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课程

2024-04-15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共6篇)

篇1:中国饮食文化课程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题目: 湖北饮食文化

摘要

目录

摘要...........................................................................Ⅰ 关键词:.......................................................................Ⅰ 第一章 前言.....................................................................1 1.1研究依据和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1 第二章 湖北饮食特征.............................................................2 2.1湖北人的饮食习惯.........................................................2 2.1.1稻为主食...........................................................2 2.1.2嗜好鱼肉...........................................................2 2.1.3蔬食多样...........................................................2 2.1.4汤品繁多...........................................................2 2.1.5好酒多茶...........................................................2 2.2湖北特色菜系.............................................................2 2.2.1清蒸武昌鱼.........................................................2 2.2.2热干面.............................................................4 2.2.3珍珠圆子...........................................................4 2.2.4 油焖大虾..........................................................4 第三章 湖北饮食的合理性.........................................................5 3.1 饮食存在的问题..........................................................5 3.1.1食不厌精...........................................................5 3.1.2 大鱼大肉..........................................................5 3.2 饮食习惯建议............................................................6 3.2.1营养均衡...........................................................6 3.2.2细嚼慢咽...........................................................6 3.2.3少吃多餐...........................................................6 参考文献........................................................................6

摘要

摘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而湖北饮食文化是自然条件、民族迁徙和民族构成、历史传承、食俗交融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湖北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文化。湖北菜,简称鄂菜,按有文字记载的时间算,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具有楚乡风味的鄂菜在广阔富饶的江汉平原上已具雏形;唐、宋两代鄂菜有了明显的发展;到了明、清时,鄂菜趋于成熟。

湖北菜种类丰富多彩,但湖北人的饮食习惯中仍存在颇多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湖北 饮食文化 合理性

摘要

湖北饮食文化

第一章 前言

1.1研究依据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奇正互变的烹调法,畅神怡情的美食观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

1.1.2研究意义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中国人重视味道,也反映在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一俟主要菜肴端上台面,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卡路里不够。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第二章 湖北饮食特征

2.1湖北人的饮食习惯

2.1.1稻为主食

京山屈家岭、江陵毛家山、澧县梦溪镇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稻谷壳、稻谷表明,早在距今8000到4600年前,荆楚大地就聚居着以种水稻为主的氏族部落。他们除主食稻米和杂粮外,千百年间,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食品制作也走向多样化、精细化,如米粉、米粑、糍粑、年糕、汤元、粽子等。

2.1.2嗜好鱼肉

考古发掘曾发现大量的动物遗骸和栩栩如生的鸡羊鱼等动物陶型。这表明楚地先民在距今数千年前,就饲养猪狗鸡羊,捕捞鱼蚌。平原河谷地区除禽畜外,以鱼类为重要营养品。山区、平原、丘陵,都吃猪牛羊肉和野味。至今,在荆楚大地婚丧喜庆节日宴席中,也是“无鱼不成席”。荆楚鱼米乡,鱼的制作和吃法十分丰繁,令人眼花缭乱。干鱼腊肉是楚地冬腊月的一道风景线:“仲冬天气肃凤霜,腊肉腌鱼尽出缸。生怕寒潮收不尽.天天高挂晒台傍。”一些高寒山区。除了池塘养鱼外,多数农户无鱼。为了年年有余鱼,春节前都要走出深山去买鱼,如大别山深山老林里的农民就三五结伴去太湖、望江、黄梅鱼区去挑鱼。

2.1.3蔬食多样

楚地民众食用蔬菜瓜果,可概括为鲜、泡、腌、干四字。泡菜历史悠久,常年常月可做,古往今来在荆楚大地十分普遍。昔日在大别山英霍潜太的深山老林里,很多农户家都有几口能装3—6担水的大菜缸。每到秋天,分类装菜,也有辣椒萝卜腌在一起的,装好菜,放些盐,压结实,而后放几个圆滚滚的石头菜石头,上加木盖,糊泥密封,吃时开缸,满屋溢香。取出酸辣菜放在吊锅上煮,加上季节性的鲜菜如黄瓜、苋菜、扁豆、萝卜等。酱腐乳,吊锅煮咸菜合鲜菜,红苕饭,炉子火,一家人围坐而食,倒也惬意。无论是泡是腌,风味特殊,酸辣鲜脆,清香可口,开胃下

湖北饮食文化

饭。晒干菜也是楚地一道风景。萝卜、白菜、芥菜、荠菜、辣椒、茄子、豇豆、四季豆、土豆、扁豆、刀豆、椿苗、金针、竹笋、马齿苋、红苕秆和叶以及薇菜等等,均可晒干。以备不时之需。

