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理论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2024-04-17

主位理论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精选8篇)

篇1:主位理论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主位理论在单个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试图运用韩礼德及其他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有关主述位理论,对完整的`单个语篇进行主住分析,论述了主位结构所表现出来的语篇组织能力,从而说明了主位理论是分析单个语篇的一种有效方式.

作 者:李庆英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8“”(24)分类号:H0关键词:主位 功能语法 语篇分析

篇2:主位理论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春昌 时间:2010-06-28

摘要:营销组合理论的具有连续性。新旧组合理论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和完善。营销组合理论以简练的方式反映了营销理论的发展并具有一条清晰的发展主线,即: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者在营销组合中的地位在逐渐弱化和降低;消费者的地位在逐渐强化和提高,并最终达到了两者的平衡。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趋势表明,融合生产者、消费者、社会环境和环境,强调营销所涉及的各方之间的平衡、和谐关系是营销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营销组合;生产者;消费者;平衡;互动;和谐

Abstract:Marketing mix theories have undergone a continuous history,in which they got mutually complemented and perfected.These theories brief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theory that follows a clear trend,i.e,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market economy,producer′ position becomes gradually weakened and lowered in marketing mix while consumer has its position more strengthened and raised and eventually gets on a par with each other.This trend shows that the latest researches on marketing mix focuses on the balanced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all parties concerning marketing,involving producer,consumer,soci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etc.Key words:marketing mix;producer;consumer;balance;interaction;harmony

营销组合理论是传统营销理论的基础,是传统营销理论精华的高度概括。自从营销组合理论被提出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营销理论界一直都在努力充实、完善它,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反映时代要求的新的营销组合理论。营销组合理论以简洁的方式概括了各种营销理论的精华。营销组合理论的演进历程集中反映了营销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营销组合理论回顾

营销组合是指在寻求某种市场反应时的一种有效因素的综合体。它是所采取的试图影响顾客行为的政策和程序。[1]营销组合理论众多。笔者根据各营销组合理论的中心的差异,把现存的若干重要营销组合理论归纳如下。

(一)以生产者为中心的营销组合理论

早在1953年,鲍顿(Neil Borden)就提出了营销组合的概念,并曾在美国营销协会(AMA)的会议上多次提及它。另外,有些学者(如Frey,1961;howard 1957;Lazer & Kelly 1962;McCarthy 1960)则把营销活动加以归纳、分类,归结为更为简便易记的系统化的形式。而只有麦肯锡(McCarthy)的4P营销组合流传至今,为人们广泛接受。他提出的4P即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由于麦肯锡的4P组合的归纳,抓住了营销的精髓,又简练易记而且实用,因而成为营销中最常用的组合分类,并得到了营销实务界的广泛接受。麦肯锡的4P被称为传统的营销组合分类。[2]

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营销的迅速发展,营销理论界认识到,原有的4P组合忽视了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的政府和各个社会集团的作用。为弥补4P的不足,科特勒(Kotler)于1986提出了另外两个P,即权力(poli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组成了被他称为“大营销”(Megamarketing)的6P营销组合,[3]以强调对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关注。由于Kotler认为麦肯锡原有的4个P只是战术层次上的组合,它们的运作需要具有战略性营销理论的指导。因此,科特勒又从营销战略的高度,对营销组合作了新的补充,提出了营销战略层次的新4P,即探查(Probing)、细分(Partitioning)、优先(Prioritizing)、定位(Positioning)。[4]所谓探查,即市场调研;细分,就是指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对消费者加以区分;优先,即首先选择能发挥企业优势的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即确定企业的产品应在顾客心目中形成的形象。企业可以在这4个战略层次的营销组合因素指导下,对战术层面的4个P作出战术上的安排。后来,科特勒又认识到营销活动中,人这个因素的极端重要性,就又加入了另一个P,即人(People)。但他这时所言的人主要是指企业的员工,而不是顾客,以说明认识、理解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的重要性。至此,Kotler把原来的4P发展成了11P的营销组合。显然,科特勒所提出的11P的营销组合并没有确定其适用领域,而是试图以这11个P的庞大体系来迎合、满足在所有领域、行业开展的营销活动的需要。

无论是麦肯锡的4P,还是后来科特勒所发展的11P,都是针对有形产品而提出的营销组合,因而也主要适用于有形产品。它们并没有或基本上没有考虑服务的特殊性。因此,原有的4P及后来的11P的营销组合都并不完全适用于服务业。

针对服务业的特殊性,布姆斯(Booms)和比特纳(Bitner)于1981年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服务业的扩展的营销组合(expended marketing mix)。该营销组合除了传统的4P 外,根据服务业的特点,增加了三个新的营销组合因素,即: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人员(participants)和过程(procedures)。[5]人们通常把布姆斯和比特纳的这七个因素称为“服务营销组合”的七个P。洛夫洛克(Lovelock 2001)也认为,由于服务更像是一种表演,服务的表演与实体产品有本质的区别。在服务中,顾客参与服务生产,服务的时间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服务的管理应在原有的4P的基础上加上其他的要素。为此,他提出了一个8P的整合服务管理模型。这8个要素为:产品要素(product elements)、地点、虚拟空间和时间(place,cyberspace and time)、过程(process)、生产率和质量(productivity and quality)、人员(people)、促销和(promotion and education)、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价格与其他使用者成本(price and other user costs)。[6]显然,洛夫洛克的8P模型与布姆斯和比特纳的7P要素并无大的差异。

1994年学者罗文坤提出4V营销组合理论,即产品的多样性(Versatility)、价格的价值性(Value)、通路的复杂性(Variation)、推广的互动性(Vibration)。2001年,大陆学者关金明也提出了后来在国内较为流行的4V组合理论,即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7]差异化是指利用自身优势,向市场提供有别于并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和企业形象等。功能化指以产品的核心功能为基础,提供具有弹性的附加功能选择。附加价值指强调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包括技术、企业文化与品牌以及营销附加价值等。共鸣指通过企业的价值创新活动,在给顾客创造价值最大化的同时,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在彼此之间产生共鸣。仔细分析这些组合理论,可以发现,它们也没有突破原有的4P的框架,而只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完善。

