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2024-04-21

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精选10篇)

篇1: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2009-9-27 0:00:00来源:《学习时报/党校教育专刊》2009-05作者:郭献功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而党的建设课程既是党校的特色学科,又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党校都开设了大量的党建专题课。近几年,各级党校党建专题课的教学效果普遍较好,但是,受党建专题课讲授难度、党建专题课教师素质、社会上对党的建设的认识等方面的影响,有些党建专题课还不够令学员满意,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要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一、按照“专、新、实”原则设立党建课专题

所谓“专”是指讲授的党建专题不宜过大,讨论的问题不宜太过宽泛;党建专题的设置必须有明确的题意、严密的逻辑,讲授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专题设置要关注热点,服务现实,加强指导意义。

所谓“新”是指在党建专题设置时选题一定要新。“新”要体现在:一是党建专题课要不断适应和反映新形势。二是要研究新情况。党建专题课要具有很强的研究性,但是,研究的情况必须是新情况,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是为提高人们认识,统一人们思想提供有益的帮助。三是要解决新问题。改革的深化,发展的加快,必然使党的建设出现许多新问题。党建专题设置应知难而进,不能回避问题。四是要服务新任务,党建专题课教学必须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所谓“实”是指党建专题课教学要有实践性、实用性。为此,党建专题课教师一方面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讲课内容做好社会调查工作。另一方面还必须注意解决学员的思想实际问题。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党建专题课教学必须与每个学员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他们理论认识的实际问题。

二、创新党建课教学方式是提高党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提高党建课教学效果,就要针对不同班次的特点和形势的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党建课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一是课堂互动式教学。即在课堂讲授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互动”围

绕本专题讲授内容展开,既可以由学员提出问题让教师回答,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员回答,还可以由学员提出问题让学员回答,努力实现老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的“互动”。通过“互动”式教学提高党建课教学效果。

二是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中激发学员进行创新思维。讨论式教学课分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两种。小组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党的建设的某一问题开展讨论。讨论前,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员思考;讨论中,教师要及时把握情况,因势利导;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全班讨论围绕党建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师在课前提出一两个论题,让学员思考并在课堂上发表意见,可由老师点评,也可由学员点评。

三是案例式教学法。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好党建课案例,提出思考的问题;要求学员在课前认真阅读分析案例;引导学员做好课堂讨论,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启发学员积极思考,通过讨论找出案例中所提问题的症结所在,谋求最佳的解决对策;组织好全班交流和学员发言;在学员发言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点评,总结要分析案例问题的重点、难点,对学员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有时还需要对案例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分析,点评要“授人以渔”而不是“给人以鱼”。

四是现场教学法。教师根据某些党建专题的教学需要,组织学员到有关企业、部门参观考察,由授课老师或聘请的其他专业人员上课。

三、提高党建课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党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提高党校党建课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干部队伍建设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政治坚定、思想敏锐、学识渊博、联系实际的党建教师队伍,提高党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这支队伍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治性要强。党校姓“党”,党建课更姓“党”。这就要求党建教师队伍要有高度的政治性、鲜明的政治态度、敏锐的政治眼光、睿智的政治智慧和严肃的政治纪律。无论对干部进行“理论武装”、“理想培植”,还是“信念灌输”都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知识面要宽。党建课教学内容广泛,讲究时效。这就要求党建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宽广的知识面和快速应变能力。一是理论修养要好。要先

用理论武装自己,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二是政策水平要强。要及时掌握党在不同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其出台背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三是综合素质要高。要学习经济、科技、法律、历史、文学和多种专业知识,研究了解世界各国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四是应变能力要强。平常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知识的积累,接到任务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备好课,迅速地走上讲台。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党校教育对象的学习要求。

第三,课堂驾驭能力要强。党建课讲起来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党建课教师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一是在专题设置上要强调针对性,尽可能与学员实际需要贴近,以学员正在做、正要做和感到比较难做的事情为中心,引导学员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让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路走。二是要有高超的课堂演讲艺术。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语言力求通俗、精妙、风趣,注重双向交流和默契,让学员听得津津有味,激活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篇2: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难度大。上好专题课是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科学选题

