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浩浩长江

2024-04-19

高考满分作文:浩浩长江(精选7篇)

篇1:高考满分作文:浩浩长江

我在南京出生长大,父母带我去了很多美丽的地方。比如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庙、珍珠泉、海底世界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建于1968年,已有40多年的历史。该桥全长4589米,桥面宽15米,有9个桥墩。这座桥的顶层对交通开放,而中间一层对火车开放。大型船只也可以从桥下通过。

桥面两端有工农兵雕像,桥两边人行道上有无数路灯。夜幕降临时,灿烂的灯光就像河上的彩虹。源源不断的车辆日夜不停地行驶。桥上的解放军叔叔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日夜坚守岗位。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桥,也是世界上较早的第三座桥。也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篇2:高考满分作文:浩浩长江

高考满分作文《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1)~(2)题。

(1)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注意:①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

②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

③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④共200字左右。

(2)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①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目的空白处;

②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 ③不少于600字。

【提示】

1996年作文题,也要求写一小一大两篇作文。小作文是写说明文,要求“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这就要注意“说明文字”的特点。说明文字,一般是简明平实的,但也有的具有文艺笔调。联系“注意”,“不要编故事”,“语言简明”,可见应采用简明平实的语言来写。“注意”中还强调“分别说明”,这就意味着说明时不需把两幅漫画综合起来加以比较。

大作文的难度比较大。首先,它不是就一幅漫画写“读后感”,而是就两幅漫画写“带有欣赏性质的议论文”。第二,它不是平面地欣赏两幅画,而是要求在议论中进行比较;所比较的又不是一好一差,而是一幅比另一幅更好。这就要求过细地进行比较鉴别,难度明显加大。比较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从“内容”上看,第一幅漫画不仅针对了“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可以针对“思想方法上的毛病”、“昏庸无知”等,第二幅漫画则主要针对“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亦可讲第二幅漫画充分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后果的不堪设想,而第一幅漫画在这方面的力度要弱一些。从“形式”上看,可强调第一幅比第二幅简洁、含蓄,亦可强调第二幅比第一幅具体、细致、逼真、夸张。从“效果”上看,可强调第一幅更能诱发人的思考,由此及彼,由点到面;亦可强调第二幅更能叫人触目惊心,激发愤疾之情,引起疗救的注意。更喜欢第一幅,或更喜欢第二幅,均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行。

介绍两幅漫画

有这样两幅漫画:第一幅名为《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图中画着一只粗短的右手,本为六指,整形之后,正常的大拇指被截了,而小指右边多余的畸形指却仍然昂然屹立在原侧;第二幅画题为《截错了》,左边的病床躺着一位右腿截肢的病人,他头上冒汗,张大了嘴,惊恐地用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腿,左手扬着一张手术单,上面写着“左腿截肢”,右边一位男医生好像闭着眼睛,边擦汗边张大嘴,似乎在解释着什么,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旁边的一位护士小姐停下正在作记录的笔,惊异地看着那张手术单。

【评析】

希望大家高考顺利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师讲解免费下载

本文内容完整、准确、细致,且不乏生动;条理清楚,语言简明。读了这篇短文,未看过漫画的人不难在头脑中想见漫画图景。

我更喜欢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

《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两幅漫画都很好,然而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我记得莱辛的《拉奥孔》中有一个关于创作的说法:包孕过去,启迪未来。相形之下,《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更符合以上艺术原则。

先说,“包孕过去”。在这两幅画的比较中,突出地表现为对漫画的主题如何更深刻揭示。《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画面简洁,洗练;《截错了》,则略显纷繁芜杂。康德的生活是相当从简的,但他的思想却极为丰富、深邃。康德自己说,他怕繁芜的生活迷住了双眼,限制了他对宇宙和生命等终结问题的思考。艺术更是如此,对于表现中心来讲,只要准确、生动地表达和展示它,其手法越简单越好。从这一点上看,《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略胜一筹。

