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2024-04-22

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通用10篇)

篇1: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三堡镇团委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中国治安格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性因素。团委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切实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抓紧抓好。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团委特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科学引导,实施“家庭细胞”工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发源地,对一个人的素质优劣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所在,也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摇篮。因此,家庭教育具有任何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优越性。

团委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利用家长会时间对家长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育能力。团委将在学校对家长会的召开制度化,指导和鼓励他们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必须确立三个新观念:一是新成才观。当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才,未来的人才素质要求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二是新责任观。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将其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人才,是家长的应尽职责。三是新权益观。未成年人从法律角度上看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但他们与成年人一样具有完全的权利能

力。同时引导家长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子女的行为起好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这样一来,通过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净化家庭环境,构筑起一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二、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1、抓教育,努力引导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为挈机,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组织他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加深他们对国情、民情的了解。

2、抓宣传,积极营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利用好团委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为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抓实践,大力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进行。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参加城建卫生清理活动、镇区环境清扫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以“远离网吧、健康上网”为主题,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活动,教育青少年信守公约、文明上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活动,使少年儿童在“亲身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潜移默化、然后不断成长”。

4、抓服务,努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通过青少年维权中心建设和正常运转,对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了制止,切实维护全团委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团委聘请团委外法制副团委长,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和

自护教育,提高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增强普法宣传

要努力增强普法的目的性,既要使有关方面准确地了解各自的职能责任,又要使青少年自身明确地知晓自身的具体权利和义务,既要让青少年知道法律禁止什么,又要让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增强普法的实效性,继续扩大普法用青少年能够切身感受,真正理解的形式,以典型的案件、事件、图像教育感染青少年。增强普法的指导性,通过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帮助其提高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明辨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掌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技巧。

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切实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抓紧抓好

铜山县三堡镇团委二零一一年二月

三堡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1年2月8日

会议地点:三堡镇党委会议室

参加人员:三堡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现形成纪要。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张书记要求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 会上,张书记强调各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范围,加大工作力度,将可能出现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做到打击与教育、打击与惩处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一个营造良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防范氛围。

二、传达学习《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措施》

由司法所所长传达了转发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措施》,工作措施明确了我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

三、张书记对2011年工作任务做总体部署

2011年工作的总体部署是: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创造氛围。二是要坚

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认真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三是要狠抓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四是要落实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在依法处理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还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

四、张书记对近期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近期工作安排:一是3月27日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普法宣传活动,团委、妇联、综治办、司法所等单位组织,司法所具体负责,活动情况由司法所以书面材料的形式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综治办;二是8月30日进行文化市场大检查工作,由文化、公安、工商、综治办组织,文化站具体负责,检查情况的书面材料由文化站负责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三是9月3日至4日的中(小)学老师开展的普法宣传座谈会,由司法所、综治办、教育办等单位组织实施,由司法局负责,并上报开展情况。

会后,由政法委委员陈永刚同志做了讲话,他说这次会议开的很及时,很到位,各成员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规律,要逐步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要采取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坚决遏止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要立足于保护,从预防抓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要加大社会的监管力度,把教育、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帮助青少年成长,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篇2: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一、x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概况

一年来,x共青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合力为源,构建起无缝衔接、运转协调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制机制;二是教育为本,夯实环环相扣、科学有效的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基础性工作;三是服务为先,着力加强各类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帮扶工作体系建设。

二、xx年x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一)完善制度化安排,建立青少年事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网格化青少年权益工作协调机制

通过深化“x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协调委员会”的组织职能和社会职能,统筹建立青少年权益工作的网格化协调联动机制。

范文网

x团区委重新规范、修订《x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由31家增补至40家,并将17个镇、街道主管副镇长(副主任)新增为区未委会委员;成立由承担青少年权益工作核心任务的10家委员单位组成的x市青少年事务联席会,探索建立青少年权益工作会商机制,统筹全区工作力量,共同联手打造合法、有序、有效的罪错青少年教育管理“一条龙”司法渠道,推动中小学校法制校长、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尝试订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职责部门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委员单位工作职能、量化考核标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能够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制度、有考核、有专人负责。

同时,x共青团积极探索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专业社会组织和队伍,与区社会工委联合实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x市社区青少年管理与服务项目》,加强社会支撑体系建设。在高校成立首批“社区青少年帮扶公益实践团”社工团体,通过采取政府购买社工团体公共服务方式在首批6个试点社区(村)实施服务项目,大力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引导、帮扶工作,帮助社区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

