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2024-04-10

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精选12篇)

篇1: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根据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我区工作实际,团区委立足自身职能,从多方面加强预青工作。

一、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团区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教育青少年筑牢道德和思想基础。在得知祁建光背着父亲修高铁的的事迹后,团委第一时间向区委领导汇报,并组织优秀青年代表赴河南慰问,陪祁建光和他的父亲过元宵节。这次慰问活动被中央电视台、燕赵都市报、湖北日报、荆楚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慰问活动后,团区委大力弘扬祁建光先进事迹,积极加强青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孝老敬亲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充分发挥青少年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向团中央积极报评祁建光参选一年一度的“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活动。围绕“孝老敬亲”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一是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向祁建光叔叔学习,做孝老敬亲好少年”主题团队日活动,激励青少年学先锋、争先锋、当先锋,让传统美德植根于青少年的内心。二是在全区范围内评选孝老敬亲好青年,并于五月四日隆重举行了“五月的鲜花、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暨第一届孝老敬亲好青年颁奖典礼。与此同时,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未成年人相关法律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使青少年明确基本的法律底线。

二、整合资源,携手社会爱心力量共同关爱青少年

2017年7月10-13日,团区委携手希望助学协会组织了新一批受助的孩子,举办了一起特殊的夏令营。受助的孩子来到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参观、学习,而且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孩子们做了系统的心理疏导,我们还带孩子们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近距离感受那种庄严和神圣!她们多是来自问题家庭和留守儿童,内心对关爱的渴望更急迫,这次活动让很多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活动中他们由衷的散发出的快乐和笑容感染了我们参与中的每一个人。世界读书日,团区委组织开展了“微风书公益”活动,向山区小学捐赠了1000余册图书;儿童节,团区委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开展了“阳光筑梦、情系儿童”慰问活动,为山区小学孩子们送去300个儿童书包; 6月份,团区委组织爱心协会青年志愿者携手农民频道走进易县大山留守儿童学校,圆梦留守儿童。一年来,团区委组织爱心协会志愿者助学、助残等爱心活动不计其数,已成为常态化工作。正是广泛统一社会爱心力量,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三、丰富教育内容,发挥校园阵地作用 就青少年来说,在学校接受教育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他们长身体,求知欲望强烈,精力充沛,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时候,学校通过教育,可以遏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知识结构与价值观念,从而从内心深处不愿犯罪,减少受教育者的反社会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又是塑造人格的地方。学校教育对预防犯罪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思想引领的作用。

在五四期间,区委下发了《关于做好“五四”期间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通知》的红头文件,举行了一次“习爷爷教导记心中”学习分享会,邀请了优秀团员讲团前教育课,组织了一次离队入团仪式;在今年九月份开学季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学期开学季少先队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红头文件,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主题活动,进行了“动感中队”的创建活动,广泛发动基层中小学征订《少先队活动用书》。

在实施学校教育上,要不断改善教育内容,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片面追求智育教育而忽视德体教育,不仅阻碍了教育方针的落实,受教育者也得不到全方位的教育,而使他们厌学、失学、辍学,产生不良嗜好、不良行为,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团区委携手教育局建立了青少年心理辅导站,借助这些平台来,面向全区青少年,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协助家长与教师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减少青少年犯罪,提高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篇2: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共青团威远县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两法一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稳步推进了全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2010年,共受理和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4件,比2009年下降33%,依法判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被告人21人,比2009年下降42%。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形成合力

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坚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镇、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实施,并对行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检查。建立健全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机制、协调联运机制、督导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1、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各成员单位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利用各种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积极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法制宣传氛围。教育、团委、司法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活动,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自护能力。县司法局、公安局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宣讲,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2、发挥主渠道作用,推动法制教育进课堂。县教育局、团县委、司法局、县关工委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远离不良文化”、“手拉手”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自护能力。

3、加强警校联系,开展“警校共育”。县司法局、公安局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宣讲,提示青少年远离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重点群体教育管理,做好预防工作

1、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县民政局大力宣传《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到救助站受助的未成年人实行与成人分开管理,对他们进行了社会公德、法纪教育。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协调社会和家长共同构筑防范网络。县教育局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联手加强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主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形式有家长学校、家长通知书、家长代表座谈会、家访等,汇报了学生的在校动态,对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起了一个前置的作用。

3、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各社区对辍学、无业在家的闲散青少年进行了摸底排查;县教育局将在校学生犯罪率、辍学率和问题生转化率等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县公安局将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作为加强治安联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采取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加强教育和管理,做到防微杜渐,使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逐步建立管理机制。

