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称谓词研究综述-研究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及意义

2024-04-29

上古汉语称谓词研究综述-研究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及意义(通用10篇)

篇1:上古汉语称谓词研究综述-研究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为了更好地教学,需要我们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编排,对其内容进行对比整合,以期为优化教科书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实现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和谐的统一。研究意义:

1、为优化教科书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2、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新课标人教版)

2王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新课标鲁科版)

3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新课标苏教版)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三个版本的化学教材的章节设置、知识点呈现顺序和栏目呈现方法和习题设置来对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篇2:上古汉语称谓词研究综述-研究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及意义

引言 在汉语中亲属称谓词“大哥”、“大姐”、“大婶”、“妈妈”、“爷爷”、“奶奶”等经常会用于称呼非亲属。这种将亲属称谓词用来称呼非亲属的语言现象扩大了亲属称谓词的外延。 以下是从现代汉语语料库在线语料库中检索出来的称亲属谓词“妈妈”和“

爷爷”用于非亲属的一些例子。

(1) 膏药张道:“我认得他,你别看我只是个卖膏药的郎中,他已是江湖第一名刀,但他若见到我,还得喊我一声大哥,因为我们是插过香、磕出头的把兄弟,我相信他爬得再高,也不会把我忘记。”(新民晚报,作者:不详)

(2) 曾在周总理和邓大姐身边工作多年的吴庆彤说,看到邓大姐生前写给党中央的信,使我又回想起在周总理、邓大姐身边工作的日子。(解放日报)

(3) 宴会开始了,我们吃着各种各样的酒菜,朝鲜妈妈还嫌我们吃得太少,把她亲手做的糯米打糕,满满地蘸上蜂蜜,一块一块地硬塞进我们的嘴里。"(《是朋友,是亲人!》;作者:吕继芳)

(4) 经张宝发同志倡议,我们全体青年工人一致商定:用我们自己的钱,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为邓妈妈赶制一件棉衣,让邓妈妈御寒,向邓妈妈表示我们这些没有生活在她身边的儿女的节日问候。(《一件棉衣寄深情》作者:天津红桥区服装二厂青年工人)

(5) 几天后,发生了一件挺有趣的案件:一名盗贼购买了刘爷爷的超级思维机器人,本想指挥超级思维机器人去行窃,没想到反被超级思维机器人抓起来,送到了警察局。(《第一次采写“独家新闻》作者:苏永智)

(6) 在本届少儿体育节上,大会还组织部分中小学生游佘山和到宋庆龄奶奶墓前扫墓,很多学校都把这次活动作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新民晚报)

在以上这些语料中,“大哥”、“大姐”、“妈妈”、“爷爷”、“奶奶”这想些本来是用于称呼亲属的称谓词都用来称呼非亲属。类似的例子在汉语中非常普遍。

一、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对亲属称谓词用于非亲属的语用解读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1967在哈佛大学做演讲《逻辑与会话》率先提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格赖斯认为,交谈的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一个或一组共同的目的,或者是一个彼此都接受的谈话方向。这种目的和方向,也许在谈话的开头就明确,如谈论问题的最初建议;或许是不太明确的,如闲聊;或许是在交谈的过程中逐步明晰起来的。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守着一条基本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所参与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变化而提供适切的话语”,这便是合作原则。(金立,2005:1)

格赖斯又进一步将合作原则具体划分为以下四条相应额准则,每条准则又各有几条次准则。它们分别是:

1. 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

(1)所说之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2)所说之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 质准则(Maxim of Quality)

(1)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

(2)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

3. 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 要有关联,要切合题旨。

4. 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要明白清楚。

(1)要通俗明白,避免晦涩。

(2)要清楚明了,避免歧义。

(3)要简明扼要,避免杂谈。

(4) 要井井有条,避免杂乱。

对于上述准则格赖斯认为在实际生活中,交际者并非时刻遵守原则和准则,一旦说话者违反了准则及次则,听话者就会超越话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话语的会话含义。(同上:2-3)

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来分析,上述语料中的汉语中的“大哥”、“大姐”、“妈妈”、“爷爷”、“奶奶”这些亲属称谓词用来称呼非亲属明显是违反了质准则,因为交际双方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而亲属称谓是用来称呼和说话人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的,当说话人将亲属称谓词用来称呼非亲属时,实际上是公开违反了会话原则中的质准则。

二、社会认知修辞学对于表亲属称谓范畴的词语用来称呼非亲属这一语言现象的解读

鞠玉梅在她所着的《社会认知修辞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把上面提到的表称谓范畴词汇的这类用法看成是一种修辞。鞠玉梅(2011:77~83)对人类语言中修辞的目的表述非常清楚,即:对某种态度的诱导,对某种合作行为的引发。......“象  征符号行为的主要修辞功能就是产生同一,同一与劝说并不矛盾,其实质是一样的。同一可以作为劝说的最终目的,修辞的基本原则就是通过某种行为以谋求同一。...... “内容的同一可以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敌人、无意识的同一以及非言语行为四种方式得以实现。无意识的同一可帮助修辞者,使没有一点相同点的交际双方走到一起,这 ‘经常

是最有力的办法’”。

由此可见,汉语中用亲属称谓词来称呼非亲属这一违反质准则的语言现象实质上是语言的一种修辞功能,即:使交际双方达到一种“同一”,从而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三、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亲属称谓词用于非亲属的`动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该假说有两种表述:“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语言相对论”,即思维相对于语言,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后人又将该“假说”分为强式和弱式。强式即语言决定思维、信念、态度等;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它是这一理论的初始假说,即强调语言在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弱式即语言反映思维、信念、态度等,或者语言并不完全决定思维,但的确影响认知和记忆方式,影响人们从事思维的难易程度。(梁海英,2005:66)

