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文化课程心得体会

2024-04-13

船政文化课程心得体会(通用7篇)

篇1:船政文化课程心得体会

马尾船政文化课程心得体会

13级计算机工程系(2)班 赖郧阳 241392220 福建泉州

邮编:362015 摘要: “船”是水上运输工具。“政”,辞海的解释主要有三,一曰政治;二曰事务,如校政、家政;三曰主其事者,如学政、盐政。“船政”的一般含义,从字面上理解,一是有关船舶方面管理事务的统称;二是主其事者,马尾船政的实际情况看,它主要指的是掌理船舶事务的行政机构。第一任总理船政大臣是官居一品的沈葆桢。船政大臣有权直接向皇帝具奏。这些都说明,船政是当时清政府的官署,是一个高规格的专门掌理船舶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关键词:历史及简介 绪论 历史沿革 成因分析 发展

一、船政文化及简介

翻开中国近代史,民族灾难深重。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敲开了清廷闭关自守的大门,迫使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海权日衰,国将不国,有识之士纷纷奋起图强。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张“师敌之长技而制敌”。魏源受林则徐委托编撰的《海国图志》进一步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提出了制造船械、聘请夷人、设水师科等设想。闽浙总督左宗棠深受他们的影响,决心实践“师夷制夷”以自强。他认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同治五年(1866年)6月,左宗棠上《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折中写道:“臣愚以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左宗棠全集》书牍卷七)为此,他决心整理水师,在马尾设局造船,培养人才。7月14日,同治皇帝准奏,以“实系当今应办急务”令其办理。10月,左宗棠奏请江西巡抚沈葆桢担任船政大臣,总理船政。11月,左宗棠又奏请开设求是堂艺局。自此,中国近代船政就在东南一隅的福州诞生了。

然而,仅从这些层面理解马尾船政又是不够的。首先,缔造者本来用意就不光是造船,船政一开办就有造船、办学和整理水师三重任务。其次,从船政创办的情况看,一是地域性很强,地在马尾,而且船政衙门有一定的处置权,更像个官办特区;二是造船、办学、水师三位一体,是个由造船系列工厂、船政前后学堂等办学机构和福建水师构成的一个近代海军系统。再次,从船政实践的结果看,其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了造船和办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马尾船政的内涵是深刻而丰富的,它是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又是一个有一定独立处置权的政治经济实体,还是一个军事工业和培养海军的基地,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教育机构之一。

马尾船政的创建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产物,马尾船政成为近代军事工业基地之一,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它为中国培育了大量掌握当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马尾船政人谱写了一篇伟大的历史篇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船政文化,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马尾船政也是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关系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值得剖析的一个着力点,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东西。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多个角度来对船政文化现象及原因进行一番新的研究,期冀能够打破成规、超越前人研究的局限而有所创新。为此,本文以“现象--原因--意义”为主要线索,从四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回顾马尾船政的发展历程,挖掘船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再现船政的特点和历史功绩。其次,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变迁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宏观上的因素。再次,运用文化地理学和群体社会化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微观因素。最后,提出马尾船政的现实借鉴意义,为中国近代的军事、科技教育、工业提供有益的宝贵经验,以及对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和平统一和先进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二:绪论。本章节主要论述四个问题:首先,从对马尾船政局的兴衰史、船政学堂历史地位及作用、马尾船政与中国近代海军、近代工业、近代教育等方面回顾了前人的研究。主要的成果有:第一、确立了马尾船政在中国近代造船事业史上的地位;第二、确立了马尾船政在近代反侵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第四、确立了马尾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上的地位。其次,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支持。笔者从社会学的社会变迁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群体社会化理论中寻找马尾船政形成因素的理论支持。再次,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运用的研究方法。最后,从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分析了马尾船政文化的现实意义。