2、深化工作渠道,完善立体化青少年权益工作联动机制

试点社区青少年权益工作的有益做法,完善团组织服务、支持基层权益工作的方法和载体。

3、优化成长环境,初步建立青少年利益诉求沟通机制

自xx年以来,共青团系统开展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倾听青少年心声 服务青少年成长” x共青团“倾听”活动,初步建立起反映青少年利益诉求的沟通机制。x市“两会”期间,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呼吁青少年相关议题达3个;截至12月底,共青团“倾听”活动累计共举办13次,涉及中小学生、社区青少年、农村青少年、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团代会代表、企业青年、志愿者各类青少年群体,参与人员达900余人,倾听嘉宾累计参与113人次,在全区营造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注青少年普遍诉求的社会氛围。同时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中聘请了40名x市“青少年成长导师”,为青少年提供切实帮助。

(二)夯实基础工作,完善青少年权益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建设

1、校内校外法制教育各有侧重

联合公、检、法、司在校内推进法制校长工作落实,法制校长来源单位与区教委、主责学校有效对接,并在寒暑假前组织法制校长集中开展普法讲座,协助学校进行治安隐患排查。中小学校法制校长配备率达到100%,且全部能够入校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全区108名法制校长在118所中小学校内讲授法制教育课500余次,平均每人每年授课4次;区公安分局还派出400余名民警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配合各校法制校长开展日常工作。团区委、区教委、区少工委联合在各中小学校集中开展了“增强法治观念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主题法制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和“法律在我身边”法律案例故事征集活动,筑牢违法犯罪的坚强思想防线,营造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氛围。

2、各类青少年群体服务强化分类引导

各镇、街道、社区建立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家庭经济困难初中小学生、低保困难家庭重度残疾青少年数据库、社区闲散青少年四个数据库,认真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工作,并建立起底数完备、事项明确和动态更新的工作管理台帐,数据统计相对准确、符合实际情况。各镇、街道分别组建了由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主任及楼门长等组成的社区闲散青少年帮教工作队伍,对青少年实施扶助型、引导型、监督型、帮教型等分类管理,并对有不良行为、心理和人格缺陷的青少年主动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专门走访、帮教和回访。

(三)整合社会资源,服务青少年弱势群体工作系统化长效化建设

1、进一步夯实工作站各项基础工作

一是希望工程x市捐助中心x工作站不断完善各类弱势青少年群体数据库,建立底数完备、事项明确、动态更新的服务台帐,做好“希望之星(1+1)”、“爱心基金”、“学子阳光”等常项捐资助学项目。全年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助的“希望之星(1+1)奖学金”、“爱心基金”助学金等75600元。同时,累计共下发奖助学金10.4695万元,资助中小学生173人。二是建立完善x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依靠团的组织体系社会化运作筹募基金,为x市各类特殊困难青少年提供教育资助和生活扶助,加强社会各界对弱势青少年的关注程度,“希望工程”工作初步建立“品牌化推进、社会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2、大力开展弱势青少年群体帮扶及公益项目实践活动

3、发挥x市少工委职能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xx年,团区委、区教委、区少工委联合以巩固“努力争当四好少年——x市红领巾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成果为载体,结合“三个x市”建设、“四大行动”计划、阳光心语等品牌活动,带领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与“争当四好少年八个一行动”,包括担任一个红领巾道德岗、提出一个红领巾科学创想、参加一次献爱心公益活动、学会一个红领巾快乐游戏、结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寻找一个身边的学习榜样、创作一个童谣、编辑一张手抄报。此外,共同开展x市庆祝六一儿童节表彰大会暨四好少年风采展示活动、少先队建队日教育实践活动等。

篇3:关于中职学校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针对此种情况, 笔者针对中职学校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提出一些认识与看法。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 成为摆在每一个教育和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在犯罪成员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方式团伙化、作案方式成人化、智能化的基础上, 又呈现出闲散青少年群体违法犯罪凸显、由单独作案向集体性的共同作案转化的特点。因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导致的违法犯罪上升, 家庭问题和失学辍学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 教育改造呈现反复性, 校园暴力犯罪化等新的特点。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不良文化和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青少年的生活离不开充满诱惑的社会, 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久而久之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少职校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经常逃学, 整日游手好闲, 最后走上邪道;一些学生沉溺网络, 受到影视、网络上传播的暴力、淫秽等丑恶内容的影响, 无法自拔;此外, 社会贫富分化使一些学生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扭曲金钱观。

