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特点的医学教学论文

2022-07-03

摘要:在介绍了应用性课程体系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绥化学院实际,针对食品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以期通过应用性课程的构建为地方培养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科特点的医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科特点的医学教学论文 篇1: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在分析了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医学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模式开展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串烧式的课堂讲解和讨论、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实施,设计开发基于matlab的医学图像处理教学平台系统,把教学与学生兴趣、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新颖的考核方式得到学生肯定。

关键词:医学图像处理;理论教学;串烧;教学平台

我校在开设《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医学院校图像处理的对象——医学图像(片)的特点开设了《医学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各专业及影像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在学习图像处理技术的同时体现各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力,是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现就接合经过两轮的课程教学活动,并融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索,希望有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 理论教学

1.1 专业素养的培育[1]

建立在数学及信号处理技术基础上的医学图像处理,以计算机算法为工具,并充分考虑解剖学的知识、临床医学的知识,对医学图像的采集、传输中产生的如噪声、失真、退化等现象分析处理,以提高医学图像的质量,并为后续的图像感兴趣区域的选取,病灶区域的分割等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但《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多、广,其中的算法更是以数学公式的推导为基础。而医学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理工科知识,造成学生对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很易造成畏难情绪。与此同时,学生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知识结构的构建及就业的帮助心存疑虑。缘于此,授课之初,需要进行专业素养教育。

1.1.1 按专业,分内容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

因计算机专业与影像学专业的培养方向,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不同,计算机专业专注于各种图像处理算法和编程实现。而影像专业应从繁琐的数学公式的推导中解脱出来,而更注重实际应用,并进一步了深化对图像处理的理解、分析。

1.1.2 课程设置对就业的影响[2]

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图像理解、分析的基础。熟练掌握各种算法可以为将来从事如指纹、条码、人脸、虹膜识别、车辆和其他与医学图像相关工作提升竞争力。因具有医学知识背景,也可去医疗器械公司或医疗软件开发公司,当然因具备医学知识背景的同时,掌握图像处理的各种算法及实现为应聘到医院的医疗技术部门提供了保障,我校已有此专业学生成功应聘三甲医院的事例。通过这些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1.2 打破了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方法,探索“串烧”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重点内容并突出,讲解中存在片面性,局限性,没有深挖跨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医学图像处理是一个注重实际应用的课程,应根据设置的专业特点设置知识点,并融合基于案例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部逻辑关系“串烧”涉及的相关的知识。

1.2.1 内容选择上的“串烧”

医学图像处理教学的要求是了解医学图像的特点和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医学图像(片)处理的基本原理、技巧,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对各种医学图像的处理,现以我校两专业的两本不同教材为基础,在充分涉列大量的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各类知识点间的相关性以及课时要求将课程分为:医学图像的描述表达、图像的运算、图像的增强、图像的变换、形态学处理、图像分割及特征提取等专题。

“串烧”的医学图像处理的内容是完成后,接下来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串烧”,如在讲授医学影像的运算操作时,如基本的“加”,“减”,“乘”,“除”时,把医学图像中的减景技术及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串”到讲授内容中;在图像的采集表示时,可以“串”进各种成像设备及其成像原理,可以把数学运算中的差分运算内容串入医学图像的边缘检测算法中。

1.2.2 教学形式上的“串烧”

教学形式上采用了传统教学方式与“串烧”式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讲授基本知识时,以传统按授课方式为主,让学生了解对医学图像处理的整个过程。授课内容中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们图书馆自己查资料,寻根问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次课时选一二名学生在课堂上对内容进行阐述,教师对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补充[3]。选择了图像表示和图像分割两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客串”讲授,通过本环节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迸发出许多有趣的想法,可以方便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及影像学专业学生人数较少(08级71人,09级90人)的特点,把课堂教学过程移至计算机机房,可以边讲授边演示准备好的在临床中采集到的X 光、MRI等医学图片, 让学生直接观察对这些图片进行处理和改善的效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授课效果较好。

1.2.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搭建医学图像处理平台[4]。

通过“串烧”方式的实施,使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医学图像处理的演示,了解、掌握了各种医学图像处理方法和其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但众多算法都需要计算机仿编程仿真实现,为缓解由此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搭建了以淋球菌感染图为例的济宁医学院医学图像处理演示平台,学生通过平台的实用,加深了对所学的医学图像处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2.4 教师的医学知识积累

