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心得

2023-05-27

第一篇: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心得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上了《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这门课,跟着刘勃老师学习了中外各种文化,第一节课我就被刘老师生动幽默的讲课深深吸引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老师一开始便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人是谁?何谓文化?何谓中国?何谓西方?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让我明确了接下来的学习方向,让我以更为客观更为全面的看待问题。

学习这门课程的开始,我便碰到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词——轴心时代。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变法,各种局势的变化在高中上历史课时已有涉及,高中时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这次的学习则充分调动了我的兴趣,课上老师各种生动的例子更是加深了我们的理解。接着讲的便是古希腊与希腊化世界,讲了希腊的城邦与希腊的民主制度。而最让我感兴趣的却是希腊的神话,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民族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总汇。它将现实生活与幻想交织在一起,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作为文学艺术的永恒题材而流传下来。

讲完制度变开始讲思想,中国的百家争鸣,希腊的哲学。虽说百家争鸣,但是在学说和流派上真正能称上“家”的,正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谓“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即除了后来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并影响到寻常百姓的儒家而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杂家、农家(所谓“三教九流”之“九流”)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八家在当时都是与儒家学说旗鼓相当影响相近的学派,并且和儒家一道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说到古希腊哲学,则不得不推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便是苏格拉底反诘法,他以不断提问的方式来不断的完善一个概念,达到定义的目的,由此可见西方哲学及其注重逻辑。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懂得:不论中西文化存在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更好的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发展服务。

第二篇: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心得

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心得

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三 国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 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 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三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和国民 性格。在此,我们可根据一些粗泛的方面来探讨中日韩文化的特色。

首先,可以对比一下日常生活中三国国民的行为:

中,日,韩三国人坐地铁,日本人一声不吭,只订着一个地方目不转睛;中 国人眼睛乱转,一刻也闲不住地东张西望;韩国人则吵吵闹闹,喋喋不休。 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 中国人则是又叫又动手,是充满谋虑的立体战。 韩国的妻子们重感情,对丈夫强势而热情;日本的妻子们对丈夫百依百顺, 温柔体贴,很

次伤害过中国人民的战败国-日本, 弃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的权力.我们的人民深知,既然自己受了伤害,何必又要把这 种伤害强加于别人呢!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历史上也曾有过"仇视外洋事物""照抄照 搬苏联经验"的经历,但纵观历史长河,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坚持了’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原则,而且也能做到客观评价他国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对"明治维新 ""日本六十年代经济腾飞"的描述都是十分称赞的,不因日本曾给过我们深通的回 忆,甚至现在还在否认其侵略历史而改变.我相信一个民族只有达到一种理性,才能 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任何固步自封闭目塞听的民族终将走向落后! 众所周知,日本民族骨子里有"欺弱怕强"的特性。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才刚刚 强大,面对国力衰退的中国, 朝鲜, 俄罗斯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侵韩 而他们对 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旨在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其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待欧美列强则是彬彬有礼,甚至有些低三下四.他们看来弱肉强食是自然之公理, 面对比你强大的人就必须谦虚地向他学习,态度还要好得像小学生;当面对比你差 的人则不必顾及太多,甚至还认为弱者不应该记恨自己,谁叫你比人家差!但其民族 内部成员间又是十分团结友爱,在关乎民族利益的问题上往往是同仇敌忾一致对 外.1853 年美国叩关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他们先是推翻了 腐败无能的幕府政权,后又上下一心,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经过 13 年的卧薪 尝胆,终于使日本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民族精神,但有时这 种民族精神又会表现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明治维新"后日本发动的所有对外战争 都得到了国内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夕的日本,经常有大量民 众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出兵征服中国.战争爆发后,时常能看到母亲为儿子报名 参军,妻子送丈夫上前线的场面,甚至还有的父子齐上阵.军国主义者大肆宣称:弱 小的"支那人"应该成为他们的奴隶,那片富饶的土地本应属于强大的大和民族!战 败后的日本人又重新表现出谦虚礼貌的那一面,在日本,大街上的车辆和行人会很 自觉地给插有战胜国国旗的车辆让路,当年四处耀武扬威的鬼子兵们见到三岁的 中国小孩都会微笑地鞠躬九十度! 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没有人可以去干 涉,我们只能希望所有的民族都充满理性.当今日本社会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趋 势,政界也出现向"右"看齐的倾向.铁证如山的侵华历史却要那些饱受战争创伤的 老爷爷老奶奶们拖着病体再次回忆那段痛苦的经历去哭诉去证明.历史是不需

