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2024-04-29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精选6篇)

篇1: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要高度警惕日本的各种举动

日本是一个岛国,在历史上又是一个外向型的国家,但日本走的是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早在1855年,日本的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曾提出一套完整的对外侵略扩张路线图,即先占琉球、朝鲜、台湾、吕宋之岛,再占领整个中国,继而控制印度和世界。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睦仁登基,并开始了“明治维新”。

1874年,日本利用台湾与清属番国琉球之间发生的“牡丹社事件”和清朝政府官员的昏聩,签订《北京专约》,吞并琉球,更名为冲绳。此后,日本一方面积聚实力,一方面谋划侵吞朝鲜和中国的战略。为了发动侵略战争,连明治天皇都带头捐款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在天皇的感召下,日本富豪们也纷纷捐款,一年就达上百万元之多。1894年,日本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秘密操纵,以朝鲜东学党的农民起义为借口,挑起事端,发动甲午战争,偷袭援朝的中国军队,击沉中国的运兵船“高升”号。这场战争是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古至今,中日两国之间发生过近百次战争,其中持续8年以上的战争就有3次,但每一次战争都是日本主动进攻中国。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日本作为侵略成性的国家,又想把自己打扮成和平天使,便对所有的侵略战争都用中性词“战争”或“事变”来定位,如日本1931年9月18日发动战争,侵占中国东三省,却称为“九一八事变”,还有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入侵中国的战争,进攻北京卢沟桥,称为“七七事变”,企图混淆人们的思想认识,掩盖其侵略罪行。因此,我们对日本的各种举动要高度警惕。

篇2: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腐败和堕落必然导致战争失败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余人,其中“定远”“镇远”号铁甲舰,排水量达7335吨,各装12英寸大炮4门,时至今日也是大吨位的舰船,日方叹其为“东洋巨擘”。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貌似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颇具实力的国防基础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全军覆没,令人痛惜,发人深思。

篇3: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1.我们是属于自卫反击战, 代表着正义, 顺应民心。是一场一致对外的民族战争, 有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援助。如:在鸦片战争时期, 中国东南沿海的老百姓, 自发组织起来, 来抗击英军的侵略, 并积极的和清朝军队配合起来。凡英军侵略之处, 都激起了百姓的激烈反抗。在英军进攻厦门时, 当地百姓, 自发组织防抗, 最后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在英军进攻浙江时, 浙江人民奋起反抗, 自发形成“黑水党”, 奋力抗击敌人。在英军进攻长江时, 沿江的当地百姓也自发进行抗击, 以阻止英军舰艇靠近登陆。

2.清军人数众多, 在兵力上, 是英军的几十倍。清朝军队兵力具有优势, 清军的总兵力约为八十万人, 其中八旗兵约二十万人, 而绿营兵约为六十万人。这已经是当时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常备军。同时, 当时清朝民众共有2-4亿人, 这都是抗击敌人的武装力量。而反观英国军队, 开始只有两千人, 最后尽管增加了人数, 但也不也不到两万人。

3.清朝战略资源充足, 运送方便快捷。中国在本土作战, 拥有广阔国土为其提供军备资源。同时, 熟悉地形, 有利于利用地理优势进行局部的游击战。而英军国家小, 资源少, 而且远在欧洲大陆, 距离中国大陆直线距离约为8800公里, 调动后备的战略物资, 极其的不方便。同时, 英国不熟悉中国当地的地形, 气候, 对作战是极为不利的。

因而, 尽管当时的清政府在军事先进化上面落后于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但是凭借着人心、道义所向, 凭借庞大的军队和随时可以参与战争的人民, 凭借着充沛的资源和对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的了解。打赢这场战, 其实是完全可能的。但是, 清朝政府却溃不成军, 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第一, 清朝政府闭关自守, 不了解世界, 且盲目自大。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中,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当时的清政府, 还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闭关锁国, 不了解世界。而当时的英国, 在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成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其经济实力, 军事力量, 都可谓是世界领先。林则徐, 被称为“放眼看世界第一人”, 是近代考察外国情况的先驱。然而他曾也对世界不甚了解, 如: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之前, 林则徐对英国并不了解, 说过“天朝声威”和“慑服夷人”。他对欧洲的国家也知之甚少, 英船“杉达”号医生希尔曾在1840年1月的《中国日报》中写道:“……林公又问起各种鸦片所来自的地点, 他让我把这些地名给他写下来, 我当即照办, 提到土耳其的名字时, 他问是否属于美国, 或是美国的一部分。我告诉他土耳其距离中国几乎需要一个月的航程, 他似乎很惊奇。”从这个方面足以看出, 当时腐朽落后的中国对世界了解甚少, 且盲目的自大。