我校的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承担着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授课任务,授课教师虽有较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但缺乏医学知识,使在为强调应用的影像专业学生上课时,在如何淡化数学推理,着重临床医学图像处理应用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第一轮次的讲授医学图像分割时,面对一个陌生的医学图像,不知道如何选择图像的特征点,纵有丰富的编程思想却无从下手。缘于此,医学图像处的授课教师需自觉地将医学和工程学结合,通过广泛的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并积极参加医学相关的知识讲座丰富自己医学方面的知识,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组织的院内专家、学者的信息大讲堂是一有益的尝试。

2 实践教学[5]

实验教学是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环节的实施,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虽然很多关于图像处理实验指导书,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适用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接合医学院校学生的实际对相关的实验内容的选取及验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1 实验方案的实施

2.1.1 实验的准备

根据医学图像处理的要求,选用了工具箱使用方便,计算能力强的MATLAB软件作为实验教学软件,并准备好医学图像(片)的采集。

2.1.2 实验内容的选择

实验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到不同的专业的特点和医学图像处理的内容,选择了医学影像的表达,图像运算,图像增强,图像变换,形态学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等内容。根据难易程度分为基本实验、开放型实验和演示实验。让学生不仅学习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并能独立进行实验设计,使学生快乐的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应用能力。

2.1.3 医工结合,分工协作

依托我校的教学医院中的众多的医疗影像设备,鼓励计算机和影像专业的学生假期期间多去医院参观实习,了解各种医疗设备仪器的功能,工作原理。为开放型实验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医学院校医学生最大优势是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因此在为学生开设开放型实验时,充分考虑使医工学生相结合,每个开放型实验安排2名影像专业的学生,负责对相关医学图片的认识、理解和提炼。4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编程实现。

2.1.4 实验的扩展-科学素养的提高

经过《医学图像处理》理论的讲授和实验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具备了运用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处理具体医学图像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任课教师的研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有余力且有兴趣的学生开设了基于任课教师的科研项目的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到了涉及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建设、动态医学图像处理算法展示又包括下一步医学图像处理的实验平台的搭建。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串烧”方式的实施,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3 验收考查环节

根据专业设置的特点和课时的安排,为准确反映出学生学习差异性,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强实施“一加一减一强化”[6]的系统的评估方法。“一减”:根据学科特点和各业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要求,在不同专业不同试卷的前提下,改传统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在心理上减轻学生对数学公式推导和恐惧,也减少了记忆量,使学生可以更专注于医学图像处理应用、理解,“一加”,以加强学生的积极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意识。“一强化”,主要指强化了实践环节验收的多样性,根据医工各专业特点,验收的侧重点体现出差异性。具体做法是,对医科生实验结果的验收,强调理解、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而对工科生的实验结果的验收,主要侧重算法的编程实现。如对上图的淋球菌感染图进行分割实验时,以医科生的图像的特征选取的有效性、可行性,实验报告的撰写为主要对像,而工科生则侧重编程实现的效率,当然在后继的课程建设及课题中,工科学生做的课程网页,各种算法的flash动态展示也可成为验收结果,实践结果验证了学生对此考查验收方式给予的肯定。

4 结语

结合我校计算机、影像各专业对图像处理的要求和数字图像处理本身的特点,充分考虑医工学生的差异,对课程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把教学、科研及学生能力结合起来,经过三个年级的教学节实施,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与此同时,如何依托医科院校的医学优势,实现医工间“无缝连接”,培养具有医学特色的创新人才,必将需长期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罗敏敏.医学图像处理教学经验浅探.教学研究,2006(8):89-93.

[2]张俊兰.VTK在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智能计算机与应用,vol.2.no.2 apr.2012.47-50.

[3]武杰.开放式医学图处理与设计实验平台建设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vol.28.no.3 may,2011.94-98.

[4]胡彦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讨.西北医学教育,vol 20.no.3.2012.6.87-92.

[5]吴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医疗卫生装备,2007,28(9).35-38.

[6]蒋世忠.医学图像处理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构建.微计算机信息,vol.25.no(5-2),2012.67-70.

