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2024-04-14

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1篇)

篇1: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根据我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突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从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标本兼治,齐抓共管。两个载体,即“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和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活动;三个基地,即“阳光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四条渠道,即学校教育渠道、家庭教育渠道、社区教育渠道和网络教育渠道;“九个一”主题活动,即围绕预防青少年犯罪,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览、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开展一次征文、进行一次演讲比赛、听一次法制报告会、组织一次法制教育公益宣传、开好一次专题家长会、进行一次法制教育图片展、组织一次温馨家庭活动;六个机制,即组织保障机制、队伍培训机制、教育考核评估机制、工作联动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宣传机制。

总体目标:围绕以上工作思路,建立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形成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努力实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的全覆盖和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零”发案。

二、主要内容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在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结合“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和”撰写教学反思”活动两个载体,重点抓好“六大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法教育、安全教育。

三、教育形式

(一)开展“三远离、五心”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开展三远离活动,重点做到“五个一”,即介绍一些与“三远离”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办

好一期“三远离”黑板报,开好一堂 “三远离”主题班会,签定一份“三远离”承诺书,进行一次“三远离”活动标兵评比。对于“五心”教育活动,各学校要根据实际,结合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培训工程的实施,进行细化分解、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将内容穿插其中,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确保活动收到实效。

(二)深入开展“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实施有效家访。家访活动要做到方式多元化、开展经常化,做家长的贴心人。通过家访,宣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通过家访,真正了解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通过家访激发学生家长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赢得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达到家校共同育人的目的;通过家访让学生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三)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先进性作用,不断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志愿者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参与竞争意识、管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开展好主题团队会活动,积极倡导建设快乐的团队集体,引导青少年在团队组织中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充分利用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纪念日等重要时机,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开展法制知识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保障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开展学生星级评比、十佳少年评选、文明标兵评选等评优活动,营造青少年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加大对文明行为、文明现象、文明典型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注重典型的培养,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推动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的开展。

(五)抓好帮教工作。各班要认真抓好对有劣迹的学生开展帮教活动。一是通过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树立改过的决心和勇气。二是通过有情帮助,多方面做工作,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家庭,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主动沟通,使他们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当中来,用爱心去教育和挽救学生。

(六)发挥家长学校作用,给青少年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节,家长(监护人)的教育管理能力与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因此,学校要建立学校家长(监护人)联系制度,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情况,与家长共同引导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要通过家长会、讲座、家访等形式,传授正确的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有效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儿童青少年的实效。

(七)实施育人反思,提高育人水平。通过开展撰写教学反思,举办教学反思交流会、优秀教学反思评选等活动,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教师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提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特别要在教学反思中体现德育教育内容,尤其是法制教育,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组织保障机制。为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他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副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小组。

2、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形成队伍培训机制。特别是加强法制副校长、班主任、团队干部、政教干部等骨干人员的培训,提高学校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加强所有任课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意识,并率先垂范。

3、加强管理,强化措施,形成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管理综合考核,加大考核权重,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指标。对预防措施不力,出现重大违法犯罪案件的班主任采取一票否决,取消年度内一切先进的评选资格。情节严重的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4、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各界都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联系自身职能,定好位、站好队、尽好责,加强指导与调度,认真研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规律,将工作做

实,到位、到边、到沿,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网络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局面。

5、落实经费,专款专用,形成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列出专项资金,保证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保障师资培训、网络教育、阵地建设、阳光课堂开设等法制教育活动所需经费。

6、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形成教育宣传机制。通过教育网、校园网、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校内宣传阵地和校外各类媒体,加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宣传。科学制订宣传计划,细化分解宣传任务,强化宣传工作考核,不断提高宣传水平,切实发挥好教育宣传的正面导向作用。

牛栏江镇古城小学

二0一二年九月一日

古城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印树华

副组长:陈刚

成员:李娟刘艳秋代友宏孙有成李文伟

古城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小组

组长:陈刚

副组长:李娟刘艳秋

成员:孙有成各班班主任

篇2: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贯彻“教育发展,平安先行”、“学生成长,规范引导”的理念,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将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和弘扬美德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努力探索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提高依法育人的实效性,让每一位青少年在“法”的指挥棒下健康成长。

二、总体目标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强化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实现以学校法制教育带动社会,并将法律知识辐射到家庭。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努力实现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零”发案目标。