第二, 社会形态的落后。当时的清朝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 重农轻商,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腐朽的清王朝, 统治者贪污腐败, 曾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如清朝乾隆时期的宠臣和珅, 在被嘉庆帝抄家后, 发现其家产等于清政府十几年的国库收入, 当时民间有句童谣:“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可见, 清朝末期, 官员贪污腐败非常严重。

第三, 八旗军队体制的落后。自康熙年间, 八旗军队的风气就开始变差, 在强盛的国力、在富饶的太平盛世下。不少八旗子弟, 抛弃了最开始满洲骑兵的勇猛善战, 变得军心涣散、贪图享乐。由最初的所向披靡, 决不后退的勇猛精神, 变得一些前线指挥官在战斗时, 逗留观望。而到了嘉庆年间, 军队这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器, 沦为了国家赡养援助的机构, 毫无作战能力。以至于在1799年攻打白莲教时, 无功而返。在军队操练方面, 这个曾近闻名于世的马上民族, 由于长期的不按规定进行操练, 总是敷衍了事。在1815年, 嘉庆帝阅军时, 200人竟无一人能五箭齐中。对此, 慈禧曾说, 选拔八旗丁壮是多年前的老办法了, 你们却不知现在的八旗兵早已无可练习。就武器而已, 清朝末期, 偷盗武器, 砸成废铁贩卖的事情屡见不鲜, 同时军队指挥官也贪图享乐, 贪污腐败。没变卖的武器, 也因年久失修, 而丧失战斗力。这样的军队, 即使人数再多, 也是乌合之众。

第四, 落后的封建文化。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拥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 但文化的发展是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不能一味的坚守“祖宗之法不可违”的准则。清朝的文化, 是人治, 而非英国的法治, 它有着无法避免的劣根性。1.中央集权, 皇上一人说了算。这个在清朝末期, 表现的非常明显。2.思想上, 愚弄百姓, 宣扬“天子”的思想。3.重农抑商, 压制资本主义发展。

综合来看, 尽管清政府拥有着可以取胜的硬件设备, 但作为软件的封建社会, 由于腐败和固步自封, 灭亡无可避免。

摘要: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耻辱的战争, 为何所谓“天朝上国”会不堪一击, 签订了数条不平等条约, 这个是我们应该分析研究的, 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参考文献

[1]刘芳.试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J].大众文艺, 2010 (06) .

[2]王静.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再探析[J].沧桑, 2009 (06) .

[3]万群英.探究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J].科技咨询导报.2007 (03) .

篇4:两次侵俄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

那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读英国军事史家、战略思想大师和近代战车作战思想先驱富勒将军的《战争指导》一书,非常受启发。富勒在书中言道:封锁又开垦了一片肥沃的土壤,以便宣传的种子可以播撒。在过去任何战争中,都不曾有过如此卑鄙的表现。在拿破仑和普法战争中,各交战国不但不在敌国鼓励叛变,反而尽量制止这种行动。拿破仑在1812年若是鼓励俄国的农奴和乌克兰人发生叛乱,则对自己可能极为有利,但是他从来不曾作这样的打算。富勒认为发动群众的宣传工作是“卑鄙”的,但与之同时,他也看到了发动群众的力量,认识到拿破仑入侵俄国之时,如果能够把乌克兰人和俄国农奴发动起来,则对自己极为有利。我们也可以想象,如果拿破仑真能发动俄国农奴和乌克兰人,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库图佐夫坚壁清野的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恶劣天气和补给的状况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从根本上会得到缓解。历史总是上演惊人相似的一幕。希特勒沿波罗的海从苏联的西部向东入侵之时,深受斯大林清洗政策和苏联秘密警察压迫的波罗的海各加盟国的一些民众对德国入侵者是持欢迎态度的,苏联军队在撤退之时,对他们所认为的反共者进行了又一次的屠杀,激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他们甚至把德国入侵者视为解放者。但是,希特勒并没有打算用好民众的这一热情,相反,他对当地的犹太人进行了残酷的种挨灭绝屠杀。德国法西斯在苏联领土上倒行逆施,最终遭到苏联举国上下唾弃和强烈的反抗,埋下了导致失败的种子。