(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组合理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社会的快速,商品极其丰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获得顾客、保持顾客已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的目标。以4P为代表的P系列的营销组合理论因其过分关注生产者自身利益,忽视消费者的权利而受到营销理论界的批评。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学者劳特邦(Lauterbom)于1990提出了与传统的4P相对应的4C的营销组合,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性(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4C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把研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而不应该是产品(product);企业应该了解消费者愿意为满足其需求与欲望所需付出的成本,而不是确定价格(price);企业应该考虑顾客获得商品的方便程度,而不仅仅是考虑企业自身的渠道(place);企业应该把与消费者的交流、互动,建立、强化彼此间的联系,发展、巩固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的关系作为工作的重心,而不是促销(promotion)。4C理论是完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强调对消费者的高度关注的。因此,从营销思想上来说,它顺应了时代发展对消费者加以关注的要求,具有4P组合理论无法比拟的先进性。但是,4C理论从过分强调企业权利的4P跳到过分强调消费者利益,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由于4C过分强调顾客的利益,忽视对顾客要求的合理性、正当性的分析,容易导致对企业能力与成本的忽视,因而缺乏可操作性;4C组合理论提出后,人们更多的只是从理论上来讨论它,而无法将之作为营销实践中具有较高操作性价值的理论指导。而且由于它是与4P相对应的,因而往往成了人们从消费者的立场认识、了解4P理论的一个新角度。

1997年,本纳特(Anthony R.Bennett)从顾客的角度,提出了5V的营销组合,即:价值(Value)、资源获取能力(Viability)、数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品行(Virtue)。[8]价值指消费者根据产品的价格,企业的表现与声誉以及企业所提供的实际结果或产品来作出购买决策,而非依据产品或服务的所谓的质量和功能。这里的价值不仅是指货币,而且包括顾客为获得需求的满足而付出的各种努力。资源获取能力指顾客获得所需资源的可能性,包括离资源供应企业的距离的远近、便利程度、可自由选择的程度和及时支付的能力等。数量指从顾客的角度考虑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数量、服务的空间大小等服务支持性因素以及预购可能性、持续供应的程度等。企业产品所涉及的范围会因为规模效应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制约了顾客的选择权。多样性指以顾客的选择权为核心的顾客自由选择资源的权利。品行指顾客信任企业时,会愿意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显然,这个5V组合实际上只是从顾客角度对麦肯锡的4P组合的具体化。

(三)强调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的营销组合理论

20世纪90年代,关系营销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营销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热门话题。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瑞查德(Richheld)和萨瑟(Sasser)经过对服务业的研究后发现,在服务业中,顾客忠诚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比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更大,于是,他们提出了强调顾客忠诚的服务企业的3R营销组合,即保留顾客(Retention)、相关销售(Related sales)和推荐(Referrals)。[9]保留顾客就是指服务企业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吸引新顾客,而在于与老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培育他们对企业的忠诚。相关销售是指忠诚的顾客更愿意向企业购买企业的其他服务与产品,企业应向顾客提供相关的服务与产品。推荐是指忠诚的顾客更愿意向其亲朋好友推荐企业的服务与产品,因此,让顾客了解企业的服务与产品,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培育他们对企业的忠诚不但能增加这些忠诚顾客对企业的服务与产品的购买,还能因为他们的推荐而获得新的顾客,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3R组合是对服务领域关系营销理论的有益补充。

1993年,美国学者舒尔兹(Don E.Schultz)在他的《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中,提出了4R营销组合理论。4R即关联(relativity);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回报(retribution)。[10]关联是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育和保持顾客忠诚,企业不但要了解、满足顾客的需要,还应努力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某种利益关系,实现相互间的互助、互求、互需,结成利益共同体;反应是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各种市场机会和挑战并存,情况瞬息万变,企业必须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否则,就不能对顾客的需求作出快速而正确的回应,也就可能会因此而错失市场机会,流失企业的顾客群。关系是指企业应与顾客建立、维护良好的关系。关系营销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是企业营销之重心。强调关系因素,无疑是时代特点的一个反映。回报是指企业还应重视营销活动的收获,考虑企业所付出的成本的投资收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营销活动得以持续地进行。4R组合虽然没有直接从关系营销中引出其各因素,但实际上,它是关系营销理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关系营销的组合化。通过4R,生产者与消费者被联系起来了,克服了以往营销组合理论中存在的走向过分强调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两个极端的缺陷。

2003年,美国学者尹腾伯格(Elliott Ettenberg)在其《4R营销-颠覆4P的营销新论》一书中又提出了新的4R组合论,即关系(Relationship)、节省(Retrenchment)、关联(Relevancy)和报酬(Reward)。他的4R理论与舒尔兹的组合理论颇为相似,但又比后者更为具体化。这里的关系,在强调与顾客构建良好的关系的同时,还指出了其实现的途径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企业的服务和企业提供利益的过程。关联强调的是在企业的品牌资产与顾客的购买动机之间的直接联结,其实现的途径在于企业的专业技能和商品。报酬强调的是对顾客的回报,而非企业营销活动的收益。它通过顾客获得企业产品的时间和品位两个核心作支撑。节省是指企业应从顾客的角度考虑,给他们以便利,其实现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技术及所提供的便利条件。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营销成为网络时代营销的全新领域。网络营销成为了最有活力的营销理论并在营销组合理论中得到反映。2002年康斯汀奈德斯(E.Constantinides)提出了网络营销组合理论的4S组合理论,即范围(Scope)、网站(Site)、协同(Synergy)、和系统(System)。[11]范围主要指确定网络营销的战略目标,进行市场和内部网络营销准备情况的分析,确定网络营销在企业总的战略中所承担的角色。网站是企业与顾客交流的交互界面,是交流的工具和场所,其基本的使命是吸引顾客,树立企业网络形象等。协同是指对各网络流程的整合。系统是指对网络营销中的技术和网站服务问题的解决。4S是针对网络营销而言的,反映了网络营销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营销组合理论发展展望