三、内容和途径

1.突出一个主题。以“与法同行、牵手明天,做合格公民”为主题。

2.夯实两个基础。一是学校普法队伍。成立学校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二是学校普法阵地。巩固和发展校园法制广播站,黑板报、橱窗、手抄报等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等手段对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

3.抓好三项重点。一是抓特点。要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开展有针对性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好的方式方法,及时总结新鲜经验,形成本校工作特色,努力营造学校普法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抓亮点。组织开展“四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固定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组织一支

合格精干的普法宣传队伍,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月活动和普法征文活动,每月定期开展一次“问题学生”心理访谈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将法制教育系列化、制度化、程序化。三是抓热点、难点。依法处理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本校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学校领导学法用法有新突破。学校领导在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宪法及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把《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重点,全面了解我国法律制度基本体系,从法理上掌握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增强对法律的理性认识,逐步养成依法决策、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和行为习惯,实现学法用法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教师学法用法有新突破。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并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八不准”作为评价教职工师德师风的重要标准。坚决抵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乱收费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三是学生学法用法有新突破。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定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经费“五落实”,保证学生普及法律任务完成。认真挖掘各学科教材法制教育因素,渗透法制教育。建立以兼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为骨干的普法教育队伍,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定期向学生宣传《宪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依托有效载体, 通过开展“模拟法庭”、“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机制,突出法制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社会及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四是家长学法用法有新突破。家长是普法工作的隐形力量,通过发放法律宣传材料,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引导家长依法监管保护孩子。

5.开展八项活动。一是法制宣传活动。利用校园之声广播、橱窗、黑板报、手抄

报等宣传阵地,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和宣传。邀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定期到校举办法制教育专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开展以“法律伴我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班(团、队)会、模拟法庭等活动,让每个在校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知道两法赋予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防范的能力。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禁毒日”、“世界人口日”、“爱鸟周”等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式向学生宣传《环境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森林法》、《土地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争创“绿色学校”,唤起师生环保意识。二是创建青少年维权岗。利用校园网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课堂,在校园内设置青少年维权岗举报信箱和法律援助窗口,开通维权服务咨询热线,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和援助,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三是兴趣转移活动。通过开展寓德于文“两个一”(每周学生记诵一首古诗词,写一篇心得日记)、精神早餐“三个一”(诵读一句名言警句,讲一则名人故事,唱一支积极健康的歌曲)、爱国主义等活动,培养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建立健全敬老院等社会德育实践基地,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组织开展青少年志愿者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道德修养,有效抵制不良思想的侵害。四是师生礼仪常规教育。利用校园网制作《中小学学生礼仪规范》、《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专题片、利用“校园之声”广播开办礼仪教育专栏节目,以礼仪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升学生文明素养,达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目的。五是主题团(队)日活动。积极开展“五团”(团旗飘起来,团歌唱起来,团徽戴起来,团课上起来,团的活动搞起来)、“五心”(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规范学生课前一支歌活动,引导学生传唱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红色经典歌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六是重视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展“悄悄话周日记”等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倾诉情感的场所,给老师提供一个了解学生心灵的渠道,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实施问题学生导师制,建立问题学生档案,推行问题学生承包责任制,跟踪调查引导,提高心理素质,矫正行为习惯,培育良好品德。七是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成立青年党员教师

义务护校队,晚间巡逻值班,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让学生人人参与执法护法行动,提升学生依法管理公共事务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八是开展“小手拉大手”互促活动。发挥学校“窗口”辐射和学生“天使”带动作用,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互促机制,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学校法制教育的成果传递到家庭、社会中去,为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实现“教育好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造福一方人民”的社会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政工、教务、总务和工青妇群团队组织负责人、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将《方案》的实施列入学校思想道德及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之中,纳入到相关人员学期考核和班务量化考核当中,明确分工,互相配合,全面负责组织和推进《方案》的实施。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通过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方案》,通过校园网、校园之声广播、开办校园电视台、设置法制专栏、开展法制讲座、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等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师大会开展教师学法行动,利用家长会开展家长学法、家长法制教育活动,为《方案》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3.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认真学习、领会《方案》精神,从基础工作抓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要积极与公、检、法、司等相关政法部门联系,争取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的支持,形成全社会都来学法、普法的良好势头。不断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实现青少年违法犯罪“零”发案目标。