需要 人去证明的!所有人在历史面前都只能是观众,没有任何人可以驾御它改变它.我们 能做的只有正视它,承认它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韩国,自古以来也是深受中华文化 的影响.至今还保留了大量的中国习俗,礼仪制度也大多继承了中国古风.事实上韩 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更理智于中国人许多方面,如仁义理信等,韩国人做得要 比中国人好,这让很多人汗颜,自己的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却让别人发扬光 大,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啊!韩国人和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文化对韩国的影响是根

深蒂固的,但现在某些韩国人却认为一个民族的古典文化深受另一个民族影响, 甚至可以说是绝大部分来自另一个民族,是这个民族的耻辱,因此韩国独立后历 届政府都会出台一些“中国化”的措施,如逐步取消汉字,另一方面又把许多中 国传统说成是韩国传统等等,以提高其民族自尊心。2004 年韩国政府竟然向联合国

教科组织提出申报端午节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试想一旦申报成功,屈原先生就改成韩国国籍 了!皮影戏已经不是中国的了(印尼已申报成功) 。难道我们还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去过别人 的端午节吗?近年来韩国电影,电视剧发展特别迅速,而且许多都出口到了国外,影视的却 是推销一个国家文化的很好工具,但我门不难发现,韩国在向我们推销其影视作品的同时总 是将它定位为“韩国文化” ,并且努力去与中国文化区分开来,却有希望中国观众喜欢这些作 品!现在社会上有一大批“哈韩族”酷爱韩国明星,服饰由其热衷于韩国文化,其实喜爱另 一个国家文化本无可厚非,但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有些“哈韩族”并未认识到自己所酷 爱的韩国文化源自古中国文化,盲目媚外,总觉得韩国的总比中国好,这是很令人痛心的, 众所周知韩国人十分爱国,尤其是在对日本的态度上,无论是慰安妇问题,还是侵韩历史问 题,还是独岛问题,全体韩国人民都那么积极对外,很少有人购买日货,许多人认为中国人 和韩国人都称自己 “反日” 而韩国人却能做之林, , 都必须具有勤劳, 奋斗, 自强不息的品格, 以及开阔的胸襟和理性的头脑,而且各族间有必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中日韩三国文化同 源,大家自古以来交往密切,彼此很了解对方的优点和缺点,更应该加强互补,促进共同发 展!

中日韩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 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

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 170 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 学烹饪 4 个发展阶段,推出 6 万多种传统菜点、2 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 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 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 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 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 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 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 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 等 4 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 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 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 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 中华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 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 及精神财富。

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食物

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之寿司,而日本食品于 近年来已人所皆知世界闻名了。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鱼生及肉质 鲜嫩之炸暇,更有部分游客已作好准备去日本一嗜各种各样之日本传统美食,总 括来说享受日本之食品是阁下一生之中最难忘之事。

饮食习惯

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有些餐馆 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

日本的酒类

啤酒:日本人最喜欢喝啤酒,无论是生啤酒或是瓶装的都受欢迎。在夏天,部分 百货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馆,吸引大量游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热喝或冷喝,无论那一种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 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过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爱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称(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厅内都有日本制及进口的餐酒。在

中国餐馆里,亦有绍兴酒供应。 烧酒:这种酒是用蕃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 些类似。

饮酒的礼仪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馆,气氛随和且轻松,同行顾客都会互相为对方倒啤酒。如果 一群人去喝酒的话,第一杯要等大家举杯说“干杯”后才能喝。

韩国饮食文化

主食白米饭。常用的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 的营养丰富的泡菜。以及用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餐具使用汤匙和 筷子。 菜馆的基本佐料是辣椒与大蒜, 此外又加有多种不同风味的调味品。 因此韩国 菜除了辣味以外,还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韩定食(韩国式客饭): 传承朝鲜时代宫中菜的传统风味,各式小菜摆满桌面,除了泡菜以外,一般 不加辣椒粉。蒸、烤、烫、拌等烹调方法各不相同。每家餐厅的食谱,价格也不 尽相同,但几乎都有用小麦煎饼包里肉类,蔬菜等八种小菜食用的《九折坂》, 以及加放肉类、鱼类、蔬菜、磨菇炖煮的火锅《神仙炉》。 冷面: 主要有汤多且爽口的《水冷面》和以辣椒酱调味的辣味《拌冷面》等两种。任何 季节,在享用烤牛肉等菜肴后,以冷面作主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方式。《面》有 以荞麦为原料制成的平壤式冷面,也有以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的咸兴式冷面。各餐 厅的种类皆有所不同,面上加的配料大多以肉类、蔬菜或水煮蛋为主,也有放生 鱼片的餐厅。面可以用剪刀剪后再食用。 参鸡汤: 在童子鸡内入糯米、大枣、大蒜、有参后,长时炖煮。随个人喜好还可加放胡椒 粉、盐巴等食用。由于营养丰富,是炎夏的高级补品。 锅汤、火锅类: 韩国家庭最经常吃的家常菜就是用豆瓣酱和蔬菜煮制的豆酱火锅,鱼和牛肉脏煮 成的什锦火锅等。火锅中以牛的内脏和蔬菜炖煮的牛肠火锅最为有名。此外还有 用章鱼加放辣椒酱等佐料煮成的章鱼火锅等种类繁多。韩国一般的火锅多以海鲜 类为原料,可享用到各种海产品的鲜美味道。 拌饭: 韩国式拌饭,其中《石碗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值得一尝。白米饭上盖上黄 豆芽等蔬菜、肉和鸡蛋等佐料,盛在滚烫的石碗内,加放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 而食。多种材料的味道相混合形成独特的风味,锅底的锅巴更是一绝。在大部分 的韩国餐厅均可品尝到,全州中央会馆(忠武路 776-3525)等是有名的拌饭专门 店。