(二)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造成孩子的人格障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就行, 其他都不重要, 根本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种教育理念使得一些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人格障碍, 往往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经调查, 父母不和、离异, 家庭经济状况差, 父母身体存在缺陷, 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父母不务正业, 吸毒、酗酒、赌博, 溺爱子女, 缺乏责任心, 对子女不闻不问, 等等, 都不同程度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 青少年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 形成了孤独、自卑、怨恨、狂妄的心理缺陷, 极易被坏人所利用, 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 学校在法制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普法教育和养成教育无论是在师资力量和资源上都比较薄弱, 不受重视;二是一些职业学校没有将法律课程纳入正常的德育教学, 从事普法教育的教师很多不是专业教师, 难以胜任法制教育, 这就造成了法制教育的“失真”;三是教师的教育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当学生对学校和教师失去应有的信任, 就会排斥学校教育, 从而造成厌学、辍学, 流浪社会的现象;四是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 使一些本该可以挽救的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四) 青少年阶段的发育特点使他们容易走上人生的歧途。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 自尊心强, 辨别是非和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差, 模仿力强, 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误入歧途。

三、中职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学习,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然后才是培养他们做一个有技术的人。试想, 具有高技能的各项人才, 能胜任各项技能工作, 但是不懂法, 自身素质低, 这样的人肯定不能被社会所接受, 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做人上, 一旦引导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懂法、守法, 他们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和用功性就不可能差。

(二) 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普法教育, 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一是要开设专门课程进行专业的法制教育;二是在各门学科中, 加强法律知识的渗透, 每个教师都应该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 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是在校内建立警务室, 聘请民警担任法制宣传员, 定时聘请法官、律师、警察等法律工作者举办法制讲座, 用他们身边生动的事例进行直观有效的法制教育;四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资料, 用活生生的例子来警示和教育学生, 利用各类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

(三) 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课程, 及时解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预防违法犯罪。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许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都与自身不健康的心理有关。中职学校应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设立心理咨询室, 让青少年有一个倾诉的场所, 使青少年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时的疏通, 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 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治, 善待学生的“错误”。只有发自内心的爱, 才能唤醒失足的学生。

(四) 创建良好环境, 远离违法犯罪。

通过广播、宣传栏、班会、板报、横幅等宣传阵地, 营造普法氛围, 形成独特的普法文化环境, 让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同时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 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各种公共娱乐场所, 让青少年远离暴力、毒品、淫秽, 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五) 构筑家长、学校、社会的立体防线。

社会应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制环境。家长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一方面, 家长应与学校站在同一战线上, 但现在许多家长与学校的对立, 不配合学校的工作。所以,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 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和家长沟通, 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 让家长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

总之,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所以加强法制教育, 预防犯罪, 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走向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S].2004.

[2]中央政法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R].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篇4: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关键词:职业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和建议

一、前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国内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相关部门积极加大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力度,本文从职业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利用学校特有的优势和教育者的特殊作用,联合家庭、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法制、青春期教育,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阵地。

二、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2001年至2015年,我国福建省相关机关共逮捕了2338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其中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为505人,是该省犯罪嫌疑人总数的43.5%。青少年犯罪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重接近50%,且犯罪年龄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黄某某仅仅因父亲不肯给他200元“出门打工费”,便当场用水果刀将其父刺伤致死等案例都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据有效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数量提升了68%,而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还存在上升趋势,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较快,五年中增长了接近70%。在暴力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下,现阶段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较多的暴力行为。

其次,我国青少年犯罪特点。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犯罪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犯罪过程中,暴力程度不断加深;而主要的犯罪形式为团体犯罪等。

三、 青少年人犯罪与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

(一)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缺乏法制观念教育。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在开展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法律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对法律知识以及违法犯罪行为产生深刻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并灭有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缺乏法制观念教育将导致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不仅没有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反而失去法制学习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忽视法制的功能及作用,也不利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1]。

(二)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内容不系统、不完整。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在开展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更没有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程度,对课程的深度以及内容进行调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效率较低。产生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内容不系统、不完整。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对法律知识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更无法应用这些知识规范自身的行为并保护自己。

(三)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教学为主,而担任法制课程的教师通常不是法律专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需要首先进行知识的学习,才能够将书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较低,导致学生也无法有效应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造成学生法制课程学习效率低下,职业学校法制教学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无法对青少年犯罪起到预防作用。