[作者简介]

刘二林(1975.9-),男,济宁医学院,讲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机器视觉、信息处理。

作者:刘二林

学科特点的医学教学论文 篇2:

地方本科院校食品安全专业应用型课程的构建

摘 要:在介绍了应用性课程体系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绥化学院实际,针对食品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以期通过应用性课程的构建为地方培养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食品安全 应用型课程 构建

地方本科院校鉴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与职业技术院校之间,注重全方位的社会需求,尤其是地方需求,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主要目标。我校地处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食品产业占当地总产业的60%左右,再加上近些年食品质量问题不断出现,许多食品企业迫切需要大量专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人才,我国毕业的食品安全学生与需求相差甚远。绥化市有近70家食品企业,而只有绥化学院一所高校,因此为适应地方食品安全发展的需要,我校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课程要为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1]。重点大学学科体系的特征较为明显,学术性较浓,应用性较少,如果我们照搬重点大学的课程体系,不但形成不了我院应用型专业的办学特色,也很难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根据我院实际,如何构建课程体系,顺利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为地方培养应用性人才,成为摆在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应用性课程体系的特点

1.1 课程组织要素的特点

应用性课程体系对于课程中概念的选择和传授要注重核心概念和关键概念,让学生掌握本课程中与专业相关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减少不必要的、繁杂、过时的概念,哪些概念既浪费授课时间,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课程中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概念,教师的解释要直接明了,而且要联系实际,必要时可以配以实物,以相对直观的方式将概念呈现给学生。此外,不要让学生过度地学习一些偏、尖、难的概念[2]。应用性课程体系对于原理的选择和传授要注重与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通过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实例体验原理的真实性,并在课程教学方式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原理,这样就可以将抽象原理变得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1.2 课程组合方式的特点

课程组合方式是在一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将各门课程要素合理地排列组合,组成一个的合体,并在不断的学习中产生合力,增进学习累计功能,以有效实现培养目标[3]。课程组合通常是由基础到专业这个程序进行组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使学习产生了最大的累计效果。绥化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根据我校学生特点,破除其他高校学术性课程体系大而全、宽而广、层次分明的课程组织方式,建立灵活、高效的课程组合方式。同时,在知识内容的组合方面努力将实用知识与理论知识、社会知识与书本知识紧密联系。此外,还要进行课程之间的优化组合。应用性大学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只懂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且是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所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将基础理论课设在一年级,将专业基础课设在二年级,专业选修课设在三年级,毕业实习设在四年级,这种课程组合方式体现了课程综合化、交叉化的特征,使课程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课程知识之间的有机整合,从而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素质。

1.3 课程内容的特点

应用性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设计要认真分析地方需求、市场变化和学生的特征等因素,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课程知识的实用性。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成为我校的必然使命,课程内容决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作为专门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要注重和增加实用知识,使学生掌握能直接学以致用的知识和技能。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注重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应用性课程体系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应注重课程的实施,传统的课程实施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有讨论环节,忽视课程的生成和学生的互动,忽视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这些均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性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上要采取多种途径如:社会实践、自学、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等,养成自学的习惯,形成自我思维逻辑特色。另外,要重视实践教学,加深课程的实用性。

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的设置由培养目标决定。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地方发展的需要进行[4]。

2.1 培养目标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及生命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涉及农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流通业、监督管理等领域[5]。该专业要求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宽广坚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要懂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同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会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6]。绥化学院食品与质量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

2.1.1 基本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一定专业理论,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较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积极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具有较好的汉语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利用一种外语进行初步交流和查阅文献资料;掌握一种职业技能,同时能够比较熟练地操作和应用计算机。

2.1.2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本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验、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掌握化学、生物学和仪器分析、食品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分析检测和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检验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技能和方法;了解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的基本政策和法规;了解食品安全在资源综合性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食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分析的初步能力。

3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我校开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的应用性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课程设置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厚基础即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既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宽口径即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范围,既包括重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包括多门社会科学知识。在此培养模式的指导下,绥化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公共课和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政治理论课程,还有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军事理论与训练、形式与政策、公共艺术、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后续开设应用性专业课程的先决条件。

绥化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在学习完公共基础课后,要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专业基础课是专业知识的基本骨架,是进行专业学习和获取新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基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与化学是密切相关,我们相继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3.2 课程设置遵循重应用的原则