汤茶: 利用生姜、桂皮、人参、五味子、大枣、草决明、葛根等中药材,长时间煎熬而 成。中药可健身防病,并有治疗功效。因此,韩国人在感到疲倦时,总是饮用中 药汤茶,提神防病。 水果茶

: 主要选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的柚子、木瓜、橘子皮等水果,加水长时间煎熬后 饮用,或用蜂蜜淹制后,加热水稀释饮用。冬季常饮,可预防感冒。 韩果: 自古以来是祭祀的供品,也是婚礼仪式或饮茶时食用的韩国传统点心。面粉加上 蜂蜜、麻油后油炸的油蜜草;《茶食》与中国的样式相似,加上中药材,以糯米 等炸制的姜糖、麦芽糖亦与中国相似。此外还有将水果或蔬菜用蜂蜜腌制而成的 蜜煎果,婚礼所用的韩果即可口又美观。

三国服饰文化差异: 和服

汉服端庄大气、潇洒飘逸 ,由于大多为丝制,因此相较于布制的和 服、韩服更显华丽。

旗袍 “旗袍最能凸显女性之美” 和服 和服端庄内敛,很能体现日本女性的特点 韩服 韩服朴素大方

第三篇:马尾船政文化课程心得体会

13级计算机工程系(2)班 赖郧阳 241392220 福建泉州

邮编:362015 摘要: “船”是水上运输工具。“政”,辞海的解释主要有三,一曰政治;二曰事务,如校政、家政;三曰主其事者,如学政、盐政。“船政”的一般含义,从字面上理解,一是有关船舶方面管理事务的统称;二是主其事者,马尾船政的实际情况看,它主要指的是掌理船舶事务的行政机构。第一任总理船政大臣是官居一品的沈葆桢。船政大臣有权直接向皇帝具奏。这些都说明,船政是当时清政府的官署,是一个高规格的专门掌理船舶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关键词:历史及简介 绪论 历史沿革 成因分析 发展

一、船政文化及简介

翻开中国近代史,民族灾难深重。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敲开了清廷闭关自守的大门,迫使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海权日衰,国将不国,有识之士纷纷奋起图强。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张“师敌之长技而制敌”。魏源受林则徐委托编撰的《海国图志》进一步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提出了制造船械、聘请夷人、设水师科等设想。闽浙总督左宗棠深受他们的影响,决心实践“师夷制夷”以自强。他认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同治五年(1866年)6月,左宗棠上《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折中写道:“臣愚以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左宗棠全集》书牍卷七)为此,他决心整理水师,在马尾设局造船,培养人才。7月14日,同治皇帝准奏,以“实系当今应办急务”令其办理。10月,左宗棠奏请江西巡抚沈葆桢担任船政大臣,总理船政。11月,左宗棠又奏请开设求是堂艺局。自此,中国近代船政就在东南一隅的福州诞生了。

然而,仅从这些层面理解马尾船政又是不够的。首先,缔造者本来用意就不光是造船,船政一开办就有造船、办学和整理水师三重任务。其次,从船政创办的情况看,一是地域性很强,地在马尾,而且船政衙门有一定的处置权,更像个官办特区;二是造船、办学、水师三位一体,是个由造船系列工厂、船政前后学堂等办学机构和福建水师构成的一个近代海军系统。再次,从船政实践的结果看,其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了造船和办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马尾船政的内涵是深刻而丰富的,它是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又是一个有一定独立处置权的政治经济实体,还是一个军事工业和培养海军的基地,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教育机构之一。

