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理论

2024-05-13

汉语言文学理论(通用8篇)

篇1:汉语言文学理论

刘勰《文心雕龙》第四十一篇将“指瑕”专门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单列出来.足以见其重要。

由于其在我国古代文论着作中出现的形式大多都较为零散,所以,后人在总结整理时往往忽视了还有这样一种批评方法存在

上个世纪“五四”时期和五、六十年代,由于西学东渐潮流和苏联文论的影响.我国的文学理论着作中古代文论话语几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论话语方式.翻开国内较有影响的文学理论教材,都没有提到这个概念.像指瑕这种虽然重要但在古代文论中本来就不显赫的批评方法更是不见提及。

中国文论现代化过程中与古代文化、文论的断裂现象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为此.学界曾经展开过激烈的讨论.重续古代文化与文论的血脉、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激活古代文论的阐释能力,使之在面对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当代文学现象时焕发新的生命力已成为普遍共识本论文正是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本着重新认识与挖掘指“瑕批”评这一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并使之在当下文学语境中重新获得批评有效性的目的.回到古代文化与文论的语境中,追溯整理指瑕批评的涵义、类型、方法与意义,从而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和中国文论的重建在文学批评的局部范围内做出有益的尝试

瑕.本指玉上的斑点或裂痕.比喻事物的缺点或人的过失、毛病。

指瑕,就是指出缺点或毛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乃前日:‘璧有瑕,请指示王。”’这是指瑕的初始含义.是针对玉器而言的。

《御制孝经衍义序》卷六十三《天子之孝.论官材铨选》:“司马光奏日:‘为政,得人则治。

然人之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虽皋、夔、稷、契各守一宫中人,安可求备?故孔门以四科论士.汉室以数路得人.若指瑕掩善,则朝无可用之人;苟随器授任.则世无可弃之士。”这里.是针对人的缺点的指瑕。

后来,指瑕被运用到文学批评领域。

刘勰在《文心雕龙·指瑕》篇中最早从理论的高度专门对这种批评进行总结并举 例指瑕.为后人作出了指瑕批评的示范。

它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常见的一种批评方法.常穿插于诗文小说评点或诗话等文学评论着作中。

在刘勰之前,就有人涉及到指瑕批评的内容,如陆机在《文赋》中就提到:“或仰倡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

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说的是文章前后互相矛盾,言辞与文意不能相称:又“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于曩篇。

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

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说的是文章中会有雷同前人的现象,若有雷同,近于盗窃,必须舍弃,还指出其他一些文病.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来指瑕的概念罢了。

刘勰之后.谈论指瑕批评或运用指瑕批评就更普遍了。

唐代杨炯《王子安集序》中说王勃“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代吴可《藏海诗话》论“画山水者,有无形病,有有形病。

有形病者易医,无形病则不能医,诗家亦然。

凡可以指瑕镌改者有形病也。

混然不好、不受镌改者无形病而不可医也”王若虚指出《史记》有“采摭之误”、“取舍不当”、“文势不相承接”、“字语冗复”、“重叠载事”等缺陷。

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综论门》里专设“摘瑕”类,收集历代诗话、笔记中关于指瑕批评的实例以及自己的评论。

至于小说.纠误评点——指瑕就更多了,如护花主人(王希廉)和大某山民(姚燮)对《红楼梦》的评点指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大公报》曾开辟“古诗指瑕”专栏.由我国古诗词研究专家陈如江先生撰稿连载.后来。

陈先生补充余稿结集出版了专着《古诗指瑕》,成为一本不可多得的以指瑕批评为主的古诗词研究着作。

指瑕批评的兴起与先秦的名实思想以及汉魏六朝的人物品藻现象分不开。

刘勰在《文心雕龙.指瑕》中指出:“若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

字以训正,义以理宣。”这意味着字与义、义与理名实两当才是为文之道,这也是指瑕批评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里面其实包含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名实思想。

苟子说:“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

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又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苟子.正名》)儒家的名实观要求名实相符、实至名归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以及知识分子群体影响很大.明辨名实关系、遵循名理相因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着书立说的自觉追求。

刘勰的整个《文心雕龙》也体现出明显的名实名理思想,他在《序志》篇中谈到写作原则:“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

敷理以举统。”在《论说》篇中谈到“校练名理”,《章表》篇中有“循名课实”之说,《通变》篇中又有“名理相因”的说法。

这些都是在讲文体之名、文章之义要与写作之理相符相合,这样文章才得体。

《文心雕龙》讲原道、征圣、宗经,讲文体之辨,讲创作方法和批评理论,正是针对文坛文风讹滥的现象,本着正末归本、追根溯源的指导思想.在文章写作、文学理论方面进行的一个综合的理论建构活动。

《指瑕》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出炉.可以说是他一贯的讲究正末归本、探求立文之道的名理思想在文章语言层面的一个延伸。