4、积极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县教育局加强了对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孤残儿童及留守儿童的联系与指导,建立了后进生跟踪培养档案,针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关键咨询,开展结对帮教,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县政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处罚上做到宽严相济,对挽救未成年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县司法局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内容纳入“五五”普法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并在全县广泛开展了送法进校园和“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县法院成立了少年刑事审判合议庭,指定专人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突出对未成年被告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

5、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团县委牵头,组织开展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成立了“威远县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县留守学生现状,共建14个“留守学生之家”,在全县招募“留守学生关爱行动”青年志愿者和“五老”志愿者,开通亲情电话和为留守学生捐赠图书及“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四、净化社会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1、开展广播电视“净化工程”。广电局坚持开展了荧屏净化工作,严格控制渲染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的剧目;杜绝色情描写、淫秽画面、下流语言;杜绝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情节和内容;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倾向,清除浮华媚俗、低级无聊等内容;不渲染吸毒、赌博等不法行为,避免出现吸烟、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的举止。县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和各镇加强对文化及新闻出版市场的整治,专项治理危害未成年人的卡通画册,淫秽“口袋书”、“粗口歌”。并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确保黄金时间无暴力、迷信、血腥等内容的播放。

2、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净化。对中小学校周边的电子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放映厅等影响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场所进行了清理。县公安局对易发生抢劫、抢夺危害未成年人的路段派出民警加强巡逻。同时,加强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对校园周边的出租房进行了彻底地清理登记,取缔了占用学校道路的摊点。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团县委:在县综治委领导下,履行县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针对青少年特点,深入开展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依托社区、学校、青少年读书中心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树立青少年的先进典型,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深入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营造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的社会氛围;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提高青少年防范侵害能力以及对违法犯罪的自我防范能力;继续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由我委牵头统筹资源组织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深入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做好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配合有关部门,与黄、赌、毒等危害青少年的现象作坚决斗争。

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宣传,宣传报道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批评、揭露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类不良倾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协调文化、新闻等单位,努力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县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少年刑事审判庭,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审判方针,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人量刑能款则宽,依法适用非监禁刑。坚持做好帮教工作,创新帮教方法和形式,团委、妇联、关工委、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形成帮教合力,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挽救工作。开展“法制进校园”、“法制进社区”等活动,从源头上做好预防工作。适时建立工读学校,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求学难的状况。逐步尝试未成年人犯罪的前科消灭制度。县检察院:履行检察职责,进一步做好对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检察工作,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对依法做出不捕、不诉决定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做好回访考察和帮教工作,落实综合治理措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县公安局:加强侦察破案和办案工作,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严格办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定期排查学校及其周边治安隐患,配合有关部门,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校园暴力和突出治安问题;派出所及责任区民警要落实与中小学校固定的联系制度和学校法制副校长及辅导员制度,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的监管;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含网吧)实施安全管理;查处利用互联网从事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非经营场所(包括学校、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管理;加强对看守所羁押青少年的监管、教育和改造工作;配合基层组织和单位,做好被判处非监禁刑、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和有轻微违法行为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县司法局:做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协调;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县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培训法制教师队伍,配合学校继续做好法制副校长的配备工作;逐步深化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各项法律服务工作,为青少年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指导基层单位认真做好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工作。

县民政局:指导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做好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加强民间组织管理,依法查处以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引诱青少年违法乱纪的行为;加强敬老院建设,做好或指导做好在院孤儿的抚养和教育工作;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设施建设,妥善接收、救助管理流浪青少年。

县教育局:发挥学校教育的特点,积极指导、督促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纳入相关课程,把预防学生违法犯罪作为综合评价学校工作重要指标之一;学校要聘任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和法制副校长及辅导员;针对青少年特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活动,做好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讲座、培训活动,指导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有效开展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教育。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广泛宣传《劳动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指导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积极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县文体局:加强对青少年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加强对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的管理,制止和取缔各种非法、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文化经营活动;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条例》,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配合工商部门予以关闭;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建立评价、奖励、推荐优秀青少年文学、影视作品的机制,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县工商局:加强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经销社会环境。及时查处涉及侵害青少年消费权益的案件,维护青少年消费者的权益。对制造、销售和经营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文化制品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和禁毒斗争。

县妇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教学、培训,着力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能力;普及宣传《妇女法》、《婚姻法》及制止家庭暴力的相关规定、为妇女儿童权益维护提供法律帮助;指导基层妇女组织,落实对犯罪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县广播电视局:领导全县广播电台电视宣传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法制宣传教育;抓好广播电视、电视台,积极宣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动态报道和典型报道;认真抓好广播影视青少年节目、栏目的制作播出工作,推出一大批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广播影视节目;坚决制止各种非法、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电影、电视和广播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减少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共青团威远县委

篇3:论审判工作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法院在审判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要把握的原则