萨丕尔-沃尔夫的假说中强势 “假说”存在明显的缺陷,而“弱势假说”无疑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人类的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必然反映思维、信念和态度。汉语也不例外,它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信念和态度的反映。将亲属称谓词用来称呼非亲属就是这种反映的一个方面。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十分强烈的家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血缘关系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占有者极其重要的地位,汉语中“血浓于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等谚语非常清楚的反映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因此,当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时,如果想要拉近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将表亲属称谓范畴的词语用于称呼非亲属成员,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国古代就流行的认“干爹”、“干妈”、结拜把兄弟等行为,原来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一旦认了“干爹”、“干妈”或结了拜把兄弟,马上就变得十分亲近。

结束语

本文揭示了汉语中一个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表亲属称谓范畴的词语用来称呼非亲属,本文指出,这一语言现象其实从语用角度来说是对合作原则中质准则的公然违反,这种违反是通过修辞手段来实现交际双方的“同一”。根据萨丕尔-沃尔夫的假说,语言反映人们的思维、信念、态度等,因此汉语中将表亲属称谓范畴的词语用来称呼非亲属这一语言现象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即中国人对家族和血缘关系的重视。理解了这一语言现象的本质和动机,对我们更好地使用汉语这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英)赫德森(Hudson,R. A).社会语言学教程 [M].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 金立. 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 鞠玉梅. 社会认知修辞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4] 梁海英. 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

★ 李清照词

★ 李清照词集

★ 李清照的词

★ 李清照词两首

★ 李清照词 如梦令

★ 李清照欢快的词

★ 李清照及其《漱玉词》

★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论文

★ 论文算不算教学成果

篇3:帕萨特B5启动困难一例

从最简单的查, 高压有火、燃油供给系统正常、喷油嘴也工作、正时皮带没断、两凸轮轴运转正常。当把火花塞拆下时, 发现有汽油, 把火花塞清洗干净装上, 还是不着火。最后考虑汽缸压力, 用表测缸压, 第一次测量时, 汽缸压力在0.5MPa (油门关闭) , 再测时缸压就是零了, 四个缸都这样。由此可以判定, 是没有缸压而导致打不着火。拆下缸盖, 观察气门、活塞及缸垫, 一切都正常, 随即把缸盖装上, 打火, 故障依旧。

考虑是否机油压力过高, 气门关不严, 把机油放掉进行卸压后, 打火, 发动机竟然启动了。换上机油泵后, 加上机油打火, 又不能启动了。看来还不是机油泵故障, 随后把机油滤芯座拆下, 原来是限压阀被脏东西卡住, 造成机油压力过高, 把滤芯座清洗干净装上, 故障排除。

篇4:上古汉语称谓词研究综述-研究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 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现实意义

1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

就“生产方式”这个概念而言,肯定会有多种理解,但是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具有特定的含义,联系整个《资本论》体系,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解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以雇佣劳动和资本的相结合的方式更为恰当。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在当前考察的场合,自由工人和他的生产资料的分离,是既定的出发点,并且我们已经看到,二者在资本家手中是怎样和在什么条件下结合起来的——就是作为他的资本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2]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同雇佣劳动者结合。这种特殊的结合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归非劳动者所有,劳动者被剥夺了劳动条件,只有人身自由,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劳动者除了选择和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结合,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以外别无他法。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并列放置。

《资本论》第三卷的中心问题是资本主义分配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3]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然就包括了分配关系。

2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资本论》必须有全新的科学方法。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研究方法的论述,大致可以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方法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中运用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在“第二版跋”中在引证了考夫曼的一段话后指出:“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并且在考察我个人对这种方法的 运用时又抱着这样的好感,那他所描述的不正是辩证方法吗?”[4]《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简单说来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从现象想到本质。马克思指出:“研究必须充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势,探索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的叙述出来。”这个研究方法就是他在《导言》里所说的“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6]

《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列宁曾经指出:“《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紧相联系的思想”。[7]

典型分析和抽象法。《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但是在具体分析上是典型分析法。马克思说:“到目前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8]《资本论》中首先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然后分析资本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典型分析方法。《资本论》是寻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它必须从大量的现实材料中,从大量的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普遍的规律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9]

3 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论述,仍然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时,不是撇开生产力而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他研究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作为一个最终的、一切服从于它、服从于最后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最后灭亡的经济运动的规律。实际上,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能不涉及到研究生产力的问题。但是他不是作为目的来研究生产力,而是为了更好地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经济学也要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的研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现在是建设社会主义,要发展马克思的理论,要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怎样更好地增长,怎样更好地发展,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2年.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93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页。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6]赵洪:《资本论》教学纲要,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14页。

[7]《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1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篇5:国际私法的对象、方法与范围问题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技术革命对国际民商事交流的影响以及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发展的实际情况,主张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际私法的对象和方法问题。

关键词: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调整方法,冲突规范,统一实体法

无论是作为一个部门法,还是作为一个部门法学,国际私法都有着悠久历史。一般认为,完整国际私法的理论体系产生于中世纪,其标志就是巴托鲁斯提出的“法则区别说”。尽管如此,国际私法尚有诸多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德国著名法学家康恩(FranzKahn)曾指出,国际私法是从书名页开始就存在争议的学科。[1]在我国,对国际私法的研究也存在同样情况。旧中国国际私法学领域如此,[2]现在也是如此。[3]但国际私法的所有各类争议,首先是从国际私法的对象及方法开始的,也正是基于对国际私法对象和方法问题的认识不同,学者们在国际私法范围问题上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笔者拟从技术革命对国际私法的影响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理论分歧现状

从以下关于国际私法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国际私法对象及方法问题上的.分歧。

德国学者努斯鲍姆在其《国际私法原理》一书中指出:“国际私法,或冲突法,从广义上讲,是处理涉外关系的私法的一部分。”新中国第一本统编《国际私法》教材也认为:“国际私法是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的部门。”[4]这一定义是从国际私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着眼的。

德国学者马丁。沃尔夫则认为,国际私法就是“在同时有效的法律体系中,决定哪个法律体系应该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事实”。[5]我国李浩培先生也认为,国际私法是“指在世界各国民法和商法相互歧异的情况下,对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关系,解决应当适用哪国法律的法律。”[6]这一定义是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考虑的。