篇3:论审判工作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法院在审判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要把握的原则

法院在审判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防止一刀切主义。

(一) 宽严相济原则

宽严相济原则本质是区分对象, 针对不同的犯罪人及不同的罪名、危害程度等做出不同的刑罚。这也是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刑法基本原则的。众所周知, 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尚未成熟, 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 特别是近几年网络通讯等媒介的快速发展, 青少年更容易相互感染一些恶习, 不经意间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除个别青少年犯罪动机比较复杂、主观恶性比较大外, 绝大数犯罪动机比较单纯、目标清楚、意识不到危害性, 比如盗窃、抢劫财物往往是为了能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抽想吸的烟等一些单纯的动机。因此, 法院在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 对动机单纯、初犯偶犯的罪犯要从轻减轻处罚, 能适用缓刑就适用缓刑;对于一些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大、屡教不改的罪犯要当严则严。

(二)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原则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要坚持以教育和矫治为主, 使其早日健康复归社会,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采用相称的手段才可对其惩罚。”[1]法院审判工作中, 要把教育和保护、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理念贯穿始终, 而不是惩罚和报应。庭审中要营造充满亲情、关怀的氛围, 要以长辈的身份和态度对待青少年罪犯, 耐心劝导, 指明方向, 争取重新做人。

二、当前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罪犯处于边缘地带

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研究颇多, 但对于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成人犯罪关注较少。众所周知, 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特殊法”保护, 新刑事诉讼法专门设置了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别程序, 庭审中对未成年犯罪不公开审理, 相对于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成人来说就没有这些“优待”了。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人较之于未成年人在心智、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提高,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由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特殊时期, 而且有很大部青年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相符。与社会经济转型道理一样, 此阶段最容易出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做事较冲动, 也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当前审判中对此阶段的青年人罪犯保护措施尚处于空白, 有地方甚至对刚满18周岁的青年人普通罪犯采取公判大会形式宣判, 这会对他们心灵造成极大伤害, 而且出狱后及有可能仇视社会, 可能会犯下更大的罪行。

(二) 少年法庭及其配套人员尚未完善, 没有专门针对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法庭

1.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 条件尚不具备的, 应当在刑事审判庭内设未成年刑事案件合议庭或者由专人负责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 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承办。目前, 我国基层法院审判人力薄弱, 人才匮乏, 要成立专门的未成年刑事审判庭更是难上加难, 个别地方虽然成立了, 但也是有名无实。2.我们常常听说青少年法庭, 但实际上只是指是少年法庭, 而青年法庭根本不存在。前面提到, 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 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时期, 此阶段犯罪是他们的不幸, 更是国家的不幸。

三、完善法院青少年审判工作的建议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人民法院是保障青少年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以下完善青少年审判工作建议。

(一) 从现行立法状况来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少年法庭

法院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 建立起少年法庭;招录具备心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法院队伍;培养锻炼一批熟悉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法官;加强法官的青少年心理知识培训。

(二) 对青年人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18周岁到25周岁阶段的青年, 法律上已经是成年人, 但这个阶段的青年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避免与其他一些主观恶心较大的罪犯混合一起, 这样也起不到劳动改造的初衷, 刑满释放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也较大。

(三) 从长远来看要探索建立青年法庭

少年法庭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给青年法庭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 时间成熟的时候应该考虑建立青年法庭或者与少年法庭合二为一,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法庭。

参考文献

篇4: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探析

关键词: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1)从犯罪类型看,主要以侵财型犯罪和人身伤害型犯罪为主,特别是以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这三种犯罪为主。

(2)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逐步增多,团伙型犯罪现象突出。

(3)从犯罪手段看,作案手段残忍,暴力成分明显,犯罪手段也逐渐复杂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犯罪后果十分严重。

(4)从犯罪年龄看,日益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数逐渐增多。

(5)从犯罪身份看,文化程度均不高,辍学少年人数居多,大部分犯罪的青少年均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有些甚至是文盲。

(6)从地域范围来看,青少年犯罪以本地人犯罪为主,外来人口较少。

由上可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正朝着高发化、团伙化、恶性化、高科技化、低龄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已经刻不容缓。