选题能力也是教师要强化的基本功之一,精心选择有意义的专题题目是能否上好专题课的先决条件。

(一)选题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是专题课最显著的特点,脱离实际对社会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的专题课没有任何价值。所选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握县级党校教学对象是乡科级领导干部,遵循服务现实,增强指导意义这一原则。首先,选题要突出两大主题:一是突出重大理论问题,二是突出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实现三个结合:教师选题必须把对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壮大我市集体经济问题。

(二)选题要有新意。专题课时效性较强,所选题目内容要新,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国家的发展形势,了解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和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从干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目,如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既便是老问题如党性修养等也要求要独到,从不同的角度讲出新意。

(三)选题要找准切入点。教师要关注中央会议精神,了解国家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颁布及贯彻落实到基层后的效果和产生的相关问题,着重从县(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中选择题目。如税费改革后化解乡村两级问题债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健全和完善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问题等。

(四)选题要有比较优势。教师要选择有研究基础、专业教学特长、以前讲过的对自己来说较为得心应手的熟悉的内容,使其转化为教学专题,最好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

(五)选题不宜过大。县级党校专题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题范围过大,内容空洞,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选题要专,题目不宜过大,切忌宽泛和空洞。范围过大,面面俱到,由此会造成一则时间不容许,二则重点不突出。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讲课的先决条件,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备课是否充分,对讲授效果影响极大,要讲好课必须充分准备,无论是新课、老课、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备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吃透教材吃透教材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专题的目的、熟悉内容、把握政策。明确目的:就是教师每个专题通过讲授,需要给学员传授那些知识,理论上要掌握那些知识,联系实际要解决哪些问题,培养什么能力,达到什目的。熟悉内容:要求教师全面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尤其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必须了解省情、区情以及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了解最新的相关的学术新思潮和新观点。如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专题,教师必须了解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熟悉十五届三中全会及其以来的有关三农问题的相关会议精神,了解我区农村改革发展的现状。把握政策:县级党校主体班学员来自地第一线工作岗位,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最基层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准确把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精神实质,并且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执行的思路和对策。

(二)了解学员教育者要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必须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根据对象的需求来设计专题的内容以便因材施教,这是进行专题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以人为本与按需施教相结合也是县级党校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按需施教就是要了解不同班次学员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实践经验、能力需求,把握各类学员认识发展的不同规律,针对学员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及学习需求,了解学员想听什么,想知道什么,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篇3: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1 党校专题课教学形式及特点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课题设置和内容安排上, 要体现学术理论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选题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 紧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题设置和备课时, 必须注意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翻阅较多的文献, 既要把基本理论弄懂、搞清楚, 还要看理论界对该课题研究达到什么程度, 及时把握进度情况, 同时, 要结合自己对该课题研究状况、认识程度, 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例如, 我们在讲述《农村建设》专题、《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时, 既要陈述中央决策的背景和意义, 又要讲述省级贯彻实施的措施和办法, 同时还要分析本地的具体建设的进展, 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提出一定的建设思路和看法, 通过分析归纳, 及时把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许多新信息传授给学员, 以达到深入学习和双向交流的目的, 使学员更多地得到新信息、新知识, 不断开阔新视野, 也体现党校教学时代性的客观要求。

2 现阶段党校专题课教学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2.1 理论讲授多, 实际问题研究少

党校教学目前以“五基本”、“五当代”以及时事政治等为主, 内容很多、很杂。但对学员的难点、热点问题, 比如国企改革、民经发展、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等实际问题调研不够, 授课针对性不够强。

2.2 专题开设多, 系统要求做得少

县级党校教学以专题讲座为主, 教员熟悉什么知识, 就开设什么样的讲座, 熟悉多少讲多少, 遇到不懂的就绕道而去, 降低教员备课的难度, 增加知识传授的随意性。学员学到的知识都是一些零碎的, 不系统的知识, 课后仅对几个有趣的例子耳熟能详。

2.3“填鸭”方式多, 互动教学开展少

县级党校教学的方法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方式, 通常每堂课120分钟内结束。由于专题内容多, 时间紧, 和学员一起探讨、互动教学方法就用得很少, 影响教学效果。

2.4 知识传授多, 思维能力培养少

县级党校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 侧重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传输, 提高了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但由于条件限制, 学员系统能力培养成为县级党校教学的薄弱环节。