篇2:汉语言文学理论

至今关于秘书学中一些基本、重要的概念和理论都存在着诸多争议,没有一个统一定论,本文所述关于“秘书”定义即是如此。

而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有的秘书学着作中所述内容有陈旧过时之失。

本文试从“秘书”在古汉语中的定义、“秘书”在现代汉语中的定义、国外对“秘书”概念的界定及“秘书”特有属性的辨析四方面来探析最恰当最符合当今社会实际的秘书概念。

“秘书”的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汉代。

班固所着《汉书·刘向传》中记载道:“诏向校中五经秘书”。

这里的“秘书”不是指人,也不是指职务,而是指物,意为“图书密文”。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造成大量图书的毁灭,也使得之后的汉代社会上的文献变得极为稀少珍贵。

到了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政治需要,广泛搜集社会上遗存的档案图书文献,集中于宫中秘藏,故称“秘书”。

可以理解为因稀有珍贵而小心保存的书籍。

这就是古汉语中“秘书”的第一种含义。

秘书一词在古汉语还有一种含义,即谶纬图录之书,也就是迷信的人用来预卜凶吉、对未来做出某种预测的书籍。

一般也是宫廷藏书。

据《后汉书·郑玄传》记载,郑玄给其儿子的《戒子书》中,说他年轻时代在皇宫里曾经“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这里的“秘书”便是谶纬图录之书。

因此,根据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秘书”一词最初不是指人,而是指“具有秘密性质或神秘色彩的图书”。

而当秘书开始指代人员,有官职的意思是带后缀的。

也就是说在秘书之后加监、郎、丞、令等后缀,才不是指书,而是具有官职的含义。

20世纪初孙中山在日本主持同盟会工作期间选用宋蔼龄、宋庆龄为自己掌管文书及其他日常事务时,称她们为秘书,此后,秘书成现代汉语常用词。

“秘书”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指“事物”(书籍档案),而是指称“某一类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秘书是“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辞海》中,秘书是“职务名称。

掌管文件并协助领导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

这两本词典中对秘书一词的解释,再次说明了“秘书”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指称事物(书籍档案),而是指称某一类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本词典都把“掌管文书”作为秘书的必备条件,然而在已进入21世纪的当今社会,行业秘书的门类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内秘书工作本身也在不断分化,秘书工作本身的分工将越来越细密,许多秘书并不一定掌管文书,如负责总务、后勤等工作的事务秘书或负责在生活上给领导提供服务和帮助的生活秘书。

所以这两本词典对于秘书这个概念都有“定义过窄”的缺陷。

关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3】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汉语言文学学科也需要进行应用性转型的改革,并重新给予其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1 汉语言文学学科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与促进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我国高校当下教育思路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

显然,提出应用型人才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大学教育的理论型人才而言的。

传统的大学教育由于注重了学术性、学科性,人才的培养必然偏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从而忽视了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度结合。

而当下的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使传统的“宽口径、厚基础”理论型人才在走向社会时,难免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状况。

尤其是那些传统的人文学科更是面临着日益萎缩的窘况与困境。

而汉语言文学就是这样一个学科。

汉语文学学科是有关中华民族母语教育和研究的专业,语言文学又是民族精神和艺术的精髓,因而也是最基础的人文学科。

因此,培养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科研人才以及从事相关的文化、信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仍是本专业的基本任务。

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学科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也很突出地表现出来。

加之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社会各行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越来越小,专业价值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

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学科,它的发展方向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改革现有的汉语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探索并研究新的汉语言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就成为当下这一学科发展的迫切任务。

但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应用性不强。

传统的汉语言学科内容过于偏重理论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应用性,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

篇3:试论语言变异理论与佛教汉语语法

朱庆之在这篇报告中将佛教汉语的研究从1990年前后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主要是将其视为汉语史其他语料不足的补充。第二阶段提出了“佛教汉语”的名称, 强调它与其他文献相比的特殊性:这是一种翻译作品的语言, 具有“汉外融合”和“口语与书面语混合”的特点, 既不能看成地道的汉语, 也不能看成完全的口语。

需要指出的是, 我所理解的这里的“佛教汉语”的术语并不是指在佛教影响下产生并约定俗成保留至今的汉语, 而是一种类似于“中介语”的语言, 是当时翻译作品的语言, 是一种过渡语, 它的发展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在不断的佛教传播与使用中被人们所淘汰, 成为一种历史上使用过现在已经消失的语言现象, 另一种就是在佛教传播与人们的使用中被人们所接受, 并日益的推广, 成为约定俗成的到现在一直使用的语言现象。

另外一点需要提出的是, 王宁教授在报告会上曾做了一篇题为《理论训诂学和汉语双音合成词研究》, 她认为:构词法要与语法区分开, 构词法不能属于语法, 而应该有一个与语法系统相平行的独立的词法系统。但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仍采用传统的观点, 认为词法与汉语语法一致, 词法是属于语法的。

