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

2024-04-12

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共7篇)

篇1: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

《孙子兵法概论》考查试题

(四)一、撰写学术论文一篇(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不得更改题目)

1、试论《孙子兵法》诞生的历史条件。

2、《孙子兵法》思想核心之我见。

3、试论《孙子兵法》的知胜思想及其在现实人生中的应用价值。

4、试论《孙子兵法》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格式要求:

论文字数约3000字左右,分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四部分(参考文献附在文章结尾)。可用16开文稿纸誊写,也可用word软件打印(题目四号字黑体,正文小四号字宋体)。

三、内容要求:

论文要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论据充分,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参考教材和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独立撰写,严禁网上下载和抄袭(一经发现,试卷判为零分)。

篇2: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

(五)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奇正

2、军争

3、选锋

4、称胜

5、五危

二、列举题(25分)

1、列举孙子“诡道十二法”的内容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2、列举孙子“九变”的内容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3、列举孙子“四治”的内容

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将帅为什么必须具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品质”?

2、如何评价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篇3: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

作为三峡库区高校中的美术专业教师,如何把三峡地域题材和版画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同学们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发挥好版画的艺术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的优势,同样也是责任。版画作为西南地区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三峡文化是重庆乃至全国的重要名片,而版画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门类,理应承担起表现三峡题材、传播三峡文化的重要职责。利用好三峡文化资源,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对展现三峡文化和提升同学们的艺术创作水平都有着积极作用。

具体措施:

一、通过课堂讲解和外出考察,使同学们了解三峡文化,热爱三峡。清楚表现三峡题材的艺术意义:1)三峡文化底蕴深厚,地域风貌独特、人文气息浓厚,历史上也出现许多有影响力的大事件,这些无疑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2)作为处在这个地域中的艺术创作者,理应去表现三峡精神、三峡人文、三峡风貌、三峡大事件。将三峡文化向全国范围传播。扩大三峡文化的影响、加强学术成果的深化。3)而运用版画艺术进行三峡题材的创作更是亟待进行。版画艺术语言丰富,其多种艺术效果很适合去表现各种与三峡相关的画面。4)在全国范围内,专门运用版画形式进行三峡题材创作的艺术成果还非常欠缺。

二、对三峡题材范围的挖掘,大致包含:1)三峡自然风貌。其自然风光多样化,秀丽的田园风光、峻美的高山峡谷、波澜壮阔的长江等等。2)三峡民间美术元素的获取。三峡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民间艺术样式,精美的石刻石雕、木刻窗花。独特的建筑形式,既有传统的各式中式建筑,也有民国留下的西式建筑。全国闻名的梁平年华,竹器、藤器。还有扎染的蓝印花布,巴蜀刺绣等等3)三峡人文。三峡地域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有远古的巫山人,有苦难的长江纤夫,也有离乡背井的库区移民,有李白杜甫留下的千古绝句、也有近代诗人何其芳的著名诗篇等等。4)三峡大事件。三峡地域发生过很多有影响力的事件。巫文化遗迹的发掘、万县惨案、三峡大移民等等。

在课堂中,需加强对版画语言全面的探索,版画艺术语言多样,大致有凹、凸、平、漏四大版种。每种版画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语言都不相同,这是版画艺术的特征。必须要针对每个版种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其研究重点:如何运用版画丰富的艺术语言去反映三峡题材是研究重点。不同的题材对版画语言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木刻版画大刀阔斧,简洁明快;铜版画沧桑质朴,有浮雕感;石版画细腻生动,可深入塑造;丝网版画当代活泼,色彩明快。不同的版种给不同的三峡题材带来无尽的表现空间。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三峡自然风貌题材的表现和版画语言的关系2)三峡人文精神题材的表现和版画语言的关系3)三峡大事件题材的表现和版画语言的关系。研究难点:如何利用版画语言恰当的表现不同的三峡题材,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过程。不同的题材对画面形式以及气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每种版画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怎样将两者以较好的方式得以结合,是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难点。

