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新闻

2024-04-26

甲午战争新闻(精选6篇)

篇1:甲午战争新闻

以“北洋水师苦战黄海大东沟,致远舰邓管带昨日殉国”为题的新闻

1894年9月

据XX报记者刘培源报道:

昨日,在黄海大东沟,我大清北洋水军与日舰发生了一 场激烈的海战,我致远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昨日,我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突然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日舰直逼我大清旗舰,致远舰为保护旗舰,邓管带命令致远舰冲锋在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管带沉着应战,给敌人以重创。但寡不敌从,致远舰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管带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日吉野舰撞去,望与其同归于尽,以为大清尽忠,但在前进途中,被鱼雷击沉,邓管带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殉国。

今日,全国闻之,皆悲伤,为勇士邓世昌哀悼,我大清皇帝亦亲自题词:“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望大清诸公以邓世昌为楷模,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正义社9月18日电昨日,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的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邓管带壮烈殉国。

昨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援军任务,准备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黄海海面上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双方展开激战。中国有10艘军舰,日本有12艘军舰,总的看来双方旗鼓相当。战斗刚一打响,主帅丁汝昌就身负重伤,帅旗也被炮火击落,桅杆倒塌,舰队失去了统一指挥,旗舰上的炮弹也马上用完。在这十分不利的危急时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也!”所养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街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以身殉国,这种气节是多么的高尚,我们一定要向邓世昌学习,誓死保卫祖国,将倭寇赶出国门。

据北洋水师特邀记者滕汉达报道:

1894年9月17日中午,正当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突然袭击,在激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发现日舰吉野等四艘进逼并炮击旗舰定远,毅然下令将舰驶出定远舰之前,指挥舰冲锋向前,迎战来敌。此时,日舰已包围了致远舰。在战斗中,邓世昌沉着应战,但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消耗殆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他下令开足马力,猛冲向敌舰吉野,拟同归于尽。日舰见势不妙,就只得慌忙逃跑,但狡猾的鬼子们企图来个鱼死网破,逃跑途中还放炮,致远舰在追赶途中,不幸被鱼雷击中,邓世昌等250余名官兵,壮烈坠入水中。尽管当时邓世昌有机会获救,但他决心与战舰共存亡,最终,英勇沉入碧波……

在此次黄海大战中,中日参战舰数相等,力量对比互有短长。双方激战5小时,结果日舰旗舰被重炮击中吉野等4艘战舰受重伤,弹药库爆炸;北洋水师有5艘战舰沉没黄海。日本舰队首先退场,北洋水师稍加追击,随即返航。

篇2:甲午战争新闻

菲律宾驻美国大使库西亚12日在马尼拉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有迹象显示,北京很可能打算在黄岩岛大兴土木,令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然而据报道,菲律宾近日派遣数架运输机向中业岛运送了大量物资,准备重启中业岛机场升级改造工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2日说,这充分暴露出菲方言行不一的虚伪性,也充分证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仲裁案就是一个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挑衅。

据美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菲律宾驻美国大使库西亚当天说,美国一名海军军官报告称,黄岩岛附近海域数周前出现疑似中国探测船,这加剧了一种怀疑——北京正瞄准这个庞大岛礁,准备把它作为实施工程的下一个目标。他说,菲军方检查了该海域,但什么也没有发现,可能是由于中国船只已经离开。如果属实的话,菲律宾没有能力阻止中方的行动,希望美国和其他国家介入劝说。

谈到4年前发生的黄岩岛对峙事件,库西亚还披露了一段“内情”。英国《每日邮报》12日报道称,库西亚说,在菲中紧张对峙期间,美国国务院出面斡旋,菲中达成同时撤船的“口头协定”,但在菲撤走船只后,中国船没有离开那里。他说,中国不承认有这样的协定。

然而,在指责中国可能在黄岩岛大兴土木之时,有媒体爆出,菲律宾近日派遣数架运输机向中业岛运送了大量物资,准备重启中业岛机场升级改造工程。 12日,陆慷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通过武力非法侵占包括中业岛在内的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且不断在上面大兴土木和部署武备。现在,菲律宾一方面口口声声称其单方面提起的强制仲裁不是为了解决所谓领土主权问题,并装模作样地宣称暂停在中业岛的建设,另一方面却不断在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沙群岛中业岛上公然升级改造机场等设施,企图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对中国领土的非法侵占,并企图通过仲裁庭的一纸裁决将其非法侵占“合法化”。

陆慷说,中方敦促菲方停止一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权益的行为,早日回到通过双边谈判妥善解决有关争议的正确轨道上来。

新闻二则:俄外长:萨德若入韩威胁中俄 两国将采取行动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博弈的核心区域,其间任何地域、任何性质的风吹草动都会吸引整个世界的全面关注。亚太已经成为大国战略争夺与利益角逐最为激烈的地区。4月12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中俄关系、美在韩部署萨德、南海局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俄中协作是国际事务中的稳定因素,美国在东北亚部署反导系统将威胁俄中利益。至于南海问题,拉夫罗夫阐述了俄方立场,他指出企图将南海争端国际化是徒劳,争端的所有相关国家都应遵循不使用武力的原则,继续寻找相互都能接受的政治外交解决途径。

“美国在东北亚部署反导系统将威胁俄中”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莫斯科与北京对美国利用朝鲜半岛局势在地区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感到忧虑,这会对俄中两国的安全造成实际的威胁。他认为,这些武器的先进程度与朝鲜半岛出现的实际威胁并不相称。”