一、语言变异理论

当代语言学语言变异理论认为“变异”指的是某个“语言项目”, 这个“语言项目”可以是某个音位, 也可以是某些语音的组合或聚合规则;可以是语义, 也可以是某些语义的组合或聚合规则;还可以是音、义结合而成的语素或词, 也可以是某个语法范畴或语法手段, 或某项语法规则。本文着眼的正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因翻译和传教所产生的佛教汉语的语法规则。

社会语言学普遍认为, 语言是一个异质有序的符号系统, 它以变异网络的形式而存在, 而这种网络系统, 又密切联系于使用这个系统的言语社团网络, 具体到佛教汉语来说, 这个言语社团就是由信仰和传播佛教的人们构成的。我们只有密切联系使用它的社会, 才能对它的各种变异形式和历时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这种在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分布广泛的变异是由于语言的主要功能引起的。作为人类社会的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为了交际不致中断, 其变化必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 这种变异, 往往只是从语言结构系统中, 某个层级的某个个别成分开始的;另一方面, 这种变异, 又是由使用该语言的言语集团中的个别成员开始的。在梵语佛经翻译过来并用以交际运用的时候, 这种佛教汉语的语法不可能完全采用梵语语法, 因为这样就不可能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 中国人们不可能理解和接受这种陌生的语法规则, 不能理解传经者所要传播的佛教内容, 这就是说语言的交际功能决定了它必须要尽量适应汉语的语法。但梵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接触必然会引起一些变异, 而这些变异不可能是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异, 只可能是语法层面中一些个别的成员, 这些变异的形式, 也就是当代变异理论中所谓的变素, 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慢慢被淘汰, 也有可能被接受, 成为人们至今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同时, 佛教汉语的使用首先是从个别佛经翻译者或者传播者开始使用的, 所以语言的变异当然也就是从这些个别成员开始, 随着翻译者、传经者以及信仰者的逐渐增多, 佛教汉语的使用者逐渐增多, 当然这些变异形式的使用者也就增多了, 因此,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佛教汉语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方言。普慧在《天竺佛教语言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一文中就曾指出, 佛教语言学是一种特殊的方言学。

二、佛教汉语语法

普慧指出,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梵汉两种语法在佛典翻译中形成了深层次的矛盾。虽然直译最能体现梵语佛典的原貌, 但中国人却难以理解这种语法习惯。所以, 早期的佛教汉语以直译为主, 但由于理解的障碍, 意译的呼声就越来越高, 以至于连西域胡僧和印度梵僧也不得不提倡更多地用意译方式。他认为, 梵语佛教语言在语法尤其在语序上, 对汉语语法几乎没有发挥出影响力, 一种语法结构体现着一个民族思维的基本习惯, 汉语固有传统语法模式和民族思维习惯的强大与稳固, 一种外来文化想要影响到本土文化的民族思维习惯的深层结构, 是很困难的。他还指出, 汉语语法句式的文化系统, 经过先秦、两汉的文化沉淀, 已相当成熟和稳固, 佛教想要动摇、改造或者改变这种句法结构, 绝对不可能。总之, 在普慧看来, 佛教对汉语语法的影响是及其微弱的。

笔者认为, 普慧从纯静态的眼光来看待佛教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并将这种影响随意绝对化, 难免太过简单化了。我认为虽然佛教的传入并不能改变整个汉语的语法系统,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很多语法现象的最初用例都是最先从佛教汉语中开始使用的, 我主张应该要把这种影响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来考察, 也就是将佛教汉语所引起的语法变异按其变异的方向或者结果分作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 首先是佛教汉语由音义到意译的归化以及变异形式的消失, 其次是佛教汉语语法变异形式首先梵化但最终归化为采用汉语的语法结构, 再就是佛教汉语的变异形式在不断世俗化的过程中被人们日益使用, 被汉语吸收, 对汉语原来的语法结构产生了影响, 使汉语产生了新的语法结构。我想这对考察变异中的语言现象, 对语言的变异研究是有意义的。以后以具体实例来分别阐述这三个方面。

1、佛教汉语由音译到意译的归化以及变异形式的消失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 大都是采用音译的方式, 但到后来人们越来越不能接受, 越来越要求意译, 这种音译到意译的归化之所以会产生, 可以说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因为语法结构是从具体言语中抽象出来的结构, 确实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 人们固有的习惯的民族思维要求意译。但我们认为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 语言的本质是一个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符号系统, 正如我们上面所论述的, 这是语言的交际功能的要求。