在将三峡文化和版画课程结合的过程中,需解决以下问题:1)提炼三峡题材,找到最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草图构思(构图形式、基本关系、肌理表达、色彩运用等)。2)运用木刻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对三峡题材的创作进行呈现。

课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收集文献资料和图像资料,外出考察获取与三峡题材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并整理归纳,作为创作素材。2)确定题材方向,在素材获取的基础上,确定版种语言的选择和具体表现方向的选择。3)确定画面的基本面貌(打稿),用手绘或其他形式进行草图练习,不同色调、黑白关系等进行分别打稿,并对画面每个部分的具体肌理形式有所准备和设计。4)正式进行版画创作,具体过程分别是:制版——拓稿——制作——印制——装裱。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求同学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动手实践,概括为:1)文献研究法;2)归纳法;3)内容分析法;4)实践操作。

篇4: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原则初探

摘 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有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也不等同于中国文化成果展览。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总结出这门课程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民族文化特性及其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从而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教学原则;文化模式;精神统摄;价值系统;文化传统

2000年以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十多年来,在教务处等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先后申报并获批院级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颇有成效的课程建设。

就课程性质看,中国文化概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历史课程有着根本区别;它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作为由精神到物质,由形上到形下的有机体系特性,体现出其核心价值、内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概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精神运动轨迹及其决定的诸方面具体的外在形态为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而充分显示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和基本特性。而一般性教学原则的确立,则是课程特性与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

经过近20轮的教学实践和不懈的理论探索,我们精品课程组逐步提炼出能体现本课程特性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文化精神统摄原则

这一原则应该是诸教学原则中的核心原则,因为它体现着我们对文化特性的正确认识:所谓“文化”,不是由一堆互不相干的僵死物堆积而成的混合物,而是由内在灵魂统摄的生命有机体。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都认为,每种文化就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她的诞生、成长、强壮、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1][2]。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文化模式即是“文化”的存在方式,它是民族文化各层面的复杂元素围绕该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即本尼迪克特所谓的“制度化了的动机、情感和价值等背景”)或总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功能齐全、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整体”决定着各构成元素的基本内容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部分”从不同侧面显示“整体”的终极价值;离开了“整体”的精神统摄,各个“部分”即成为难以理解的“文明的碎片”[3]。

因而我们认为: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区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与文化知识课程教学的内在依据。目前各高校编写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大致有数十种,重点不同,体例各异,但其教学模块设计的主体部分大多依据文化结构三层面(物质、制度、精神)或四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安排章节。虽然大多数教材把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基本特征等作为全部教学的提纲挈领性内容,但真正把哲学与宗教作为中国文化(也是其他民族文化)精神层面中核心价值系统置于统摄全局或枢纽地位,以此展开其他文化层面的教学模块,似乎还未被广泛采用。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影响深广的权威性教材,以体例的严密性、知识的涵盖性、文献的丰富性、评论的精当性,具有无可置疑的开创性和典范性意义。就体例或教学模块设计思路看,该书“上编”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政治基础及其发展历程,为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宏观视野。“中编”具体展开,依次论述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具体文化形态。“下编”在此基础上综述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内容。顾伟列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主体部分,依次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他多种颇有影响的教材与此大同小异。上述体例,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唯物史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对特定民族文化基本精神、核心价值系统的把握,是理解其文化结构及其具体外在形态的依据和前提;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在此只能导致“本末倒置”的结果。金元浦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则在“总论”基础上,依次重点论述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法文化、佛教文化基本精神。全书以此为枢纽,形成精神文化统摄整个中国文化有机体的大格局。则较好地体现出“文化”有机体本质特征。

根据文化模式理论及其凝结的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我们经过多年探索,设计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下教学模块:

第一部分:源流论。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与社会—政治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历程。中国文化发生期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及其价值系统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本体论。所谓“本体”,就是文化有机体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是统摄整个文化有机体的灵魂,也即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中与“部分”相对应的“整体”。它主要包括宗教与哲学,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特性正在于此。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化模式以宗教为核心,而具有世俗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哲学精神为灵魂,也即以儒、道、佛(学)等思想学说及其最终相互融合形成的宋明理学统摄着整个文化有机体。因此,哲学与宗教成为整个教学模块的枢纽与核心,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这是“纲举”环节。

第三部分:形态论。这是在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统摄下具体展现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史学传统、民俗文化、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它们从各个侧面、各个层面体现着中国文化“本体”的人本精神、德性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中庸精神等。在这些基本精神的统摄下,那些具体文化现象才能得以很好地被理解。这是围绕“纲”的“目张”。

第四部分:转型论。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历程及当代中国民族新文化建设。它的基本教学思路是透过外在具体文化现象的变迁,探讨中国文化模式的精神蜕变历程,显示在精神蜕变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

在现代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已从“民族历史”进入到“世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任何民族文化的考察都不得不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下进行。因此,在中外文化比较背景下,如何把握、正确评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批判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所谓“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是指在考察中外民族文化,尤其是比较中—西方文化价值系统时,应充分承认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延传中的现实合理性,而不能从当下功利主义立场出发,在抽象概念的阐释中,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本身进行片面、抽象的高—低、文—野、优—劣评判。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看,各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其在各自生存环境中的生产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反映,是其民族或社会共同体生存状态、发展需求和历史变迁的反映,是各民族成员自觉与不自觉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常常截然相反的文化价值观念,都有其现实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我们只能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判断特定价值理念对特定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欧洲文化的个人主义传统及其人权观念、平等观念、契约与法治意识等,来自古希腊城邦政治文化传统,来自其航海贸易的社会经济模式,来自古罗马帝国的法治精神,来自中世纪北欧封建制度下权利与义务对等传统。这些对中国人非常陌生的文化理念在欧洲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却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同样,东亚大陆孕育了中华民族早熟的农业文明;束缚于土地的小农经济模式,使中华民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牢固的宗法社会结构;宗法社会的扩大,酝酿了建立在政治权威与家族伦理基础上的大一统政治及其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以儒家忠孝观念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它以一定程度上以限制个人权利与自由为代价来保证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和谐及强大的向心力。因而,东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各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客观适宜性,我们难以脱离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依据作抽象概念的优劣比较。“五四”时期,陈独秀处处以西洋文明价值观批判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胡适强调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以及辜鸿铭式的文化爱国主义,今天以此原则看来,其偏颇之处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各民族文化的一律平等。“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特定民族、特定社会的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其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别。比如,东方伦理文化精神未必就比西方人权观念和法律意识“低级”;西方的个人至上传统也未必就是东方文化群体协作精神的未来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西方及其他民族文化)价值系统应作历史性判断,事实性判断,而不能在中外文化比较中作孤立、抽象的价值再判断。这才是真正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历史是过去了的事实,它以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等各种物化遗迹,为我们所感知,但本质上已不再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其所形成的传统,传统“就其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来看,它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traditum),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4]作为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代代相传的东西,传统是活在当下的历史。作为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以思想信仰、社会心态、民风民俗等形式,对现实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强大的感召与规范力量,成为社会意识和存在方式的精神本源。现实社会的人们正是通过文化传统,与自己的祖先建立起密切的思想交流与精神共振,实现着历史与现实的相融共存。

因此,我们今天——还有将来,不管是重大社会生活,还是个人的日常处世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文化传统的显在影响与潜在规范之中。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的理论依据。系统梳理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并非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考察我们自身的文化渊源,反思今天我们对自身传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认清我们当今的文化生态,促进我们的“文化自觉”,以更加理性地进行“文化选择”。总之,重温传统以认清自我,追溯源流以把握现实,改造文明以开创未来,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宗旨所在。因而,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原则。

