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

2022-09-10

农村初中由于当地各小学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差异, 再加上各村自然环境和家庭生活条件的不同, 每年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 在数学基础水平, 数学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 使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同时出现了许多学困生, 如何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是农村数学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将一些心得与体会总结如下, 和同行进行交流探索。

1 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对学困生各方面的了解, 学困生成绩差的原因并不是“脑子笨”, 大都是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这样几种情况:厌学, 学习数学的兴趣差, 心理问题多, 学习方法不正确等。而且大部分学困生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自卑心理严重, 学习信心不足。面对这样的现实, 要大面积提高质量, 就必须把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从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 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首先, 关爱学生, 给学困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克服自卑感。

形成差生的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学习数学没兴趣, 存在自卑感, 缺乏自信心。如有位女同学, 上课不专心听讲, 作业马虎, 有时还不交作业, 老师开始找她谈话, 她认为数学枯燥无味, 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老师多次利用和她闲谈的机会与她接触, 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了, 使她理解老师不会看不起她, 渐渐地她愿意与数学老师接近, 随之上数学课也比以前认真了, 老师这时给了她平等解答问题的机会, 以鼓励她取得更大的进步。当她有微小进步时, 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当她回答问题有困难时, 老师及时给予启发, 直至帮助她解决问题, 万一学生解答不出, 这时老师不能责备、训斥, 相反, 可以委婉地说:“是老师这里没有讲清楚”等的话给予安慰。这样做可以克服她的自卑感, 逐渐增强自信心, 在以后的测验中, 数学成绩逐步提高, 并对数学产生了兴趣。由此得出老师在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的过程中, 要注意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 多给他们以真诚的爱, 老师要象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备至, 使他们去掉自卑感, 树立起“我能赶上去”的自信心, 从而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 应经常和家长联系, 使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 都置身于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使学生愉快的学习。

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 增强人的观察力, 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而兴趣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初中生比较好动, 有较强的好奇心, 如何将他们这种特性引导到学习上来, 上课时老师要用恰当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乘法公式时,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02×98=_;202×198=_, 老师和学生同时进行运算比赛, 当老师写出102×98=100 2-2 2=9996, 20 ×198=2002-22=39996时, 最快的同学也慢20秒, 这时, 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 问:“老师,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这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我说:“刚才计算时, 我根据算式的特点, 用了乘法公式中的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这样, 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学习, 效果良好,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而部分农村初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教学以师为本、形式化, 忽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 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训, 使农村数学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掌握数学课程标准, 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 探索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初中人教版数学课程教材中好多例题和习题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农村学生由于生活在偏僻乡村, 知识面窄, 多数同学在数学教学中准确理解题意存在困难, 教师要结合教材和本地实际, 设计出一些符合教学要求, 具有乡土气息的数学题目, 使学生明白, 数学存在于周围生活中,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抓好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 可以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 吃透教材, 同时遵循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3.1 突出知识发生过程,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如: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的圆的圆心的寻找, 我们是这样设计问题让学生探究规律的。

(1) 过一点A可作_个圆, 圆心和半径是否有规律?

(2) 经过A.B两点可作_个圆, 这些圆的圆心和半径有什么规律?

(3) 经过三点作圆, 有几种可能情形?

(1) 三点_在同一直线上, 此时能否经过三点作圆?为什么?

(2) 三点_在同一直线上, 过此三点能否作圆?圆心是_, 半径是_。

(4) 要确定一个圆, 关键在于确定圆的_和_

3.2 在易混淆的概念上要善于引导

初中学生虽然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有时认识事物还有一定的片面性。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抓住事物的本质, 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时, 学生往往把 与 混为一谈, 在复习时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与填空的。

(1) 表示 的二次幂, 表示a2的算术平方根。

(2) 中的字母a只能取_实数, 为什么?且总有 。

中的a可以取_实数, 为什么?且总有 。

(3) 由平方根定义可得 而 。

(4) 只有当a_时, 否则 为什么?

3.3 对于抽象概念, 要做好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如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数轴概念时, 可用温度计, 杆秤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刻度的实物进行归纳性的引导, 使学生不难理解, 顺利的完成数轴概念的教学。

3.4 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 采取分层教学, 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摘要:实行素质教育, 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是近几年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的主要课题, 是学校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也是每位数学教师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当地农村数学教学现状出发, 分析了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探讨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以供同行交流切磋。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思路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历丰.新课标下的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J].中学数学教育 (初中版) , 2006 (1~2) :32~33.

[2] 肖波, 罗延全.浅议新课程下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 (初中版) 2008 (10) :4~7.

上一篇:保险竞合分类及处理方法的法律思考下一篇:稳定企业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