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2024-04-19

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通用11篇)

篇1: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领导全民参与确保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落到实处

近年来,**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以“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为统领,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大预防工作力度,努力减少、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和条

件,有的放矢,标本兼治,预防和帮教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我们的主要体会和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确保每一个成员单位都重视行动起来

强化区委的统一领导,是贯彻落实青少年违法犯罪综合治理的根本保证,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位工作。

1、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区委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两名区委副书记分别担任组长和主任,组建了精干的办事机构,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纳入全区五年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了明确的职责、任务和制度。并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纳入两个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同时列为干部考核的一项内容。

2、健全和完善预警监测机制。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治安形势分析会议,组织政法部门资深干警对青少年犯罪年龄、特点、成因进行综合详细分析,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预防工作的趋势作出预警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预防对策,并形成书面材料下发到各政法部门,提高了预防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健全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领导小组每年都根据工作计划和推进措施,指导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和业务特点开展各项活动,落实齐抓共管措施,尤其是协调他们之间的边缘性、交叉性问题,形成整体合力。去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公安、教育、文化、城管、工商、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清理了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台球室及学校门前的小食杂摊点,对社会闲散人员到校园附近聚集滋事,勒索学生钱物的现象也进行了打击。

4、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区综治委把预防工作作为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的主要内容,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今年3月全区政法综治工作会议上,我们对一家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得力的单位提出批评和考核建议,对在综治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成绩突出的4个街道给予了1万元的奖励。

二、部门协作,确保每一个青少年都受到道德法制教育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把青少年违法犯罪解决在萌芽状态的有力手段,是一种最积极主动的治本措施

1、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培养合格学生。我区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局每学期都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杜绝歧视、打骂、体罚甚至把学生赶出课堂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各学校都开辟第二课堂,把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纳入德育课,做到法制教育计划、师资和课时“三落实”,确保了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在校学生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区教育局每年为此组织一次考核评比。五十五中学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雏鹰争章”、“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等富有特色的实践教育活动,打开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培养了正确的是非观。他们还通过各种心理活动情景训练,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切实有效地促进人格完善。

2、以法制教育为主内容,严把预防关。区综治委在平安创建工作中始终把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平安建设的重点。如4月24日在新百大门前广场举办的“创建平安萨区、构筑和谐社会”大型宣传活动中,全区各中小学校以开展争创“平安校园”为主题,共展出宣传版37块,宣传标语21条,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区法院少年法庭还设立了青少年法律知识咨询台,区综治委还为学校和市民发放了《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知识问答》150册。区司法局与宣传部结合“五五”普法和青少年犯罪的实际合编了《法律知识实用手册》,下发到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去年以来,为解决法制教育进课堂问题,我区4个公安分局选派64名管区干警担任辖区学校法制副校长。在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工作中,曾担任市禁毒支队支队长、现任铁人分局局长的孙秀范同志专门利用一周时间,深入辖区6所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宣传毒品危害,传授禁毒知识,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检察院在部分学校设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法院派优秀法官到校园给学生、教师、家长上法制课等。原大庆艺校针对在校园内殴打、侮辱同学的恶性案件,开展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违法犯罪的惨重代价和危害性,增强了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3、以社会教育为主格局,净化成长空间。主要体现在社会面的控制

和管理上,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经常与教育部门互通信息,了解学生在社会上的活动情况,对有违法犯罪可能的学生配合学校采取相应教育措施,控制其不良交往,切断与坏人的联系,杜绝了家长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没法管的现象。对于闲散青少年和流浪儿童,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成街道、社区及公安部门采取条块结合、部门联手,普遍排

查、重点排查、集中排查、自我排查病中的方法,掌握底数,熟悉情况,建档立卡,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和救助工作。区关工委组织近75名老同志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区教育局还组织各学校部分家长参加到义务监督活动,督促网吧拒绝接纳未成年人,推动互联网营业场所的行业自律,区文体局还专门设置了举报电话。在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零社区”活动中,区团委在调查中发现我区部分社区图书阅览室的书刊陈旧过时,已满足不了群众尤其是闲散青少年的渴望知识的需求。他们和机关党委联合倡议机关干部开展每人捐赠书刊活动,此项活动又得到了辖区17家单位的大力支持,到目前为止,已为9个街道50个社区捐赠价值17万元的图书,基本满足了社区青少年需求。利民苑社区针对小区内住户多位经商为主,大多数居民无暇照看子女的实际,把社区最大的办公室让出来作为图书阅览室,全天向小区的中小学生和闲散青少年免费开放,他们还把图书室开辟为家长法制学校,利用寒暑假请社区民警上法制课,受到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