营销组合理论从4P发展到4C、4R乃至网络营销组合的4S,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各种新组合的提出,都是对前人的组合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而不是对它们的替代。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存在一条清晰的主线,即: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者在营销组合中的地位在逐渐弱化和降低;消费者的地位在逐渐强化和提高,并最终达到了两者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是传统营销组合理论与现代营销组合理论的分水岭。在此以前的营销组合理论,虽然也曾有多种提法,但只有麦肯锡的4P理论为人们所广泛认同,占据着绝对权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原有的4P组合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迫切需要提出新的营销组合理论来满足营销实践的需要。各种新的营销组合理论开始纷纷涌现,形成了营销组合理论发展的高峰期。

对于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完善,主要是沿着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是按原有的4P组合理论的思路,对4P加以扩展,把4P发展成11P,7P,或4V等营销组合理论。这一路线的组合理论虽然在发展中强调了对消费者地位的关注,已经具有向生产者与消费者互动的方向发展的明显倾向,比如,格鲁努斯(Gronroos)就认为,服务营销组合的7P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关系营销的观点,但是,却蕴含着关系的观念[12],但是总地来说,这些营销组合理论还是以生产者为中心的,是对已有4P组合的有限改良,具有较明显的保守性。二是脱离4P的约束,向全新的4C、4R等方向发展。众多非P字头的营销组合理论基本上都是从关系营销的角度来审视、发展和完善的。这些营销组合理论对原有的以4P为核心的传统营销组合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革命,推翻了生产者在营销组合中的统治地位,而赋予消费者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权利,尤其是4C组合理论,几乎完全颠覆了传统的4P理论。但4C这种过分强调消费者权利,忽视生产者权利与能力的“过激”观念很快被强调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平等关系的4R等新的营销组合理论所纠正。而网络营销的4S组合理论改变了消费者的静止、被动状态,构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动态、互动的关系。

无论哪一种营销组合理论,都可以在营销理论中找到其理论渊源,都是已有营销理论的简洁、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有内容上的一致性,也有时间上的切合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系营销得到蓬勃发展,几乎所有的营销理论都受到关系营销思想的深刻影响。反映在营销组合理论上,从那时起,所有的营销组合理论都带有鲜明的关系营销的烙印。营销组合理论为研究者认识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探索其发展提供了较为清晰、简捷的途径。营销理论已经从以生产者为中心的传统营销发展到了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两者的和平、和谐关系的关系营销阶段。关系营销与绿色营销、社会营销等营销理论,共同构成了营销理论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根据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未来营销理论的发展,应是融合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实现它们之间的和谐、平衡关系的新型的和谐性的营销,而和谐营销的重要内容必然会在营销组合理论中得到较充分地反映。

篇3:主位理论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高血压管理既是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高血压治疗和预防的结合点。基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建立的高血压网络门诊, 该平台集高血压诊断、管理、健康指导、高血压知识普及、医生和患者互动等功能集于一体;与此同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2011年10月选取了唐山地区的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网络管理和社区高血压健康指导, 并于2014年11月收集数据,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0月抽取唐山市两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组, 另外两个医院体验的高血压人群作为对照组,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0例高血压患者。两组中所有高血压患者的年龄≥40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保持一致, 无精神性疾病和家族性遗传病,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自愿参与研究的所有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高血压诊断标准

血压测量一律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 按毫米汞柱 (mm Hg) 记录, 每人连续测两次, 取其平均值。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 (2010年版) , 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者诊断为高血压, 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而血压正常的人群也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2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高血压知晓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的比例。控制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140/90mm Hg以下者的比例[8]。

1.3 方法

对300例干预组和300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史、家族高血压史、运动锻炼、吸烟、饮酒、服药种类、身高、体质量、血压的测量。对所有的问卷通过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电话或网络复查, 以保证问卷的准确性。被调查者的血压测量由体检过程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2014年11月再次对样本人群进行同样问卷调查。

由唐山市4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立研究对象的健康档案。根据问卷调查及体检结果, 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主要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方面要求患者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减少盐、饱和脂肪酸和脂肪的摄入, 控制体重, 劝导患者戒烟戒酒。提倡适量运动, 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 建议其参与何种的运动方式, 如慢跑、散步、骑车等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一般要求每周运动3~5次, 每次0.5~1 h。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知识的普及: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肥胖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的必要性。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进行门诊治疗。

调查组的干预方式主要通过网络管理 (高血压健康管理中心) 和社区健康指导。每月通过短信将以上内容进行提醒和加强。并通过社区每半年进行一次高血压随访, 随访内容主要检查患者对干预要点执行情况, 对照组仅在首次体检时给予一定的建议, 以后不再干预。

1.4 观察指标

三年后, 主要调查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以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提高作为干预有效的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1年10月-2014年11月, 再次对样本人群进行同样问卷调查。三年后, 对照组25例失去联系, 干预组32例失去联系。三年前对照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干预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三年后干预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三年前相比明显增加 (P<0.01) ;对照组三年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有所增加, 但与三年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三年后干预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例 (%)

3 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中干预组患者高血压水平有所改进, 但这次研究主要采用网络管理和社区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 进行吸烟、饮酒、饮食、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主要干预患者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研究结果表明, 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而干预中并未进行相关药物的干预研究。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综合长期的过程, 在以后的研究中, 不仅进行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等的干预, 还要采用药物治疗的干预措施, 更好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 :150-151.

[2]陈东亮.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 :118-120.

[3]张新军.从老年高血压病理生理特点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治疗的价值[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 (5) :414-418.

[4]程婧, 何非, 王丽姿, 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达标率与知识、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2) :117-120.

[5]黄永丽, 干锦华, 刘乾惠, 等.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J].重庆医学, 2011, 40 (5) :475-477.

[6]王燕宁.社区家庭干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32) :3761-3763.

[7]李卫红, 张红梅, 信佳言.唐山汉族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12) :4087-4088, 4091.