三:马尾船政的历史沿革。主要回顾了马尾船政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了船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其内涵丰富,主要概括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帜,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丰碑,自强不息、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另外,在挖掘船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马尾船政文化的特点。马尾船政文化既有辉煌的业绩,也有深厚的积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马尾船政独领风骚、先进无比。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的确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培养了一批先进人才,促进了先进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等等。应该说,船政文化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马尾船政气势宏伟、影响久远。马尾船政的辉煌给当代人们留下许许多多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些痕迹是包括罗星塔公园、昭忠祠、海博馆、马江海战烈士墓和马限山公园在内的一系列马尾船政的历史文化遗迹。船政文化是福州独特的人文、地域文化,具有丰厚的爱国主义内涵,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的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四:马尾船政文化的成因分析。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着重应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索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因素。马尾船政文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在中国东南隅的福建福州马尾诞生,这不能仅仅说是一个偶然。应该说,船政文化的产生是与中国近代社会大变迁以及福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分不开的。因此,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对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因素做逐一的分析。首先,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变迁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宏观上的因素。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西文化的碰撞共同促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并最终促成马尾船政的产生。其次,运用文化地理学理论探索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影响。可以说,福建独特的海域环境和福州马尾港优良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马尾船政。最后,运用群体社会化理论探索马尾船政人内部的群体社会化对于船政文化形成的影响。福州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了以马尾船政人为代表的一系列杰出人物。他们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文化传递完成了其内部共同的社会化,从而形成共同的群体意识,我们现在称之为船政精神或船政文化。

五:马尾船政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论述了马尾船政对近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这一部分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马尾船政与近代繁荣。主要概括为: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的根基,开创了中国近代科技教育的先河,促进和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第二层次为马尾船政与现代腾飞。船政文化对于当前社会的意义有:

1、开发船政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打造船政文化品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3、挖掘船政文化内涵、促进先进文化建设。

篇2:船政文化课程心得体会

2012级七年制临床医学

乙班 张彩情6120103139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我们跟随老师来到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在这之前,我对中国的船政可以说是了解的微乎其微,但走进船政博物馆,那种感觉,那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碎片,却把那一幕幕的过去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风云巨变的十九世纪,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未遇之强敌,中华民族从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轰响中警醒。船政的诞生,寄托着民族复兴的希冀,带来了蓝色的梦想与祈望。然而,清廷的腐败和历史的局限,船政虽经一番艰苦创业,最终还是从辉煌走向衰落。孕育中的海军梦、强国梦,伴随着那块沉重的黄龙旗的坠落而破灭。巍巍罗星塔,滔滔马江水,见证着一个复国强兵梦的悲壮演绎,一段血与火铸就的荣辱历程……

古老的昨天艰难离去,船政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船政文化已成为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它激励人们重振雄风,与时俱进,共同致力于中华的崛起。

在参观完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后,我才知道造船仅仅是船政的一小部分,切身感受了船政文化的博大精深。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的五层楼博物馆,为我们展示了船政的简介,船政概要、发展,船政科教发展历程,船政的产业发展以及海军基地。

走进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各大战争中出现的巡舰的模型把仿佛我们带回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当中,震撼之余,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船政学堂的课程表、学生的笔记本以及各种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决心和努力。环顾自己四周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不禁感慨:先辈们在过去简陋的设施环境中尚且能够奋发图强,我们难道不应当向那些伟人看齐,奋发向上,充实自我,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报那些先去的烈士们?

篇3:开发利用船政文化的启示与建议

一、船政文化内涵

船政或福建船政是晚清文献中所称呼的福建船政局简称。福建船政是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创办、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主持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造船业的基地、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我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近代教育的起点。

船政文化是福建独具特色的人文、地域文化,是船政从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培养的人才及其所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财富的总称。

从船政实践的结果看,其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了造船和办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被史学家们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活化石。

二、福建船政设立的意义

(一)中国近代海军的发祥地

船政学堂是中国海军史上办学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的海军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培养高级航空和潜艇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海军陆战讲武堂等。主要培养为造舰和海军服务的造船和驾驶人才,诞生了中国第一架自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福建船政送出了第一批留学生,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因此,福建船政被誉为“中国海防设军之始,亦即海军铸才之基”,“足为海军根基”,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二)中国近代最大的船舶工业基地

福建船政采取近代企业经营办法,从1866年12月23日破土动工,到1867年12月,第一座船台竣工,并正式开始造船,到1869年6月10日第一号船“万年清”船体完工下水,随后的第五号轮船“安澜”号下水,配备了第—台国产蒸汽机(仿造),第一号铁胁轮船(木壳护以铁板)安上龙骨下水和造成双机钢甲战舰“龙威”号。到1907年止,共造船44艘,总吨位5755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2%。造船技术也不断更新,从木壳船到铁胁船,又到铁甲船。当时它是中国乃至远东规模最大、设备最为齐全的俗称“船政十三厂”的近代机器造船企业,成为中国造船创始之厂。