4、以创新形式为主突破,形成新亮点。一是突出教育新颖性。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我们要求各学校做到“九个一”,即“编写一期法制宣传版报,抓好一次国旗下的讲话,悬挂一条宣传标语,上一堂法制讲座课、举行一次法律知识竞赛,开办一期家长学校、组织一次法制主题班会,写一篇学法体会文章,开展一次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如四十四中学充分利用校园的舆论宣传工具,通过广播、宣传栏、闭路电视、黑板报、橱窗、校园网等渠道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使之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了青少年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积极性;二是突出教育的直观性。青少年在听到和看到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还侧重青少年直接参与,东新一小推选法制小记者,参加法院少年法庭庭审旁听,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教育活动。二十一中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监狱,听少年犯现身说法,使青少年在法制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

二、社会联手,确保每一个失足青少年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加大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帮教转化力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防止青少年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有效途径。

1、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组织,为审判、帮教工作打好基础。区法院在人员少案件多的情况下,成立了少年法庭,制定了《少年合议庭工作细则》,对工作目标、职责、工作方法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作到大的方面有法可依,小的方面有章可循,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他们特为少年法庭选择素质高、责任心强、热爱未成年犯罪人审判工作的女法官担任少年法庭法官。院里还建立特邀陪审员工作制度,聘请有关辖区居委会、老龄委、妇联、团委、司法局等具有丰富青少年工作经验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庭审,让他们参与法院少年法庭的合议庭。同时,在审理中他们坚持“三个注重”:即注重查明犯罪原因,注重发挥好法定代理人和辩护人的正面作用,注重审判中的感化挽救。他们还实行了圆桌审判,增强情感教育,既消除了少年被告人的恐惧感,又维护了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体现了人民法院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挽救和期望。

2、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区检察院于九九年成立了青少年犯罪专案小组,开始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在严格履行法律监督的同时,通过寓教于审,庭上教育,回访考察以及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力量全方位开展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多次受到各级领导表扬、嘉奖,还被团省委、省人民检察院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区铁人公安分局在警校共建工作中,加强校园秩序整治,建局以来,开展统一清理整治行动6次,取缔无证经营网吧4处,处罚违规网吧53个。他们还把辖区18所中小学作为巡逻必到点,今年3月份分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一举打掉了一采取打骂、威胁等手段抢劫58中学生钱物,甚至殴打教师的“鬼帮”恶势力犯罪团伙,抓获尹群为首的12名犯罪成员,净化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保护了师生利益,得到了省厅的认可。区法院通过市广播电台、市交通台、大庆晚报等媒体公布了法院青少年未权岗的咨询电话,义务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以方便为群众解答有关的法律知识。区司法局成立了青少年法律服务援助中心,专设了148法律服务热线。区政法委设立了网站,开通青少年法律维权专栏。

3、举全区之力,挽救失足青少年。区政法各部门建立缓刑回访制度,落实管教组织,为少年犯改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他们认真负责地做好移交改造工作,在少年犯交付执行前就落实好改造措施。首先是落实好管教单位,组织好帮教小组。其次是要建立思想汇报制度,掌握少年犯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要求少年犯每月要找承办案件法官、检察官汇报改造情况。再次要建立缓刑回访考察制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区综治委与区司法局联合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犯罪零社区”活动,制定了对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对刑事解教和有劣迹的青少年实行微机管理。区外来人口居住区利民苑小区现有外来人口1889户、5398人,其中90以上是外来人口。社区、警务室和物业部门联合进行入户调查,掌握租户的家庭收入、从事职业、子女入学及就业等情况。一年多来,小区重点排摸、列管了2名有违法犯罪前科劣迹的外来青少年,通过开展“一对一”、“多帮一”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生活扶助、学习辅导、就业培训,通过真诚帮教,热心服务,使他们痛改前非,自食其力,重新开始了新生活。区会战街道团结社区多年来帮教工作成绩显著,他们成立了由社区主任、管区民警、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及家长组成帮教小组,落实帮教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安置就业和就学,省市有关领导多次到团结社区参观视察并给予很高评价。

实践证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关键在党委重视到位、政府部门行为到位、全民参与。只有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统一协调,依法治理,才能使家庭、学校、社会三道防线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才能形成整体优势,发挥综合效应,才能预防并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上升趋势,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使工作真正收到实效。以上是我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所做的一些工作,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善。