再来看“启迪未来”。在这两幅漫画的比较上,有一个为读者提供二次创作空间的问题。《截错了》中的医生神态、患者表情,是比较丰富的,这对于作者所要批判的现实表现是较为有利的。但是,由于作者的详细描绘,导致了读者二次创作空间的狭小。读者的思想空间,仅限于对神态自若的医生的批判,对表情惊恐的患者的同情。而《给六指做整形手术》与之相比,却有了广阔的天地,供读者自由驰骋。由于有了画面的真切表现,读者的思想就有了依托和主线;由于画面的简洁,读者就可以把与这幅画中心相同或类似的主题联想出来,将那些玩忽职守、对工作极端不负责的人和事拉出来批判一番。在这一些的“较量”上,《截错了》又棋输一着。

综而观之,执牛耳当属《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因为它更符合创作原理,更遵循欣赏法则,这个鳌头占之无愧。

【评析】

这是一篇满分的好作文。审题正确,能在比较中陈述更喜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理由。

作者引用莱辛的话提出论点,并从美学的高度进行论述,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思路也比较活泼。文字表达甚好,简洁、流畅、有力。结构紧凑。该生阅读面较广,能独立思考,相对地说比较“超前”。

篇3:高考满分作文的阅卷评分取向

一.立意要有穿透力

立意是文章的主脑, 是文章的灵魂, 文章的立意要正确、鲜明、集中, 这些都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从阅卷的过程、专家的评述、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来看, 高水平的考场作文, 立意不仅要正确、鲜明、集中, 而且要独到、新颖、深刻、有创意。要想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文章的立意必须有强大的穿透力, 能反映生活的本真。

2010年高考, 一位重庆考生的作文《难题》获得满分。文章以充满诗情禅意的画面开篇:六月的黄昏, 庙宇的院墙呈现一片迷离的紫红, 一片树叶飘过高墙, 树叶脉络清晰、色泽澄净。由此, 作者想到了佛境中的菩提树, 从而把“难题”定位在生命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在文章的主体部分, 作者首先以悉达多王子成佛前的故事来诠释“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是一道难题, 然后进一步提出“对生命美与真的表达更难”。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 指出“佛主净, 道主无我无为, 而皆可获真我, 获顿悟, 芹溪以无言之恣诉情, 有的是虔诚……菩提、庙宇和我, 也许有了真心, 难题便一道融向天际了吧”, 点明主题, 只要有真心, 难题可解。

“难题”这一概念, 外延比较宽泛, 立意容易流于常规和表层, 而本文考生却能穿透千载时空, 穿透浮躁的世情, 穿透“成熟的心智”, 揭示生命的真谛:只要有澄净的、虔诚的、感动的、爱的真心, 对真善美感悟的难题可解, 对真善美表达的难题亦可解。立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本真、世情的本质、生命的真谛, 这篇文章能拨动阅卷者心弦, 其核心价值正在于此。

二.情感要能打动人

作文贵在抒真情, 写实感。行文可以叙事, 可以写景, 可以刻画人物, 但如果要它们打动阅卷者的心, 就要以抒情为点睛之笔,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者没有写什么重大题材, 也没有抒发什么豪情壮志, 更不采用华丽的辞藻和冷僻的典故, 他只是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选取素材, 用平易、朴实和淡雅的笔触, 略加渲染, 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抒写出自己寄托于这些人和事上的深挚感情, 哪怕只有寥寥数笔, 也都是至情言语, 沁人心脾。大家的文章固然堪称典范, 高考满分作文亦可让我们深受启发。

《这也是一种芬芳》是2009年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在文章的开头, 作者写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爷爷磨药、熬药, “可当那一缕缕药气逐渐弥漫整个屋内时, 我却厌恶地远远躲避”, 用欲扬先抑的笔法, 为下文抒真情、写实感蓄势。在下文中作者生动地描叙了三个典型细节, 凸显爷爷的慈爱、辛苦、博识。在“我”玩耍、哭闹的时候, “爷爷时常像变戏法似的给我拿出几枚甘草片, 我含在嘴里, 一丝淡淡的甘甜萦绕舌间”, 爷爷的疼爱以及“我”对爱的领悟, 形神毕现, 令人回味。童年的“我”体弱多病, 爷爷常常伛偻着背, 烟熏火燎地为“我”煎药, 并且总会端着一个白瓷碗, 手里拿着两块冰糖, 笑眯眯地递到“我”面前, 爷爷的辛劳和慈爱使苦涩的药汤变得甘甜和芬芳。病榻上的“我”有时也难耐永昼和长夜的寂寞, 于是爷爷拿出家中珍藏的中草药图典, 教“我”关于药材的知识, 爷爷的慈祥、和善和博闻, 让“我”长了很多见识, 获得很大的安抚。文章在结尾处, 画龙点睛地指出“苦涩的药香散发的是爷爷的爱, 细腻, 绵软, 濡染、浸透我的人生, 是我生命最美好的芬芳”, 卒章显志, 照应标题, 总结全篇。