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存在的问题

1.针对弱势青年群体的法律服务尚有不足

由于传统法制思想和现行立法的局限,关于青年违法犯罪人员和刑释青年这两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權益保护还较少,存在较多突出问题:第一,《监狱法》虽然规定对罪犯的劳动实行报酬制,但没规定报酬的标准及管理使用,行刑过程中大多是给予“假定工资”。这样,服刑人员的劳动所得基本用于包括生活费在内的监狱业务费用,出狱时一般仅获得回家路费。第二,由于传统监狱管理习惯使然,罪犯在监狱里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使罪犯的自主性受到了剥夺,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和绝望情绪。第三,刑释青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刑释青年的生存状况,大多较恶劣,多数犯罪人员谋生能力不强,再就业困难重重,没有收入来源。刑释青年的社会地位一般偏低,被贴上“坏人”标签,这使得他们备受歧视,成为社会的弃儿。如此种种,都是导致刑释青年再犯罪的重要原因。

2.对青少年再犯预防的工作不够深入

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以下5类青少年群体: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由此可看出,曾经的未成年犯并不在此范围内,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事后预防中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三、对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完善建议

1.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自身修养和素质,从根源上预防犯罪

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辨别是非及区分良莠的能力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争强好胜,全面客观地对待事物。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冷静地思考,正确地分析,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自私自利,不唯权唯钱是图,不盲目攀比。同时,青少年也要自觉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护法的公民。

2.制定专门的刑释人员保护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我国至今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系统的规范刑释人员保护的法律。虽然,目前司法机关和共青团组织都在积极地参与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但没有制度化, 有关的保护、援助措施难以落实。监狱管理局进行的类似调查显示,在某省重新犯罪的刑释人员中,下岗或无业的占28.4%左右,另外,有一些农村籍刑释人员在出狱后没有分到承包田,因生活困难而再度犯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借鉴浙江省的做法,制定本地专门的刑释人员保护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浙江省制定的《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是我国首部保障刑释人员合法权益的省级政府规章。该《办法》规定,归正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不受歧视。符合就学、复学、升学条件的归正人员,享有就学权利,对申请报考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各类职业学校或者业余学校的归正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教育部门应当准许报考。原籍在农村的归正人员享有与其他村民同等的分配承包田的权利。

3.完善刑释人员保护的组织体系,充实刑释人员保护的具体内容

目前,虽有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以及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委会等基层政权参与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但没有建立专门性的刑释人员保护组织。在美国有些城市就建立了刑释人员保护会,在英国有“罪犯关心与重新定居全国协会”,加拿大有“犯罪人援助和释放后关心协会”等有国际影响的非政府性刑释人员保护组织。这些组织向刑释人员提供生活救济、房屋居住、职业训练、服务、心理辅导等服务,在刑释人员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内设置专门机构,指导、协调各地的刑释人员保护工作。共青团组织应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对刑释人员进行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使其以良好心态面对遇到的问题;对刑释人员进行必要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如进行法律援助或职业训练等经费募捐与收集。

4.完善法制教育制度

篇5: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积累经验,力争年内在社区建立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青少年工作队伍,健全社区预防工作机制,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广泛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加强社区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1、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采取法律讲座、法制展览、法律宣传册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便于青少年参与的法制实践教育活动。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社区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衔接。帮助家长,特别是履行教育义务和监护职责存在问题的家长明确法定的监护责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监护能力;延伸学校教育的方式,建立学校和家长的及时联系制度,服务青少年的成长需要;社区将积极争取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向社区倾斜,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在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加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建立社区青少年管理档案。社区将经常性地开展调查,全面掌握社区内青少年的状况,对履行教育义务或监护职责存在问题家庭的青少年、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将建立详细准确的社区青少年管理档案。

4、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对残疾、下岗以及因父母服刑、劳教而无法获得正常家庭监护的困难青少年,社区将开展“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困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制定具体的帮教措施,同时联系司法部门安排专人开展结对帮教;对多次发生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社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责成家庭、学校或单位严加管束或上报公安部门对其进行训诫。

(三)完善社区服务内容,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基本需求。

5、积极帮助下岗、失业青年再就业。围绕青少年学习、成长、就业等方面的需求,今年社区将和镇劳动部门一起组织1-2次有针对性的社区青年用工洽谈会,并提供1次职业技能培训机会。社区还将联合劳动就业、工商等部门开展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组织、扶持下岗青工和待业青年积极开展家政服务,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6、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立足社区,积极开展广场文化、体育竞赛和家庭文化评比、表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调动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满足青少年的休闲娱乐要求。