2.1.4汤品繁多

楚地人爱汤与这一地区的气象、水土、气候及其他条件有关。人们爱煨汤:逢年过节要煨汤;生日喜庆要煨汤;贵客临门要煨汤;妇女“坐月子”要煨汤;病人病后补身子要煨汤。煨汤品种繁多,有排骨汤、鸡汤、牛、羊肉汤。最为珍贵的是甲鱼汤、八卦汤。总之鱼、肉、菜、果、野味、山珍海味都是良好的煨汤原科。一般家庭最喜爱的是排骨煨藕汤。汤的制作多种多样,有煮有熬,有煨有炖。家庭煨汤多用“砂锅罐子”。煨汤讲火候,猛火烧开,文火细煨,即人们常说的“大火煮粥,小火煨汤。”汤汁油而不腻,汤料烂而不糊。汤是开胃妙饮,能促进血液循环。寒冬,以汤驱寒;炎夏,以汤开胃,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盐分、水分和营养。这里还需要补几句的是,山区人昔日吃年饭有个禁忌,即不喝汤,说是喝了汤,出远门落雨,麻烦多。在英山某些地方,丧事不用汤,席上连汤匙都不摆。

2.1.5好酒多茶

楚地港河湖汊甚多,人们种田做渔业,适当饮酒,可以驱寒祛湿,自古相沿成习。楚地粮产丰富,自古有饮烧酒之习。至今仍喜饮用糯米酒。这糯米酒各地叫法不一,有的叫“水老古”;有的叫“双料双”;有的叫“洑子酒”;有的叫“甜酒”或“米酒”等等。有资料说,湖北麻城东山老米酒叫“摆头酒”。当今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大范围的人喜爱老米酒,或许与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有关。

2.2湖北特色菜系

2.2.1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时称武昌),武昌鱼(WuchangFish),俗称团头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 “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

2.2.2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就不必再费言语。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尽管美味,但是身处外地的朋友并无法享受到这份福气,因为它只能现做现吃。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后,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增加了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色泽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有种很爽口的辣味,是祖传秘方,诱人食欲。

2.2.3珍珠圆子

.“珍珠圆子”系著名的“沔阳三蒸”之一。“蒸”是湖北民间传统的一种烹调技法。蒸菜大都作为筵席中的大菜上席,故江汉平原素有“不上格子(指蒸笼格)不清客”的习俗。此菜多以小蒸笼上席,传统的蒸笼一般直径17 厘米左右,小巧精制,俗称“垛笼”。沔阳大街小巷的饭馆一般都有一大蒸锅,上扣一有三个小圆孔的大木盆,每个小圆孔上放几层或十几层小蒸笼。蒸气腾腾,满街飘香。珍珠圆子是以猪瘦肉、肥肉做成的圆子,再滚以糯米蒸制而成。

2.2.4 油焖大虾

油焖大虾起源于湖北江汉油田(湖北省潜江市),目前传遍世界各地,并根据当地口味进行改良,现已成为一道名菜。主要烹饪工艺是炒焖。菜品色泽枣红亮丽,味香飘逸,鲜嫩微甜,油润适口,是著名的美味佳肴。

传统的油焖大虾比潜江的“五七油焖大虾”更偏重于健康和养身,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在营养健康和口味口感上达到极致,即保持了原料虾的营养最小的流失水平,又在口味口感上适应众口难调的食客。

湖北饮食文化

第三章 湖北饮食的合理性

3.1 饮食存在的问题

3.1.1食不厌精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许多人开始拒绝糙米粗粮,只吃精面白米。“食不厌精”的结果,一方面是造成营养过剩,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食物会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肿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一方面又会造成营养不良。据调查,目前城市居民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比农村人口普遍高8%。因此,现代都市人还是应提倡杂食,讲究营养平衡,合理配膳,应以进食低糖、低盐、低脂肪食物为主,并要把粗粮、杂粮请上餐桌。

3.1.2 大鱼大肉

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所在。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A:每天摄入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每天摄入240克的蛋白质,额外另补充1400毫克的钙,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这说明:额外补充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这是因为过多的摄入大鱼大肉这些酸性食物,易使人们产生酸性体质。而人体无法承受血液中酸碱度激烈的变化,于是,身体就会动用两种主要的碱性物质——钠和钙——加以中和。当体内的钠用光了的时候,就会启用身体内的钙,所以,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这也是那些大款、常吃宴席(饮食特点是:肉多酒多油多菜少饭少)的人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疲倦、头晕、体力不支的原因所在!紧随其后的是赶上了“代谢综合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痛风等等)的时髦病。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