纵览全文, 作者将目光聚集于家庭生活,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的事———“喝药”。“童年是在一碗碗褐色药汤里度过的”, 然而, 作者却能于这苦涩的药汤里感悟到爷爷绵醇的亲情和爱的芬芳, 语言朴实, 情真意切, 不事雕琢, 动人心弦, 藉此叩开了阅卷者的心扉。

三.选材要有新视角

材料是文章思想观点站立的依据, 是情感志趣迸发的触点, 是中心主旨汇聚的河床。在材料收集使用中, 要关注重大新闻、时事热点, 关注现实生活、平凡人生, 关注社会道德、人间真情, 关注人与自然、科学动态;对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热点事件, 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要能对那些耳熟能详且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事件和成语、熟语事件用现代观点加以审视, 对它们的内涵进行创造, 做到古今合一, 重新解读出新意。在剪辑材料时, 当繁则用墨如泼, 当简则惜墨如金, 或改造, 或拼接, 或更换, 或移花接木, 都要针对主题观点的要求进行精当的创造性的剪辑, 这样才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2010年高考一位北京考生的满分作文。“夏夜, 繁星在天, 人车如织,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我想起了国家的发展与停滞”, 文章一开始就确定了选材的范围, 把内涵定位于“国家的发展与停滞”, 入题又快又实, 似大而新。围绕“国家的发展”, 作者选取了两则材料。“仰望卫星环宇宙, 西昌百姓笑盈盈”, 以此为纲, 叙写了我国于2010年6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盛况;“上海世博真名世, 百年谁能与媲美”, 用此挈领, 记述了世博会的溢彩流光。这两则材料十分鲜活、新颖, 举重若轻, 时代感非常强, 该考生的选材能力, 可见一斑。围绕“国家的停滞”, 作者列举了网络、媒体上曝光的各种丑恶现象, 表现了“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 道德的“蹒跚停滞”, 表明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选材切中时弊, 现实感很强, 视角独到。

此文选材视野开阔, 从正面写“仰望星空”, 选航天、世博为材, 阐述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从反面写“脚踏实地”, 选网络、报刊上的丑恶现象为材, 揭示加强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材料出新”使得此文赢得了阅卷者的情有独钟, 打出了满分。

四.构思要有闪光点

构思精巧, 是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一项重要内容。做到作文构思精巧, 关键是构思要有闪光点。可以巧用经典, 重新演绎:借用经典故事, 挖掘新内涵, 展示新思想, 成语故事、历史人物或事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 都可以成为作文的主人公或作文的核心事件。可以剪辑片断, 再现生活:生活片断常常能反映生活本质, 以这样的生活镜头入文, 易于展现不同视角、不同场景、不同事件, 不仅画面感强, 还可以省去繁冗的过渡交代, 使文章层次清晰, 重点突出, 从而表现深刻的主题。

《卡梅隆的智慧》是2010年高考一位上海考生的满分作文。文章以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卡梅隆的电影人生为线索, 以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卡梅隆制导的电影“《阿凡达》的绚丽震撼”为核心支撑, 由此开掘出主题。作者先叙述了卡梅隆成功推出《泰坦尼克号》, 然后“忽然蛰伏了起来”, 设置悬念, 吊起胃口, 为展现主题蓄势;接着写卡梅隆坚守梦想, 策划力作, “因为财力物力不够, 技术条件不成熟, 构思未趋于完美”, 宁可把梦想“藏在心里, 悄悄养着”;结果电影巨作《阿凡达》在2009年一经推出, 便“轰动全球”;最后再联系现实, 把浮躁的年轻女作家、高校里的教授们、画廊里的艺术学院毕业生与“卡梅隆的智慧”进行对比, 深化主题:“将幼小的梦想放归心湖, 等它逐渐长大, 日渐丰满, 才会开出万众屏息的绚烂光华。”