篇2: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以来,团区委按照区综治委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秉承“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面向基层、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预防犯罪和竭诚服务相结合的方针,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体现特色,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步建立起了“党政主导、共青团协调、全社会参与”的预青工作体系,为全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为适应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特点,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组建成立了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任务,制订了《关于做好全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组织领导机制、责任分工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多方面,形成了综治委主抓、共青团牵头、各部门参与、多方面配合的工作格局,为全区更好的开展预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主线,创新载体,扎实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组织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了庆祝“五四”运动、纪念建团90周年团员宣誓仪式;组织团员青年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建国大业》,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活动,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20多次、法制讲座8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近2万份,受教育学生达到2万多人次。并依托《定西新青年》“预青之窗”栏目中定西监狱服刑人员的忏悔录,以服刑人员亲身经历、深刻反省和警示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篇3:论审判工作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法院在审判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要把握的原则

法院在审判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防止一刀切主义。

(一) 宽严相济原则

宽严相济原则本质是区分对象, 针对不同的犯罪人及不同的罪名、危害程度等做出不同的刑罚。这也是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刑法基本原则的。众所周知, 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尚未成熟, 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 特别是近几年网络通讯等媒介的快速发展, 青少年更容易相互感染一些恶习, 不经意间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除个别青少年犯罪动机比较复杂、主观恶性比较大外, 绝大数犯罪动机比较单纯、目标清楚、意识不到危害性, 比如盗窃、抢劫财物往往是为了能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抽想吸的烟等一些单纯的动机。因此, 法院在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 对动机单纯、初犯偶犯的罪犯要从轻减轻处罚, 能适用缓刑就适用缓刑;对于一些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大、屡教不改的罪犯要当严则严。

(二)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原则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要坚持以教育和矫治为主, 使其早日健康复归社会,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采用相称的手段才可对其惩罚。”[1]法院审判工作中, 要把教育和保护、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理念贯穿始终, 而不是惩罚和报应。庭审中要营造充满亲情、关怀的氛围, 要以长辈的身份和态度对待青少年罪犯, 耐心劝导, 指明方向, 争取重新做人。

二、当前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罪犯处于边缘地带

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研究颇多, 但对于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成人犯罪关注较少。众所周知, 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特殊法”保护, 新刑事诉讼法专门设置了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别程序, 庭审中对未成年犯罪不公开审理, 相对于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成人来说就没有这些“优待”了。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人较之于未成年人在心智、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提高,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由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特殊时期, 而且有很大部青年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相符。与社会经济转型道理一样, 此阶段最容易出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做事较冲动, 也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当前审判中对此阶段的青年人罪犯保护措施尚处于空白, 有地方甚至对刚满18周岁的青年人普通罪犯采取公判大会形式宣判, 这会对他们心灵造成极大伤害, 而且出狱后及有可能仇视社会, 可能会犯下更大的罪行。

(二) 少年法庭及其配套人员尚未完善, 没有专门针对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法庭

1.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 条件尚不具备的, 应当在刑事审判庭内设未成年刑事案件合议庭或者由专人负责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 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承办。目前, 我国基层法院审判人力薄弱, 人才匮乏, 要成立专门的未成年刑事审判庭更是难上加难, 个别地方虽然成立了, 但也是有名无实。2.我们常常听说青少年法庭, 但实际上只是指是少年法庭, 而青年法庭根本不存在。前面提到, 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 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时期, 此阶段犯罪是他们的不幸, 更是国家的不幸。

三、完善法院青少年审判工作的建议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人民法院是保障青少年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以下完善青少年审判工作建议。

(一) 从现行立法状况来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少年法庭

法院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 建立起少年法庭;招录具备心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法院队伍;培养锻炼一批熟悉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法官;加强法官的青少年心理知识培训。

(二) 对青年人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18周岁到25周岁阶段的青年, 法律上已经是成年人, 但这个阶段的青年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避免与其他一些主观恶心较大的罪犯混合一起, 这样也起不到劳动改造的初衷, 刑满释放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也较大。

(三) 从长远来看要探索建立青年法庭

少年法庭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给青年法庭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 时间成熟的时候应该考虑建立青年法庭或者与少年法庭合二为一,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法庭。

参考文献

篇4: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探析

关键词: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1)从犯罪类型看,主要以侵财型犯罪和人身伤害型犯罪为主,特别是以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这三种犯罪为主。

(2)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逐步增多,团伙型犯罪现象突出。

(3)从犯罪手段看,作案手段残忍,暴力成分明显,犯罪手段也逐渐复杂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犯罪后果十分严重。

(4)从犯罪年龄看,日益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数逐渐增多。

(5)从犯罪身份看,文化程度均不高,辍学少年人数居多,大部分犯罪的青少年均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有些甚至是文盲。

(6)从地域范围来看,青少年犯罪以本地人犯罪为主,外来人口较少。

由上可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正朝着高发化、团伙化、恶性化、高科技化、低龄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已经刻不容缓。