英国学者切希尔和诺斯认为,国际私法是在处理涉外案件时判定:第一,法院在什么条件下对案件具有管辖权;第二,应适用哪国法律来确定各类案件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第三,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承认外国判决,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外国判决所赋予的权利可以在英国得到执行。[7]显然,这一定义是从司法角度并结合国际私法的内容或规范来进行的。

另外,还有其他四种代表性的定义:(1)“国际私法是以直接规范和间接规范相结合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并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8](2)“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的规范,同时包括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避免或消灭法律冲突的统一实体法规范、以及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程序规范在内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9]这两个定义认为国际私法是国内法的一个部门,而且,国际私法的规范包含统一实体法;(3)“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确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为前提,以解决法律冲突问题为核心,由法律适用规范、规定外国人民事地位规范所组成,并通过国际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进行司法保护的一个独立的部门法。”[10]这一定义也认为国际私法是国内法的一个部门,但统一实体法规范不是国际私法的规范;(4)“国际私法是调整国际交往中所产生的民事关系的国际法的一个部门。它是规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调整不同国家之间法律冲突的、确定国际民事关系双方当事人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冲突规范、统一实体规范,以及解决国际民事争议的诉讼程序和仲裁程序规范的总称。”[11]这一定义与第(2)和第(3)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强调国际私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部门。以上四种定义都是从综合角度来考虑的。

可见,关于国际私法的对象问题,虽然学者们都认为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或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但在调整对象的范围上,则存在差别。一种主张国际私法的对象是所有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另一种则主张国际私法的对象只是会产生法律冲突的那部分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基于对国际私法对象的认识,理论界关于国际私法的方法问题,同样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国际私法的方法包括直接调整方法;[12]另一种则认为国际私法的方法只有或

篇6:上古汉语称谓词研究综述-研究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及意义

摘要:本文以特定时期著名的语法理论和语法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在一个世纪的演变与发展,并试图找出语法研究方法演变与发展的原因。关键词:语法研究、方法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全面建立。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新著国语文法》建立句本位,打破了《马氏文通》以来的“词类本位”的传统。他把句子划分成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的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等六种成分,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这个时期,语法专题论文较少,最重要的当推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真正建立起新的汉语语法体系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此外,还有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1948)美国赵元任的《国语入门》(1948)(《北京口语语法》)等重要作品问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汉语语法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社会上很快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这个时期可以称作语法学的发展时期。毛泽东对有关人士指示:“在报上写文章及为学校写文法教科书”,要在全社会普及“文法教育”。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从此开始普及语法知识,重要的著作有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1)、吕叔湘的《语法学习》(1951)和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2)等。一些学者进行科学的语法研究,对当时及以后的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丁声树 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的《汉语史稿》和陆志韦的《汉语构词法》等。这个时期的语法研究还有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即教学语法。中国第一次有了全国统一使用的教学语法体系——“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它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往往对每类词的语法特点都详加说明,分析句子时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在确定主语宾语时不依据施受关系,而大体依据位置的先后。到了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空前活跃,空前繁荣,空前深入,是语言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朱德熙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影响深远。80年代以来,研究的实践越来越证明,对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来说,“多角验证”的思路是既宽展又有效的。90年代以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比以往更加活跃,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研究队伍更加壮大,取得的成果更加引人注目,新的理论、新的见解被提出来。“三个平面”理论、本位理论、配价语法、汉语的时体研究等问题都成为二十世纪末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这个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句法语义的研究和思索,开展了汉语形式语法学、汉语功能语法学和汉语认知语法学的研究,重视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语法问题的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中语法问题的研究。

二、各个阶段的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

(一)从重意义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

我国早期的语法研究,重意义而轻形式。其后受结构主义语法的影响,重视结构分析,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又忽略了意义。近年来提出的“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主张在语法研究中必须自觉地把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区别开来,在作具体分析时又要使三者结合起来,以期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等著作的学术价值不可否认,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属于西方传统语法一类的。传统语法理论在指导描写汉语的实际、建立汉语语法学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也有局限性,主要是过分重视意义而忽视形式。划分词类凭意义(概念),分析句子凭意义,各有各的道理。这样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语法研究的发展。五十年代的两次语法专题的大讨论,实际上是对传统语法理论过分偏重意义倾向的检讨。1953-1955年问的词类问题的讨论,否定了单凭意义标准来划分词类,引进了结构语法的分布理论;1955-1956年问的主宾语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这些都是对以往研究片面性的纠正。两场讨论都在客观上扩大了形式分析法的影响。结构主义语法重形式,它的理论和方法比起传统语法来有着明显的进步,但是这个学派的一些学者,在实践上往往过分重视形式而忽略了意义,甚至回避了意义。语言是一种复杂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忽视甚至回避意义,单从结构方面去研究和分析,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朱德熙在《语法答问》中指出:“真正的结合是要使形式和意义互相渗透。讲形式的时期能够得到语义方面的验证,讲意义的时候能得到形式方面的验证。” 1985年,胡裕树、范晓在《新疆师大学报》上发表长篇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前三部分分别论述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平面各自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三个平面之问的关系,明确提出:“要使语法学有新的突破,在语法研究中必须自觉地把三个平面区别开来;在具体分析一个句子时,又要使三者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描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如何在语法分析中,特别是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全面地、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相互兼顾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语法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这篇文章提出的研究方法比以往的进步之处在于更全面的审视汉语事实,充分考虑到各方面问题。它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框架己初步形成。从《新著国语文法》到“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从重意义到主张相结合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更全面地研究汉语语法,可以说是很大的进步。