3.2 饮食习惯建议

3.2.1营养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应在两餐间食用;汤应在饭前喝;瓜类蔬菜要单独食用。三餐有别。早吃好,午吃饱,晚餐适量。草率的早中餐、丰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为佳。午餐同样,因为午餐食用鸡或鱼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满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在大脑中转化为使头脑清醒的化学物质;另一个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关键营养物质是胆碱,它存在于鱼、肉、蛋黄、大豆制品、燕麦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胆碱是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化学前体,在记忆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佳。

3.2.2细嚼慢咽

细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块,并与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同时,嚼还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定时定量。吃饭有规律,定时定量,能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从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使胃肠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

3.2.3少吃多餐

进食少,血液中的糖浓度低,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胆固醇的水平就降低,体内脂肪也会减少;但要注意,不论吃多少餐,总热量不应超过一日三餐的总量。节制饮食。节制饮食不仅能减轻胃肠负担,而且由于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一种良性刺激,从而调动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内循环均衡稳定,使免疫力增强,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向于平衡,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姚伟钧,王金国.荆楚饮食文化论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02)[2].林宏卫.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篇2:中国饮食文化课程

课程结构

第一章 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第二节中国饮食的初步形成时期第三节中国饮食的蓬勃发展时期第四节中国饮食的成熟定型时期第五节中国饮食的繁荣创新时期

第二章 中国饮食科学与人物

第一节 中国饮食科学思想:中国饮食科学思想的形成、内容与具体表现形式、发展;第二节中国食物结构:中国传统食物结构的内容与运用;合理性与不足;现状与改革

第三节 中国饮食人物:中国饮食创造者;中国饮食文化名人与美食家

第三章 中国饮食的民俗与礼仪

第一节中国的日常食俗第二节中国的节日食俗第三节中国的人生礼俗第四节中国的社交礼俗

第四章 中国肴馔文化

第一节 中国肴馔的制作技艺:用料、刀工、调味、植树的技艺及特点

第二节 中国肴馔的美化:美食与美器的配合;美食与美名的配合;美食与美境的配合第三节 中国肴馔的历史构成:民间菜,宫廷菜,官府菜;寺观菜;民族菜;市肆菜

第四节 中国肴馔的风味流派:四川风味菜、山东风味菜、江苏风味菜;广东风味菜、北

京风味菜、上海风味菜

第五章 中国筵宴文化第一节中国筵宴的历史与名品:筵宴的起源与发展,种类与名

品;第二节中国筵宴的艺术与技术:筵宴的相关环节与主要特征,艺术风格及

实现方法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第一节中国茶的历史与名品:茶的起源、发展、种类与名品;第二节中国饮茶艺术:饮茶方法、茶具、茶馆风情

第七章 中国酒文化第一节 中国酒的历史与名品:酒的起源、发展、种类与艺术;第二

篇3:中国饮食文化课程

该门课程是针对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四学期开设的公共沟通系列选修课之一,目的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传输中国文化知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参与到文化交流中,并能成为交流的一座桥,一个连接点。该门课程一届共四个班,学生总数达160之多。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是理工科类,来自于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因此,学生构成上比较复杂。该课程选用《感悟中国——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黄建滨,2008)作为学生用书,原因是该书内容相对简单,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水平。另外,该书配备了拓展阅读,而且均附有相应练习,可以及时检查学生理解吸收情况。除了一本学生用书外,还配备了其他参考书目,如《文化交流英语》(姜怡,姜欣,2006),《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叶郎,朱良志,2010),以及China Through The Ages(Franz Michael,1986)。

2 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

因为该门课程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之后的一个后续课程,因此课时有限,共32课时,每周2课时,这就决定了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笔者将中国几千年历史所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及深层次内容,在教学安排上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是介绍节日习俗,饮食烹饪,风景名胜,然后是国人的一些娱乐休闲、养生保健方面,具体为;戏曲与表演、书法与绘画、语言与文学、医药与健康;最后则是介绍中国的哲学思想,孔孟之道。另外,在课堂上还不时融入中国当今社会的基本国情相关的英语知识,如让学生掌握“和谐社会”、“党总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表达的翻译。

3 导入中国文化的策略与方法

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多为大学英语四级以过的理工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或者是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一些西方文化的概念。而对于中国文化,则是非常缺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才有了在大学英语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呼声。为了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避免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国文化问题时自然地使用汉语,笔者第一堂课便与学生制定了一个协议,要求课堂上尽可能使用英语。这样做并不是形同虚设,正如某些学者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加强语言输出实践,促进语言自动化的形成。(钱茜露,2011)事实证明,这种增强语言输出的意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讨论、回答问题,甚至用英语进行辩论,除非表述上实在有困难才借用汉语。这样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英语综合技能。

学生开口说英语只是第一步,有了这个前提,笔者精心设计每堂课,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开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教学策略与方法:

3.1 小组展示

对于一门文化素质课,仅靠课堂上老师的一点讲解是不够的,更多地需要学生课下翻阅资料,大量阅读。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笔者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集体学习。一般每2次课4个课时完成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第一次课后,要求学生根据本单元内容,在下次课上进行小组汇报,内容可以是本单元内容总结、扩充、反思或相关内容的中外对比。这种集体学习的模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极力配合,制作精美幻灯片,并辅助以相关音频或视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反复向学生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工作不是说一个小组里的所有成员都要在汇报时间站在讲台上向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而是有真正分工与合作的模式,一些同学上台展示,一些同学做幕后材料收集、分析与团队表演的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个人与团体的概念,为学生人格培养,为将来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3.2 听说结合,输入与输出并进

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首先教师提出和本单元内容相关的问题,简单引入到该话题上。由于学生该方面英语词汇欠缺,不敢或不会表达。在此,笔者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不是一一把涉及到的英语词汇罗列给学生,而是找来关于中国文化的音频材料,特意把关于中国文化的词汇空出来,让学生做听力练习。学生在训练听力的同时掌握了相关的英语词汇,减少学习的枯燥和千篇一律的乏味。有了必要的词汇基础,对于后面开展的课堂讨论,就不会出现学生束手无策、说不出来的尴尬局面了。

3.3 中外对比

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学习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学多年来呈现目的语文化“一边倒”的现象,背离了英语教育的本质。我们学习英语决不仅仅是了解西方文化,也更不是为了宣传西方文化,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传播本土文化。在这门课上,大量地让学生接触中西文化对比,加强本族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的敏感性。比如,在讲到节日习俗、语言文学以及哲学思想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并在课上汇报: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中外学者对唐朝杜牧《清明》翻译的6个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与比较;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与相互影响等。

3.4 情景表演

情景表演法集趣味与教学于一体,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加强语言的运用能力,体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周敏,2011)比如讲解饮食文化时,教师首先介绍中国饮食特点,中国菜名内涵及翻译策略,然后将学生分组,模拟表演外国人到中国餐馆就餐的场景。这种模拟现实情境表演不仅能够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菜名的英语表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沟通与社交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3.5 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与情景表演一样,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热情。在讲解风景名胜章节时,笔者利用教学所在地杭州这个旅游胜地,从学生熟悉的景点开始介绍相关英语知识。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教师事先准备好一系列关于杭州的地名、人名或特产,包括苏堤、河坊街、利群、马云等。然后将学生分成2组,每一组派1名学生背对黑板站在讲台上,该组中其他学生解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名词,帮助他猜出这些名词,并计时决定输赢。每位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希望自己小组获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英语解释,虽然出现了像Horse cloud这样对马云的滑稽解释,但是并不妨碍学生英语口语的锻炼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3.6 视频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视频,像美国NBS电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英语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可以贯穿大部分章节,一方面做听力训练,另一方面,里面涵盖了外国人对中国天人合一、山水意境、儒家思想等的理解,可以用来比较国人和外国人对此方面理解的偏差。

4 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就这门课而言,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存在以下不足:

1)教材不够完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刘润清,戴曼纯,2003)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或双语书籍不断问世,但是几乎没什么合适的,要么语言难度过大,要么就是偏简单。(李艳玲,2011)教材本身质量不高,内容错误也是常见。让教师以及学生困惑的是不同教材对某一个中国文化问题表述不一致,比如关于“年”的来历,不同的书上说法不一。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一套完善的教材应该把各种并行的说法都要有所涵盖,但是侧重主流说法。因此,广大教师及文化工作者致力于编写一本涵盖面广、难度适中、图文并茂、具有启发性的教材则显得极为必要。

2)教师素质需要提高。教授该课程的老师多是英语专业毕业,具有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是对于这样一们文化素质课,想在短时间内做到精通,是很难的,尤其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老师都面临着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因此笔者建议以团队形式授课,一方面减轻老师备课量,另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并从学生那里获得对不同老师授课的反馈,促进整个教学。同时,授课教师要广泛阅读关于中国文化的材料,扩充该方面知识的欠缺;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参加相关培训讲座并不断充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上如鱼得水,应付自如,系统地、有条理地传授中国文化。

3)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笔者虽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兴趣,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更好的教学手段。笔者观看此类课程的授课录像,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课堂陈述、灌输的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吸收。对于这种现状,应该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中国文化专题进行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群言堂。

4)教学内容不规范。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材,笔者或者大部分教师多是因人授课,自己对哪部分感兴趣或比较了解就多讲一些,其他不熟悉的不讲或一笔带过,因此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针对这一现象,授课教师应该统一教学内容,认真撰写教学大纲,保证授课内容涵盖中国文化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至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李艳玲(2011)做了调查,其调查结果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授课内容的调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5 结束语