(四) 学校社会家庭未形成合力。现阶段,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法制课堂教学时间,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过程中,家庭法制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以及家长没有进行有效的联合,对学生从思想上进行引导,也没有共同应用法律知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2]。家庭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忽视是导致青少年忽视法律知识重要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四、 职业学校预防网络时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一)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法制观念。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青少年的法制意识薄弱,而在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过程中,职业学校的功能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多数职业学校都开设了法制课堂,然而在提升法制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不仅要广泛的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播,还应当将培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作为教学的中心[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针对各种犯罪现象,应用法律知识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并逐渐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 不断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在提升职业学校法制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学校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渐构建专业化的法制知识,将法律知识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例如,会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对会计法、税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讲解,应用多个经济犯罪的实例,促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同时,形成法律意识[4]。同时还应当促使教材内容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相结合,法律知识应由浅入深、系统性的向学生进行传播。更重要的是,应提升法治教学规范性,提升学生对法制知识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 加强法制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在积极加强职业学校法制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应当聘用专用的法律专业教师,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构建并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为提升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兴趣以及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教学实效性,可以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将真实的案例介绍给学生,随着案情的发展,学生被故事所吸引,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并在案例当中对法律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 形成青少年犯罪防控的社会合力。现阶段,我国在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过程中,单纯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联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力量,为加大法律知识宣传力度、构建健全的法制教育体系做努力。学校方面在积极构建健全而系统的法制教学系统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共同监督并引导学生应用法律知识规范自身的行为,而社会方面,应利用传媒等工具,将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进行传播[5]。从而促使我国逐渐形成青少年犯罪防控的社会合力,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五、結论

综上所述,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现象逐渐增多,这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因为青少年是我国的未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同时青少年犯罪还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安定,不利于人民生活的长治久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的研究至关重要。职业学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青少年的法制意识,为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昆山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 高万红. 预防流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以昆明F社区为例[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No.13304:117-128.

[2] 姚建龙. 转型社会的青少年犯罪控制——以“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为例的研究[J]. 社会科学,2014,No.38004:63-73.

[3] 徐忠. 试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学校教育的预防作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68-72.

[4] 吉朝珑.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的构筑——从实证研究的角度[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No.13302:45-50.

篇5: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二010年,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以搞好两法宣传为基础,继续以强化青少年六项教育为重点,以抓好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证。具体工作如下:

一是搞好两法宣传。广泛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违法犯罪法〉的宣传工作。要求各团组织除在2月份法制宣传日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对两法进行广泛宣传外,日常工作中还要组织知识竞赛、演讲赛、版面图片展览等活动,对两法进行广泛的宣传。

二是强化五项制度。

1、强化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了团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与各基层团支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进行严格考核,把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

2、进一步强化法制教育制度。将对这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此项制度落到实处。

3、建立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同教育、派出所、法司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组成员单位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等工作措施。

4、强化基层团组织信息报送工作。与基层团组织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信息报送制度,要求他们将有关工作情况及时报送镇团委,便于我们及时了解基层动态和工作进展情况。

5、强化档案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档案,并要求各学校团组织也要建立工作档案,将此项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镇团委将定期不定期

地对各学校的档案建立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三是开展六项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进一步引深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要内容的青少年学理论活动。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活动,强化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

2、法制教育。要求各校团组织经常邀请法制教授进行法制讲座。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以案讲法”法律宣传活动和让青少年远离“三厅一台”和网吧活动。广泛宣传“黄毒”的危害性,扫除“六害”的重要意义,引导青少年增强识别能力,提高他们自身的免疫力。

3、奉献社会实践教育。进一步引深中小学生“手拉手”互助活动和献爱心活动,号召中小学生积极为特困学生捐款捐物。

4、心理素质教育。继续深入开展中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和少先队“民族精神代代传”体验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引导和端正他们的生活态度,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典型教育。在学校、派出所、司法等单位中广泛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继续通过评选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十大杰出青年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等活动,强化青少年积极进取的精神。

6、家庭教育。要求各学校团组织继续开办好家长学校,采取办培训班、开座谈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好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

四是抓好队伍建设。中小学校要确定一名专职人员,专门负责报

送本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信息、报表、档案管理和法制教育各项工作的安排和组织。

五是配合综治办,尽心尽职地完成好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履行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职责,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推动这项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共青团九都镇委员会

篇6: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陆川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以来,陆川县团委在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及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前提下,按照团区委、团市委、县委、政府和县综治委的要求下,紧紧围绕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解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和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工作,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吸毒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帮扶。为进一步了解重点青少年的情况,团县委先后走访了城区的社区,通过座谈、现场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社区青少年吸毒情况和违法犯罪情况,积极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救助形式,发挥社区团干部、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二)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积极发挥团组织优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5月,在陆川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开展了3次志愿服务:1.开展课业辅导,三名志愿者,三名农民工子女参加;2.感受玉林,三名志愿者、两名农民工子女参加;3.开展自护教育,两名志愿者,六名农民工子女参加。