(二)从中心词分析法到变换分析法

传统语法在对句子进行分析时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如教学语法和“暂拟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把主谓词组看作句子,认为句子总是由主谓词组组成的;遇到偏正词组时,首先找出中心语,遇到述宾述补词组时,也首先找到谓语中心语,即把主语和谓语看作句子的主干成分;设立句子的六大成分,并分为三个层次,主语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状语是附加成分;每个实词和句子成分一一对号,只承认联合词组和主谓词组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中心词分析法缺点明显,缺乏层次和关系观念,联合词组和主谓词组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其他却不行,必须以词的省份进入句子,导致句子成分有的是此有的是词组,在理论上不一致。另外,把修饰成分看作是附加的,不重要的,致使在语义理解是出现错误。

1952年《中国语文》连载了丁声树等人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这是借鉴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方法研究汉语的一部代表作。该书分析句子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而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形式分析法,具有明显的结构主义语法特点。在这之后,结构主义语法的理论和方法风靡一时。不过,结构主义语法真正取代传统语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地位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其具体表现就是在1981-1982年间开展的析句方法讨论之后,层次分析法在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结构主义语法主张通过形式来谈意义,它的理论和方法比起传统语法来有着明显的进步;但是这个学派的一些学者,在实践上往往过分重视形式而忽略了意义,甚至回避了意义。语言是一种复杂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忽视甚至回避意义,单从结构方面去研究它,分析它,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1982年的析句方法大讨论之后,结构主义的层次分析法占了压倒的优势,基本上取代了传统语法的成分分析法。但层次分析法的另一个局限也是明显的,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构造层次和“显性语法关系”即句法关系,不能揭示和句法结构相关的“隐性语法关系”即语义结构及其成分问的关系,不能用来分化歧义结构。于是有人提出了变换分析法。变换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句子的结构,因此,他常用于区别歧义句。有些歧义句运用显性语法规律区别不了,在变换式中却能够显现出来。变换有助于辨析句法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发现造成歧义的词语的语法小类,不论组合上还是聚合上都把语法分析往深推一步,在分析上显然是更加细密了。

变换分析可以用来分化歧义句,发现造成歧义的词语的语法小类但是它不能解释造成歧义的根本原因,而语义特征分析恰好弥补了变换分析这一方而的不足。语义特征分析是八十年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里开始采用的一种分析手段。它着眼于分析概括同一句式中处于同一关键位置上的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以解释说明代表这此实词的句式之所以独具的某此特点,之所以将该句式跟与之同构的句式加以分化的原因。对句法结构意义的分析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可能对语法形式的研究给予合理的解释。语义指向理论可以帮助分析情况复杂的语法结构,重点是分析没有直接组合关系的语法成分间的语义关系。如“他掉了朋友送的钱包”中的“掉”与“钱包”在语法关系与语义关系上是一致的。而“他伤心地走开了”中的“伤心”与“走开”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不一致,“伤心”是指向“他”的。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用指向分析法进一步实现了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从层次分析法到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分析法的过程,是汉语语法研究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分析逐渐走向深入、细致的过程。这种方法论的演进体现了汉语语法在静态的语言单位研究中取得一些巨大的成绩。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从成分分析法到语义特征分析法不是句子的分析方法 ,而是短语的分析方法 ,充其量也只是对抽象的句子所作的句法分析 ,这种传统的所谓句子分析方法注重句法或语义 ,排斥语用 ,分析的“句子”实际上是排除句调以及“挂在句子身上的语用零碎”以后剩下的词语组合。同一个句子强调的重点不同甚至表达的含义不同,这就涉及到语用。句子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既可以分析抽象的句子 ,也可以分析具体的句子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分析句子的方法。

(三)从一元到多元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从开始的单纯引进西方传统语法理论,结合汉语特点借鉴结构主义的描写语法理论,到改革开放后扩展视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形式语法、转换语法、功能语法、格语法、认知语法等各种各样的语法理论层出不穷,汉语语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最初以描写事实为主,近些年学者们试图寻找一些能解释这些汉语语法事实的深层机制,探寻汉语语法的本质、规律。重视新的理论、方法的探索,尤其重视用认知学语言学的理论来解释汉语语法现象,以语用为基础,打破了过去研究局限于结构主义过分重视语言结构的静态描写而忽略语言的动态考察的缺点。进入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范围扩大了,研究的内容充实了,研究的队伍壮大了,特别是研究的方法也大大改进了。

三、语法研究方法演变的原因

首先,这种演变有赖于我国的学术传统。我国的语法研究历史悠久,一直重视对汉语语法现象的观察分析。以虚词的研究为例,古代汉语虚词研究成果非凡,从《毛传》把虚词称作“辞”的概念提出来以后,各朝各代对虚词都有研究,尤其是南北朝、元和清代。南北朝虚词研究已进入分类阶段,元代的卢以纬作《语助》,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刘淇《助字辨略》、袁仁林《虚字说》等著作对虚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完整、系统。可见,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继承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良好传统,经很多学者的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其次,语法研究方法的这种演变是现实的要求。语法研究的过程,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语法分析方法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一种方法不能适应语法研究的需要时,必然会有另一种更为可行、更为科学的方式来补充它或取代它。句法研究从中心词分析法到语义指向与语义特征分析是语法研究方法逐步改进、全面发展的过程,是逐渐弥补不足的过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过多受西方语法理论的影响,有些理论与汉语实际相违背,这就促使学者们去创新,寻找更能解释汉语事实的理论。再次,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学术研究逐步繁荣。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引入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多元化,描写语法、转换语法、功能语法、格语法、认知语法的理论和方法源自西方语言学,借鉴过来研究汉语语法,打破我国传统语言学的束缚,开阔了语法研究视野。我国与世界的接轨,也促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走向国际化,语言学家有更多机会接触国外的语法理论,给汉语语法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篇7:上古汉语称谓词研究综述-研究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及意义

“以A为B”句式是指下面这类句子:

吾以汝为死也。[(1)]

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2)]

这类结构在上古汉语中常见,其产生期不应晚于春秋初年,秦汉时使用率较高,南北朝以后少见[(3)