篇4: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

关键词:平行结构;英汉语篇;翻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72

Parallelism是英语当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段,长期以来,它被等同于我们汉语中的“排比”, 这就体现了我们对Parallelism认识上的混淆。的确,两者很相似,但不同点不能忽视。下面,笔者就二者的异同进行讨论,在论述中将二者统称为“平行结构”。

一、英汉平行结构的相同点

二者都需要一连串的结构意义相似、平行均衡排列的成分或句子。

二、词组的平行排列

在英语和汉语中,平行结构的成分都可以是词组或短语。例如在英语中可以是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等;在汉语中则有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宾词组等等。

例1.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the Gettysburg Address)

例2. 我挣扎,我苦斗,我几次濒于灭亡,我带了遍体的鳞伤。(巴金《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呦》)

例1中的介词短语和例2中的主谓词组都是平行结构的成分。

1. 句子的平行排列

平行结构的内容都可以是句子,既有单句的平行排列(例3),也有复句的平行排列(例4)。

例3. 在这里我看见了种种人间的悲剧,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这里我深受了各种的痛苦。(Here I have seen various tragedies on earth, I have known the period we live, and I have suffered lots of pains.)(巴金《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呦》)

例4. Well may the world cherish his renown, for it has been purchased, not by deeds of violence and blood, but by the diligent dispensation of pleasure. Well may the posterity be grateful to his memory, for he has left it an inheritance, not of empty names and sounding actions, but whole treasures of wisdom, bright gems of thought, and golden veins of language.(Washington Irving Westminster Abbey)

2. 提攜语

英汉平行结构还经常会出现“提携语”,它是指在平行结构里各个项目中重复出现的词语。它起强化感情和气势的作用,其语法位置必须相同,它也是判断是否为平行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

例5. It was this turbulence, this deliberate disorder, this mockery, this reckless and triumphant disregard of conventional manners, that set Beethoven apart from the musical geniuses of the ceremonious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Bernard Shaw Beethoven’s Centenary)

例6.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巴金《秋夜》)

例5中的“this...this...”和例6中的“那么……那么……”都是提携语。

三、英汉平行结构的不同点

1. 最小成分的差异

在英语中,parallelism的最小成分是词。《汉语修辞美学》提到,汉语的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成串地使用”,其最小成分是词组或句子成分,而不是单个的词。

例7. They very names of the dances are dropped: instead of suites consisting of sarabands, pavanes, gavottes, and jigs... (Bernard Shaw Beethoven’s Centenary)

sarabands, pavanes, gavottes和jigs组成一个parallelism,但在汉语中只是并列句,不属于排比句。

2. 词性选择的差异

为了使行文简洁、流畅,英语中很少有重复现象。在确保能明确表达句意的条件下,英语会使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法来避免重复。英语中经常会使用一些代词,指示代词this或that...、人称代词he或she...、关系代词who或which...、连接代词when或while...、不定代词some或any...。

例8. In whatever Situation Men can be placed, they may find Conveniences and Inconveniencies; in whatever Company, they may find persons and conversation more or less pleasing. ...(Benjamin Franklin The Handsome and Deformed Leg)

为了避免重复,例8中用了第三人称代词“they”来代替“men”。但是汉语中使用代词的范围远远没有英语中使用代词的范围广,数量也没有英语的多。

3. 重复项数量的差异

《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排比的定义是这样的,“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以表达相关的内容”,换言之,汉语排比中的并列项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而英语中parallelism的定义则是这样的,“Parallelism takes place when two similar phrases are joined to make just one sentence. ”也就是说,最小平行项需要两项。

4. 重复项内容的差异

汉语倾向于重复使用词、句,以便于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或观点,增强语势、增添文采,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而parallelism所重复的往往是语法结构相同的部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二者并不完全等同,所以,在今后的写作、翻译中,我们应该明确这一点,从而更精准、更地道地表达我们的思想与情感。

篇5:英汉翻译主位理论的论文

内容提要:主位理论应用于英汉语篇翻译研究集中体现在四大方面,即主位作为语篇翻译单位的研究、主位结构在英汉翻译中的转换研究、主位推进在语篇翻译中的作用研究和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转换研究。本文在对不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认为应加强实证性的研究,在描写译学的总体框架下对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的转换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基于大型语料来探讨和总结这种转换规律。

一、引言

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兴起并引入到翻译研究中,语篇逐渐成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关注点。“主位”作为一个在语篇的大背景下针对小句结构进行描述时的重要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到语篇翻译研究中。对不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简要的评述,可以帮助我们对此有一个概略性的认识,并启发人们对此作出新的深入思考。主位理论应用于英汉语篇翻译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二、主位结构与语篇翻译研究

根据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Mathesius)提出的句子实义切分法,每个句子都可以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划分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两个语义组成部分。后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韩礼德(Halliday)接受并发展了这一理论。Halliday和Thompson均认为任何句子或话语从交际功能的角度都可以分为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主位是小句信息的出发点,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述位则是对主位的陈述,是围绕主位而展开的内容。”主位和述位构成主位结构,主位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小句。Halliday认为主位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性语篇特征和语篇的结构性衔接手段之一。方琰、艾晓霞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主位结构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并探讨了汉语语篇中的主位结构。研究主位和主位结构的意义在于了解信息在语句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体现出的交际功能和句子的内部结构。事实上每个语篇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主位的序列,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主位的相互衔接和层层推进。主位的选择决定了语篇的信息起点和发展方向,主位和述位组成适当的推进模式,体现了语篇的结构框架并有效地传递语篇的信息。小句主位还具有衔接上下文的作用,作者通过对主位成分的选择引导读者对语篇进行连贯的解读。由于翻译时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通常发生在小句的层面上,因此主位对于语篇翻译中句子的分析、转换和构建以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将其作为翻译单位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译者首先通过主位、述位所包含的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来了解源语语篇中句子信息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在语篇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转换;而且在译语语篇的构建过程中,选用什么成分充当主位会影响到译文的句子结构以及上下文的衔接与连贯。徐盛桓最早就主、述位和英汉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主位、述位的理论有助于更精确地理解原文,指导翻译实践。杨信彰从主位角度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意义等值问题,认为与英语原文相比,汉语译文中出现的主位错位会破坏原文的信息结构,影响原文和译文之间意义传递的效度。刘士聪、余东根据主/述位切分和翻译思维的特点,提出以主/述位作为翻译单位,对原文进行分析和转换。认为以主/述位作为翻译单位,对译文句子的构建有直接帮助,同时也注意到了它本身的形式特点及其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特别是它在翻译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以主、述位作为翻译单位还必须考虑到语篇中信息的层层推进和发展,否则就无异于以句子作为翻译单位。由于语篇中小句所承载的信息是不断地向前推进和发展的,进而构成段落和篇章,以语篇为视角研究翻译,就必须考虑到主位推进以及由此形成的语篇宏观组织结构,体现出语篇的连贯性和动态性,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主、述位的层面上。