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存在的问题

1.针对弱势青年群体的法律服务尚有不足

由于传统法制思想和现行立法的局限,关于青年违法犯罪人员和刑释青年这两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權益保护还较少,存在较多突出问题:第一,《监狱法》虽然规定对罪犯的劳动实行报酬制,但没规定报酬的标准及管理使用,行刑过程中大多是给予“假定工资”。这样,服刑人员的劳动所得基本用于包括生活费在内的监狱业务费用,出狱时一般仅获得回家路费。第二,由于传统监狱管理习惯使然,罪犯在监狱里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使罪犯的自主性受到了剥夺,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和绝望情绪。第三,刑释青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刑释青年的生存状况,大多较恶劣,多数犯罪人员谋生能力不强,再就业困难重重,没有收入来源。刑释青年的社会地位一般偏低,被贴上“坏人”标签,这使得他们备受歧视,成为社会的弃儿。如此种种,都是导致刑释青年再犯罪的重要原因。

2.对青少年再犯预防的工作不够深入

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以下5类青少年群体: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由此可看出,曾经的未成年犯并不在此范围内,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事后预防中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三、对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完善建议

1.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自身修养和素质,从根源上预防犯罪

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辨别是非及区分良莠的能力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争强好胜,全面客观地对待事物。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冷静地思考,正确地分析,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自私自利,不唯权唯钱是图,不盲目攀比。同时,青少年也要自觉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护法的公民。

2.制定专门的刑释人员保护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我国至今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系统的规范刑释人员保护的法律。虽然,目前司法机关和共青团组织都在积极地参与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但没有制度化, 有关的保护、援助措施难以落实。监狱管理局进行的类似调查显示,在某省重新犯罪的刑释人员中,下岗或无业的占28.4%左右,另外,有一些农村籍刑释人员在出狱后没有分到承包田,因生活困难而再度犯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借鉴浙江省的做法,制定本地专门的刑释人员保护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浙江省制定的《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是我国首部保障刑释人员合法权益的省级政府规章。该《办法》规定,归正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不受歧视。符合就学、复学、升学条件的归正人员,享有就学权利,对申请报考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各类职业学校或者业余学校的归正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教育部门应当准许报考。原籍在农村的归正人员享有与其他村民同等的分配承包田的权利。

3.完善刑释人员保护的组织体系,充实刑释人员保护的具体内容

目前,虽有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以及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委会等基层政权参与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但没有建立专门性的刑释人员保护组织。在美国有些城市就建立了刑释人员保护会,在英国有“罪犯关心与重新定居全国协会”,加拿大有“犯罪人援助和释放后关心协会”等有国际影响的非政府性刑释人员保护组织。这些组织向刑释人员提供生活救济、房屋居住、职业训练、服务、心理辅导等服务,在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内设置专门机构,指导、协调各地的刑释人员保护工作。共青团组织应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对刑释人员进行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使其以良好心态面对遇到的问题;对刑释人员进行必要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如进行法律援助或职业训练等经费募捐与收集。

4.完善法制教育制度

篇5: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汇报材料

**县**中学始创于1962年,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教育魅力。近年来,学校以“博文达理厚德懿行”为育人理念,以争创**市一流名校为办学目标,坚持实施目标导向、制度引导和精细化管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办学风格,即“潜能教育”的办学特色、“绿色人文生态校园”的文化特色、“精细化”的管理特色,学校校风淳朴、学风浓厚、质量上乘,其独具一格的管理模式和突飞猛进的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令人惊叹的业绩,先后获得了“四川省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市艺体教学示范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近百个省、市、县的各类先进和奖励。如今的**中学**分校已成为**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跨越前进!

9月在校学生2692人,其中留守学生共777人,普通型留守学生744人,高危型学生31人,问题型学生2人。我校一直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主张“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学校校风正、学风浓。

针对我校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管理难度逐渐增强的现状,近年来,我校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将其列入“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挽救、管理、服务多措并举,狠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县检察院、**县政法委、综治办、**县团县委等许多单位的帮助下,多方筹集资源,并依托我们学校的留守学生之家,由学校团委会牵头,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工作中心。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们的`青少年帮教中心设有五大岗位,一是信息搜集处理岗,负责青少年学生的信息收集、分类、处理,向其他工作室汇报青少年学生的情况,同时综合其他各室反馈相关信息。二是投诉与求助岗,负责受理学生的投诉与求助并反馈相关信息联系相关部门处理。三是法制教育岗,负责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就问题型、高危型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矫正,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四是针对性帮扶岗,负责对问题型、高危型青少年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并反馈帮扶结果。五是学生活动中心,负责指导重点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并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个岗位都设有具体的负责人。