(三)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教育模式的近代教育先驱学堂

船政学堂办学模式,最初的设计者是法人监督日意格。他采用法国教育体制,把船舶工程学校与海军学校合二为一,是一所按学科分设专业与课程的近代高等学校。前学堂学制造,采用法国军港士官学校的科目训练;后学堂学驾驶,采用英国海军的培养方法训练。并且结合中国实际,实行“权操诸我”的原则,在办学管理上“趋变求新”、在教师管理上“求贤任能”、在学生管理上“赏罚分明”、在课务管理上“道器并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化办学模式,如厂校一体、工学结合;严格管理、精益求精;引进人才、契约合作;留学深造、因材施教。实践证明这种办学模式是成功的,被李鸿章誉为“闽堂是开山之祖”,近代教育先驱。正是船政培育了人才,人才也造就了船政的辉煌,人才是船政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在。

(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帜

中国近代新式学校是从西方引进的,且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上是成功的。作为中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它的创办本身,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体现。福建船政最关键的是推动了中学西传、西学中传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成为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

在它存在的40多年里,船政学堂从计划到实施的一系列的过程无不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同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它也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和影响。1877年初夏通过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官方组织向欧洲派遣30名学生留学的方式,严复、萨镇冰、刘步蟾等12人赴英国学习驾驶、指挥等海军专业课程,魏瀚、陈兆翱等18人留在法国学习舰船制造、矿务、电气等,随后船政学堂派遣一批又一批毕业生出国留学,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他们中不少人著书立说,翻译西方名著,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了杰出贡献。福州船政开启的中国必须向全世界人民创造的一切先进成果学习的思想和实践,是对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三、开发利用我省船政文化的启示与借鉴

(一)船政文化宣传与普及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船政文化宣传推广的重要性和意义已得到福州市民的普遍认可。但船政文化历史很辉煌,知名度却不高,为此,要进一步提升船政文化宣传与普及的力度,包括进一步和物质文化相结合,形成有特点的区域文化产业,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进一步让大众唱主角,进一步加强新闻和影视营销等。

(二)船政学堂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借鉴

1.船政学堂办学经验与特色

船政学堂办学经验和特色,对今天的高职教育将有许多可弘扬和借鉴之处,包括办学思想明确,定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务实;创造厂校一体的办学体制,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建立了配套育才体系;重金聘请外籍师资;严格管理,赏罚有度,重视本国师资选配;重视实践,学用一致;出洋深造,培养高级人才;投入大量教育资金等。

2.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体现层次化并适当实施精英教育。二是克服过强的功利性,实现教育对人的关怀。另外,船政学堂在人才培养方面注意到了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宽度和广度。

3.对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模式的启示

“船政之根本在于学堂”。政府的重视及财政方面的大力扶持,使船政学堂设立之初就可以重金聘请高水平的洋监督、外籍教师、洋工匠,根据教学需要购买教材、仪器设备,设立造船厂安排学生上厂课,整个实践体系相当完整。由于是政府统筹安排,学堂与船厂才能互为根本,相辅相成,共同为近代工业社会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当然,终因历史条件所限,船政学堂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一所基础学科主题齐全、实用学科重点突出的综合性大学,这也是它的欠缺所在。

四、开发利用船政文化资源,传承创新船政学堂教育文化,打造船政文化品牌

(一)振兴船政学堂是社会各界的强烈愿望

2004年5月全国政协第1144号和第1606号两份关于开发利用船政文化的提案提出了提升船政学院办学层次的建议。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海军副司令张序三中将、原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中科院院士王绶官等诸多老校友、老领导联名呼吁,请求政府给予支持,加强船政文化教育传承,做大做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以期重塑船政学堂当年的辉煌成就。2011年,为进一步传承船政文化主学脉、弘扬船政文化,在社会各界支持与广大校友呼吁下,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示,原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二)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急需高素质的海洋人才

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将福建省列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急需船舶制造类、航海技术类、海事管理类、港口物流类等一大批高素质海洋人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福建省唯一沿袭船政学堂教育模式的高等学府、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唯一高等院校,开设的航海、轮机、海事管理、港口物流等有关专业契合海洋经济建设需要。同时拥有完善的生产性实验实训条件,可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革新、技术培训、科研服务等,对复兴船政学堂,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定将发挥重大作用。