马尾船政的创建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产物,马尾船政成为近代军事工业基地之一,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它为中国培育了大量掌握当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马尾船政人谱写了一篇伟大的历史篇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船政文化,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马尾船政也是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关系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值得剖析的一个着力点,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东西。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多个角度来对船政文化现象及原因进行一番新的研究,期冀能够打破成规、超越前人研究的局限而有所创新。为此,本文以“现象--原因--意义”为主要线索,从四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回顾马尾船政的发展历程,挖掘船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再现船政的特点和历史功绩。其次,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变迁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宏观上的因素。再次,运用文化地理学和群体社会化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微观因素。最后,提出马尾船政的现实借鉴意义,为中国近代的军事、科技教育、工业提供有益的宝贵经验,以及对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和平统一和先进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二:绪论。本章节主要论述四个问题:首先,从对马尾船政局的兴衰史、船政学堂历史地位及作用、马尾船政与中国近代海军、近代工业、近代教育等方面回顾了前人的研究。主要的成果有:第

一、确立了马尾船政在中国近代造船事业史上的地位;第

二、确立了马尾船政在近代反侵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

三、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第

四、确立了马尾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上的地位。其次,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支持。笔者从社会学的社会变迁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群体社会化理论中寻找马尾船政形成因素的理论支持。再次,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运用的研究方法。最后,从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分析了马尾船政文化的现实意义。

三:马尾船政的历史沿革。主要回顾了马尾船政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了船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其内涵丰富,主要概括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帜,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丰碑,自强不息、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另外,在挖掘船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马尾船政文化的特点。马尾船政文化既有辉煌的业绩,也有深厚的积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马尾船政独领风骚、先进无比。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的确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培养了一批先进人才,促进了先进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等等。应该说,船政文化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马尾船政气势宏伟、影响久远。马尾船政的辉煌给当代人们留下许许多多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些痕迹是包括罗星塔公园、昭忠祠、海博馆、马江海战烈士墓和马限山公园在内的一系列马尾船政的历史文化遗迹。船政文化是福州独特的人文、地域文化,具有丰厚的爱国主义内涵,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的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四:马尾船政文化的成因分析。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着重应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索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因素。马尾船政文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在中国东南隅的福建福州马尾诞生,这不能仅仅说是一个偶然。应该说,船政文化的产生是与中国近代社会大变迁以及福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分不开的。因此,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对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因素做逐一的分析。首先,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变迁理论探索船政文化形成的宏观上的因素。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西文化的碰撞共同促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并最终促成马尾船政的产生。其次,运用文化地理学理论探索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马尾船政文化形成的影响。可以说,福建独特的海域环境和福州马尾港优良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马尾船政。最后,运用群体社会化理论探索马尾船政人内部的群体社会化对于船政文化形成的影响。福州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了以马尾船政人为代表的一系列杰出人物。他们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文化传递完成了其内部共同的社会化,从而形成共同的群体意识,我们现在称之为船政精神或船政文化。

五:马尾船政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论述了马尾船政对近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这一部分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马尾船政与近代繁荣。主要概括为: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的根基,开创了中国近代科技教育的先河,促进和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第二层次为马尾船政与现代腾飞。船政文化对于当前社会的意义有:

1、开发船政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打造船政文化品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3、挖掘船政文化内涵、促进先进文化建设。

第四篇:《跨文化交流》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文化必修,让我受益匪浅。课程主要分为五大部分。一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但在交流中,往往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导致这种结果的,正是文化差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价值 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二是中西方饮食文化文化,西方饮食讲求营养,所以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类元素的单配是否合理。中国饮食则讲求味感,民间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以致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三是中西方服饰文化,中西方在服饰上用料不同,造型结构不一样。中国讲究纵向感觉,西方讲究横向感觉。中国在裁剪上注重平面直线西方注重立体裁剪。在中国的穿着观念中,服装一向被看作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而西方的穿着则更强调和反应人体美。四是中西方建筑文化,中国建筑以木为主,西方则以石为料。中国建筑重整体美,西方讲究个体美。中国建筑追求意境,空间较封闭。西方则旨在求实,空间较开放。五是中西方礼仪文化。主要讲述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原因,中西方各自的礼仪特点,比如中国讲究以礼服人,以和为贵,西方人则直呼其名,礼貌有加等等。 其中我对于第五讲中西方文化礼仪尤为感兴趣。礼仪,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史的见证,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逐步走向文明与进步,摆脱愚昧与落后的标志。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礼仪。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礼仪文化尤为不同。