三、主位结构在英汉翻译中的转换研究

既然主位和主位结构对于理解源语语篇和构建译语语篇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英汉翻译转换时如果能够保留原文的主、述位结构当然很好。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不是总能做到,因为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尊重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并进行适当的主位结构转换。根据美国语言学家李讷和汤普森提出的新的语言类型学的观点,英语是主语突出的(subject-prominent)语言,汉语是话题突出的(topic-prominent)语言。作为一种主语突出的语言,英语中的主位在大部分情况下和主语重合。“一般情况下,除标记性主位以外,英语的主位结构和主谓结构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同时主位与述位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语法中主语与谓语的区别相同。”而汉语作为一种话题突出的语言,句子大多不具备像英语中那样明确的形式结构特征,常常是以意合组织在一起,以话题为中心辅以评论的句子大量存在。“汉语句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话题+评论’为铺排格局的语义结构,汉语的主位基本上就是话题。”而且汉语中的主位不局限于小句,有时既有小句主位,又有句子主位。英汉语在主位结构上的这种差异是英汉语篇翻译转换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将其应用于英汉语篇翻译研究集中体现在主位结构在英汉翻译中的相互转换规律。Baker认为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译者无法总能保留原文的主位结构,重要的是译文要有自身的语篇组织发展方式并具有连贯性,并且不损害原文的信息结构。她还特别探讨了英语中的主位与汉语中的话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英译这种“话题+评论”结构。Fawcett认为有些语言之间在翻译转换时可以完好地保留主位结构,而在其它一些语言之间却无法做到,因此译者不能盲目复制原文的主位结构,应该知道在译语中借助何种手段以达到原文主位结构的语篇效果。Ghadessy&Gao首次通过计量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英语文本中的主位结构与其在汉语译文中的转换情况,认为英汉语篇在翻译转换时主位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王桂珍在比较主语、主题和主位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汉语句子主题的英译,认为汉语的主题主语句多用转移和补加的方式进行英译,应根据英语的句法结构来选定句子的主语及语序。李运兴把“主位”概念应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并针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主位结构上的两大差异,结合语料探讨了英汉互译中英语主语主位与汉语话题主位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汉语空位主位上的隐性成分在英译中的显性化处理,使之成为英语小句中的主语主位。杨明基于“英语是主谓结构的语言、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这一理论基础,分别讨论了英译汉和汉译英中的主位与话题。认为主位问题在英译汉中往往具体体现在如何把英语中的主语转换成汉语中的话题,在翻译中需要重新安排主位,确立话题;汉译英往往具体体现在如何把汉语中的话题模式转换成英语中的主谓结构模式,同时相应地转换原文与译文的主位与述位。王俊华认为在英汉翻译中要处理好两种语言之间的主位、述位转换问题,就是要处理好英汉语言中的“主语+谓语”和“话题+评论”的适当转换问题。成丽芳认为汉译英时影响译文质量的重要一步是主语的确定,提出要增强超句意识、以句群或语段为操作单位、分析主位结构、利用主位推进来恰当地选择和确定主语。(说明:此节是在综述他人的研究,而这些研究者区分了英语的主位和汉语的话题,故综述时只能保留这些术语。)上述学者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和主位结构应用于语篇翻译研究,描述了英汉翻译转换过程中发生在语篇内小句主位上的转换现象,并结合语料探讨了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主位结构转换的规律。当然,这些结论尚需更多的语料来印证、改进和深化,以期对翻译实践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理论上的指导。

四、主位推进在语篇翻译中的作用研究

当一组有意义的句子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时,小句的主、述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并推动着语篇的有序发展,这种联系和变化被称之为主位推进(ThematicProgression)。捷克语言学家Danes首次提出了“主位推进”这一概念,他认为“主位推进是指语句主位的选择和排列,它们的相互关系和领属层次,以及它们与上一级语篇单位(如段落、章节等)的超主位、整个语篇和情景的关系”[22]。主位推进是语篇的一种重要组织结构,也是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构成语篇中信息传递与延伸的重要途径。每个语篇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主位的序列,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主位的衔接与推进,“随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进,整个语篇逐步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Hatim指出主位推进是翻译过程中解读语篇、分析语篇组织结构的一个潜在的有用工具,并把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类型(texttype)联系起来。Papegaaij&Schubert[25]在探讨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时指出,恰当的主位推进有助于译文连贯的构建。王斌是国内较早通过主位推进来探讨翻译问题的学者,他指出了主位推进在英译汉中的解构功能和在汉译英中的结构功能。赵小品、胡梅红以主位推进和衔接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在以语篇为翻译单位的汉译英中,如何从结构层次上和语法词汇层次上来加强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认为主位推进模式构成译文语篇的框架结构,衔接手段则加强语篇语义的联系和实现语篇语义的连贯,在汉译英中应当把两者结合起来。以主位推进为切入点探讨语篇翻译还应该考虑到语篇语义的连贯。翻译就是两种语言之间以语义为基础的转换活动,主、述位的衔接所形成的主位推进只是语篇表层的衔接,而语篇的内在联系体现在语义的连贯上,因此必须把语篇通过主位推进所构建的形式上的衔接与语篇的内在语义连贯结合起来。