“美国在韩国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不是孤立的,而是美国的全球反导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与中国都认为,继续实施该计划将为俄中两国的安全产生真正的威胁,并会因在该地区部署反导系统而破坏战略稳定,如同欧洲一样。”拉夫罗夫说。

他还透露,俄罗斯与中国的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专家级别的会晤,并就东北亚局势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将采取行动保障自己在这些威胁面前的安全,这些威胁依然存在,并在某种程度得到了扩大。

“俄中协作是国际事务中的稳定因素”

“俄中协作是国际事务中的稳定因素。”拉夫罗夫在谈到中俄关系时表示,“我们在国际事务上的协作,作为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作以及捍卫联合国在任何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中心作用、处理各种冲突与危机中尊重国际法方面的联合战线,是平衡并稳定国际局势的主要因素之一。”

他表示:“这样的合作尤其是在很多事情朝反的方向发展,在主权国家内部事务被干涉,在企图从外部用某种严重破坏国际系统稳定的方式强加于人,并造成混乱,形成政局真空,而中东与北非的极端主义者、恐怖主义者则试图迅速将其填满的时候非常重要。”

拉夫罗夫还说:“我再次强调,在这种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局势复杂混乱的背景下,有利于尊重国际法与将两国务实措施付诸实践的俄中战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稳定因素。”

“企图将南海争端国际化是徒劳”

1月,菲律宾单方面在国际海洋法法庭就中国对南海一系列区域的诉求提出申诉。中国曾多次表示,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中国的领土主权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

俄外长表示:“俄罗斯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争端的所有相关国家都应遵循不使用武力的原则,继续寻找相互都能接受的政治外交解决途径。”拉夫罗夫认为:“必须终止任何干涉各直接相关方谈判的行为,以及将这些问题国际化的企图。”

俄外长提醒说:“我们积极支持中国与东盟国家选择这一途径的意愿,首先是在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础上。此外,东盟与中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此后,中国与东盟又在达成《宣言》实施准则。”他补充道:“目前据我所知,通过中国与东盟之间谈判协商南海行为准则,其中将规定各方的法律义务。”

篇3:甲午战争新闻

废墟上盛开的花朵

1. 以战争为题材。

不管是解放军横渡长江, 还是解放南阳;不管是芦花荡抗日, 还是玛丽·育乞西点燃的蜡烛;不管是给巴特勒的信, 还是孩子深情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字里行间的连绵战火依稀可见, 这里有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博弈, 作者对战争的理性认识, 令读者心明眼亮、如释重负。

2.选材独特。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行动乃是淮海战役的前奏, 是光荣战争史上的重要一笔, 毛泽东将此事写成新闻发表, 将“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 对于瓦解敌军斗志, 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南阳, 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 我军解放南阳, 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 标志蒋军开始节节败退, 我军节节胜利。”解放南阳一事写成新闻刊出, 让解放军看到了解放中国的曙光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芦花荡》:冀中平原的抗日活动, 触动了孙犁的敏感神经, 芦花荡里的老头子成了抗日军民的杰出代表, 芦花荡也就成了所有抗日战场的缩影。该作品是抗日的兴奋剂, 精神的原动力, 汇聚力量的载体。

《蜡烛》:战场上很少能见到蜡烛, 若见到的是喜烛, 就更为罕见。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战场, 玛丽·育乞西老人为死亡的苏联救援士兵契柯拉耶夫点燃的蜡烛, 意义就更加非同寻常。“烛光, 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烛光, 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巴特勒上尉不仅恬不知耻, 还想让雨果对其大肆赞扬。在大是大非面前, 一个有良知的世界知名作家, 必定义愤填膺, 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写给巴特勒的书信, 高扬了正义的伟大旗帜, 为殖民地人民主持了公道, 这种大仁大义的精神注定会跨越国界。

《亲爱的爸爸妈妈》:纳粹德国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的屠童灭种事件, 惨绝人寰, 令人毛骨悚然。对于呼唤和平的聂华苓来说, 这不失为典型的反面教材, 通过深度挖掘, 给读者带来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百花齐放, 各表一枝

1.体裁有别, 风格各异。

《新闻两则》:属新闻体裁, 具有真实、及时、准确、简练等特点。两则新闻都是在人民解放军占据有利形势的情况下写的, 作者内心充满喜悦和自信, 因此该作品具备气势恢宏的风格。

《芦花荡》:属小说体裁, 具备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景物宁静优美, 充满诗情画意。老头子和蔼可亲、尽职尽责、能力过人, 在抗日生活中有着传奇的英雄色彩。小说情景交融, 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

《蜡烛》:属通讯体裁, 具有真实、及时、典型等特点。激烈的战争异常残酷, 恐惧的阴云四处弥漫, 唯有玛丽·育乞西老人为苏联死亡士兵契柯拉耶夫点燃珍藏45年的一对喜烛, 给读者带来莫大的精神振奋。整体而言, 这篇战地通讯具有沉郁高昂的风格。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属书信体裁, 具有真实、抒情等特点。巴特勒的非分之想, 强烈激怒了雨果心中的正义。于是, 作者将计就计, 正话反说, 对巴特勒的罪恶行为批判得体无完肤。因此, 该书信呈现出辛辣讽刺的风格。

《亲爱的爸爸妈妈》:属散文体裁, 符合形散神聚的创作要求。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 内容由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四部分组成。每部分独立呈现一个场景, 篇幅短而容量大, 语言的运用可谓惜墨如金。由此, 文章具有凝练深蕴的风格。