7、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阵地建设。有计划的开展在校初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青春期心理等知识的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社区还将建成比较规范的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1处以上。

(四)净化社区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8、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联合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针对辖区中影响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不健康音像品、图书、违规经营“网吧”、违规经营歌舞厅等问题,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对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特别是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为,社区将配合执法部门进行严厉打击。

9、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继续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动员与青少年事务有关的单位,为社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

三、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2月),成立工作机构、制定方案。

1、成立工作机构。社区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为社区预防工作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由社区具体组织实施。具体如下:

组 长:黄 凯 那元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副组长:颜维升 那元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莫桂珍 那元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张杏珍 那元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成 员:黄信定 那元社区居委会治保主任

陆翠平那元社区居委会委员

梁辉吉 那元社区居委会委员

甘吉电 那元社区居委会劳动保障协管员

杨绍富 那元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专干

苏炳富 那元社区居委会流动人口协管员

周 伟 那元社区民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黄信定兼任。

2、建立社区联席会议制度。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以社区民警、治保委员、团干部、妇联干部为核心,吸收社区内群众代表、青年志愿者代表、教师代表和老干部代表等组成联席会议成员,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工作,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二)第二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为全面展开阶段。

3、建立起社区预防工作的基本工作队伍。把预防工作纳入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团组织负责人、社区治保委员的工作职责,促进青少年工作队伍的专业化。

4、组建社区预防工作的志愿者队伍。整合社会资源,以社区内的离退休同志、青年志愿者、热心群众为主体组建志愿者队伍。动员协调社区中网吧、台球厅、健身房等文化、娱乐场所的负责人参与,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中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利因素和青少年中的不良行为。

(三)第三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1月),不断深化完善工作机制阶段。

5、建立社区青少年跟踪帮教机制。动员社区预防工作的志愿者帮助生活上处于弱势、思想上有错误倾向和出现了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解困。

6、建立社区青少年事务协调处理机制。在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社区青少年的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向相关的职能部门反映情况并制定相应措施。

(四)第四阶段(2010年12月),总结评估和表彰阶段。

及时总结试点社区经验,对工作得力,措施落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其成功经验和做法。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完善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切实把社区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各成员要按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职责分工,积极参与社区预防工作,力争社区预防工作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

(二)稳步推进社区预防工作,并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切实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统筹安排,务求实效。社区预防工作内容多,任务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协调,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有效的衔接。社区根据当前社区中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集中安排力量,抓住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集中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力求社区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篇6: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意见

中共安月县里东乡委员会安月县里东乡人民政府

关于2010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村(社区)、驻乡各单位:

为切实推动全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根据上级要求,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一、建立预防组织机构,完善组织,明确职责,落实人员

根据乡实际情况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构:由主管教育工作的副书记杨晓艳同志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团委、综治办]宣传办、文化服务中心、妇联、团委、派出所、中小学、卫生院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工作力度,在预防办的统一协调领导下,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切实为青少年远离犯罪、遵守法纪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质

1、将开展法制教育与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育青少年做文明守法公民。

切实配合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照准切合点,将文明礼仪教育同法制宣传教育有机衔接起来,塑造讲文明、重礼仪、遵纪守法的当代青少年良好形象;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文明礼仪素质和法律素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切实加强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密切社会、学校、家庭的沟通与联系,构建预防网络,开展全方位法制教育。

充分发挥法制校长作用,利用法制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法制教育,提高守法意识;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礼讲法,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切实保障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利用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营造家庭和谐、守法环境。

3、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少年宣传教育活动

要因地制宜的把握学雷锋日、植树日、安全教育日、儿童节、“两法一条例”颁布实施纪念日、安全生产月、禁毒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精心策划,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大规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开展自护教育。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变化极其微妙,极易受外界和自身影响,波动很大。要密切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变化,通过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和由任课教师或专职心理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生理辅导,调节引导他们克服各种成长期综合症状,提高未成年人人自觉抵御不健康的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防止因冲动或贪图享受而误入企图。

三、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长效机制,加强沟通、逐步完善队伍建设。

建立由乡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预防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系会议,沟通信息,协调、督促、落实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管理、服务等相关事务。及时对工作出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保护青少年权益的基础上,通过预防、挽救、教育感化等方式妥善解决各种问题。