这篇文章构思的闪光点, 就在于作者选择了卡梅隆这个让世界瞩目的电影巨人, 抓住了卡梅隆两部电影巨作之间“十几年”的“蛰伏”。这十几年是卡梅隆坚守梦想、精心策划的“十几年”, 这“十几年”的“蛰伏”, 终于在2009年再次成就了卡梅隆, 并在2010年成就了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可以说, 正是这闪光的构思拨动了阅卷者的心弦。

五.语言要有文学性

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文章要有文采。语言优美的文章, 见之, 如微风拂面, 赏心悦目;品之, 如美酒飘香, 绕梁不绝。

篇4:高考满分作文:浩浩长江

《唯愿书香满人间》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 不分昼夜,无论贵贱,只要是愿与书为邻、以墨为伴者,书店皆“蓬门今始为君开”,奉上丰盛的精神大餐。小门小店,大义大爱,我要点赞。

心无分别,即是佛心。《论语》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陶潜云,“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卢梭说,“人人生而平等”……一颗平等心,一颗无分别心,古今中外的贤士仁人们倾情呼唤了千年,而世道难免“人敬有钱人,狗咬穿破衣”。书店既没有以世俗之眼观人——或戴有色眼镜看人,或从门缝瞧人,也没有以世俗之心待世——计成本,衡得失,而一视同仁,不论童叟贤愚,抑或膏粱白屋。“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在超尘脱俗的诗书面前,众生平等。商贾逐利,天经地义,趋利而不忘义,实乃大商风范。

“一个爱书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人人皆可为尧舜。””涵养圣人之行、君子之品更需圣人之言的教诲,而“国之基在民众”,唯有最广大、最基层的民众成为“与书为邻”的君子,国家方能成为“君子国”。

曾国藩曾云:“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矣。”俗话亦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于上青天”,而读书可“以学问自敛抑”,涵养性情,近可“修身”,远可“齐家”。想当今社会。“路怒族”,暴虐气、唳气冲天干云,加塞、别车不一而足,偶生摩擦,动辄老拳相加,甚至刀兵相向。唯有读书方知什么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暴粗族”,整天出口成“脏”,臭气熏天,自以为洒脱,接地气,却不知早已成了别人内心的粗鄙之辈、不屑之徒。唯有读书,才会让你“锦心绣口”,才知道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陀螺人”步履匆慌,心忙意乱,为了“生存”丢了“生活”,忘了还有诗和远方……唯有诗书,才会让自己“心归空山”,才明白“此心安处是吾乡”。

普渡众生,泽被千秋,知行合一,书店,早已在路上…… 学之厚者,家国天下;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书香迷漫的社会,不会差到哪里去。书店,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大厦的一部分,肩负着文化、文明的传播重任。以星星之火,点燃全社会的燎原烈焰。还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窗口,社会良心的一面镜子。不仅显贵达官,布衣裙钗,可到此一游,享受那“坐拥书城”的惬意,那些村氓野老、贩夫走卒,抑或是流民乞儿,亦可到此,享受那片刻的温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从来都折射着一个社会的良心。“山藏千秋不语,水润万物无声。”和谐社会、幸福国度,从这里启程……

心无分别堪作佛,播散火种功德圆。不辞辛劳月明伴,唯愿书香满人间。

篇5:高考满分作文:浩浩长江

高考满分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记得小时候无意中发现石头下面竟能长出小草,出于好奇,我掀开了石头,一种嫩黄闪进眼帘,多么强烈的对比啊,嫩黄竟能延伸出绿!