(1) 音译到意译的归化

梵语佛经在翻译过程中, 可能首先是采用音译的方式, 但在意译呼声高起以后, 完全有可能对原有的音译形式利用汉语的语素和语法结构来进行改造。

周淑敏 (2000) 指出, 汉语和印度梵语不同, 单音节, 并非的思维形式中, 此间, 某些佛教梵文的本来面貌也就消失了, 渗透到汉语词义的汪洋大海之中。她举的实例就是意译的佛教汉语词充分运用了汉语的构词法:

一是运用汉语动宾构词法, 如:

“有情”:这是梵语Sattra的意译, 旧译作众生, 即生存者的意思。佛家对人和一切有情识生物的通称。《成唯识论述记》卷1本:“今谈众生, 有此情识, 故名有情。”

二是运用偏正结构式构词, 这是合成式佛教词语最多的一种形式, 如:

“法宝”:“法”为梵文Dharma之意译, 是佛、法、僧三宝之一。“法”是指引众生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解脱生死烦恼的佛法、教法。佛法无垢清净、稀有难得、不可思议, 故称法宝。后比喻特别有效的工具、方法或经验。

(2) 变异形式的消失

以上所述的在音译到意译的归化过程当中, 原来的音译形式的消失就可以说是一种变异形式的消失。

另外一种情形是这种变异形式本来就是一种意译的变异形式, 但是在使用当中最终没有被汉语使用者所接受并保留下来, 以致于这些变异形式便逐渐消失在汉语的历史舞台中。

遇笑容 (2004) 举出了因接触而产生的语言变化的实例:

A.中古汉语处置式

他指出中古译经中, 汉语表示对一种事物的处置时, 出现了一种变体, V1OV2不仅变成了V1V2O, 而且还变成了V1OV2, 这就是汉语中最早的“取”字式处置式:

(1) 目连即前捉手将至门外, 还取门闭, 前白佛言:不净比丘, 已将在外。 (增壹阿含经·十四)

(2) 时月光长者……, 见夫人取婢鞭打, 即问之曰:以何因缘, 而鞭此婢? (同上·五十)

这种格式不符合汉语动宾关系的规律, 它只见于中古译经, 其产生的原因, 学者们认为应该是受译经者母语的影响。

B.“云何”特殊用法的疑问句

翻译佛经中的“云何”与梵文中的“kim”在功能上几乎完全是对应的, 显然译经的西域僧人在翻译时把佛经的原文忠实地对译到了汉语里, 才使“云何”出现了上述的特殊用法。因此他认为古代汉语中“云何”特殊疑问句是在梵文、巴利文等佛经原文的影响下引进的疑问句格式。如:

a云何斯人以入饿鬼中乎? (增壹阿含经·四十八)

b云何大王, 颇念迦失拘萨罗国界人民不? (出曜经·八)

据此, 我们认为这些是已经消失的变异现象。这也说明了两种语言的接触要影响彼此的语法结构的艰巨性。

2、语法变异形式最终归化于汉语

经梵语佛经传译过来的佛教汉语首先采用的结构是按照梵语的组合方式, 后来由于不被人们所接受, 或者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种变异形式改成了按照汉语自己的构造方式组成的语言形式,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教汉语语法变异形式对汉语的归化。李维琦的《佛经续释词》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众会:与会者。

佛说经已, 一切众会皆大欢喜, 为佛作礼而取。 (后汉《修行本起经》)

尔时众会闻佛所说, 各各自护心口意业, 厌离生死。 (《撰集百缘经》)

李维琦指出:“似乎是早些时候多用‘众会’, 晚些时候多用‘会众’, 这多少反映了一点译文‘归化’的过程。依汉语的习惯顺序, 说‘会众’更能为大家所接受。”并论证指出:“‘会众’表示的不是个体, 而是集体。但讲‘众会’, 并不表示所有的与会者。”

先用梵化的“众会”, 后来按照人们汉语习惯顺序改成“会

3、语法变异形式泛化成汉语新的语法结构

佛教汉语的语法变异形式在人们不断的运用中被普遍的接受, 使用越来越广泛, 于是在佛教影响下汉语里产生了一些汉语新的语法结构。实例如下:

A.周淑敏 (2000) 指出汉语句法从先秦到汉初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 从东汉以后, 开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不但通过汉语自身的发展规律日益丰富起来, 同时也通过外来文化的引进, 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的语言来丰富自己, 加强自己的表现力。她认为, 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后, 汉语句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主要变化是:“……是……”的句式逐渐取代了上古的“……者……也……”的判断句式。先秦两汉时期, “是”字主要承担的是代词职能,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已经发展成为系词, 它在不少作品中已广泛运用, 并且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她用在当时流行比较普遍的《世说新语》和《百喻经》等作品中引例, 作为佐证。如:

a.夫答之曰:“我妇久死, 汝是阿谁?妄言我妇!” (《百喻经·妇诈称死喻》)

b.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 认之为兄, 实非是兄。若其负债, 则称非兄。”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B.朱庆之《汉译佛典中“所V”式被动句及其来源》 (1995) 从梵汉对照的角度认为“所V”即是佛教原典中梵文表被动的标记, 汉译佛典中“所V”是梵文被动态在汉语中的体现。