2. 主题有别, 技巧各异。

《新闻两则》:作者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阳进行新闻报道, 一方面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运筹帷幄的指挥才能, 另一方面也赞扬了全党军民团体统一、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里依时叙事的写作技巧值得体味, 文中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 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场面虽大, 却大而不乱;内容虽多, 却多而不杂。

《芦花荡》:这篇小说通过老头子在芦花荡转移人员和英勇抗日的传奇故事, 向人们传达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预示了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历史必然。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老头子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没名没姓, 却是白洋淀军民出入的平安天使;他手无寸铁, 却治得鬼子束手无策;他是一位干瘦的老人, 却有超凡的胆识与智慧, 在鬼子的枪口下进出如入无人之境;他孤身一人却可以玩弄十几个鬼子于股掌之间……”能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与写作的反衬艺术紧密相关, 敌人的严密封锁, 二菱的怀疑, 自身的年迈, 对老头子英雄形象的塑造无疑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

《蜡烛》:这篇通讯叙述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点燃在一位苏联青年烈士坟头的感人故事, 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战斗友谊, 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文章感人肺腑, 成功的细节描写应该是首因。特别是对黑色围巾和蜡烛的五次描写, 将哀痛气氛和悼念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用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写给巴特勒的信, 义正词严, 为受害者伸张正义, 表达了作者跨越国界的高尚人格。辛辣的语言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反语修辞的大量运用, 加上严厉的言语口吻, 把英法联军驳斥得无地自容。

篇4: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学

战争是可以直播的吗?一场直播的战争是一种什么样的战争?直播战争的媒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媒体?通过直播来感受战争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一切颇堪玩味。

一场直播的战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了。传媒战作为一种新型的战争样式登上历史舞台让我们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媒体变成了一种新式的“战力倍增器”,利用它可以达到足以战胜敌手的心理制高点。所以我们看到战争的双方,都在制造各式各样的战争谎言,而战争就在这种谎言中变得暧昧不清。这时,记者和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战争的参与者,而不再仅仅是观察者和记录者了。这是幸还是不幸?

直播战争的媒体会变成什么样子?它会在战争中遭受怎样的扭曲?一直都说,真实本是新闻的生命,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经过选择的,这种选择本身已经意味深长。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媒体为了表现它的“爱国主义”而不惜损害它本有的自由,而同时阿语媒体则拼命用“另一种声音说话”。何况,所有的直播都只是一点片段、一个局部和一些细节,看不到战争的“面”和整体,而很多相互冲突、相互消解的消息,让我们越来越不知道战争的真相。不是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吗?当这一切结束之后,我们回望这一段历史时,会不会说,是媒体把这场战争的真相给毁了!而观看一场“直播”的战争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我们看到的还是残酷的战争吗?或者我们是在欣赏一部惊心动魄的好莱坞战争大片?

篇5:甲午战争

发生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的甲午战争被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新兴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经过长期有计划的准备,利用英俄对抗的机遇.设置圈套制造借口,对中国和朝鲜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自丰岛海战至占领田庄台,仅八个月,日军就占领了朝鲜全境和中国辽东、山东两半岛,全歼北洋舰队,控制了制海权。至台南失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第一次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数千年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以此为起点,日本的侵华活动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1900年,日军充当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主力军;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又重新占领了辽东半岛;1914年日军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出兵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27年和1928年,日军又两次出兵山东,制造“济南惨案”,阻挠中国北伐。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更变本加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先后进攻上海市、热河省、长城沿线和冀东地区以及察哈尔和绥远两省。中国步步败退国无宁日。卢沟桥事变又爆发了第二次中日战争,这决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而是日本一贯推行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是甲午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总知,日本的资本主义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甲午战争使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从此,日本侵略中国,中国被日本侵略的格局,在1945年日本战败之前一直没有改变。中日甲午战争暴露了日本的无信和野蛮,残忍和凶暴,贪婪和兽性。因此,要完整认识中日关系史,就应该寻根溯源,从甲午战争入手。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破坏,对中国历史命运产生的严重影响,其后果决不可低估,切不可因为岁月的流失而谈忘了这悲惨的过去。

然而,日本的靖国神社至今仍供奉着在甲午战争中的“光荣战死者”13619名,以及侵台作战阵亡者1130名,合计14749名。他们中包括入侵东北战死的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入侵威海战死的第十一旅团长大寺安纯少将,入侵辽宁战死的“总督府”参谋长福原丰功少将和入侵台湾死去的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等侵略头子。他们和日本在二战中的甲级战犯一样,长期受到日本国民的参拜,6次受到日本首相小泉的参拜,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军国主义阴魂在日本始终不散。

纪念甲午战争的征文

我们回忆过去不求改变历史,只愿历史不再重演。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国人对于120年前的这场耻辱失败一直有着各种争论。昨日甲午惨败为何不可避免,今天又是甲午,为何危险仍然存在?