针对几个岗位的设置情况,我们设置了帮教中心的工作流程。每学期开校开始通过信息收集岗对学生的信息收集,把留守学生根据行为状况分为普通型、高危型、问题型三类,并将分析的结果转交到针对帮扶岗、法制教育岗、活动中心,通过心理疏导、志愿帮扶、法制宣传、活动关爱等途径,形成有针对性的分类引导、危机干预,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将帮教过程和结果反馈到信息处理中心。在我们的针对帮扶和法制教育中,我们的检察院、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等很多单位都组成了志愿者队伍定期到我们学校进行结对志愿帮扶!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同时设置了投诉与求助岗,主要进行查漏补缺,同时了解学生需求。我们的投诉与求助的信息,将反馈到帮扶岗和信息处理岗。正是通过这五个岗位,帮教中心形成了信息收集、分类引导、危机干预的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

基于以上工作,我们在学校分别设立了几个工作室。家长接待室,亲情联系室,心理咨询室和青少年舆情监测中心。每个室都配置了相应的设施、设备,并有相关负责人员管理并指导开展工作。比如说我们的亲情联络室,配有电话,电脑,可以使学生通过电话,网络与家长,亲人进行沟通,联系家长与子女的感情,是留守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学校的关爱。

另外,对部分高危学生和问题学生,学校主要采取节假日整体移交给社区、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让这部分学生没有发生不良行为的空间,从而达到教育帮助的作用。

一份收获一耕耘,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校的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高危型和问题型的学生的比例直线下降。

4月,学校积极响应贯彻**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共青团**市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托管工作,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寄宿托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吴学林同志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江学富同志人负责长,后勤主任王忆、政教处副主任宋佳、宿管办谢玉辉、以及各班班主任、生活老师为成员,同时建立了留守儿童寄宿托管工作制度。我校对原有寄宿留守儿童382人发放了托管协议,其中有30人同意参加周末和节假日托管。这30人主要是父母外出务工后,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其余寄宿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周末和节假日不要求托管。

学校对寄宿留守儿童的管理,采取班主任在晚自习后将寄宿留守儿童清点人数交时候老师、生活老师负责对寄宿留守儿童进行生活指导和日常内务的管理、学校宿管办负责对寄宿留守儿童内务的检查督促,促使寄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校行政值周领导,每天必须坚持吃住在学校,加强对寄宿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的管理督察,保证对寄宿留守儿童的服务质量。()为了让寄宿留守儿童吃的放心、吃的舒心,由后勤处和政教处加强对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采取营养配餐制,要求食堂从业人员每周每天荤素定标准、菜品定标准,每天安排人员轮流督察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以保证学生营养需要。同时每周五由校长或者分管副校长组织召开宿管、生活老师、食堂从业人员、督察人员工作总结会议,对本周食堂工作各方面进行总结、好的方面进行表扬鼓励,差的方面提出整改意见、下周出现同类差的,对食堂进行处罚。通过多方努力,寄宿留守儿童对学校的食宿非常满意。

篇6: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近年来,我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团区委统一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加大预防工作力度,努力减少、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和条件,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为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我镇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进行了严密的安排部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工作落到位。一是成立了由镇政法副书记任组长,综治办、团委、教委、司法所、妇联、派出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二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法制预防网络。三是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例会制度,形成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1、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我镇以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安全条例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通过“两会”(班会、校会)、“两活动”(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两进”(送法进校园、进村庄)等形式,面向在校学生、社区未成年人、素质,提高各村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视度,努力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干实事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每一项工作目标都能够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4、抓整治,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了进一步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我镇加大了对校园周边清理整治工作,不定期的开展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行动,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

篇7: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全力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博乐市第八中学

(2012年10月20日)

近年来,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我校自建校以来没有一个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中考成绩均名列全市前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落实工作职责,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校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精神,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计划纳入学校建设的总体计划。一是建立组织,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我校成立了由以郭喜婷校长为组长,政教处、团委、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派出所干警到辖区内中小学校、教育单位任法制副校长。同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科室的职责任务,制定并下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见,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部署,在全校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推动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规范管理,层层抓落实。近年来,我校综治部门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制定下发了《**校青少年违法犯罪帮教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帮教责任及措施落实到位。校党委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联席会,及时传达上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关精神,听取各成员单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汇报,掌握全面情况,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并部署各阶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关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

校综治办、共青团等部门及各学校始终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自护能力。一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综治办、共青团、司法所等有关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在全校形成自觉学法、自觉守法、自我保护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好家庭教育关键环节。遏止青少年违法犯罪,首先要从家长、家庭抓起。我校积极开展送法到家、送讲到家、送服务到家的“三送”活动,发动家长做好子女的表率和榜样,引导家长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利用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丰富法律知识,提高家教水平,使家庭教育成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三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近年来,我校依托##区“中小学生的实践教育基地” 设置在我校的优势,为本校1万多个中小学生提供了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劳动实践。校综治办、共青团、妇联、司法所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创文明”荣辱观教育、“好习惯伴我行”倡导文明新风等主题教育,并定期组织学生到市公德馆参观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有效减少不良思潮对青少年的侵蚀。同时,教育学生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思想观念,增强青少年的“先天免疫力”,始终把关注青少年学生日常言行的细微小节作为推动工作有效措施,并将他们的品行习惯及时纳入养成教育范畴,严格要求、加强引导,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收到良好效果。