三、结束语

篇4:汉语言文学理论

良好的写作能力是衡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是否属于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强化写作能力不仅应该成为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充分凸显的一个内涵,而且更应该通过具体的课程、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具体的手段和措施加以实现。

1强化基础写作能力

虽然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新课程标准也开始全面实施,但应试教育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相当数量的初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缺乏充分的写作训练和文体训练,写作水平低下,不仅措词不当、病句、表意不明、条理不清、逻辑错误等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不会写议论 文。对于以写作为主要创新表现方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种现状无疑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极大障碍。因此,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 培养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 神。因为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谋篇布局,抑或是表达方式与语言的运用,都始终强调创新性,久而久之,必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所培养 。

强化基础写作能力,首先是开设基础写作课程。但问题在于,或者是课时有限,或者是因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一些写作知识而不够重视,或者是重理 论而轻实践,以至于这门课程开设的最终结果常常只是学生获得课程成绩,而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要通过基础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任课教师必须做到:第一,牢固树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第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精讲、少讲写作理论,细讲、多讲写作技巧,尤其是在课内要 多安排写作训练;第三,增加学生在课外的训练量和阅读量,并勤于批阅、检查;第四,改变考核方式,将平时写作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加大其 在课程成绩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如将通常的30%改变为40%甚至更多。

2强化论文写作能力

论文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予以强化。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考虑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有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在开设时间上大多是在第七学 期,以利于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这样的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就忙于找工作,在本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常 常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论文写作并不等于毕业论文写作,如果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毕业论文,就会弱化该课程的功能,不利于创新人才培 养。所以,不仅要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而且要将开设时间提前,这样,既能承接基础写作课程,又能从二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指导,利于学生完成各种 论文写作,并不断提高水平。

在实践环节上,首先是要加大课程论文写作力度。课程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尤其是文学类课程的平时作业或考查作业的主要形式。由于此類课程 很多,所以学生要完成的课程论文是整个大学期间完成的论文中最多的。目前课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是课程作业,加之量大,甚至有时出现几门课程论文 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情况,学生往往敷衍应付,甚至抄袭,而对教师来说,通常只是批阅后给成绩,缺乏必要的指导过程。课程论文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因 此,必须制定课程论文质量标准,规范写作要求,严格指导过程。

学年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一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三年级,这样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是为毕业论文 做准备,而且也制定有质量标准。但是如果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会发现,把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视为是给毕业论文作准备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是学年论文还 是毕业论文,都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现行的学年论文制度需要加以改变,在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分别完成一篇 学年论文;在指导过程上,不能是一次性指导,即教师批阅初稿,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提交,教师给出成绩,而应该增加指导次数,让学生在反复修改 中不断提高学年论文质量,并使学生从中受益。如果能够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指导学生的学年论文,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后完成的论文。相对其他各种形式的论文,毕业论文的规定最细致,程序最规范,指导最认真,要求最严 格。但是,由于第八学期正值学生寻求就业的最关键阶段,能够真正潜心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并不多见,因而,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面对毕业论 文质量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首先,可以考虑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改为第七学期。虽然第七学期就业工作已经开始,但是相对而言,学生有比较从容的时间完成毕 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必须高度负责,主动联系学生,掌握学生动态,敦促学生及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再次,严肃处理未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切实 执行未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不得毕业的有关规定,真正给学生以警示。

除强化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些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大力倡导、组织申报学校针对学生设立的科 研立项,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鼓励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科研活动,做好学生的指导教师,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

3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

如果说强化基础写作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之必须手段,那么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同样是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

篇5:2015江苏师大汉语言文学

3、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7、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8、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0、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步形成。

11、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十八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2、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A、基本优点:

1、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2、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

3、富于组织纪律性 B、自身优点:

1、比任何阶级的革命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2、分布集中,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3、无产阶级方便与农民结成亲密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1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革命各阶级的领导权的关键: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1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6、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1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9、1956年,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2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篇6:汉语言文学学科毕业论文

浅谈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新的文学形态,一现代汉语思维的特殊性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走向。

为您编辑了“浅谈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

浅谈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是一门影响广泛的学科。

在现行的大学学科体制中,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合并在一起,称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它其实告诉人们,这两个专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

在19世纪末期,闭锁的中国开始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艰难一步。

其中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兴办现代报刊,这些现代报刊以城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基本采用白话文或文白夹杂的语言,以白话文为主要叙述语言的文学作品逐渐在这些报刊中占据更多的版面,这类文学作品可以视为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形态的雏型。

但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诞生,却是自觉提出文学革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语言上断然与传统划清界限,强调新文学是以白话文进行写作,坚决反对传统文学的文言文写作。