甲午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的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日本。再往大处看,它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

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的历史深刻性在于两点:

一、战争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至今仍在追问之中;

二、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战争的伤口并未愈合,仍然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对这场战争疑问的解答,构成了我们民族进步的阶梯。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午战争已成为一种标志,一个符号。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觉醒。日本秉承中国文化上千年,其国家形态与它的母国是一样的: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人民只有宗族意识,没有国家意识。那时候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和日本来,都一致承认中日两国人民的忍耐与坚忍无与伦比,但另一个印象就是麻木不仁,对压迫逆来顺受,毫无主动性和创造性。

日本有本侮辱中国人的书叫《支那论》,说中国人“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其实以此来形容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人,也不差分毫。但西风东渐之际,日本人断然斩断了上千年的文化脐带,脱亚效欧,加入了西方的发展行列。人民变成了国民。

百姓是不是国民,有两条重要标准,一是有没有权力,二是有没有财富。明治维新同时,日本还搞了“自由民权”运动,其核心是“纳税人的参政权”。大久保利通说:“国家强大源于民众的富足。”日本走了和清朝洋务运动相反的路,鼓励民间资本。

腐朽的制度不仅阻碍民族发展,为敌国入侵提供可能性,并在关键时刻出卖民族利益。甲午战败后赔了那么多钱,可战前买军舰,竟一分也掏不出来。有了国民,就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很多日本学者在总结甲午战争经验时都认为,国民意识是战争胜利的最大法宝。

国民国家是近代日本的基本国家模式。反观大清帝国,当日本在不顾一切地调动和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的时候,清朝则不顾一切地将民间思想火花扑灭于萌芽之中。战争从来就不是老百姓的事,甚至不是军人的事。威海卫陷落后,南洋舰队曾派人向日本海军请求,归还被俘去的南洋舰队的两艘舰只,因为这两艘舰是北上参加北洋水师会操的,而非参战,理应归还。此事成了海战史上的笑柄。

这样一批官僚,这样一支军队,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战胜外敌侵略吗?清朝统治集团在甲午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都可从其买办立场找到答案。甲午战后短短17年,清王朝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政权,没有理由长期存在下去。

战争的海纪念中日甲午战争演讲稿

1895年2月10日凌晨,黄海海面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深处威海保卫战中的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遭日本海军鱼雷艇袭击、围攻,为避免军舰落入敌手,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命令用水雷将搁浅的“定远”炸毁。当晚,遵循自己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刘步蟾自杀身亡,不久,中国战败,丁汝昌以身殉国。一时间,名将凋零、龙旗飘落,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遭受到又一次历史的重创„„

历史的车轮向前转动120圈,当我置身定远舰景区——这个按照“定远舰”等比例复制的钢铁围城之中,内心的思绪依然如120年之前的黄海一样,久久无法平息。

随着解说员逐处逐字的介绍,目光穿梭在一层又一层展厅、文物、图片、文字之间,愈前行愈发现军舰内光线的昏暗与空气中难以抑制的压抑气氛。威海,这个联合国评定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恰如奥斯维辛,因与众不同的历史印记,而注定以另一种方式被铭记。驱车来到威海港公园,远远的白鸥翔集的天幕下,是鸣笛的客轮与苍渺的大海,视线向近处收回,一座白色的纪念碑魏然耸立,不高,但却处处透露出肃穆的神气,这是收回英租威海卫纪念碑。一场大战,一块石碑,构成了威海历史最深刻的记忆。

思绪回到定远舰,随着人流来到忠烈祠,“千古流芳”的匾额之下,赫然镌刻着英雄邓世昌那最后的旌表——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耳边,小贩不停地劝说着我该买一个模型纪念品,然而回荡的却是“苟丧舰,必自裁”悲壮誓言。是的,“有公足壮海军威”,诸公为国为民,已然洒血海疆,诸公捐躯国难,故有今日盛世欢歌。然而,在定远舰,在遥遥相望的刘公岛,在碧海蓝天——这片曾沃满先烈血泪的土地上,“有公”真的“足壮海军威”吗?

我不敢断言,我只知道,甲午年那场海战,大清败得一塌糊涂。

大清的完败,不是败在一人一舰的存亡,不是败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败在一个条约、一个李鸿章、一个西太后;大清的完败,败在天朝上国的大梦,败在奇技淫巧的不屑,败在四万万人无能为力!

很多史家,喜欢比较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后变化,因为这场战争,中国败于日本,败于列强,而日本胜了大清,得了“列强”的美名。中国之败,原因太多,研究者也太多了。史家们已将这失败的各种原因总结到了很好、很高妙的境地。诸如,武备弛怠、经费短缺、制度落后、人事不当、战略失误等等等等。然而,研究者们,研究的目的究竟何在呢?

与定远舰遥遥相对的,是刘公岛,这个令北洋海军神殇之地。刘公岛一战,甲午一役,中国一败,除了为历史研究者与爱好者提供素材、为愤青者流提供谈资之外,究竟给我们、或者说我们自己找到了,多少遗产呢?

去年十月,我曾踏上刘公岛,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当时,写过一篇名为《盛世哀歌》的文章,其时很多同学问我,题目是否有误,言“盛世”是“欢歌”,如何会是哀歌。我想,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盛世之前,若为盛世,则不能称之盛世,必是乱世,由乱而治,才有盛世可言;盛世之后,未必盛世,居安不思危,盛世之后仍是乱世,盛世欢歌,瞬间就成了挽歌。由刘公岛而至定远舰,大清而至今日,道理何尝不是如此呢?