3 提高党校专题课教学质量的相关建议

3.1 逐步完善县级党校教学布局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结构, 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党性修养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四方面结构的教学布局。其次是与时俱进推动教学内容与世情、国情、党情的紧密联结, 即搞好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结合, 同党和国家发展目标的结合, 同世界格局变动态势的结合, 同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的结合, 各级党校的教学内容还应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再次是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重要内容, 以增强党校教育培训特别是教学科研活动的实践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3.2 精心设置党校班次和课程

县级党校课程设置要精要管用。首先要形成具有党校教育特色的专题讲座系列。一是从理论思维层面设立基础理论、基本路线课程系列, 让科学发展观和执政能力建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从县情战略层面设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课程系列, 提高干部管理经济、驾驭市场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可以具体设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 开放经济等课程。三是从管理方法层面设立公共行政、行政管理、依法行政等课程系列, 重在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的能力。四是从法治、信息层面设立法律、现代科技知识等课程系列, 提高干部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

3.3 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只有适合、没有最好。在可以预见的时期中, 班级授课仍然是县级党校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必须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坚持、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要抓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如履薄冰地备好课;二是理直气壮地讲好课;三是一丝不苟地查好课。

其次, 专题课程的设置注意不同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类别性, 在教学新布局的框架下, 力求做到不同类型, 不同学制、不同班次教学培训的个性化、差别化, 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再次, 课程的设计要富有逻辑性、系统性, 专题课程的内容要反映有一定的科研含量, 体现知识的广度与学科的深度。

3.4 规范教与学管理体系

县级党校要树立向管理要效益, 严管理出学习力的观念, 通过综合管理, 保障党校的教学效果。

3.4.1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每期主体班专题授课新课要集体备课, 就教学的思路、内容、设计等有关问题进行研讨、把关。专题课讲授后, 及时开会总结经验, 剖析问题, 形成共识。现在县级党校教师课时不多, 要力求成为精品课。

3.4.2 加强教研室建设。

首先要加强教研室力量配置, 由老师、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负责抓教研室工作。其次要充分发挥各个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究方面的优势。

3.4.3 健全教师制度化管理。

一是健全制定, 制定教师岗位职责、工作守则、授课工作量、新课试讲、下班听课和参加学员讨论等制度。二是形成、推动竞争机制。承担主体班的专题课教师要通过试讲, 试讲不合格不上讲台。有条件的党校可以实行专题竞标授课课。

3.4.4 严格学员管理。

一是实行组织员担任班主任, 为主抓学员管理工作, 同时发挥班委会和党支部作用, 把增强党性修养贯穿于学员管理的全过程。二是严格执行学员管理制度, 使学员在校生活有章可循。要符合科学、规范、可操作这三个要求。三是严格考勤和奖惩, 把学习理论同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结合起来。

结束语

县级党校也应量力而行的尝试创新教学方式, 不断积累经验。实施时要抓好三个关键点:一是案例教学, 二是问题教学, 三是互动教学。案例要精心筛选, 恰到好处, 问题设计要科学、切合实际, 这样才能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积极性, 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要真正做好做实这方面的工作, 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增进.关于县党校专题课教学的思考[J].理论导报, 2007, 8.[1]徐增进.关于县党校专题课教学的思考[J].理论导报, 2007, 8.

篇4: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91-02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特别是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1]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积极探索和坚持改进《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使得该门课程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对《概论》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视,自觉地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积极更新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以教为主,侧重于教师单纯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侧重于理论的抽象讲解,忽略了理论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侧重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忽略了现代教学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教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党的某一理论出台的具体环境、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的传播,而是要着重于新时期如何用唯物主义发展观来指导学生在以往的理论中找寻适合新时代的理论因子以发展的理念为解决新问题,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我党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现实问题,更要教会学生应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来认识我们周围的事与物。将每一位教学参与者都置身于教学活动当中,以学生个人的亲身参与来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被动理解为渐进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能满足学习主体求知的需要,而且能提高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诉求,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培养学生能力的促进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真正诠释“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教学理念。