(三)传承船政学堂学脉有利于推动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

福建船政学堂不仅创建了与工业化和海军建设相适应的全新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中国近代科技和海军队伍的摇篮,而且创造了近代教育模式的新样板,其“船政根本,在于学堂”的人才观、“引进西学,为我所用”和“求是、求实、求精”的教育观、“窥其精微之奥”的留学观等,都是当时中国前所未有的思想变革和开创性实验,至今让世人为之惊叹,并深受启迪。

溯源于船政学堂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传承船政教育模式,坚持针对性和实用性专业与课程设置,形成了“以工为主、依托行业、产学结合、厚德强技”的办学特色。因此要深入开展船政文化研究,必须依托职业教育,以学院建设发展为载体弘扬船政文化,让船政文化研究与学院的发展之间形成良性的双向促动:船政学堂“前堂后厂”的教育模式与当前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船政学堂当年成功的办学模式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把船政学堂的办学经验成功嫁接到学院这所首批国家示范性院校身上,可以让船政文化研究接上地气,其研究成果具备现实孵化功能。同时,学院也可借助“高等职业教育第一校”的船政学堂效应,积极打造职教界的船政文化名片,为丰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类型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并借此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推动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综上,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船政文化资源,传承创新船政学堂教育文化,打造船政文化品牌,提出以下建议。

(1)同马尾造船厂校企合作办学,成立研究会,共同打造船政文化品牌。

(2)恳请以船政学堂传承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载体,打造省级船政教育文化品牌,大力推动船政教育模式传承和建设,重视支持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办学,支持该校征地建设新校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3)支持船政学堂教育模式在现代职教转型和深化职教领域改革的传承与创新,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试点探索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硕士试点等办学改革。

(4)建议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升格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福建船政学院”。条件成熟时办成“中国船政大学”。

(5)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挂牌成立中国船政文化研究会和中国船政文化研究院,由国家、省、市共同努力,加大研究力度塑造品牌,扩大影响。加强船政学堂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并促进各类船政研究团体研究成果向当前职业教育的现实应用转化,以船政文化研究寻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生力,为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红利。

(6)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成立船政文化基金会,广泛筹措资金,主要用于对船政文物的收集;保护和展览及举办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研讨会或纪念活动;举办海峡两岸船政文化论坛,广泛邀请两岸学者和船政学子及后人参加,加强两岸沟通和联系,强化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为促进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沈岩.船政学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2]潘懋元.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J].中国大学教学,2006,(07):16.

[3]林新媚.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因素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5).

[4]薛菁.福建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教育———兼论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教育理念[J].闽江学院学报,2004,(1):102-105.

[5]陆琼瑶.论船政文化及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

[6]林致燊.马尾船政文化嬗变的脉络[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9).

[7]李芳.马尾船政文化考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1).

篇4:浅谈船政文化论文

《船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游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与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的全面深刻理解,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概》实践课老师于11月9日带领我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

谈及福州,就不得不提福州十大名片之一的福建船政。福建船政创办于1866年,是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由左宗棠、沈葆桢等清廷重臣于福建福州马尾创办的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福建船政。福建船政不仅仅是福州的历史名片,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的促进作用,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大胆引进外籍人才及重视留学教育。船政教育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的封建教育实行改革,开创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不仅推动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促成了近代高等教育的飞跃。