五千年的大国思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大国遗产,期间虽也有外人争过家产,起过萧蔷,然而终究是家大业大的。只是,这遗产,是否真的被我们好好继承了呢?中国,如果仅仅以一个历史悠久或经济发展的大国出现,那么虽期望于被人所尊重,然而最终被尊重的也不过是祖先或者金钱,或者说是“富二代”或者“暴发户”,到底难以有真正的好朋友。

中国,有了经济的一定发展,有了国力的一些恢复,我们真的就是盛世中国了吗?真的可以放声高歌了吗?真的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吗?不,绝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沿韩国、日本、台湾、菲律宾直到印度洋画一条线,你就会发现,防卫着美国的所谓太平洋岛弧链究竟防着谁;当大使馆无端被炸、飞机在自己的领空被攻击、渔政船在中国的领海被撞击,你会明白,所谓的大国尊严究竟有多少;当我们一面过着情人节、愚人节一面对“韩国的端午祭”嗤之以鼻时,我想不到,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到底在哪里;当所谓的国产大片们重复着“复仇+爱情+神幻”的恶俗模式而日剧、韩剧、美剧却真正把持着时尚潮流方向时,我们的民族精神,你在哪里?当中国遭受着雪灾、地震的巨大创痛举办奥运会时,宵小们却自导自演着“台独”、“藏独”、“疆独”的闹剧时,我们的中国,真的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吗?

不是的,中国不太平;而且也有许多人、许多势力不希望中国太平,太平的中国,对他们没有多少好处。有人说中国的“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可是作为社会新兴力量的“80后”、作为当代校园主体的“90后”,传承“五四”精神的当代青年,能对盛世光华下的危难中国漠不关心吗?先贤们告诫了我们太多太多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听到这些话语,我们还能无动于衷,高唱盛世欢歌吗?

我想,显然不能了。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渴望和平,那就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我不是偏激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然而我明白,如果祖国的明天属于我们,那么,我当不仅仅有权享受她的荣耀,更当为了保卫她而不惜生命!如果在盛世的欢歌里放松了警惕,总有一天,这欢歌将成为一首哀歌,甚而挽歌。

也许当今世界无大战,可是无论经济、文化、政治、信息„„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早已经演进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至今日,当代大学生,是否该到了觉醒的时候呢?吾国即吾家,无国即无家。想想南京雨花台,三十万曾经鲜活的生命;想想驻日大使馆,右翼狂人的叫嚣;想想年复一年的所谓《中国军力报告》、《中国人权报告》;想想G20峰会上,强迫人民币升值的“世界警察们”„„我们,还能无所事事,谈笑风生吗?

伸出我们的手,中国未来的命运,正被我们掌握,作何选择?选择掌握在我们手中。可是,历史的兴衰荣辱,却将被岁月书写铭刻,永远流传。而我们,将是历史的主角,正面的,抑或,反面的。

离开定远舰,秋风渐起,残阳斜照。回头望去,刘公岛在苍茫的暮色中渐渐远去。中国海军的祭奠之地啊,甲午英魂长眠的所在,请你,保佑我多舛的母亲,愿华夏生民富庶,中华金瓯永固!

纪念中日甲午战争演讲稿

能战方能止戈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1894~2014,就是两个甲子之年!

发生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伤痕。然而,岁月的皱纹常常默默无情地淹没历史的刀痕。

“甲午战争”,对今天不少国人来说,也许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历史是不能遗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逻辑给未来以深邃的启迪。透过黄海海面弥漫的历史硝烟,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人,能从这场攸关民族命脉的战争中,生发几多感慨,获得几多启悟、几多忧思、几多警示„„

民族痛与中国梦——

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命运的影响有多大

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

民之痛,国之殇。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的一场战争。

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可谓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临界点。正如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指出的:“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进程,中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遭此奇耻大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进一步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回首甲午,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历史走向,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亚洲政治格局和世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仍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

170多年灾难深重的近代遭遇,为我们提供了沉重的历史警示。习主席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几代中国人百年夙愿和共同心声,展现出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要看到,两个甲子之后的世界复杂多变,我国周边仍不安宁,东海、南海依旧风云诡谲、波叠浪涌,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窃取的钓鱼岛成为中日之间屡起争端的外交问题。今天怎样防止甲午战争的悲剧重演?中国梦、强军梦的愿景能不能实现?面对这一沉甸甸的考问,我们理应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与民族的答卷!

忧患与担当——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1886年12月,英国埃尔斯威克造船厂为北洋水师打造的新型巡洋舰“靖远号”下水,按惯例新舰下水需演奏国歌,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国歌,英国人信手拈来了一首古老的民谣——“妈妈好糊涂”,不幸竟一语成谶!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大清帝国正处于史称“同光中兴”的“太平盛世”。“洋务运动”造成的繁荣表象,使清廷当局沉浸在感觉良好的“糊涂”状态。

其实,“盛世”、“中兴”的背后,潜伏着种种杀机。战争的胜败,实际上是在战前决定的。

19世纪中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并毫不掩饰要发动一场“征讨清国”“扬威海外”的侵华战争。一场注定要爆发的大战已经危在旦夕,而沉醉在“海宇升平”荣光中的清廷大员却熟视无睹,“不以倭人为意”。《盛世危言》、《上大清皇帝书》之类的呐喊,远不如洋务佣金、卖官鬻爵、万寿庆典那样实惠诱人。直至日军攻陷大连、旅顺,北京城仍鼓乐连天,弦歌悠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国的千年古训,与古罗马谚语“要想得到和平,那就准备战争吧”说的是同一道理。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从“文景之治”到“七国之乱”,从“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直至这次从“同光中兴”到大清衰亡,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一再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太平盛世,并非意味着永享太平;战争的潜力,不等于战争的能力;和平的愿望,更不等于和平的现实。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往往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戈。承平日久,一个民族最难维系的是忧患意识,一支军队最难做到的是居安思危。败战、亡国,常常并非因为对手有多强大,而是由于自己思想上的麻痹、懈怠,自己打败了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挑战和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陶醉,因为这种麻木可以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堕入危险的境地而不自知。唯有发扬居安思危、忧患在先的精神,时刻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方能“弭战患于未萌”“保和平之长久”。