],现代书面语中还有,但口语中不再使用。人们一般认为这种句式比较固定,其实它较灵活,有许多变换结构。

所谓句型变换是指句子格式间的有规则变化,它利用删除、移位、替代或添加等手法,改变句子的成分或语序,丰富语言的句型,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下面我们先举例说明“以A为B”句式的各种变换结构,然后分析变换结构的成因及其有关问题。

“以A为B”结构中的A、B两成分可以删除移位和替代,从而形成删除变换、移位变换和替代变换三类变换形式,其间又有不同的变换情况。

(一)删除变换

用删除手法形成的变换结构有“以B为”和“以A为”两种。

1.“以B为”,删A。如:

(1)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诗・鹑之奔奔)“以”下删“人之无良”之“人”。

2.“以A为”,删B。如:

(2)不能定所为,以人言为。(说苑・君道)“以人言为“等于说“以人言为所为”,“所为”承上文删。

(二)移位变换

“以A为B”中,A或B可以前移,A还可以后移,从而形成四种变换结构。

3.“A以为B”,A移“以”前。如: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例(3)中的“秋”,例(4)中的“方城”,“汉水”都是A成分,从“以”后移到了“以”前。

4.“AS以为B”,A移句首,S代表原句主语。如:

(5)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夫颛臾”是A成分,从句子中“以”后移至句首,形成变换结构。

5.“以为AB”,A移“为”后。如:

(6)于是吏皆耸惧,以为君神明也。(韩非子・内储说上)比较:吏乃悚惧其所,以君为神明。(同前)

“以为AB”结构产生于战国时代,之前只作“以A为B”。这表明“以为AB”是“以A为B”的变换结构,而且“以A为B”有表行为活动和表意念活动之分。上述变换只限于表意念活动的“以A为B”,表行为活动的不能这样变换[(4)]。

6.“B以A为”,B移句首。如:

(7)恭俭岂可

篇8:一种基于HTTP的网络蜘蛛实现

1.1 基本概念

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 protocol),定义了浏览器(即万维网客户进程)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服务器怎样把文档传送给浏览器。从层次的角度看,HTTP是面向(transaction-oriented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包括文本、声音、图像等各种多媒体文件)的重要基础。

1.2 特点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4)HTTP 1.1使用持续连接:不必为每个Web对象创建一个新的连接,一个连接可以传送多个对象。

(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

1.3 请求类型

HEAD-向服务器索要与GET请求相一致的响应,只不过响应体将不会被返回。这一方法可以在不必传输整个响应内容的情况下,就获取包含在响应消息头中的元信息。

GET-向特定的资源发出请求。注意:GET方法不应当被用于产生“副作用”的操作中,例如在Web App.中。其中一个原因是GET可能会被网络蜘蛛等随意访问。

POST-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建立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PUT-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内容。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响应的内容包括:消息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编码、服务器信息、实体元信息以及必要的实体内容。根据响应类别的类别,服务器响应里可以含实体内容,但不是所有的响应都有实体内容。

2 网络蜘蛛

2.1 基本概念

网络爬虫又被称为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另外一些不常使用的名字还有蚂蚁,自动索引,模拟程序或者蠕虫。

2.2 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网络爬虫从一个或若干初始网页开始,获得初始网页上的URL,在抓取网页的过程中,不断从当前页面上抽取新的URL放入队列,直到满足系统设定的停止条件。所有被爬虫抓取的网页将会被系统存储,进行一定的分析、过滤,并建立索引,以便之后的查询和检索。

(1)对抓取目标的描述或定义;

对抓取目标的描述可分为基于目标网页特征、基于目标数据模式和基于领域概念3种。

(2)对网页或数据的分析与过滤;

通常需要用到html解析或正则分析技术。

(3)对URL的搜索策略。

网页的抓取策略可以分为深度优先、广度优先和最佳优先3种。深度优先在很多情况下会导致爬虫的陷入(trapped问题,目前常见的是广度优先和最佳优先方法。

3 Python实现网络蜘蛛实例

Python中实现网络蜘蛛需要用到两个关键技术:http访问及正则表达式。

3.1 HTTP访问

安装httplib2包,访问程序如下:

3.2 正则抽取网页中的所有url

3.3 完整例子如下

4 结结

篇9:汉语称谓词“爷”的历时演变

摘 要:“爷”是汉语称谓词汇中口语化的常用称呼,然而它的含义在历史上却多有变化。本文从历时性视角、根据文献记载,大体勾勒出“爷”的古今流变,辨别分析了现代汉语通常用法与方言用语的区别。

关键词:称谓词 爷 爷爷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中,“爷”作为一个称谓词,使用很广泛。如“爷爷”“老爷”“少爷”“大爷”“小爷”“佛爷”“老天爷”“爷们儿”等,这些词汇是在各个历史时期逐渐衍生和发展出来的。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爷”的词义分析,概括出其词义的变化情况。

一、唐代及其之前的“爷”

南朝萧梁时期顾野王《玉篇》:“爷,以遮切,俗为父。”这是古文献中关于“爷”的最早记载。繁体的“爷”字,从父,耶声。故此文献中记“爷”为“耶”。广为传颂的北方民歌《木兰诗》在《古文苑》卷九所载的“爷”字,均写作“耶”。该诗文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及“不闻爷娘唤女声”中的“爷”,意指父亲。考之其他文献有记载。如:

(1)景曰:“前世吾不复忆,惟阿爷名标。”众闻咸窃笑之。景党有知景祖名周者,自外悉是王伟制其名位,以汉司徒侯霸为始祖,晋徵士侯瑾为七世祖。于是追尊其祖周为大丞相,父标为元皇帝。(《梁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

可见,这一时期无论南朝还是北朝称呼中的“爷”都是“父亲”义。“爷”表“父亲”的用法为唐代沿用。如:

(2)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全唐诗·元稹·上阳白发人》)

(3)旷大劫来自何罪,如今孤负阿爷娘。(《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

(4)忆爷爷,抛女不归家,不能作侍中,为小吏,就辛苦,弃荣华,愿爷想念早相见,与儿买李市甘瓜。(《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七)