逐步完善帮扶队伍建设。通过在学校,发挥集体作用,对问题学生进行一帮

一、多助一接对帮教活动;在各村建立由村书记、治保主任等组成的社会监督员队伍;组成由法律工作者、司法所人员、学校负责法制教育、心理辅导教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对问题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加大社会关注力度,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通过社会帮扶解决困难的青少年的生活、家庭问题,减少或杜绝因过早辍学步入社会或因贫困问题走上违法道路的现象发生。

今后,乡团委表示要进一步规范预防办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在继续扎实作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创造性的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工作,不断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中共安月县里东乡委员会

安月县里东乡人民政府

篇7: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组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为组员的组织机构,并聘请司法局警官为法制校长兼法律顾问。

二、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突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从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标本兼治,齐抓共管,实施“八个一”主题活动,即围绕预防青少年犯罪,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览、开展一次征文、进行一次演讲比赛、听一次法制报告会、组织一次法制教育公益宣传、开好一次专题家长会、进行一次法制教育图片展、组织一次温馨家庭活动;总体目标:围绕以上工作思路,建立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形成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努力实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的全覆盖和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零”发案。

三、主要内容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在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重点抓好“六大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法教育、安全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是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组织保障机制。为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他校委会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副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教师任副组长,少先大队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小组。

2、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形成队伍培训机制。特别是加强法制副校长、班主任,提高学校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加强所有任课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意识,并率先垂范。

3、加强管理,强化措施,形成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管理综合考

核,加大考核权重,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指标。对预防措施不力,出现重大违法犯罪案件的班主任采取一票否决,取消内一切先进的评选资格。情节严重的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福海县职业高中

篇8: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 青少年犯罪在总数量上和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比重上不断向上攀升, 中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 以上, 其中15 - 16岁的少年犯罪又占青少年犯罪的70% 以上, 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可见青少年犯罪形势的严峻。而且青少年犯罪团伙作案突出, 反复性强, 重新犯罪率高, 对当前社会治安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分析

( 一)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氛围对孩子人格的形成、道德水平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的关系紧张、家庭氛围失和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有负面的导向。另外,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当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存在以下问题的家庭中, 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更高:

1. 家庭结构缺失。完整的家庭结构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关系破裂、亲情的缺失都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催化剂”。家庭结构缺失有父母丧偶、父母离异、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这三种典型情况。父母丧偶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敏感、脆弱, 缺乏抗压能力; 对于离异家庭, 孩子通常缺乏安全感, 有可能变得非常暴躁、没有同情心, 养成恶性等等; 留守儿童通常人际关系冷漠, 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与教育, 容易误入歧途。

2. 家庭环境恶劣。自身素质不高的父母可能会忽视对子女的精神关怀, 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这是滋生孩子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充斥着不和谐的气氛, 会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 造成孩子人格障碍。另外, 有些父母自身好吃懒做、自私自利, 甚至有赌博、吸毒、盗窃等违法行为, 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示范与影响, 使孩子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 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家庭条件过于贫困也是青少年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的一个影响因素, 贫困容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 很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敌视社会的心理, 为了满足自己从家庭中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 极易迈向犯罪深渊。

( 二) 社会环境因素

青少年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 社会文化对青少年三观形成有重要影响。社会文化中的不良因素是滋生个人犯罪的温床, 尤其青少年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直至转化为犯罪行为。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 网络上频现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 容易诱发相关犯罪行为。一些网络游戏所带来的网络暴力也对我国青少年的世界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使青少年习得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观念, 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模糊道德认知, 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

( 三)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导向作用。目前, 学校之间攀比升学率, 一切以分数为中心, 教书不教人, 只重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程设计上, 主要以升学考试科目为主, 所谓的主课基本占据了体育课、思想品德课的时间, 把思想政治课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 对德育工作表现出轻视, 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错误的导向, 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整体下降。

三、公安机关防止青少年犯罪对策

( 一)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 强化青少年预防犯罪的思想意识。公安机关在加大立法、执法力度的同时, 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将青少年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各地公安机关可以选聘优秀干警作为法制辅导员, 定期到中小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 引导青少年学生及学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运用“以案说教”等方式, 为在校师生讲解法制法规, 讲授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知识,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 二) 加大打击整治力度, 净化社会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对网吧、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 定期不定期开展治安检查, 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上述场所, 一经发现违规行为, 一定要依法从严惩处, 决不姑息迁就。同时, 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防力度, 严防盗抢及敲诈等侵财型案件的发生。通过校园警务室, 抽调专门警力, 及时处置涉校违法犯罪案件, 及时收集校园违法犯罪线索, 对引诱、教唆、胁迫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 从重从快打击处理。