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总和——经济基础,是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某种反作用。唯物史观正确阐释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运动诸多方面的一个侧面,诸多“轮回”的一个环节。实际上,人们的生产与各种社会实践推动社会生活、文化形态缓慢变化、渐进发展,而其最终结果——思想观念、文化精神的重大变革,则推动历史与社会文化产生质变,产生里程碑式的突变,以致往往开创人类历史文化新纪元,而非仅仅是唯物史观框架下所谓的“反作用”。在中国,这种文化现象被解释为上天的启示与“圣贤”的教化。在西方,则是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映照论、基督教“上帝”意志说、黑格尔“绝对精神”决定论以及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开创论等。广义而言,人的精神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远离具体、纷繁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各种精神运动(神话的、宗教的、哲学的、伦理的等等),其重大变革对人类历史运动与文化变迁的推动,往往就是总结性与开创性的,是里程碑式的。

因此,这一教学原则使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必须超越复杂历史表象,清晰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结构图”与“精神运动图”。在此宏观视角下,漫漫五千年中华文化纷繁复杂的变迁历程,实际上就是取决于几次重大的民族精神蜕变:远古神话逐渐凝结的“贤者崇拜”社会情结,奠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思想基础;传说中的颛顼“绝地天通”宗教革命,推动远古中国原始宗教向成熟宗教的迈进;周初“敬天保民”政治伦理的确立,结束了殷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模式,开创了伦理型、世俗型“礼乐文明”辉煌时代,奠定了中国文明基本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文化成果,历史性地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图;董仲舒“天人合一”神学目的论,开启了儒学独尊及其宗教化历史进程;陆王心学从理学体系中反叛而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从而成为宋明时期尤其是晚明以后近世中国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石。同理,在近现代中西文化挑战—应战大格局中,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运动图谱”,才能更好地透过纷繁的历史表象,把握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历程中的历史运动轨迹。

参考文献:

[1]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一、二卷)[M]. 吴琼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英]阿诺德·汤因比. 历史研究[M]. 刘北成,郭小凌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C]. 傅铿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5-130.

[4] [美]E·希尔斯. 论传统[M]. 傅铿,呂乐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原则与培养目标研究”成果之一(批准文号:20100914)]

篇5:《毛泽东思想概论》科目考查卷

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班级:分析10-2任课教师:张忠江 姓名:吴**学号:101130****成 绩

《党是国家的心脏》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领导力量。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表现在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充分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的领导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由于所处的基层的情况不同,体现着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的作用。但这种“领导核心”的地位或“政治核心”的地位,都一样地体现着党对基层工作实施思想、政治和组织的领导作用。党在基层的全部工作,都离不开基层组织的这种领导、组织和协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渠道。党所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没有基层组织的有力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同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订、调整和修订,也要靠基层组织广泛地去集中广大干部、党员、群众的智慧和意见,从而形成正确的决策。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责任。党与群众的联系,首先就是通过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基层组织来实现的。党的群众工作首先也是靠基层组织来完成的,靠基层组织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群众接受党的主张;同时,通过基层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反映到党的决策机关中来;靠党的基层组织去把群众组织起来跟党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首先也是靠生活在群众之中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来树立 1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形象直接地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党的基层组织在群众中有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直接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

党的基层组织是把党员凝聚起来,组成严密的组织的基础。列宁曾

经指出:“共产党的力量在于组织”,“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党不是简单的党员数字的总和,而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千百万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织在党的小组、支部里,形成从中央到基层的坚强整体。因此,离开了基层组织,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党的基层组织是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学校。从组织上

入了党,并不一定意味着思想上也已经入了党,它还有一个不断地学习、锻炼和改造的过程。因此,《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要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等。通过基层组织这个熔炉的培养、教育和熏陶,使党员的素质不断地得到提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这一方面体现了