中国人讲究亲情至上,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中国家庭中,孩子小时候多半依赖父母,父母则多为家庭牺牲,并且子女要服从父母,听父母的话。长大后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而西方人在孩子十八岁成年后则要求孩子自食其力,独立自主,在孩子的抉择中很少参与。但西方的子女在成年后在亲情方面就逐渐冷淡。在称谓上中国家庭严格许多,晚辈绝对不可以直呼长辈姓名,这是种极为不礼貌的行为。然而在西方家庭中可直接叫长辈名字,不分长幼尊卑。所以中国人的家庭观是“家族为本,亲情至上”而西方人则是“个体为本,自由至上”。

中西方的日常行为习惯也大有不同。在中国,人们似乎并不是很在意个人隐私。有人来家拜访,主人会十分热情。在西方,拜访他人前要提前预约,突然造访会造成主人的不愉快,因为会打乱别人的生活计划。西方人忌讳别人打听个人隐私,而中国人比较热情,对年龄婚姻等问题的打听并不在意。中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较近,而西方恰恰相反。西方人认为中国人过于亲昵,中国人则认为西方人傲慢,冷淡。这也是由于中国人重情重义,西方人崇尚个人独立造成的。

中西礼仪文化还有一点是最不相同的,那就是给消费。在中国的服务行业,人们大多数认为给客人服务是工作人员的本职,为何还要单独再给小费。而在西方小费似乎无处不在。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他们在国外的酒店入住时,因为没有给小费的观念所以除了老师一人以为无一人给酒店打扫人员小费,所以在今后的几天没给小费的人的房间一直无人打扫。而老师的房间一直被打扫的很干静,酒店人员还赠与卡片以示感谢。 其实在西方人看来给小费是对工作的肯定与尊重,也是一种礼节礼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条件的不同是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根源。所以对于礼仪的不同我们也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承认和尊重礼仪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交流》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学校和学部为我们特意安排了由王培英老师讲授的《跨文化交流》讲座课程,听完这一系列讲座,我觉得受益匪浅。我认为,作为一名国际学部的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是我们必须培养的,对中西方文化的认知水平及中西方礼仪、习惯的差异也是我们所必须了解的。这可以为我们在以后的国际交流及学习中提供很大的方便,不至于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窘境。在讲座中中,王培英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中外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课程内容包括《中国饮食文化发展概况》、《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通过学习,我学习到了许多以前并不知道的知识,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虽然王培英老师在讲座中涉及的方面很广,几乎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饮食、餐桌礼仪、建筑文化、礼仪差异等,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都和我们并无太大关系,比如建筑文化。我的关注点还是更多地放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两方面,其中穿着方面更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 因为我的志向是以后当一名跨国的漫画家或者从事有关动画方面的工作,和国际友人接触的次数一定会非常多。而一般来说见面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穿着打扮也就成为成就这第一优秀印象的优良武器了。

在王培英老师讲座的第三讲《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中,王培英老师从中西方服饰的制作材料、服装的造型及结构不同、对比服饰重剪裁等方面介绍了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又从装饰的效果、色彩、图案、中西方对服饰功能认识不同,并对比了服饰封闭美与开放美、中西方服饰文化变迁等方面。之后王培英老师为我们解释了中西方服饰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又讲解了如何正确审视中西方文化服饰文化差异。在王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中所看到了许多制作精美的的冕服、盘扣、旗袍,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的各种华丽服装,让我感到眼花缭乱,这些服装风格以后都可以加入我的漫画之中。

在第五讲《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中》,王培英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段关于西服穿着规范的视频。终于这时候要讲解实用性的知识了,我不禁感叹道,想要规范穿着西服真是困难啊。虽然以前对于西服的穿着方面我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个视频中讲解了许多我以前一直忽略的一些及其细节的问题,比如领带的选取,穿着什么颜色的衬衫就要系有什么颜色花纹的领带,这样领带可以衬托衬衫;穿着黑色的西裤就必须配黑色的袜子和黑色的皮鞋,这样从上到下的颜色统一,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好;亚洲黄种人不适合穿黄色的西服,容易使肤色显得更加黄,不好看等等。这段视频弥补了我对于西服知识上的漏洞,实在是收益匪浅。接下来王培英老师为我们讲解的中西方在服饰、言行、人际、思想方面的礼仪知识也十分重要。所谓表里如一,光有一个光鲜的外表也不足以给国际友人留下十分的好印象,在礼仪等内在修养素质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我非常注意。在讲解中关于西方给小费的这个习惯,王培英老师举了她亲身经历的例子,这点令我让我印象深刻,看来在外国给小费是一个体现个人素质的非常重要的习惯。之后王培英老师又讲解了应如何审视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以及涉外人员的礼仪问题,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在课程的最后,王培英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段有关于大学生应聘工作的礼仪讲解的视频,视频中讲解了几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实例,如家长跟着学生一起去工作单位应聘之类的。虽然我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不过这个视频也给我敲响了一座警钟,需要注意的礼仪问题还有很多。