同时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团县委工作人员一行4人,在团县委副书记的带领下来到对口支援的沙湖乡梦之岛希望小学,慰问该校农民工子女,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游戏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进行一些简单的心里辅导。通过

此次活动提前帮助该校农民工子女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儿童节。活动过后,我委召集了沙湖乡团委的成员一起开会讨论部署接下来的工作,力争将关爱活动落到实处。

二、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继续深入推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利用重要的纪念日,节假日、主题活动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清明时节,共青团陆川县委员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组织350余名团员及150余名少先队员与其他参加人员一起在县城区纪念广场(陆川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传统”为主题的清明节纪念活动,表达了对革命先烈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5月4日上午,陆川团县委在陆川县革命纪念广场举行了陆川县“迈入成人行列,担当历史使命,建设锦绣中华”18岁成人宣誓仪式。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出席了仪式。陆川中学、实验中学、二中、三中、四中共300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宣誓仪式。

6月21日上午10点,在陆川县第二中学运动场开展了“禁毒万名学生签名活动”,学生在印有“青少年与合成毒品,拒绝毒品、共建和谐”的宣传横幅上写出自己抵制毒品的决心。

6月26日联合其他预防办成员,在县政府广场挂横幅,摆宣传板报宣传禁毒知识。

三、解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一)联合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学校及周边安全防范和环境治理。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的摸排整治,加强学校周边的巡逻防控,加大对学校周边网吧、电子音像制品市场和游艺娱乐市场的整治力度,坚决扫除学校周边的“黄赌毒”等社

会丑恶现象。

(二)联合预防办其他单位,加强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力度。继续定期开展打击互联网、手机淫秽色情和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及时清除低俗网上信息,大力取缔非法网站。实施“文化环保工程”,深入开展百种图书、报刊和电子出版物推荐活动,推动和倡导绿色互联网游戏开发,推动青少年优秀文化产品出版。

四、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帮助青年创业就业

(一)继续开展“创业青年小额信贷扶持计划”,联合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创业青年提供资金支持,截止当前,获贷青年50余人,贷款金额60余万元。

(二)充分利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培训基地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充分发挥我县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作用,新建和完善了青年创业培训基地。今年上半年,团县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整合资源更好地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就业创业信息、职业设计、人生规划等方面服务,采取因人而异、分类指导的方法,帮助广大青年设计符合青年自身特点的人生规划,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同时广泛动员各种社会资源成立了7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广大青年提供30多个见习岗位。

(三)继续开展“订单式培训”上半年共培训共培训1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了一项职业技能,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农村青年择业竞争能力、就业适应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农业技能。

(四)继续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和12355平台建设。今年团省委将联合相关创建单位继续命名一批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并组织维权岗单位开展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留守儿

童等系列服务维权工作,鼓励维权岗单位与社区、学校结对,每年为青少年办好一至两件实事。加强各级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发挥12355平台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核心功能,并积极拓展工作领域,收集和反映青少年的意见呼声。今年以来继续深化开展开展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等系列服务维权工作,鼓励维权岗单位与社区、学校结对,每年为青少年办好一至两件实事。同时团县委12355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积极开展了“轻松备考 12355与你同行”2011年12355阳光行动进陆川活动,邀请县12355心理专家咨询团走进陆川县中学、陆川县第二中学、陆川县实验中学等包括乡镇中学在内的15所学校,针对备考学生开展减压讲座,受到了热烈欢迎。

青少年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委将继续积极探索对各类青少年思想引导和权益维护的新途径,努力创新青少年社会管理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促进全县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陆川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陆川县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篇7: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10秋行政管理专科„.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牵动着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和民族兴衰。因此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对于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从2012年10月1日开始至11月,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对青少年犯罪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闲散青少年状况进行了实践调查,形成报告如下:

一、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日至11月1日

二、调查对象:溪口镇综治办、社会闲散青少年

三、调查内容:溪口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四、调查方式:咨询、抽样访问

五、调查过程:

于2012年10月份开始,先咨询了溪口镇综治办所掌握的溪口镇闲散青少年人员名单,对该名单人员进行抽样,共选出10名受访者,占总人数的38.46%,年龄分别为14周岁至30周岁不等。

咨询及访问以下几个问题:

1、造成闲散的原因;

2、目前的生活、学习状况;