三、注重服务建设,优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外部环境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同时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使家长以规范的言行影响和引导青少年,我校以人口学校 为阵地,对青少年的情况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家长姓名、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子女姓名及出生年月等。通过登记可以确切摸清青少年的情况和底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开展不良环境整治工作。近年来,我校联合公安、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网吧管理,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在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悬挂了“监督公示牌”、“禁止未成年人入内”警示牌,取缔了校门外200米内的娱乐场所,保证了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纯洁。同时,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网络文明行动”,对那些无证经营,违规让青少年进入的营业场所予以取缔,减少了网吧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文明上网;深入开展“未成年人远离毒品行动”和“青春红丝带”青少年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三是掌握底数抓好服务。校综治办联合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对失足青少年、弱势群体、吸毒人员、在校学生、两劳解教人员进行模底统计、归类入册,对全校青少年的状况做到了底数清楚。同时,结合帮教对象基本情况,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教活动。四是抓好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我校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和谐。中学团委在学校内开展“青少年优秀维权岗”创建活动,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和辩护,为青少年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加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我校19个村中有12个村建有文化服务中心,洋头村、溪西村、外洋村、洋美村文化活动中心还设有图书室、健身室、舞厅等活动场所,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我校在洋头、溪西等试点村对闲散青少年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闲散青少年“一人一档”制度,以便于全面掌握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同时,不断加大力度、创新形式,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三项制度,即谈话预警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完善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机制;通过法制宣传、公民道德教育、责任教育和社会发展实践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闲散青少年法制意识 和自律意识;组织和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帮教工作。

四、树典型立榜样,扶助弱势群体,实施爱心工程

1、营造讲学习重品行氛围。为鼓励青少年讲学习重品行,2008年我校成立尊师重教基金,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对学习、品行双优的学生进行表彰,对在校学习优异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2008年以来,我校共发放尊师重教基金近20多万元,表彰及资助品学兼优学生100多名,洋头村的苏政和溪西村的杜毅两名分别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分别获得了最高5000元的奖励。近年来,**中、小学毕业考试一、二中升学率和综合评价均名列全区农村中学前茅,**中学是全区第一家通过省级农村合格校验收的农村中学,全校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2、扶助弱势群体,实施“爱心工程”。建立特困户、低保户家庭进行跟踪服务,对老、弱、病、残、贫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学生给予经济资助。目前,校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对15名家庭贫困、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予固定资助,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我校还进一步建立贫困学生经济保障体系,发动有条件的村委会相应设立尊师助教基金,校党委、政府每年分别拨给各村2000-3000元不等的工作经费,各村也根据各自经济情况相应配套经费,对贫困学生尽可能给予资助;我校还结合实际,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助学活动,开展了富帮穷结对子活动,多渠道解决特困户及低保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爱心工程”作为一项长效工作被一直坚持下来。近年来,我校共牵线搭桥24名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挂钩资助53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3万元。我校还积极调动辖区内企业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吸收安置待业青年实现上岗就业,有效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五、形成联动合力,努力构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帮教网络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涉及部门多、牵涉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我校进一步强化部门配合、社会齐抓共管,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帮教网络。

1、抓好青少年就业培训工作。针对农村闲散青少年较多的实际情况,校综治办、共青团、劳动保障、农技、关工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科学养殖、实用技术、计算机操作等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让他们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好基础。2006年以来,我校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3期,培训农业专业种养殖人员1600人,指导专业种养殖户进行科学种养,促进农民增产增效。

2、加大力度、重点清理治理,大力净化校园及周边社会文化环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学校法制副校长的聘任、教育和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法制讲座等活动;二是加强对学生进入网吧的管理。全方位、多层次构筑起严防严查网吧接纳青少年行为的防范网络;三是对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印刷品,开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行动,在青少年思想上构筑防护网。

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一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青年志愿者、手拉手、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雏鹰争章、保护母亲河、成人预备期教育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少年儿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去扫墓,每年2月和11月开展综治宣传月和法制宣传月活动。二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各学校开展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知识竞赛及作文评选活动。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定期聘请检察院、公安、法院工作人员给学生上法制课。四是由校文明办组织开展公民道德竞赛活动,提高青少年良好的道德观念。五是做好绿色校园工作。组织学生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活动。六是组织中小学生为敬老院老人打扫卫生,开展尊老、敬老、爱老活动。七是聘请市、区老领导和宣讲团的老同志为中、小学生作《平安建设龙岩》、《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和《平安家庭》等报告。通过宣传,增强广大师生学法、知法、守法意识,提有公民道德观念,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有四点启示:

一是党委重视是关键。把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经费保证,才能使这一工作能顺利开展。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与培养体现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积极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四是充分发挥综治办、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司法所、派出所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综合治理。

篇8: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 青少年犯罪在总数量上和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比重上不断向上攀升, 中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 以上, 其中15 - 16岁的少年犯罪又占青少年犯罪的70% 以上, 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可见青少年犯罪形势的严峻。而且青少年犯罪团伙作案突出, 反复性强, 重新犯罪率高, 对当前社会治安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分析

( 一)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氛围对孩子人格的形成、道德水平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的关系紧张、家庭氛围失和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有负面的导向。另外,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当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存在以下问题的家庭中, 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更高:

1. 家庭结构缺失。完整的家庭结构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关系破裂、亲情的缺失都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催化剂”。家庭结构缺失有父母丧偶、父母离异、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这三种典型情况。父母丧偶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敏感、脆弱, 缺乏抗压能力; 对于离异家庭, 孩子通常缺乏安全感, 有可能变得非常暴躁、没有同情心, 养成恶性等等; 留守儿童通常人际关系冷漠, 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与教育, 容易误入歧途。

2. 家庭环境恶劣。自身素质不高的父母可能会忽视对子女的精神关怀, 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这是滋生孩子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充斥着不和谐的气氛, 会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 造成孩子人格障碍。另外, 有些父母自身好吃懒做、自私自利, 甚至有赌博、吸毒、盗窃等违法行为, 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示范与影响, 使孩子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 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家庭条件过于贫困也是青少年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的一个影响因素, 贫困容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 很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敌视社会的心理, 为了满足自己从家庭中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 极易迈向犯罪深渊。

( 二) 社会环境因素

青少年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 社会文化对青少年三观形成有重要影响。社会文化中的不良因素是滋生个人犯罪的温床, 尤其青少年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直至转化为犯罪行为。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 网络上频现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 容易诱发相关犯罪行为。一些网络游戏所带来的网络暴力也对我国青少年的世界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使青少年习得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观念, 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模糊道德认知, 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

( 三)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导向作用。目前, 学校之间攀比升学率, 一切以分数为中心, 教书不教人, 只重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程设计上, 主要以升学考试科目为主, 所谓的主课基本占据了体育课、思想品德课的时间, 把思想政治课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 对德育工作表现出轻视, 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错误的导向, 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整体下降。

三、公安机关防止青少年犯罪对策

( 一)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 强化青少年预防犯罪的思想意识。公安机关在加大立法、执法力度的同时, 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将青少年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各地公安机关可以选聘优秀干警作为法制辅导员, 定期到中小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 引导青少年学生及学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运用“以案说教”等方式, 为在校师生讲解法制法规, 讲授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知识,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 二) 加大打击整治力度, 净化社会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对网吧、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 定期不定期开展治安检查, 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上述场所, 一经发现违规行为, 一定要依法从严惩处, 决不姑息迁就。同时, 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防力度, 严防盗抢及敲诈等侵财型案件的发生。通过校园警务室, 抽调专门警力, 及时处置涉校违法犯罪案件, 及时收集校园违法犯罪线索, 对引诱、教唆、胁迫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 从重从快打击处理。

( 三) 组织关爱帮扶活动, 强化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措施。组织民警认真梳理辖区留守儿童、离异单亲家庭儿童、身体残障儿童、孤儿等, 建立工作台账, 定期走访, 面对面开展心理教育, 实时掌握思想动态和行为动向。积极开展轻微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 广泛动员一切社会力量, 切实发挥矫正帮扶领导小组的作用, 做好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

参考文献

篇9: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xx书记、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由我代表县民政局交流发言,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局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宗旨,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工作情况。

1.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更好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我局牵头组织,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民政的副县长为组长,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县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31个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由我局局长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全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根据《2021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方案》要求,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负责我局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2.保障民生基本生活,实现民政“兜底”负责。一是按时、按标准发放全县xx名孤儿、xxx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残疾青少年xxxx名“两项补贴”,截止到9月份,共计发放资金xxxx万多元,并对档案进行了专项整治,分门别类,做到应录尽录,一人一档,动态管理。二是织密编牢全县xxxx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网络,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组织开展到部分镇、村及学校走访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送去“爱心书包”“爱心文具”、牛奶等物品。三是对xx县儿童福利院的儿童健康成长高度重视,专门拨付资金与xxx人民医院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对孤儿提供针对性服务,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开展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服务,定期体检,发育评价,保健指导,预防接种疫苗等服务,全力保障孤儿的身体健康。四是xx县慈善总会开展“2021年xxx金秋助学活动”,救助低保家庭大学新生27名,发放救助金额54000元,确保我县考上高校的低保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五是向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招聘xx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进入各镇开展留守儿童工作,增设村儿童主任,加强对留守儿童数据收集,密切关注他们诉求(特别是精准扶贫户留守儿童)。