白话文即现代汉语的起点,它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生命,而中国现当代文学近一百年的发展和实践,一个重要的功绩则是催熟了现代汉语,使现代汉语逐渐规范化和经典化。

现代汉语的叙述特点、审美特点和它与现实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也先天地注定了当代文学发展的走向和局限。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对待中国当代文学,并不是单纯地在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引入语言学的方法,而是想通过分析现代汉语生成的历史背景所带来的现代汉语思维的特殊性,进而分析这种特殊性对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形态所造成的影响。

我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定义为现代汉语文学,显然这里的现代汉语是特指一种书面语,是对应古代文学的书面语一文言文而言的。

其关系完全是一种否定性革命关系,而不是渐进的改良关系,因此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断裂的状态,二者之间缺乏美丽圆润的过渡,中国古代文学积累起来的审美经验要移植到现当代文学之中来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但这种移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近百年来的过程中从来没有间断过。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经验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本土性的、最具原创性的精神资源,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发我们独有的.精神资源。

为了更好地开发古代文学的精神资源,就应该从二者断裂的根源总结起,根源就在于现代汉语对文言文的彻底否定。

这也是本文从现代汉语思维人手来讨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理由。

一 现代汉语的革命性和日常性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系,现当代文学相对于古代文学当然不仅仅是语言形态的改变,而是在于语言形态的改变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

现当代文学是以现代汉语思维为逻辑关系的新的文学体系。

现代汉语取代文言文,成为一种新的书面语言,首先是中国现代化运动进程中的启蒙运动的需要。

胡适、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一场思想革命,而这场思想革命则是以语言革命为先导的。

胡适在其《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事”,其中有“五事”是纯语言问题,一句话,就是要以白话代替文言,要。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

白话是指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因为只有采取日常生活中的白话,才能让思想革命落到实处,让广大的民众能够接受。

“五四”新文化的先驱们反复强调,文言文是死去的文字,必须摈弃不用,而白话则是活的语言。

其实,说文言文是死去的文字并不完全符合当时的情景,文言文在当时是通行的书面语言,在传统社会里,它还是活得有滋有味的。

如果依胡适的极端主张,还很难看出文言文与白话文谁优谁劣。

胡适就说过,要把《丁文江传》改为《丁文江的传》,这样才是彻底的白话文。

若真要按这种思路进行文学革命,恐怕白话文是难以战胜文言文的。

但文言文只对传统社会有效,它无法处理一个新社会新时代的思想和文化,“五四”新文化的先驱们不得不合弃文言文,而选定白话作为启蒙的语言工具,于是一种活在引车卖浆之流口中的语言登上了大雅之堂。

这就决定了现代汉语思维的两大特点:一是它的日常性,一是它的革命性。

现代汉语革命性的思想资源并不是当时的白话所固有的,它主要来自西方近现代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多半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他们在国外直接受到西方现代化思想的熏陶,并以西方现代化为参照,重新思考中国的社会问题。

通过翻译和介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就将西方的思维方式、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注入到白话文中,奠定了现代汉语的革命性思维。

高玉在研究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时注意到思想革命与语言变革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说:“思想革命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绝对是重要的,而思想革命并不像五四先驱者们所理解的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理论上可以独立运行的运动,它和语言运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没有语言之外的思想革命。”反过来说,现代汉语从它诞生日起,就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而是承担着革命性的思想任务。

“五四”新文化的先驱们以现代汉语建构起新的文学时,必然采取的是宏大叙事,现代汉语的革命性思维在宏大叙事中得到充分的展开。

另一方面,现代汉语的日常性思维又将现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铆在了一起,生成了一种日常生活叙事。

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现当代文学绚烂多彩的风景,而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现代汉语的思维特征上找到本源。

对于现代汉语思维的革命性和日常性的根本特征,海外的汉学家也许是“旁观者清”的缘故看得比较清楚。

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把“五四”叙事传统的核心观念明确地表述为“感时忧国”精神。

认为“感时忧国”精神是因为知识分子感于“中华民族被精神上的疾病苦苦折磨,因而不能发奋图强,也不能改变它自身所具有的种种不人道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 “爱国热情”。

而这种“感时忧国”精神让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负载着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重负。

夏志清、李欧梵等一些海外学者将这种文学叙事称之为“五四” 和左翼的宏大叙事,或称之为革命叙事,或称之为启蒙叙事。

而中国内地的现当代文学史基本上是以这种革命叙事或启蒙叙事建构起来的。

他们提出了另一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思路,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着一种日常生活叙事,挖掘出代表着日常生活叙事的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作家的资源,并勾画出一张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地图。

这张新地图无疑把一些被遮蔽的历史显露出来,但由此颠覆以革命叙事或启蒙叙事为主线的现代文学史,又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历史的遮蔽。