王培英老师的《跨文化交流》系列讲座令我我受益匪浅。其间获得的知识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如西餐等文化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情调,服装及礼仪等知识又能实际地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上去,真是一举两得,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第五篇:《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历史在漫漫长河中流动,不断地侵蚀了广袤大地,大浪淘沙,曾经的三大文明古国皆已随风而逝,只有古老的中国依然屹立于东方大地,史书上记载的奇人异事,都是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认为,人们在漫漫长路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无限智慧和优秀文化。《跨文化交际课程》向我们介绍宗教、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不同文化方面的中西差异,不断引领我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我喜欢在课程上思考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及文化现象。对这样的两种文化差异如何取舍,我们可以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为指针来参考:“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我喜欢中国的历史,更喜欢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痴迷以及古代人们对文化细致入微的演绎。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中华文化注重解决人的内心以及人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是蕴含着许多值得当代人汲取的智慧,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不同道路的文化。

我觉得,要先了解与借鉴一种文化,不仅仅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借鉴其内在灵魂,这是我一直以来所认同的观点,我们可以先对不同于我们的事物进行了解,可以先从宗教、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各个方面来按图索骥,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

第一,我想谈谈我学习宗教文化的心得体会。 宗教,老师向我们介绍时说,是人类社会的社会现象,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从自然现象、自然物和祖先的崇拜发展到神的崇拜;自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发展到世界宗教。课上,老师介绍到,宗教类型可分为原始宗教、国家宗教、民间宗教、世界宗教。其实,人类只有进入原始公社制度的一定阶段才开始出现宗教,而它相信在现实世界以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

我仍然记得,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表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但对于“超人间的力量形式”,我们普遍识之的电视剧《西游记》主要讲了佛教的一些故事给了我们对于佛教的初步认识,让我们觉得世上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的神秘境界和力量。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主要教义的思想基本包含佛家思想。

我觉得佛家的思想还是非常高深莫测的,但却有时候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课上讲过的苦谛,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是苦,受苦的原因是业惑,所以佛家摒弃七情六欲,灭去欲望,得以超凡脱俗。所以教规中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更有“不听歌舞、不睡高床、不着彩衣、不着财、过午不食”来获得六根清净。佛家通过法事功课、早晚课诵、供佛绕佛来剃度修行,內练自己的身心。因此,佛家过得很是轻松无虑:靠左行、忌中行,仪表整洁,安静不闹„„诸多规矩让佛家修行得当。在佛陀示寂后,弟子们将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结集成一部全书叫做三藏经,更是将修行集大成了。

基督教,起源于巴基斯坦,是一种信仰神和天国的宗教,在人类发展史中,基督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尤甚,世界各地也遍布为数众多的教堂。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是其宗教信仰的最高权威。基督教的“魅力”,使它在全世界拥有21.4亿信徒,信徒间互称作“教友、兄弟姐妹”。对于“因信称义”,基督教徒说:“这是上帝的工作,将人的荣耀置于尘土,并为人做成他自己无力去做的事”。

“将人的荣耀置于尘土”——基督的荣耀才能置基督教徒的荣耀于尘土中。这个可能是基督教的“魅力”所在。才使得它信徒众多吧。信徒们每周至少礼拜一次,祈祷、告解,忌讳用上帝名义开玩笑,更不喜欢13这个数字,以及十字架。

圣经上那些基督教徒总是说,上帝爱世人。基督教徒在这种反映中,用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幻化出上帝这一个伟大形象,坚持他们的信仰。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大半生都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在晚年时,却写下了一段肺腑之言:“自从我相信了耶稣,整个人生都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生与死不再是罪恶,我不再感到绝望和悲哀,反而尝到一种喜乐,是连死亡也不能夺去的。”这可能就是基督教广泛传播并拥有如此之大信仰者数量的独特魄力。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创立,信徒人数也达14亿之多,遍布57个国家,《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标志是新月,而绿色是它的吉祥神圣之色。

我翻阅史事,在公元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蒙古军队灭亡,伊斯兰文明却并没有因此而毁于一旦,反倒星火燎原继续弥漫,直到18世纪才停住脚步。

有人说,是因为信仰。

在伊斯兰教,信徒称“穆斯林”,他们对伊斯兰教有特别的信仰,更是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这五功,以及禁忌更是众多,从他们忌食猪、驴、狗等动物,妇女戴盖头,男子戴礼拜帽,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其实伊斯兰文明的世界性品格,正在“伊斯兰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真主固有的“至仁至慈”,所以,伊斯兰成为世界性文明,不是没有原因的。