( 三) 组织关爱帮扶活动, 强化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措施。组织民警认真梳理辖区留守儿童、离异单亲家庭儿童、身体残障儿童、孤儿等, 建立工作台账, 定期走访, 面对面开展心理教育, 实时掌握思想动态和行为动向。积极开展轻微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 广泛动员一切社会力量, 切实发挥矫正帮扶领导小组的作用, 做好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

参考文献

篇9:浅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自身预防

“青少年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伤害”。青少年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才能增强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础,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家长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加强自身修养,做青少年心目中的标准;杜绝一些不良嗜好、恶习,做好榜样。

2家长要采取科学、合理、适当的教育方法。要因势利导,言传身教相一致,掌握好批评和表扬的场合和分寸,避免子女的逆反心理,使青少年自觉服从家长的批评和教育。

3家长还要与学校、社会搞好配合、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预防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培养教育,努力学习成才的阵地,学校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教育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青少年的发展方向、政治倾向和道德水准。德育教育只要方法得当,常抓不懈,就会使青少年利用榜样的力量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腐蚀,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其次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要因人因材施教,要注重“双差生”转化教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健康成长。

2学校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青少年最明显的缺陷是法律知识欠缺,即使违法犯罪了,有的还全然不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法制课纳入教学计划,并配置法律院校毕业的专职法律老师,不定期地分析学生的思想表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他们交流,有针对性地搞好法制教育,逐步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3加强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矫治。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懂得自尊、自爱、自重;其次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偏差及时进行教育矫治,对症下药;最后进行青春期理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青少年。

4搞好校园治安整治。定期分析学校内外的治安状况,对影响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门店、书刊、音像、商业摊点等,要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共同整治,对扰乱校园秩序、流氓滋事和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不法分子要依法查处。

社会预防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的事情,而是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求社会各界协调配合,群防群治,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1广泛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公安、司法、街道、村委会等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司法部门可以选派业务精通、法律知识渊博的骨干定期去学校做法制宣传教育,送法进校,开展“警校共建”、“院校共建”活动,达到预防犯罪,减少犯罪的目的。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模拟法庭,参加公审公判大会,收听收看一些法制宣传节目。

2继续抓好普法宣传,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司法、教育、共青团、先锋队、妇联等单位和部门要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预防和挽救工作;更要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大打击力度,决不手软,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3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求工商、文化、公安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带有黄、赌、毒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管理;文化宣传部门要利用媒体对腐朽落后的文化公开曝光,揭穿其伪科学的真正面目;教育科技部门要加强高新技术的管理,防止和减少高档次的网络犯罪,让青少年健康轻松上网,避免黄色网站和不良网站的侵害。另一方面要求宣传部门积极倡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多为青少年补充有助于健康成长的“营养品”和充实有利于成长的精神食粮。

篇10: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伊综[2009]8号

—————————————★————————————

2009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2009年,伊山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拓展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扩大社会影响,提高服务能力,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断推进青少年维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立足教育,全面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积极协调,加强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配合,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要动员各方面力量,针对各类青少年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重点活动、重点工作,切 实有效地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二)针对新时期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各种因素,突出做好预防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工作

近年来,在校生违法犯罪和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今年在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同时,要突出做好预防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工作。

1、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营造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学习环境。不断创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改革教材和课程体系,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学法求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继续大力推行中小学普遍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做法。邀请公安、司法、关工委等单位对全镇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进行培训,在继承原有好的教育模式的同时,不断创新,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走上健康的人生道路。

3、进一步加大 “社区青少年法制学校” 创建力度。积极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通过聘请离退休干部、教师,招募志愿者等多种形式建立专兼职结合,以兼为主,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社区未成年人、闲散青少年及进城务工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