如果说那时我是带着疑惑说这句话的话,那么现在我深信不疑地说:“嫩黄绝对能延伸出绿!”而且我相信这是对一种品格——坚韧——我追求的品格的验证。

是坚韧,再没有比这更令我感动的了。我是小草,从还在土里的时候,贫穷就像一块石头压在我的身上,努力再努力,我终于变成了一株嫩黄的小芽,穿着布鞋从山里走进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然而石头并没有移开,我依然嫩黄。我每次打饭总是最后一个,用些开水泡饭,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小菜躲在角落里独自“享用”。可偏偏那一次无意被一个同学撞见。“啊?你就吃这个?”“啪”,饭盒打翻在地,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是羞愧,是难堪,是……泪水沿着脸颊不顾一切地流下来。那一夜,我失眠了。想着明天同学们的议论,同学们的目光,不管是鄙夷还是怜悯,我都承受不了啊!石头啊,你太沉重了,嫩黄的小生命怎么能承受得了?我甚至想到了死。无意间,手触到了老师借给我的《鲁迅文集》,一刹间,我仿佛遭到电击。猛然间,我发现自己竟这么脆弱,脆弱得可笑。鲁迅先生既坚强而又有韧力,我一贯以他为榜样,现在怎么却忘了?坚强起来吧,石头也许我顶不起来,但我能努力延伸出绿。

而今,我成熟了许多,我能镇定地坐在这里考试,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当然,既然我是小草,我就会面临一块块石头的挑战,坚韧将随着鲁迅先生及小草的形象一起驻留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不懈追求的品格。

【评析】文章以石下嫩黄小草自喻,并把“嫩黄绝对能延伸出绿”作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的验证”;作者既“发现自己竟这么脆弱,脆弱得可笑”,又从鲁迅先生身上汲取力量,坚信自己作为一棵小草也许“顶不起来”石头,但能“努力延伸出绿”。不难看出,文章所写内容富于个性,立意较高,真情实感,朴实自然。对一般水准的高中学生来,此文更有参照意义。

篇6:高考满分作文:浩浩长江

高考满分作文战胜脆弱

眼前的时钟仍在一刻不休地挪着它的脚步,对面的镜子里是一张失意者的愁苦的脸。我近乎绝望了,前四门课的考试成绩已是如此糟糕,而最后一门,也是被我寄予最大希望的一门,那分数,竟然无情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镜子中的那张脸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了,而时钟仍在费力地拖动着自己的脚步,也拖垮了我最后一道脆弱的心理防线,此刻,十一点半,一个黑色的十一点半。

我原以为自己是一个强者,十七岁的心可以承受一切外来的压力。我还记得那场动人心魄的篮球赛,在终场前两秒还落后两分的不利局面下,在对手的凶狠逼抢中,在同伴焦灼而近乎丧气的目光中,我创造了一个奇迹。赢球的喜悦让我一度自信,而这次,我却彻底败给了自己。失败,这是弱者选择的结果,也是我……从坚强壁垒的缝隙中流出的“脆弱”,已经摧垮了这壁垒,如洪水般侵袭我的全身。

我的眼前一片模糊,身边的时钟仍在颤动。

我突然想起了那本书,曾经让我克服了开学初的畏缩感,一跃而为班级领头羊的那位“老师”,你现在能拉起跌倒的我吗?我擦干眼泪,翻开书页,我看见一位英雄的形象——科西嘉的勇士拿破仑,他的眼神依然是那么坚定而果敢。“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是啊,“屡仆屡起”,我有点振奋,我的手中正握着一把双刃剑,本应该用它斩断荆棘,而我却割伤了自己。

我抬起头,怎么还是十一点半?哦,该换电池了。我突然发现那秒针仍在倔强地跳动,时间,它永不止步,永不言败。

伯格森说:“生命在时时的变化中,即在时时的创造中。”一次失败不会改变我创造生命的勇气。对,战胜脆弱,选择坚强,起来,走上下一个起点!