然后,我想谈谈学习道教文化知识后的感想,它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家,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尊道贵德作为道教最高信仰,“道”是万物之母,长生不老、内养外养,都是它的教义。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所以我认为道教还是比较现实的教派,在中国,立足大地,修身养性,奉老子为教祖,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引导人们向善。

第二,我想谈谈我学习建筑文化的心得体会。

我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建筑、每个事物都被人们渲染着一段传奇故事,任何东西在名胜古迹建筑上都有一段历史。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等„„从半地穴建筑到摩天大楼,从南方园林到北方宏伟宫殿。老师在课上讲到,中国的建筑无不表现其内向性、融合性,这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人文意蕴。

我们现居住在北京,我想用北京故宫这一恢弘大气的建筑来谈谈我的建筑文化心得体会。

我一直没去故宫,我觉得在北京,这个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城市,拥有紫禁城这个可以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的宝贵之地,绝对不可以走马观花地进行游览。我注意到纪录片《故宫100》一开始有故宫各种地方、各种建筑的名字,如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奉先殿、孝道等,在故宫上空,汇集于密密麻麻的一圈,再来讲述一百座建筑的命运,呈现故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很感兴趣,故宫里体现的古人细化的想法,融入了极其多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太和殿及其神兽,更感兴趣的是关于太和殿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仔细观察过太和殿和其它宫殿的人,就会寻出古建筑里边的学问,能够找出“五脊六兽”的标准答案。从古建筑的规制里,你会发现,这里边体现着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

故宫建造最让我惊奇的是,它不用一根钉子,全是木架结构及对木架结构的反复敲打,慢慢建成的,故宫建造使用了榫卯。榫卯,这中国建筑的小小的物体,在文化中体现出中国的智慧。

我认为,中国建筑既有延续了两千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西方建筑文化我想分为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巴洛克四种建筑风格来讲。古希腊建筑在于“和谐、完美、崇高” 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令古希腊建筑留下了独特且不朽的丰姿。其所崇尚的人体美使希腊建筑无论从比例还是外形上都产生了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建筑上的浮雕更是令建筑物生机勃勃,充满了艺术感。古罗马建筑,简直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同时又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它以圆为主,代表有大斗兽场、潘泰翁神庙。哥特式建筑在于“空灵、纤瘦、高耸”,正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那段名言:‚这座可敬的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仅是我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它不仅‚写出了人类的世界通史‛,而且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制造的交响诗。哥特式建筑独树一帜。巴洛克建筑,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殊形诡状及各种元素胡乱结合就是它最大的特点。

总之,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等等原因,使得中西方建筑文化一直存在差异。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中蕴涵了环境观念、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

第三,我想谈谈我学习饮食文化的心得体会。

在中国及世界的许多国家,吃是一种文化。一般一日三餐,分吃早饭、午饭和晚饭,发展到现在,在许多大中城市,许多人形成了吃夜宵的习惯。

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事,却又有千变万化的不同。我记得有老师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中国人吃饭习惯用筷子?我说,用刀叉的话,不方便吃饭啊。

看似简单的吃饭工具,都是中西文化深入我们生活的差异体现。 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中国饮食文化从商周青铜器开始,摒弃茹毛饮血,到火的发现,再到使用炊具,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也就分为各种流派。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共享称为“八大菜系”。“素食、荤食风味”是它们的原料性质,“普通风味、保健医疗风味”又是它独特的功用划分。

我曾经在广东生活过三年,对它的饮食文化有过了解,在此我想谈谈我对广东饮食文化的欣赏、心得与体会。广东,简称“粤”,粤菜不仅“取百家之长,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同时,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所以我一直认为,广东的汤很好喝。而课上讲到脆皮乳猪、三蛇龙虎会这两道菜,我就想到一个笑话,说“广东人能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珍禽异兽几乎都能上席”,粤菜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我翻阅历史,在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其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不得不说,靠海为生,联系大陆的广东省,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气氛,是一种渲染,是一种和谐,是一种民俗。

当然,对于另一个半球,也不断衍生特殊饮食文化。 从工业革命我们就知道,西方人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西方人认为,饮食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饥而已,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方式。面包、汉堡、热狗、牛排、炸鸡等等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但是在有些方面,西餐还是有其精湛的饮食制作技艺,在制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视美食与美名、美食与美器、美食与美境的配合。众多的饮食品种,著名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可比性较强,著名饮品有葡萄酒、咖啡、红茶。西方用餐,人们一是讲究吃饱,二是享受用餐的情趣和氛围。为在初次吃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熟悉一下西餐礼仪是非常必要的。其实我觉得,在中国来说,我们最能接触并记住的是“左叉右刀”这一简单话语,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