法院在审判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防止一刀切主义。

(一) 宽严相济原则

宽严相济原则本质是区分对象, 针对不同的犯罪人及不同的罪名、危害程度等做出不同的刑罚。这也是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刑法基本原则的。众所周知, 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尚未成熟, 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 特别是近几年网络通讯等媒介的快速发展, 青少年更容易相互感染一些恶习, 不经意间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除个别青少年犯罪动机比较复杂、主观恶性比较大外, 绝大数犯罪动机比较单纯、目标清楚、意识不到危害性, 比如盗窃、抢劫财物往往是为了能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抽想吸的烟等一些单纯的动机。因此, 法院在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 对动机单纯、初犯偶犯的罪犯要从轻减轻处罚, 能适用缓刑就适用缓刑;对于一些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大、屡教不改的罪犯要当严则严。

(二)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原则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要坚持以教育和矫治为主, 使其早日健康复归社会,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采用相称的手段才可对其惩罚。”[1]法院审判工作中, 要把教育和保护、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理念贯穿始终, 而不是惩罚和报应。庭审中要营造充满亲情、关怀的氛围, 要以长辈的身份和态度对待青少年罪犯, 耐心劝导, 指明方向, 争取重新做人。

二、当前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罪犯处于边缘地带

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研究颇多, 但对于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成人犯罪关注较少。众所周知, 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特殊法”保护, 新刑事诉讼法专门设置了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别程序, 庭审中对未成年犯罪不公开审理, 相对于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成人来说就没有这些“优待”了。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人较之于未成年人在心智、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提高,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由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特殊时期, 而且有很大部青年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相符。与社会经济转型道理一样, 此阶段最容易出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做事较冲动, 也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当前审判中对此阶段的青年人罪犯保护措施尚处于空白, 有地方甚至对刚满18周岁的青年人普通罪犯采取公判大会形式宣判, 这会对他们心灵造成极大伤害, 而且出狱后及有可能仇视社会, 可能会犯下更大的罪行。

(二) 少年法庭及其配套人员尚未完善, 没有专门针对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法庭

1.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 条件尚不具备的, 应当在刑事审判庭内设未成年刑事案件合议庭或者由专人负责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 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承办。目前, 我国基层法院审判人力薄弱, 人才匮乏, 要成立专门的未成年刑事审判庭更是难上加难, 个别地方虽然成立了, 但也是有名无实。2.我们常常听说青少年法庭, 但实际上只是指是少年法庭, 而青年法庭根本不存在。前面提到, 18周岁到25周岁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 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时期, 此阶段犯罪是他们的不幸, 更是国家的不幸。

三、完善法院青少年审判工作的建议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人民法院是保障青少年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以下完善青少年审判工作建议。

(一) 从现行立法状况来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少年法庭

法院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 建立起少年法庭;招录具备心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法院队伍;培养锻炼一批熟悉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法官;加强法官的青少年心理知识培训。

(二) 对青年人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18周岁到25周岁阶段的青年, 法律上已经是成年人, 但这个阶段的青年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原则, 避免与其他一些主观恶心较大的罪犯混合一起, 这样也起不到劳动改造的初衷, 刑满释放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也较大。

(三) 从长远来看要探索建立青年法庭

少年法庭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给青年法庭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 时间成熟的时候应该考虑建立青年法庭或者与少年法庭合二为一,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法庭。

参考文献

篇4: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客观因素;心理特点;预防

1.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归纳起来,少年时期的心理要素主要有以下特征:

1.1渴望独立的心理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1.2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

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1.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

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1.4逐渐成熟的性意识

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2.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青少年大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琢磨、判断等过程来形成的。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归根到底也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不良因素在犯罪主体的头脑中的反映,因此,探讨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就不能不分析与犯罪心理形成有关的存在于主体外的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2.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一个人的气质、性别、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是从童年开始的,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人是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掌握社会的基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家庭的稳定和家庭的教育对青少年正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暴力等因素极易使青少年产生反叛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2学校环境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塑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依赖学校的教育功能。因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阵地,也是培养青少年精神文明的场所,而且中学阶段还是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具有正义感;而另一方面认识能力还不全面,评价事物、看待问题好走极端,情绪不稳定,不能正确对待、处理挫折等。这些矛盾是青少年的共性,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

2.3居住及工作环境

有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既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的原因,而是在周围邻居、工作场所中结交了坏朋友后才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居住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尤其危险是,邻里中有教唆犯、惯犯、品行不良的人,他们常引诱邻里间道德观念不稳定,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3.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表现

(1)逆反心理: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人们的规定、纪律对着干。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自主的心理日渐强烈,但其并不能达到独立自主,对老师家长的归劝根本听不进去,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常常驱使少年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自杀、犯罪。

(2)从众心理: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青少年从众心理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

(3)义气心理:“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少年犯罪中尤为多见。14到18周岁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轻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这也是青少年中激情犯罪较多的原因。