二、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概论》课在高校普遍采用“大班制”的教学方式,每班人数一般都在七八十至百人,甚至更多。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理论的学习中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展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即时可获得性对大学生评断教师教学效果确立了一个较高的标准,这就为教师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可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彩的课程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成功的重要前奏。《概论》课虽然以理论为主,但教师仍可采用设问式、案例式、影像资料的播放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课程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该节课相关的案例,用提问的方式,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展开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以活生生的现实启发学生主动用所学理论思考现实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此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网络课堂的共享,把这些信息量大,资料翔实、表现活泼的教学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可以形象而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全方位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变抽象为形象,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直观,更加透彻。”[2]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不应还停留在以往单纯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和典型事件,和学生一起运用《概论》课提供的正确理论、原则和方法,联系师生的亲身经历、媒体报道、网络信息和其他渠道获得的活生生的例子联系该堂课提供的理论依据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学生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将祖国命运和自己前途密切联系起来的社会责任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对培养思想硬、作风正、成绩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打破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真正让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三、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经验的宝贵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丰富生动的现实案例把一个真实的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在精心准备和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一般都是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讲授开始,当然,不是纯粹抽象理论的平铺直叙。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理论,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这节课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这也是当前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枯燥,不重视,不想学,不爱学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更加深入地认知这些理论。比如《概论》课第一章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时,可以播放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伟人的生平录像,通过生动、直观、图文声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一方面了解这些伟人的人物性格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认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再如《概论》课第七章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只有十几页,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观看《南巡讲话》等影视资料,列举经济特区的建设,股票市场的兴起,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后中国所经历的阵痛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历史事实,坚定大学生坚持改革开放的理想信念,认识到唯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才能在发展中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诸如工业污染、生态失衡、就业困难等各种问题。为了更加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后还可以布置调查报告,让学生依据自己家乡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体会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概论》课的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的不断拓宽和不断更新是讲好《概论》课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高校教师都学有所长。教师要紧密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把理论的正确性,资料的时效性,思想的准确性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最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改革《概论》课传统的考核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对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进行考核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对运用基本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评。因此,要结合《概论》课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的这一特点,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解决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抓好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这一生源优势,利用大学生寒暑假返乡等宝贵时间,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不同问题,设置各具特色的调查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概论》课学到的理论、方法和原则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言献策。“学生对家庭所在地的社情一般比较熟悉,每年又有3个月左右的假期,所以,利用家庭所在地进行实践教学,对所有学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3]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把社会实践调查作为考察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来说,还应当加快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建立诸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类、新农村建设典型类、城市文明社区类、工矿企业类、科学普及类等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到这些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撰写感受和体会,作为期末考核的部分成绩,以此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概论》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对该课程的错误定位,教师还应注重多种奖励机制在教学中的运用。比如通过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讲课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凡是参与获奖的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的平时加分,以此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当然,做好本门课程的教学,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关键。一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事,及时掌握我党最新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成熟的政治理论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2005-02-07].

[2]刘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新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2).

篇5: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必要性

就业指导课是以社会发展、政治导向、学生需求为导向的, 采取有效的方法途径, 通过规范的课程开发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获得与就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等的一门学科。当前我国高校大都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这就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就业状况和社会人才需求,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 不仅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所需。高校在新形势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树立人生目标, 在校期间强化就业技能有重要作用, 使得高校大学生在毕业时能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 选择能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对该课程重视不够, 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 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上具有随意性, 教学内容差别较大, 很多高校认为就业指导课就是介绍就业政策和形势, 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等。

2.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高校做好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拥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课涉及范围较广, 其实用性很强, 在人员配备上需要专职就业指导课教师。

3. 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形式单一, 学生缺乏兴趣

据调查显示, 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缺少学生参与环节。教师课堂所授内容大多为就业政策和形势等理论, 学生对此兴趣不浓。同时, 教师未做到“因材施教”, 对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志向的学生缺乏个性化指导。

三、提升我国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的途径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水平

就业指导课教师水平的高低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好坏有重要影响。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效果, 首先必须加强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1) 提高课程教师的准入门槛。由于就业指导课涉及多门学科知识, 决定了并不是任何教师都能讲好就业指导课程。因此, 在就业指导课教师的选任上, 相关部门必要严格把关。 (2) 要对就业指导教师加强培训, 提高其专业水平。学校应定期培训和考核就业指导教师, 通过多方式强化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切实组建实力强大的教师队伍。 (3) 要求教师走出校门、走出课本, 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