五、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转换研究

虽然语篇的体裁、类型多种多样,语篇中的主、述位的衔接千变万化,但语篇中的主位推进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在探讨语篇结构的基础上归纳了各自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Danes提出了常见的五种主位推进模式,目前常见的分类还有:徐盛桓提出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黄衍总结的七种主位推进模式;黄国文归纳的六种主位推进模式;胡壮麟提出的三种主位推进模式以及朱永生归纳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语篇中各句之间主、述位的联系和发展就是基本按照上述几种基本模式逐步推进的。主位推进模式是语篇中语言材料的排列组合形式,是语篇中小句汇合成篇的信息流动与走向,是实现语篇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作者有效地生成语篇,也有助于译者准确地解读语篇。主位推进模式体现了语篇的结构框架和整体走向,反映了作者的谋篇方式和交际意图,是译者解读原文和构建译文时的重要参照,因此是语篇翻译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因素。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译者都在译语语篇中较好地保留了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因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参照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译文在主位推进模式方面应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牺牲译语语篇的语义连贯为代价来模仿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主位推进模式的保留必须以不扭曲译语语篇为基本前提。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各有自己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语篇翻译中原文主位推进模式的保留。鉴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当语篇翻译中无法直接保留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时,应在符合译语规范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或重新建构译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Ventola探讨了英语和德语中的科技语篇在翻译过程中主位推进模式的转换情况。Hatim&Mason认为主位推进模式总是为特定语篇中的整体修辞意图服务的,它作为语篇结构的一个方面在译者构建译文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还把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genre)联系起来,指出特定的语篇体裁总是倾向于选择某种特定的主位推进模式,译者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并设法在译文中加以再现。张道振认为翻译中对原文主位推进模式的保留或重建不仅仅是保持译文衔接和连贯的问题。文学语篇的特殊性使主位推进模式也往往承载着原作者的诗学意图和审美倾向,小说翻译中保留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不仅有利于建构相似于原文的连贯模式和创造类似原作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原作者的诗学意图。刘富丽认为在语篇翻译中,源语语篇句群中各个小句的主位推进模式所体现的语篇目的和整体语篇效果,要求译者必须在译文中再现或重建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以求达到与原文相近的语篇效果。同时她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在汉语译文中保留英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的可能性并不大,”在无法保留源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的情况下,顺应译语的主位推进规范才能构建出衔接得当、语义连贯的译文,再现原文信息结构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主位推进模式的三种转换情况,即在译语语篇中直接保留、适当调整和重新建构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应当指出,目前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语篇翻译研究中的探讨多为理论上的思辨,辅以少量例证,这种经验式的研究不利于准确观察和有效描述翻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语际转换规律。今后还应在较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考察,对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的调整和重建的情况进一步分类,使之细化;在对其进行理论上的解释时还要考虑到译者的主体性等因素。

六、发展趋势

篇6:主位理论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 艺术类大学英语 英语翻译

论文摘要:随着艺术类专业的蓬勃发展,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便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将语篇分析理论引入艺术类学生的翻译教学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却会运用两种不同的语篇去表达同一个意思,那么让学生了解这两种不同的语篇是如何创造等值的,就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语篇分析与翻译

前苏联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语篇分析是指将一个具有语用和语义连贯的语篇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并且考虑到语言环境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对其内在语法结构和语序等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所以翻译绝对不可能离开语篇分析而独立存在。

翻译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在语篇层面上的翻译能力尤其欠佳。语篇分析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将相关的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当中,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对翻译质量的提升都有非常直观和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一)大部分艺术类大学学生学习英语都以应试为目的。要让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艺术类学生深入掌握语篇分析理论,这无疑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首先,对于该类学生而言,英语翻译学习和实践被当成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一部分,或者是为了通过英语三四等过级考试而必须准备的一个部分,而并非像他们所选择的专业一样成为他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这就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尽管语篇分析理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但是对这些全身满是艺术细胞的学生而言,这样一种可以完全运用于翻译中的理论是遥不可及的。

(二)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更加倾向于了解并习得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相关的英语表达或者信息。化妆专业的`学生主动提出他们迫切想要习得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表达,比如化妆用语以及化妆品用语等。在一次上课时讲到locate一词的意义及用法时,便提到了一个其名词的固定搭配的短语onlocation,当我提到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外景拍摄”的时候,大部分表演专业或者编导专业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提笔做笔记。后来我又相继做了几次实验,这一特点在各个专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三、语篇分析理论对艺术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实验目的及步骤。为了全面研究语篇分析理论对艺术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积极影响,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刻意介绍引入了语篇分析理论,让他们首先从原文的的整体篇章结构入手分析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蕴含意义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再过渡到段与句的理解。然后还必须在目标语中找到与原文相对应的逻辑与艺术映像,这样才能保证原文与目标语之间的语篇对等。 事实上,在做这个实验之前,这些学生一直认为翻译只不过是一个个零碎的词句的简单拼凑。他们从未考虑过原语与目标语的语篇对等问题,认为只要把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就算是完成了翻译。有一些翻译水平稍高一点的学生,最多也只是注重了词语的选择和辞藻的华丽,但尽管如此,语篇分析理论运用的缺失仍然使他们的翻译作品完全达不到应有的翻译水准。

(二)实验。通过两个月的尝试,我从学生的翻译作品中初步发现了一些变化,尽管由于时间短暂,成果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较之两个月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下面是其中一位学生对一篇名为“Wish for the Fresh men Year”(文章选自《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1)的前后对比翻译,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被语篇分析理论积极影响的痕迹,是这次实验中较为典型且成功的例子(截选第一段):

对照组译本:四年过后,这个时间还是来了。不到两周,我就毕业了。我回首现在,我无法相信时间过得这么快。我仍然记得上课的第一天,看着课表上的地图,问哪里是教室。现在我大三了,看着新同学带着嫉妒。每天我希望我能够冻结时间,使下面两周过得慢一点。我知道很多人不能等到毕业,但是对我是相反的。

实验组译本:四年的时光已经过去,这一刻终于来临。不到两周,我就要毕业了。此刻,回想起来,我仍不敢相信时光飞逝如斯。我依然记得第一天去上课的情景,我一边望着课表背面的地图,一边打听教学楼在哪儿。现在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常会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大一的新生。每天我都祈祷时间会凝滞,接下来的两周过得更慢一些。许多我认识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毕业,我却恰恰相反。