政治上的昏庸,必然导致军事上糊里糊涂吃败仗;思想上的忧患,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担当。没有责任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没有使命感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尽管今天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但铸剑为犁的时代远没有到来。我们热爱和平,向往和平,但准备战争、进行战争、赢得战争,始终是军队的根本职能。历史没有后悔药,胜利没有替代品。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需要强化使命和担当意识。“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当代中国军人必须彻底摒弃和平麻痹思想,在心里刻上“定远”的铁锚,以民族和国家大业为重,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千万不可用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

只有我们拥有了任何人都不敢觊觎的意志和力量,战争才会真正远离我们。

器物与观念——思想观念落后也要挨打

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但就甲午战争而言,仅作此分析还嫌不够。从经济上看,中国的GDP是日本的9倍;从军力比较,中国舰队总体上略占优势,“定远”“镇远”堪称当时世界领先、远东一流的铁甲利器。应当说,思想观念的落后、军事理念的陈旧,才是导致“天朝上国”一败涂地的一个“致命伤”。美国军事历史学家马克斯·布特考察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海战,发现中俄两国的新型战舰都比日本多,但都将其与旧式战舰混编在了一起,使得新型战舰根本无法发挥威力,结果都败于貌似相对弱小的日本海军。英国海战史学家评价:“大东沟海战的结果是对海战理论无知的产物„„”

清军虽然装备了现代化海军装备,但未能形成足以与列强抗衡的新质战斗力,充其量不过是拿着一些洋武器的旧式军队。

甲午海战,从反面演绎了“器”与“道”的古老哲学命题。武器本身并不是战斗力,任何武器的效用都要通过人去实现。今天,军队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战斗力生成模式深刻嬗变,新型作战力量不断涌现,这对人的思想观念更新、军事理念和战略战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技术浪潮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头脑”。

作风与战斗力——锻造永不卷刃的“精神刀锋”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战争既是武器和战术的对抗,也是作风和精神的较量。

曾有文章考证,一度相传的清军舰炮晾晒衣物,并无事实根据。但多种资料表明,北洋水师在一片承平的中后期,受没落王朝腐朽颓废之风浸淫,确实军风败坏,弊端丛生。士兵“腰间皆斜插烟枪一支”,“平居烟酒淫赌,沉溺往返”,甚至管带也侧身其间,大敌当前而“逐声妓未归”。演习训练则虚应故事,欺上瞒下。“平日操练炮靶、雷靶,唯船动而靶不动”;每次演习,总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演放整齐,空给观者以威力强大的假象”。

弄虚作假可以欺骗自己,欺骗许多人,却无法欺骗敌人。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日舰火炮命中率高出北洋舰队9倍以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实有土沙、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

尽管北洋海军中邓世昌、林永生等官兵浴血奋战,实践了“与军舰共存亡”的诺言,但总体上这支新式军队,与文恬武嬉的八旗绿营腐败军风相差无几,无法经受实战的检验。

“作风就是战斗力”,徐向前元帅的这句名言,其实是古往今来的一条铁律。战争实践反复证明,优良作风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在斧钺捉对、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对军队来说,优良作风就是锐不可当的气势,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气概。一支精神萎靡、作风涣散的军队是不可能有战斗力、不可能打胜仗的。

战争最终检验、证明一支军队。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8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作风优良是重要法宝和根本保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远不能丢。强军必须强作风,兴军必须兴作风。人民军队在强军兴军征程中,把作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来对待,作为“胜利之源”来维护,锻造克敌制胜的“精神刀锋”,弘扬革命战争时期那种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这是历史的昭示,更是时代的呼唤!

变革与现代化——在突破体制机制痼疾和利益固化藩篱中前行

甲午战争提供了一块再好不过的切片,让我们探寻历史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玄机。

龙跃在渊,革故鼎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现代化运动,也可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和军事变革。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为了“自强”,先后创建江南制造局,设立兵工厂,建立军事学堂,编设防军和练军,发展新式海军,编练新式陆军,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洋务运动”为何以失败而告终?当年李鸿章有一段为人们所熟知的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思想主导下,“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不少西方的近代武器装备,但由于固守腐朽没落的“朝制”,试图通过小修小补解决问题,使得社会和军队组织体制机制的改进甚微,即使是新建的海军,官制也完全按旧军制,而且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严重的派系,甚至海军建设本身最后也成了利益分赃。晚清社会内部的不同利益集团,皆以自己固有的狭隘利益为出发点,而忘记了变革图强之大义,实际上都成了埋葬北洋舰队乃至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甲午战败之后激起的一场新的“戊戌变法”运动,也在旧政治利益享有者的极力反对、抵制、绞杀下,前后仅百余日便告破产。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雇员——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它醒了,但过了一阵,却看它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

正如百川东去,历史总是在变革中迸发前行的力量。而变革与现代化如影随形,相互激荡。

绵延35年的“洋务运动”,已经化为历史的烟云。国运沧桑,甲子轮回。今天,历经35载的改革开放,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节点上。

回眸历史可以发现,任何改革创新,都不可避免地冲击既定规则,触及既得利益。而体制机制的障碍,既得利益格局的制约,往往会成为变革中难以解开的死结。在近代社会、军事变革中,中国错失了一次次良机,酿成了一次次历史悲剧。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独行,才弥足珍贵”。今天的改革,无论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还是体制机制的转型,都是硬骨头,都要涉险滩。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人们利益越来越多样化,任何一项改革都很难满足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打破,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不克服,全面深化改革就“深”不下、“化”不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如逆水行舟,再硬的骨头也得啃,再深的险滩也得蹚。只有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超常的胆识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才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写下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新篇章。

逝者已往矣,来者犹可追!