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骨干作用,是社会生活中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基层组织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党内外事务的基本“阵地”。每个党员都要加入到基层组织中,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参加党的活动,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企业机制创新过程中,基层党组织也应当担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离不开党组织维护大局、把握方向;二是在企业管理上,离不开党组织强有力的支持和对企业内部关系的协

调;三是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的聘任、考核、教育、培养、监督等问题上,离不开党组织提供的组织保证;四是在理顺员工思路、化解各类矛盾、培养团队精神上,离不开党组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方面,离不开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对于政治方向、远大理想的宣传教育;六是在企业处于困难的时候,离不开党组织驾驭全局、稳定形势、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这些作用,是企业中其它组织难以替代的,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证。因此,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对于加强和改革基层党的建设,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党的先进性能否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党委的决策部署,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进班子,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功能。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保持班子的团结和统一,使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用党的队伍的先进性保证党的先进性。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通过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只有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保持了先进性,党才有先进性;如果他们失去了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新

方法、新途径,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党的队伍的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都在不同时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如果没有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就不可能有党的先进性。没有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不可能有今天我们党和国家的良好局面。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不少党员距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作风不正,弄虚作假;有的品质败坏,投机钻营;有的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特别是不时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与党的先进性要么“不适应”,要么“不符合”,严重的还背离了党的先进性,败坏了党的声誉,损害了党的执政基础。如果任其发展,势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此,我们不能不给予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党,是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收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廉洁从政制度和巡视制度,强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努力探索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牢记“两个务必”,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体系概论》,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0-2011年,《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

篇6: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最终版)

内容摘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主义的中国政治改革有自己的轨迹,政治思想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也必然有自己的道路。在21世纪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基础的不断冲击下,习近平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新地追随中国文化本源,实行民生政治。值此,为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民生思想服务于中国现代社会建设,探析和研究中国几千年民生思想的演变历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生 千年 演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民生”二字源于《尚书》“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问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家、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把“人民”摆在比君王更重要的位置。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也提出“非—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农民问题至关重要,并把民生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尚书·五子之歌》中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指出了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也对应了唐太宗的一句名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对君主和国家而言,只有善待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否则“失民心者失天下”。

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认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西汉初期,思想家贾谊在《大政》中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系统地阐述了治理国家应以民为本的思想。儒家思想家孟子也对民生思想作了很好的说明和实践。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提出:“民之为道者, 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因此,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并且提出了一个为民置产的方案,即“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 把民本与民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治国安邦方案。中国汉初,崇尚黄老学说实行“无为而治”,安抚民众,使民得以休养生息,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汉朝400多年的辉煌历史。

二、中国近代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近代中国的民生思想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清末时期和民国时期。

1、清末时期民生思想

清末洋务派运动大力施行经济军事建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服务了民生政治。洋务派中也不乏致力于民生问题的功臣,左宗棠就是一例。左宗棠的民生思想是从他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改革有关国计民生的制度上反映出来的。他亲眼目睹西北发展的落后,民生困苦,难以保证军需供应,这对于清政府安边治民、巩固边防十分不利,他感到解决民生问题迫在眉睫。于是,他在安民恤民、变革田赋、改铸制钱、开源节流等多方面实施他的民生思想,为清政府固边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安民、养民、利民举措无不体现着左宗棠的民生思想。然而,左宗棠的民生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凭空而想的,它是与儒家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被历代儒家思想家视为社会经济活动乃至国家政治运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维新运动时期,文人贤士们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梁启超说:“这是经唐虞三代以来一千多年文化的蓄积,根柢已很深厚,到这时候尽情发泄,加以传播思想的工具日益利便,国民交换智识的机会甚多,言论又极自由。合以上种种原因,所以思想界异常活泼,异常灿烂。无论哪一派的思想家,都以济世安民为职事,差不多一切议论,都归宿到政治。”而早期维新派虽倡导民权、主张改革, 但对西方民主制的认识还是表层的。西方政制是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根据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但在中国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理念还没有确立,也就促使他们对中国民主政治的论述不能贴近中国实际。严复说:“吾国晚近言政法者,往往见外国一二政利遂嚣然欲仿而行之,而不知其立法本原之大异。”。