事实上,不应该将革命叙事或启蒙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看成是截然对立的两种叙事,它们恰好是现代汉语思维的两种表现形态,是一张面孔的两种表情,会同时存在于一个作家的写作之中,不过在有些作家那里,启蒙叙事处于显性的状态,日常生活叙事处于隐性的状态;而在有些作家那里正相反。

进入到当代文学阶段,革命叙事或启蒙叙事被赋予唯一正统地位,日常生活叙事受到严重的打压,但它仍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作家的创作之中,或者在政治气候比较宽松的时候,展示自己的风采。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大改变,日常生活叙事得到显性的发展。

这也得益于文学理论的推进。

特别是海外学者关于文学史建构的理论的影响。

使现代文学中一直被遮蔽的日常生活叙事显露出来,并成为作家们寻求创新和突破的重要参照对象。

于是启蒙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就像是两辆并驾齐驱的马车,共同获得充分驰骋的自由天地。

无论是启蒙叙事,还是日常生活叙事,现代汉语思维这两种内在的叙事在新的文化气候中都结出了新的果实。

浅谈财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2】

许多理工类与财经类院校也纷纷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改变了单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多元化特色,满足了社会和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但不容忽视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市场经济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较大冲击,尤其是一些财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专业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陈旧的问题,教学仍然受到传统学科体系与专业体系的制约,没有突破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财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走综合类大学和师范院校的路子,不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与从事中文教育人才为目标,而应以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结合院校自身的优势,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笔者所在的西安财经学院中文系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创建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夯实学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功底与人文素养(“一体”)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重点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两翼”),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下文试就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作一粗浅的探讨。

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人文素质

强化人文素质和文学素养的培育,是中文本科专业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基础化的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承担着传承与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重任,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影响他们的社会观念与价值观念。

学生将文化知识内化之后所养成的精神境界、意志品格与人文情怀,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用得上,但却能使他们受益终生,有着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语言学、中外文学史及基础写作等中文专业传统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和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机械地以实用性专业的应用性作为衡量标准,应该在充分考虑本专业人文性的前提下来理解应用性的内涵,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深厚的根基,才有发展的后劲。

西安财经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20xx年6月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四年制本科专业,该专业方向定为高级秘书及宣传出版,主要为培养高级文秘方向的实用性人才,故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侧重于公文写作等实用技能的培训,从而相应地压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的课时。

这样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素养不够,基础不扎实,没有底蕴,没有后劲。

虽然一时上手易,但跟进时代难,缺乏持续竞争力。

而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厚实的专业理论,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缩窄专业知识面,削弱基础理论教学。

因此,我系在培养规格上,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模式塑造人才,逐步加大基础理论课的份量。

篇7: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学科特征;人才培养定位

一、引言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满足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需要对才人的培养作出科学的定位,这样才能明确人才培养需求,更好地让人才教育工作的价值得到体现,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的问题,比如:职位不匹配,就业面过窄等。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当前的人才培养问题,人们要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工作。

二、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分析

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下,大众化教育已经成了主要的人才教育理念,不同领域学科专业人才数量大幅度提升,但是高端人才的数量和比例依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尤其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继续进行深造和参与学术研究的学生数量很少,整体比例基本维持在千分之几的层面上,绝大多数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是从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文字类工作。所以,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人们应该要对学科设置状态进行明确,并且对社会用人需求进行充分的探究,在具体课程设置上,既考虑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用人需求,增加更多应用型文学的内容。但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本身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理科专业和科研项目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具体学科领域和专业设置方面,当前集中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两种学科设置特点,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说,以往教学活动更多地关注艺术化的“狭义文学”特征,而对实际社会生产方面的文字需求没有进行更加全方位的应对和考量。

三、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第一,品德素养定位。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自身的品行、道德、素养进行准确的定位,确保人才本身需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事业观,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可以在自身岗位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具备文明诚信、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良好品质和较强的责任感。对于人才教育培养来说,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修养,可以让自身不断地反思和内审,让人才自身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意识得到不断的发展。“一方面具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解(知识层面),另一方面深受古典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能够在坚持个人的独立、自由中以天下为己任,担当国家、民族、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精神层面)”。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能传承良好的文化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品性,真正地站在社会文化的前沿,为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新时代的新知识分子。第二,知识定位。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来说,其本身需要对于汉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掌握水平,同时具备开拓的视野和扎实的写作功底。在专业办学的过程中,应对本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地跟踪,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主要集中在文字工作领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应对实际社会岗位上的诸多需求。学校要科学地对自身的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融入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切实地打造一套更加完善的理论知识教学体系。第三,能力培养定位。对于新时期的人才来说,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是如此。在人才培养中,只有明确能力培养需求,才能不断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对汉语学科的前沿问题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和探究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对于不同领域的写作技能方法进行掌握,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语言文字材料加工的能力。同时,人才也需要具有足够的沟通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胜任各类工作的需求。以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定位为基础,人们需要对于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更好的创新,融入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全面目标。例如,在专业技能训练和具体实践活动中,通过展开与岗位结合紧密的实训活动,让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进行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技能比赛、专业技能认证,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当前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学科特征了解不够深入,人才培养定位工作开展不够准确,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切实地落实好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人们必须要对学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找准切入点,提升办学体系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连超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反思——以商丘学院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xx(07)