2. 重视课程研究, 完善课程体系构建

要想做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 保证教学效果, 那么必须选好教材, 重视教材的针对性。就业指导的教材必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 同时要吸收多门相关学科知识, 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科学化的指导。必须注意的是, 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教程在思想上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 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 教材选取就要考虑就业指导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从大一到大四不同的学习阶段, 就业指导课程在立足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要体现就业内容的连贯性。

3. 丰富教学内容, 开创自我创业教育

丰富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在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 由该教研室负责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和实施, 组织人员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企业需求编写就业指导教材, 教学编写在内容上要做到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实践性相统一。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践训练的积极作用, 引入求职成功的案例, 提高教学效果。对于热点问题可以进行专题讨论, 这是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是富有创造性和冒险性的一个阶层, 要根据这一特点设置模块化、实训化的教学内容, 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 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大学生的责任。在教学中, 还要引导学生自我认识, 提高他们自主择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池平, 张小青.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2) .

[2]刘国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与发展创新的思考[J].南方论刊, 2009 (4) .

篇6: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关键词]党校;教学主体班;媒体

【中国分类号】D261.41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教学已经成为党校主体班教学中的“标配”,党校教学已经告别了传统的白加黑,走向了现代化。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制作优秀课件是拓展学员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党校教学实践谈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1、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基本原理

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主要是通过PowerPoint、Authorware 、 Director 、 FLASH等软件来实现的。多媒体软件是实现党校教学的重要手段,课件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一个优秀课件必须要做到“养眼、养耳、养心”。

2、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

表现力丰富。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等。这样,就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交互性良好。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

极大共享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得教育在全世界、全方位进行交换、共享成为可能。制作者可以把多媒体课件转化成网页或直接放到互联网平台上,提供给网民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党校主体班专题课教学中的优点分析

1、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主体班专题课教学效率。科学的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大量的信息有效的组织起来,学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科学的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有条件的党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在校园网或者是教育网,甚至整个互联网上,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员、学员、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交流。

2、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主体班专题课教学的教学吸引力。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产生使传统的党校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革,教育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传统的党校教学方法,基本都是说教式教学,教员一般都是用语言描述教学内容,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中的某些事物,但很抽象,学员需要用心去领会,在脑中努力拼凑,才能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全方位、多层次、发散式发展,使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媒体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来实现美化、组合、创新,使得丰富多彩的世界都可以模拟仿真,可以出现虚拟的世界,以前那些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了许多,我们可以通过模拟仿真、利用形象直观的媒体及媒体技术把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表现出来,而且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使内容、结构变得非常直观、容易了解。

3、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有效的缓解 “工学矛盾”。当前,党校主体班教育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工学矛盾”问题。党校主体班教育是干部成人教育,党校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在职人员,而党校的教学时间不可能全部安排在休息日开展,党校的学员考虑到自身利益也不可能经常请假,因此,“工学矛盾”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党校主体班教学的突出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与“网络”的联姻为这一问题找到了答案。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信息空间主体化和非线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有质的区别。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特有的优点使其对教学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而且对传统的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了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作业、教学课件放到网络中,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在家里在线点播课件,并通过聊天室、BBS、E-mail等先进的网络技术与教员和其他学员交流。这就从空间和时间上延伸学员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时间、扩充了学员的学习内容、加强了学员和教员之间的交流,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党校主体班教学中“工学矛盾”这一突出问题。

三、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党校主体班教学中的缺点分析

1、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一哄而上的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导致许多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产生。优质的多媒体课件要求有教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字组织能力,反之文字组织不到位,就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劣质的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过重的以来多媒体课件影响力教员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吸引力很容易导致教师过度以来课件进行教学,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员,有的甚至离开课件就不能教学。目前在基层党校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灵活的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

3、复杂的多媒体课件导致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现在有的教员制作的课件动则几十张、多则上百张,导致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另外,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党校专题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切忌喧宾夺主。课件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辅助教学活动,它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工具,是一种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要素的手段,不是无所不能的良药,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也不能代替学员的学。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及教师、学员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课件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2、切忌华而不实。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必备的软件基础,它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过分强调华丽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主义,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要讲求实际和适用,制作出能真正体现计算机优越性的课件,使计算机的使用真正达到提高党校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的目标。