(4)报复心理:青少年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定型,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要害的阶段,也是最轻易产生逆反心理。對社会,对人生的熟悉易表面化、直观化。青少年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

4.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如何更好地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4.1保护性预防

保护性预防是指国家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 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应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这也是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4.2堵塞性预防

堵塞性预防是指通过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达到犯罪预防的措施。给学生普法,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3控制性预防

控制性预防是指各种针对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采取的帮助、教育、挽救措施。主要包括:成立帮教小组;送工读学校教育;加强少年法庭的工作;回访考察。

4.4改造性预防

改造性预防指政法机关以生产劳动为主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有违法犯罪的人改邪归正,成为遵纪守法的劳动者。在劳动改造时,应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原因,要重点进行思想教育,以彻底从思想上使失足青少年得以改造,真正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4.5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

【参考文献】

[1]犯罪心理学(修订本)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

[2]吴志刚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5.

[3]博客中国网青少年犯罪高发.中央高层急谋对策,2004,8,27.

篇5: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综治部门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各级预防工作成员单位和工作者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27人,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例***%,2011年***月份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人,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例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明显降低。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得到各级的充分肯定,今年区预防办被授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项目载体建设,不断丰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多样化途径。

一是集中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通过争取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我们定期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引导青少年合理有序表达普遍利益诉求。同时建立与人大、政协机构的沟通协调制度,经常性开展青少年事务专题调研、视察、考察和执法检查活动。今年初,团区委、区预防办邀请来自区政法委、人社、教育等部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大学生村官、企业员工等青少年代表围绕“新市民如何融入幸福***建设”主题进行面对面座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后整理形成两项提案,目前已有一项提案得到落实。

二是深入推进未成年人零违法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2009年11月全省“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会议在***召开后,区预防办更加注重长效管理,进一步加强工作队伍和机

制建设。依托“基层青年服务中心+专职社工+青年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模式,由区预防办聘请专职社工147名,新聘以大学生村干部为主体的35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实现了青少年事务社工对全区所有社区的全覆盖,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为平台招募热心青少年工作的社区民警、法律工作者、医生、教师、高校学生及学生家长等组成青年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工开展预防工作。同时,在全区所有社区统一实行“五步工作法”,即“建好一本台帐、组建一支队伍、打造一个平台、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一种氛围”,有序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

三是拓展延伸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新领域。以推进“两新”组织团建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团组织对广大外来务工青年的覆盖面,将预防工作深入到各企业和广大外来务工青年。凡是具备建团条件的“两新”组织都将严格制定建团时间表,分批分类建团,其中区青联、青商会委(会)员企业成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表率,委(会)员企业年内建团率超60%,全年共新建“两新”组织团组织154家,有效覆盖团员青年7727人。

二、实施分类管理帮扶,切实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效。

一是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建档。连续多年对全区6周岁以上(含)25周岁以下(含)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受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跟踪排查摸底,建立并动态更新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基础台帐资料,摸清底数,掌握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截至目

前,我区共有闲散青少年304名,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123名,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子女25名,农村留守儿童13名。

二是设立颜色区分服务管理制度。以基层青年服务中心为平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由社工带领青年志愿者对社区进行摸底、情况记录和定期跟踪,针对社区不同类型青少年,设立“红、橙、蓝、白”的颜色制度,实行分类帮扶——“高危”的红色人群(刑释解教青少年、两劳青年、吸毒青少年)、橙色人群(三失青年、有不良行为的青年)采取个案专业方法“点对点”,即由社工和社区综治干部、社民警、团干部、民政干部共同进行定期家访和跟踪关爱,对于“红色”人群,每月回访不少于2次,对于“橙色”人群,每月回访不少于1次,并对回访情况及时录入重点青少年档案信息,确保了帮教工作开展的连续性;普通的蓝色人群(双差生、两后生、辍学生、服刑或刑释解教人员子女)、白色人群(残疾青少年、孤儿、单亲家庭子女、特困青少年)采取团体专业方法“一对多”、“多对多”,即由社工、青年志愿者、青联委员多方进行帮扶。

三是实施闲散青少年“三大关爱行动”。开展青春邀约走访活动,由各级基层团组织和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走访队采取入户走访的方式,对闲散青少年进行不定期的家访谈心活动,了解掌握其思想表现动态、困难和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感化和心理矫正。开展青商捐岗助学行动,通过运作青商会,每年向失业青年捐助一定数量工作岗位,同时设立关爱基金为区内困弱青少年争取社会资助,目前已筹集资金12万元。开展就业帮

扶行动,通过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每年为闲散青少年提供50个见习岗位,提升闲散青少年就业技能。