4、积极开展自护教育活动,推动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工作社会化。一是推动阵地建设。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基 地”命名表彰活动,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消防等场所广泛建立自护学校。二是推动队伍建设。聘请具有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知识的热心人士,建立自护教育讲师团,担任自护辅导员、自护宣传员等。三是推动项目建设。开展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与法制教育为重点的主题教育,帮助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推广“自护训练营”等贴近未成年人的自护教育项目。举办青少年自护大赛和展演活动。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1、真情关怀社会闲散青少年和农村留守儿童。摸清社区、村组辍学生的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努力帮助他们复学。对无人照管的服刑劳教人员的子女,要认真做好帮扶工作。要把社区闲散青少年组织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就业技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库,实行辅导员定期家访制,随时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他们健康正确的成长。

2、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创建活动的开展领域,完善创建活动的动态管理、激励和监督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认定制度和考核制度。不断总结、推广“青少年维权岗”区域联动的经验,推动各系统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进入社区,积极参与社区青少年事务,努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

3、加强中小学校校园净化工作。继续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广大学生认识不良文化的危害。推荐一批优秀少儿图书、歌曲、童谣和音像制品进校园,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严厉打击侵害中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校园治安稳定。

4、加强对青少年食品、用品市场和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联合公安、消防、教育、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对青少年食品、用品市场和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清查活动,杜绝不卫生、不健康的青少年食品、用品和没有办学资质的青少年培训机构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三、以重点活动为载体推进未保和预防工作

1、认真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加强对城市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扎实推进“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继续在全镇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文明上网。

2、积极配合做好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整治工作。联合司法、教育、公安、文化等部门共同探讨解决中小学生帮会活动、以大欺小、强行勒索财物等突出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组织中小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与社区法制宣传、义务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

3、大力实施“温暖工程”。学校、社区要本着“不歧视、不偏见、不苛刻、不放弃”的原则,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加强对后进、失足青少年教育、引导工作。

4、开展“爱心伊山”特困、特殊青少年帮扶系列活动。进一步关注特困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为他们的生活、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通过开展节日送温暖活动,走访和慰问青少年白血病患者、特困青少年家庭。要经常关心特困青少年,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为他们创造摆脱困境的机会。

5、加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宣传力度。通过讲座、竞赛、宣传栏、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强“两法一办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网络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

篇11: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全面提高青少年道德、法制素质,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的良好形势,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决策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在先”的原则,以学校和社区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根本手段,强化重点群体管理,全面净化社会环境,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坚决铲除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全县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改,必须达到以下工作目标:有效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力争全县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明显下降;大力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明显提高,抵

制和自我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明显增强;积极参与“社区、政法部门、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帮教、挽救有劣迹和轻微违法青少年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出全社会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 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领导

为了有效地预防学校小学生违法犯罪,学校成立了禄丰县金山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永贵(校长、书记)副组长:滕永峰(金山镇派出所所长)尹晓伟(校安办主任)成 员:郑福芬(工会主席)王京华(总务主任)王金祥(教导主任)吴菊莲(教导副主任)钟淑艳(教科室主任)张春禄(德育主任)李森祥(信息中心主任)张晓梅(少先队总辅导员)

各年级组长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开展法治教育进课堂活动,将法制

教育纳入教师常规管理和班级管理考核的内容,做到大纲、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要求每班每月至少开设一节法制教育课;二是组织开展以学习《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班队会、征文、演讲、上街宣传等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三是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普法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长期抓,并与传统美德教育及八荣八耻等教育相结合,采用各种方式方法灵活生动地进行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人格修养。

(二)聘任法制副校长,做好培训工作。学校与禄丰县金山镇派出所所长滕永峰联系并聘任为学校法制副校长,颁发聘书,要求每学期为学生做1—2次法制教育宣传讲座。

(三)组织开展“禁毒”、“反邪教”教育宣传活动。学校以“禁毒”和揭批“法轮功”为重点内容,通过讲座、班会、观看科教片等形式教育学生远离毒品,认识“法轮功”邪教本质,提高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

(四)强化综治工作,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积极联系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依法管理和整治校园周边的网吧、游戏机室、歌舞厅、酒吧等文化娱乐场所和违法经营的商业摊档。特别是要做好网吧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和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非法经营活动。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法规教育、网络文明道德教育,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有害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五)强化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领导和管理工作,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加强宣传,典型带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浓厚的师德建设舆论氛围。二是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评选工作,并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大大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年级组各班级要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形式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学校已成立预防领导小组,建章立制,明确责任,从制度体系上保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开展。

禄丰县金山小学

上一篇:羽毛球比赛规程1下一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程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