3、加强基层治理工作,依托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将“扫黄打非”有关内容融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中,引导居民群众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有害信息和出版物,并调动居民群众参与“扫黄打非”举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将“扫黄打非”工作与社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区组织开展社区“扫黄打非

”工作,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区活动中,有效的遏制青少年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

4、加强社会组织、团体的管理。坚决取缔关于未成年人团体组织的非法社会组织,防止未成年人受人蛊惑或者其他原因成立非法的社会团体组织,从源头上遏制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团体组织,防患于未然,有效的杜绝了这些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不利因素,净化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

5、为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我局组织实施“广东省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原则,到2021年底,全县各镇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负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情绪疏导、精神关爱、能力建设、社会融入等方面专业服务。

二、存在问题

1、青少年的成长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环境的影响,从家庭角度而言,可能是亲子矛盾激烈或家庭教育的缺失;从社会环境而言,可能是不良的社会交往方式、被社会成员标定的特殊身份;从文化角度而言,个体心理发展受到亚文化的侵蚀。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任何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都会促使叛逆而敏感的青少年形成偏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各相关职能部门由于分工不同,造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没有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3、“广东省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正在逐步完善,且没有相对应的专业心理疏导等专业人才,难以进入问题青少年家庭。

4、青少年群体基数庞大,虽然我局建设了龙川县救助站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但是由于没有编制,只能招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造成工作人员流动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5、一些非法社会组织在各种利益驱动下,不断变换手法,以假乱真、招摇撞骗。有的非法社会组织为寻求合法外衣的庇护,千方百计“挂靠”到合法组织名下或者与其共同开展活动,鱼目混珠,污染了社会组织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少青少年加入了这些非法组织,从而酿下了违法犯罪的苦果。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我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精心谋划、综合施策、定期研判,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上我局的重要议事日程。

2、加强业务培训,健全工作管理制度。我局将聘请社会工作专家,对社工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使社工掌握实务操作技能。

3、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每一个特殊困难青少年都得到对应政策的帮扶资金等措施。

4、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指导监督村(社区)充分利用村(社区)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横幅、深入群众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密切关注问题青少年的动向。

5、加强对非法社会组织、团体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力度,全方位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坚决抵制不良风气侵蚀青少年。

篇10: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动员和组织全社区力量,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从源头上遏止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增长势头,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我们和平社区在区政府、天山街道办事处的关怀指导下,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工作,社区党支部形成合力,动员和组织全社区各族居民齐抓共管,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列入支部和居委会目标任务,制定职责,明确责任,支部还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向社区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社区成立辅导站,形成家庭、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网络,组织社区青少年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以宣传为依托,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社区小家平安,社会大家方能平安,大力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和宣传画册进行宣传,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拒绝邪教、崇尚科学”的图片资料展出活动,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动态变化,开展禁毒教育,提高禁毒的能力。

三、坚持教育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注重施教。

1、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聘请离退休和在职的法院,检查院等单位的同志担任咨询员,讲授法制课,如何对邪教“法轮功”毒品的危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给社区青少年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

2、举办“我的家园”读书作文比赛,少儿手工制作,社区青少年参观列史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社区青少年即受到教育,又充分开拓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3、组织开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座,社区长年注重开展工作,把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推向高潮,科学的文化占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4、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活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教育青少年抵制“黄、赌、毒”等书刊,不良网络文化及不良风气的影响,增强自我防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篇11:2012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工 作 计 划

为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深入贯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社区建设的新发展,发挥社区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立足于教育、饱和和预防,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工作,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1、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计划”的目标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区资源,以未成年人为重点,加强青少年教育,完善青少年管理,服务青少年发展需求,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在社区建立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青少年工作队伍,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机制,形成社区领导总管、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局面,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加强社区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针对家庭、社会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以青少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在社区中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帮助青少年数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促进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链接和整合。

(2)加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建立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档案,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完善社区青少年评价体系。

(3)完善社区服务内容,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基本需求。加强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帮助社区青少年掌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律援助等必要的自护知识和技能。

(4)精华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建立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评估体系,建立青少年成长环境的预警机制。

上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浩浩长江下一篇:技能比武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