镜中人的眼神此刻是那么的沉毅而坚定。他,承受了压力;他,战胜了脆弱;他,永不言败。

【评析】当年许多考生均以“考试失败”为题材,此篇亦然。不同的是,这位考生不将笔墨集中在“如何失败”、“如何伤心”的描写上,他重点写了失败后的内心波动,写了“战胜脆弱,选择坚强”的复杂心迹。这不仅更紧地靠向了命题要求,而且立意更高了一些。全文将过去、现在、未来,喜悦、痛苦、奋发,巧妙地调集到一个“瞬间”,嘈嘈切切而又井然有序。在自己“最后一道脆弱的心理防线”即将拖垮之时,回顾和联想到的事情内涵较丰,个性色彩浓厚,有助于立意的升华。

此篇有几笔写得很“精”。时间,“停留”在“十一点半”,似“止”而非“止”。“怎么还是十一点半?哦,该换电池了”,暗示“我”也该“换电池”了,已经相当之好;谁知,紧跟上一句,“我突然发现那秒针仍在倔强地跳动”,大妙!多少生命的意识,多少顽强的拼搏精神,尽在这倔强的、微弱的、令人心颤的“跳动”之中!还有,作者将那次球赛的获胜,比着手中的“一把双刃剑”,“本应该用它斩断荆棘,而我却割伤了自己”,亦有相当深刻的人生哲理。

篇7:掀起高考满分作文的盖头来

一、走进文本,挖掘文本资源

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再挖掘,更好的发挥文本的范文作用。试看下列高考满分作文,无一不是活用了教材。“曹操面对沧海,吟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言壮语,屈原举身投江之悲壮,岳飞誓死精忠报国忠魂千古不朽……”(《勇敢的心》);“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鲁迅先生曾断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华民族以自己日后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在沉默与等待中得到了爆发……”(《等待春暖花开》)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具有驾驭、深度开发其教育价值的能力。所以,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文中经典语言,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例如,学了李白的诗,有的同学这样写道:“自力士脱靴,玄宗醉酒,贵妃磨墨后,青莲看透了所谓的官场,所谓的名利荣禄。皇帝要的是奴才。于是,他走上了退路,仰天大笑出门去,放白鹿于青崖,游天姥于梦境。他的退隐,让他感受到名山大川之壮美,于是酒入豪胸,三分酿成醉意,七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我们还可以旧材新用,创意设计。学完《阿Q正传》可以尝试写“阿Q新传”;读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以让学生写“杜十娘新传”,等等。拥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审美构思”,你会获得“妙笔生花”的意外惊喜。

二、走出文本,博采众家之长

欲求文章好,先做读书人。只有不断的读书,才不至于在平时写作中语言干瘪、言之无物,才不至于产生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的尴尬。

让我们再次走进高考满分作文,许多优美的语言都得意于博采众家之长,来欣赏一下旁征博引的妙处吧。“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书》);“‘不是乡愁,没有离乡;不是情怯,没有近乡;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黛玉,没有眼泪。’踏上这阔别近六十年的土地,李敖写下了这段话,他没有回来,因为他不曾离去,他的根在这里,同对岸的人们一样。”(《谈意气》)

作文没有巧,只恐读得少。阅读要像蜜蜂采蜜,博采众家之长。例如,“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简·爱》);“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无一不给我们带来思想和心灵的震撼。作读书的有心人,认真汲取世界名著中的养分,收藏一些指导人生的值得珍藏的句子。拥有这“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半亩方塘”,你会获得“清清如许”的“源头活水”。

三、拥抱生活,采撷点滴细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揭开高考满分作文的面纱,优秀的文章离不开生活。“审读当代自强的英雄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说拥有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因为拥有知识和能力而骄傲自豪,因为拥有亲情和友情而幸福快乐,而不知道珍惜却使他埋没于平庸,就会分文不值……”(《填充空白》)

要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参加多样、实在的语言交际活动,从中吸取知识,吸取语言材料,从中领悟语言博大精深的内涵,练就运用语言的各种技巧和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的视野要冲破课堂,去引导学生发现那些具有生命形式的事物。在生活中,那一缕白云、一片残瓦、一根小草以及袅袅的炊烟、潺潺的溪流、烁烁的火苗等无不具有与生命同构的形式,无一不是文学创作的素材。

除了拥抱现实的生活,我们还应去留心一些媒体中的精美语言。可以通过品味优秀节目导语,感受汉语整句魅力:“城市越来越大,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站在十字街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点落寞,但是,我知道那万家灯火,必定有一盏是为我而点,那就是‘真情’”。

上一篇:买零食周记下一篇: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