拿破仑和希特勒并非没有看到群众的力量,相反,他们比害怕作为对手的俄国政府和苏联政府更害怕这种力量,其原因富勒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改变敌人的政策,而不是为了改变敌人的政府”。侵略者发动侵略的目的只不过是让敌方的政府屈服于自己而改变政策,他们害怕把群众发动起来最终无法控制住这种群众发动而进发出的力量阻碍自己破坏、攫取、征服甚至是屠杀目的的实现。由此可见,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他们侵俄战争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既不是恶劣的天气,也不是糟糕的供给,而是与最广大的民众为敌的战争,这里的民众,既包括本国的民众,也包括入侵国的民众。富勒引用鲁登道夫对一战中德国失败的原因的总结中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自从1918年开始,宣传的内容更是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重。战争被形容为上层的一万人把劳动者当做牺牲品的行动,所以德国的胜利也就变成了劳动者的不幸。”

篇5: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1、关键词之一:国家实力

近代欺凌过中国的列强,不都已经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工业化。中国当时只是经历了延迟的、不完全的早期近代化——这个过程还不如日本幕末的改革。国家强大的基本要素有三:经济实力增长,社会制度先进,人民奋发向上。今天,通过60多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我们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是人民历史的选择,其优势已经得到证明。中国人民斗志昂扬,团结一心。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加速,其保卫国家的决心也是坚定不移的。这些都与1前的清政府有着天壤之别。

近期,日本当局企图否定二战格局,修改“和平宪法”,坚持解禁“集体自卫权”,都是针对中国的危险举动,也是关乎未来日本走向,亚太安全格局乃至战后国际秩序的危险举动。我们必须正告玩火者:的马年不是1894年的马年,1894年的马年是不可能在今天复制的。

2、关键词之二:铭记历史

旅顺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中国百姓

在中国人人知道“南京大屠杀”。但是有许多人不知道,早在1894年11月,还发生过“旅顺大屠杀”。1894年11月18日,日军进攻旅顺,三天后旅顺陷落。接着,日军就在旅顺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屠杀中国同胞一万八千余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这里只引用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艾伦的一小段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

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同样应该铭记的还有云林大屠杀。《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含钓鱼岛,今天的争端起始于120年前),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人民饱受日本人的欺凌侮辱。日本在台湾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为了镇压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186月20日至23日,日军第二旅团集结重兵进攻云林,焚毁村社,屠杀人民,妇女幼儿也在残杀之列。民房被烧4925户,被残杀人数已无法统计确切,各种记载在6000人至三万人之间。对于云林大屠杀,当时在台湾的洋人就曾投书报纸

。《香港日报》7月14日报道:“日本人正采取歼灭所有台湾人的策略……台湾人的收获破坏、家园烧毁,祖先坟墓挖掘、妇女遭凌辱,愤怒到极点……”。8月25日《泰晤士报》:“日本士兵暴戾侮慢之程度令人咋舌……肆无忌惮地杀人放火……老幼妇女皆不能免……野蛮且苛酷之东方新强国。”8月22日《苏格兰人报》:“日本之政略,似乎在于将全岛居民都赶出去。”

20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通过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

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

●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刻骨铭心的历史创伤和挥之不去的奇耻大辱,是近代以来中国国耻史上的黑暗一页,也是中华民族寻求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契机。

●甲午战争给日本带来短暂的繁荣富足,却误导该国走上一条无止境的对外扩张之路,奏响了“大日本军事帝国”从萌芽、壮大到走向败亡的序曲。

篇6: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同时大力发展海军,从1890年开始拿初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建立和发展近代的海军,其宗旨是以超越北洋海军为目标的 ,到甲午战争前,这一目标已基本达到。

可以说日本对于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他们不惧怕战争甚至渴望战争,因为这一战不但可以掠夺殖民地抢夺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机取代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大国!此战日本可以说是以国运相赌,若胜便是羽化成仙,若败则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日本是抱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心来的,他们不是来挑起战争的,而是来拼命的!

反观中国,此事中国古代官场的土特产品------党争,再领风骚,帝后二党斗得是不亦乐乎,根本旧无暇顾及日本,或者说根本就没把这些倭奴放在眼里。统治集团内部的失和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了战局的。

其次,清军三军主将能力平平。

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清军失利,而黄海海战的失利并不可将全部责任推到军费被挪,操练不勤等问题上,北洋舰队主将丁汝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排兵布阵上存在着重大的问题,隔行如隔山,让一个陆军的将领去指挥海军,这大有中国足球长期把持在一个从来都没有踢过球的人的手中一样,胡闹!