3、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4、对学习一门技术、技能的兴趣;

六、调查报告

关于溪口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调查报告近年来,溪口镇社会闲散青少年(本文所指的闲散青少年是16-30周岁处于“三失”的群体,即失学、失管、失业状态的青少年)逐年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些社会闲散青少年处于家庭管不住、学校管不了、没有工作单位的“真空状态”。其犯罪的原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经过分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

一、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其社会危害

(一)家庭结构失衡、教育方法失当。一是家庭教育不力,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里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漠视,而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正确的管教和引导,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子女放任自流,一步步地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家庭结构失衡、削弱了家庭的教育职能。父母离异、家庭不和或对儿女缺少爱抚和管教,都可能会使青少年成为社会闲散人员,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吃不了苦,其为生活所迫或为享乐而实施犯罪,或者成了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实践证明,单亲家庭或不和睦家庭子女的犯罪概率是正常家庭的二倍。三是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自身言行不端、品行不正、素质低下,把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入家庭生活,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误导,甚至公然唆使子女违法犯罪。

(二)学校法制教育滞后、管理不善。一是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双差生”的耐心帮助,使这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悲观失望,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过早地步出校门、流向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学校管理不善、法制教育弱化。有些

学校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法制观念,对外界不良影响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自觉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堕入犯罪深渊。除此之外,有的学校不良风气盛行,学生素质低下,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闲散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社会闲散的青少年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一是媒体和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剂。大众传媒、非法出版物以及网络所描述的暴力、凶杀、色情的情节已无形中起到了教唆青少年犯罪的作用;二是社会流动性大,控制功能弱化。人口流动量日益增大,人户分离情况大量存在,给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帮教和管控工作带来被动和难度;三是就业压力促使一部分失学青少年成为了社会闲散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失学青少年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的,大多数从事的也是体力劳动,一般收入也不高,很难达到他们所追求的物质享受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失学青少年成为失业闲散人员,他们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在社会上游荡,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的隐患。

(四)个人自身因素倒致。这部份人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主要集中在14—18周岁年龄段,他们没有生活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除了睡觉就是上网玩游戏、逛街,我们问他,“想不想学一门技术啊?”“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他一脸迷茫,回答“不知道”。还有些是有残疾,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预防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建议

1、把好家庭教育关。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任何一个青少年犯罪,家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遏制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教育这个堡垒;同时,健全对父母或监护人处罚的法律规范,加大力度惩处行使未成年人监护权不力的父母,以督促父母(监护人)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2、把好学校教育关。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尽快普及高中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初中升高中的失学率,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在适龄阶段更广泛的被纳入教育系统,接受学校的教育,而不是被排斥在学校外成为社会闲散人员。二是学校有针对性的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设心理辅导教师,结合常见多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从而使青少年在校生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治。

3、把好法制宣传关。根据当代青少年学习各种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多、社会知识传播手段呈现扩散性的特点,积极利用多种传媒工具,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控能力。同时,在乡镇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规范和落实法制副校长制度。由法制副校长每月到学校讲一次法制课,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继续发挥公安机关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从学生时期抓好法制的宣传教育。

4、把好综合治理关。达到标本兼治。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预防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核心。一是形成教育和保护的合力,把对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提高教育和保护的效果。二是形成优化社会环境的合力,整顿社会风气,最大限度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活、娱乐环境。三是形成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

渠道,创造就业机会的合力。

三、调查体会:

篇8:论审判工作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法院在审判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要把握的原则

法院在审判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防止一刀切主义。

(一) 宽严相济原则

宽严相济原则本质是区分对象, 针对不同的犯罪人及不同的罪名、危害程度等做出不同的刑罚。这也是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刑法基本原则的。众所周知, 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尚未成熟, 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 特别是近几年网络通讯等媒介的快速发展, 青少年更容易相互感染一些恶习, 不经意间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除个别青少年犯罪动机比较复杂、主观恶性比较大外, 绝大数犯罪动机比较单纯、目标清楚、意识不到危害性, 比如盗窃、抢劫财物往往是为了能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抽想吸的烟等一些单纯的动机。因此, 法院在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 对动机单纯、初犯偶犯的罪犯要从轻减轻处罚, 能适用缓刑就适用缓刑;对于一些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大、屡教不改的罪犯要当严则严。

(二)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原则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要坚持以教育和矫治为主, 使其早日健康复归社会,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采用相称的手段才可对其惩罚。”[1]法院审判工作中, 要把教育和保护、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理念贯穿始终, 而不是惩罚和报应。庭审中要营造充满亲情、关怀的氛围, 要以长辈的身份和态度对待青少年罪犯, 耐心劝导, 指明方向, 争取重新做人。