第四,我想谈谈我学习服饰文化的心得体会。

很多同学现今醉心于逛淘宝、京东等网店,来浏览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中,服饰占了很大比重,我想可能是现在人们追求多元化发展,追求个体间差异最大化,更倾向于自己的独特性。服饰,这一个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在中国,千年前的蚕丝、棉纺,到隋唐逐渐开放发展,直至现今服饰的多种多样,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我想,对于中国服饰,习近平夫妇代表性极大。 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曾经身着中式服装,出席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举行的盛大国宴。当“白领结”盛装遇上中式服装,欧洲王室最高规格礼遇碰上中华文化风采,碰撞出夺目火花。两国元首深入交谈、亲切交流,历时达四个小时。在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的几次出访当中,其着装都颇具中国风,整体来看其实她还是比较西化的,就是大体来看她是西化的,但是她一些细节的元素,比如领子,还有绣花的元素还是中式的,这样它是一种结合,既有中国的特点,又是很开放的。

服装与文化紧密相连,第一夫人的服装搭配也是在展示中华文化。在比较大型的、隆重的活动和仪式中,国家领导人穿有本国特色的服装,相比西装更能体现中国风范,“中国梦”的含义包括复兴中国文化,中式服装背后有很强的文化背景,能让大家在穿衣的同时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熏袭。

无论哪个时代,服饰文化总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贯穿历史。 提起西方的服饰文化,这里,我不得不提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也许不是世界上穿衣最考究的女人,但是在为她效劳的设计师们看来,她绝对是最难伺候的一位顾客。每当她出国访问需要定制新衣,设计师都必须在兼顾目的地的气候、文化习俗的前提之下,制作出得体而又鲜亮的衣服,确保她在人山人海中仍能保持醒目。

西方服饰是西方文明与文化的一个载体,从古埃及造型简洁、饰品奢华,中世纪拜占庭服饰中宗教意识浓厚,到近代西方性别极端分化,服装多彩多样。西方服饰中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不仅仅是立体裁剪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

中国历史辉煌、源远流长,而当西方引领潮流,我们对待服饰文化更是要发扬传统、加强融合、提高自我。

第五,我想谈谈我学习礼仪文化的心得体会。

我想借用《左传》中一句话,“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说明礼法礼制,可以治理国家,使社稷安定,使人民有序,对子孙后代有利。

在中国,以“礼”服人我们常常使用礼貌用语,即使是小孩刚咿呀学语,或是学习一门外国语,大多以礼貌用语开头进行学习。中国推崇“和为贵”,意思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孔子认为,过去的明君圣王,在调正人和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能使人们之间能够根据礼的要求,作到和谐。

新闻上报道过,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是山东省唯一一所将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相融合的学校,坐落于礼仪之邦、孔孟之乡的山东济宁。这所学校意在于弘扬中国优秀的儒家文化,让人们时刻感受到“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新”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这样的学习之地创建,正利于中国礼仪文化不断地发展前行。我读过《孝经》,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大概意思是,曾子曾经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用来教导天下之人的理论和德行,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礼仪的核心在于尊重,懂礼仪更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在清晰表现!

相比中国,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在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他们更加忌讳问隐私,他们追求效率、重视小费,女士优先更显得独有的绅士风度。“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这样认为,按照西方的礼仪,双方在面对面交流时,总该用眼睛直视着对方的眼睛才好。

我从电影《喜宴》,看出西方道德礼仪文化的差异。在西方国家中,称呼都比较概括,包含着中国的许多称呼。比如在电影中,赛蒙称高伟的父亲为先生,而在我国口语中的“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这是对教师最为久远的称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先生成为尊称,而在西方国家却称为“uncle”。这反映出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与价值观,其中包括对于家庭的孝道、礼仪道德等方面与西方人们的个人主义与家庭观。

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差距,西方国家的个体相对于东方人来说相对地自由。因此,在道德礼仪上不如东方人的保守与繁冗。

最后,我们学习完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我记得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民族文化,忘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我心想,如果作为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都不愿接触外来优秀文化,那是有多么不幸!

那么身在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明白,铭记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不忘过去,引领未来。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历史和文化是其他一切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大浪淘沙,汇聚了多少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李白、陆游、成吉思汗、毛泽东„„而他们留给我们的,便是中华民族在漫漫长路上创造的一部辉煌文化史,我们应该庆幸,先人们为我们留下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们也不能忘记,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中华文化赞不绝口时,难以言表的民族自豪感怎能不油然而生!

上一篇: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下一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