(5)忆爷抛女不归家,不作侍中为小吏。(《志怪录》卷二)

例(2)、例(3)表明唐代称呼中的“爷”字也指父亲。例(4)中“爷”字叠用为“爷爷”的情况出现。从例(4)、(5)可知有材料记载失实,或是这时期叠用的“爷爷”与单字的“爷”均为“父亲”义。

二、宋元时期的“爷”

据文献记载,可以确定的“爷爷”指“父亲”义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例如:

(6)晋高祖承嗣圣爷爷,之力深矣!(《契丹国志》卷七)

(7)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宋史》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8)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幽兰居士东京梦华录》卷十)

《汉籍检索》中“嗣圣爷爷”的注释为“嗣圣,太宗也。爷爷,翁呼也”,所以例(6)中“爷爷”是对父亲的称呼。例(7)中“爷爷”为对尊者的敬称。例(8)表明宋代延续着以单字“爷”称父亲的用法。

元代除延续宋代的用法外,出现了男性自称“爷”、把官员称为“爷”及仆人对男主人称“爷”的情况。

(9)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全元散曲·张鸣善》)

(10)我是那提刑的女孩,须不比现世的妖怪。怎不容我到灯影前,却拦截在门桯外?〔做叫科,云〕我那爷爷呵,〔唱〕枉自有势剑金牌,把俺这屈死三年的腐骨骸,怎脱离无边苦海!(《窦娥冤》第四折)

(11)元帅爷贺喜,土洞中搜出个赵氏孤儿来了也。(《赵氏孤儿》第三折)

(12)捽而问曰:“汝为谁?抟霄曰:“我董老爷也。”(《元史》卷一八八·列传第七五)

(13)禀老爷,家里有人在外。(《全元南戏》柯丹邱·荆钗记)

材料(9)(10)中“爷”“爷爷”指父亲。(11)中官职后加“爷”字是对官员的敬称。(12)中“老爷”为男性的自称,也可作为对其他男性的敬称。(13)中“老爷”为仆人对男主人的称呼。

三、明清时期的“爷”

明朝在延续宋元时期用法的同时,出现了确定的“爷爷”表示祖父的情况。例如:

(14)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15)纵使老爷要我改嫁,有死而已。(《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六卷)

(16)军卒前来禀:“前边有一古庙,老爷可以暂居半夜,明早好行。”(《封神演义》第九回)

(17)次早径到辰溪县来,正值知县裴爷升堂。(《禅真后史》第四回)

(18)只见宋福、宋寿弟兄两个,哭啼啼的与父亲执命,禀道:“因争珠怀恨,登时打闷,仆地身死。望爷爷做主。”(《喻世明言》第一卷)

(19)城隍爷爷真灵。(《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十卷)

(20)灯光佛爷作证,我华如刚若怀异心,忘卿情义,登时死于非命,跨不出你的庵门。(《禅真后史》第十四回)

(21)其仆哭于路曰:老爷殉难时,下体著黄纱裤,用绿丝带结袜,有童子知之,指其处,验之良是。(《嘉定县乙酉纪事》)

(22)此乃万岁爷爷得子之兆,奴婢等不胜喜欢。(《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23)二人令我打上宫门,打得小爷,吃有,著有。(《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24)二位爷爷没奈何觑小弟平日相处情分,速赐斡旋,胜如斋僧布施!(《禅真后史》第十二回)

(25)我郑爷专要砍那硬嘴强舌的好汉,便与恁杀一阵,待怕怎的?(《禅真后史》第十三回)

(26)董爷是我通家,既然病在船上,上去不得,连我行李也不必发上岸,只在船中下着,早晚可以照管。(《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27)若以为爷者奴隶之称,则今之子称爹,孙称爷者,非奴隶也。(《焚书》卷一·书答)

(28)释迦佛出家时,净饭王是其亲爷,亦自不理,况他人哉!(《焚书》卷二·书答)

例(14)(15)中,“爷”“老爷”指“父亲”。例(16)(17)(18),中“老爷”“爷”“爷爷”是对官员的称呼。例(19)(20)中,“爷爷”“爷”是对神明的拟人化称呼。例(21)(22)中,“老爷”“爷爷”是仆人对男主人的称呼。例(23)中,“小爷”是仆人对年纪尚小的男主人的称呼,有时也指对其他富贵人家年轻男子的称呼。例(24)中,“爷爷”是对尊者的敬称。例(25)(26)中,“爷”是男性的自称和对其他男性的尊称。例(27)(28)体现了“爷”字的三种用法:一是奴隶对主人的称呼,二是孙子对祖父的称呼,三是指父亲。从李贽《焚书》中关于“爷”的表述,可确定“爷”字在明朝时有“祖父”义。

在清朝及之后用“爷”字来表示“祖父”义逐渐普遍:

(29)嘱儿切莫忧爷娘。(《北游录纪闻上》)

(30)他爷爷,他爸爸,忙了一天,到得晚上,这一夜更不曾睡觉,替他弄这样,弄那样,忙了个六神不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

(31)何小姐连忙站起来,说:“张爹,你快起来,有话起来说。”说着,便叫花铃儿:“快把你张爷爷搀起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

(32)驿丞道:“……老爷不若且消停几日,等狄爷兵来,随军而进,方保无虞。”(《八洞天》卷一)

(33)爷爷呀,只到如今日,整整三天了,想必是路上遇见强人,将我女儿抢了去了。望大人与民做主。(《刘墉传奇》第七十回)

(34)老天爷何等慈悲,难道送个坏家伙来,倾陷你的财产,破坏你的门风么?(《八仙得道》第三回)

(35)这些话我就不懂了。什么‘奶奶‘爷爷的一大堆。《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36)柳兴即近前起扶说:“老娘娘若要说谢,便立起身来说罢,何苦跪下?我家大爷有十间典当……”。树春骂道:“奴才胡说!”(《八美图》第二回)

(37)话说我国大清康熙皇爷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贤传》第一回)