(三)实验结果。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论来看,显然在了解语篇分析理论之前,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整篇译本中的字词句都没有得到最合适的组合和搭配,并且没有目标语应有的连贯性以及在目标语的语言环境中应得以全面体现的语法结构、词汇、语序等。之后,我逐步向学生引入语篇分析理论。第一步,引导学生把原文的语境、文化、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全部考虑进来,全面了解原文的背景知识;第二步,对原文的语法结构、词汇、语序等语言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大到篇章构成,段落过度,细化到字词句,每个层面都得到照顾。

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对语篇分析理论的运用,进一步明确了其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突出作用和重大意义。语篇分析理论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只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结合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摸索和发展更多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以最终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7:主位理论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为了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总结60年来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永秀教授和任保平教授主编的《新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正式出版了。

该书系统地梳理、归纳和总结中国理论经济学60年发展轨迹,这在国内相关著作文献中还是第一次。作者以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为背景,沿着经济史和理论史脉络回顾中国经济学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本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此外,作者还吸纳国内经济学百家之言,撷取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精华与闪光点。该书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佐证,在提炼、升华中总结经验的同时,给出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线索,并展望了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未来趋向。

《新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全书分为5篇,14章,46万字。第一篇为总论篇,从总体上对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内容包括:(1)《新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2)新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线索与发展的阶段;(3)新中国经济学60年的总体考察。第二篇为基础理论研究的60年,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研究:(1)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2)新中国60年来外国经济学的引进与研究。第三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60年,分四章内容来研究:(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60年的总体考察;(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探索的60年;(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探索的60年;(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60年。第四篇是对理论经济学分支研究的60年。该部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I)新中国60年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2)新中国60年的经济改革思想与改革(转型)经济学的研究;(3)新中国60年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4)新中国60年中国制度经济学的研究。第五篇为总结和展望,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1)中国经济学60年的总结;(2)中国经济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新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一书中所涉及的“中国经济学”实质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其理论反映60年的发展史,是对新中国60年来理论经济学发展历史的回顾与总结。本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三个统一”与“四个协调”。“三个统一”是指,经济发展史与理论演进逻辑的统一、综合归纳与理论分析的统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与经济理论发展的统一。在三个统一的前提下,总结新中国60年中国经济学发展轨迹和特征,分析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四个协调”是指,中国经济发展60年与经济学发展60年的协调;经济学发展60年中每个标志性阶段的衔接;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本书创新成果的衔接;全书总框架与各个部分的协调。

第二。把新中国60年经济学说史与经济史相协调起来。该书以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史为背景,以新中国60年经济学说史为主体内容。新中国6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密切相关,因此《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在每一部分首先叙述这一阶段的经济建设和改革背景。在不同背景下来总结不同时期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把新中国60年经济学发展的线索与阶段性相衔接。前29年中国经济学发展围绕四条线索:一是以建立计划经济理论为主线,为全面实行计划经济提供理论支撑(1949~1952年)以及计划经济实行的理论研究(1958-1977年);二是以马恩列斯经典著作及其理论为主线,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建设结合的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经济思想;三是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主线,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四是以计划经济理论为主线,探索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理论。与此相适应,把前29年中国经济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计划经济建立提供物质条件阶段的理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理论)(1949~1952年);(2)计划经济实行提供制度条件阶段的理论(一化三改理论)(1953~1957年);(3)计划经济实施阶段的理论(1958―1977年)。改革开放31年中国经济学发展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主线,一方面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引进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一方面引进苏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另一方面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此相适应,把改革开放31年中国经济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进市场调节阶段的理论(1978~1984年),二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1985~1991年);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1992~2002年);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2003年至今)。

第四,采用总体综合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一篇总体上考察新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历史。在对新中国经济学60年总体考察的基础上,分别从前29年和后31年两个阶段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进行全面总体考察。从第二篇到第四篇分别就新中国60年的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的进行研究,包括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外国经济学的引进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新经济改革思想与改革(转型)经济学的研究、中国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最后该书对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进行总结,概括了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现状与问题,展望了发展的趋势。

篇8:主位理论在英汉语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一、城市梦想:高职农村毕业生的美好愿景和不懈追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的发展难以掩盖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的现实, 走出农村, 走向城市依然是大多数农民的渴望和追求, 农民工数量的急剧增加就是最好的证明。反映在高等教育这一问题上,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行, 越来越多的农村籍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限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再加上“空有学历, 不如有一技傍身”等思想的影响, 近年来, 农村籍学生在国内重点大学的比例开始呈下降趋势, 但却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力军。据统计, 在一些本科院校特别是在清华、北大等名校, 农村籍学生已不足三成, 相反, 在部分高职院校, 农村籍学生则超过七成。针对农村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 我们通过小样本抽样的方式进行了抽样调研, 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绝大多数的农村籍学生渴望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 分别占到了76.28%和62.30%;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愿意回到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 仅占10.25%和14.20%。由此可见, 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把大学作为敲门砖, 叩开城市的门槛, 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人”。究其原因, 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认识层面来讲, 一方面, 传统观念惯性化的影响。一直以来, 受到传统小农意识的渗透性影响, 农村学生背负着父辈的期望和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 把留在城市工作, 去除“农村人”的身份作为他们求学的主要目标, 认为成为“城市人”不仅是个人的成功, 更是家庭的荣耀。另一方面, 思想认识理想化的影响。相对城市学生, 农村学生的开放性不足, 他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淳朴, 他们更加渴望施展才能的最好的发展平台, 在很大程度上有理想化的成分。从现实层面来讲, 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巨大的发展差距和拮据的生活状况让一些学生望而却步。相反, 城市的繁华景象和众多的发展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为之奋斗, 即使住进“胶囊公寓”, 成为“蚁族”的一员, 他们也心甘情愿。这不仅反映了高职毕业生不太理性的就业观, 更重要的是, 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由于城乡差距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根深蒂固, 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二、边缘困境:高职农村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选择错位

