。

2013 年, 甘肃省共发表SCIE论文3006 篇, 高等学校2082 篇, 占总数的69.3%, 是SCIE论文的主要产出机构。 高校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兰州大学1296 篇, 占高校总数的62.2%; 西北师范大学302 篇, 占高校总数的14.5%; 兰州理工大学193篇, 占高校总数的9.3%。

2013 年科研机构发表SCIE论文830 篇, 占总数的27.6%。 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324 篇, 占39.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185 篇, 占22.3%;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59 篇, 占19.2%。

2013 年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相比, 医疗机构发表论文较少, 共发表83 篇, 前3 位分别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4 篇,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 篇, 兰州军区总医院19 篇。

1.2 EI科技论文学科和机构分布特点

2013 年, EI收录甘肃省论文2153 篇, 分布在32 个学科中。 工程技术论文1140 篇, 占52.9%, 较2012 年增长41.8% ; 基础学科论文974 篇, 占45.2%, 比2012 年增长51.2%;工程技术和基础学科合计占总数的98.1%。 管理及其他、农林牧渔及医药卫生合计39 篇, 仅占总数的1.9%。 2013 年甘肃省EI科技论文排名前5 位的学科分别为: 材料科学 (322 篇, 占15.0% ) 、 物理学 (292 篇, 占13.6% ) 、 化学 (204 篇, 占9.5%) 、土木建筑 (174 篇, 占8.1%) 和力学 (134 篇, 占6.2%) 。 前三位学科论文数占2013年EI收录甘肃省论文总数的38.0%, 与2012 年相比该值仍有下降。

2013 年, 甘肃省共发表EI论文2153 篇, 其中高等学校1569 篇, 占总数的72.9%, 是发表EI论文的活跃机构类型。高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兰州大学 (716 篇, 占高校总数的45.6%) 、 兰州理工大学 (376 篇, 占高校总数的24.0%) 、兰州交通大学 (203篇, 占高校总数的13.0%) 。 科研机构发表EI论文561 篇, 占总数的26.1%, 其中排名前3 位的研究院所分别为: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90 篇, 占科研机构的51.7%)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99 篇, 占科研机构的17.6%)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86 篇, 占科研机构的15.3%) 。

1.3 CPCI-S科技论文学科和机构分布特点

2013 年, CPCI-S收录的甘肃省论文538 篇, 较2012 年下降1.5%。 论文分布在21 个学科中, 其中工业技术论文456 篇, 占84.8%, 较2012 年增长3.4%;基础学科67 篇, 占总数的12.4%;医药卫生10 篇;农林牧渔3 篇;管理学及其他2 篇。排在前3 位的学科分别是材料科学 (106 篇, 占19.7%) , 机械、仪表 (104 篇, 占19.3%)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69 篇, 占12.8%) , 与2012 年相比, 材料科学重回第一, 信息、系统科学和数学进入前10 位, 化学、力学跌出前10 位。

2013 年, 甘肃省共发表CPCI-S论文538 篇, 其中高等学校共发表论文423 篇, 占论文总数的78.6%, 是论文产出的主要机构。 高校发表CPCI-S论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兰州理工大学 (206 篇, 占高校总数的48.7%0、兰州大学 (73 篇, 占高校总数的17.3%) 、兰州交通大学 (49 篇, 占高校总数的11.6% ) 。 科研机构共发表94 篇, 占论文总数的17.5%。 其中排名前三位的研究院所分别为: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 (50 篇, 占科研机构总数的53.2%)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15 篇, 占科研机构总数的16.0%) 、中科院寒区旱区研究所 (7 篇, 占科研机构总数的7.4%) 。

2 甘肃省CSTPCD科技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2013 年, CSTPCD收录的甘肃省8792 篇论文分布在39 个学科中, 其中工业技术论文3028 篇, 占总数的34.4%;医药卫生2732 篇, 占31.1%;基础学科1717 篇, 占19.5%;农林牧渔983 篇, 占11.2%, ;管理学及其他332 篇。 排在前3 位的学科分别是临床医学 (1577 篇, 占总数的17.9%) 、地学 (683 篇, 占总数的7.8%) 和计算技术 (654 篇, 占总数的7.4%) 。与2012 年相比, 农学跌出前3, 计算技术由第5 前进至第3, 预防、 卫生和管理学及其他学科进入前10, 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跌出前10。

2013 年, 甘肃省共被CSTPCD收录论文8792篇, 其中高等学校共发表论文4610 篇, 占52.4%, 是CSTPCD产出论文的主要机构; 其次是医疗机构1952 篇, 占22.2% ; 第三是科研机构1545 篇, 占17.6%。 高校排名前三位的为:兰州大学 (1466 篇, 占高校总数的31.8%) 、兰州理工大学 (864 篇, 占高校总数的18.7%) 、兰州交通大学 (726 篇, 占高校总数的15.7%) 。 医疗机构排名前三位的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461 篇, 占医疗机构总数的23.6%)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299 篇, 占医疗机构总数的15.3%)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287 篇, 占医疗机构总数的14.7%) 。 科研机构排名前三位的研究院所分别为:中科院寒区旱区研究所 (322 篇, 占科研机构总数的20.8%)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116 篇, 占科研机构总数的7.5%)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97篇, 占科研机构总数的6.3%) 。

3 甘肃省表现不俗科技论文的学科和机构分布特点

在每个学科领域内, 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 则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 即其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

SCIE统计, 2013 年甘肃省表现不俗的论文共有1158 篇, 占全国的1.7%, 相较2012 年略有下降。甘肃省表现不俗论文主要分布在基础学科和工业技术中, 基础学科论文730 篇, 占63.0%;工业技术293 篇, 占25.3%;医药卫生98 篇, 占8.5%;农林牧渔37 篇, 占3.2%。 排名前3 位的学科是化学 (320篇, 占27.6%) 、物理学 (178 篇, 占15.4%) 和材料科学 (144 篇, 占12.4%) , 与2012 年相同, 这三个学科的论文占2012 年甘肃省表现不俗论文总数的55.4%。

上一篇:华池县农牧局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下一篇:秦树小学2018年春季开学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