二、当前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罪犯处于边缘地带

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研究颇多, 但对于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成人犯罪关注较少。众所周知, 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特殊法”保护, 新刑事诉讼法专门设置了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别程序, 庭审中对未成年犯罪不公开审理, 相对于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成人来说就没有这些“优待”了。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人较之于未成年人在心智、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提高,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由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特殊时期, 而且有很大部青年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相符。与社会经济转型道理一样, 此阶段最容易出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做事较冲动, 也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当前审判中对此阶段的青年人罪犯保护措施尚处于空白, 有地方甚至对刚满18周岁的青年人普通罪犯采取公判大会形式宣判, 这会对他们心灵造成极大伤害, 而且出狱后及有可能仇视社会, 可能会犯下更大的罪行。

(二) 少年法庭及其配套人员尚未完善, 没有专门针对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法庭

1.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 条件尚不具备的, 应当在刑事审判庭内设未成年刑事案件合议庭或者由专人负责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 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承办。目前, 我国基层法院审判人力薄弱, 人才匮乏, 要成立专门的未成年刑事审判庭更是难上加难, 个别地方虽然成立了, 但也是有名无实。2.我们常常听说青少年法庭, 但实际上只是指是少年法庭, 而青年法庭根本不存在。前面提到, 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 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时期, 此阶段犯罪是他们的不幸, 更是国家的不幸。

三、完善法院青少年审判工作的建议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人民法院是保障青少年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以下完善青少年审判工作建议。

(一) 从现行立法状况来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少年法庭

法院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 建立起少年法庭;招录具备心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法院队伍;培养锻炼一批熟悉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法官;加强法官的青少年心理知识培训。

(二) 对青年人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18周岁到25周岁阶段的青年, 法律上已经是成年人, 但这个阶段的青年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避免与其他一些主观恶心较大的罪犯混合一起, 这样也起不到劳动改造的初衷, 刑满释放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也较大。

(三) 从长远来看要探索建立青年法庭

少年法庭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给青年法庭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 时间成熟的时候应该考虑建立青年法庭或者与少年法庭合二为一,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法庭。

参考文献

篇9: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客观因素;心理特点;预防

1.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归纳起来,少年时期的心理要素主要有以下特征:

1.1渴望独立的心理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1.2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

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1.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

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1.4逐渐成熟的性意识

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2.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青少年大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琢磨、判断等过程来形成的。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归根到底也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不良因素在犯罪主体的头脑中的反映,因此,探讨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就不能不分析与犯罪心理形成有关的存在于主体外的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2.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一个人的气质、性别、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是从童年开始的,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人是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掌握社会的基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家庭的稳定和家庭的教育对青少年正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暴力等因素极易使青少年产生反叛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2学校环境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塑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依赖学校的教育功能。因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阵地,也是培养青少年精神文明的场所,而且中学阶段还是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具有正义感;而另一方面认识能力还不全面,评价事物、看待问题好走极端,情绪不稳定,不能正确对待、处理挫折等。这些矛盾是青少年的共性,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

2.3居住及工作环境

有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既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的原因,而是在周围邻居、工作场所中结交了坏朋友后才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居住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尤其危险是,邻里中有教唆犯、惯犯、品行不良的人,他们常引诱邻里间道德观念不稳定,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3.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表现

(1)逆反心理: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人们的规定、纪律对着干。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自主的心理日渐强烈,但其并不能达到独立自主,对老师家长的归劝根本听不进去,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常常驱使少年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自杀、犯罪。

(2)从众心理: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青少年从众心理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

(3)义气心理:“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少年犯罪中尤为多见。14到18周岁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轻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这也是青少年中激情犯罪较多的原因。

(4)报复心理:青少年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定型,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要害的阶段,也是最轻易产生逆反心理。對社会,对人生的熟悉易表面化、直观化。青少年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

4.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如何更好地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4.1保护性预防

保护性预防是指国家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 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应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这也是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4.2堵塞性预防

堵塞性预防是指通过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达到犯罪预防的措施。给学生普法,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3控制性预防

控制性预防是指各种针对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采取的帮助、教育、挽救措施。主要包括:成立帮教小组;送工读学校教育;加强少年法庭的工作;回访考察。

4.4改造性预防

改造性预防指政法机关以生产劳动为主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有违法犯罪的人改邪归正,成为遵纪守法的劳动者。在劳动改造时,应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原因,要重点进行思想教育,以彻底从思想上使失足青少年得以改造,真正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4.5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

【参考文献】

[1]犯罪心理学(修订本)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

[2]吴志刚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5.