此次马尾之行说来不易,前一周因为校车安排问题推迟到这一周。9日下午13时30分,头顶着炎炎烈日,同学们的热情也跟这火辣的太阳一般高涨。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所在地。路途中,我注意到了马尾沿江的绿化带绿意不减,到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雕塑、建筑、健身器材、广场、座椅一应俱全。现如今国家和人民都富裕起来了,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全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带来的福音。 刚下校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雄壮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它是依山而建的五层建筑,正面造型是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滂沱,颇具现代建筑风格,也衬托出了它船政文化的主题。进入馆内,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浮雕和圆雕组合,它展示了船政总体概况。左侧是一门海战时期的大炮,气势滂沱,似乎在述说着百年船政的历史。右侧是致远舰模型,述说着邓世昌和舰上烈士的悲壮的爱国情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屈辱的一页,清政府才渐渐意识到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奋起图强。闽浙总督左宗棠决心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提交给皇上的奏折中左宗棠提出了设局造船,培养人才的请示,很快得到了批准。于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以及相应的造船厂、舰队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这是中国近代船政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进入船政博物馆第二层,一眼就能见到庄严的船政衙门。往里面走几步,便能看到左宗棠与沈葆桢的青铜雕塑,上面介绍了左宗棠与沈葆桢生平以及他们与船政之联系。馆内还有多幅以洋务运动兴起为背景的展板。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它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习近平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一切,西方的社会制度的优越,而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使中国富强起来,可见封建统治的必然失败性。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辗转到了船政博物馆的第三层。博物馆的第三层以“船政教育”为主题,介绍了“船政学堂”和培养出的无数船政精英。在这里,涌现出魏翰、刘步蟾、邓世昌、严复、詹天佑、萨镇冰等许多历史名人。他们直面强敌,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疆场上浴血奋战,慷慨捐躯,第一次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现今我们生活在这幸福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愤图强,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博物馆第四层向我们展现的是当时发达的船政工业与科技。其中,不仅有许许多多著名战舰的船模,还有船政轮机车间景观造型,并着重介绍了船政造船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科技成果。这些战舰模型做工精美细致,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船政轮机车间景观造型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当时的造船工艺,呈现了近代中国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造船业。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技术已渐渐落后于法国、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直到后来,清政府才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新中国成立后,船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50年代建成一批沿海客货船、货船和油船。60年代以后,中国的造船能力提高得很快,陆续建成多型海洋运输船舶、长江运输船舶、海洋石油开发船舶、海洋调查船舶和军用舰艇,大型海洋船舶的吨位已达30万以上载重吨。除少数特殊船舶外,中国已能设计制造各种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看着中国的造船业不断发展与进步,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着“海军根基”之称的船政博物馆第五层,着重突出了近代海军的形成、船政十三厂造舰船的规模数量、地位,船政学堂培养的海军将领。孙中山说过“船政足为海军根基”,可见马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造船厂,更是近代海军的摇篮。虽然甲午中日海战与中法马江海战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成就了中国海军的雏形,船政培养的海军人才代代相传,像榕树一样成长壮大。如今,中国海军拥有各类舰艇600多艘,其中100余艘为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主力舰艇,总吨位达130万吨。中国现在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中国“辽宁舰”舰长310米,飞行甲板宽75米,满载排水量约6.7万吨。为常规动力航母。“辽宁舰”编制等级为正师级,编制员额1000余人。“辽宁舰”可搭载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固定翼舰载机采用的是滑跃式起飞方式。由此可见,中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海洋权益,在未来海洋局势的发展中,中国海军必将取得有利地位,为保护祖国疆土与领海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篇5:船政文化观后感(精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专业年级

12级会计学

会计1班

241291161

曾瑜玺

2013年

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游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有感

在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后,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升华!文化通常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福建船政事业历时近百年,成效卓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福建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于是在班级参加的团日活动中,我们班级以“中国梦·船政魂·阳光人”的主题参观了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更是驻足在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中久久不能离去。

在去之前我们已经了解到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的五层楼博物馆,在每一层概述船政各方面内容。从一到五层依次为我们展示船政的简介,船政概要、发展,船政科教发展历程,船政产业发展以及海军基地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船政学堂的学风极为严谨,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沈葆祯的苦心孤诣下船政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由船政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工业的骨干中坚,李鸿章曾盛赞马尾船政学堂为“开山之祖”,作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的马尾船政学堂将永远彪炳史册。小心地抚摸着每一个历史足迹,从林则徐虎门硝烟,到中法马江海战,清政府800余水师官兵不幸壮烈殉难,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在这多事之秋英勇牺牲了。他们只有一个目的——保家卫国。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是中国的士兵,更是我们永远不会忘怀的亲人啊!现在,标志着中法马江海战遗址的大石依然伫立在岸边,它的旁边还有一口大炮,那黑乎乎的炮口正对着敌人——凡是一切想进攻中国的,要阻止!一定要阻止!绕过丛林,便看到了一座石像,她面容祥和,目光依旧望着那一汪海峡,当青春的脸上堆满皱纹,青丝变成白发,记忆中的红叶飘飘起又落下,还记得当年的故事吗?——她轻叹,叹世间为何不公?叹人生苦短,叹世间儿女情长。是的,无论十年、百年、千年。她都会用她的身躯保护着这神圣的土地。我看见那张没脸的脸在千年万年光阴之外向我深情微笑,在生命的彼岸向我频频招手。是啊!我将像左宗棠、邓世昌各位先人,用尽我全部的生命去守护,去热爱 1 这片土地,因为我是福建人,更是中国人。徐徐晚风吹过,坐在石头上,夕阳的余晖不时透过云层,渔船缓缓驶进河湾,渐渐钻入水雾中,岸边留下的除了那久久伫立的人儿,还有一块日渐风化的石像.....回来之后我更是根据一天的感受并结合了近现代史的整本书的学习感悟到福建船政为后人留下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有诸多传统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一是民族自强精神。19世纪中叶,列强侵华势力扩张使“神威远震”的“天朝上国”向外国人屈膝妥协,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识之士莫不为之痛心疾首,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师夷长技以制夷”、“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治水师不可;欲整治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买船有受外国支配之弊,只有造轮船才能夺彼族所恃”、“船政之兴衰在于人才的培养”等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革新图强的呼声愈来愈高。福建船政正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创办的。船政员工以其坚韧不拔的民族自强精神,艰苦创业,开拓革新,创造了许多旷古未有的光辉业绩。不仅制造出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批军舰、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舰队,制造出中国第一批飞机,而且创办了船政学堂,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社会科学人才,翻译西方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西方学术著作《天演论》,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对外开放和中国近代化进程。