(38)这布匹是白莲女大师的,要往别省去卖,买些锦缎礼物要送番大王的,求爷们放路。(《归莲梦》第二回)

例(29)中的“爷”指父亲。例(30)(31)中,“爷爷”指称呼祖父或与其辈分相同、年纪相仿的男性。例(32)(33)中,“老爷”“爷”“爷爷”为对官员的敬称。例(34)中,“爷”是对神明的拟人化称呼。例(35)(36)中,“爷爷”“大爷”为仆人对男主人的称呼。例(37)中,“爷”为对君长尊者的敬称。例(38)中,“爷们”是对男性的尊称,也用于男性的自称或泛称。

四、现代汉语和方言中的使用情况

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七“爷爷”条有“本呼父”之称。《说文》:“吴人呼父为爷是也。今不特呼父,凡奴仆之称主,及僚属之称上官皆用之。”可见,清代学者已注意到“爷”字词义的历时性变迁。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没落,“爷”在阶级社会相应的词义消失。现代汉语中“爷”词义依然丰富:指祖父或对与祖父辈分相同、年龄相仿男子的敬称,如张爷爷;对神明的拟人化称呼,如老天爷;男性的自称或泛称,如爷们儿;也指生活中懒惰的青年,如少爷;在特殊的语言意境中,指有地位和真才实干的人,如范爷;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尊称,如大爷;普通话中有称男性长辈为“老爷子”的情况。在一些方言中,它还保留其古意。在山东省莒县方言、吴语、赣语中还将父亲称为“爷”。海安话中呼“父”为“爷”[ia]。东北话称呼“伯父”为“大爷”[ye]。伯爷,即父亲的哥哥,常见于粤语用词。伯爷和伯父、伯伯等称呼是同义词。寿光方言中,“爷爷”指伯父时,发音为“yéye”(爷爷),指祖父时,发“yēye(耶耶)”。安徽池州方言和岳阳方言中则指叔父。在涟水县一带,儿子称呼父亲为“爷”(yé)(只此一字),称呼父亲的哥哥为大爷(ye),称呼父亲的弟弟为大爷[yé]等。

五、结语

古汉语词汇往往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含义也在不断变化中,而称谓用语更是如此。本文大体勾勒了汉语称谓词“爷”由简入繁而后再简化的词义变化过程。大体说来,“爷”在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唐代“爷”主要指代父亲。从宋代开始,“爷”字所指范围扩大,出现了男子的自称,对男主人、官员或尊贵者的敬称等。明朝以降,除延续前代用法外,又出现了“爷爷”指“祖父”的情况,含义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称谓词“爷”作为“祖父”的用法出现得较晚,却是目前最普通的用法。现代汉语中,“爷”虽然应用广泛,但其作为“父亲”的本义,仅在一些方言中有所保留。

参考文献:

[1]刘凤翥.从契丹文推测汉语“爷”的来源[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2]吴鹏程.“小子”词义的历时演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10).

[3]刘美菊.奶奶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2).

[4]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篇10: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综述

摘要称谓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社会语言行为,是语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称谓语往往是最先传递给对方的信息,称谓语使用是否得体,关系到交际能否顺利地进行下去,所以对称谓语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称谓语称呼语分类研究方向

一、引言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人就要经常提及或招呼到某个人,这时就要运用称谓语。我国关于汉语称谓语的使用和研究源远流长,“称谓“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所载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书启:“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这里的“称谓”指的是称呼和名称,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称谓”含义已经十分接近。由此可见,古人对称谓的重视程度是把称谓看作“崇正名号”的大事。在古代称谓语的研究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出现的许多专著,如:《尔雅·释亲》篇系统介绍和阐释了亲属称谓语的用法和意义;东汉刘熙所撰的《释名·释亲属》、明代李翊的《俗呼小录》、清代周象明的《称谓考辨》等从语源学和词义学的角度对称谓语作了较为系统的释义和考辨;清代梁章钜在三十二卷的《称谓录》中对古代称谓系统作了集大成性的汇总编辑。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主要是采用归纳对近二十年来的语料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搜集整理,探析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发展情况。

二、称谓语的定义

一说到称谓语,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称呼,因此,必须得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认为称谓语等就是称呼语,是人们用来表示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的名称。这里要首推张鲁宁,他认为“人们进行交际就需要称呼对方,称呼语也就是称谓语”;孙维张认为“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词源》和《汉语大词典》也都是以“称呼”来解释“称谓”。

(二)认为称呼语是称谓语的一部分。周健指出“称谓系统包括名称系统和

称呼系统两大类”;200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称呼语”解释为“称谓语中那部分可以用来当面招呼的名称”。

(三)认为称谓语与称呼语是两种具有密切联系又存在明显差异的不同词汇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曹炜教授,他认为称谓语着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它可以是面称用语——这时候的称谓语同时也是称呼语,它也可以不是面称用语——这时候的称谓语就只是称谓语而不是称呼语。称呼语着眼的是人们当面招呼的言语手段。

这些观点中曹炜教授的观点比较科学,其观点高度概括了称谓语与称呼语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称谓语是一种相对处于贮存状态的静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而称呼语则是一种处于使用状态的动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非系统性、灵活性。

2、称谓语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社会性、全民性,全体成员都会按照社会的约定自觉使用;而称呼语则更多地带上了使用者的个人色彩,往往具有特殊性、个性化。

3、称谓语在本质上具有书面语性,而称呼语本质上具有口语性。

学术界一般采用马宏基、常庆丰的观点。在他们的著作《称谓语》中,是这样对称谓语和称呼语下的定义:称谓语是用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人际关系,它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所使用的名称,而称呼语则是人们当面招呼对方所使用的名称。

三、对称谓语分类研究的现状

对于同一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这些分类结果没有正确与否的差别,只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而已。对汉语称谓语的分类,我国语言学界的研究者同样总结出多种分类方式,以下是比较有权威性的学者作出的分类:

(一)崔希亮先生是将分其为背称和面称。他认为“面称就是称呼性称谓,背称就是指称性称谓。如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是面称。‘父亲、母亲’是背称。有些称谓面称和背称同形,如‘舅舅、老板’等”(崔希亮,1996)。崔先生的这一观点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可。

(二)曹炜先生将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两大类。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父、母、夫、妻、子、女等;旁系亲属是指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统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而社会称谓语主要包括职业称谓语、职称称谓语、职务称谓语、身份及友邻关系称谓语、泛称(亲属泛称)称谓语等。

(三)李树新先生的观点是将称谓语分为对称、叙称和自称。他认为:“对称式当面称呼听话人的称谓,对称时被称呼人一定在场;叙称是叙述到某人的称谓,叙称是被呼人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场;自称是自己称呼自己。”

(四)田惠刚在《中西人际称谓系统》一文中将称谓系统分成四大类: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姓名称谓、指代称谓,亲属称谓又分为父系亲属称谓、母系亲属称谓、夫系亲属称谓、妻系亲属称谓、从他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又分为交际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恭敬称谓、亲昵称谓、拟亲属称谓。

这些大类是根据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亲疏远近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而划分出来的,而这些大类中的小类则是根据各自的切入点不同有了不同的分类。从称谓语的使用范围来看,把它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这样能够很好地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容易理解。

四、称谓语的研究方向

(一)从文化学角度来研究称谓语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从文化角度出发研究汉语称谓语的研究成果还是很多的。李树新在《现代汉语称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文化角度出发探求称谓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考察了现代汉语称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陈月明的《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交称谓语作义素分析,并且论述了社交称谓语在不同时期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观念。黄俊英的《称谓词的文化流变》认为称谓词的变化要受到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称谓词运用得体与否直接影响言语交际的效果,强烈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属性。黄涛在《哥们儿-称谓的使用状况与文化内涵》详细分析了“哥们儿”这一社会称谓语的使用对象和使用场合,并且研究它的文化内涵。于林龙、颜秀萍《汉语社会称谓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汉语

社会称谓的归类及使用状况的描述,揭示了汉语社会称谓的复杂性及其所包含文化内涵的多元性。

(二)从语义学角度来研究称谓语

陈月明的《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交称谓作义素分析,并且论述了社交称谓语在不同时期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观念。马丽的《<纪律异相>称谓词研究》分析了《纪律异相》这部佛学类书中的称谓词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双音化倾向、表身份职业的构词语素构词能力强大、称谓词泛化、称谓词性中立化等。秦学武、赵欣等的《称谓语的泛化及其形态标记》指出,基于实际交际的指称需要和称谓语的无法满足,称谓语出现了泛化,这一泛化是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称谓语泛化还呈现出相应的形态标记。李晓静的《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认为常见的社会称谓语包括姓名称谓语、职务称谓语、通用称谓语、拟亲属称谓语和零称谓语等并针对使用情况作了具体分析。

(三)从语用学角度来研究称谓语

语用学注重研究称谓语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原则。比如:李树新在他的《论汉语称谓绪论的两大原则》提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谦逊原则仅仅是汉语称谓的表层原则,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才是深层原则,它们决定着汉语的称谓方式。齐沪扬、朱琴琴的《上海市徐汇区大中小学生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认为称谓语具有多种社交指导功能,如角色认同功能,礼貌功能,提醒注意、引出话题的功能,情感指示功能等。

(四)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称谓语

张莉萍的《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旨在把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称谓语性别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强调的“人与社会"的角度,审视性别差异在称谓语上的表现,揭示称谓语体系中的性别特征以及两性使用称谓语的情况,探究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历史原因。徐丽华《试论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旨在通过多个角度对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的阐释,使人们意识到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理解不能脱离社会和文化背景。语言的变革寓于社会文化的变革之中,要想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就必须首先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

(五)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称谓语

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心理结构也不同,这就导致称谓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异。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入手,研究中西称谓语的联系与区别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陈桂芝的《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从英汉称谓不同及其深层文化内涵做出了初步探讨,并以期能把这种文化因素考虑到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活动中,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交际。徐瑶松在《英汉社交称谓语的使用情景与文化比较》中论述了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共性,即都具有规约性,都体现情感特征,并且指出二者在称谓方式、文化和语义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许颖红的《英汉称谓语的比较与翻译》详细介绍了现代汉语的称谓体系和英语国家的称谓习俗,总结了英汉称谓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就英汉称谓语的翻译进行了比较和归纳。

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有些文章、著作对目前新兴称谓语做了介绍,如:金炫兑先生《交际称谓和委婉语》(2002)中谈到了新群体称谓语:“霸”系列、“友”系列、“族”系列。郭熙先生《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小议》(1997)讨论了与“小姐”和“先生”相关的称谓缺位;女师傅、女老师、同事或一般朋友的配偶的称谓缺位以及全民称谓语的缺位;同时他还总结了社会称谓语发展的五个趋势。

五、称谓语的研究前景

目前,我国的称谓语研究主要集中在各个小类的专题研究上,如亲属语的研究、通用称谓语的研究、现代汉语职位称谓语的研究和现代汉语职衔称谓语的研究等,关于这些方面的著作也很多。这个领域的研究已趋向饱和状态,上升空间比较小,我们不妨转变方向,另辟蹊径。语义语法学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义征提取这一语义分析角度对称谓语进行研究大有发展空间。如贾彦德先生的《汉语语义学》(1992)中就专门列出了“义素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介绍了图表比较格式和辞典释义比较,并以部分亲属称谓为例子进行了义素分析;石安石先生的《语义研究》(1994)中也有亲属词的语义成分析的章节,潘文先生在《普通话亲属形式化初探》(2OO1)运用表格形式对书面语亲属称谓的核心语素进行描写,并对基本称谓的语义构成进行形式化标记。或者还可以从称谓语发展的不平衡性来分析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缺失现象,来规范称谓语的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上一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措施有哪些下一篇:计算机综合实训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