在社会转型期, 劳动力市场并非一个纯粹的经济领域, 夹杂着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第一, 高职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 其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高职学生“社会评价不高”。虽然最近几年来,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我国高职教育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 相比普通高等学校, 其社会影响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都仍需进一步拓展, 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整体认可程度还不高, 高职毕业生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另一方面, 高职学生“竞争能力不足”。 有关专家指出, 当前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八大标准:立异能力、学习能力、自信自立、自律、积极乐观、执著追求、责任感、合作开放。由于生源质量、学制较短等, 除了立异能力基本持平, 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其他素质都要略高于高职毕业生。第二, 高职农村毕业生与城市毕业生相比, 其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资本存量短缺”。一方面, 高职农村学生很难获得充裕的社会资本, 加上土生土长的农村环境, 使得高职农村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本与亲属的社会资本具有同质性结构, 缺少异质性。高职农村学生通过家族内部成员的交换而获取丰富的社会资本的概率较低。另一方面, 高职农村学生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 在这样的情形下, 他们往往简单地认为学习成绩好才是最好的体现方式。因此,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埋头苦读而无暇他顾, 这部分学生是高职院校“品学兼优”的主体, 但同时也致使他们容易丧失构建关系网络的机会, 导致其社会资本增量乏力。

正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 高职农村毕业生在面临就业竞争时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就业恐惧、就业迷茫等心理状态, 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压力, 使他们在城市中逐步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难以愉快地工作

过于追求在城市中立足, 很多农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放低身价和要求, 不是以全力择业而是以尽快就业为目标, 这就导致了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感到明显的人岗不适, 并萌生离开或者跳槽的想法。据统计, 有46.5%的高职农村毕业生在工作三至五年内存在留或走的心理挣扎, 难以愉快地工作。

(二) 难以出色地发展

虽然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但出于学制、学习态度、学习氛围等方面的影响, 这一目标很难在所有高职学生身上得以实现, 高职毕业生大多是“半成品”, 他们无论是综合素质还是专业技能在与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竞争时, 都处于相对的劣势。再加上当前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和学历上的不足, 高职学生这一群体在整体上难以出色地发展。

(三) 难以健康体面地生活

高职农村毕业生工作的起点大多是企业操作工, 在城市中属于低收入群体, 他们微薄的收入甚至很难获取自身最起码的生活资料, 根本谈不上发展资料问题。这部分人也很难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难以健康体面地生活。

综上所述, 高职农村毕业生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他们有着农民天生的淳朴和勤劳, 有着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但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却显得与城市格格不入, 逐步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下, 回归农村, 参加新农村建设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就业途径。

三、新型农民:高职农村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需要大量的智力支持, 特别是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这项庞大的工程中, 高职农村毕业生大有可为。首先, 新农村建设为高职农村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职农村毕业生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他们首先是一个“农民”, 对农村有着更深厚的感情和更强烈的建设意愿。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进行了专项调研。结果显示, 从2007年以来, 高职农村毕业生就业地首选农村的比例逐年上升, 2011年突破20%。其次, 高职农村毕业生具有成为“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作为大学生, 与普通农民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是“理论武装的人”, 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技能傍身的人”, 具有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是“思想解放的人”, 敢于打破传统谋求新路;是“敢于创新的人”, 具有创业的勇气和决心。

高职农村毕业生具备成为“新型农民”的可行性, 但是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就业, 还要创造一定的就业条件和环境, 这不仅要求高职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还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农村等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一) 高职毕业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 增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意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职毕业生须及时调整自我认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心态面对就业, 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考量就业, 摒弃“非城市不嫁”、“金子只在城市闪光”等错误思想, 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从基层做起, 在基层创业”的人生价值观, 从农村中来, 到农村中去, 增强主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发挥智力优势,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 政府应健全促进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政策, 提供必要的就业条件

近年来, 国家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 (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等) 。规定在基层工作满三年的大学生, 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为公务员、研究生, 甚至提拔干部。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心和关注。然而, 到农村工作还不同于一般的基层工作。参加新农村建设, 就意味着真正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 甚至要扎根农业一线生产, 可以说工作难度更大, 环境更加艰苦。为此, 笔者认为, 政府还需要在两个方面下足工夫:一是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力度, 让广大高职毕业生更加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 切实认识到, 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为家乡作贡献是时代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并且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同样蕴藏着很多的机会去实现他们的价值和理想, 增强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意识。二是制定并贯彻落实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更加具体有效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比如, 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 尽量缩小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在行政、贷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为他们开展工作大开方便之门;提供一定的进修、培训和提拔机会, 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 高职院校在高职农村毕业生就业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校的宣传导向和职业规划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这就要求高职院校, 一是要大力做好就业宣传工作, 使高职农村毕业生能全方位地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了解新农村就业的新环境, 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二是开展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教育, 帮助高职农村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客观地评价自己, 冷静地进行择业, 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树立“从基层做起”、“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成才”的就业成才观。三是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适应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 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艰苦奋斗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缩短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阵痛期, 以更加全面的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 农村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用人机制, 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事业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 农村的各级村民委员会要与时俱进, 在充分利用好国家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同时, 建立起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 不仅要吸引人才, 而且要选对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这就要求各级村民委员会要解放思想, 废除不适宜新农村发展的陈规陋习, 抛弃一些地方的“外来人”、“抢班夺权”等陈腐的观念, 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 吸引更多的高职农村毕业生参加新农村建设。并且想方设法从各方面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营造合理使用人才、长久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比如, 可以安排大学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等重要职务, 其他党支部成员要蹲下身子, 放下架子, 主动支持和配合他们开展工作, 形成合力, 不断提升农村基层自治水平;对于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村民委员会要在土地出租、基础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提供帮助,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通过大学生创业致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总之,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高职农村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参与新农村建设, 既可以为新农村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高职农村毕业生的就业瓶颈, 在建设家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0) :85.

[2]吴贻玉, 颜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0) :60.

上一篇:于父亲节的优秀日记下一篇:怦然心动英文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