二是爱国忘我。这不仅表现在船政创业者恃“生死以之”精神开拓革新、艰苦创业,更表现在历次抗击外来侵略者战斗中以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奋勇杀敌、视死如归。在列强要瓜分中国的当时,船政人的爱国自强精神表现得十分突出。它奏响了中国人觉醒图强的进行曲,是民族自尊、爱国自强的典范。特别是甲申马江海战、甲午黄海海战,船政学生正气凛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

三是改革创新精神。福建船政创办过程,在当时传统封建制度和封闭锁国思想禁锢下,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压力、困难可想而知。船政创业者坚持改革创新,义无反顾。“以一篑为始基,从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坚定自信,催人奋进。以新知识来教育学生,更派出大批优秀毕业生到西方汲取新知。注重实践,背离传统科举制度之道,使学生学以致用,成为有用之才。马 2 尾船政吹响了中国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军的号角。在它的一系列举措中。许多都是开风气之先的。

四是重视科教,人才为本。学以致用。学习新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首先是重视新知育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重视实践,学用结合使船政学生基本掌握了制造、航海技术,因而在大批洋师匠如约回国后,船政“可不用洋匠而能造,不用洋人而能驾”;马尾船政学堂“师夷长技”,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引进管理、引进人才,派出去考察、派出去留学,紧追世界科技前沿。同时引进近代教育模式,把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从而使马尾船政成为近代科技队伍的摇篮。

五是对外开放。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左宗棠、沈葆桢等人更明白知夷才能制夷的道理,既重视社会经济的改造,更重视近代西方最新科技成就的吸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举措,把开放意识化为扎实的行动。

六是重视海权。马尾船政设立本身就是重视海权的体现。造船制炮、整顿水师、培养人才都围绕着海权做文章。可以说“船政就是谋海权之政”,而且取得了世人公认的成就。

虽因时代局限,福州马尾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为此,我们将之称为“船政文化”。它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挖掘、整理、研究船政文化,发扬光大船政文化精华,营造再掀闽江开放潮、推动福州大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有着深远的意义。

1、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船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第一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尝试,也是中国学校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学生的开始。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中国官僚机构与近代工业企业、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有机体。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官办船厂和船政学堂。

3、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福建船政是当时远东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设备最完整的造船基地。

4、近代中国培养科技队伍的基地。船政学堂是中国人 3 自己办的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科技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关人才。船政局产生了中国早期无产阶级和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

5、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福建船政局制造出一艘艘兵商轮船,组建起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船政学堂培养了许许多多海军人才,成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各级将领的供应基地,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与发展。

6、中国航空业的摇篮。福建船政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出中国首批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飞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培养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

篇6: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观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浪奔浪流,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英雄人物也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无影踪,青山却依旧矗立。在福州,当年轰轰烈烈地创办马尾船政的仁人志士已不在,但船政的文化并未消失,世人仍旧铭记。走进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昔日那彪炳中国近代史的马尾船政就展示在眼前。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福州市经济技术经济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前身是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该馆依山而建,为五层建筑,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磅礴,颇具现代建筑风格。