这门课作为非英语专业选修课,它不能取代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也不能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而是要服务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崔刚,2009)。认清课程性质有助于我们对课程目标的设立。笔者认为,该门课主旨是传播一些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英语表达和对外交流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重要知识。至于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只能是慢慢提高,需要很长的过程。虽然说中国文化英语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渊博知识和灵活的授课技巧,但是如果学生对课程不重视,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意识,勤学苦练,才能逐渐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才能在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教改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在众多的改革尝试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作者本人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为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文化交流英语》选修课,旨在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介绍的缺失,强调双向的比较与交流,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与交流能力。该文通过分析并反思这门课的教学,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输入中国文化,并就教学中遇到的关于教材、教学以及教师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导入,选修课

参考文献

[1]http://61.139.105.132/zgwhgl/index.aspx.[EB/OL].

[2]Michael F H.China Through The Ages[M].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86.

[3]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4]黄建滨.感悟中国——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姜怡,姜欣.文化交流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李艳玲.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1(11).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3.

[8]钱茜露.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成功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10).

[9]叶郎,朱良志.中国文化英语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篇4:中国传统语文课程的文化阐释

中国语文课程,作为中华民族母语教育课程,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一直牵动着基础教育敏感的神经,同时也是期望最多、非难最多的一个体系工程。几十年来,语文课程改革难有重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语文课程理论研究视野的狭小化还不能够为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理论研究视野的狭小,必然导致课程实践的茫然和低效。因此,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转换语文课程研究的视角,拓展语文课程研究的视野,应该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语文教育研究者可以从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以不同质与量的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入而持久的探索和研究。

一、文化与语文课程内涵解读

文化,似乎人人都能用,都在用;又似乎人人都言说不尽,言说不全。人人都生存、生活在文化之中,似乎人们周围的一切无不是文化,但文化却给人们留下了似曾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印迹。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可见,文化是一个多么复杂多义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至今已不下三百余种。但是,不管我们给“文化”以什么样的定义,“文化”的外延总是无限地扩大,最终成为一个包罗万象、大而无当的概念;反过来,不管我们如何从恢宏的广义概念出发来考察文化现象,结果事实上总是用一个极其狭小的文化内涵来“偷换”了那比较全面的文化概念。“要提出某种一般的、无所不包的文化定义看来是不现实的,而且可能是一种空想。”尽管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而难以界定的概念,但还需要尽可能地把握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因为这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

语文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似乎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无师自通;同时,语文又最容易受到人们重视,因为似乎也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语文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很难回答却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切语文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

“语文”的解读,作为实施母语教育的基础课程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由于“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之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然而,人们对“语文”涵义的认识和理解却不一致,相关争议此起彼伏,众说纷纭。语文成为语文课程研究中争议最大、分歧最多的术语之一。归纳之,人们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语文=语言+文学。将“语文”界义为“語言文学”,一直是广泛流行、毋庸置疑的思想观念。这种观点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最高级的语言形态。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这个民族语言的最高成就,通过文学学习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学习和鉴赏优美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学习语言的最有效的途径。

2.语文=语言+文章。这种观点认为,语文学习除了学习语言之外,还要把文章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的含义“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因为语文说出来的是语,写下来的是文,故语指语言,文指文章”。

上述几种观点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阐释语文内涵,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均未能令人折服。无论把“语文”解释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章”,都仅仅停留在字面分析上,进入了近乎玩文字游戏的误区,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无一例外地暴露出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其原因在于他们把语文理解成“语”和“文”的简单相加。事实上,我们期待回答的问题是“语文课是什么”,而以上观点所回答的却是“语文课教什么”。这是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问题,其答案也处于不同的领域。这两个问题的内容混淆和本质迷失,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误导了语文课程。

语文,既可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语文,也可以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语文;既可以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文,又可以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语文。但是,作为一门学校基础课程,“语文”的“语”和“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融于“文”当中,“文”存于“语”之间。对语文的文字界定,并不代表是对语文课程的阐释。也就是说,对语文课程内涵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于“语文”字面的分析。科学地揭示“语文课程”的内涵,应当在现代教育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理论中寻找新的途径,从母语习得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汉语的文化精神三方面读解语文课程的本质。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着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精炼和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增殖、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离开课程,文化便成为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这是一种双向式、互动式的运作机制。既然任何课程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程也就毫不例外了。然而,语文课程却与文化有着独特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从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人、人与语言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二、文化视域下的语文课程的本质