应用性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及企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也不需拿出大量的时间对学生就某一岗位进行太多的培训。为了构建好专业课程的应用性,绥化学院食品与质量安全专业的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调研,结合企业实际,同时由企业代表参与编写教学大纲,因为只有产业界代表才最能把握职业岗位现在与未来对于其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将更多企业的所需融入到课堂上,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也掌握了更多企业中的实践知识。例如肉制品加工与检验及食品加工机械课程教学大纲的设置,就是食品教研室的老师与望奎双汇食品的负责人共同完成,把企业里目前的所需所想融入到课程中,这样同学们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好的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课程的实际应用性,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撰写教学大纲时,均与不同的企业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另外,像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学等涉及到医学的课程,我校聘请卫校的老师授课,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将他们的临床经验与食品紧密结合,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课程内容。食品企业经营管理课程聘请食品企业的人来授课,将更多的企业知识带入课堂,把握企业动态,感受企业氛围,更深体会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3.3 课程设置遵循重实践的原则

为了突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我们在开设专业必修课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及食品分析理论课的同时,相应的开设了实验课程,而且实验数量食品化学与食品分析均为18个,学时达到54,食品微生物实验数量为12个,学时为36,实验数量及学时数远远高于其他高校同类课程。我们所开设的各类课程的实验项目均是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有机结合。验证性实验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我们都知道食品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微生物的检测,而微生物又很微观,因此对于微生物的鉴别,显微镜是必备工具,因此,食品微生物的第一个实验就是显微镜的正确使用,该实验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顺利开设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奠定基础。例如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厂经常检测哪些微生物,具体的检测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检测结果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这样的实验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综合能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做到单人单组,每个同学都能自己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操作基本功。同时,每门实验课程结束后,都要安排实验考核,这样能更进一步督促学生在平时所学的每个实验均能认真操作,认真思考,为今后的企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学生除了完成教学大纲中要求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外,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一定的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4 结语

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首先应充分了解应用性课程的特点,同时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企业发展,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进行建设,这不仅能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而且能满足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绥化学院是新建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模式均处于摸索阶段,尤其应用性课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吕君丽.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设置研究——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7):155-158.

[2] 朱健.论高等学校应用性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1(4):39-41.

[3] 朱健,罗建文.论独立学院应用性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3-25.

[4] 许喜林,吴晖,石英,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99-100.

[5] 李书国,陈辉,李雪梅,等.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3(3):63-71.

[6] 胡坤,高永清,方少瑛,等.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8(4):75-76.

作者:刁小琴 关海宁

学科特点的医学教学论文 篇3:

浅析“多感官认知”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找到适合当前地理教学特点的课堂形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和地理教学特点出发,提出了“多感官认知”的教学法,并融合“隔堂对分”、PBL教学法等,建立了旨在提升地理课堂学习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课堂教学体系的实践和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与研究总结,制订试验实施计划,准备阶段制定计划、目标,深入实施试验,找到服务学生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策略,并对比前后教学效果,回收材料,总结实践经验与成果。

关键词:课堂改革;多感官认知;地理教学;对分课堂;PBL教学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系统完整的优点,而这种模式存在“填鸭式”学习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地理学习的要求。顺应地理教学的发展,新课标提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看到学习地理的价值”的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探究式科学教育”或“研究性学习”,其在本研究中着重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首要目的,以服务学生课堂学习为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调动多感官认知为重要措施的整体的教学实践方式。

近年来,对分课堂、PBL教学法等的运用使得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以学生自主学習、合作学习为主,老师点拨为辅助的课堂模式越来越受到接受与欢迎。其中PBL教学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操作简单、目标明确,对分课堂则是分为讲授、内化吸收以及讨论三部分,学生通过“亮考帮”三个环节主动地学习,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交流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与此同时,这些研究与尝试也存在不足,在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与具体学科结合的应用中,由于过分关注流程、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其可行性有待商榷。我们引入对分教学法、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地理学科的独特的学习特点,运用多感官认知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更加有效地进行地理学习。以下是我们的积极尝试与探索:

一、 建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首要目的,在课堂设计上以服务学生学习为原则,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措施的整体的教学实践方式。科学地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接收知识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吸收借鉴优秀的教学做法,据实际调整形成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操作简便且目标明确的教学法,通过提出情景化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并得出学习成果。这与传统的教师系统讲授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多被医学、人文等高等院校课程所采用。但是,由于这种模式的特点,PBL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具备灵活解决学生问题的技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的目标,对于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如此,由于初中学生自控能力整体较弱,如果不能掌握好课程进度、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或安排不紧凑等,容易导致学生敷衍、随大流,不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学习。此外,PBL的教学法以深入研究某一问题为主,与初中生基础性、全面性、注重思维与能力的培养的学习特点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对于PBL课堂优点进行吸收利用,并进一步转化。而我们本土的对分课堂教学法更加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例如其中的“亮一亮”环节是学生自主思考展示自己对于本节印象最为深刻、收获最大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内化吸收,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考一考”则是学生针对自己已经掌握而其他同学可能不懂的内容,记录并交流讨论;“帮帮我”则是针对尚未掌握的问题进行交流。“亮考帮”三个环节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与理解水平。我们将PBL教学法与对分教学法融合创新,提出教师创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情景化问题,在掌握本堂课重点的基础上,实施“隔堂对分课堂”,给学生课下消化、吸收的空间,并在对分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深化学习,帮助学生真正内化地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在了解和分析了学生学习意愿的基础上,吸收PBL教学法中的情景化问题与小组合作讨论,并与对分课堂结合,实行“隔堂式对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思考与讨论。两者结合的优势在于学生在课堂中既能够思考、讨论老师提出本节课重点的情景化问题,同时能利用课堂时间内化吸收本章节的知识,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印象最深刻的进行记录与分享,并能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了保证课堂学习能够落到实处,在小组讨论中引导同学们积极地讨论,在讨论中互帮互助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本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班内大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整体的答疑、点拨与总结。

二、 探索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多感官认知”教学方法

地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空间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会从各式各样的地图中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地和谐共处的观念,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对于地理学科价值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与地理思维能力。然而,我们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大漫灌”已经不能适应我们地理学习的要求,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地理学习,我们进行了“多感官认知”教学法的尝试。

多感官认知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课堂学习安排、学习结果评价等教学安排上,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触、动、味、嗅等感官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对于事物实在而感性的认知,提高学习效能的一种教学方式。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表示“教育体系是以感官为基礎,以思考为过程,以自由为目的”,更多地调动听觉、视觉、动感知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我们传统的教学当中常用的感觉主要为语言、视觉肢体语言,调动学生感官也局限于视觉、听觉等,吸收现代多感官认知的理论,我们结合地理学科的空间性、抽象性以及图文并重等特点,逐渐形成了“视—听—说”结合,注重动手与实践的多感官认知地理事物与知识的教学方式。

(一)强化视听效果,深化感性认知

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对于空间的认知大多借助于地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地理学习平台,运用立体图形、动态图像、视频等代替课本中的地图,充分调动视觉与听觉,加强视听效果。此举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更深刻、广泛的认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国的气候”的教学时,在讲解夏季风进退对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雨季的影响时,单纯的讲解以及观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解释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此时加入视频动画讲解则收效甚佳,学生反馈更喜欢增加此类视频帮助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重点情境,引导讨论交流

为了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沉浸式地体验地理学习,并能激发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深入思考与讨论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该章节的情境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形成看法,再进行班内小组间讨论,最后是“师生讨论”,增加学生自主思考交流的时间,留给学生碰撞交流的空间,以达到深入思考重点问题,充分理解、掌握章节内容的目的。此环节可以在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采用“隔堂对分”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自主地交流讨论,内化吸收课堂知识。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理》的中“巴西”一节时,对于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从开发商、政府官员、当地居民的角度,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动手画图梳理,促知地而名理

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而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清晰的知识体系,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动手绘制个性化地图与思维导图,并展示分享,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清晰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地球的运动”“地球地图知识”学习中鼓励学生自己绘制简图、思维导图,将抽象的基础知识转化为图示表达,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达到知识的内化。

(四)增加课外实践,提升地理能力

地理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并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教师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利用动觉感知更高效地服务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中国的水资源”部分内容时,以“节水在我身边”为主题,让学生对所在的小区进行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讨论解决措施,提升学生自发学习的能力。

初步的探索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感官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语言、强化视觉感受、增进动手实践,能够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受和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并提升其运用地理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成地理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颜丽琴,黄小兰.对分课堂及PBL联合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8):25-27.

[2]张海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感官认知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4):11-12.

作者简介:

戴志红,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

作者:戴志红

上一篇:物联网物流仓储管理论文下一篇: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