平壤战役未始,主将叶志超狂奔数百里,渡过鸭绿江;日军将攻旅大,旅大主将赵传业随即乘船逃跑,等等,诸多的跑路门,涌现出了诸如叶跑跑、赵跑跑这样的长跑将建,可见但是一些战略要地的清军主将真的连酒囊饭袋都不如啊!虽说主将逃走后仍有许多的军官力战拒敌甚至是以身殉国,然而主将一跑,人心即散,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终不成气候。

三、清政府的军队腐化堕落,战斗力低下

清政府的军队主要分为三种:八旗军、绿营军以及后来的地方团练,如湘军、淮军等。八旗军自不用说,拥有着铁杆庄稼的八旗大爷们当兵不过是走个过场,哪有人去拼命啊,同样的老牌军队绿营军也是自甘堕落,战斗力低下,而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崛起的湘军和淮军等地方团练武装虽说当年战斗力十分的强,是什么所谓的“反革命的急先锋马前卒”,但是三十多年的风雨洗礼他们变了,战斗力低下,而且军官们克扣兵饷,士兵怨声载道,毕竟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嘛,而且在湘军中产生了早期的哥老会,这更加的影响了其战斗力!

而且清军营务废弛,疏于操练,当兵之人多为市井之徒,插科打诨一个顶俩,打起仗来却是一群熊包,毕竟战场上你面对的是受到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的职业军人啊,而在街上用钢管和砍刀斗殴的伎俩是对他们没有多少杀伤力的!

当然了,清军并非全部如此的颓废,当中虽有几支善战的军队,但是没有兄弟部队的任何支持或者只是在精神上给与支持这是明显不够的!战争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只有全方面配合的好才能赏心悦目的艺术,但可悲的是,清军一方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艺术家。

反观日军,他们大部分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无论是射击还是肉搏,以及其它的军事技术上都是十分的精湛的,而且当中有许多人世代都是武士,他们自幼接受严格的武术训练和体能训练,虽说日本武术大部分是借鉴中国的武术,但是经过几代日本人的不懈努力,日本武术已自成一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军人拥有着浓厚的武士道精神,以杀身成仁报效天皇为至上荣誉,一群亡命之徒前来拼命,估计即使常山子龙复生心中也难免生惧。而正是由于这种武士道精神,使得日本军官深受其害,每每冲锋在前,这样难免死伤,但是事实证明,将领们喊着:给我冲,和跟我冲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一群不怕死的军官,领着一群不怕死的士兵,来和个把不怕死的清军掐架,先甭说别的光比人手都吓死你,一经接触便知道什么叫做兵败如山倒了!

四、寄希望于他国调停

在战争开始之前清政府派大臣在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斡旋,把自己的家事寄希望于外人来解决,真是疲弱啊!

而那些帝国主义列强此时正巴不得日本侵略中国呢,因为伟大的大英帝国的利益一体均沾的条款,他们无需出兵,日本的侵略利益他们也可以获得一部分,所以这些西方的大爷们面对清使一面表示会在精神上支持你们的,一面祈求耶和华一定要让日本人胜利啊.

中国人此时显其迂腐,对付那些政治老流氓,利益大胃王,怎么能讲那些仁义道德呢?殊不知最后口水费了不少,但是作用似乎不大,帝国列强终未出兵帮助清政府或者是照会日本政府照顾点清军的面子,他们仅仅是在精神上支持清政府,可惜清政府不是阿Q,不会精神胜利法,最后惨败!

五、会党党徒无法认清形势,助日败清。

利用会党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886年8月日本军人荒尾精在汉口开设乐善堂,主动接触会党,“通过秘密交往,了解其志向所在”,“培养实力,以备不时之需”,可见此时的日本人已准备从内部攻陷清政府的国防。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有关日方利用中国会党的情报不断送达清政府,1894年9月18日,李鸿章致电衙门:“闻倭顾问大隈条陈,···东三省为中国发祥地,···驻韩兵马,宜注意东三省,一面与平壤华军交战,一面攻夺东三省···料中国各省会匪同时起事,再密谋某某国侵华边疆,俾华糜烂而后已。”

日本在当时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民族矛盾激化之时蓄意利用会党反清复明的思维定式,模糊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企图寻求汉奸来策应,配合他们发动的 侵略战争,其用心是十分的阴险狠毒的!

日军利用会党的情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对会党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反过来又促进了清政府对会党的镇压和利用。如在当时的两广总督李翰章看来“国内的敌人远比来自国外的进攻更危险”。

但是在前线清军屡遭挫败的现实面前,清政府决定在长江各省招募新兵,仅从安徽、湖南、湖北就招募了约30万人,其中“长江流域的主要会党哥老会的大部分成员都被征兵,送往前线了”但是这些人加入清军之后,前线清军的状况变得更加复杂,难以驾驭,哥老会在关外各路清军中的频繁活动,导致军心不稳,军令不行,战斗力进一步的下降,内部不稳濒于解体的军队是无法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

上一篇:化工业员工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疯狗咬人,你是怎么想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