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结合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

2022-09-12

几年来, 因各方面因素造成技校学生生源素质普遍较低, 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 学习自觉性差, 使得技校的管理与教学工作困难重重。教师正常的教学, 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就学生的现状, 更多地花一份心思, 动一番脑筋, 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中, 一直在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的。

1“教”

即从教师的“教学”方面下功夫。教师必须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丰富完善教学艺术。使自己具备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的每节课内容的能力, 能把知识融汇到流畅简洁的语言, 逻辑清晰的表达, 生动形象的演示, 整洁条理的板书, 规范美观的板图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知识的熏陶, 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这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 对教材每章节内容、内在联系及教学要求心中有数。这样才可能在备课、上课时轻松驾驭教材, 权衡和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广度,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即做到了“熟能生巧”。使得整个教学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游刃有余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学”

从学生的“学习”上下功夫。如果把教师要传授的知识比作做菜的材料的话, 那么教师的“教”即做菜的过程。教师把材料做成了色、香、味俱美的佳肴, 但学生的胃口不佳, 还是享受不了美味的。

胃口即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是促进学生“学”的最佳途径。探究学生成绩差的原因, 其根本不在于智力, 多还是因为缺乏兴趣不愿学或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不好丧失信心而放弃学习的。所以, 要让学生学好, 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会学”。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2.1 打消学生顾虑, 树立其信心

《机械制图》是技校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课, 教师第一节课便讲清课程性质、作用及内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鼓励大家, 本门课与学习基础关系不大, 大家都是初学, 在同一起跑线上, 只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 是能学好的。以使以往成绩差的学生放下思想包袱, 轻装上阵。在有可能学会的基础上, 学生才有可能爱学。

2.2 直观教学, 降低学习难度

前期教学中, 因学生还没建立起空间概念, 教师尽量用实物、模型、挂图、自制教具或多媒体教学, 以增强教学直观性, 降低学习难度, 使学习不再空洞难懂, 枯燥无味。比如:“三视图形成”教学中, 用学生都有的书、铅笔盒作长方体例子。讲课时, 大家共同把实物放好, 分别从三个方向观察, 自行得出结论, 教师画在黑板上。在分析方位、尺寸关系时就顺理成章, 非常容易理解了。讲“组合体”时, 用日常用的盒子 (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 , 大盒子上放小盒子, 变换小盒子的位置画图, 以熟悉方位关系, 逐步建立空间概念。讲“切割类组合体”时, 用实物材料边切边画, 或用课件教学, 学生会清晰地看到切割原型、过程和结果, 生动直观, 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使难题迎刃而解。

2.3 巧用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手段,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强化他们的主体地位, 帮助他们体验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我在讲“读三视图”时, 因不同物体会有一个或两个视图相同, 就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给出物体一个或两个视图, 由学生构思不同形状的物体, 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在教师的引导下, 往往气氛热烈, 吸引了大部分学生参与其中, 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同学们兴趣盎然, 争先恐后要一试身手。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鼓励、肯定学生的想法, 善意指出其中的问题。把“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体现在实际教学中。

在“画、读组合体三视图”教学告一段落时, 我也曾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次作业:每个同学出两道考题, 一是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另一个是补画三视图中缺线, 难度可以尽可能的高, 但要求附答案。并告知他们, 题目经教师审核后, 要作为测验题随机发给其它同学进行小测验, 并由出题者改卷。由于其新奇性, 由于好胜心, 这个作业大部分同学都希望难住别人, 表现自己, 所以会尽其所能, 积极设计。其中不乏优秀作品, 设计的物体形状独特, 又足够复杂。这些做法, 改变了传统的“你教我学、你讲我听”的模式, 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们乐于接受, 也饶有兴趣, 在几近游戏的状态下, 学到了知识, 学习过程中还表现了自我, 获得了成就感, 强化了自信心。

2.4 教会学生“会学”

有句话,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把思维方法贯穿在每一例题中, 不只为讲题而讲题, 强调思考的方法。有意在教学中, 不直接给出结论, 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 自己得出结论。讲评作业时, 着重分析错误原因, 指出正确思路, 而不是只给出标准答案。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要学生“学会”变成让学生“会学”。其意义远大于学到有限的知识。

3 搞好“教”与“学”的关系

理想的教学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进程。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之高低, 能力之短长, 兴趣之所在,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 他们能于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师可以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 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了解学生理解掌握程度。也可以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与沟通中其至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与要求。再调整自己的教学更利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乐于学, 易学会。

“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学”。教师在工作中, 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交往。事实证明, 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对其信任程度和亲近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对学生漠不关心的老师是很难令学生信服他的说教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催化剂。教师要了解、关心学生, 不轻视任一学生。对学生多鼓励、赞扬, 少批评, 不挖苦学生。对待差生要有耐心, 不要有过激的语言、行为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在学习上, 发现他的困难, 帮其解决, 助其进步。对于差生的厌学, 教师可结合社会上就业现状, 针对将来如何在社会上谋生立足, 展现自我价值, 改善生存质量等问题与学生探讨, 引发他们的思考, 触动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从心深处意识到学习的重要, 从而自觉地去学习。

总之, 成功的教学应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只要教师善“教”, 学生会“学”, “教”、“学”完美结合, 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的问题。作者从教师善“教”, 学生会“学”,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努力方向, 指出:只要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

上一篇:改变教学模式培养探究能力下一篇: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