博物馆的前方是一座长长的雕塑墙,那些浮雕展示了当年福建船政的辉煌。还有一架白色的水上飞机,飞机上的漆已脱落得所剩无几,但丝毫不会减少我们对它的兴趣,我和伙伴们仍兴致勃勃地围着它拍照。之后进入博物馆的门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座巨大的铜质浮雕——“铁石同心”,这座浮雕再现了当年创立船政之艰难。而浮雕上几位穿官袍、戴乌纱的创始人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墙上的壁画让我们仿佛回到马江海战的关键时刻,对于打还是不打,和面对嚣张的法国军队,最后还是服从上级的指示,沉默的选择无力的死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火热的心,激扬的斗志,还有摩拳擦掌的气焰,但一切的一切都已成定局。然后再转向大厅的右侧,看那以蓝色灯光营造出蓝色海洋的氛围的展厅,一片静谧蔚蓝,在这当中,一艘当年福建船政建造的木质帆船正在扬帆。

二楼过道上有一道古香古色的大门,是原船政局的大门,虽然是翻新的,但那古式造型依旧能从中感受历史带来的沧桑感。“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是致格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这是沈葆桢为当年的马尾船政局撰写的头门联。据说当时兴办船政局,被列为“非常之举”,为了完成创办使命,沈葆桢特在头门撰联,以儒家“格物致知”学说,抵制保守派非议,提出精益求精,力求成效的要求,做人进出振作。

展厅墙上悬挂着许多船政时期的物品,不乏有当时的用地图、钱币、海军徽章、船政先辈留下的扳指等小物品配饰;展厅中也陈列着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用过或出海远渡带回来的“大家伙”,例如英文打字机、造型难辨的早期的电话、笨重的地球仪等等。众多展品都已是锈迹斑斑,有一些还破损严重,只能依稀辨出大概轮廓,但就是这些岁月刻画的痕迹,才让我们更清楚感受到过往历史与现今的差异,回眸历史,感受旧时文化。开放展示的还有一处是模拟船舱,地板、桌椅、墙壁都是木制的,看起来特别简洁,我们站在船舱门口,往里看船壁上的舷窗,宛如真的身处于轮船中。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是探访一个在海上拼搏快一辈子的老海员,老人叙述的经历没有冒险也没海上奇遇,就是这么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年少时的他总是盼望着出发,期待着起锚那一瞬溅起的浪花,因为那是代表新航程出发的信号;但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上,四周除了水还是水,广阔的海面总会带给人莫名状的恐惧,唯有轮船一直坚固和身边的伙伴能让心中感到安全,那船就是他和其他海员在海上的另一个家。在文化馆展厅岩壁上,就悬挂有一只船锚,漆着的新黑漆,像掩盖不住岁月侵蚀的痕迹般,仍可寻些许锈迹;绕着碗口粗的铁链,粗糙而沉重,想必也历经了不少的风浪。

在三楼展厅有模拟当时教学的场景房间,里面的铜人栩栩如生,面容神情形象生动,再现了当时船政学子热切学习知识的情景,在当时,船政学堂还请了外国老师来教学,可见当时政府对创办船政的重视。展厅陈列有严复、刘步蟾、萨镇冰等船政精英用过的物品,馆内也有介绍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对当时的那些船政精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据说那时船政学堂招收学子的范围扩大到下层平民,学堂的待遇很是不错,既有教授知识又有工资能拿。再往上的展厅,设置了船政轮机车间景观造型,制作展示船政造船成果之船模,在展馆中,陈列的是中国近代海洋舰队的发展史,从无到有,从木制到铁制、钢制,详细清楚地介绍船政造船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科技成果。那大大小小的船舰模型,做工精细,很是好看;还有些船只模型很小巧,但船的桅杆、绳索、旗帜、大炮都有。这些虽然只是模型,但通过模型我们也已能想象到真正战船的浩大,那时船政先驱们一步一步摸索学习建造的,相信当年的造船知识对现如今的造船界也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船政文化博物馆内在不同的楼层设立了不同的展区,通过大量珍贵文物、船模、船政精英塑像、车床、罗经、舵轮、海军日记、古炮、照片、文字介绍等展品,以及各种仿真场景,从船政创建、人才培育、海军建设、重大海战、科技发展、文化建设六个方面来介绍马尾船政文化,展示了中国船政在近代中国先进科技、新式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体现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说明了马尾船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在历史长河中,马尾船政虽因历史局限只持续了短短几十多年,但它成效卓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马尾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马尾船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第一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尝试,也是中国学校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学生的开始。船政学堂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科技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关人才。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由左宗棠创办的船政局,制造出了一艘艘兵商轮船,组建起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船政学堂培养了许许多多海军人才,成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各级将领的供应基地,推动了近代海军的创建与发展。而马尾船政做出的贡献不单单只在航海上,它也在航空方面颇有成就。不仅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出中国首批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飞机;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培养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是中国航空业的的摇篮。