甲午的殇思

---纪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

岁月夹杂着历史的血腥,一路飘摇不定,恍然间时间竟跨度了一百二十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道惨痛的伤痕,可岁月的皱纹就这样无情的淹没了历史的刀痕。透过黄海海面弥漫的历史硝烟,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中国人,从这场攸关民族命脉的战争中,领悟几多感慨?

民族之痛

谁也不曾想到,正当颐和园鼓乐齐鸣之时,日本的魔爪悄悄伸向了混沌的中国。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战争的结束置换了中国和日本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款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让一个庞大的帝国走在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这让中国人看到,洋务运动也不过是表面浮华,仅仅是延缓了大清帝国的寿命,奈何也救不了古老的中国。此时的中国就像是暴风雨中的破船,在历史的狂浪中飘摇不定。

忧患与担当

1886年12月,英国埃尔斯威克造船厂为北洋水师新型巡洋舰“致远号”下水,按照惯例新舰下水需演奏国歌,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国歌。英国人信手拈来了一首古老的民谣—妈妈好糊涂,不料却一语成谶。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只忧”,从古至今的历史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更何况那时的中国天下从未安定。政治上的昏庸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溃败,思想上的忧患是源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没有责任感何谈未来,这也是为何大难关头方柏谦却扔出一面白旗,调转了船头。

然而爱国将领邓世昌驾驭着“致远号”奋勇抗争,他说:“大敌当前,你不打他,他就打你,逃跑时没有出路的。宁可战而死,不愿逃而生。”当弹药用尽的那一刻,所有的壮士脸上写满了悲壮,他们决定用“致远”撞沉“吉野”。甲板上的壮士面向祖国的方向跪着,向自己无限热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为了国家尊严,他们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舰上二百多名船员,没有一个人显示出恐惧的神色。他们用自己英勇的行为,谱写了中华民族誓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壮歌。

在汹涌的波涛中化为了祖国的忠魂,这首诗写得好“重如泰山轻鸿羽,流芳遗臭俱千古。将军视死甘如饴,懔懔大节青史垂。”

器物与观念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深深记住了这句话。于是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就此展开,学习西方各种先进的技术,全国上下从里到外无一不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然而甲午战争就检验了中国的学习成果,很显然结果是不合格的。于是有人思考,我们明明这么努力,为何终究还是败了?

实际上,从客观角度上看,再此次战争中,中国不论是从经济力量,还是军事战斗力上都远远超过了日本,看似清楚的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殊不知,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大清帝国落败的“要害部位”。一个对海洋陌生的国家,有了世界上先进的战舰,却没有海洋意识和海战的理论,依然固守“弓马平天下”的传统观念,这如何取胜?归根到底还是清政府的昏庸,看不到问题所在,注定迎来败。

在技术革新的大时代中,器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更新、更勇敢的头脑。

过去与未来

百川东去,春去秋来,历史在不断的前行。中华民族一路坎坷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一百二十周年。或许我们对那段历史无从追溯最真实的面貌,却在屈辱中一路摸爬滚打,重新站在了世界的高峰。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自那一百二十年前的战役,中国人终于有了觉悟,面朝着黄海的波涛,找回了遗忘的气魄。中国在狂风大浪中,终究还是找到了明天的方向。

没有谁能击倒我们,除非我们自己;没有谁能拯救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未来还在继续,带着对过去的忏悔与反思,中国,永不会停歇。

甲午战争反思

不论何时,战争都与政治拖离不了联系。

从战争背景来看,在战争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益强盛,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当时的中国虽在19世纪七十年代虽有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向西方看齐,并于1888年建立了北洋水师。但清政府并未变革国家制度,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与日本的集权政治相差悬殊。

与此同时,国际上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添砖加瓦。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踏板;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是有着四亿人口的亚洲大国,日本只有三千万人口。双方海军大体相等,但中国的舰龄向对老化;陆军中国强于敌,中国全体兵力共约63万人,前线作战兵力共约20万人左右,还可陆续集结;日本共动员陆军24万人,除第四和第七师团尚未参战外,基本上是倾巢而出,国内几乎成了空城。与此同时,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场在中国本土,后勤保障较方便,有许多有利条件。所以在开战之初,多数国家判断中国将获胜。日本大本营也考虑过如果一旦战败,便退守保卫本土的“丙种作战”方案。以上情况本应是中国可以抵御日本侵略的有利条件,但日本的投机和冒险却获得了成功。

政治上的腐败,必然会阻碍军事上的发展。中国的军事制度,一直没有实行根本性的改革,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防军。北洋水师虽具有相当规模和战斗力,因为慈褚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三海和颐和园,结果使日本海军后来居上,也丧失了优势。

在此之后清政府屡战屡败,从妄自尊大走向另一个极端,逐渐丧失了民族自尊心。

清王朝在战前丧失了改革自强的历史机遇,守旧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这一历史教训,谨记国耻,保持危机意识;同时面对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积极面对挑战,有效抓住发展机遇,深化改革,促进体制进步,才能带来国家的持续的繁荣昌盛。