三、优化成长成才环境,着力引导青少年筑牢预防违法犯罪思想防线

一是联合司法、教育等职能部门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自去年以来,已累计举办13 场次,发放宣传材料 5800 份,提供法律咨询 4387 人,举办法律知识竞赛 2 场;二是积极将触摸屏电脑、博客等现代新媒体引入村、社区和学校,加强对本地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如钱桥街道晓丰村团支部利用手机和网络,将本村青年凝聚到团支部周围,开展网上谈心、发布手机报等活动。

篇6: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汇报材料

一、近年来的工作情况

通许县历来重视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调整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大力配合,不断创新预防理念,深化重点项目,落实目标责任,狠抓基层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抓教育,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1、以“读书、实践、成才”为主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新、内容活。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2、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重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大、氛围浓。县文明委、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团县委、县妇联就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了部署。

3、大力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 青春自护暑期行动”和“绿色网络行动”等活动,有效增强了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力度。利用通许县实验小学等一大批法制教育基地的优势,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抓服务,满足青少年就学就业需求,青少年成长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1、及时救助困难青少年,保障其基本生活。县民政局狠抓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县司法局开展对家庭困难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行动;县妇联、团县委深化“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建立了12个村级留守儿童服务站,从源头上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有效预防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2、关注青少年就学状况。开展“温暖冬天〃希望工程爱心大动员”捐赠活动。联合青年志愿者向同学们赠送了手套、茶瓶等礼物,以保证孩子们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和欢乐祥和的春节。联合县地税局向北岗村希望小学建起了通许县第一所“希望书屋”捐献了近1000册价值5000元的图书,并为他们配备了两套书柜。今年8月26日,由共青团通许县委主办的“通许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捐助仪式”在县一高举行。爱心企业和个人捐助的8.6万元善款,资助了来自全县的43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大一新生,帮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助他们圆了大学梦。

3、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需求,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逐步建立起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的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4、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净化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大力开展文化市场整治活动,极大网吧监管力度;加强出版物市场的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三)抓重点,“法制进校园活动”效果明显,闲散青少年专项服务活动有序进行。

1、大力开展“青春自护暑期行动”活动。为各乡镇及学生代表捐赠了5000份《2011暑假青少年自我保护提示》宣传页及1200册价值1万余元的《未成年人安全预防与自救》图书;进一步强化了广大青少年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闲散青少年专项服务活动有序进行。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开展开封市闲散青少年专项服务活动的意见》,在全县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县闲散青少年的底数和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在全县304个行政村设立304名闲散青少年调查和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员,重点对闲散青少年进行技能培训并积极推荐就业,让他们有事可做,防止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一)深入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1、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教育。推动法制教育基地建设,通过组织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比赛以及青少年维权优秀案例选编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青少年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城乡少年手拉手”、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文明习惯;依托青少年自护教育基地、青年中心等青少年活动阵地,对青少

年进行自护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

(二)整治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1、协调预防工作成员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加强网吧综合监管,推行网络防沉迷系统,开设公益上网场所。加强出版物市场整治。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整治。

2、深化未成年人“无犯罪、无吸毒、无艾滋病、无辍学”“ 四无”村庄(社区)创建。做好村庄(社区)未成年人信息摸底登记,推行规范化流程。推动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不断扩大未成年人“四无”村庄(社区)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继续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面对面”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不同形式走近青少年,协助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解决青少年突出问题的提案和议案。

(三)加强青少年维权岗建设。

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规范申报评选程序和创建标准,建立维权岗联系点制度和监督制度,逐步形成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机制。

(四)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工作。

1、加强对闲散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以推行使用青少年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重点加强社区闲散未成年人的信息统计和管理,及时掌握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动向,实施提前干预措施。

2、做好关心和服务留守未成年人工作。推进流浪未成。通过“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多渠道帮扶农村留守未成年人。

3、加强对进城务工青年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法制、禁毒和防艾知识教育培训,开展法律咨询、法

律援助和维权服务活动,努力改善进城务工青年的作业、生活和职业卫生环境。

(五)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1、推进各级预防机构和队伍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及学校建立预防工作机构。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社会工作者及青年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推动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构建起立体的预防工作网络。

2、加强工作阵地建设。发挥社区综治、警务室、治安岗亭的积极作用,整合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工作站、青年中心、宣传栏、广播站等阵地资源,推进村庄(社区)青少年维权和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开办网上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中心。

篇7: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汇报材料

**县**中学始创于1962年,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教育魅力。近年来,学校以“博文达理厚德懿行”为育人理念,以争创**市一流名校为办学目标,坚持实施目标导向、制度引导和精细化管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办学风格,即“潜能教育”的办学特色、“绿色人文生态校园”的文化特色、“精细化”的管理特色,学校校风淳朴、学风浓厚、质量上乘,其独具一格的管理模式和突飞猛进的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令人惊叹的业绩,先后获得了“四川省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市艺体教学示范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近百个省、市、县的各类先进和奖励。如今的**中学**分校已成为**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跨越前进!