3、切忌课本搬家。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切忌仅仅将板书或书本内容“搬”上屏幕,把课件变成单纯的“课本搬家”、“ 电子教材”、“学员的记录本”,上课时只把计算机作为“黑扳”使用,而应该是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广泛地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甄别和比较,择其精要加入到课件中,恰倒好处地运用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视频等加以表现,使原本枯燥的概念、知识变得有声有色,形象而直觀。这样,就容易使学员在接触大量相关信息的同时,接受新思想于无形。

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教学已经对党校传统教学方式发出了挑战,但它不会取代传统的党校专题课教学模式。我们要反对片面夸大多媒体课件优势的观点,认为它们就是教学的全部,从而否定传统课堂教学,这是不科学的。教育的进步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清先进与传统的关系,使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篇7: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一、调整教学内容, 明晰培养方式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 满足社会的需要, 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 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提高学习有用的相关知识。例如: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旧的绘图方法已无多大用处, 就连圆弧连接的方法也都不适应现代绘图的需要了;轴测投影由于计算机上的三维实体技术的出现也显得无足轻重, 这些内容只作简单的介绍即可。而对于其他方面:学生必须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 这些内容是一环扣一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应该系统讲解, 全面掌握。学生对机件的表达方法及国标中的相应规定必须熟悉, 最终要达到用平面图形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机件的结构、形状, 并标注尺寸。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要加强, 随着引进设备的增多, 学生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机器设备的测绘 (这也是制图综合训练的内容) , 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 只有正确绘制出零部件的草图, 才能顺利地在计算机上完成零部件的工作图。

二、采用现代技术, 改进教学方法

制图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 特别是对于那些立体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大多数能够意识到制图课的重要性, 课后, 在画图过程中也花了很长的时间, 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基础方面的原因, 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原因。学习制图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所谓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形体与视图之间的一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它是读图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 由于使用的教具、模型很有限, 挂图又显得比较呆板, 无论老师怎样描述比划, 有些学生就是想不出它的结构形状, 因此传统方法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上效果较差。随着计算机在制图中的应用, 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容易起来。通过观察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 画出其平面图形 (视图) , 即由空间到平面, 再根据平面图形想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 即由平面到空间。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完成这种训练,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画出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 (采用CAXA制造工程师中的三维实体造型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要快得多) , 这些图形可以在空间任意放大、旋转 (在黑板和挂图上是不能实现的) , 我们就能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它的结构形状, 根据投影原理画出它的二维图形,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对制图的学习兴趣。如果有条件, 制图习题集上的练习题可以画出二维平面图和三维立体图进行对照, 通过评讲,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除了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外, 还应该带学生到车间现场进行参观了解, 增加对实际机器零件的感性认识, 也有利于空间思维的培养。在制图的教学中, 应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让学生进行读图的练习, 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加强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这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岗位能力为本位。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正是满足了这样一种思想。计算机绘图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工矿企业很多技术图样 (新产品的设计, 老设备的改造, 旧的技术图样的磁盘保存等等) 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现在计算机绘图软件有很多种, 每种都有它的特点, 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 包括平面图形的绘制和三维实体的绘制以及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学生重点掌握1至2种绘图软件, 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在以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 能将所有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用计算机绘制出来。要达到这样一种能力, 在制图课的教学中就必须安排足够多的时间上机教学和练习。Auto CAD中平面图形的绘制需要20多学时, CAXA制造工程师中的实体造型需要20多学时, 这些学时可以安排在制图课的总学时中, 制图的理论知识可以融合在上机的训练中, 例如, 绘图的基本知识与Auto CAD绘图环境放在一起介绍;投影原理结合Auto CAD的基本绘图命令 (含点、线、面、圆等) 来介绍;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等内容和CAXA制造工程师绘图软件中的实体拉伸结合起来, 通过拉伸增料和旋转增料可以得到各种基本体的三维实体, 通过拉伸增料、拉伸除料及旋转除料可以得到叠加式组合体和切割式组合体, 同时可以从多个方向来观察它的投影, 得到三视图;图纸的尺寸注法融入Auto CAD尺寸标注的设置中;标准件和常用件融入块和属性的操作中;这样既可以减少理论课的学时, 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 培养起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足够的上机训练, 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画图技巧就可以达到一般企业对制图人才的要求。

四、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作为教师必须以当代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 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落后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绘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 制图课教师除了有较强的理论外, 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几种计算机绘图软件, 以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指导, 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此外, 教师还应具备加工、装配和测量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篇8: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但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探究及操作能力还较差,结合新课程标准,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按新课程设计理念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一、加强思想认识,明确课标要求