高二十四班 樊梦泽

长夏草木深 甲午120周年小感

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松尾芭蕉(日)千年前有盛唐败于蛮夷之铁骑,百年前满清上国于倭寇坚船利炮之中苟延残喘。愈发膨胀的帝国,需要来自外界的棍棒。

德意志有古语道:上帝欲使其灭,必先使其膨。大清的皇亲国戚在北京初夏的蝉鸣中遛鸟逗鸡,盘算着再该怎么压榨压榨手底下的佃户,再该听听谁家戏子的唱腔好,看看谁的身段好。紫禁城中,慈禧正捻着护甲上嵌着的金丝倚在榻上听心腹的长腔:日本乃蕞尔小邦,我大清乃是天朝上国,台湾巡抚不过虚妄之言,太后不必以此为意,如今天下泰安,太后何不设宴以庆之?以彰大清之国威,显皇室之福泽。紫禁城四方的天,此时,平静得惊人。

而此时的日本,天皇与首相及内阁,正在秘而不宣地商讨对华战略。东京的阳光,散落在柔软的榻榻米上,于武士刀上,反射嗜血的冷芒。

之后就是打破一切粉饰的平静,使侵略的野心从海岸线蔓延而来的,我们所熟知的甲午战争。

我钟情于致远舰的无畏,在邓世昌下达撞沉吉野号这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军令时,我想起崖山之战,我知道崖山之后,中华从未消散,即使满清非汉室。

我亦钟情于北洋水师,即使败局已定,在威海卫那绝望的海湾,即使日本人的枪炮不曾怜悯,也无畏于血染江山,无畏于覆灭的凄惨。

我更不忘李鸿章的赤诚,如果我中一枪,可以是我国人免于一亿两白银,那么为何不再让我中两枪呢?李鸿章从未背叛大清,他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摇摇欲坠的大清王室。

李鸿章与他的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和他的致远舰,用血泪挽救风雨飘摇的中国。

日本,则是我所敬佩的。日本人的精神中有清幽的菊花亦有冰冷的刀锋。风雅的他们可以在菊丛中写下月辉般清冷的俳句,冷酷的他们也可以面无表情地斩下敌人的头颅,或是剖开自己的腹腔。日本的崛起,与这种双面的民族性格绝对不可分割。他们恭谨谦虚,骄傲却不自满。他们不曾怀疑自己能否与欧美比肩,不以学习模仿先进为一种耻辱,学习令他们强大,令他们振奋,也令他们野心昭昭。

日本为中国带里不可磨灭的伤痛,被深深烙在中国人心底。而同样也是日本,击碎大清自以为是的美梦,推动政体的变革,思想的解放。日本人使我们流血,也是我们清醒。这是我们的幸,亦是我们的不幸。

如今是甲午战争的100周年,百年前的他们令我们清醒,如今的他们令我们向前。日本先与我国的发达,与我国的矛盾,使我们无法懈怠,无法忘记,苦难的历史与流血的先人,日本的强大是抽打我们前进的鞭子,刺激我们对他的愤怒,永远使我们铭记落后的耻辱。

篇6:《甲午战争》说课稿

2010-04-09 00:00 来源: 作者:咸安区实验中小学---镇方敏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12

一、教学理念

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1、现在的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现在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四、教学目标

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能力培养: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

(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方法

1、角色访谈法

2、讨论法

3、分析法

4、多媒体直观教学

5、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六、教学创意

1、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海战、《马关条约》二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

战争起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启示

2、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七、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惨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甲午中日战争》。

2、战争起因。先放映《甲午中日战争》片段(突出邓世昌事迹),让学生感受他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提问:影片中的人物大家认识吗?你认为在他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知道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吗?

提问:你认为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战争的经过。战争经过包括: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然后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

让学生去思考探讨(着重解析黄海之战、威海卫之战、清政府抗日路线、决策的原因及结果),得出全面的结论。(第一,黄海之战是近代中国加强海防后一次大规模海战,邓世昌所率领的舰队英勇抗战,全体将士为国捐躯鼓舞士气,表明了爱国官兵誓死保卫海防的民族气概,它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保家卫国,反对外来侵略必胜的信心。第二,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第三,黄海之战后,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清军抵抗的少,退让的多,它说明在腐朽的封建王朝统治下,中国的海军不具备捍卫海防的能力。)

4.战争结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由学生阐述危害后进行反思,对外妥协退让不能避免战祸,妥协只能葬送自己。课外链接 在割地一目里,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割台”的原因,从现实角度明确反“****”的责任感。5.战争影响。教师引导安排活动:

活动方式:以采访形式分成五组,一组为记者,一组为日本,一组为中国,一组为美国,一组为英国。

活动内容: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6.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课后小论文)?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以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为论据,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结合中国现状谈谈你对“和平崛起”理论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八、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是黄海海战及《马关条约》签定和影响,要让学生解释甲午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所以如何引导分析成为关键,我基本能做到这点。但遗憾的是对几次战役的经过讲解不够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完善。以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为论据,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结合中国现状谈谈你对“和平崛起”理论的认识。

九、教学效果检测

材料1 “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功,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2 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甲午”和“孝钦皇太后”各指的什么?

(2)材料2中反映了当时的哪三件事?你认为这三件事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从这三件事的联系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感想] 在《夜深沉》的乐曲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结合本课内容,说出自己的感想。

上一篇:开办个体诊所协议下一篇:项目突发事件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