1.语文课程不仅是文化工具的存在,而且是文化主体的存在。对事物性质的认识绝非易事,尤其是像语文课程这样与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变革、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更是如此。事物的质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使事物具有它本身固有的特性,并在实质上与其他事物有所区别。从“实体—属性”方面来研究,事物的质作为实体,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从“系统—稳定”方面来研究,从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状态来把握事物的质。从事物的“实在之有”和“关系之有”寻找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可以正确而有效地把握事物的质。从“实体之有”看,言语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本性。“工具说”是“一种由名家创立、由专家反复论证,被大家普遍接受并被写进政府颁布的具有约束力的教学大纲的理论学说。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他逐渐变得体系化和科学化,成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最重要的一种理论学说”。

从“关系之有”看,语文课程从文化母体中所继承的是它的根本性的存在形态、内在旨趣和品性,而不是毫无原则地始终在社会文化为它规定的轨道上运转,被动地认同、传递、复制“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精神、价值是语文课程与文化共同的出发点和存在依据,它们都作为一种价值性或意义性的存在体而对社会与人发生作用。语言“是开启人类社会文化起源和发展的神秘的钥匙”,“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是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力量”。语文课正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培育人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

2.社会历史文化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和时代文化思想观念的变革,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本体认识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与教材的组织、教学进程的设计等诸多环节都必然受到一定文化价值的引导。总的说来,语文课程总是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它将社会主流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及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就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因此,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指向最能代表时代精神、最有助于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在当代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大背景中,“人”的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心灵和人格的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成为语文课程的主旋律。从“立言”到“立人”的转变,语文课程以人的全面培育和个性发展为根本之点。语文课程文化观的演变轨迹,充分说明了社会历史文化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语文课程成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晴雨表”。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 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吕达.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篇5: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作业

教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峨眉山的冬季,是峨眉山最美的季节。每年11月下旬第一场雪后,峨眉山便汇集了国内冬游最好的元素。去年我正好也是元旦去的。那时峨眉山下雪了,雪不是峨眉山独有。然而,峨眉山的雪景之美,却是独具一格。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使峨眉山的雪景也和她的植被一样呈垂直分布,并被称之为“冰雪几重天”。

2011年1月1日我开始了我的又一次峨眉之旅。我晚上六点多的时候,我们就到了峨眉山底下,住的农家院,吃的农家菜。条件还好,房间很干净,菜也挺好吃的。一夜无话。

早上五点半的时候,导游就开始挨个敲门叫起床,六点起床,馒头稀饭,几盘小菜,还有一个鸡蛋。

从峨眉山到万年寺,可以坐缆车,也可能步行,考虑到我们个个年轻,精力充沛,而且不想错过沿途风景。与其缆车高空转过,不如步行享受风景。于是在他们排队做缆车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就开始往山上走。

在上山的时候碰到一个当地的农妇。边走边跟我聊天,讲姑娘茶,媳妇茶,婆婆茶等等的唠唠家常。想起在上山的时候导游跟我们讲不要随便跟山上的村民们讲话,因为他们可能要让你们买东西,或者去他们家,会产出一些其他的费用就不好理了。同行的伙伴们也间或暗示提醒我“不要跟陌生人讲话”但是我却深不以为然。我宁愿相信人性中都有很多很美好的东西。

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像刺猬一样小心防范着别人的“好”意,本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态处事。也看到很多的报纸杂志在报道学雷锋遭拒的现象,那么我就不明白他们想说明些什么呢?想说明现在人们警惕性的提高还是想说明人情的冷漠?为什么没有一期节目去做“去相信身边的陌生人,去接触他们”,然后取一个调查数据,看看比例以此来分析问题呢?从这样的一个案例中就可以看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包括那些媒体实践者都是端着架子实验别人,把自己置身于后方,这样的案例,纸上谈兵罢了,好了,赶紧让思绪回来,一不小心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等我们到达万年寺的时候,其他坐缆车的团队成员们也刚到一会。(我们速度还是蛮快的嘛,小小自夸一下,嘿)

讲解完万年寺的历史及景点,就要在此烧香了。在前面说过,这种佛家道场让我沉沦,让我神往。沉沦的结果就是在我烧香的时候,有人帮我点,告诉我该怎么烧香怎么去拜,代价就是在我烧香的时候他给我拍了四张照片,15元/张。其中有一张还是闭着眼睛的。而当时我身上钱不够,满寺院跑着找同伴们借钱,才支付。

由此可见,沉沦的结果是注定迷失。佛祖门前,就当是佛祖多多保佑了,阿弥陀佛。烧完香,摸完象腿,就来到导游介绍的景点听青蛙唱歌,连着拍三下的人太多,我没听见我拍的时候是哪只青蛙在唱,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那只王子?

那时,我有一个疑问,那些青蛙呀,金鱼呀,整天沐浴在佛光香火之中,而又处峨眉山山清水秀之中,吸天地之灵气,若干年后会不会成精,又会不会得道成仙呢?