新课标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标适当降低了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了对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数量增多,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注重趣味性。

二、优化演示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通过演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实质是老师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实验的基本技巧:准确操作實验仪器,按步骤进行实验,科学地选择仪器,正确地观察、分析实验等。使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穿插在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等方面,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1.要准备充分。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琢磨有效的方法使每位同学,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清楚明显的实验现象。如装置难以移动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展台实物投影;简单的试管实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走动;一些观察颜色变化的实验教师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等,以帮助学生观察。

2.要操作规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演示桌上要整洁,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取用要适当,既要保证实验效果,也要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3.要注意安全。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发生事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哪一方受伤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最好播放实验视频。

4.要双边互动。实验时,我们应走出“老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误区,给学生提供操作机会。尤其是一些基本操作的实验,教材中的叙述比较完整规范,教师应构建“自主阅读→上台演示→观察纠错→交流总结→规范表达”的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之后,让学生上讲台来做,台下的学生就会带着挑剔的眼光注视着整个实验过程,教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点评,师生互动交流总结,最后落实到学生的规范表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品质,端正其观察态度,又适时地纠正了大多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四、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实验游戏化。如在“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料”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2.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一些课件,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内容。如《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实验教学,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以采用模型展示、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掌握知识。

3.对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实验原理、多种仪器、药品、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允许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情况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篇9:提高党校党建专题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一、“日常课”的内涵

“日常课”是针对公开课、示范课而言的, 日常教学要抓进度, 工作量也大, 不可能每个教学环节都细细推敲琢磨, 也不可能反复试教试改, 而公开课、示范课往往是潜心钻研、反复改进的成果.“日常课”是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 利用身边的条件, 运用现有的教学手段, 通过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得到较好的情感体验, 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日常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意识, 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然而一些初中数学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 学会终生学习、学会生存.这就导致了教师没有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讲解数学概念, 分析解题思路, 没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 更谈不上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

2. 教学手段使用不当

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功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视听环境和良好的思维环境, 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兴趣, 从而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创造了理想的条件.然而, 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却使数学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多媒体播放课件, 将教学活动内容全部搬到大屏幕上,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效果华而不实.而且过多的多媒体课件往往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节奏加快, 导致课堂信息量加大, 有的学生盲目追随教师的节奏而减少了思考时间, 对数学概念难以进行深入地理解和领悟.

3. 作业形式比较单一

精心设计、合理布置的数学课后练习, 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 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然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布置, 不是做计算、写证明、写法则, 就是背公式、记口诀、抄定义, 这种千篇一律的作业让初中生加深了对数学的厌恶感.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完成作业, 这种学习态度大大影响了学生数学成绩与能力的提高,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 也限制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初中数学日常课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1. 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 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学完统计一节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家庭每个星期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作个统计, 并根据所了解的情况, 制成调查表, 最后全班同学汇总, 看看一星期一共使用了多少个塑料袋.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师可以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比如自主探索式学习、合作学习, 等等.教师要重视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了解, 特别是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及数学的价值.

2.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数学史、数学趣闻、数学家成长的故事等, 将数学知识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情感同时, 教师要尽量将枯燥晦涩的数学基础知识转换为生活化的场景, 让学生在充满生活趣味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比如讲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 举出现实的例子:我市某快递仓库存放的快递在早上运出了35%, 还剩2736件, 那么昨天晚上应该有多少件快递?

3. 合理的使用教学手段

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不过度、不盲目, 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使用多媒体技术.比如讲到“线段垂直平分线”时, 教师可以先用PPT展示问题情境, 政府计划在三个小区A, B, C之间修建一所学校, 使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那么学校应建于何处?让学生看着直观的图像进行深入的思考, 自主寻找解题途径.同时, 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 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 比如以学习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为目的, 就可选择直观形象、具有操作性的手段, 以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4. 丰富作业内容和形式

初中数学作业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 形式应该多种多样, 要能极大地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日常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课后练习布置中, 应该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 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 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 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 适当搭配.

四、结语

日常课的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 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积累教学经验,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大力提高日常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志游.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8) .