9月在校学生2692人,其中留守学生共777人,普通型留守学生744人,高危型学生31人,问题型学生2人。我校一直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主张“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学校校风正、学风浓。

针对我校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管理难度逐渐增强的现状,近年来,我校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将其列入“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挽救、管理、服务多措并举,狠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县检察院、**县政法委、综治办、**县团县委等许多单位的帮助下,多方筹集资源,并依托我们学校的留守学生之家,由学校团委会牵头,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工作中心。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们的`青少年帮教中心设有五大岗位,一是信息搜集处理岗,负责青少年学生的信息收集、分类、处理,向其他工作室汇报青少年学生的情况,同时综合其他各室反馈相关信息。二是投诉与求助岗,负责受理学生的投诉与求助并反馈相关信息联系相关部门处理。三是法制教育岗,负责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就问题型、高危型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矫正,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四是针对性帮扶岗,负责对问题型、高危型青少年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并反馈帮扶结果。五是学生活动中心,负责指导重点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并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个岗位都设有具体的负责人。

针对几个岗位的设置情况,我们设置了帮教中心的工作流程。每学期开校开始通过信息收集岗对学生的信息收集,把留守学生根据行为状况分为普通型、高危型、问题型三类,并将分析的结果转交到针对帮扶岗、法制教育岗、活动中心,通过心理疏导、志愿帮扶、法制宣传、活动关爱等途径,形成有针对性的分类引导、危机干预,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将帮教过程和结果反馈到信息处理中心。在我们的针对帮扶和法制教育中,我们的检察院、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等很多单位都组成了志愿者队伍定期到我们学校进行结对志愿帮扶!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同时设置了投诉与求助岗,主要进行查漏补缺,同时了解学生需求。我们的投诉与求助的信息,将反馈到帮扶岗和信息处理岗。正是通过这五个岗位,帮教中心形成了信息收集、分类引导、危机干预的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

基于以上工作,我们在学校分别设立了几个工作室。家长接待室,亲情联系室,心理咨询室和青少年舆情监测中心。每个室都配置了相应的设施、设备,并有相关负责人员管理并指导开展工作。比如说我们的亲情联络室,配有电话,电脑,可以使学生通过电话,网络与家长,亲人进行沟通,联系家长与子女的感情,是留守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学校的关爱。

另外,对部分高危学生和问题学生,学校主要采取节假日整体移交给社区、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让这部分学生没有发生不良行为的空间,从而达到教育帮助的作用。

一份收获一耕耘,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校的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高危型和问题型的学生的比例直线下降。

4月,学校积极响应贯彻**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共青团**市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托管工作,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寄宿托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吴学林同志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江学富同志人负责长,后勤主任王忆、政教处副主任宋佳、宿管办谢玉辉、以及各班班主任、生活老师为成员,同时建立了留守儿童寄宿托管工作制度。我校对原有寄宿留守儿童382人发放了托管协议,其中有30人同意参加周末和节假日托管。这30人主要是父母外出务工后,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其余寄宿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周末和节假日不要求托管。

学校对寄宿留守儿童的管理,采取班主任在晚自习后将寄宿留守儿童清点人数交时候老师、生活老师负责对寄宿留守儿童进行生活指导和日常内务的管理、学校宿管办负责对寄宿留守儿童内务的检查督促,促使寄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校行政值周领导,每天必须坚持吃住在学校,加强对寄宿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的管理督察,保证对寄宿留守儿童的服务质量。()为了让寄宿留守儿童吃的放心、吃的舒心,由后勤处和政教处加强对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采取营养配餐制,要求食堂从业人员每周每天荤素定标准、菜品定标准,每天安排人员轮流督察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以保证学生营养需要。同时每周五由校长或者分管副校长组织召开宿管、生活老师、食堂从业人员、督察人员工作总结会议,对本周食堂工作各方面进行总结、好的方面进行表扬鼓励,差的方面提出整改意见、下周出现同类差的,对食堂进行处罚。通过多方努力,寄宿留守儿童对学校的食宿非常满意。

篇8: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日前, 滨海新区塘沽人民检察院与宁波里小学合作, 成立塘沽首个“青少年温馨家园”, 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 塘沽人民检察院邀请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官与小学生“面对面”, 引导同学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在宁波里小学创建了“模拟法庭”, 配齐了审判桌椅、法官服装、声像设备等, 建起了科学实用的模拟法庭活动室。

据悉, 塘沽人民检察院以宁波里小学为试点, 将这种模式陆续向辖区内中小学进行推广。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法律宣传、模拟法庭、主题班会、暑期夏令营、知识竞赛、法制电视栏目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 把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效果, 从特殊预防上升到一般预防和群体预防。