马尾船政的发展开创出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由船政培养和造就的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先辈们。他们曾先后活跃在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紧跟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直面强敌,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疆场上浴血奋战,慷慨捐躯。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以及他们背后为中华之崛起的努力时常让人们忆起,而马尾船政局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都留下深深的印迹,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站在博物馆顶层,看着馆中悬挂着的战船、旗帜,脑海中不自主地想起那一场场江海战役:震耳的战炮不断地轰炸着,燃烧的炮弹穿透过战船硬厚的船板,溅起的木板于天空划过一道弧线,又重重砸在海面;炮火声、喊叫声不停歇,千疮百孔的船只已无力停在海面,向着海底沉去,但是战斗还在持续,想赢的信念支撑着士兵继续战斗„„

一艘船舰一个摄人心魄的故事,物已消逝,只留下些许遗物让后人缅怀。时代步伐依旧前进,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艘兵舰”或“中国近代第一艘水上飞机”的新鲜物,现如今也都归为老古董了。

篇7:船政文化课程心得体会

2016年5月28日星期六,我们跟随老师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在这之前,我对中国的船政的了解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走进船政博物馆,那种感觉,那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碎片,却把那一幕幕的过去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该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依山而建的四层楼博物馆。为我们展示了船政的简介,船政概要、发展,船政科教发展历程,船政的产业发展以及海军基地等。

从踏入博物馆的第一眼的开始,我就被其宏伟的气势所折服。里面也汇集了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我们跟随着解说员的步伐,开始了船政之旅。

一楼陈列着两架大炮,锈迹斑斑,彰显着它悠久的历史,让人不禁遐想着当时激烈的战况。紧随大部队上到了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尊2米多高的雕像。仰望着这两尊雕像,我进入了深深的惘思当中。夹杂着对他们的崇敬,以及他们为了中国船政事业而劳心劳力的佩服,我想起了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为中国的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哪怕只是在很小的方面。

再往上的观赏中,这种强烈的意识愈演愈烈。我们不仅目睹了船政博物馆其馆藏丰富,让我们可以一饱眼福,而且还见识了在清政府腐败的年代,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打造了像“哈尔滨”号,“和平号”等,也留下了各类宝贵的书籍。更有水上飞机模型,古人铜像,烈士遗物等等。

船政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个时代下,培养了不少人才。而从中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才是船政文化。走进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一幕幕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各大战争中出现的巡舰的模型把我们带回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当中。震撼之余,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船政学堂的课程表、学生的笔记本以及各种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决心和努力。先辈们在过去简陋的设施环境中尚且能够奋发图强,我们难道不应当向那些伟人看齐,奋发向上,充实自我,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报他们么?

参观完船政文化博物馆之后,我们来到了马江海战纪念馆,即昭忠祠。马江海战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阵亡的官兵而建成的。纪念馆中陈列分两大部分:以文物、照片、模型等反映福建船政局的兴衰史;以烈士遗物、碑石、图片等再现中法马江海战的悲壮情景。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清政府妥协求和,不敢抵抗,使福建水师仓促应战,796名官兵阵亡,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牺牲的福建水师官兵被安葬于马限山麓,1920年,由海军界和船政学校校友从京、沪、榕等地募捐经费,建立了马江昭忠祠,1984年重建,与烈士陵园、马限山炮台等合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纪念馆为两进七柱三开间,大厅祀736位阵亡英烈灵位,展厅以大量珍贵的文物介绍中法海战和中日甲午战争情况。

马江海战早已过去,而他的惨败依旧让我们触目惊心,在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我们的先烈们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为了争取今天的美好新生活,不惜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生生画面。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上一篇:如诗青春,泼墨年华下一篇:企业负责人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