篇10:对提高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思考

关键词:提高;党校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是教师的价值所在、生命所在,不论是什么岗位的教师都应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基层党校教师也不例外。如何提高基层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定信念,不忘宗旨

党校是干部培训的熔炉,是宣传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作为党校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一块煤炭,不断提高自身能量,挑战自我,燃烧自己,熔炼别人。

1.心定:但凡有作为的人,不论是什么行业,无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干一行爱一行,淡泊名利,不朝三暮四,好高骛远。作为党校教师应当牢记党校的办学宗旨,树立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价值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断地自省、自觉,在多元化价值观的背景下,排除杂念,安贫乐道。修身养性,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党校教师应尽的义务,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对干部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宣传和传播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搞好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提高自己的地位。保持高度的使命自觉,坚守高远的理想,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博爱大众不计私利,自觉适应民族、国家、党和人民的需要。

2.心专:心专指党校教师要专心致志做学问,党校教师的大学问就是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特点、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终其毕生精力去探索。而后专其一业(学科、专业、方向),兼顾其它,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专是指要积累专业知识,掌握学科特点、思想方法、发展动态,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找出现实问题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深层原因和依据,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能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时势和国际比对看待问题,即所谓的战略思维、动态思维和世界眼光。

二、加强学习,夯实基础

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学先于教,只有成功的学习者才能成为成功的学习指导者,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关于学习内容,首先是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党校教师的必修课,精读这些内容的原著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政策法规。其次是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要读几部专著,阅读专业期刊和论文,关注专业动态,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才能做到专和博,此乃厚积。第三是向学员学习,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的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第四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关于学习方法,首先应以自学为主,不可能永远坐在教室里听别人讲。其次是利用一切机会多听别人讲,从中吸取营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思和写。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可以加深理解,是一个内化过程,并能迸发新的观点、灵感和见解;写能深化思,记录思想精华,在用时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而不是照本宣科,此乃薄发。

2.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俗话说,方法大肆气力。有了雄厚的理论基础,有了好的教学内容,这还不够,基层党校教师不是学习者,是理论、思想、知识、观点和方法的传授者。因此,还要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目前党校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多,给我们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但究竟选用何种教法,应因时、因地、因人、因内容而定。首先,作为专职教师应当熟知各种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第三,要有自我认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式,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三、围绕教学,搞好科研

所谓科研,简单地说就是对客观现实和需要,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并以系统方法寻求答案的过程。基层党校教师的客观现实和需要,就是如何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基层党校教师的科研选题应紧紧围绕教学进行。就教学而言,包括教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基本要素,所以,基层党校教师的科研选题应从这些方面着手。

1.科研选题的原则:基层党校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要有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着眼,紧紧跟踪热点、焦点问题和时代特征,捕捉和发现那些以自己的能力所能解决的问题,同时要与教学有关的开展研究。选题时切记题目宜小不宜大,大的题目不易驾驭。

2.科研选题的类型:就社会科学研究而言,题目的类型大致有:填补空白;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深化、补充已有的观点;批驳、修正已有的观点;赋予已有理论以新的社会意义。对于基层党校教师来说,只要能对已有理论赋予新的社会意义,运用基本理论来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就可以了。一般地说,基层党校教师的选题来自重大文献、政策的解读,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经典著作和重要思想的阐述,新问题新实践的研究等方面进行。

3.科研论文的撰写: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它既是人们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凭借,又是真实、全面、系统反映研究成果,传播学术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撰寫时必须牢牢把握住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这三个特征,它也是科研论文的必备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就不是科研论文。独创性是科研论文的生命,没有独创性的论文是一具僵尸。科学性是指所研究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有价值的,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系统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的。理论性是指立论有依据,论述须严谨,内容要深刻,行文用规范;做到“新、严、深、范”。

4.科研成果的运用:作为基层党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运用主要用在课堂上,一方面要用好自己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和借鉴别人的成果,以丰富课堂内容。在运用时务必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务必要坚持“学术有自由,讲课有禁区”的原则。学术观点是属于个人的,而党校课堂是属于党校的,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党校教师所开发的新专题一般来说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在运用新成果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忌为了追求新异而失去原则。

参考文献:

[1]孙喜亭,靳希斌,陈孝彬. 《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7.

[2]钟祖荣. 《现代教师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5.1.

上一篇:采购人员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悬崖上的金鱼姬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