因为万年寺在农历六月初九之前可以开佛光,于是赶紧将昨日在乐山大佛请的弥勒佛像拿去开光。因为要等到人到齐了才可以开光。于是我们就跪在那里对着佛祖虔诚地祈祷着自己的心愿。开光仪式比较简单,就是大师会念着经文,念念有词地经过你身边,给你要开光的佛像和自己脑袋上淋一点水。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我在祈祷心愿的时候,因为我一向比较啰嗦,再加上第一次参加开光仪式有点紧张,第一次向佛祖诉说心愿的时候说完

第一条居然把后面两条忘记了,硬是在那愣了半晌,于是又说了第二遍,又完完整整地诉说了第三遍才作罢。估计佛祖也对我挺郁闷的。不过,还请佛祖莫怪啊,我的确是有点紧张,而且因为我比较啰嗦,所以心愿都比较长。佛祖保佑,阿弥陀佛。

出了万年寺,就开始往清音阁走,在途中,休息期间,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去了一家农家吃小吃,那些很多小吃,很像我们这边吃的烧烤,我吃了一碗豆花,但有一样吃的让我特别好奇,是炸米糕,金黄金黄的,看起来很好吃。但考虑到米糕不好消化,万一在山上闹肚子就不好玩了,做罢。

白龙洞,据说是白娘子当年修行的地方,她得道成仙后就将她曾经修行的地方修建纪念。但因为他只是仙,所以看不到塑像。在那里看到一棵叫般若树的,据说千年生长一次,不容易啊,被赶上了,赶紧上前纪念一下。

清音阁也是一处寺院,没有很特别的地方,飘过。

下一步要去的地方就是峨眉山生态猴区了,听导游讲山上的猴子现在正处于发情期,所以要注意自身安全,小心被抓伤,如果被抓伤的话要在门口的的医务室擦碘酒,严重的话还要打狂犬疫苗。听到这么严重,我紧紧抓着在门口买的猴粮,告诉自己:一定不要被它们拿走,一定要找一只好看的猴子,一定要在我准备好状态拍照的时候再给他们吃的。

峨眉山上的猴子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好了,看一下他们的体形就知道了,个个皮毛水滑,肉嘟嘟的,听导游说大一点的要在35公斤左右呢。

进了猴区,我紧紧地攥着猴粮,小心的看着猴子,可谁知道我进入猴区还没走100米,一只猴子就蹭地跳到了我跟前将手摊在了我面前,我一惊马上把手摊开,它迅速地一把将猴粮抓走,嗖地的一下就跳到树上去了。

在我回过神来的刹那,我确认我的心脏跳动过快。我的猴粮啊,我的计划呀,唉,天没天理,猴没猴德啊

我正往前走,听到后面传来一阵惊叫。听导游讲,如果有好几个人中,其中的一个人发出惊叫,猴子不会攻击他本人,而是会攻击他身边的人。我本想进入猴区后站在我们同伴中间大声惊叫一声吓唬一下他们呢,没想到我还没行动呢,还有更麻利的。我赶紧往后看,哈哈,原来是三只猴子打架了,把一位女士吓得在那哇哇大叫,因为战场就在她脚底下。往前走,还有更绝的,一只小猴子直接跳在了一只男游客的头上,吓得他一动不敢动。我赶紧往前走,别说逗猴了,万一被猴耍了就不好玩了,再挂点彩,那岂不是留下的纪念更多。于是我快步走出猴区。

在猴区出口的医务室,看到有好多人在排队擦碘酒或打针,看,都是逗猴逗的。

在本次峨眉山生态猴区,挂彩人员一名:L,因为他为了捍卫给M的猴粮,在猴子上来要猴粮的时候,他宁死不屈,被抓伤,后来在大家一致喊让他放手的时候,他才悻悻然放手,让猴大王尽兴而去。

如果放在抗日战争时期,L一定不会做汉奸。仅此,向L同志致敬!

下山的时候,看到一个挑着煤球上山的当地居民。他的脖子上放扁担的那一块,红红的一大片,扁担集中压的那一块都破了,红红的渗出的血丝和周围黑黑的皮肤让人觉得心里一阵难过。到哪里,辛苦的都还是劳苦大众。就像同伴说那些抬滑杆的人们一样“坐吧,觉得心里面过意不去,让人们不去坐吧,他们又赚不到钱”。

就这样,我的峨眉山之旅就此结束。总的来说:峨眉山是美的,旅行是快乐的。

教学内容的评价:

经过这次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和风景名胜以及风俗习惯有了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当然,令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看着美味诱人的各地美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吃”作为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部分,也被人类的智慧描绘的更加丰富多彩。早已超出了为生存而进行的一项任务。而课程中并没有我不感兴趣的部分。我洗完老师可以结合自身经验给我们传授一些外出旅游应该注意的东西。

教学方法的评价:

篇6: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历时久远、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把握是非常必要的。本课程在丰富的古代文化中,择几个角度进行重点论说,使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化史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分期及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史内在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提高文化素养。在讲授过程中,做到文献方法讲授与文化史的讲解相结合,力争实现如下目标:

1.通过对要点的讲授,引导学生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拓展知识结构与思维体系。

2.在文化史的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搜集,从而使学生提高学术思维,掌握正确的文献研究方法。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文化取向、思维导向,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2个模块,含7个专题。模块一(专题1)为“概论”,模块二为“第二讲:中国古代婚姻文化”(专题2),“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国古代称谓文化”“中国古代的姓氏与避讳”课程共60课时,其中下述6个专题拟用45课时,绪论和结论共用5课时,阶段研讨共用8课时,其余2课时用作机动(如个别专题超时所用、法定假日等)、辅导与答疑及考试与课程论文指导等。

专题1:绪论 1.讲授要点

(1)学术界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历程(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3)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 2.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中华书局2014年版。(3)中国文化史(上下册)陈登原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4)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下册)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专题2:中国古代婚姻文化 1.讲授要点(1)婚姻概念与目的

(2)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婚姻形态

(3)中国古代婚姻观念的变化(4)中国古代的婚礼与婚俗 2.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婚姻史》陈顾远 上海书店(2)《中国婚姻家庭史》祝瑞开主编 学林出版社

(3)《中国婚姻家庭的嬗变》 张树东、李秀领 浙江人民出版社(4)《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严汝娴 商务印书馆

专题3: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1.讲授要点

(1)中国古代丧葬的指导思想(2)中国古代葬式的演变(3)葬礼与葬俗

(4)怎样认识中国传统丧葬 2.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杨宽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汉代婚丧礼俗考》 杨树达 上海文艺社影印 1988(3)《中国风俗史》 邓子琴 巴蜀书社 1988(4)《丧葬与中国文化》 罗开玉 三环出版社 1990(5)《中国丧葬礼俗》 徐吉军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6)《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周苏平陕西人民出版社(7)《中国葬俗》 邓卓明 重庆出版社 1992(8)《汉代丧葬制度》 李如森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5(9)《丧葬史》陈华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专题4: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1.讲授要点

(1)中国古代饮食的基本概况(2)中国古代饮食的发展变化(3)中国古代饮食习俗(4)对中国古代饮食的认识 2.参考文献

(1)《华夏饮食文化》 王学泰 中华书局1993年版。(2)《中国饮食文化》 林乃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专题5: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1.讲授要点(1)冕服制度(2)男子服饰(3)女子服饰 2.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2)《中国古舆服论丛》

孙机

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李之檀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

专题6:中国古代称谓文化 1.讲授要点(1)亲属称谓

(2)皇帝、后妃、宗室称谓(3)官吏及上层社会称谓(4)师友间的称谓 2.参考文献

(1)《古今称谓词典》杨应芹、诸伟奇,黄山书社 1989年版。(2)《姓氏·名号·别称》汪泽树,四川人民出版社。

专题7:中国古代姓氏名号与避讳习俗 1.讲授要点

(1)姓氏的起源与演变(2)名、字、号

(3)姓氏中所反映的社会观念(4)避讳 2.参考文献

(1)《避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中国姓氏汇编》人民邮电出版社(3)《中国姓氏寻根》上海文化出版社(4)《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三、教学方式

1.讲授法。通过主讲教师目标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讲授,引导学生接触中国文化史,熟悉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启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2.研讨法。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产生对中国文化具体问题的探讨,结合学术研究实践,自主寻找答案,最后得出结论并经历集体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由此培养正确的文献活动理念。

四、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与重点:以是否实现预设教学目标为主要评价标准,即认知、技能与情意三个方面的目标,同时注重评价教学过程中所能够实现的其他功用,尤其是注重整体评价、过程评价以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质的评价。

评价方式与目的:

1.学生课堂表现记录,注重评价学生是否经历了真实的学习过程,是否由此过程而有所提高和发展;

2.期中针对课堂讲授,提交文献阅读报告一篇,根据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与写作技能进行评价;

3.期末闭卷考试,通过开放性试题,注重评价学生对本学期所研习的经典文献的理解与掌握。

五、学习建议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图书馆及网络数据库等学习资源,围绕课程主题展开独立探究;每个学生都应设计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自主调节并经常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结合阅读与思考来提升历史批判能力。

上一篇:村电工考察材料范文下一篇:无花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