篇9: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

青少年犯罪是指6岁到25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1。我国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了不同于往昔的新的特点:

犯罪低龄化趋势突出

这一特点十分明显地体现在了犯罪率持续上扬的“90后”“00后”人群中。

犯罪主体趋于复杂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外来人口的青少年犯罪增多;二是在校生犯罪率上升;三是“富二代”、“官二代”犯罪增多。

暴力犯罪数上升

目前的青少年罪犯开始频繁使用成年人的作案方法,暴力色彩突出,动辄有持刀砍人或互相残杀的惨剧发生,以致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案件的比例大幅上升。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自身因素

自身的心理因素是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内在因素。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之间的矛盾及心理意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化解而被激化,极易形成违法犯罪的心理。这些特点主要包括:

1、认知方面

由于认知能力偏低、法制观念淡薄,青少年很容易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走上犯罪道路。

2、动机方面

青少年往往容易受到各种欲望和不良心理的影响,产生犯罪动机。其二,基于嫉妒、报复心理而作案。

3、情感方面

青少年犯罪者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青少年也体现出了内心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的特点。

青少年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直接學习的对象。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良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不健全的家庭环境。

1、不良家庭教育,主要是不正确教育方式方法。

主要表现在:(1)家长的溺爱;(2)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3)简单粗暴,即家长教育子女的手段、方法过于简单粗暴,非打即骂;(4)疏于管教。

2、不良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家庭环境如何,对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当家庭结构受到破坏的家庭或不道德家庭,容易引起孩子的紧张、痛苦,使孩子心理变态,产生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这些家庭主要有:破裂家庭、不道德家庭以及暴力家庭。

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在网络传媒方面,带有暴力色彩的网络游戏、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

其次,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多种腐朽的价值取向开始蔓延,青少年群体极易受到这些不良观念的侵蚀。

最后,社会竞争压力的无法有效的疏导,容易导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学校教育因素

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导致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下降,为青少年滋生犯罪心理埋下了隐患。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很低,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产生不健康的行为。

青少年罪犯的法律意识薄弱,与学校对法制教育的忽视显著相关。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不难看出,青少年犯罪成因是多方面的,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预防:

青少年的责任与义务

在家庭里,应多与父母沟通,不赌气任性,适当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有父母和子女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形成防止青少年犯罪的第一层保护网。

在学校里,青少年应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充实自己,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应正确调整好心态,应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释放自己的不满情绪;对他人,应给予应有的尊重。

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第一,尽量保持家庭完整和睦的责任。不健全的家庭也易导致犯罪的产生,因此,家长的最基本的义务就是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对家庭负责,对子女负责,从表面上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

第二,要履行积极教育、正确引导的义务。在教育过程中,避免与孩子激烈冲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子女的关系处理上,不过分干涉,不放任,不溺爱,做到张弛有度,促进其健康发展;在生活中,要处处争做子女的表率。

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社会的各类主体应各尽其责,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比如,针对网瘾少年,网络主管部门也应推出相应政策,以尽可能避免网瘾的养成。

其次,社会主体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我们的社会环境,比如新闻报社多多登载发扬见义勇为等内容的文章,宣传我们的传统美德,使我们的社会风气更加健康。

学校的责任与义务

其一,加强道德品质的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例如有些学生虽然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在犯罪前存在着严重的扭曲,其本质原因就是德育的缺失。因此,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重新审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来讲授,从本源上抑制犯罪的发生。

其二,及早添加法律课程。我们如想全面建成法治社会,就得从青少年抓起,培养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意识。

其三,适时进行性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如果学校能通过相关课程的讲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异性,消除青少年之间的朦胧感,那么,强奸、猥亵等恶性犯罪的发生几率就很有可能降低。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品质的优劣,素质的良莠,关乎国家的兴旺。因此,就更需要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各司其责、各尽其职,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帮助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篇10: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一、健全机构、完善机制,深入探索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规律

进一步健全机构,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XX上半年组织召开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组会议,研究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特点,对全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加强了各单位的联系,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从街道团委到各基层团支部都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针对各社区、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计划措施,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

二、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正确辨别事物的能力不够,非常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街道团委曾次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非常重要。XX年,我们通过各级团支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利用学校报刊、社区广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努力从根本上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滋生的因素。