2、民国时期民生思想

民生思想作为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起着重要作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诞生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夕,诞生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疯狂侵略和掠夺、国内阶级斗争空前激烈的中国辛亥革命前夕,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千百万劳苦民众强烈愿望的表现。

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最早见于1905年10月20日的《民报发刊词》:“余游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从这时起,孙中山先生边呼吁革命斗争边宣扬民生主义,并形成了较明确的体系。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 生命”。

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主要有以下特点:(1)变革生产方式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2)实行民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3)以国家资本主义实现民生;(4)重视民本的思想。

虽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也有一定的弊端,即偏向于唯心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孙中山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提出的民生思想是深刻而有积极、深远意义的伟大思想,并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中国现代民生思想

步入2l世纪,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都曾致力于民生问题,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发展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生思想的精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更加注重民生问题,他提出了多项促进民生发展的三农战略思想。

如:2012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2014年5月在新疆考察期间,总书记从实现党的宗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强调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再次阐述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深刻命题,也指明了实现新疆跨越发展的动力所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团结统一、实现人民幸福,才能有感召力和说服力,才能有更多资源和手段。

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根本上讲,发展与民生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发展决定民生,离开了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民生影响发展,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无论抓稳定还是抓发展,都会有力量、有后劲。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阐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凡是符合人民愿望的事就是党奋斗的目标”,只有始终同广大 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国家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四、结语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存问题早已解决,但民生问题却以新的形式凸显。当今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劳资关系失衡、失业剧增、群体性事件时时出现,这些现象无一不在表明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中外发展实践证明:“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所以,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与社会和谐程度是正相关的关系。

通过对千年中国民生思想演变的分析也能使我们更好的把握民生思想的精髓,同时代特色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当代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之路!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全集:第六册.北京出版社.1999.2.左文襄公全集:杨书霖编.文海出版社。1979. 3.中庸注、礼运注.中华书局, 1987 4.孙中山选集.中华书局,1981.

篇7: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

一、课程体系构建

1.选修课是必修课程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原则。由于课时的限制, 在必修课程中很多有关生活物理、科学物理、技术物理的内容不可能深入太多介绍, 最多一些浮光掠影。选修课的开展, 有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教材之外的物理。既然是补充, 就必须是在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可及范围。

2.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新颖性、时代性、现实性、地方性和可参与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地方选修课程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都认为是对高考没有什么帮助, 因此, 这类课程极易成为学生的“休闲课”, 甚至纪律都成了问题。选修课程的内容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让学生能够静心, 然后用心。内容要有更多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可参与性, 地方选修课还要具有地方性, 让他们认识到身边真真实实的物理。如有关嫦娥工程, 天宫一号, 神舟飞船等航空航天的成果介绍。巫山地处库区, 桥梁较多, 本地有很多水电站, 介绍水电站的建设和工作过程, 桥梁的修建,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的工作原理介绍等。自己对身边的事物的观察和发现, 可以去解决一些实在的问题, 提高其生活的品质及对自然规律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

我们通过民意调查了解学生最关心的各类物理问题, 并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最终确定以“物理与科学、技术、生活”为选修课程题目, 并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物理, 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生活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物理, 从科学与现实的结合上了解生活。不仅仅有助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更有助于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专题开展的先后大体与学生当时知识水平一致。部分专题及内容如下:

(1) 话说航天涉及知识:航天发展史、航天的现状和意义及对生活的影响。

(2) 摄影技术涉及知识:光学成像原理, 镜头选择。

(3) 迷信中的物理涉及知识:迷信认识中的一些声、光、雷电、热现象。

(4) 生活中的辐射涉及知识:手机、电器、建材、核泄漏。

(5) 物理知识与医疗技术涉及知识:生命健康。

(6) 身边的烦恼涉及知识:光污染, 声污染, 如何避免。

(7) 家庭用电常识涉及内容:用电安全, 防火, 防水等

(8) 人类进步的标志涉及内容:物理发展历史。

(9) 物理与新能源涉及内容:新能源。

(10) 物理与交通:涉及内容:交通工具, 道路桥梁。

(11) 厨房里的物理。涉及内容:致冷, 排风等各种厨房电器工作原理。

(12) 与住房相关的物理知识。涉及内容:建筑力学, 保温, 隔音, 隔热等。

(13) 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涉及内容:光的偏振, 波的干涉衍射等。

(14) 物理研究找到的绝妙方法。

(15) 我们的宇宙。

(16) 与物理紧密相关的专业介绍。

(17) 璀璨的明珠——物理诺贝尔奖回顾。

……

三、实施方案构建

(一) 教师、学生

人的因素是一切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是我们该项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没有全组老师的群策群力该课程是不能顺利的进行的。因此, 通过和全组老师一起学习新课程标准, 积极转变观念, 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主动迎接改革, 并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 收集整理资料, 精心备课, 再交由集体讨论后, 确定具体内容, 然后才进入课堂实施阶段。

学生是我们课程的参与者和实施对象。没有他们的积极响应, 则我们的改革便是失败。为了让学生对物理地方选修课程有一人全面充分的认识, 我们通过选修课推荐会, 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开设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整体上感观认识, 为选修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教学的中心。因此, 课程开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同时, 课程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应始终遵循平等、参与的原则, 力图打破通常课程中的重讲解、轻讨论;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 积极营造一组宽松的学习氛围, 引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教学媒体由帮助教师教学的手段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助探索的工具, 将媒体的选择、应用与控制的权利义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利用杂志、报纸、电脑网络等多各信息资源进行协作学习和探索。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去, 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 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则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建构的帮助者, 学生则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学习可以是观察、实验 (设计实验或实验探究) 、调查、参观、交流、讨论、制作模型、辩论、制作展版、撰写小论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为此, 我们设计的专题多是探究性课题, 明确列出了活动的具体形式。如在“照相技术里的秘密”专题中, 我们要求学生亲自摄影, 洗出照片, 并能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在“家庭用电常识”中, 我们让学生分析家庭中的用电知识和注意事项并学习简单的故障排除。实践表明, 这些教学形式积极有效, 学生乐于参与, 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收益。

四、评价体系构建

由于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参与性的特点,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就不能采用通常的测验打分形式, 而应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个学生走向成功。坚持评价目标多元化, 方式多样化, 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师的评价, 力求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

我们设计了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题。如物理与交通, 让学生分析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 优势与不足, 探讨工作原理, 设想发展方向。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学习活动中的重要资料, 如实验方案设计、活动记录、自我评价而形成“学习档案评价”, 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 参与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如参与表现、合作精神等作出“活动表现评价”;最后综合以上几方面, 作出知识、技能、情感的进步与发展情况作出“综合评价”, 给出等级。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

五、课程实践中的思考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外界支持。要保证该课程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下去。

首先, 学校要重视, 政策要宽松。只有学校重视, 才能多获得强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才有了课程开展的时间和空间;只有政策的宽松, 允许教师“出错”才能保护教师的参与的积极性, 激发其创造性。

其次, 教师学生要转变观念。仍有部分教师和学生, 认为选修课, 可有可无, 思想保守, 认为在“高考”这一大形式下, 搞这些“客串”是浪费时间, 不愿参与, 甚至予以放弃。再有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实施。

教材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不能将知识随意扩大, 如“电子技术”、“高能物理”“量子物理”等专题就不宜于在高一阶段开展。内容应当始终遵循“选修课程是必修课必要的有益补充”这一原则。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多讨论、多探索、多实践,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实施中的主人,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上一篇:从执行力开始落实管理工作下一篇:女白领职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