[2]周海燕.开放教育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读天下.20xx(19)

[3]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05)

篇8:汉语言文学理论

汉语言文学教育早在“五四”时期就已确立基本概念, 过去的汉语言文学能力培养基本上属于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 也就是说, 能力的提升在本质上不是其根本目的, 过去的汉语言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政府或者政治服务的, 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没有太大联系。而当今社会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这也是当代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要求趋势。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 口语与写作是其展示自身才华的最主要方式, 这也是社会对于此专业学生的基础性要求。就当今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而言, “行政管理、秘书、新闻类工作、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等就业领域是其涉猎的主要工作类型, 这些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口语能力与写作能力要求较高, 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时期需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积累,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文学审美眼光的提升与气质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 这些都是为他们踏上社会工作所做的必要准备。然而, 以往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与观念, 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并不是非常注重, 教育的重点往往局限于写作训练上, 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2.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职业定位不同于建筑工程学、医学类、会计学等专业的较强实用性与针对性, 它的职业定位较为模糊, 应用性特点不明显。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传统人文社科类学科, 能承载与发扬全民人文精神风貌, 探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承担以国家、民族、集体与个人自身的精神认知与社会责任, 其极其鲜明的社会人文教育价值不容忽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职业教育意义不是直接体现于实用性与应用性方面, 而是从精神文明与社会人文观念的影响上得以体现;不是直接创造出能进行计算的经济效益, 而是注重创造不能以数值计算的无形社会效益等等。当今社会飞速发展, 就业压力也逐渐加大, 教育的应用性, 学以致用逐渐成为教育行业的目标, 所以, 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来说, 在坚持核心与精髓的形势下, 进行与时俱进的适当变革, 积极与社会接轨很有必要。

3. 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社会就业方向选择的影响, 很多大学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并不是非常重视, 专业课时间安排较少, 导致学生对于此专业并不重视, 缺乏深度的学习, 另外, 一些大学虽然安排较多的专业课程, 但此专业的实践类辅助课程与活动安排少之又少, 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3.2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

当今许多大学设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考核方式仍是以试卷书面形式进行, 部分试卷考试以单纯考核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或是书面知识为主, 考试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拓展与延伸, 更别说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的考核了;此外, 单纯的书面考试, 完全忽视了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能力考证, 也无法提升学生的个性思维发散与自己的想法表达能力。

3.3 教学方式的问题

大学课堂是一个开放学习与开放交流的地方。如今很有不少大学教师在课堂上仍旧沿袭以往的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汉语言专业教师。教师往往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不断传输自己的观念与想法, 完全忽视与在座学生的沟通交流, 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平等教学, 与学生互动, 教学相长。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一个尤其需要与学生们进行互通有无的沟通式教学的专业, 教师一味地进行单向式思想灌输, 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扩展与延伸, 并错过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大好时机;同时, 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与知识积累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审美情趣方面的提升除了自身的积累与修养, 很多时候是通过课堂来学习的, 教师的举手投足, 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作用。

3.4 教学途径的问题

教学手段滞后、单一也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上述提及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来传授知识, 单纯地说教似乎是主要的教学途径。随着当代社会高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多个领域与行业, 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教育行业应经是势在必得, 其传播快, 更新快, 知识面广, 形象生动化等特点能与时俱进, 扩展学生视线,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更能为学生接受与记忆, 也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5 与社会就业趋势不符的问题

当代社会职业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应用性人才的聘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非实用性特征似乎并不太适合这一趋势。但是其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等这些基本特征仍能占领一大片就业市场, 在大学期间对于学生的口语、写作、审美、人文素养等能力加以训练是形势所需。但是, 仍有不少大学忽视了社会对于此专业人才的要求, 并不注重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这些方面的培养, 并严重忽视此专业的实践活动训练, 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动手能力低下, 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工作的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 以社会为目的, 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动向与就业方向, 培养出一大批真正能适应社会工作, 自身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及优秀的审美情操的人文社科类人才。大学教育要不断优化汉语言文学课程, 注重学生实践社会能力的培养, 加大现代电子技术设备投入, 提升教师队伍的师资水准, 如此种种, 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类技术人才。

结语:所以, 我们要从现代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需能力出发, 针对其课程安排与教学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 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 这不仅是个人能力所需, 也是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秋, 曲鸿雁.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探[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6) .

[2]宋凤娟.转变旧模式探索新方法——纵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上一篇:品茶的古诗句下一篇:苏宁云商商业模式