三、以学校为重点,加大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对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今年,我们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依托学校,积极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营造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学习环境。继续大力推行中小学聘请法制副校长的做法,把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街道内七十五中学在今年上半年邀请镇派出所民警到学校给学生进行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自我防护知识及交通知识讲座,本校600多名学生受到了教育。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效地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以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篇11:共青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近年来,我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团区委统一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加大预防工作力度,努力减少、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和条件,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为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我镇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进行了严密的安排部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工作落到位。一是成立了由镇政法副书记任组长,综治办、团委、教委、司法所、妇联、派出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二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法制预防网络。三是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例会制度,形成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1、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我镇以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安全条例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通过“两会”(班会、校会)、“两活动”(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两进”(送法进校园、进村庄)等形式,面向在校学生、社区未成年人、素质,提高各村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视度,努力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干实事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每一项工作目标都能够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4、抓整治,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了进一步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我镇加大了对校园周边清理整治工作,不定期的开展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行动,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

篇12:法制安全预防青少年犯罪汇报材料

邓小平同志说:“法制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后备军,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大大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这对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校根据各级部门的精神,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基本方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坚持以《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为依据,以《中学德育大纲》为准绳,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形式,逐步拓展德育工作的载体和领域。

我们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确定不同的内容和要求,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成立法制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普法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是落实法制教育效果的首要前提。为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保证、措施的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团委、各年级组、班主任等共同组成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并由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计划,具体实施。还聘请派出所的所长裴延斌同志为法制副校长,负责对法制教育的领导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

二、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是实施法制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法制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识水平选好教育的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序列化。我校法制教育活动主要通过三个序列展开:

第一,以教师培训为基础。要使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提高广大教职工依法执教的水平。在政治学习中,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并认真展开讨论、撰写心得,结合各自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找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贯彻于今后工作实践中,同时也为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以家长培训为先导。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点对子女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主要依托家长学校和印发学习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如每学期我们都要举办1-2次家长学校学习班,主要围绕学生中易出现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问题,为家长明释教育政策法规,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教育,从而切实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效果,多年来的努力终于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仅真正明了教育子女应当先从“法教”开始。

第三,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主要抓好以下五项教育活动:一是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政治课堂教学突出法制教育的地位,同时充分挖掘各科教学内容中涵盖的法制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新生入学后要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并进行测试,使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组织纪律性得到强化和训练。如今年9月开学伊始学校德育处便利用教工大会,班主任例会在教师中展开《新守则》与《新规范》的宣教。然后让班主任利用班会及日常工作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结合九月“行为规范教育月”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在学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并定于9月底进行全校统一测试,同学们不仅要熟知各项守则、规范,并能结合自己平时表现,分析原因,纠正自己言行。二是专题教育,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报告。近年来,我们分别聘请了派出所、司法局、司法所、交警大队等单位的领导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每次讲座均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撰写心得,检查评比,组织交流。三是日常宣传教育活动。学校班主任不仅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校广播台、标语等结合时事,大力宣传法律法规。而且通过讲演赛、辩论赛、文艺演出、法律咨询、主题班会《法,就在你身边》如《遵纪守法,做文明守纪的中学生》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讨论案例,明辨是非。特别是从校领导到班主任能随时检查和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苗头时,能以点带面,及时加强对全校师生的警示,如在我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突出对校园周边网吧进行稽查后发现有我校学生上网后,不仅对上网学生进行严厉而耐心地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处分),同时还必须对全校学生进行网德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细致的工作,现在我校上网学生已大量减少。因上网旷课、逃学的学生也几乎没有了。这是我校全体师生运用法律手段向诱惑学生的网络打响的最响一仗。四是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近年来举行了学生法制教育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等系列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了有关法制、安全知识的图片展览。

三、有效运用各种手段,形成我校法制教育新气象

(1)我们坚持推行班级值周制度,和班主任常规工作量化制度。每周由一个班负责全校校园内外的卫生和纪律的检查督促工作,并安排四到五名值周教师领导和协查;每周值周工作总结都要评选出卫生和纪律红旗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颁发,并且还要将每月的值周量化成绩纳入班主任量化成绩。平日如发现偶发事件,也将在班级、年级中进行教育(必要时还要通知派出所配合教育),处理结果还将被纳入到班级量化成绩。

(2)每逢寒暑假、春节、五一、十一等大假以及平时双休日,学校都会利用“致家长一封信”或班会时间对学生加强节假日防火、防盗等安全教育:为保证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制度,对值班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是严肃处理。

(3)针对我校校园位置较复杂的情况,学校每天组织值周教师,组成了护校队,每天早、中、晚在校园周边形成了一道无形的保护网,为保证我校学生在上学和放学途中的安全。

四、疏导并重,把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心理训练、心理知识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等,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对“问题学生”进行帮扶,推行问题学生导师制,健全在校学生品行评估记录制度,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有效地预防了在校学生因心理异常而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五、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首先、和相关领导、班主任、教师签订《南华中学安全责任书》、和家长签订了《学生安全协议书》。其次,对问题学生实行教师承包制。

上一篇:古龙的争与让的美文下一篇:买铅笔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