[3]博客中国网青少年犯罪高发.中央高层急谋对策,2004,8,27.

篇10:三堡镇团委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计划

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建议

团县委副书记 黄剑(2013年3月 日)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中国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重点青少年群体。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量失学、失业、失管的现象,且吸毒、自杀和犯罪率显著上升,成为目前经济迅速发展中的严重社会问题。当前,在长丰进军全国百强县,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对于既是违法犯罪高危群体,同时又属于弱势群体的重点青少年群体,做好其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对于维护长丰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长丰县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在经过一系列调研的基础上,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该群体包含五类,分别为“有不良行为青少年(原为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其中,有不良行为青少年是指有危害社会违法行为的已满6周岁、未满25周岁的青少年;闲散青少年是指已满6周岁、未满25周岁不在学、(二)工作情况

1.明确指导思想,加强思想建设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有效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明确责任目标,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县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形成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以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依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团县委积极与县综治办对接,将“阳光关爱”行动作为全县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重点,形成了县政法委牵头,团县委负责实施,司法、公安、民政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为抓好工作落实,团县委积极借助乡镇1+3+x团建格局创新的成果,充分发挥乡镇团委集体力量,在各乡镇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团委书记具体负责,司法所、派出所、教育、劳动、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综治部门牵头、共青团具体负责、司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同时,由团县委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展活动,各部门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职能,密切配合,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针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团县委联合县检察院、关工委等单位下发了《帮教“两不”未成年人工作办法》(长检办„2013‟19号)文件,以“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指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县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份进行帮教,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重新犯罪。

针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由县民政局牵头,团县委参与,联合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社、妇联等单位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的通知》(长民„2013‟72号)文件,在长丰县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长丰县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办公室,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好流浪未成年人返校复学和教育转化工作,帮助其接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针对闲散青少年,全县各级综治部门、民政部门、共青团、关工委等综治成员单位抓住未升学初中毕业生这一闲散青少年产生的源头,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建立职能明确的工作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个体,我县分类别、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安臵服务工作。

3.丰富活动载体,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法制宣传,树立守法意识。团县委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先后深入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坚持教育与防范并重,全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法学习,先后开展普法讲座10余场。与司法部门联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确保法制教育的广泛宣传,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建立“三位一体”机制,构建预防网络。团县委聘请相关法律专家深入县城中学举行教师法制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在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定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时并给予教育帮助。同时,对家长开展配套法律培训,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充分利用了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以及对学生的法律行为起到有效监督作用,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监督和引导的长效机制。

(3)推动希望工程,加强爱心援助。结合各重要节日,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校园、深入农村,为留守儿童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并对有困难的孩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活动开展以来,团县委组织志愿者300多人次,与重点青少年群体结成帮扶对子260余对,较好的解决了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引导问题。同时,团县委积极向上争取,建立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基地,集政府、社会各界力量形成 “关爱农民工子女”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体系,确保青少年安全、健康茁壮成长,也减轻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建立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幸福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在认识上不到位,还是存在抓与不抓和抓得紧与不紧等问题,有些做得一般,也有个别做得比较差,一些工作措施并没有落到具体青少年身上,造成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与阻力。

二是工作联动不够。有些单位把该项工作等同于共青团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局面,导致工作联动性较差,不能有效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工作保障不够。工作受经费、人员等“短板”制约是个共性的问题。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是项长期的复杂工程,需要努力争取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四是专业力量的引入不够。重点青少年群体的问题不是都能单纯依靠乡镇、村(社区)解决,找准工作力量非常重要,要把一般意义上的帮教和专业力量帮教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青少年事务专职社工队伍在我县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基层政法干部和基层干警联系接触问题青少年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心理辅导和法制教育志愿者对于问题青少年的帮教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范围。

三、工作建议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各单位有关部门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平安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县范围建立党政统一领导、预青专项组办公室和综治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制度,督促各部门根据分工和自身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形成有效合力。将该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并在经费投入、工作力量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

(二)探索工作推进实施项目化运作。将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纳入全县民生工程项目。原有的民生工程项目中涉及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内容的,如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和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因已完成目标任务,现已退出民生工程项目,需要有新的内容补充,建议将涉及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作为新的民生工程项目。同时,探索

上一篇:唱支山歌给党听庆党九十周年下一篇:一级建造师工作年限证明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